营养强化食用油国标

营养强化食用油国标
营养强化食用油国标

从2008年1月1日起,《营养强化食用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中设置了能够保证营养强化食用油品质的营养指标,确保食用油真正得到营养强化,将对改善我国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标准》确保营养油健康营养

尽管近年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仍然是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维生素A是中国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营养素。当体内维生素A不足时,可能发生以下一些病症:一是暗适应减慢,从亮处到暗处要用较长时间才能看清物体;二是眼角膜发生干燥、炎症、软化等状况;三是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四是内脏器官的黏膜容易发生感染等病症。

通过对食物的营养强化是改善民众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用油中溶解性好,而且人对食用油的摄入也比较稳定,这样维生素A的摄入量也就比较稳定。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组与相关部门经多方面论证,最后确定在食用油中强化维生素A。

此次出台的《标准》规定了营养强化食用油的等级划分、技术要求、判定规则、标签标识、产品名称及包装运输等问题,规定营养强化食用油的载体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等食用油,设置了能够保证营养强化油品质的营养指标,规定所加的营养素为维生素A,添加量为4000—8000微克/千克,确保食用油真正得到营养强化,提高营养强化食用油的营养价值。《标准》还要求产品的名称、标识要清楚明了,严格按照国家标识、标签的相关规定执行。《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营养强化油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市场监督提供了依据。

儿童和电脑族最宜选用维A营养油

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比较严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每百毫升血清维生素A的含量低于20微克)为9.3%,城市为3.0%,农村为11.2%。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儿童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每百毫升血清维生素A的含量在20

微克至30微克之间)很高,全国平均达到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这意味着我国每三个城市儿童,或每两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发生维生素A的边缘缺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翟凤英说,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因为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特别是对皮肤黏膜以及儿童眼睛的发育非常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人体的免疫力会降低,容易感染、感冒,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及其日常的营养素摄入都会有很大影响。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研究室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添加了维生素A的强化食用油能有效防治儿童维生素A边缘缺乏。研究课题组在北京、沈阳、武汉、合肥等四个城市,对698名学龄儿童通过为期五个月的营养干预观察研究发现,连续食用营养强化食用油五个月的儿童,免疫球蛋白lgA和

血清补体C3含量明显升高,儿童常见的咳嗽、感冒、腹泻、支气管炎、腮腺炎等十余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由74.7%降低到64.2%,疾病平均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由此表明,食用营养强化油能有效改善儿童的免疫功能。

此外,平时用眼较多的人,如经常用电脑工作的人,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比一般人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平时吃绿叶蔬菜、奶制品少,特别是饮食不规律、整天看电脑的上班族,最容易缺乏维生素A,常吃营养强化食用油可以减轻眼睛的干涩感,还能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

不必担心维生素A摄入过量

那么,每日食用营养强化油会不会导致维生素A摄入过量呢?专家表示,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

营养毒理学一般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表示营养素的安全性,即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的摄入量上限。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推荐了中国居民维生素A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不同人群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值分别是:成年人3000微克/天,孕妇2400微克/天,儿童2400微克/天。《标准》中规定在营养强化食用油中添加的维生素A 数量为4000—8000微克/千克。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我国城乡居民每人平均摄入植物油为32.7克/天,由此可以推算出每人每天从营养强化食用油中摄取的维生素A大约是130—260微克,远远低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所以,按规定剂量对食用油进行维生素A强化是非常安全的。

消费者认知尚待加强

维生素A缺乏或是边缘性缺乏的城乡居民,通过食用营养强化食用油来改善维生素A缺乏状况是一个科学、经济、简便的途径。但是记者在走访北京市场时发现,虽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但多数消费者对补维生素A的重要性和营养强化油计划并不了解,对营养强化食用油的认知比较模糊。

