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循环

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循环
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循环

气候变化与陆地土壤碳循环

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大幅度升高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即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性降水增加但变化幅度区域差异显著等。气候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土壤系统产生的重要影响,使土壤碳库和碳流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揭示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过程对精确理解全球碳循环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综述了此领域近十几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了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机制及过程,并指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于气候变化与陆地土壤碳循环的关系,本论文侧重探讨气候变化对陆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包括耕作土壤、森林土壤等。这些影响究其本质与碳源碳汇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论文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概述,并未对具体的模型和控制流程进行探讨。这些措施和方法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但未在本论文研究范围之内。

关键词:气候变化土壤碳循环

Abstract: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greatly increase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use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ld. That the earth's surface temperature of melting glaciers, rising sea levels, global precipitation increase b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significant changes. Climate change to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to bring the enormous influence on soil system,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soil carbon, and carbon flow varied significantly. Thus reveals the climate change in soil carbon cycle of accurate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climate change policy formul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ten years this field of research work, and summarizes the soil carbon cycle of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ain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he main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soil carbon cycle,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d on climate change to the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the influence of soil tillage soil including forest soils, etc. These effects in its essence and source of carbon carbon closely relat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per on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not for specific model and control process were discussed. Thes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doubt is very important, but not in this research area.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soil carbon cycle

1.引言

土壤和气候是有密切关系的两大自然客体,气候是土壤形成的要素之一,反过来,从土壤及其风化壳也可论证气候变迁。在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影响的项目中,最重要的是气候的干湿、冷热变化及响应的风云雷电等以及它们所引起土壤性状的变化。

大气中温室气体强烈吸收不同波长的地面长波辐射,使近地面的温度升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研究发现,温室气体中CO2量最大,对温室作用的贡献约占60%。除了化石燃料燃烧外,土壤碳的变化对大气CO2浓度的贡献最大。根据IPCC的报告,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 F)(IPCC,2001)。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 000年中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而对全球环境造成潜在的冲击作用,比如,气候变化可以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海平面上升、降水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等,进而直接和间接地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IPCC,2001)。土壤碳循环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它与全球气候变化间的关系密切而又复杂。一方面,CO2浓度的增加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土壤碳循环的变化,原有的碳平衡状态被破坏,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海平

面上升、降水格局变化等)(IPCC,2001)。Cox等(2000)利用耦合碳反馈的气候模型预测了大气温度的变化,得出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间存在着正反馈。Friedlingstein等利用Hadley和IPSL两个模型研究了1860到2100年一个半世纪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固定更多的碳,可以减缓气候变暖的速率。总之,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而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及突然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中之重。

2. 研究背景及意义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积累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

的碳交换通量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加剧或缓解全球变化的趋势。因此,在了解土壤

有机碳的储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土壤碳贮藏对气候变化

的响应与反馈,为人类预测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2.1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及国际气候谈判

近百年来全球陆地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6℃,而全球陆地降水则以平均每百年增加1%~2%的量级增加。从图中可见,降水与温度的上升趋势具有阶段性波动特点,如20世纪40~70年代中期,最主要的气候变化特征是平均温度的下降和降水量的增加,而此后的情况正好相反,温度急剧上升而降水显著减少。因此,这两种不同的气候状况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情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全球碳循环控制机制已经成为IGBP、WCRP、IHDP、DIVERSITAS等科学计划的主题。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组织都启动了较大规模的大陆尺度和国家碳循环研究计划,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组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负责提供国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可能影响、气候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评估信息。

IPCC于1990年完成了第一次综合评估报告以及1992年完成了补充报告;1996年完成了第二次评估报告;2001年又出版了第三次综合评估报告。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对气候产生有害影响的水平之下,要求缔约国提交国家级水平的温室气体净排放清单。

根据气候框架公约的要求,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如英国、

荷兰、瑞典等已提出了排放清单及其温室气体源汇的分布情况。1997年12月其缔约国在日本东京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2)的减排指标。2002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举办的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正式宣布了中国将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决定。2004年11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字,宣布俄罗斯已正式核准《京都议定书》。在经历漫长的等待后,《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的3.4条款允许发达国家可以利用造林、再造林和减少毁林等增加生态系统碳库的措施来抵消经济发展中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以减少经济损失。在3.4条款中提出,还要通过谈判来决定从允许的排放农业土壤等其他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源排放汇吸收的方式、规则和指南。这样,发达国家将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使用和如何使用由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活动造成的碳储量的净变化以抵消承诺的减排义务,一直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2000年5月8日,IPCC组织了上百名科学家,包括一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历时一年半编写完成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特别报告》获得通过,报告对全球碳循环,造林、再造林和毁林、农业土壤等的固碳潜力等作了最新估算,得到了各国的基本认可。为了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家利益,各国政府都在加大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与收支平衡的研究力度。好

2.2土壤碳循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规模砍伐森林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

活动,使大气中CO2、CH4等含碳温室气体浓度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长。大气中CO2的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 ppm增加到现在(2003年)的375.6 ppm[9],增加了约三分之一。目前,全球气候已发生了以增暖为特征的明显变化。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0.2℃,而且,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下去。全球气候变化将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使贮藏于土壤中的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因此,了解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库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变化机理与趋势,是预测未来大气CO2含量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10]。由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巨大库容,其较小幅度的变动,就有可能使大气中的碳有大幅度的变化,增强或消弱温室效应来强烈地影响地球气候系统,同时也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碳可以固存到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中,表1是不同学者或研究机构对全球

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估算[11]。从表1看出:目前土壤中的碳总量要比植被的大得多,特别是在中高纬度的森林生态系统更是如此。土壤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释放CO2的年通量约为50~75Pg[12],占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总量的三分之二[13],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的10倍[14]。因土壤碳贮库有较大的可变性,在水分、温度和人类活动等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土壤有机碳库既可能成为汇而贮藏碳,也可能成为源而排放碳,从而改变土壤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通量,形成对气候系统变化的反馈。目前,土壤碳循环仍然是陆地碳循环研究最缺乏的部分,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研究仍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与争议。

Schimel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土壤有机质将释放11.1~33.8 PgC到大气中。多种模型预测的结果显示,到20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加倍。IPCC 根据全球气候模型预测,到下世纪中叶,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全球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11]。这无疑会对土壤碳库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土壤是气候变化影响的接受体,也是气候变化的记录者与反馈者。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蓄积量及动态平衡的变化将产生影响。土壤碳贮藏机理与过程的研究极有助于揭示土壤碳贮藏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时间、方式及规模,乃至其反馈的规模与强度[16]。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评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方向和速率,对确切地预测气候变化以及制定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动态平

衡也是反映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对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有重要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藏的影响,必将为土壤碳库的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3中国土壤碳循环研究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地貌复杂、生态系统多样,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据重

要的地位。中国位于地球环境变化速率最大的东亚季风区,其环境具有空间上的复杂性、时间上的易变形;对外界变化的响应和承受力具有敏感和脆弱的特点。自建国以来,我国土壤学家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积累了大量的土壤剖面数据,加之于1979年起,历时16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汇集了较为详尽的土壤资料数据,为全面精确计算我国土壤有机碳提供了必要条件。中国陆地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约为92.4Gt,全球土壤碳库的平均估算值取1 373Gt,则中国土壤碳库占全球土壤碳库约为6.73%,而中国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4%,中国土壤平均碳密度为10.53kg·m,不同计算的全球土壤平均碳密度为10.77 kg2m、10.40 kg2m,中国土壤平均碳密度与全球碳密度是相当的,所以说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对全球碳循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国家973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和“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项目已经启动,将系统研究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

系统碳收支时空格局、碳循环过程和模型、生态系统的碳增汇、减排技术,阐明中国主要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系列科学问题,为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为我国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外交谈判提供精确的可行的知识与技术支撑。

2.4国内外研究进展

2.4.1国外

国外开展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早,60年代以前的统计结果普遍

偏低,70年代以后的结果也由于所用资料来源及处理方法的不同,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Bolin(1977)根据不同研究者发表的美国9个土壤剖面的碳含量,推算出全球1m

