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XXX学校教学设

(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同时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

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4.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今天老师带来了摄像机,我要将你们的表现摄下来,给大家评议,希望你的好习惯使你的“成长塔”上的基石多起来,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之星”啦!今天呀,老师希望大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自主预习、复习。

二、明确自主预习要求及重要性

1.汇报预习本课情况。

①知道了三年级预习课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②看懂了哪些图?有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情况说说什么是自主预习?预习有什么好处?

小结:是呀,你们是学习的主人,自觉地预习,你会发现你自己能学会和理解课文中的许多内容,而且能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自学本领就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头脑越用越活了。

三、指导课内预习

1.夸夸图上同学。

再次看图②③④⑤,弄懂他们是怎样预习的?

①同学们,你们预习时,坐得真端正!读得真认真!

②你有不懂的问题轻声问老师,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③你们边读边圈圈点点,多专心哪!

④你们小组合作交流多热烈呀!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

2.指导预习第一课。

出示预习要求:

①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③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教师提示:不懂的词句如何解决?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字典。③小组交流。④质疑。

学生预习,教师行间巡视摄像。

4.评评身边同学。给“成长塔”贴“基石”。

过渡:预习课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瞧,他们是怎样做的?看图⑥

①查工具书。②查相关资料。。

四、提出课外预习的要求

1.预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那学过的东西为什么要复习呢?

2.听童第周的故事。

五、明确复习要求及重要性

小结:①复习可以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使我们的能力更强。

②每天要复习当天所学内容。一个单元下来,可以复习生字词,再次巩固识记要求背诵的课文等等。

六、总结

评“成功之星”: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大家可要坚持这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呀,老师相信大家能做到。

七、作业

1、预习习惯篇“认真完成作业”。

2、想一想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坏习惯要改掉?写一篇日记。

第二课时(2)

一、导入

1.汇报预习本课情况,相机提出为什么要认真完成作业。

2.“认真完成作业”既是我们的学习任务,更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检验我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这个好习惯,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

二、欣赏优秀作

1、学生看书上第4页的下图。

2、指名说说看后的感受。

3、集体评议本班认真完成寒假作业的同学,加以表扬。

三、观察图片,明确要求。

1、学生观察第5页的图片,弄清图画的意思。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认真完成作业?

3、集体交流:

(1)书面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漂亮。认真思考后,再动笔。还可从态度、坐姿、执笔、练习本摆放等方面评议

(2)口头作业:认真对待,反复朗读。

(3)拓展作业:广泛搜集资料,扩大视野。

四、小结:

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写好每项作业,我们可以有效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应该持之以恒。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认真预习——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认真作业——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

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重点难点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1)认识长城,介绍长城

从古到今所有的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应该就中国的万里长城了,长城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出示词卡:山海关;引读)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出示词卡:嘉峪关,引读)全长1万3千多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

随机板书:

万里长城

(西)嘉峪关山海关(东)

(2)认识运河,介绍运河,随机教学生字“首、京、堂”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出示词卡:首都北京;指导读音“京”后鼻音;首:第一:首都:指一个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的地方,我国的首都在——引说;首,还可以做量词,我们可以说一首什么——个别学生交流)它南至天堂杭州(出示词卡:天堂杭州;指导书写“堂”)天堂是指神仙住的地方,可见,杭州是个多么美妙的地方。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随机板书:(北)首都北京

(中)京杭大运河

(南)天堂杭州

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媒体图片,你能不能说一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教学:壮丽)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自学课文学会生字词语,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4)

一、导入:课文是如何描绘长城和运河的呢?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读了课文大家一定很想去那里看看吧?好吧,我们的旅行就要开始了,可是谁来驾驶飞机呢?(出示:驾驶;个别读)倘若谁能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飞机就有谁来驾驶。

2. 教学“驾驶”;都有“马”,古代的交通工具多为马力;都是形声字

3. 请找到相同点的两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两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找,长城和运河在作者眼里分别像什么。

4. 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个别读,引读

过度:长城怎么就像巨龙穿行了呢?

三. 深入学习,激发情感

1. 出示第一小节,学生自读

师:请我们的游客乘坐飞机从高口俯视长城,看看长城为什么像巨龙

2. 出示:长城图和巨龙图

学生比较后说说像在哪里。

师小结:(可以引学生一起来说:长城翻山越岭,时高时低,弯弯曲曲,接连不断,穿过山脉,越过河流,这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随机再出示:壮丽)

3. 引读:万里长城真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东起——,西到——,万里长城谱写了——。

师:万里长城真实万里长。有人计算,如果把长城所用的砖、石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则可以绕地球一周啊!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啊。可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呀!

4. 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

师:游览长城的游客无不为先辈伟大气魄和坚毅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

5. 齐读第一小节

过度: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运河却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为什么动人呢?

6. 出示第二段,边读边思考:你觉得哪里动人了?(学生说说,老师指导读读句子)师:运河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是在运河的哺育下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船在运河上航行,它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更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7. 引学生说: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指名说、齐说)

8. 齐读第二小节

师:长城和运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丝带,一刚一柔,为中华炎黄子孙的安康幸福献出了全部,我感到很骄傲,你呢?