北京市场上的营养强化食用油产品价格并不贵,但销量却并不理想。在北京超市发连锁超市阜成路店,金龙鱼牌五升装维生素A营养强化大豆油的售价是59.0元,同品牌的五升装大豆油的售价是58.9元。在北京华堂商场望京店,福临门牌五升装维生素A营养强化大豆油的售价是62.9元,与同规格的其他品牌大豆油产品价格相近,并无太大差别。但由于目前市场上营养强化食用油的载体都是大豆油,口味单一,影响了消费者的选购。一位顾客告诉记者:“虽然听说过营养强化油,但家里人都喜欢花生油,如果厂家生产出添加维生素A的花生油就好了。”

因为营养强化油销量较小,一些商场超市已经停止了对该类产品的销售,在北京京客隆连锁超市南湖东园店,近三十种不同品牌和种类的食用油产品摆满了三个上下六层的大型货架,但是没有一种营养强化油。该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曾经销售过营养强化食用油,但是因为消费者不是很了解,买的不多,销售情况不好,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进货了。”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四所营养研究室研究员王冬兰等数位专家在对国内外维生素A强化食品发展情况进行长时间调研后指出:“我国居民维生素A营养状况不良的问题应当受到重视和进一步改善。国内外使用维生素A强化食品的经验已经证明,此种措施不仅改善效果良好,而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应进一步推动我国维生素A强化食物工作的发展,以满足居民提高营养健康水平的需要。”

相关链接——在食品中强化维生素A是国际通行做法

维生素A作为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人体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A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因摄入量不足而缺乏维生素A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国际维生素A咨询专家组(I-VACG)致力于在全球防治维生素A缺乏及并发症已有三十多年的经验。该组织建议不同国家和地区应根据各自膳食习惯采用可行的方法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在食品中强化维生素A是其建议的有效措施之一。这种措施的突出优点在于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节省卫生工作者的人力,而且成本低廉,能够在大面积的人群中得到推广,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改善效果。

发达国家利用强化维生素A的人造黄油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17年丹麦开始采用强化维生素A的人造黄油预防治干眼症。欧洲一些国家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黄油中添加维生素A,以解决战争引起的居民维生素A缺乏问题。美国的食物援助计划要求在植物油中强化维生素A,同时建议美国居民每人平均食用这种强化植物油16克/天,使维生素A的摄入量大约达到推荐膳食摄入量(RNI)的50%。

国家标准粮油储藏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制说明

《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制说明 1 前言 《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依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要求,为适应我国植物油库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而制订的标准。 《植物油库建设标准》、《植物油库设计规范》是我国唯一有关植物油库建设、设计的标准,植物油库安全生产在以上标准中虽有反映,但不能满足需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植物油库无论从储备规模、储备方式还是生产设备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油脂年人均消费量已由不足10公斤上升到14公斤左右,植物油厂的加工能力也由日处理原料几百吨,扩大到几千吨,与这种消费和加工能力相适应的植物油厂的配套油库一般在几万吨,中转油库的规模也达到万吨以上,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主要港口,油库的规模更达到了10万吨以上。油品运输也已由铁桶装改为以油罐车为主,运输方式由陆路运输为主变为水路、陆路并举,特别是大吨位油罐车的出现,使油库的物流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储运和流通方式的变化,库容的不断增大,油库的安全生产成为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尚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较为系统的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在管理上形成空缺,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需要,本着规范生产和管理的目的进行《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编写,主要包含植物油库安全生产和操作两个方面的内容。 2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粮食局2008年粮油标准修制订计划,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东海粮油(张家港)有限公司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负责起草《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标准。本项目计划编(-Q-449)。 3 主要工作过程 为使编制的标准能够适应植物油库安全生产需求,在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的领导下,起草单位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收集和查阅我国植物油库及安全生产及国内大型油脂企业相关资料,并对取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整理。项目组在充分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于2008年8月形成了《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形成后,项目组重点与国内多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储备油库、科研设计院、大专院校和专家进行沟通与交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在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了《植物油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送审稿。 2009年11月,经过粮标委组织的专家讨论,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之后编写组重新对内容调整并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改,并再次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最终形成目前的《植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PGN=256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 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 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2、ID:180256F4(PGN=512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 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 BYTE1 BYTE2 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 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 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 围:0~1000A·h BYTE5 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 围:0~750V BYTE7 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 BYTE13 BYTE14 BYTE15