厚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库为710Gt。Bohn(1976)利用土壤分布图及相关土组的有机碳含量,估计全球土壤有机碳库为2 949Gt,1982年Bohn(1982)根据相对较完整的FAO土壤图的187个剖面土壤碳密度值,重新估计的全球土壤有机碳库为2 200Gt。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差异较大的原因包括土壤调查数据不充分,土壤取样和分析方法的差异,计算方法的差异,土壤参数估计的差别(如土壤容重,质地,植物根量等等)。90年代以来各研究结果相对较为接近,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在1500Gt左右(土层深度为1m)。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Post等(1982)按生命带方法的研究,该研究使用了可反映全球各主要生命带(Life Zone)的2696个土壤剖面数据,通过建立的土壤容重估计和土壤碳密度估计的2个回归方程,计算出全球1m厚度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库为1 395Gt,并建立了土壤碳密度与气候及植被分布之间的关系图。以后Post的数据被广泛引用和比较。Batjes(1995)所用的按土壤类型的研究方法也具有代表性,他将世界土壤图按0.5径度与0.5纬度划分为259 200个基本网格单元,按每个单元的土种分布、土层厚度、土壤容重、有机碳及砾石含量等数据,计算出网格单元的平均碳密度,所得结果全球1m土层的有机碳贮量为1 462~1 548Gt。全球生态系统示范分析(Pilot Analysis of Global Ecosystem,PAGE)(2000)的研究人员用最新世界土壤地图的535栅格和Batjes得出的平均有机碳含量重复了Batjes的实验,估测出土壤上层1m的有机碳含量为1484 Pg。此外,Schlesinger(1990)研究结果为1 500Gt;Eswaran等(1993)的研究结果为1 576 Gt。目前,普遍认可和引用的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 400~1 500 Gt。

一些研究者经常应用数学模型来估计在平衡时有机碳库贮量以及研究不同生态系

统或区域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和时空变化。Cramer等用BIOME1.0模型估算土壤碳库储量为1 367 Gt,Prentice等利用BIOME1.1模型估计了陆地土壤碳贮量为1 356 Gt。

目前,土壤有机质模型已经在当前大量的有关气候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变

化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thC和CENTURY模型是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土壤有机质模型之一,并且在各种气候区和生境条件下的不同生态系统进行验证和评估,也在区域和全球预测中得到应用[44]。Parton等(1989)应用CENTURY模型估计夏威夷不同的森林中的活性、慢性和惰性碳。并且,还应用CENRURY模型拟合出了世界主要类型草地群落的碳动态变化[46]。Ojima等[47](1993)应用CENTURY模型对世界范围7个草原生态区域土壤表层(0~20cm)的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平均结果为寒冷大陆性草原区55.25 tc2hm,干旱草原与温带荒漠区20.20 tc2hm,温带湿润草原区71.72 tc·hm,地中海气候草原区30.05 tc2hm,热带亚热带草原区27.69 tc2hm,热带萨旺纳草原区44.50 tc2hm,湿润萨旺纳及与林区18.60 tc2hm。Donigian(1995)运用CENTURY模型研究美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情况,1940~1950年农田土壤有机碳水平趋于稳定,在1960~1970年之后开始上升,至1990因早期耕种而损失的25%碳已得到恢复,自1960年以来,美国农田碳积累速率平均为107 Tgc年。Loiseau (1999)用CENTURY模型模拟的巴西亚热带森林变为甘蔗地,在最初的12年中,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28%,耕作几年后下降42%,Ardo(2003)通过将CENTURY模型与GIS集成

在苏丹半干旱地区估算了1990、2000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并且预测了在土地覆盖发生变化的2100年的土壤有机碳储量。

Falloon (1998)通过将RothC模型与GIS集成模拟了造林对匈牙利中部地区土壤有

机碳库的影响。Aroon等(2001)应用RothC模型模拟了新西兰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情况。Jenkinson等(1991)根据RothC模型模拟结果估计,如果全球温度每年分别升高0.02℃,0.03℃和0.05℃,全球土壤在未来的60年将从土壤有机质中增加CO2-C排放45 Gt、61 Gt 和100 Gt。《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缔约国提交国家级水平的温室气体净排放清单,很多国家已采用RothC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澳大利亚的启动的国家碳核算系统计划也采用RothC模型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源汇关系的影响[54]。英国的气候影响计划(United Kingdom ClimateImpacts Programme 2002)将采用RothC 和CENRURY模型预测由于不同排放情景的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的国家级的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有机碳收支的动态变化[55]。

李长生用DNDC模型对洛桑实验站的150年的土壤有机碳库模拟基本重现了这片

农田的土壤有机质长期动态,并应用DNDC模型对中国和美国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预测[56]。

2.4.2国内

中国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实质性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我国碳循环

研究起步较晚,但国内已发表了不少关于土壤碳循环研究的成果。土壤碳贮量作为碳

循环研究中重要的参考数据,一些研究者利用全国两次土壤普查的资料估算了全国或

省或特定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

王绍强等利用第一次土壤普查资料(236个剖面)和1:400万中国土壤分布图,以面积、土壤剖面厚度作为权重系数,求得各土壤类型的平均厚度、平均有机质、平均容重、平均碳密度(在土壤平均厚度下的),各类土壤的总碳量由下列公式求得:土壤碳储量=土壤各亚类面积3土壤平均厚度3土壤平均容重3平均有机质3转换系数,估算中国土壤有机碳库为100.18Pg,运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2473个剖面)估算的结果为92.42 Pg。解宪丽(2004)基于GIS以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数据,通过计算各土壤剖面的100cm和20cm深度有机碳密度,建立包含2456个剖面的典型剖面,采用典型剖面数据推算法,基于四中估算单元(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气候-土壤-植被多要素离散单元及FAO-UNESCO世界土壤图例单元)对中国土壤碳储量进行估算,得出主要研究结论为:中国100cm和20cm深度有机碳储量为,基于土壤类型的估算结果为84.4Pg和27.4 Pg;基于植被类型的估算结果为69.4 Pg 和23.8 Pg;基于气候-土壤-植被离散单元的估算结果为79.1 Pg和26.6 Pg;基于FAO-UNESCO 世界土壤图例单元的估算结果为82.3 Pg和26.7 Pg。方精云等(1996)使用1:1000万土壤图和725个土壤剖面估算的中国1m深度土壤有机碳库为185 Pg。潘根兴[4](1999)使用二次土壤普查的2500个剖面资料以土壤厚度为加权的平均有机碳含量计算方发估算的全国土壤有机碳库为50 Pg。倪健(2001)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结果为119.76Pg。李可让等(2003)应用0.5o经纬网格分辨率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数据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CEVSA 计算的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值为82.65 Pg。

王义祥[57]根据福建省第2次土壤普查的基本数据对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福建省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1575.6633106t,平均有机碳密度为145.23 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海华等[58](2003)等根据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了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徐香兰等(2003)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土壤类型图,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幅为0.66~12.18kgC/m2,其中大部分土壤有机碳密

度集中在1~4 kgC/m2,土壤有机碳面积平均加权值为2.49kgC/m2,总储量为1.068Pg。

金峰等(2001)根据实测数据,动态地利用七种形式回归方程分别对每一个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单独进行回归拟合,选取一种相关系数r最大而残查标准差s最小的形式用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计算,并以山东省土壤为例,运用上述计算方法,统计了全省各亚类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及其储量。孙维侠等[60](2003)基于《中国土种志》和东北三省土种志中有关的土壤剖面属性数据,建立以土壤有机碳为主体的数据库,讨论了土壤剖面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土壤剖面不同分类单元下土壤有机碳的估算方法。

目前,土壤有机质模型在我国土壤有机碳循环的研究中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一些研究者或使用自己建立的模型或引进国外的土壤有机质模型对土壤有机碳进行研究。

黄耀等(2001)以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研究结果为基础,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手段,建立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主要目的是预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沈雨等(2003)以土壤基本性状、气候条件、作物产量和耕作措施等为基本输入数据,将该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与GIS技术耦合,模拟了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的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且预测2010年在不同秸秆还田量条件下,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将增加,且有较大的接纳外援有机碳的能力。

童成立、吴金水等用自主建立的土壤碳氮循环计算机模拟模型(SCNC)和英国洛桑实验站建的模型(RothC26.3)对长江中游(湖南桃江和南县)稻田土壤有机碳变化进行了模拟比较研究。杨学明等(2003)用RothC(26.3)模型模拟研究东北地区黑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玉米两座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从24个施肥处理中选取了无肥(对照)、氮肥、氮肥配施厩肥、氮磷钾肥配施、厩肥5个处理,对耕层土壤有机碳的模拟值与实际测定值进行了比较。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和较好,说明RothC模型可以很好的用来模拟东北温带气候区现有耕作管理条件下黑土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李凌浩等[66](1998)采用野外调查和模型(CENTURY模型)预测方法相结合,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一个永久试验样地内的羊草草原群落的碳素贮量、主要流量和周转速度等进行了初步估计,研究了长期过度放牧局整个流域羊草草原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张佳华等[67](2003)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情形下内蒙古草原生态典型区土壤有机质动态。

韩冰等[68](2003)采用DNDC模型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估算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储量为118.55TgC,并发现辽宁省农田土壤碳量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且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农田土壤碳的积累。王立刚等[69,70](2003;2004)运用DNDC模型对高产粮区河北省曲周县和邯郸市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与当前管理相比,增加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比例、采用免耕均可有效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谢宪丽[31](2004)用DNDC 模型模拟余江县土壤有机碳库(0~20 cm)总量为3.523109kg,其中灌溉水田的有机碳储量占总量的62.6%,林地占总量的24.9%,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24kg m-2。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模拟结果表明,余江县土壤有机碳库年度变化量为8.633107kg,变化率为2.45%。有机碳储量下降的地区大多位于农田区内,特别是旱地,但是部分灌溉水田的碳储量是略有增加。林地、园地、草地等区域的碳储量是增加的,特别是园地的增幅最大。邱建军等(2003)用DNDC模拟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结果为,内蒙古自治区耕地0~3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4.7亿t,在目前农作制度下土壤有机碳库处于严重负平衡,每年净丢失有机碳1335万t,尤其是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的黑土地区土壤有机碳丢失严重。