9. 学生也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引读课题)

10. 配乐读课文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师:其实,我们中华的儿女还创造了很多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

1. 小组交流,出示句式:

谱写了的诗篇。

2. 出示图片,了解更多中国著名的建筑。

3. 出示仿写的诗句,学生朗读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人耸立在黄浦江的东岸,

高大威猛,英姿飒爽。

东方明珠塔谱写了秀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智慧的中华儿女。

我驾驶着豪华汽车行驶在祖国大地,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横卧在长江两岸,

雄伟壮观,宽阔笔直。

南京长江大桥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勤劳的中华儿女。

五、布置作业

仿写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万里长城

(西)嘉峪关山海关(东)

京杭大运河

(北)首都北京

(中)京杭大运河

(南)天堂杭州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6/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体味语言的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注重学生的积累。教具准备:地图、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

一、导入

1、看地图,解说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2、出示投影: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3、指导读题。

(从课题入手提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体会有关词语的意思。(2)认真朗读课文,能大致说说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广大。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画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

同桌互猜字,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作业

抄写生字三遍。

第二课时【6】

一、检查复习(复习巩固所学词语)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并相应板书)

二、精读感悟

1、过渡: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

(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3)指导读1、2两句。

(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

(5)指导朗读第3句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学,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2)四人一小组讨论。结合理解“蕴藏”“用之不竭”。

(3)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吗?

生自由试读,再比赛读。

5、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我们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试着用彩色笔画下来。

(3)指导学生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4)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这样画?

(5)指导朗读。

(6)看图,试背第3自然段。

三、发展练习

板书设计

2美丽的南沙群岛

地理位置

物产丰富

景色优美

3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7】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10、庐山的云雾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1、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2、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8】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5、自读、背诵。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在下面画横线。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1、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2、检查自学情况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舍不得回来了。(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

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

六、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全文。

2.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庐山的云雾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有机会我们可以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兴趣可以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

板书设计

3 庐山的云雾

神秘的云雾

千姿百态: 像绒帽,像玉带

是大海.是天幕

瞬息万变: 眼前的——刚刚是——转眼流连忘返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

习作一看图作文

习作目标:1.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习作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9】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三、学习写法,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4.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指导誊写

第二课时【10】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练习1

教学目标: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3、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一、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12】

一、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 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13】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

二、学写毛笔字

1.笔画练写:

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为主。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2.写字练习:

夕:第一画“撇”要短,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横从短撇的腹部落笔,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

女: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长些,撇点的起笔与撇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由课文三篇组成:《翻越远方的大山》、《雪儿》、《花瓣飘香》。《翻越远方的大山》讲的是跨栏王刘翔的心理历程,蕴含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雪儿》讲了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的信鸽,最后让它重返蓝天的故事。《花瓣飘香》讲了一个小女孩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美丽花瓣送给病中的***故事。

这三篇课文的特点:1、都是叙事文。2、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

1、关于叙事文。

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年段,也就是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淡化段落教学,强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课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要求,以往是在四年级下学期完成,它的基本方法是,先给文章分段,然后概括段落大意,最后将段落大意串联起来。现在淡化了段落教学,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如何使学生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呢?叙事文在这里起桥梁作用。首先,叙事文故事性强,便于学生抓主要情节;其次,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关注文中的故事形象,沉浸于其中,利于达到课标的要求。当然,这两点也正是我们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关于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课标的要求正是时代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的时代呼唤爱心、孝心、同情心,呼唤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教会他们面对挫折,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熏陶,这就成了教材选文的取向。

从课文的特色上来看: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语言很平实,都是将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艰深、晦涩之处,学生一看就知道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然而,这平实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款款的深情!我们如何让这平时的语言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去打动学生、去实现人文浸染呢?这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本单元课文。

3、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导向,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建议

1、以“读”为中心,渗透听、说、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平台,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怎样以“读”为中心?湖北省教研室的晏渝生老师曾经总结过“四读”,即读对、读顺、读懂、读美。初读主要追求读对和读顺,精读主要追求读懂和读美。如果我们每一课的教学都像这样进行,就便于学生发现和总结学习规律。怎样渗透听、说、写的训练呢?听和说的训练无处不在:听别人读书,说他们是否读得正确和流利;听别人发言,说他们是否想得有理;听别人有感情地朗读,评价他们是否读得恰当……

2、创建新型学习方式平台,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夯实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只是这一组教材的教学要体现,全册的教学乃至各个学段都要体现。

3、建立新型评价方式平台,目标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里,我指的不是终极性评价,而是在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价,要改变评价方式,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杠杆之一。

课时分配

《翻越远方的大山》(2)《雪儿》(2)《花瓣飘香》(2)

习作2(2)练习2(3)阶段检测(2)

翻越远方的大山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二、教学重点:

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三、教学难点:

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四、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4)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15)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出示:“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二、学习1-7小节

过渡: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请你细细地读一读文章的1-7小节,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1)你体会到了什么?(差距大、实力强)

(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

“奢望”:读.什么叫奢望?什么对于他来说是奢望?(亲眼看到其人)

“远方的大山”:远、大、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遥不可及”:什么叫遥不可及?什么对于他来说“遥不可及”?

连到达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山了,所以对刘翔来说,这是一座矗立于“远方的大山”,要想翻越它,只能是一个过高的难以实现的希望,是——梦想!

