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6智力与创造力中文、对外使用网络版

part6智力与创造力中文、对外使用网络版
part6智力与创造力中文、对外使用网络版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1977年)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应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来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心理活动过程。操作分为五种: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活动对象和信息材料的类型。内容有五种:视觉、听觉、符号、符号、语义、行为。第三个维度是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产物有六种: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983年)

加德纳(美)认为人类至少有八种智力成分: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

6、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1985年)

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当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由此,他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即人的智力由成分智力、背景智力和经验智力三个部分构成。

二、智力的测量

(一)常用的个体智力测验

1、比内—西孟量表

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孟编制而成,史称“比内—西孟量表”,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鉴别低能儿。

2、斯坦福—比内量表

“比内—西孟量表”后被引入美国,经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于1916年发表了“斯坦福—比内量表”。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斯坦福—比内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映智商,其公式为:IQ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评价:比率智商的高低基本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但是人的实际年龄逐年在增加,而

大脑与智力的关系1

姓名:杨波学院:材冶学院班级:09成型【1】班学号:0961105116 大脑与智力的关系 摘要: 大脑管理着人体的器官系统。当您往四周移动时,大脑会沿着您的神经发送脉冲,告诉您的肌肉需要做什么。您的大脑还控制着您的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和听觉,通过大脑您能体验情感并处理情感。在所有这一切之上,您的大脑使您能够思考、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但是,大脑如何让人聪明呢? 关键词:大脑;智力;关系 科学家们尚未确切研究出大脑中的所有灰质到底如何工作,但他们确实知道大脑的哪一部分能让您思考。大脑皮层是大脑的最外层,也是进行思考和逻辑推理的场所。这些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与基本生存相关的低级功能则发生在大脑更深层的位置。 大脑皮层是大脑中面积最大的部分,上面布满了褶皱,使得大脑皮层恰当地处于颅骨中。如果您取下一个成年人的大脑皮层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可能会有好几页报纸那么大。它分为多个脑叶,这些脑叶中的不同区域控制着与您如何思考相关的特定任务。您以在人脑揭秘中了解有关脑叶的详细信息,这里向您简要介绍各个脑叶所控制的部分:额叶:语言、思考和记忆;顶叶:身体的触觉输入;颞叶:来自耳朵的听觉信息;枕叶: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很明显,大脑皮层会对人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要确切了解大脑皮层如何使人变得聪明,还是有些棘手,这是因为:1.难以接触到大脑——整个大脑包围在颅骨中。2.用于查看大脑的工具,比如(MRI)机,可能要求一个人完全或部分静止。这可能使医生很难观察到现实生活中人的大脑活动。3.大脑如同所有器官一样,在人死亡之后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令我们很难弄清楚,某个人在活着时他的大脑与其他人的大脑相比有何不同。另外,死后的检查也无法评估大脑的活动。 尽管存在这么多挑战,研究人员还是找出了大脑如何影响智力的几个因素。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部分大脑皮层中的灰质对智力的作用比大脑中所有灰质的作用都要大。这些发现表明,大脑许多部位的物理性质(而不是集中的“智力中心”)决定着一个人的聪明程度。1999年科学家们对艾伯特?爱因斯坦大脑的分析看似也支持这一理论。爱因斯坦的大脑比普通人的大脑稍微小一些。但是,他的顶叶部分却比大多数人的都要宽。爱因斯坦大脑中这一面积较大的部位与数学和空间推理相关。研究还发现,与大多数人的大脑相比,爱因斯坦的顶叶中几乎少了一道沟。分析人员推断,这道沟的缺少能使他大脑的不同区域联系起来更方便。 即使科学家们并不完全确定这一过程发生的方式和原因,但有一点很清楚:人的大脑在决定人的智力方面起一定作用。但是,天才与智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是什么造成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聪明?我们将在后面部分研究智力与天才的关系。如同天才一样,智力也很难量化。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都曾对智力进行过广泛研究。一个称为心理测量学的研究领域就是专门致力于研究和检测智力的。但即使在该领域内,专家们对于什么是智力或什么是最好的智力分析方法也意见不一。尽管智力对于天才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天才都在智力测试中得分很高或在学校表现很好。 一个人的全部智力是这三种能力的组合。批评家们则声称,他的理论缺少经验性证据支持。他们还认为,实践智力根本就不是智力,或者它可以通过其他智力理论来解释三元智力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都相对比较新颖,批评家们也指出了这两种理论的缺陷。但是,这两种理论可以比传统的IQ测试更好地解释天才这一概念。天才不只是g值很高的人,比如,莫扎特不仅有音乐天才,还生来就具有对数学和图谱的理解力。爱因斯坦的天才跨越了逻辑、数学和空间关系等多个领域。所有天才都具有一个共有的才能——他们有着丰富的创造性智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一、什么是智力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理论 1.独立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圃dike,1911)曾对能力做过系统的描述。在他看来,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例如,抽象力、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对机械问题的适应能力等。根据这种学说,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这种学说很快受到人们的批评。心理学家们很快发现,当人们完成不同的认知作业时、他们所得到的成绩具有明显的相关。这说明各种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2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1863—1945)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出素(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能量),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人们在完成不同智力作业时的成绩才会出现某种正相关。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由于这些因素起作用,人们的作业成绩才没有完全的相关。由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活动中包含G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图11—1是二因素学说的模式图。图中的圆圈代表c因素,三个长方形代表三种作业。其中1、2两种作业渗透了较多的G因素,因而测验分数的相关度较高;而1、3两种作业,只有少量的G因素,因而测验分数的相关度很低。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有重要的启发。由于能力包含着一般能力和持殊能力,两者并不相同,这就为研究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制定测验这些能力的手段,莫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当然,斯皮尔曼强调—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的区别,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 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3 多元智力理论