一些研究者利用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特定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有些研究者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吴金水等[72](2004)用自主建立的SCNC模型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和黄土高原地区耕

作土壤有机碳状况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预测到2050年气温升高1.5~3℃,而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亚热带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耕作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将分别下降5.6%~10.9%和3.6%~9.4%。

高鲁鹏等[73](2005)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了黑龙江海伦站在自然状态下的黑土在1953~2000年实际气象条件及此为基础的9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土壤有机碳(0~20)。模拟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的黑土在48年间实际气象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了波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或降水量的减少能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反则有利于其升高,其中气温是影响黑土有机碳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当气温升高2时,无论降水量不变、减少或增加20%,都能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温度升高且降水量减少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温度降低且降水量增加下的土壤有碳含量最高。

秦晓光等[74](2001)利用DNDC模型模拟了9种气候条件下的黄土表层土壤有机质相应气候变化的特征和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对黄土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正好相反,表明湿度是影响黄土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温度和降水都是通过对湿度的影响来影响植被生态的。

肖向明等[75](1997)用CENTURY模型模拟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在1980~1989年的生物量动态,并估测气候变化和大气CO2浓度倍增对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根据加拿大气候中心和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的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气候变化数据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将导致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

杨昕等[76](2001)根据大量实测的土壤碳密度资料并结合生产力模型,得到一组直接利用气候资料来计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密度的公式。利用此模型对全球潜在的土壤碳密度分布做了模拟,计算出全球土壤碳库为1152Pg。该模型成功模拟了土壤密度随降水(或湿度)状况而变化的特征。

周涛等[77](2003)对中国1998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2000多个土壤剖面中碳储量与年平均温度(T)、年降水量(P)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的温度带下具有很大的差异,在T≤10℃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的负相关性最强;在10℃20℃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都很差。

还有些研究者针对特定区域或生态系统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库特征进行研究。

王绍强等[78]以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为例研究土地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的影响,计算1992年该研究地区土壤碳库为7.243106t,而1996年林地面积增加了146.76×102hm2,使用已经公开发表的植被和土壤碳储存数据估算,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植被碳储量增加7.43310 5t表明在不考虑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下,研究区是一个小净碳汇区。陈庆美[79](2003)等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典型土种剖面资料,在剖面深度的基础上,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别按土壤类型和土地覆被类型计算了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有机碳、氮蓄积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土壤有机碳、氮量与主要气候要素的关系。

刘国华等[80](2003)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环渤海地区1374个土壤剖面资料,对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整个环渤海地区1m深的土壤有机碳库为2.1PgC,表层土壤中的碳储量为673.30TgC。

赵其国等[81]对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库进行了研究,利用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剖面深度的统计回归模型,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计算了我国东部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和储量。

周玉荣等[82](2000)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估算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

量为281.163108t,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凋落物层碳库分别为62.003108t、210.23×10 8t、8.923108t。

李恋卿等[83](1999)根据《江苏土壤》基建几年调查和分析资料,计算提出江苏省农地土壤耕层有机碳储库为0.2Pg,50~70年代土壤有机碳有所下降,自80年代实行土壤改良以来,江苏土壤有机碳储藏总体上有增加的趋势,其土壤的碳截存速率可达27~350g2m -22a-1。

石培礼等[84](2003)以拉萨河下游河谷宽谷区达孜农场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垂直空间格局,并讨论了农田退耕为弃耕地和人工林等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固定功能。结果表明:拉萨河谷土壤有机质含量普及较低,其中沼泽草甸、人工杨树林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

李跃林等[85](2002)对鹤山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深度不同土地利用下有机碳含量比较一般为:林地>果园>草地,认为植树造林及森林保护是缓解大气CO2浓度上升的有效措施。

方运霆等[86](2004)基于61个土壤剖面的数据,分析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4种自然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林地灌木草丛)和4种次生植被类型(马尾松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灌丛)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李忠佩等[87](1998)采用双组分模型模拟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和较好。此方法适于用来模拟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地利用系统变更初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过程。

苏永中等[88]研究了科尔沁退化沙质草地不同生境(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丘间低地)下土壤碳的矿化潜力及不同凋落物在沙地土壤中的分解,表明土地沙漠化不仅导致土壤有机碳库衰竭,也是土壤微生物活性丧失。李凌浩[89]对长期非持续性土地利用(草原开垦和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3.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CO2浓度在过去的近200a中增加了25%,年均增加0.5%。现在的增加速度更快,多种模型预测,到2030年大气中CO2浓度将加倍,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业燃料燃烧量迅速增加,同时也因为森林植被破坏及林下土壤碳的分解释放而造成的。全球森林植被和土壤中贮藏的碳是农业生态系统碳量的20~100倍[1]。

3.1对土壤碳库

土壤是一巨大的碳库。全球有机质含碳量约在1 300~1 600Gt,是陆生生物量碳(664Gt)的两倍[12]。地球陆生植被总初级生产量约为120Gt2(C)/a,其中50%用于植物吸,另外50%(净初级生产量),主要由土壤生物呼吸分解,呼吸解产生CO2返回大气,也少量的以CH4的形式返回大气(Lashof 1989)。在气候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土壤碳库碳流基本保持平衡。但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也有较大的变化。

土壤碳库包括土壤中有机碳和无机碳,以及死根和生物分泌物等。因为无机碳以碳酸盐形态存在,活性很低,对环境因子不敏感,所以在已往的研究中土壤碳库主要指土壤有机碳库(Postet al.,1982; Post & Kwon, 2000; Schlesinger & Lichter,2001; Raich&Schlesinger, 1992)。沿用以前习惯,本文所指土壤碳库仅包括土壤有机碳库。Trumbore (1997)指出,在全球温度改变的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必定表现为碳源或碳汇,也就是说气候变暖必然改变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与大气间的碳素交换。根据以往的研究,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3种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呼吸碳释放和增加NPP输入土壤的碳素,总体上可以认为是一个碳库增加过程和两个碳库减少过程。气候变暖通过影响以上几个过程而最终改变碳库的大小。目前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1)NPP的增加势必导致进入土壤的碳

素增加,当这一作用超过碳释放时,土壤碳库也随之增加;2)如果NPP不增加或微弱增加,而土壤呼吸增加、凋落物分解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均可以降低土壤碳库的储量,碳释放超过NPP输入土壤的碳素,则土壤碳库表现为减少;3)如果这两方面的作用相抵,则土壤碳库保持不变。很多全球气候变化模型都显示全球变暖将导致土壤中碳的损失(Sundquist, 1993;Kevenbolden, 1993)。King等(1997)的研究表明全球土壤碳库在气候变暖条件下会降低,不同的气候情景下土壤碳库减少量不同。Kirschbaum (1995)综述了土壤碳库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认为在气候变暖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土壤有机碳损失10%,如果对于储碳量多,气温比较低的高纬地区,这一比例会更高。

事实上,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壤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不同的。一般认为热带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气候变暖条件下,土壤释放碳的作用不强,而植物地下碳库进入土壤的作用比较强,所以气候变暖最终导致土壤碳库的增加。而在高纬地区,气候变暖将导致土壤碳的大量损失,并大大超过因为气候变暖所导致的碳增加量,使土壤表现为碳源。这其中气候变暖对高纬度地区土壤碳库的影响最大(Keyseret al., 2000)。McKane等(1997)利用MBL-GEM模型研究了北半球苔原生态系统碳动态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库将会减少0.3%,因为苔原的碳库储存量较大,这种碳排放会持续很长时间。同时对于其它的生态系统,气候变暖则可以导致土壤碳库的增加,Tian等(1999)研究了美国本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过去的95年间,气候变暖导致土壤碳库有一个很微弱的增加。以上结果也说明了碳库变化的纬度地带性特征,即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高纬度地区一般表现为土壤碳库减少,而中低纬度地区的土壤碳库则可能不变或略有增加。