(3)这座山又远又大,想要翻越它真难啊!谁来一读这段话。(指名读第2小节)

差距很大,刘翔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齐读)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1)、什么叫“风驰电掣”?(形容象刮风和闪电一样迅速)

(2)、约翰逊实力强劲,而我只能——作为观众……,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3)、读一读,体会一下两者的悬殊。

▲“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约翰逊是座“大山”?

(理解“近10次”、“没有一次”、“屡屡拿第二”、“总是”。)

(2)、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约翰逊能稳稳地占据冠军宝座,可见其实力的强悍。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成名时间很早,早就声名远播,是大家的偶像)

1、同学们,大山遥不可及,面对这座大山,刘翔是怎么想的?

出示:“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1)刘翔是很多同学的偶像,你能读出他此时的心声吗?

(2)这句话虽然是一个问句,但是刘翔心中有答案吗?

(有,希望能,有了目标,成为了梦想,也有了超越的决心。)

(3)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2、齐读第5小节

(1)虽然他向着他的目标又更进了一步,但是那一次还是留给了他无限的遗憾。遥望着约翰逊胜利的背影,他会想写什么呢?

(2)交流

(3)虽然这次比赛给刘翔留下了遗憾,但更激起了刘翔不懈奋斗的动力。引读:他进入决赛的机会——,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整个2003年——

3、出示:“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三、齐读8-11小节

1、你读出他的心情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激动)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你走进了刘翔的内心,读好它!(指名读)

3、他成功翻越了大山,超越了约翰逊,他的高兴不言而喻。(齐读)

四、总结: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板书设计

4 翻越远方的大山

2001 刘翔未进入决赛约翰逊冠军

2002 刘翔与约翰逊并肩比赛,但只看到约翰逊的背影

2003 刘翔第二,约翰逊第一

2004 刘翔超越约翰逊,夺得冠军

5、雪儿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6】

一、导入揭趣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3、过渡:“我”和雪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查字典解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有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理解词语

明媚:(春光)鲜明可爱。

信使: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

快慰:痛快而心里感到安慰。

(3)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剩”“鸽”“捡”“盼”“线”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以及“哀”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一读

2、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3、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五、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

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交流

六、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比一比,组词。

划huá()便biàn()转zhuǎn()传chuán()

huà ()pián()zhuàn()zhuàn()

第二课时【17】

一、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过度,导入

二、精读第2、3段

1、出示投影,问:

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学生说。

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

交流

2、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飘篇悠油的白云……

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

3、指导朗读第2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

4、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交流“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我为什么更盼望呢?

指名读文中的句子。

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5、指导朗读

6、小结并过渡

“于是”可换成什么词?渴望雪儿好起来干什么?作者见到雪儿展翅飞翔是,心情会怎样?

三、精读第4——6段

1、导读

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讲读

(1)比较: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

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

(2)“啊”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还有哪个词也可以表现这种心情?是什么使“我”如此惊喜?

“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

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作者会怎样欢呼?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表现?

(4)雪儿渐渐地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此时变得——(),高兴的是什么?得到的安慰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五、作业

1、写近义词

本领()似乎()快慰()

向往()忠实()于是()

2、背诵课文。

板书:

雪儿

洗澡

盼望← 敷药

取名

渴望← 飞越万水千山

传递信息

快慰← 欢呼望着喃喃说道轻轻捧起

6、花瓣飘香

教学目标: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18】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不知所措惶恐懂事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小屋清晨惶恐红艳艳阳台花丛懂事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舍不得。

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第二课时【19】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就是藉秋风。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鹧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瞧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瞧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瞧今朝。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就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与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最新语文s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三年级2018最新苏教版语文上册组词

三年级最新苏教版语文上册组词 第一棵: 环:(环节)(环境)(环绕)(环听) 爽:(凉爽)(爽快)(直爽)(爽约)(金风送爽) 洒:(洒水)(清洒)(潇洒)(泼洒) 悄:(悄悄)(悄然)(轻悄)(清悄) 爱:(抬爱)(相爱)(爱怜)(爱好)(爱心)(母爱) 排:(安排)(排队)(排场)(彩排)(排列)(排污)(排球) 第二课: 佳:(佳节)(佳音)(佳丽)(佳美)(佳色)(佳话)(绝世佳人)倍:(成倍)(高倍)(加倍)(百倍)(倍重) 扶:(扶手)(扶正)(搀扶)(扶贫)(扶持) 携:(携手)(提携)(携扶)(携带)(携行) 登:(登山)(登记)(登高)(登录)(刊登)(登场) 啊:(好啊)(行啊)(跳啊)(问啊)(天啊) 独:(独行)(独自)(独居)(独体)(单独)(独生) 异:(异地)(异国)(异味)(变异)(差异)(异同)(异心) 第三课: 偷:(小偷)(偷听)(偷看)(偷情)(偷工) 迹:(字迹)(轨迹)(痕迹)(笔迹)(踪迹)(古迹) 浮:(浮力)(浮现)(漂浮)(浮山)(浮起)(浮云) 萍:(萍水)(萍身)(浮萍)(萍实)