最新规范(国标)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达到以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如下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准GBJ107-87 4、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范GB50204-2002 5、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准GB/T50152-2012 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准GB/T50315-2011 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法JGJ27-2001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107-2003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范GB50205-2002 13、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9-2002

15、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程CJJ89-2012 1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727-2011 1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184-2011 2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683-2011 2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23、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3-91 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CJJ44-91 2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范CJJ1-2008 26、钢渣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 范CJJ35-90 2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现行粮食标准(个人整理的)(知识分析)

名词术语及管理规范现行粮油行业标准 序号标准名称执行标准代号备注 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性质和质量的名 1 LS/T1102-1988已有国标词术语 2粮油仓储设备名词术语LS/T1101-1988已有国标 3饲料加工设备图形符号LS/T 3614-1989 4原粮油料形态学和结构学术语LS/T1103-1992已有国标 5面条类生产工业用术语LS/T1104-1993 6植物油生产工艺测定规范LS/T 1208-1992 7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LS/T 1206-1992 8浸出制油工厂防火安全规范SBJ04-91 9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5-1993 10小麦制粉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6-1993 11植物油厂工程设计规范SBJ 07-1994 12粮油饲料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LS/T 3502-1995 13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SB/T 10274-1996 14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1-2002

15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2-2002 16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4-2002 17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T 1205-2002已有国标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行政、事业机 LS/T 1700—2004 18 构及社会团体分类与代码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企业分类与代 19 LS/T 1701—2004码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属性分类与代 20 LS/T 1702—2004码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及加工分类与 LS/T 1703—2004 21 代码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1部 22 LS/T1704.1—2004分:指标分类与代码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2部 23 LS/T1704.2—2004分:质量标准分类与代码 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检验第3部 LS/T1704.3—2004 24 分:标准方法分类与代码 25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粮食设施分类与代LS/T 1705—2004

营养强化食用油国标

从2008年1月1日起,《营养强化食用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中设置了能够保证营养强化食用油品质的营养指标,确保食用油真正得到营养强化,将对改善我国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标准》确保营养油健康营养 尽管近年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仍然是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维生素A是中国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营养素。当体内维生素A不足时,可能发生以下一些病症:一是暗适应减慢,从亮处到暗处要用较长时间才能看清物体;二是眼角膜发生干燥、炎症、软化等状况;三是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四是内脏器官的黏膜容易发生感染等病症。 通过对食物的营养强化是改善民众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用油中溶解性好,而且人对食用油的摄入也比较稳定,这样维生素A的摄入量也就比较稳定。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组与相关部门经多方面论证,最后确定在食用油中强化维生素A。 此次出台的《标准》规定了营养强化食用油的等级划分、技术要求、判定规则、标签标识、产品名称及包装运输等问题,规定营养强化食用油的载体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等食用油,设置了能够保证营养强化油品质的营养指标,规定所加的营养素为维生素A,添加量为4000—8000微克/千克,确保食用油真正得到营养强化,提高营养强化食用油的营养价值。《标准》还要求产品的名称、标识要清楚明了,严格按照国家标识、标签的相关规定执行。《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营养强化油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市场监督提供了依据。 儿童和电脑族最宜选用维A营养油 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比较严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每百毫升血清维生素A的含量低于20微克)为9.3%,城市为3.0%,农村为11.2%。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儿童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每百毫升血清维生素A的含量在20 微克至30微克之间)很高,全国平均达到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这意味着我国每三个城市儿童,或每两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发生维生素A的边缘缺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翟凤英说,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因为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特别是对皮肤黏膜以及儿童眼睛的发育非常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人体的免疫力会降低,容易感染、感冒,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及其日常的营养素摄入都会有很大影响。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研究室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添加了维生素A的强化食用油能有效防治儿童维生素A边缘缺乏。研究课题组在北京、沈阳、武汉、合肥等四个城市,对698名学龄儿童通过为期五个月的营养干预观察研究发现,连续食用营养强化食用油五个月的儿童,免疫球蛋白lgA和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2013新版)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2013年) 标题(2号小标宋体)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黑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 2.X X X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说明)1.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3.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5.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6.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此样式根据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标准中未提及具体行距,一般公文中标题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单倍行距。如有不当请指正。