气候变暖不仅能够影响土壤碳库的储量,同时还可以改变土壤碳库的周转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土壤呼吸和土壤碳分解作用的加强,气候变暖将导致土壤碳库的周转时间缩短(Trumboreet al., 1996)。Trumbore(1997)总结了几个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认为增加温度可以降低周转时间,即增加土壤碳库的周转速率,如在夏威夷、巴西和西伯利亚的研究结果。Kirschbaum(1995)综述了大量研究结果,认为土壤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土壤碳库的周转速率,降低周转时间。CENTURY模型内部的结构也是根据这一理论来设定的。Hyv nen等(2005)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温度依赖性,认为对于不同的土壤,敏感性不同,但是趋势是一致的,即随温度的增加,土壤分解速率升高,周转时间降低。但是也有例外,如Ger-ber等(2004)利用LPJDGVM模型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系统对气候变暖和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认为在寒冷地区,土壤有机碳的周转速率降低。气候变暖也可以影响碳素从植物碳库向土壤碳库的流动,主要是因为光合作用增强导致光合产物向地下部分分配的增加(Joneset al., 1998),在这一过程中气温升高和随之发生的降水格局变化同时起作用。Gorissen等(2004)采用14C标记的方法研究了丹麦、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的灌丛生态系统中从植被碳库向土壤碳库分配量的变化,在气温升高的条件下,如果在干旱地区,由植被碳库向土壤碳库中的流动增加,如果在湿润地区,植被碳库向土壤碳库的流动则要减少,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其它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然而Fitter等(1998)的研究却表明碳向土壤中的分配与温度无关,而与辐射存在密切关系,事实上辐射是温度升高的主要能量来源。

3.2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碳素以CO2的形态从土壤向大气流动是土壤呼吸作用的表现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讲,土壤呼吸作用是指未受扰动的土壤中产生CO2的所有代谢过程,它包括3个生物学过程(植物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和1个非生物过程(含碳物质化学氧化过程)(Singh & Gupta, 1977; Raich &Schilesinger, 1992)。土壤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Q10来表示。因为Q10是一个表观土壤呼吸受温度影响的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出气候变暖对地气间CO2交换速率和交换量的影响。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气温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普遍

认为气候变暖可以增加土壤呼吸(Jenkinsonet al., 1991; Raich&Schilesinger, 1992),也即Q10大于1。除了一些沙漠地区外,土壤呼吸随温度升高而增加(Raich & Schilesinger, 1992;Raich & Potter,1995; Rustad&Fernandez, 1998)。根呼吸对温度升高尤其敏感,一方面光合作用产物驱动根呼吸(H gberget al., 2001),另一方面根呼吸受温度影响。Tian等(1998b)的研究也表明土壤呼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图3)。Briones等(2004)研究了土壤动物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的变化,认为气候变暖可以导致土壤动物生物量的增加,从而大幅度增加土壤呼吸。Kang等(2003)研究了土壤微环境条件下气候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发现Q10并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气候变暖可以持续地增加土壤呼吸速率。Rustad等(2001)总结分析了土壤增温实验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增温0~6.0℃可以增加土壤呼吸达到20%(95%置信区间: 18%~22%)。然而,近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尽管可以在短时间内刺激土壤呼吸产生大量的CO2,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土壤呼吸(Melilloet al.,2002; Luoet al., 2001)。Melillo等(2002)在Harvard森林采用土壤增温研究了土壤呼吸对温度的响应,经过近10年的研究,他们发现,温度升高并不能长久地增加土壤呼吸,这是因为土壤活性碳库的量是有限的,当这部分碳释放进入大气以后,增温就不能再刺激土壤呼吸作用了。Luo等(2001)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在美国大草原上进行了3年的土壤增温实验,将土壤增温2℃,结果发现土壤呼吸对温度增加的敏感性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也就是Q10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他们认为这一适应性(Ac-climation)可以降低土地利用变化和全球变暖对陆地碳循环的影响。Tjoelker等(1999)也认为北方森林幼林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变化存在适应性。关于土壤呼吸对气候变暖适应性的机制,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存在的可能原因包括:1)底物不足理论:Melillo等(2002)的研究表明,在近10年的土壤增温实验前期,土壤呼吸增加幅度很大,然后就开始快速降低,后来降至和未增温实验一致,他把原因归为土壤活性有机碳不足。在初期,活性有机碳快速消耗殆尽,以致后来土壤呼吸的底物不能快速补充,从而引起土壤呼吸速率与未加温条件下近乎一样;2)水分限制理论:水分限制理论基于另一个理论,那就是过干和过湿的条件都不适于土壤呼吸的进行(Peterjohnet al., 1994)。气候变暖通常伴随着降水的分布格局和强度的变化,在一些地区,降水过多,而另一些地区降水过少,形成了一些过干或过湿的地区,从而降低土壤呼吸的强度;3)氮素过量理论:气温的升高势必导致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增加和土壤可利用氮素的增加,从而导致植物C∶N降低,植物体向土壤中分泌的有机物减少,进而限制了土壤呼吸的进行(Melilloet al., 2002);4)生物适应性理论:作为土壤呼吸的主要执行者,土壤微生物是一种生命形式,它可以适应任何的环境变化,在高温的条件下,起始可以加快代谢,随时间的延长,微生物逐渐适应了高温的环境,自身代谢随之趋于稳定(Lange&Green, 2005)。Lange和Green (2005)的研究表明,真菌可以改变它的呼吸作用,以适应温度的改变,同时Luo等(2001)在高草草原上的土壤增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经过3年的实验研究,他们发现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越来越低。

3.3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植物光合产物与植物自养呼吸的差值,它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输入方式。气候变暖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来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NPP,还可以通过改变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土壤水分含量,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NPP(Shaveretal., 2000; Melilloet al., 2002)。Scheller和Mladenoff (2005)对美国威斯康星北部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的模拟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可以显著增加森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Cao等(2005)研究了全球范围内NPP在20世纪80和90年代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全球各大洲均表现为NPP随气候变暖而增加。Cao和Woodward (1998)利用CEVSA模型研究了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NPP的变化,结果显示热带生态系统、温带森林和北方生态系统的NPP分别增加45%、20%和36%。Melillo等(1993)利用TEM模型研究了全球的NPP变化,认为气候变暖可以增加部分生态系统的NPP,如北方森林、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等,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土壤中氮素有效性的增强。Chen等(1999)研究了BORE-AS项目中的北方森林碳固定,结果表明

大气温度升高可以引起生叶时间的提前,进而固定更多的碳。

另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可以降低NPP,尽管光合作用在增温条件下可以固定更多的CO2,但是气候变暖可导致自养呼吸的增加,最终使得NPP降低(Vukicevicet al., 2001)。Tian等(1998b)对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地区过去10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的NPP(图3)。事实上因为亚马逊流域地处热带,气候变暖对植被的生长影响不大,而气候变暖所伴随的降水和其它因素可能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的降低和自养呼吸的增强。以上观点也可以从另一早期的研究得到支持,Melil-lo等(1993)研究了单纯气候变暖对NPP的影响,在OSU(Oregon State University)气候情景下,NPP是减小的,而在其它的气候情景下是不变的。Melillo等(1993)认为气候变暖对NPP影响最大的是热带雨林地区,因为该地区不存在氮素限制作用,所以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氮素释放并不能增加植物生长,相反,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植物自养呼吸增加和土壤水分亏缺最终导致NPP的降低。

总结以上研究,特别是Melillo等(1993)和Tian(1998b)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不同生态系统的NPP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不同的,低纬度地区生态系统NPP一般表现为降低,而中高纬度地区的生态系统NPP通常表现为升高或不变。

3.4对凋落物的影响

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是指陆地生态系统内,由生物(植物、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组分的残体构成,亦称残落物,是为分解者(微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包括地上部分的枯枝落叶以及地下根系的凋落物,通常以月或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植被的凋落物量,即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地面上形成的凋落物量。凋落物包括枯立木、倒朽木、枯草、地表凋落物和地下枯死生物量等,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凋落物也是一个重要的有机质和养分储存库,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因此,凋落物是一个单独的碳库,同时也是碳循环中的一个主要过程,因为它是维系植物体地上碳库与土壤碳库形成循环的主要通道之一(Raich&Nadelhoffer, 1989)。

气候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影响凋落物的产生量和质量(Henryet al., 2005),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也影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Aerts,1997;陈华等, 2001)。气候变暖对于植被碳库的影响在前节已有论述,一般认为气候变暖可以增加植被碳库,而植物形成凋落物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Raich&Nadelhoffer, 1989),所以气候变暖可以增加凋落物的量。彭少麟和刘强(2002)对国内外森林凋落物动态进行了综述,他们认为凋落物积累量反映的是凋落物产量和凋落物消失量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全球变暖可以增加森林凋落物的产量。总体上森林生态系统的凋落物在全球有一定的分布格局,随着纬度的增高,凋落物产量下降,而凋落物积累量上升(Vogtet al., 1986)。Malmer等(2005)研究了30年间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北部极地沼泽生态系统的净碳积累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他们发现气候变暖可以增加凋落物输入量达7.3%。Cao 等(2005)利用CESVA模型研究了20世纪80~90年代全球碳动态发现,由于气候变暖,90年代比80年代的凋落物输入量在全球各个大洲均表现为增加。