2014 教育心理学 第六章 练习题【精品文档】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 1、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2、感性知识分为两种水平,即() A、感觉和知觉 B、感知和表象 C、表象和语词 D、概念和命题 3、程序性知识包括两种,即() A、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B、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C、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4、学习“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5、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下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上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下位学习 B、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英语单词的学习主要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7、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称为() A、高效学习 B、复习 C、过度学习 D、深度加工 8、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的观念,现在学习“正方形”概念,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9、学习“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10、瞬时记忆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引起() A、注意 B、复述 C、神经冲动 D、条件反射 11、教学过程中电化教具的运用一般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符号直观 12、遗忘曲线呈() A、正U型 B、倒U型 C、加速型 D、负加速型 13、学过了行为主义关于“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后,现在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为潜能的变化”也是学习,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八章智力和创造力

第八章智力和创造力 今天星期几 ?“哪一年的4月21日是星期日?” ?George:2002,1996,1991,1985,1974,1963 (1700) ?2002年的2月15日是星期五,1591年的8月28日是星期三?可以进行上下6000年的计算 ?他是天才吗? 一、智力与智力理论 二、智力测验 三、智力的差异性 四、创造力及其培养 一、智力与智力理论 ?智力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这孩子聪明点儿,那孩子笨点儿。 比尔·盖茨是个天才,爱因斯坦是天才,有人在音乐方面有天赋,有人组织能力很强等。 每个人都似乎知道智力的含义,但真正了解智力是什么?还真不容易。

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因素论 斯皮尔曼(Spearman)提出二因素论。 ?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

?活动中包含G因素越多, ?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 ?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 ?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语文理解(V)指理解语文涵义的能力; –语句流畅(W)指属迅速语文反应能力; –数字运算(N)指迅速正确地计算能力; –空间关系(S)指方位辨识及空间关系判断能力; –联想记忆(M)指两事联结的机械式记忆; –知觉速度(P)指凭视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 –一般推理(R)指根据经验能做出的归纳推理能力。

–吉尔福特(J.Guilford)提出 (三)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Cattell,1963) (四)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H.Gardner,1983)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①语言智力 ?②数学逻辑智力 ?③空间智力 ?④音乐智力 ?⑤身体运动智力 ?⑥人际关系智力 ?⑦自知认识智力 ?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 合方式不同。 二、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量表(1905) 斯坦福-比纳量表(1916)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创造性的含义对什么是创造性,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 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发明,二是发现。发明是制造新事物,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发明锯子。发现是找出本来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规律,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等。[1] 理解创造力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创造力是一种有别于智力的能力,创造力测验的内容是智力测验内容上没有的,是智力测验测不出来的能力; ②创造力指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的能力,既有科学创造活动,又有技术创造和艺术创造活动,还有其他方面的创造活动;