粮油储藏管理通则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粮油储藏管理通则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等)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下达的2007年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批准,由河南工业大学、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等联合起草。我国原无粮油食储藏管理通则类的标准。 起草单位参考ISO6322谷物和豆类储藏(第二版,Storage of cereals and pulses,1996)的有关内容,在起草中征求了国内粮库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对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的要求,形成了“适用于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管理”的初步征求意见稿,其中撰写的内容“规定了粮油储藏中的管理要素、控制要素、管理条件、技术采用和安全管理的一般通则”,并发向国内30多位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发出征求意见。经部分专家反馈意见,尤其听取相关管理部门领导的指导意见(见征求意见汇总表),调整并形成了本标准《粮油储藏管理通则》(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2.1 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和表述规则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的表述方法及要求编写。 参照ISO6322谷物和豆类储藏(第二版,Storage of cereals and pulses,1996)3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市面上出售的食用油根据品相的不同,可分为很多等级,但是对于普通卖家来说,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判断,所以我们应该对油品的等级有一些了解,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智的选择食用油的种类。一般食用油的等级都会在油桶外部有所标注,细心的人会有所关注。那么,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是怎样的? 一、食用油的选购: 购买食用油的时候: 一要看等级,根据最新的标准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第四级为最低等级; 二要看产地,主要是指产品的原料生产地; 三要看原料,即是否是转基因原料; 四要看生产工艺,即该食用油属“压榨法”生产的还是“浸出法”生产的,压榨油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成分且油的品质比较纯。 二、食用油的色泽: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的为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棉籽油为淡黄色。 气味: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应有其他的异味。 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经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滋味: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食用油里面总有“因油而异”的个别情况。色拉油应是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黄色至橙黄色,麻油则是橙黄色或棕色。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经初步处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泽深、浑浊、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变大、有气泡,常是变质的象征。花生油在冬天低温时会凝固成不透明状,这是正常的现象,鉴别时应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食用量有所不同。如寒冬季节体内需要多产热量来保暖。而盛夏,由于天气酷热,食欲往往不好,加上因出汗饮水多冲淡了胃液,消化功能低,就应该少吃。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已经于2018年5月份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新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本文将为解读新国标GB/T 34657.1交流桩互操作性测试。 一、测试项目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项目 二、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提及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图1、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 群菱能源新国标的技术要求推出便携式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ACTE-2240H ,设备采用6U标准模块化设计,可安装于便携箱,现场测试方便快捷;满足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标准要求,包括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CC断线测试等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内容;设备可以实现充电电压、电流、功率、CC阻值、充电状态实时监控。 图2、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结构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带有63A标准交流充电枪插座,插座定义满足GB/T 20234.3-2015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带有具备S2和不具备S2两种车辆状态模拟功能;设备带有L1、N、PE、CP、CC各个触点回路通断开关以及CC接地短路开关可实现各路通断、短路故障状态仿真模拟功能;设备带有电动汽车车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仿真电路,具有R2、R3等效电阻仿真功能。

2018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附件4: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一、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标准 单位:km 注:1.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无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2. 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N1类是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标准 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税范围。免征车船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应符合以下标准: 工况纯电续驶里程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B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

70%。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kg1600kg时,Y≤0.005×m+13.7。 三、新能源客车技术标准 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客车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 kg)不高于0.24Wh/km·kg; 2.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要高于95Wh/kg,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快充倍率要高于3C,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节油率大于40%。 四、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标准 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 2.纯电动货车、运输类专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 kg)不高于0.49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0kWh。 五、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标准 免征车船税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符合以下标准: 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不低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的30%,且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不小于30kW。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饲料行业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007年7月18日)共341项 综合标准(19项) 1.GB/T 10647-1989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 2.GB 10648-1999 饲料标签 3.GB 13078-2001(2003年1号修改单)饲料卫生标准 4.GB 13078.1-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 2006-07-01实施 5.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 烯酮的允许量 2006-07-01实施 6.GB 13078.3—2007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 2007-03-01实施 7.GB/T 16764-2006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2007-03-01实施 8.GB/T 18695-2002 饲料加工设备术语 9. GB/T18823-2002(2003年1号修改单)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10.GB 19081-2003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1.GB/T 20192-2006 环模制粒机通用技术规范 2006-09-01实施 12.GB/T 20803-2006 饲料配料系统通用技术规范2007-03-01实施