同时气候变暖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也会产生影响。因为凋落物的分解一般是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结合,而温度对各种反应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所以气候变暖伴随的温度升高和降水变化可以加速凋落物的分解。Liski等(2003)开发了一个基于温度和积温的简单经验模型,用来描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他们发现温度是控制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大气温度的增加可以显著增加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并且这一作用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表现一致。陈华等(2001)综合分析了已发表的关于凋落物分解速率方面的文献,认为气候变暖一般加速凋落物的分解,但是用于表示这种促进作用的表观Q10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同时也有人认为气温和CO2的同时增加可以导致植物体的碳储量增加,从而导致C/N比增加,降低凋落物的分解速率(Bryantet al., 1998;彭少麟和刘强,2002)。Belyea和Malmer(2004)研究了泥炭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泥炭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快速增加。总之,气温

升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凋落物分解速率,同时气候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间接作用体现在对凋落物质量、土壤营养可利用性以及冻土深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陈华等,2001)。

4.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碳源碳汇关系的探讨

4.1气候情景分析

温室气体浓度逐渐升高,已成定论。但温室气体将导致气候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科学家已建立了多种模型预测气候的变化。这些模型都是基于大气环流理论之上,统称为GCM(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模型,包括UKMO (UK Meteorological Office)模型、GISS (Goddar Institute of Space Studies)模型、NCAR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模型、GFDL(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模型、OSU(Oregen State University)模型等。这些模型都假定CO2浓度到2030年加倍[3]。尽管各种模型预测结果在量上有差别,但变化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6]。随着CO2浓度的加倍,全球大气和土壤的温度将升高1.5~4.5℃,这种温度变化是逐渐的,受海洋水体的影响,大约每10a升高0.3~1℃。温度变化幅度地区性差别较大[1],在高纬度地区(N60°N

以上),夏季温度升高幅度将比全球平均水平高50%~100%(即升高4.5~6℃),而冬季温度升高幅度可能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升高8~12℃),这主要是海洋中冰的溶解放热造成的[7]。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量必然增加,这将导致全球平均降雨量增加,但雨量增加也是不平衡的,高纬度地区和极地增加幅度较大[8],且季节变化较大。在高纬度地区,因为高蒸发量土壤水分在夏季将减少,而在冬季则增加。而在中纬度地区,雨量也有所增加,但由于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积雪溶化提早,雨季也提前,故夏季也将更加干燥,土壤水分减少,内陆干旱矛盾可能在某些地区更为突出。雨量增加的地区性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在某些地区可能导致严重的洪灾。不少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一观点,但究竟哪些地区更干旱,哪些地区发生涝灾,尚难以定论。

4.2土壤碳源/汇的关系

陆地生态系统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与大气进行碳素交换,在碳平衡状态下表现为没有净的碳排放,即碳排放等于碳吸收(Schimelet al., 1997)。而气候变暖可以增加或降低各个过程的速率或反应量,进而影响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素收支(IPCC,1991,1997,2001),表现为碳源或碳汇(Trumboreet al., 1996)。科学家们通常认为气候变暖可以增加NPP,同时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排放,但是究竟是哪一个作用占主导地位,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不同,观点也不一致(Braswellet al.,1997; Grace&Rayment, 2000; Tianet al., 1999)。

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是:气候变暖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为增加),同时高温还会增加潜在蒸发散和植物的呼吸作用,蒸散发的增强可以导致植物的水分胁迫,进而导致NPP的降低。另一方面温度的增加和水分胁迫的发生可以导致土壤可利用性N 素的增加,解除植物的N素限制,增加NPP(图4)。Cox等(2000)采用耦合碳循环反馈和气候因素的模型对气候变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行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通常表现为碳汇,按GCM模型预测的气候情景估算,到2050年排放和吸收可达到平衡,随后表现为碳源,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5.5 K,这比不考虑CO2反馈作用的预测值要高1.5 K,这一反馈作用将加速气候变暖的进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陆地生态系统由碳汇向碳源转变,基本上表现为排放增强,吸收减弱,最终表现为碳源。以往大多数的研究认为气候变暖可以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流失,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所引起的呼吸作用的增加,特别是土壤呼吸作用的增强(Houghton & Woodwell, 1989; Oechelet al.,1993; Schimelet al., 1994)。Oechel等(2000)研究表明,北高纬苔原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由碳汇变成碳源。Grace和Rayment(2000)也同样认为气候变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由碳汇变成碳源。King等(1997)采用模型的方法预测了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如果没有分解作用的加强,全球的陆地生态系统将增加1.1%的碳汇,而如果考虑到气候变暖导致的分解作用增加,陆地生态系统最终将表现为增强1.1%的碳源,尽管King自己也认为总体上表现为近于平衡态。结合涡度相关法、气体交换箱式法、放射性碳同位元素法、木材、苔藓和土壤清单法和实验培养法,Goulden等(1998)研究了加拿大Manitoba地区120年林龄的黑野杉(Picea mariana)林的碳平衡,发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暖所引起的冻深和解冻时间的响应非常敏感,气候变暖可以导致该生态系统成为碳源。Malmer等(2005)通过30年的研究发现,斯堪的纳维亚北部的沼泽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每年释放7~17 g C2m-2。

另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使陆地生态系统固定更多的碳在植物体中,从而减缓气候变暖的步伐,陆地生态系统在这种作用中是一个碳汇。Smith等(1992)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生态系统总碳库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将增加0.4%~9.5%;Cramer 和Solomon的(1993)结果则认为增加的幅度为0.8%~4.9%;Prentice和Fung(1990)研究了GISS 气候情景下植被碳库将会大量的增加,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总碳储存增加13%~15.7%。而Prentice和Sykes(1995)通过研究认为生态系统总碳储存在GFDL气候情景下增加0.9%,而在OSU气候情景下增加4.9%;同样Neil-son(1993)也发现在GISS和OSU气候情景下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同样对于落叶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CO2交换量来讲,气候变暖导致的生长季延

长和积雪覆盖减少可以导致该森林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碳汇,作者并推测整个北半球每年可以固定1 Pg C(Gouldenet al., 1996)。Smith和Shugart(1993)研究了加倍CO2浓度所引起的温度升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发现在最初的50~100年间,表现为碳源,但是随后却表现为碳汇,生态系统碳库增加。Cao和Woodward(1998)的研究则表明,全球碳库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是减少的。Tian等(1999)的研究也认为陆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表现为碳源。

事实上,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的生态系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Tian等(1999)对全球的各种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各种生态系统对温度增加的响应各不相同,大多数北方生态系统和热带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源,只有少数温带森林等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King等(1997)采用气候情景的研究表明,除了常绿阔叶林以外,大多数森林生态系统是碳汇,其它的生态系统在GCM的气候情景下表现为碳源。普遍的现象是干旱、高纬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变成为碳源,而低纬高湿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可能成为碳汇,这是因为低温条件下尽管NPP相对较低,但是呼吸和土壤碳库的分解也比较弱,导致净碳积累,而高温条件下分解作用超过碳的积累,使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源。Keyser等(2000)则认为气候变暖导致碳积累和释放的同时加速,但是并不一定导致碳源/汇的变化,也就是气候变暖只改变了碳循环的速率,而对碳库并无影响,这可能是因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存在生物适应性。Lapenis等(2005)也发现了俄罗斯森林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Stirling等(1997)则发现了光合作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气候变暖可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如上所述,其中间接影响主要作为原因来解释一些现象。除以上各种因素外,降雨变化、生长季延长和土壤质量改变等等也可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各个过程和碳库(Shaveret al.,2000)。Churkina等(2005)利用遥感手段结合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欧洲和美洲的森林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结果表明生长季延长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NEP,使生态系统固定更多的碳。Keller等(2004)发现气候变化还可以影响到土壤质量,进而影响到土壤碳库动态和全球碳循环。Tian等(1999)的研究得出在未来气候情景中,气候变化和温度影响差别很大,这也说明气候变暖的伴随因素对陆地碳循环影响也很大。另外,大气温度的升高引起生叶时间的变化也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影响,Chen等(1999)研究了BOREAS项目组所研究的北方森林在1994~1996年的碳固定情况,结果表明生叶时间的提前可以增加碳固定。Wan等(2005)研究了土壤增温对美国草原上的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并分别对温度增加对碳循环过程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间接作用可能比直接作用产生的效果还要显著。

5.结论与展望

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一部分问题已经达成共识,而有些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的改进是未来该领域的主要方向。目前本领域已经得出的初步结论如下: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纬度地区生态系统NPP一般表现为降低,而在中高纬度地区一般表现为增加,在全球尺度上表现为NPP增加;

2)气候变暖可以增加土壤呼吸速率,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微弱,表现为一定的适应性,可能存在4个原因:水分限制、底物限制、N素限制和生物适应性;

3)气候变暖可以增加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加快了光合作用,与此相伴的CO2浓度升高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4)气候变暖可以加快凋落物产生量,同时也增加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5)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影响因生态系统而异,不同的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表现为碳源或碳汇,一般来说,高纬地区土壤有机碳更容易大幅度提高分解速率,或通过土壤呼吸排放进入大气,而低纬地区的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由于来自植被碳库的补充,而Q10增加不明显,仍然表现为增加;