振:(振动)(振兴)(不振)(振奋)(振作)(振惊) 意:(意思)(介意)(任意)(意味)(爱意)(生意)(指意)欲:(欲望)(欲念)(干欲)(意欲) 忽:(忽然)(忽而)(忽儿)(忽视)(忽闪)(忽略) 第四课: 荷:(荷花)(荷包)(荷叶)(荷兰)(重荷)(负荷) 园:(公园)(庄园)(家园)(园艺)(园丁)(校园) 冒:(冒尖)(冒失)(冒烟)(冒名)(假冒)(冒火)(冒雨)幅:(字幅)(巨幅)(条幅)(篇幅)(幅度) 仿:(仿佛)(仿宋)(仿照)(仿写)(仿真)(相仿)(模仿)佛:(仿佛)(佛桑)(佛光)(佛像)(佛经) 止:(停止)(终止)(禁止)(阻止)(为止)(制止)(防止)昨:(昨天)(昨日)(昨夜)(昨晚) 记:(记得)(记挂)(记住)(忘记)(惦记)(切记) 第五课: 抽:(抽检)(抽烟)(抽空)(抽取)(抽查)(抽屉)(抽身)枝:(树枝)(枝叶)(果枝)(枝条)(枝头) 密:(密布)(密地)(密室)(紧密)(密友)(蜜查) 甚:(甚至)(干甚)(甚者) 至:(至情)(至今)(至信)(冬至)(至此)(至于) 杜:(杜绝)(老杜)(杜门) 扒:(扒开)(扒皮)(扒拉)(扒掉)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七(2)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积累与应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将文中的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的田字格里。(4分) 和县陶店汪家山钟灵毓秀,这里有秀丽的景观,有山川灵气所(yùn)育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这里是(bó)大精深的和县猿人文化的发(xiáng)地,是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的摇(lán)。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4分) 丰功伟绩怒形于色叱咤风云中西合壁枝繁叶茂栩栩如生 金璧辉煌风起云涌富丽唐皇络译不绝举世闻名悠悠岁月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上溯.()参.错()静谧.() 加miǎn( ) 深suì()天qiàn( ) 4、默写。(6分) ⑴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 、的纪念碑。 ⑶山光悦鸟性,。 ⑷,老病有孤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听到湖中有人喊救命,正在散步的老张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B、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创造,无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 C、这类经济节目办得栩栩如生 ....,显现出编导很有水平。 D、沉迷于玩游戏机的王刚面对同学善意的批评反唇相讥 ....,不理不睬。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2分) 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18年暑假作业完整版doc资料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18年暑假作 业完整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暑假练习题 练习一 一、字母表(在四线格里写出相对应的小写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二、同音字组词。 例:青.(青山)—清.(清水) 再.()进.()以.()道.()象.()升.()在.()近.()已.()到.()像.()生.()汽.()蓝.()作.()他.()坐.()声.()气.()篮.()做.()她.()座.() 工.()跟.()对.()有.()园.()快.()公.()根.()队.()友.()圆.()块.()三、形近字组词。 午.()已.()力.()人.()伴.()看.()牛.()己.()刀.()入.()样.()着.()亮.()往.()找.()运.()那.()青.()高.()住.()我.()远.()哪.()清.()请.()晴.()饱.()跑.()袍.()主.()情.()睛.()泡.()抱.()炮.()王.()妈.()话.()处.()桃.()间.()很.()蚂.()活.()外.()跳.()问.()跟.()

练习二 一、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种(zhǒnɡ)(种子)降(jiànɡ)(降落)散(sàn)(散例: 会) 种(zhònɡ)(种树)降(xiánɡ)(投降)散(sǎn)(散文) 觉()()乐()()只()() 觉()()乐()()只()() 好()()空()()当()() 好()()空()()当()() 着()()为()()没()() 着()()为()()没()() 难()()分()()兴()() 难()()分()()兴()() 行()()地()()转()() 行()()地()()转()()

2018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拼音)

2018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拼音) yàn zǐɡǎn jíqīnɡkuài chìbǎnɡjiǎn dāo wěi bā 燕子赶集轻快翅膀剪刀尾巴 huópo wēi fēnɡwǔdǎo jùlǒnɡyīquān xìyè活泼微风舞蹈聚拢一圈细叶zēnɡtiān zàn ɡēǒu ěr dào tián wàn zǐqiān hónɡ 增添赞歌偶尔稻田万紫千红 lián penɡbìlǜyīzhuǎn yǎn lüěɡuòyīn fújīlínɡ莲蓬碧绿一转眼掠过音符机灵qīnɡtínɡwūhēi ɡuānɡjǐnɡhéhuāqīnɡxiānɡ 蜻蜓乌黑光景荷花清香 āi āi jǐjǐfǎnɡfúpòlièyīshanɡpiān piān qǐwǔ挨挨挤挤仿佛破裂衣裳翩翩起舞shēnɡjīɡuānɡcǎi duómùyǎn zòu cuìniǎo táo tuō生机光彩夺目演奏翠鸟逃脱 fùbùdǎxiāo límínɡchèn shān hónɡshuǐ 腹部打消黎明衬衫洪水 kōnɡtiáo zhòu jiànɡqīnɡcuì jífēi yīzhǎyǎn 空调骤降清脆疾飞一眨眼 ruìshìpào pào wēn nuǎn yúwēnɡshíbìzhàn tái 瑞士泡泡温暖渔翁石壁站台 niàn tóu zhuān lièōu zhōu lièchēqǐchénɡtòu liànɡ念头专列欧洲列车启程透亮