13.NY 929-2005 饲料中锌的允许量 14.NY/T932-2005 饲料企业HACCP管理通则 15.NY/T 1023-2006 饲料加工成套设备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6.NY/T 1024-2006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7.NY/T 1025-2006 青饲料切碎机安全使用技术条件 18.NY/T 1031-2006 饲料安全性评价亚急性毒性试验 19.SBJ 05-1993 饲料厂工程设计规范 方法标准(115项) 1. GB/T 5917-1986 配合饲料粉碎粒度测定法 2. GB/T 5918-1997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3. GB/T 6432-19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4. GB/T 6433-1994 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 5. GB/T 6434-2006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 2006-11-01实施 6. GB/T 6435-2006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代替GB/T6435-1986 ) 2007-03-01实施 7. GB/T 6436-2002 饲料中钙的测定 8. GB/T 6437-2002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9. GB/T 6438-1992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10. GB/T 6439-1992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11. GB/T 8381 饲料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

大豆油2003新国标

一。新标准将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按质量指标由高到低分四个等级,四级等级最低(大豆原油)。不再以色拉油等表示等级。新标准实行了条款强制,酸值、过氧化值、溶济残留等指标被列为强制性指标。大豆油不得掺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GB1535-2003代替GB1535-1986) 二。新标准还规定必须在食用油产品外包装上标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原料产于哪个国家,是不是转基因原料。 三.大豆原油质量指标见表一 项目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且有大豆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0.20 不溶性杂质(%)0.20 酸值(KOH)/(mg/g) 4.0 过氧化值(mmol/kg)7.5 溶剂残留量(mg/kg)100 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见表二 项目 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色泽 (罗维 朋比色 槽 25.4mm) ≤ ————黄70 红4.0 黄70 红6.0 (罗维 朋比色 槽 133.4mm )≤ 黄20 红2.0黄35 红4.0———— 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气味、口感良好具有大豆油固有的 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 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水分及挥 发物(%) ≤ 0.050.050.100.20 不溶性杂 质(%)≤ 0.050.050.050.05酸值 (mgKOH/g) ≤ 0.200.30 1.0 3.0过氧化值 5.0 5.0 6.0 6.0

(mmol/100 g)≤ 加热试验(280℃)————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 色:黄色值不变,红 色值的增加小于0.4 微量析出物,罗维朋比 色:黄色值不变,红色 值增加小于4.0,蓝色 值增加小于0.5 含皂量(%) ≤ ————0.03——烟点(℃) ≥ 215205———— 溶剂残留量(mg/ kg)浸 出 油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50≤50 压 榨 油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注1:划有“——”者不做检测。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注2: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注3:摘自国家标准GB1535-2003,以原件为准。

2020北京新能源汽车政策解读

2020北京新能源汽车政策解读 2016年12月26日,北京最后一批小客车摇号工作完成,此次 摇号,共释放20000个小客车指标,同时还有2648个新能源汽车指 标得到释放。此次摇号的完成,也意味着2016年度的摇号已经全部 完成,而消费者若想再次参与摇号,则需要等待即将到来的2017年。 2017年度北京市新增小客车指标15万个,包含6万个新能源车 指标 2017年度,北京市政府规定将有15万个新增小客车指标可供申请,这其中普通小客车指标9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6万个。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2017年度的6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中,1.7万个指标因为2016年度指标申请额度满员而被排队预定。也就 是说,在2017年,欲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还有约4.3万个名 额虚位以待(含公户指标)。至于普通小客车指标,截止目前,其摇 号中签比已经达到了783:1,以至于摇号比中彩票还要困难。 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推出,纯进口新能源车优势凸显 据官方信息,2017年起国家及地方的新能源车补贴将进一步缩减。2017年起,北京地区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的补贴由2016年按 续驶里程不同分别补贴2.5万、4.5万和5.5万,降低为2017年按 续驶里程不同分别补贴2万、3.6万和4.4万。在2018年度,补贴 政策将进一步缩减,直至最终取消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此举进一步加剧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并且使得纯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如特斯拉这样的纯进口新能源汽 车而言,由于是纯进口产品,尽管可以享受北京新能源汽车牌照政策,但却无法享受政策补贴。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的缩水,特斯拉等车型的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放大。 补贴再度减少,新增加地方补贴上限