6)整体来说,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表现为一个很弱的碳源,同时碳循环的速率加快。而不同的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表现不同,高纬地区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要释放大量的碳进入大气,表现为碳源,而低纬地区因为植被碳库的积累超过了土壤碳库的释放表现为碳汇。

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间,气候变暖必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对于本领域的研究工作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未来数年间需要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1)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已有大量的模型被用于研究,但是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与碳循环的复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双向反馈作用,目前的模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欠,结合先进的研究手段,跨时间和空间尺度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反馈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

2)气候变暖的同时还可以导致降水,土壤质量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均可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影响,因此开展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间接影响也很有必要;

3)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气候变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这一现象对于准确理解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4)在全球变化进程中,气候变暖往往是伴随着其它的表现形式共同发生的,如干旱,火干扰增强等。以现有的实验方法和手段,还无法研究各种因子的单独影响及协同影响,考虑到全球变化的复杂性及长期性,采用模型方法研究气候变暖与其它表现形式的协同影响是未来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主要方向之一。

6.参考文献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张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图1:1970—1979年全球气温变化图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2013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摘要:在人们对温室效应理解不断加深的同时,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深入。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而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经过国内外研究者的努力,已对农业生态系统碳源/汇效益、碳循环影响因素、模拟模型、碳通量及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等诸多研究内容取得极为重要的成果。但在一些问题上尚存在不小争议,对一些过程尚不能清楚认识,对一些因素尚不能准确联系。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低碳农业;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事实,温度的上升对整个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和不可逆转的后果:草原和荒漠面积增加,森林面积减少;热带扩展,副热带、暖热带和寒带缩小,寒温带略有增加;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农业投入和技术改进等受到影响;加剧了目前日趋紧张的水资源问题;改变了区域降水、蒸发分布状况;引发环境问题,增加了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压力[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全球气候变暖形成原因的理解也产生了一些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是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不是决定性原因。但不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人类活动排放出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碳循环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产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变化。碳循环研究在此种局势下显示出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Falkowski研究结果表明,陆地生态系统蓄积了总量大约为2 000 Gt(1Gt=1×1015g)的碳[2]。尽管相较于岩石圈>60 000 000Gt和海洋38 400Gt的碳量,陆地生态系统蓄积的碳量十分微弱,但是人类主要的生产生活空间位于陆地上,人类的行为最直接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且产生的影响最大,使得这部分碳储量的变化体现出非同一般的可变性和极为显著的重要性。土壤碳库是温室气体重要的释放源,也是重要的吸收汇[3]。正因为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可以说全球碳循环中最大不确定性主要来自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可以解释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吸收存于植物体内,形成有机化合物并固定起来,而后一部分有机物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土壤及枯枝落叶层中有机质腐烂过程中返回大气。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就形成了大气-陆地植被-土壤-大气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 在人类活动中,农业生产对陆地生态系统起了巨大的影响,农业生产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原有植被种类,甚至改变了土壤类型,并因这些改变对原有碳循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1850-1990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CO2排放量约为124Gt,而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农业的扩张。在农业活动中,耕地所造成的总净通量约占68%,牧草占13%,迁移农业占4%。人类活动已经强烈改变了原有的全球碳循环模式[5]。 1. 农业生态系统碳源?碳汇? 农业生态系统是碳汇还是碳源,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农业生态既可以是碳汇,也可以是碳源。农业碳排放主要源于农业废弃物、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农业能源利用、稻田以及生物燃烧。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碳主要固定在作物和土壤中。农田生态系统中,农田管理措施、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固定、转化及释放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受土地利用方式、植物品种、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3]。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因自身特点呈现出不同的碳通量,同一农业系统因管理方式或利用方式不同,甚至可以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与碳吸存对氮沉降的响应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与碳吸存对氮沉降的响应 1引言 近几十年来石化燃料燃烧、化肥使用及畜牧业发展等向大气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激增并引起大气 N 沉降成比例增加。并且全球 N 沉降水平预计在未来 25 a 内会加倍,目前人类对全球 N 循环的干扰已经远远超过对地球上其它主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欧洲和北美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在温带森林开展了 N 沉降对森林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目前,N 沉降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的贮库,并且是其中非常活跃的部分[10]。全球约有 1.4×1018 ~ 1.5×1018g 碳是以有机质形态储存于地球土壤中,是陆地植被碳库(0.5×1018 ~ 0.6×1018 g)的 2 ~ 3 倍,是大气碳库(0.7×1018 g)的 2 倍[10]。土壤碳库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的巨大作用使土壤碳库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1]。由于土壤碳库巨大,它的波动对大气 CO2 浓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增加土壤有机碳存储可有效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对大气 CO2 固定和延缓温室效应。土壤碳周转速率慢,受各种干扰影响小,能维持较长时期的碳储藏。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因素很多,如森林的采伐、开垦、火烧以及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全球变暖、UVB 辐射增强、N 沉降等,在这些方面已相继展开了大量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土壤碳库的研究多是针对当前环境下某种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含量、碳储量的估算,不能很好的预测全球环境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大气 N 沉降借助其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土壤碳蓄积过程,并且大部分沉降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 N 都被固定在土壤中,直接与土壤碳库相互作用[17]。全球存在 116PgC/yr 的碳失汇,部分是由于大气中 N 沉降增加及其与碳循环相互作用的结果[18]。所以深入探讨大气 N 沉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已经成为 2006 年 IGBP 计划第二期中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重点。虽然国内已有了很多关于 N 沉降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根系周转方面的论述,但全面反映N 沉降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国内外在土壤碳库如凋落物分解、土壤呼吸、根系周转等方面对 N 沉降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作参考。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半干旱区相对湿度变化研究_靳英华

第41卷第4期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1No.4 2009年12月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December2009 [文章编号]100021832(2009)0420134205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 半干旱区相对湿度变化研究 靳英华1,廉士欢2,周道玮3,徐金斌1,彭 聪1 (1.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 为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下半干旱区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相关分析以及M2K检验法对吉林省西部5个站点的1953年以来的相对湿度、气温、降水和风速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曲线呈双峰型,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次大值出现在1月,最小值出现在4月,次小值出现在10月.夏、秋季的相对湿度较大,而春、冬季的相对湿度较小.近50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及春、夏、秋、冬四季的相对湿度在波动中下降,下降趋势不显著;但是9月和10月的平均相对湿度下降显著.影响相对湿度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降水,风速也起一定的作用.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和风速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降水;风速;半干旱区 [中图分类号] P426.1+3 [学科代码] 170?1525 [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全球干旱及半干旱区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5%[1],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区域温度和降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增暖导致地表蒸发增加,一些区域降水的减少将使地表变得更干;一些区域降水的增加将缓解温度对地表干湿状况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地表蒸发的增加,从而引发全球干旱化的发展和加剧[2],干旱半干旱区问题将变得更为严重.土壤湿度的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有关研究的重视,但是空气湿度的研究却很少受到关注. 对1970—1990年中国大气水分的变化研究表明:大气水分在20年中是增长的,其中增长多在对流层低层,主要增长地区在东北、西南和南部沿海地区,在华北和中南部分地区却呈下降趋势.大气水分与地面气温的关系取决于地区与季节.在东北地区,大气水分的增长与地面气温增暖相一致,华北地区则不然;在西南地区只有秋、冬两季的大气水分与地面气温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大气水分与降水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3]. 空气相对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是表征空气湿度的重要物理量.对空气相对湿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的相对湿度的大小及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特征上.相对湿度的大小及日变化与季 [收稿日期] 200920621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121101) [作者简介] 靳英华(1968—),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气候变化、农田生态学研究;通讯作者:周道玮(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草地农业研究.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1]

07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一:填空与选择:(5分1题) 1、旱地土壤淹水后土壤PH值是(升高/降低/不变) 2、国际制、美国制和中国制中对于“砾”的直径尺寸要求都是大于_________ 3、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哪个是地带性土壤:________ 4、 N、P、K中哪些能被矿物固定:________ 5、土壤固相包括哪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土壤胶体吸附的Na+、Fe3+、H+中哪些是必须元素_______、哪些是有益元素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5分1题) 1、土壤肥力(农学家的定义): 2、地下水临界深度: 三:计算题(10分1题) 1、从“孔度=孔隙体积/土壤体积” 推导出“孔度=1-(容重/密度)” 2、(记不清了) 四:实践题(10分1题) 1、试列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常用的三种措施,并简要解释原理 2、试列举提高土壤氮肥利用率的三种措施,并简要解释原理 3、为什么开垦土壤后土壤有机质会普遍减少?