zhàn lán tè shūchuǎn qìér chánɡtúmáfan sìyǎnɡ 湛蓝特殊喘气儿长途麻烦饲养 shūshìtián rùn fēnɡlìqìwēn fēnɡxuěpíláo 舒适甜润锋利气温风雪疲劳 fēn fēn zhènɡfǔjiùhùyǒu qínɡkāi dònɡzhìxiè 纷纷政府救护友情开动致谢 shān ɡǔkuòdàsēn lín ɡài fánɡluǒlùjiājù 山谷扩大森林盖房裸露家具 yīdònɡdònɡɡèshìɡèyànɡɡōnɡjùwěi ɡǎn tèshū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苇秆特殊yòu jiān yòu chánɡchuǎn qìchénɡqiān shànɡwàn 又尖又长喘气成千上万 Jīhán jiāo pòyīnɡyǒu jìn yǒu yùyán bàn shǎnɡ 饥寒交迫应有尽有寓言半晌 yùyùcōnɡcōnɡwánɡyánɡbǔláo shěn shìlāxián 郁郁葱葱亡羊补牢审视拉弦 kūlonɡbǎshì yánɡ juàn diāo zǒu ɡūdān shī qún 窟窿把式羊圈叼走孤单失群 dǎlièdà yàn jiē fanɡ jiǎo dùhòu huǐquàn ɡào 打猎大雁街坊角度后悔劝告 pán chan jiǎnɡtái lièkāi yìnɡyào jiào huìbēi cǎn 盘缠讲台裂开硬要教诲悲惨

2018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人教部编版 2018-2019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质量检测 语文园地三至四检测试卷 (完成时间:80分钟书写占2分总分:110分) 班别:姓名:成绩:等级: 一、口语交际:做客、待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你一定当过客人,也 接待过客人。想一想,你接待客人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5分) 二、基础知识。(共46分) 1、读拼音,写词语。(20分) ōu zhōu zhìhuìxiū jiàn mì fēng fēn fāng ()()()()() jiǎn cháshè jì bǎo cún zhuó shāng zǔlì()()()()()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2分) 学富()()名()中()形()各()窃窃()()()奇斗()铁证()() 3、修改下列病句。(6分)。 (1)快毕业了,应该更加刻苦学习。 (2)这道题被我们终于解出来了。 (3)我猜这件事可能肯定是李明干的。 4、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8分) (1)蜜蜂靠的()超常的记忆力,()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节省了石料。 (3)赵州桥()坚固,()美观。 第1页(共4页)

(4)()他真正下了苦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三、语言积累。(共10分:6分+4分) 1、(1)王安石《元日》中春节的佳句有:爆竹声中一岁除, (2)杜牧《清明》中写清明节的佳句有:,路上行人欲断魂。 (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重阳节的佳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 2、文房四宝: __ 雅人四好: 花中君子:中医四诊: 四、课外阅读与知识拓展。(4分) 1、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这是一条()。 A.俗语 B.歇后语 C.谚语 D.成语 2、《西游记》是一部()小说。 A、神话 B、历史 C、科幻 D、童话 3、比喻粗心大意的人()。 A、不倒翁 B、马大哈 C、糊涂虫 4、马尾拴豆腐--()。 A、粉身碎骨 B、提不起来 C、多此一举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白鸟 白鸟是西沙群岛数量最多的鸟,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海面上飞。当它们纷纷落在树上时,绿色的树林就像飘进了朵朵白云,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形体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教室的大黑板那么大。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它的羽毛可以做高质量的滑雪衣。最勇敢的海鸟是海燕,当骤风雨来临的时候, 第2页(共4页)

苏教版2018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苏教版2018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 卷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二、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12分) 千( )百态喜出( )外 ( )苗助长出类( )萃 谈笑风( ) 七上八( ) 精妙绝( ) ( )假虎威 ( )弓蛇影风华正( ) ( )天喜地五( )六色 1.表示心情高兴的: 2.取自寓言故事的: 3.含有数字的: 三、填表。(4分)

四、选词填空。(6分) 陆续继续连续 1.参观的人们( )地走出了大厅。 2.抗洪的战士们在大堤上( )奋战了三天三夜。 3.小明病好了以后,又( )去少年宫练习钢琴。 无论……都……不但……而且……虽然……但…… 4.( )走到哪里,我( )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师。 5.( )我的学习成绩好,( )我决不骄傲。

6.他( )聪明,( )勤奋。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 2.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改病句) 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4.万丈阳光把他的脸照得红红的。(改为“被”字句) 六、按课文填空。(19分) 1.南沙也是个。天是,海是。远 望,翡翠和蓝玉合璧,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代诗人的作品 中的诗句。这句诗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有神勇无比的西汉将军;有种桃能手;还有菩萨司令等。 4.王勃为的滕王阁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文,其中 “, ”写出了江上迷人的秋景。 5.清明时,看到人们扫墓祭祖,我又想起了杜牧的诗句: 。 七、课外阅读。(14分)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

