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及其组成成分。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等。)

解析:

2.简述情绪和情感所具有的功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养。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反映着人们生存的状况,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计,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苦表示处境困难;人们还通过情绪和情感进行社会适应,如通过移情维护人际关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况,以便采取适当的、相应的措施或对策,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情绪的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操作效果越差。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在许多场合,只能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表情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手势、语调等能使言语信息表达得更加明确。从信息交流的发生上看,表情的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如在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唯一手段就是情绪,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正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来实现的。)

解析:

3.简述情绪的脑中枢机制,并说明其在情绪产生中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些研究表明,情绪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1)前额皮层。通过对前额皮层(PFC)损伤病人的研究,比较左侧和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心境,发现左侧损伤后出现抑郁症。左侧PFC损伤后抑郁症状加重的原因是,这一大脑区域参与积极情感加工,损伤后导致体验积极情感的能力缺失,这是抑郁的一种标志性特征。对正常人的研究与损伤证据获得的结果一致。总之,左PFC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右PFC与消极情感和退缩有关。 (2)下丘脑。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下部,视交叉后部,脑垂体上首。下丘脑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神经联系,特别是与植

物性神经系统关系密切,而且直接控制着脑垂体及整个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情绪、动饥有密切关系。动物实验证明,用微电极刺激动物的下丘脑腹内侧核,会引起动物强烈的情绪反应,产生明显的情绪性行为,愤怒而凶猛地扑向实验者。还有心理学家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 (3)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证人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网状结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影响。它靠近下丘脑部分,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中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也有人推论,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可能是由网状激活系统的活动失常引起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淡漠,对一切都无兴趣,内心体验极为贫乏,麻木不仁,甚至医生告诉他母亲去世了,他也无动于衷;在行为表现上,抑郁症患者无面部表情,沉默不语,不吃、不喝、不动等。这些表现可能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减弱或破坏有关。 (4)边缘系统。研究发现,一些情绪受边缘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个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马和杏仁核。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杏仁核损伤的病人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也没有恐惧表情。而且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对厌恶刺激无反应,双侧杏仁核损坏的病人加工消极情绪任务的能力被损害,表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海马在情绪中的作用近年来才开始研究。海马是大脑中有很高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密度的部位,在情绪调节中很重要。神经成像的研究表明,前部扣带回在情绪反应中得到激活。在情绪单词的Stroop任务的反应中,观察到背侧前部扣带回的激活。在一项PET 研究中,发现焦虑症状的降低与腹侧扣带回降低的激活有关,心理症状的改进与背侧扣带回提高的激活有关。)

解析:

4.简述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并做简要的评价。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虽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学说。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而致。在詹姆斯的情绪理论中,情绪并非由外在刺激所引起,而是由身体上生理变化所引起。在詹姆斯提出情绪理论后,兰格在1885年提出类似的情绪理论。兰格认为,情绪是心脏活动和血管变化的结果,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与兰格的理论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其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一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争议。)

解析:

5.简述坎农一巴德学说,并做简要的评价。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坎农对詹姆斯一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使生物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某种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进入应激准备状态。因此,坎农认为,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巴情绪学说。)

解析:

6.简述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一理论是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

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跑、愤怒及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或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一兴奋”学说。)

解析:

7.简述沙赫特的情绪两因素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该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经验。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该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问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

解析:

8.简述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拉扎勒斯是情绪认知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即,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只要人们处于清醒状态下,这种评价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这是人的生存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冲控制判断。当人们要对刺激事件作出行为反应时,必须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社会规范来考虑行为的后果,从而选择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如,当人们受到侵犯、伤害时,是采取攻击行为还是防御行为,这取决于人们对刺激事件的控制判断。在这种评价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再评价是指人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如果再评结果表明行为是无效的或不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甚至初评,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解析:

9.人的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1)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旧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以引起某种心境。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同时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激情状态下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因此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3)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比如飞机出现故障,飞行员紧急与地面联系等就是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使机体受到伤害。)

解析:

二、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

10.试述各种情绪理论的主要区别。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各情绪理论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情绪的解释中是否重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重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在重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的同时,更为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对情绪产生过程的阐述不同: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认为刺激情境首先引起身体反应,人对身体反应觉知后产生情绪体验;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将信息同时传至大脑与身体,在身体产生生理反应的同时,大脑觉知到刺激情境的性质产生情绪经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大脑接受外界刺激信息,对其进行认知加工,从而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大脑对外界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产生情绪反应,之后人们还需要通过大脑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3)强调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不同: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与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忽视认知在情绪形成中的作用,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和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则非常注重认知在情绪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其中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在由两因素情绪理论转换而来的唤醒模型中,其核心成分是认知,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存储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此时情绪就被唤醒了;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和自身的关系。这种评价包括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三个层次。这种评价使人产生某种情绪并调整其情绪和行为反应。)