五:问答题(15分1题) 1、比较团粒结构和非团粒结构土壤肥力特性差异 2、比较旱田和水田的水分运动方式的不同 六论述题(30分1题) 你认为肥沃的土壤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09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试题 一简答题 1.主要成土过程: 2.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及危害: 3.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4.土壤磷循环: 二论述题 1.土壤水分的运动特点及对土壤养分迁移转化的影响; 2.列举一种农作物的耕作措施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3.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生物分组及其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中科院生态所2006土壤学试题 昨天考完,原来感觉不错,但是对了英语答案,我心悬了,本来估分有370左右的,现在难说了,反正英语问题不小。专业课我想100分以上应该可以吧。我在抄题目的时候老师制止了,还有最后一道25分大题没抄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土壤土壤肥力粘土矿物电荷零点土壤污染土壤缓冲容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消化作用富铝化作用土壤诊断层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高岭石,蛭石和绿泥石的结构特征和主要性质 2。简述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

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1期: 1428~1437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69468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694687.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左志燕, 张人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 联系人, E-mail: renhe@https://www.360docs.net/doc/163694687.html, 收稿日期: 2008-06-16; 接受日期: 2008-09-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4CB418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225012)资助 摘要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 在仔细比较分析两套资料的基础上, 研究了100°E以东中国春季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ERA-40资料能很好的再现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较好地反映出了中国春季土壤存在东北和西南湿、华北和内蒙古干的地理分布及其年际变化. 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 春季土壤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干旱化现象; 其中西南地区土壤从浅层到深层都存在一致的变干趋势, 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变干趋势变得显著; 在东部中纬度地区, 浅层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没有明显的干化趋势, 但深层土壤湿度从1988年以后存在较为明显的干化现象; 东北地区浅层和深层土壤也存在较明显的变干趋势, 其中浅层土壤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变干趋势减缓, 而深层土壤在70年代末以后的变干趋势加剧. 关键词 土壤湿度 中国100°E以东春季 时空变化 在气候系统中, 土壤湿度是一个很关键的变量. Walker和Rowntree[1]发现非洲降水对初始的土壤湿度很敏感, 非洲土壤异常干化使得非洲降水持续负异常, 可导致非洲出现沙漠化. Yeh等[2]最早提出土壤湿度对气候有记忆功能. Kanae等[3]研究发现对于地表潜热和感热负反馈关系比较明显的半干旱地区而言, 土壤湿度在季节时间尺度上的陆气之间相互作用起主导作用, 偏湿的土壤能带来更多的降水.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 积累了地表水文过程的大部分信息, 也是固体地球和生命物质的界面及生命物质、生物化学循环的主要过程. 它通过影响地表的反照率、热容量、陆面植被的生长状况以及蒸发和蒸腾来改变陆气之间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辐射通量和动量通量, 从而引起气候变化. 土壤湿度的观测对于气候分析、模式发展以及卫星遥感陆面状况都很关键. 由于土壤湿度为非常规观测量, 且其时空变率大, 观测仪器昂贵, 使得土壤湿度的观测起步很晚. Robock等[4]收集了全球大约600个站点的土壤湿度资料, 建立了一个土壤湿度站点观测资料库. 研究发现, 除了有限的几个小区域(如前苏联的乌克兰具有45 a的较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 全球范围内都缺乏一个连续的长时间序列土壤湿度观测资料. 虽然在土壤湿度的观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缺乏一个具有区域尺度的长时间序列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依然是制约土壤湿度气候学进展的关键所在. 关于土壤湿度对气候的影响, Delworth和Manabe[5]提出土壤湿度长时间的异常可能是地表层对随机降水强迫的反应, 降水储存到土壤中然后慢慢释放反馈大气, 从而使其时间尺度变长, 频谱变宽. Vinnikov等[6,7]利用该观点分析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十几个站点数据, 发现土壤湿度异常主要分为两个部 1428

气候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一、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1.1气候变化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1.2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导致温室效应的一大主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强了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如今,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严重性和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的了解仍在不断深入,但科学家已证实了以下几点: (1)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形成了温室效应,阻止热力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2)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气层 (3)二氧化碳虽不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增强温室效应的元凶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六十五万年来最高

模拟增温对小麦田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

模拟增温对小麦田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1.气候变化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加快了气候变暖趋势,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全球温度变暖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在最近100年来,地表平均温度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其升温幅度大约在0.5—0.8℃之间,这比同时期的全球温度变化上升幅度的平均值(0.6±0.2℃)略高[1]。我国这近100年的气温上升在冬季和春季最为明显,而夏季的气温变化并不明显,这与全球以及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相一致[2]。根据中国科学家利用气候模式预估的结果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在21世纪,全球和东亚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气温上升,在中高纬度地区的气湿上升又大于中低绅度地区,尤其在冬季和夏季气温上升现象更为明显。未来气温变暖的幅度将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情景和模式产生一定的差异。根据以上的预测结果,全球气温将出现在过去一万内从未有过的变化,这对全球环境变化以及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作用,从而将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的变化、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格局变化等,直接或间接的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IPCC,2001)。20世纪5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包括大气和海洋的温度升高、冰雪覆盖面积减少。 (1)大气观测事实 过去30年,每10年地表温度的增暖幅度高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时期。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最近1400年来气温最高的30年,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最暖的10年。全球地表持续升温,结合陆地与海洋的地表温度数据,通过线性趋势计算1880-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已升温0.85℃。基于最长的数据库资料,1885-1900年平均和2003-2013年平均相差0.78℃。 20世纪末的升温是横跨全球的,虽然在大陆尺度恢复的中世纪暖期(AD 950-1250)在一些地区的气温与20世纪末一样高,但仅限于区域性升温,并未像20世纪末一样是跨地域全球性的升温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对流层已经升温。更完整的观测表明,对流层温度变化在北半球温带的估算比其他地方的信度更高。自1901年以

土壤侵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过程与机理

土壤侵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过程与机理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和生物体中,总的来说,地球上主要有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以及岩石圈碳库四大碳库,并在各大碳库之间不断循环变化。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和大气圈中,碳通过生命的新陈代谢,往复循环,生生不息。无疑,碳在各种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其成为最佳研究载体的地位。 碳的蓄积、储量、潜力甚至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生态系统中都存在较大差异。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荒漠湿地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碳主要蓄积在森林之中,它们主要以2种形式储存:一是以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等生物量的形式储存;二是以土壤有机碳的形式储存。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碳的储存主要是以地表以下植物有机质和土壤蓄积的形式,大部分具有很高的碳年吸收率,农田生态系统吸收的大部分碳通常以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或废弃物的形式运走或很快释放到大气中。当然下一个作物生长季,碳又被蓄积,如此循环往复。当前,农业土壤经常是一个净碳源,然而如果通过良好的农业措施,如免耕、休耕等,又可以减缓农田碳源的排放,甚至变源为汇。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绝大部分碳储存在土壤中。这些碳蓄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但也受人类活动及外来扰动的影响,如果载蓄量超过其承载能力,或者火灾频发,都会使碳大量丢失。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几乎全部作为死的有机物存储在土壤中,且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如排水可使碳释放,而造林又可以抵消其排放。在副极地附近的湿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永冻土融化也可能使土壤碳释放进入大气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将碳储存在植物体内,固定为有机化合物,形成总初级生产量,同时又通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进行的各种呼吸途径或扰动将CO2返回大气。其中一部分有机物通过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自养呼吸)和土壤及枯枝落叶层中有机质的腐烂(异氧呼吸)返回大气,未完全腐烂的有机质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形成化石燃料储藏于地下;另一部分则通过各种(包括人为和自然的)扰动释放CO2,形成大气——植被——土壤——岩石——大气的碳库之间的往复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

陆地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动态

陆地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动态* 汪业勖 赵士洞 牛 栋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 Research State of Soil C arbon Cycling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Wang Yexu ,Zhao Shidong ,Niu Do ng (Commission for Integrated Survey of Natural Resources ,Academia Sinica ,Beijing ,100101).Chines e Journal of Ecology ,1999,18(5):29-35. Soil carbo n pools and respiration play an impo rtant role in the g lobal carbon budget ,and they are also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soil carbon cycling fo r the prediction of future atmospheric CO 2concentra -tio n and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il ecosystem .T he key aspects in the research o f soil carbon cycling we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w ay s of estimate of soil carbon poo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 een soil carbon cy cling and global chang e ,and the basic methods for the mod -eling of soil carbon cycling . Key words :soil ecosy stem ,carbon pools ,carbon cycling .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KZ95T -04-02-0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571030)。 作者简介:汪业勖,男,32岁,助研。1993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于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攻读生态学博士学位,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1 引 言 陆地碳循环不仅关系到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形成,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大气CO 2浓度的急剧上升,并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陆地碳循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反馈机制,陆地碳循环已成为生态学、气候学、土壤学、生理学及地质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共同目标。在国际地圈-生物圈研究计划(IGBP )中,碳循环也是全球尺度模型化工作最初集中的主要目标[13]。然而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80年代期间,在全球碳源与碳汇之间的不平衡为每年1.9±1.2PgC ,这部分“失踪”的碳汇被认为是北方中纬度森林每年吸收的0.5±0.5PgC 以及尚未观测到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每年贮存的1.4±1.5PgC [8]。应该指出这只是80年代期间的全球碳平衡的年平均值,而实际上碳循环中的生物 地球化学过程是与环境变化相关的,如大气CO 2浓度、温度和降水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陆地植被的生理反应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过程,因此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在碳源与碳汇之间出现年际波动,影响陆地生物圈的碳平衡。目前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已经从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发展到建立全球性监测网络的系统研究[22]。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不仅是陆地植物及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养分库,同时也是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对母岩进行改造的产物。因此土壤在各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地球化学碳循环研究中,陆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意义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学杂志 1999,18(5)∶29-35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土壤碳循环和气候变化