③新颖独特是指前所未有、与众不同,这是创造力的根本特征;④创造产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 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关于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结论。有的研究者认为两者有高相关,有的研究者认为两者有低相关,但总的倾向于无多大关系。掌握某一门学科并不以具有对该学科作出创造性贡献的能力为先决条件。大量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也表明,一些成绩并不十分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却有较大的创造发明或技术革新;而一些成绩十分突出的学生,在工作中则少有建树。从有创造性的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中许多人行为往往不合常规,甚至可能破坏课堂常规,惹教师生气。因此,创造性与学业成绩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教师,尤其要发现有高创造性的“调皮”儿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冉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214202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而创造力与生活中的种种环境关系很大。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高智力虽非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他们有以下几种关系:(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即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很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高智力虽非高。高创造力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责任心,勤奋度等等。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1、培养好奇心:当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的时候,正是创造力萌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把这股萌芽的风压制下去,我们要做得是鼓励学生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切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启蒙者应该做得事 2、鼓励发散思维:当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题,而不是仅仅从一个

方面。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像船的东西,不能一刚开始就告诉学生是什么什么,而是让他自己去看是什么,并且鼓励他多想几种样子。就是这种逐步引导的过程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有发散思维,就是不要拘泥与前面的人的想法,学会有自己的一套.3、开发头脑风爆法:(1)不能对学生太过严厉,让学生不敢自己去想,反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想。当学生有问题要问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老师都应该去耐心的解答。或者甚至是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学生不懂的话,他在问,就说明他在思考,这样就还是好的。(2)而且要追求数量,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认可学生的方案,让他们有种意识,这样多想是对的。(3)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前提是这样的方案是足够多了以后的,而且被选择出的这个方案应该有很大的创造力,即使其他方案不对,也应该对想出这些方案的同学给以嘉奖,鼓励其积极性. 4、教会学生创新方法:什么事都讲究技巧,创造力的培养也不例外。(1)远距离联想训练。在彼此距离深远的的观念之间建立联系。(2)鼓励学生多进行想象力的训练,特别是空间思维的训练,学会去图画去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3)摆脱思维定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1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1.A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2.D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3.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3.A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4.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4.B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 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5.B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 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6.D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7.创造性与()无关。7.C 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 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8.D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9.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9.C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10.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式反馈。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10.A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11.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11.C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 12.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12.D 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13.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3.A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

第四章 智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 在人类历史上,能够创造一个时代的人寥若晨星,比尔·盖茨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时代就是信息时代。他靠计算机征服了世界,使世界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人称他为电脑帝国的拿破化;使不仅是计算机的玩家,更是一个经营家,31岁已经拥有了10亿美元的资产,到了41岁就成了世界首富,有人称他为信息时代的福特。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超群的智力和创造力以及坚毅、自信、冒险和不甘落后的个性。 人的智力和创造力问题正是本章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智力与智力开发 什么是智力?人的智力为什么会有差异?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智力可以测量吗?智力发展有何规律?智力如何培养?这是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智力与智力理论 (一)智力的含义 智力是一个复杂而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尚未有定论。心理学家斯腾(Stern)认为,智力是个体有意识地以思维活动来适应新情境的一种潜在能力。心理学家科尔文(Colvin)认为,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学习的能力。心理学家比奈(Binet)认为,智力是一种判断力、创造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学家韦克斯勒(Wechsler)认为,智力是有目的地的行为、合理的思维以及有效适应环境的总能力。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认为,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认为,智力是从经验中学习和获得的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适应不断变化、模糊多样的世界的能力,以及激励自己有效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能力。我国心理学界的倾向性意见是:智力是个体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综合,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尽管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看不尽相同,但各种定义彼此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智力加以界定,反映了智力的多层次性和多面性。智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全面、完善的定义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智力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力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当代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把智力看作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二)智力理论 心理学界对智力的看法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了解智力理论的发展对于理解智力的本质、科学设计智力测量工具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的智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理论。 1.传统智力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人脑的内部特征和有待发现的心理结构。因素分析法是建构这类理论的主要方法。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智力的构成因素,不同的研究者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智力构成因素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智力理论主要有: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认为,智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完成任何一项智力活动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G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因素,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G因素和S因素

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是什么

1.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是什么? 低智商不可能有创造性、低智商的智商水平有可能高、也可能低、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智商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的适宜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保持好奇心、解除学生答错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逻辑思维能力 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相结合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5.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 强烈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 6.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教授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9.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灵活运用实物直观和模糊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的过程 10.如何运用记忆规律,知识的保持? 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适当过多地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11.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的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对学生的评价1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的定势和态度、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的策略和水平 1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作业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及时的反馈,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1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15.如何依据性格倾向性对学生因材施教? 对胆机质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对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制力关心、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检查,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