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最新国家粮油质量标准 1、稻谷(GB1350-2009): ⑴整精米率指标按1-5等级分别为: 籼稻:≥50%、≥47%、≥44%、≥41%、≥38% 粳稻:≥61%、≥58%、≥55%、≥47%、≥44% ⑵等外级:出糙率低于5等的稻谷 ⑶标签标识要求: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产地(县)、收获时间,为稻谷产品溯源提供根据和方便。 2、玉米(GB1353-2009) ⑴按1-5等容重指标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 ≥590g/L等外级:<590 g/L ⑵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 ⑶不完善粒按1-5级分别为:≤4%、≤6%、≤8%、≤10%、≤15% ⑷对于水分>18%的玉米,须将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容重。 ⑸标识要求。 3、大豆(GB1352-2009) ⑴高油大豆按粗脂肪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22%、≥21%、≥20%,低于20%的大豆不作为高油大豆,其它质量指标与普通大豆3等相同。 ⑵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干基)指标分为1-3等分别为:≥44%、 ≥42%、≥40%,低于40%的不作为高蛋白大豆,其他指标与普通大豆2等相同。

⑶普通大豆定等指标使用完整率代替纯粮率进行定等,质量等级仍为1-5级分别为:≥95%、≥90%、≥85%、≥80%、≥75%, ⑷新标准取消东北黄大豆与一般黄大豆分类,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颜色大豆、混合大豆等,并要求黄大豆、青大豆和黑大豆中同类型大豆不低于95%,不符合要求的归为混合大豆。 ⑸我国新标准中首次对损伤粒单独进行要求,1-5等损伤粒分别要求≤1%、≤2%、≤3%、≤5%、≤8%,其中热损伤粒分别为:≤0.2%、≤0.2%、≤0.5%、≤1%、≤3%。 4、小麦: ⑴修改了小麦分类检验方法,将感官检验改为仪器化检验,建立了中国小麦硬度分类评价体系,规定硬度指数大于等于60的为硬麦,小于等于45的为软麦,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麦。 ⑵对小麦分类进行了简化,新标准中小麦分类为硬质白小麦、软质白小麦、硬质红小麦、软质红小麦及混合小麦,由原来的9类调整为5类,取消了原按冬、春季节播种的分类 ⑶适当放宽了中等小麦不完善粒的限制,由原来的6%调整为8%,与国际标准取得一致。 ⑷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规定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小麦的品种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时间等,以便于小麦产品的溯源。

食用油标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cqhongyanandy发表于 10-04-06 11:01 阅读(2641) 评论(1)分类:食用油资料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以及食品添加剂、包装、标识、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不适用于氢化油和人造奶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 T 5009 .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 T5009 . 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 T5009 . 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的测定 l GB / T5009 . 27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 GB / T 5009 . 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8955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GB 166296 号抽提溶剂油 GB / 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植物原油virgin vegetable oil 以植物油料为原料制取的原料油。 3 . 2 食用植物油edible vegetable oil 以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植物油脂。 4 指标要求 4 . 1 原料、辅料要求 4 . 1 . 1 原料应符合GB 19641 的规定。 4 . 1 . 2 浸出使用的抽提溶剂应符合GB 16629 的要求及其他规定。 4 . 2 感官要求 具有产品正常的色泽、透明度、气味和滋味,无焦臭、酸败及其他异味。 4 . 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