七年级语文下册《于园》原文及译文苏教版

苏教版七下《于园》原文及译文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磥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月、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译文: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一个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热情的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成的假山。堂屋前面是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又因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唧唧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部编版2018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注音及组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注音及组词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晨(chén)早晨、清晨、晨报、凌晨、晨练绒(rónɡ)绒毛、驼绒、羽绒、鸭绒、绒衣球(qiú)足球、皮球、踢球、球星、打球汉(hàn)好汉、汉族、老汉、汉子、汉字 艳(yàn)艳丽、艳阳、鲜艳、浓艳、争奇斗艳服(fú)服装、衣服、服务、说服、服气 装(zhuānɡ)服装、装扮、冬装、假装、假装扮(bàn)打扮、装扮、扮演、扮相、扮鬼脸读(dú)读书、读报、晨读、读写、朗读静(jìnɡ)安静、寂静、静心、清静、静止 停(tínɡ)停车、停下、停止、停课、停留粗(cū)粗心、粗壮、粗俗、粗鲁、粗大 影(yǐnɡ)影子、影响、人影、树影、倒影 2、花的学校 落(luò)落下、飘落、落花、落泪、落日荒(huānɡ)荒凉、荒山、荒地、荒废、荒年笛(dí)笛子、长笛、短笛、竹笛、汽笛舞(wǔ)跳舞、舞蹈、歌舞、鼓舞、手舞足蹈狂(kuánɡ)疯狂、狂风、狂喜、狂欢、发狂罚(fá)体罚、罚站、责罚、罚金、惩罚 假(jià)休假、假期、放假、请假、假条互(hù)互相、互助、互动、互通、互利 所(suǒ)所以、所有、场所、处所、所在够(ɡòu)足够、够本、能够、够用、够格 猜(cāi)猜想、猜测、猜谜、猜疑、两小无猜扬(yánɡ)扬帆、飞扬、飘扬、表扬、赞扬 臂(bì)臂膀、臂力、手臂、臂章、左臂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寒(hán)寒冷、寒风、寒冬、天寒、寒酸径(jìnɡ)石径、山径、曲径、直径、半径 斜(xié)斜线、斜坡、斜阳、斜面、斜射霜(shuānɡ)风霜、霜降、霜花、霜冻、冰霜赠(zènɡ)赠送、赠别、赠言、赠品、捐赠刘(liú)姓刘、刘海、刘邦、刘基、刘三姐盖(ɡài)铺盖、锅盖、盖楼、盖子、盖被菊(jú)菊花、秋菊、菊叶、赏菊、墨菊 残(cán)残缺、残暴、残冬、残害、凶残君(jūn)君子、君主、君王、君臣、国君 橙(chénɡ)甜橙、橙色、橙子、脐橙、橙黄送(sònɡ)相送、送花、送别、赠送、运送挑(tiǎo)挑动、挑战、挑拨、挑起、挑灯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pū)铺路、铺平、铺张、铺床、铺垫泥(ní)泥土、印泥、枣泥、稀泥、蒜泥 晶(jīnɡ)晶莹、晶体、水晶、结晶、亮晶晶紧(jǐn)紧张、松紧、抓紧、紧急、加紧 院(yuàn)大院、医院、院落、庭院、戏院印(yìn)印度、印章、脚印、印证、盖印 排(pái)排列、排序、排比、并排、排行列(liè)列车、列队、陈列、出列、前列 规(ɡuī)规则、规劝、圆规、规定、规划则(zé)规则、法则、细则、总则、以身作则乱(luàn)混乱、杂乱、杂乱、动乱、乱七八糟棕(zōnɡ)棕色、棕毛、棕绳、棕熊、棕刷迟(chí)迟到、迟早、迟钝、迟疑、迟缓 6、秋天的雨 盒(hé)盒子、饭盒、笔盒、宝盒、烟盒颜(yán)颜色、颜料、颜面、汗颜、五颜六色料(liào)调料、材料、料酒、料理、照料票(piào)钞票、纸票、车票、戏票、售票员飘(piāo)飘落、飘摇、飘动、飘扬、飘零争(zhēnɡ)争吵、争夺、争抢、争论、争执仙(xiān)仙女、神仙、仙境、仙人、仙宫淡(dàn)淡季、淡然、暗淡、冷淡、清淡 闻(wén)闻味、见闻、奇闻、闻名、耳闻梨(lí)鸭梨、梨花、梨水、冻梨、雪花梨 勾(ɡōu)勾引、勾画、勾结、勾搭、一笔勾销曲(qǔ)作曲、歌曲、曲调、戏曲、元曲 丰(fēnɡ)丰收、丰富、丰年、丰厚、丰足 第三单元 8、去年的树 冷(lěnɡ)冷淡、寒冷、冷风、冷冻、冷漠离(lí)离开、分离、距离、离别、离弃