第八章 智力与智力开发 题库

试题库 第八章智力及智力开发 西华大学吴薇莉胡冬梅李艳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1分/题,共8分) 1、智力是以(C)为核心的能力。 A.创造力 B.想象力 C.抽象思维能力 D.记忆力 2、西方心理学中,一般认为智力是(C)。 A.个体学习的能力 B.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C.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D.个体抽象思维能力 3、斯腾伯格认为应从(D)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智力。 A.经验 B.成分 C.实践 D.情景 4、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是(C)。 A.聚合思维 B.直觉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思维 5、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C)。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三元智力理论 D.多元智力理论 5、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A)的智龄? A. l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6、智力年龄的概念由()提出,后经由()修订,并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C) A.推孟,比纳 B.比纳,西蒙 C.比纳,推孟 D.比纳,韦克斯勒 7、在智力测验中成绩为95分属于(B)。 A.优秀 B.中等 C.中下 D.迟钝 8、某人1980.10.10出生,1987.09.05参加测验,测验分数经查知道其智龄为8岁5个月,则此人智商为(D)分。 A.125 B.118 C.137 D.121 二、多项选择题(共6题,2分/题,共12分) 1、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智力由三个各自包含多种因素的维度组成,这三个

维度是(ABD)。 A.内容 B.产物 C.符号 D.操作 2、发散思维具有(BCD)的特征。 A.灵活性 B.流畅性 C.独特性 D.变通性 3、以下更多受到液态智力影响的测验是(BC) A.经验评估 B.图形相关 C.记忆广度 D.词的理解 4、人的智商按(AD)分布 A、常态曲线 B、两头大中间小 C、偏态曲线 D、两头小中间大 5、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ABC) A、发展水平上 B、表现早晚上 C、类型结构上 D、性别差异上 6、(ABCD)是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A、出生前后的营养 B、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 C、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 D、主观努力 三、填空题(共8题,1分/空,共15分) 1、迈耶等人编制的《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中用以评估整体情绪智力及其三个成分。这些项目涉及知觉情绪、理解情绪、调节情绪三方面。 2、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认为,人的能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 3、智力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类:心理测量观点、多重智力观点、认知发展观点。 4、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法将一般智力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两种。 5、在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发散思维属于智力的操作。 6、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贝多芬属于具有较强音乐智力的人。 7、智力的变化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两个特征。 8、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的智力品质。 四、名词解释(共4题,5分/题,共20分) 1、智力: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 B、交流期 C、酝酿期 D、豁朗期 E、验证期 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知识性 E、指向性 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辐射性 E、独创性 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 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 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 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 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 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 B、想法——检验 C、问题分解 D、“手段——目的”分析 E、问题怀疑 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 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C、执行解法 D、评价 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反映了思维的()。 A、独创性 B、多维性 C、变通性 D、流畅性 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 B、好幻想 C、强烈的好奇心 D、独立性 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问题怀疑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1+1=? B、世界上有几大洋? 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D、衣服有哪些功能? 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冉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214202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而创造力与生活中的种种环境关系很大。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高智力虽非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他们有以下几种关系:(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即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很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高智力虽非高。高创造力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责任心,勤奋度等等。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1、培养好奇心:当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的时候,正是创造力萌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把这股萌芽的风压制下去,我们要做得是鼓励学生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切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启蒙者应该做得事 2、鼓励发散思维:当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题,而不是仅仅从

一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像船的东西,不能一刚开始就告诉学生是什么什么,而是让他自己去看是什么,并且鼓励他多想几种样子。就是这种逐步引导的过程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有发散思维,就是不要拘泥与前面的人的想法,学会有自己的一套。

3、开发头脑风爆法:(1)不能对学生太过严厉,让学生不敢自己去想,反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想。当学生有问题要问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老师都应该去耐心的解答。或者甚至是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学生不懂的话,他在问,就说明他在思考,这样就还是好的。(2)而且要追求数量,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认可学生的方案,让他们有种意识,这样多想是对的。(3)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前提是这样的方案是足够多了以后的,而且被选择出的这个方案应该有很大的创造力,即使其他方案不对,也应该对想出这些方案的同学给以嘉奖,鼓励其积极性. 4、教会学生创新方法:什么事都讲究技巧,创造力的培养也不例外。(1)远距离联想训练。在彼此距离深远的的观念之间建立联系。(2)鼓励学生多进行想象力的训练,特别是空间思维的训练,学会去图画去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3)摆脱思维定势,学会创新,不能像以前的人那样思考毫无意义的东西,开拓新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传统说的在树上有一只鸟,用枪打了一枪,还剩几只鸟,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没有了,这就是