中国食用油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食用油市场分析报告 新标准重新洗牌食用油市场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食用油行业没有市场准入制度,食用植物油的生产标准比较低,食用油制造企业纷纷上马,导致食用油质量良莠不齐。2004年,随着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开始施行,食用油生产采取市场准入制度,一大批实力不足的食用油企业将因质量不能达标而被淘汰,留出了巨大的二三级市场空间,为有实力的食用油品牌扩张市场提供了机会,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小包装食用油之争更加火上浇油。可预料的是,未来几年内,食用油市场又将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时期。 我国食用油现状 食用植物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粮油市场的逐步开放,食用油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 2001年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1383.17万吨,进口食用植物油165万吨,进口值为39.64亿元人民币,出口食用植物油13.45万吨,当年食用植物油的市场总供给达到1534.72万吨。 2002年食用植物油国内总产量超过1531万吨,2002年比2001年递增10.7%;进口食用植物油319万吨,进口值为108.7亿元,进口值比2001年增加了174%,而食用植物油的出口量9.74万吨,比上一年减少了27.6%,2002年食用植物油的市场总供给超过1634万吨,整体总供给量的增长幅

度为15.39%。可见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正呈快速上升态势,食用油的市场增长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进口食用油的价值增幅远远超过数量增幅,说明进口食用植物油中,高价值食用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进口量也越来越多。这正符合食用植物油消费的新趋势: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细分化、高档化。 从食用油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国产油增长缓慢,进口油增长迅速,精炼油消费增长很快,占据了75%城市食用油市场,其中有15%是小包装食用油,并逐渐向农村市场渗透。随着城乡居民、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小包装食用油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消费量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取代散装食用油成为市场主角。 现阶段食用植物油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城市以食用精制油、农村以消费二级油为主;食用油的品种丰富,因油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分为20多个品种,但大豆油的消费量最大,占40%以上;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的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植物油品牌众多,除有限品牌的市场分布较广泛之外,其它品牌的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说明中小食用油品牌的知名度也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 历史回顾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相应带动了对

食用油标准

食用油标准 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高产品的安全和卫生标准,同国际接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 家粮食局,组织制定了《棉籽油》G B1537-2003、《玉米油》G B191 11-2003、《米糠油》G B19112-2003、《葵花籽油》G B10464-2003、《油茶籽油》G B11765-2003、《大豆油》G B1535-2003、《花生油》G B1534-2003、《菜籽油》G B1536-2003共8项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和相关检验方法标准。 其中《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米糠油》、《棉籽油》、《玉米油》标准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大豆油》、《花生油》标准已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菜籽油》标准也于2 005年2月开始正式实施。这些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粮油标准化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提高我国植物油产品质量、 规范植物油产品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消费者,我们应知道些什 么呢? 新标准要求统一采用以单一的原料名称对产品进行命名的方式 (如花生油、油茶籽油),禁止将与用途、工艺等有关的词语用在 产品名称中;根据油脂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对 产品分类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原油则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不能直接用于食用,只能作为加工成品油的原料。增加原油这个类别,是为了使原 油在进行贸易时有章可循。成品油是指经过精炼加工达到了食用标 准的油脂产品。成品油按质量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

级四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这就是说,消费者只需看看产品标定的等级高低,就知道 食用油的质量了。 新标准增加了原料和加工工艺标识的条款。为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求在产品标签中对加工工艺按“压榨法”、“浸出法” 进行明确标识。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要求在产 品标签中对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和原料产地进行明确标识。如果在 外包装上没有标出上述标准,产品将被禁售。作为消费者只要认真 看清标签,就能有选择地购买产品了。由于“压榨法”和“浸出法”是食用油的两种基本制作工艺。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压榨法”是 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 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而“浸出法”则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浸出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在追求绿色、环保、无污染 食品的今天,压榨油更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而造假者也可能会利 用这一点赚取暴利。 新标准除了对看得见的标签进行了规范,对消费者看不到的制作过程,也有规范和提高的要求。比如说,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健康, 提高产品的安全和卫生标准,标准限定了食用油中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注明不得混有其它食用油或非食用油外, 也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限定了最低质量等级指标,对压榨成 品油和浸出成品油的最低等级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强制规定。对食用 油的部分质量指标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其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 家标准基本一致,从而改变国内国际标准长期脱轨、难以统一规范