【最新】2017-2018学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亲爱的同学: 答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希望你能珍惜这次实践的机会,从中受益。可别忘了把字写端正,保持卷面整洁,还有2分写字分等着你呢! 一、看拼音,写字词。(12分) liáo háo zījiàn 阔阔丝态关 伤自源矫 huánɡkǒnɡyùliào fúlǔxùn sù wěi qūlǒnɡzhào hútu mítuán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13分)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____”。(4分) 挨.饿:①āi ②ái 似.乎:①sì②shì 都.督:①dū②dōu 松散.:①sàn ②sǎn 2、根据词语的意思,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3分) 不以为然.①如此,这样②然而③对,不错 闻.风而动①听到②有名望的③用鼻子闻 狐假.虎威①不真实的②假如③借用 3、圈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6分) 长途旋行()不知所错()谈笑风声() 出类拨萃()流连忘反()星罗棋步()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2分)

1.爸爸带我去庐山,看到了庐山的云雾,我想到的成语是:()()(),我还想起了唐朝诗人()写的与庐山有关的诗(《》)。其中这两句诗表达了瀑布的气势雄伟()( ) 2、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似(),一片()。 3、今年的4月4日,我和爸爸迎着绵绵细雨去扫墓。一路上,手捧花束去祭扫 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显得那么伤心。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诗 “(),()”。 4、学习了《简称歌》,我知道车牌各属于哪些省、市、自治区了,鲁A6233属于()省,沪C5689属于()市,豫A4568属于()省。 5、读了《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我想到了成语:鹬蚌相争,()。还有很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如:()、()。 6、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是()的桑兰,()的王勃,在()的李广。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恐龙》(片断)(10分)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的身体比六 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龙的身体很 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 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 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2)让人一见就害怕。()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1分) 3、文中雷龙的特点是“梁龙”的特点是,

七年级下语文同步练习册苏教版

1.童年的朋友 chàn púɡū nong l?u liǔjiázōng tu? 2.应诅咒润惩 3.苏联自传《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 4.如:“明晃晃、密密、乌黑乌黑”等。示例:“密密”“乌黑乌黑”写外祖母的头发浓密而有光译。 5.B 6.D 理解与鉴赏 1. 第一自然段:我从外祖母的谈吐和脸部表情中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和温柔慈祥。第二自然段:外祖母成为我的终身朋友。 2. 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突出了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对我的亲切、温暖的关爱与体贴。 3.外貌描写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对外祖母人性的赞美,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外祖母身边那种温馨的感觉。 4.不能。因为“睁”是描写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如果改为“瞪”,就与“微笑”的神态相矛盾了。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所以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拓展与提高 1.(1)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2)“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要求: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2. 一面 积累与运用 1.窖颓挲wùch?u chúzì 2. 踱步地窖摩挲恣情/渡江窖洞婆挲咨询 3.(1)E (2)A (3)F D (4)B (5)A (6)B 4.①—C ②—D ③—E ④—A ⑤—B 理解与鉴赏 (一)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 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反动派,有着意志顽强 (二)1.抒情议论 2.这里的“路”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3.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他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4.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 5.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 拓展与提高 1.略 2.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 3.我的老师 积累与运用 1.zhìf?n kētuìdānɡpū bǔ yú 2.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1)“仅仅”限定“有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在80分钟内完成 满分10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zh àn l án ch èn sh ān f án zh í q ín ɡ b ù z ì j īn xi àn m ù y óu l ǎn ào m ì q ī n ɡ x ī k ě ji àn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 ”标出。 教.书(ji āo ji ào ) 弓弦. ( xi án xu án ) 窟窿.(l ón ɡ lon ɡ) 复.习(f ú f ù) 否.则 ( f ǒu f ǎo ) 虽.然( su ī su í) 3、给多音字组词。 Z ài ( ) d à( ) xi án ɡ ( ) 载 大 降 z ǎi ( ) d ài( ) ji àn ɡ ( ) 4、比一比,组成词语。 蹈( ) 洲( ) 悔( ) 致( ) 踏( ) 州( ) 诲( ) 至( ) 5、在( )里填上“的” 、“地” 、“得” 。 光彩夺目( )春天 时间过( )真快 快快乐乐( )学习 6、把成语补充完整。 大( )小用 ( )口同声 和颜( )色 ( )雀无声 苍翠( )滴 落( )缤纷 勤学( )问 津津有( ) 7、选词填空。 ① 一( )清泉。 一( )金光 (条 束 阵 个 眼) ②妈妈的神情变得( )了。 (严肃 严格 严厉) ③那只小猫,既漂亮,又活泼( )。 (灵活 灵巧 机灵) 8、按要求写句子。