资环13级2班何磊1312010201 土壤碳循环和气候变化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物质基础,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 同时也是联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纽带。并且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且最活跃的碳库之一,有机碳库储量大约为1550皮克(1皮克=1015克),是大气碳库的3倍,是陆地植被碳库的2倍至4倍,土壤碳库则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 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碳收支中占主导地位。土壤碳分为有机碳( SOC) 和无机碳( SIC) 。无机碳相对稳定, 与大气碳交换量少, 而有机碳则与大气进行着频繁地交换, 其交换的有机碳储量大约占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 3。CO 2 1990 年,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根据全球气候模型预测, 到下世纪中叶, 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 全球可能增温 1 5 ~ 4 5 [1] , 而几乎所有全球气候变化的模型都预测土壤碳的损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土壤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年通量约为50皮克至75皮克,佔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总量的三分之二,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的10倍。因此,土壤有机碳库发生较小幅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剧烈的变化。 研究发现,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温室作用的贡献约佔60%﹔而除了化石燃料燃烧外,土壤碳的变化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贡献最大。土壤碳循环密切联系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同时,气候变化在两个方面影响土壤碳蓄积过程:一是温度、降水变化影响植物生产力速率和凋落速率﹔二是气候变化影响微生物活性,从而改变地表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全球变暖会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导致土壤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反过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又会进一步加剧全球普遍增温,加速土壤由碳汇向碳源的转变。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解析

$9 地理科学进展 !" 卷易于损失表层碳 ! 然而 " 干扰土壤中表层之下的土壤#$% 值却很高 " 表明在这些层中累积的碳较多 ! 自然草地中 " 表层根系丰富 "在表层以下至"&’( 根系大量减少 ! 在耕作土壤中 "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层 "* 层几乎无肉眼可见的根分布 ! 所以浅根至深根的转换把碳输入到土壤的不同深度 ! 采伐迹地中"&’( 以下 #$% 值的明显增加可能是富含 #$% 值的死树根的分解而造成 " 也可能是由于表层年轻碳以溶解碳形式渗入到下层 ! 利用 # 活动态 $ 土壤有机质 #$ % 年龄的测定 "+,-./!0推算出自然土壤表层碳的周转非常快 " 自然草地为 12$ 年 " 森林土壤小于 !& 年 %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快速周转表明表层土壤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干扰的响应较敏感! 34’5678/"90则从相反的角度 " 研究了造林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周转变化 ! 他利用美国南部一个 $& 年的森林试验地 " 该地从 #:;1 年开始在农田中造林 " 在不同时间段采用相同的方法在相同位置取样 "分析时间序列上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变化 ! 森林凋落物的 !#$% 值在大气 #$% 达到极值的一年后 &#:<; 年’ 达到 =1&&! " 到 #::& 年 " 其 !#$% 值小于 ="&&! " 滞后于大气 #$%>! 的下降 " 这是由于凋落物中吸收了一些 #$% 含量较高的难分解的腐殖质 % 矿质土壤虽然 #$% 值变化平稳 "但在大气 !#$% 值达到极值后 " 其 !#$% 值都有所上升 " 到 #:1! 年 "

整个&?<&’( 土层的 !#$% 均值达到 =#!;! " 大大高于 #: =8/-. 9:2 ? ,:@ *?2A:0B.>:2?1- C:>-0>/?, :9 .:/,5 D?>=2-5 ’EEFG H!I" %H%!%H!5 &%( 3?01 JG K;=08.:0 L5 M+- /;C?*> :9 ,?08 =.- *+?01- :0 # >=20:7-2 /0 .:/,.5 N,:A?, O/:1-:*+-;/*?, #P*,-.5 ’EEEG ’H Q’R" !S!TS5 &H( $?8-. U V5 M+- 2->-0>/:0 :9 :21?0/* ;?>>-2 /0 .:/,.5 O/:1-:*+-;/.>2P5 ’EE!G T" HT!SF5 &!( *+/;-, W 5 M-22-.>2/?, -*:.P.>-;. ?08 >+- *?2A:0 *P*,-5 N,:A?, #+?01- O/:,:1P5 ’EETG ’" SS!E’5 &T( 陈庆强 ! 沈承德 ! 易惟熙等 5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5 地球科学进展5 ’EEI !’H’X $(TTT!TXH5 &X( M:20 V G M2=;A:2- 6G #+?28@/*Y $ KG -> ?,5 V/0-2?, *:0>2:, :9 .:/, :21?0/* *?2A:0 .>:2?1- ?08 >=20:7-25 D?>=2-5 ’EESG HIE" ’SF!’SH5 &S( M2=;A:2- 65 #:;C?2/.:0 :9 *?2A:0 8P0?;/*. /0 >2:C/*?, ?08 >-;C-2?>- .:/,. =./01 2?8/:*?2A:0 ;-?.=2-;-0>.5 N,:A?, O/:1-:*+-;/*?, #P*,-.5 ’EEHG SQ%R" %ST!%EF5 &I( O?,-.8-0> U5 M+- >=20:7-2 :9 .:/, :21?0/* 92?*>/:0. -.>/;?>-8 AP 2?8/:*?2A:0 8?>/015 */ M:>?, 607/2:05 ’EISG X%" !FT!!FI5 &E( M2=;A:2- 6G Z:1-, U G :=>+:0 U L5 KV ’!# ;-?.=2-;-0>. :9 92?*>/:0?>- 8 .:/, :21?0/* ;?>>-2" ?0 ?CC2:?*+ >: 8-*/C+-2/01 >+- .:/, *?2A:0 *P*,-5 L?8/:*?2A:05 ’EIEG H’" X!!!XT!5 &’F( 3?01 JG 4./-+ J [5 \0*-2>?/0>/-. ?08 0:7-, C2:.C-*>. /0 >+- .>=8P :9 >+- .:/, *?2A:0 8P0?;/*.5 #+-;:.C+-2-5 %FF%G !E" SE’!IF!5 &’’( K20:,8G U LG ]/AAP 3 ^5 K1- 8->-2;/0?>/:0. AP 2?8/:*?2A:0 *:0>-0>" #+-*Y. @/>+ .?;C,-. :9 Y0:@0 ?1-5 */-0*-5 ’E!EG ’’F" XSI!XIF5 &’%( >=/7-2 VG [:,?*+ 45 L-C:2>/01 :9 ’!# 8?>?5 L?8/:*?2A:05 ’ESSG ’S" HTT!HXH5 &’H( W:0?+=- WG ]/0/*Y MG M=,, U5 _.:>:C-B2?>/: ?08 A?*Y12:=08 *:22-*>/:0. 9:2 ?**-,-2?>:2 ;?.. .C-*>2:;- >2P 2?8/:*?2A:0 ;-?.=2-;-0>.5 L?8/:*?2A:05 ’EEFG H%" ’HT!’!%5 &’!( M2=;A:2- 6G #+?8@/*Y $ KG K;=08.:0 L5 L?C/8 -‘*+?01- A->@--0 .:/, *?2A:0 ?08 ?>;:.C+-2/* *?2A:0 8/:‘/8- 82/7-0 AP >-;C-2?>=2- *+?01-5 */-0*-5 ’EEXG %S%" HEH!HEX5 &’T( U-0Y/0.:0 W G 4?2Y0-.. W WG Z?0*- 6 WG -> ?,5 #?,*=,?>/01 0-> C2/;?2P C2:8=*>/:0 ?08 ?00=?, /0C=> :9 :21?0/* ;?>>-2 >: .:/, 92:; >+- ?;:=0> ?08 2?8/:*?2A:0 *:0>-0> :9 .:/, :21?0/* ;?>>-25 :/, O/:,:1P ?08 O/:*+-;/.>2P5 ’EEFG %!" %ET!HFI5 &’X( 4?22/.:0 aG O2:-*Y-2 3G O:0?0/ N5 M+- -99-*> :9 *+?01/01 ,?08 =.- :0 .:/, 2?8/:*?2A:05 */-0*-5 ’EEHG %X%" S%T!S%X5 &’S( 4./-+ J [5 L?8/:*?2A:0 ./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