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智力与创造力相关内容的探讨 蒋洁 (教育学院应用心理1班080141911) 【摘要】智力和创造力一直是心理学的热点研究对象,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到底智力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是否已经被确认还是仍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根据教科书上对两者的说明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说明。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在提倡一切“从娃娃抓起”,并且重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开拓与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将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最后,在成人口中特别是从事艺术行业的人,一直会提到的“灵感”二字究竟是否和创造力是一回事呢?本文也会在这方面阐述关于“灵感”的看法。 【关键词】智力,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多元智力,灵光闪现 【正文】 一、智力与创造力 创造力和智力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20世纪20年代,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它是一个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究竟创造力和智力是一回事还是有所区别?如果不同,它们将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在这里,我们先由两者的概念说起,再来辩证的讨论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一)二者的概念界定 一般地,智力被定义为有目的地去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而创造力常常被定义为是产生一种新奇的、有用的事物的过程。然而,关于智力和创造力或是创造性思维的定义有很多。就像书中对创造性思维的解释: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依靠先前获得的知识,不能直接地、一步到位地解决一个问题时,经过独立的分析与综合,在已有的知识和问题情景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联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过程[1]。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具有创造力也就是具有创新性思维。尽管关于智力和创造力还有很多其他的定义,但至少它们与这种公认的定义是大致相同的,就是产生一种新奇的、有用事物的能力。 (二)二者间的辩证关系 尽管智力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实际上所有的定义都将智力看作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聪明的人总会有办法获得技能,这些技能可以使他们适应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创造力正如智力的定义那样,创造力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都强调了人们可以创造出高质量并且新颖的新事物的能力。智力高的人所创造出的新事物是高质量的,但

第一讲:智力与创造力(练习题)

第二讲智力与创造力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年编制的量表 2、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是智力发展的决定条件 3、智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的差异。 4、据研究,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 5、心理学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时,通常采用、、的概念来概括儿童智力水平的三个等级。 6、智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最高体现是。 7、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8、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9、元认知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和。 10、智商是和的商数,智商等于100,表示这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是。 二、名词解释 1、智力 2、创造力 3、智力测验 4、元认知 5、非智力因素 三、选择题 1、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推孟 B、斯皮尔曼 C、瑟斯顿 D、卡特尔 2、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阜南 C、吉尔福特 D、斯腾伯格 3、三元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阜南 D、推孟 4、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其中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抽象思维能力 D、创造力 5、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方面的差异。 A、性别 B、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 D、类型 6、瑞文推理测验是一种测验。 A、团体 B、个别 C、文字 D、操作 7、最早使用了智商的概念。 A、比纳 B、西蒙 C、推孟 D、韦克斯勒 8、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10、在总人群中,智力呈状态分布。