现行房屋国家噪音标准

国家噪音标准 1 GB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dB(A)) 类别区域白天夜晚 0 安静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 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 dB 执行。 50 40 Ⅰ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 标准。 55 45 Ⅱ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 50 Ⅲ工业区。65 55 Ⅳ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 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 (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70 55 1)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 dB。 2)各类标准适用区域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 3)昼间、夜间的时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当地习惯和季节变化划定。(北京地区为白天6:00-21:59,夜晚22:00-5:59) 4)标准规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测量位置在居住窗外或厂界外1米处。一般地,室外环境噪声通过打开的窗户传入室内大致比室内低10 dB。 2 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标准限值等效声级dB (A) 类别区域白天夜晚Ⅰ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55 45 Ⅱ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60 50 Ⅲ工业区。65 55 Ⅳ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70 55 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如排气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 dB,夜间偶然突发的噪声(如短促鸣笛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 dB。

3 GB/T17249.1-1998 《声学——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 推荐的各种工作场所背景噪声级 稳态A 声级 dB (A ) 房间类型 dB(A) 备注 会议室 30-35 背景噪声是指室内技术设备(如通风系统)引起的噪声或者是室外传来的噪声,此时对工业性工作场所而言生产用机器设备没有开动。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已有工作场所噪声问题的规划。适用于装设有机器的各种工作场所。 教室 30-40 个人办公室 30-40 多人办公室 35-45 工业实验室 35-50 工业控制室 35-55 工业性工作场所 65-70 4 GBJ87-198 5 《工业企业厂区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 序号 地点类别 噪声限值 dB(A) 备注 1 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 90 1、 本表所列噪声限值, 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测量确定。 2、 对于工人每天接触噪 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按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限值增加3 dB 的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值。 3、 本表所列室内背景噪 声级,指在室内无声源发声条件下,从室外经由墙、门、窗(门窗启闭状态为常规状态)闯入室内的室内平均噪声级 2 高噪声车间设置的值班室、观察室、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75 3 精密装配线、精密加工车间的工作地点、计算机房(正常工作状态) 70 4 车间所属办公室、实验室、设计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70 5 主控制室、集中控制室、通讯室、电话总机室、消防值班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60 6 长部所属办公室、会议室、设计室、中心实验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60 7 医务室、教室、哺乳室、托儿所、工人值班室(室内背景噪声级) 55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脉冲噪声除外)控制设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与主题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

《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大豆油》、《花生油》五项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已于2003年5月14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将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1 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 1.1规范名词术语 根据《化工标准名词术语》的规定,对专业名词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定义和表述。将文本中的名词术语逐一进行阐述。 1.2 明确强制条文 本次修订的标准主要采取了条文强制的形式。强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2.1限定了食用油中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 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这3项指标,既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又是产品的卫生安全限制指标。它们的高低不但反映了加工工艺的控制、产品品质的状况,而且也反映了油脂的分解速度和氧化、劣变情况。上述指标过高,都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1.2.2限定了食用油质量的基础等级指标 对第四个等级的压榨成品油和第四个等级的浸出成品油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强制。这是对食用植物油产品的最低质量要求。不仅是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也是为了避免低质量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2.3增加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条款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用转基因油料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压榨油,浸出法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和原料原产国等都必须分别用“转基因”、“压榨”、“浸出”、原料原产“国名”等字样在标签中标识。 1.3 重新明确产品分类的等级 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将油脂产品分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 原油即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的原料。增加原油这个类别,使原油在进行贸易时有章可循,同时也防止将原油直接投放市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成品油则是经过精练加工达到了食用标准的油脂产品。压榨成品油是指用机械挤压方法提取原油加工的成品油;浸出成品油是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溶剂,采用浸出方法提取的原油加工的成品油。 成品油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