解析:

11.今天是阿美20岁生日,同学朋友一起为她开了一个热闹的生日派对。大家都为阿美准备了精美的生日礼物,他们一起唱歌、跳舞、说笑,最后一起吃生日蛋糕。阿美非常开心。她看起来兴高采烈,欢乐的笑声时时响起。请分别用一下两个经典的情绪理论来分析解释阿美的快乐心情:(1)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

(2)坎农一巴德的情绪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用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分析阿美的快乐心情:①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该理论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情绪经验的性质、组成和原因,强调身体的、特别是内脏的反应是情绪经验的来源。该理论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感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影响个体的刺激引起个体生理或身体的反应(即身体器官、内脏和肌肉的反射性变化),随后身体的生理变化导致情绪体验。②根据理论进行分析。根据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分析阿美的快乐心情如下:柯美在生日派对上看见很多精美的生日礼物,和朋友唱歌、跳舞、说笑、吃蛋糕(这些都可以看作刺激,这些让阿美总是兴高采烈(可以看作反应),继而感到快乐(可以看作情绪)。

(2)用坎农一巴德的情绪理论分析阿美的快乐心情:①坎农一巴德的情绪理论。1927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情绪丘脑学说,将情绪的理论解释从外周引向中枢。坎农对詹姆斯一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使生物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某种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坎农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等,使个体生理进人应激准备状态。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巴情绪学说。②根据理论分析。根据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对阿美的快乐心情进行分析:阿美在生日派对上看见很多精美的生日礼物,和朋友唱歌、跳舞、说笑、吃蛋糕(这些可以看作刺激),这些刺激引起

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传至大脑产生快乐的情绪,向下传到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

解析:

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2.典型的情绪状态有( )。

(分数:2.00)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移情

解析:

13.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 )。

(分数:2.00)

A.道德感√

B.美感√

C.幸福感

D.理智感√

解析:

14.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包括( )。

(分数:2.00)

A.面部表情√

B.姿态表情√

C.语调表情√

D.身体表情

解析:

15.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有( )。

(分数:2.00)

A.前额皮层√

B.下丘脑√

C.网状结构√

D.边缘系统√

解析:

16.研究发现,一些情绪受边缘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个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 )。

(分数:2.00)

A.丘脑√

B.下丘脑√

C.海马√

D.杏仁核√

解析:

17.早期的情绪理论主要有( )。

(分数:2.00)

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学说√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

D.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

解析:

18.情绪的认知理论包括( )。

(分数:2.00)

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

B.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

C.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D.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

解析:

19.拉扎勒斯的情绪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 )这样几个层次的评价。

(分数:2.00)

A.初评价√

B.次评价√

C.再评价√

D.最终评价

解析:

20.沙赫特的情绪因素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归因于( )。

(分数:2.00)

A.环境因素√

B.生理因素√

C.心理因素√

D.注意因素

解析:

21.大量研究,尤其是跨文化研究已经证明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是( )。

(分数:2.00)

A.鉴别情绪情感的主要标志√

B.情绪情感的行为表现√

C.交流信息的工具√

D.情绪情感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变化

解析:

22.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认为( )。

(分数:2.00)

A.情绪的中心在丘脑√

B.情绪的主观体验在起动机作用

C.情绪的主观体验和机体的生理变化具有独立性√

D.情绪的发生依赖于认知评定

解析:

23.情绪和情感( )。

(分数:2.00)

A.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方式进行反映的√

B.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C.有其外部表现形式√

D.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

解析:

24.语调表情表现在( )。

(分数:2.00)

A.说话的音调√

B.说话的速度√

C.说话的节奏√

D.说话的音色

解析:

25.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 )。

(分数:2.00)

A.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

B.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

C.情感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D.情绪有外在表现,情感无外在表现

解析:

26.情绪和情感的联系表现在( )。

(分数:2.00)

A.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B.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

C.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

D.情绪通过情感来表现

解析:

27.情绪和情感具有( )功能。

(分数:2.00)

A.适应√

B.动机√

C.组织√

D.信号√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