创造性与知识_智力和人格关系研究述评

2003年第3期第19卷(总77期)唐都学刊 T angdu Journal N o 3,2003 Gener al No 77,Vo l 19 创造性与知识、智力和人格关系研究述评 朱 芸1,张 锋2 (1.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西安 710061; 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 摘 要:创造性与知识、智力和人格关系问题是创造性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并对教育的价值追求具有导向作用。过去国际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存在重大分歧,但最近的有些观点具有逐渐融合的趋势。本文利用国内外新近研究资料重新评价了有关的观点,并对新近出现的实证研究证据及其对教育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创造性;知识;智力;人格;创造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03)03-0149-04 人类的创造性行为是知识在具体行动中的表现,是知识的外化。但是由于创造性行为不同于一般常规问题的解决,带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不大容易把握它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所以长期以来创造性被排斥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真正把创造心理作为一个研究主题的,一般公认是从Guil ford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结构的研究(G uilford,1950; 1959)开始的。此后,对创造性与知识、智力和人格关系问题的探讨占据着创造性研究的中心位置,这不仅是因为深入理解这些关系的性质有助于把握创造性的本质,而且对教育的价值追求具有导向。本文综合国外新近的研究资料,对这一问题上的争论与实证研究证据进行简要述评,以供国内研究者与教育者参考。 一、创造性的本质 什么是创造性(creativity)?尽管在创造性的心理学研究开展的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争论状态,但根据对最近美国出版的创造性研究手册![3]的回顾和综述性文献的概括,现在对创造性的基本概念基本上达成了共识。[1]即现在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把创造性理解为生产出新颖的(如独创的、难以预料的)及适当的(如有用的、适应任务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尽管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创造性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创造性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特征是各派心理学家的共识。从这种定义出发,有创造性能力的人就是指那些能够产生新颖的和有用的产品的人。这里,产品既指观念,也指具体的事物;新颖性是指个人能别出心裁地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思想或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新颖性是创造性的首要标准,凡是科学发明、文艺创作中之足以为世人称颂者,必然是新颖的思想、作品、产品或者技术;有用性是指创造的成果必须是有价值的,诸如实用价值,学术价值,伦理价值,或者审美价值等等,那些仅仅是不同于前人的思想、产品、作品或技术,虽然具有新颖性,但没有价值特征,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创造。 创造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仅与创造者个人的素质有关,而且同社会特征相联。一方面,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都是经过无数具有创造性的个人辛勤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后辈的创造活动总是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展开。这样,在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就既体现了创造性个人的创造品质,又渗透了社会文化因素,因此对于创造性需要结合个人特征与社会文化两个方面来理解。[2] 二、创造性与知识的关系研究 从学校教育的实践看,如何处理知识的学习与创造性培养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就有可能抑制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而如果鼓励学生思维活动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就有可能忽略对现有人类知识的系统掌握。要在实践中恰当地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系统的知识到底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可以称为抑制论;一种可以称为促进论。下面根据文献资料[4]对这两种观点的研究证据作一介绍和讨论。 收稿日期:2002-12-30 作者简介:朱 芸(1962-),女,陕西西安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张 锋(1960-),男,陕西子长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594-60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764231.html,/journal/ap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764231.html,/10.12677/ap.2014.4408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Chengyu Zhang, Hui Du College of Psycholog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Email: 530904486@https://www.360docs.net/doc/163764231.html, Received: May 29th, 2014; revised: Jun. 3rd, 2014; accepted: Jun. 11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76423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Psychologists still have not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The present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levels of creativity and intelligence, combed the past 50 years research conclusion about creativity and intelligence, and synthetically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intelligence. Keywords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Relationship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张成玉,杜晖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 Email: 530904486@https://www.360docs.net/doc/163764231.html, 收稿日期:2014年5月29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3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11日 摘要 关于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学术界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结论,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创造力高低与智商高低二者的关系,来探究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本文梳理了过去50年来学术界对创造力和智力的研究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智力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一词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流行,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很聪明”,或“那个人真笨”。人们还把我国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这个人物看作“智慧的化身”。聪明、智慧、笨这些词,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涉及智力问题时惯用的说法。心理学家对智力及智力测验向来很重视,但由于智力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他们对智力的看法不尽一致。智力概念的演进(见书)。我国心理学家大多认为,智力(intelligence)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与智力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能力 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只有从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他是否具有某种能力。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还与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知识与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但是,在这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人更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的能力多种多样,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等。其中,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且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的综合也就是智力。 (二)知识与技能 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个人所掌握的知识(knowledge)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技能(skill)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如证明一道几何题,人在证明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公理、定理、定义、公式等属于知识,而在证明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则属于能力。如果一个人不仅在证明这道几何题时思维分析是严密的、简练的、迅速的,而且这种简捷的思维操作还能经常迁移到不同的运算场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数学运算思维敏捷的能力。又如,在学骑自行车时,操作自行车的一套动作方式是技能,而支配此动作方式的心理过程的稳定特点则属于能力。如果一个人不仅在学自行车时表现出动作敏捷,而且在掌握其他技能时也经常表现出这一特点,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动作敏捷的能力。 能力(智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思维操作,从而发展了智力;学生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绘画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发生。 三、智力理论 人们对智力结构的认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伴随智力测验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反过来,有关智力结构的理论也促使人们对智力测验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智力的因素说 1、二因素说 第一个提出智力结构理论的是因素分析之父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他在对心理测验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于l904年首创智力的二因素理论。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主要是一种普遍而概括的能力,他称这种因素为G因素(普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