①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②老师()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造句。 ①从“舒适”、“纷纷”、“喜出望外”、“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中的诗句。 (2)“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 10、把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日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仙过海—_ 。 二、阅读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 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XXX学校教学设 计 (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同时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 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一童年的朋友 随文练习 一、l.(1)sì (2)shì ;(3)sì 2.(1)fú (2)f? (3)f? 3.(1)h? (2)huo(3)h? .4(1)jiào (2)ju? (3)ju? 二、l.处罚惩前毖后严惩不贷2.快捷足先登捷报频传3.困难困兽犹斗困惑不解三、1.自己对自己说话。造句:略2.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造句:略四、(1)抖动、震动、震荡 (2)炫耀、显耀、标榜 (3)闪射、闪烁、闪光 (4)牢固、结实、坚实(5)温和、温柔、柔顺(6)愉快、愉悦、高兴五、略(可能有人有这样的看法:第一组,(1)旬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单独突出,置于最后,突出了头发的色泽,比(2)句好;第二组,两句都喜欢,都突出了微笑时眼珠的形态、色泽和“愉快光芒”。能说出一点道理即可。) 六、外祖母对“我”把牛奶瓶子打破了这件事不轻易放过,一定要“我”把情况讲清楚,从这个角度看,是严厉的,“凶”的。她叫“我”“小点 声说”,既是一定要“我”说出来,又是防母亲听到,对“我”又严厉又保护。如果把感叹号换成句号,两个意思都不能突出地表现出来。七、l.不只是由于声音动听。从上文可以看出,外祖母对“我”说话的腔调“温暖而柔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充分感受到外祖母对“我”的关心爱护,“我”爱外祖母,所以才有“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的感觉。 2.“躲在黑暗中睡觉”是指“我”感受不到家人的温暖,心中没有光明:“叫醒”则指“我”有了温暖,有了光明。因为

苏教版2017-2018学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2017-2018学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请把下面的话认真抄写一遍。(5分) 二、我能拼,我会写。(10分) huī wǔ hú tu yù liào lián péng diào yú fú lǔ hú tu wěi qu lǚ tú lǒng zhào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6分) 揠()助()远()闻()不()为()瞬()万()沙()之()才()敏()四、请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花骨朵 (ɡǔɡū) 出没(m? méi)难以计数(shùshǔ) 提防(dītí) 似乎(shìsì) 降服(jiànɡ xiánɡ) 五、照样子,写句子(4分) 1、把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红军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 2、把句子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蜻蜓难道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 六、按课文填空。(22分) 1、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一只野鸭正披 着,灿烂的云 霞……读着这秋景,你会想起一句诗句 , 。 2、这学期我们欣赏到了许多自然风光:有令人叹服的人间奇迹 和;知道了南沙群岛是 和;在庐山之颠的云雾、 ;在五月我们去槐乡,槐乡的山山洼洼,,似,一片;在夏天我们去赶海,人们在海滩上可以, ------我还想去、 的海底世界看一看。 3、本学期你读过的最喜欢的课外书是,书的作者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动物)是 ,你最喜欢它的原因是: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美丽富饶的桃花寨 暑假.(jiǎ jià)的一天,表姐来接我到她们家里去。 一下车,啊!眼前的一切就使我大吃一惊。原来坑坑洼洼的山道

变成了平坦的柏(b ǎi b ó)油马路,路两旁栽着高大的白杨树。茅草屋不见了,一座座整齐的砖瓦房,展.(zh ǎn zh ǎng )现在我的眼前。我跟着表姐来到她家里。表姐家住高大整洁的砖瓦房,客厅里有54厘米的彩色电视机,平放在华丽的组合家具上面。电视机的对面是崭新的转角沙发,沙发旁边还有录音机、双缸洗衣机,墙上贴着美丽的山水画;水泥地又干净,又光滑;明亮的玻璃窗挂着粉红色的窗帘…… 第二天,我和表姐沿着平坦的道路来到桃花寨南面果园里,只见桃树上,一个个笑歪了嘴的水蜜桃挂满了枝头,沉甸甸.(di ān di àn )的,把树枝都压弯了。一阵风吹来,飘来一阵甜甜的桃香味儿,真令人陶醉。远远望去那红透的桃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多好看呀! 1、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2分) 崭新---( ) 坑坑洼洼---( ) 3、照样子写词语。(6分) 一座座 、 、 坑坑洼洼 、 、 4、照样子写句子(4分) 一个个笑歪了嘴的水蜜桃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 远远望去那红透的桃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多好看呀! 5、用“~~”画出描写表姐家新变化的句子。(2分) 6、本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2分) 八、习作(30分) 同学们,你一定去过不少景色优美的地方吧,请写出我们身边的美景吧!注意运用你学到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会让你的习作更生动哦!字数200字左右。

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姓什么双国王方青清气晴情请生字左右红时动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 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 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 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 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六、反义词 保护——破坏广大——窄小 七、词语搭配 万里无云纯净透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雪花飞舞 第二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字 吃叫主江住没以会走北京门广过 各种样伙伴这太阳片金秋因为 二、易写错的字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北: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一”。 广: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三、会认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想告 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接觉再做各 种样梦伙伴却趣这太阳道送忙尝香 甜温暖该颜因辆匹册支铅棵架 四、多音字 觉解着会别为看 五、近义词 洁白——雪白回家——归家睡觉——睡眠 到处——处处想念——挂念雄伟——宏伟 壮观——壮丽开心——快乐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六、反义词 远——近弯——直快——慢想念——忘怀 雄伟——渺小壮观——渺小清凉——炎热 睡觉——起床好梦——噩梦有趣——乏味 盛开——凋谢温暖——寒冷洁白——乌黑 各种各样——千篇一律 七、词语搭配 弯弯的小路弯弯的月牙弯弯的小河 遥远的北京城遥远的新疆遥远的地方 雄伟的天安门雄伟的高山宽宽的公路 宽宽的街道洁白的雪莲洁白的雪花 各种各样的梦各种各样的花 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工作 各种各样的笔多么开心多么难过 多么可爱多么善良多么难忘多么动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