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文学

诗意的文学
诗意的文学

诗意的文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

1. “文学是人学”是由(高尔基)提出的

2. 古希腊神话传说认为,欧洲大陆的名称来源于非尼基少女(欧罗巴)。

3. “西方文化”的“两希”传统,指的是古希腊——罗马传统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

对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特点。(√)

4. 古希腊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5.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叙述的。

6. 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

“英雄传说”的神话隐含了人性理解的原始形态,是对原始初民对人性及其善恶本质的稚拙而浪漫的诗意理解与表达。(×)

7.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8.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荷马史诗表现了希腊式人本意识,其核心内容是:肯定个体人的现世价值、个体本位、放纵源欲、弘扬自我。(√)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故事”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9.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

10.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艺术的典范”。

《俄狄浦斯王》首创了“倒叙”、“悬念”、“突转”等手法,剧作结构紧凑,情节迭宕多姿,促进了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俄狄浦斯王》通过对主人公“反抗-失败-反抗”过程的描写,用象征隐喻方式,肯定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

11. 《旧约》是(古希伯来)文学总集。

12. (神话)是《旧约》中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主要收集在《创世纪》里。

13. 《出埃及记》中刻画的古希伯来民族英雄是(摩西)。

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希伯来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

14. 在《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的贝亚特丽丝象征着(信仰)。

15. 《神曲》中,象征(理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亚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文学与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近代文学与文化的先驱。(√)

但丁原给《神曲》这部作品定名为《喜剧》,这是因为作品叙述从地狱到天堂、从苦难到幸福的历程,结局圆满,符合中世纪关于喜剧的定义。(√)

16. “没有丹麦王子的忧郁,本就没有王子本身”是(马克思)说的。

17. 《哈姆莱特》的故事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麦史)。

18. 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最高成就的是(《哈姆莱特》)。

忧郁是哈姆莱特延宕的复仇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情绪和思想状态。(√)

19.《浮士德》中的角色(靡菲斯托)公然宣称“我是否定的精神!”,“’恶’,这便是我的本质”。

20.《浮士德》以(诗剧)形式写成,共两部,一万两千一百一十一行。

浮士德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巨人式”的代表。(√)

浮士德的双重矛盾是欧洲“现代人”文化人格的象征性写照。(×)

21.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

22. 《十日谈》由(一百)个短篇故事构成。

23.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深受薄伽丘《十日谈》的影响。

在艺术上,《十日谈》开了欧洲短篇小说的先河。(√)

24. 雨果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观照中世纪的宗教生活。

25.雨果是(法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

26.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德国)产生。

雨果在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序言中提到:“宗教、社会和自然,这是人类的三大斗争”。(×)

27.《红字》的主人公(丁梅斯代尔)被“罪感”所折磨致死,他是对小说的主题最有表现力的人物。

28.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

29.“红字”就是英文adultery的缩写“A”,意思是(通奸)。

《红字》对悖逆人性的教义以及那一系列惩罚“罪人”的宗教习俗提出了质疑。(√)。

30.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31.卢梭是(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又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32.《新爱洛伊丝》是卢梭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小说的体裁形式是(书信)体。

卢梭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的作家。(√)

33.普希金称(达吉雅娜)是“俄罗斯的灵魂”。

34.(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35.(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别林斯基称奥涅金为“聪明的废物”。(√)

“多余人”是19世纪法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36.《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

37.简爱中桑菲尔德庄园的描写有(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增强了小说的神秘感、浪漫色彩。《简·爱》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简·爱》的自传体小说类型,决定了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内视角叙述故事。(√)

38.福楼拜是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现实主义重要作家。

39.《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外省风俗)。

40.(《萨朗波》)是福楼拜创作的一部新型史诗小说。

《包法利夫人》写出了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代法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人的存在状态。(√)

41.哈代始终把(威塞克斯)作为自己作品中一个统一的地理背景来描写,致力于写作一系列被称为地方性类型的小说。

42.哈代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现实主义重要作家。

43.哈代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精神心理分析的细腻深入,为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小说注入了(现实主义)因素。

《德伯家的苔丝》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造成小农经济解体,个体农民走向贫困破产后的悲惨生活和命运。(√)、

44.(《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之后最重要的作品。

45.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用(心灵辩证法)这一专门术语来概括。

46.(《安列·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在艺术表现方面最具功力的小说,就艺术的完美与和谐而言,是作者长篇小说中最成功的。

“阿尔扎马斯的恐怖”预示了托尔斯泰精神危机的来临。(√)

《安列·卡列尼娜》的题记“伸冤在我必报应。”语出《圣经·旧约》“创世纪”。(×)

47.易卜生创立(社会问题剧),这种戏剧的主旨是提出、剖析、批判或谴责某个社会问题。

48.易卜生是十九世纪后期(挪威)杰出的戏剧家。

49.易卜生最初是以(诗歌)创作登上文坛的。

娜拉的觉醒表达了易卜生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反叛,这是易卜生“社会问题剧”之“问题”的哲理内涵和现代意蕴所在,也是“易卜生主义”的精髓之所在。(√)

50.作为《彩虹》的姊妹篇,(《恋爱中的妇女》)是劳伦斯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破灭时创作的。

51.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恋爱中的妇女》是《彩虹》的姐妹篇,它所表现的主题与《彩虹》是相同的。(×)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在这部小说中集中探究了人性的变异与心灵的扭曲,以此来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天性的摧残。(√)

52.司汤达参与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论战,陆续发表了文艺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

53.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54.《红与黑》描写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

司汤达开创的是一种“外侵型”的现实主义传统,这种倾向以后经由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系列作家的创作延伸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

55.《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蒂涅)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

56.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57.第一部以“巴尔扎克”署名的小说是(《舒昂党人》),它是巴尔扎克的成名作,也是《人间喜剧》的第一部。

《高老头》中伏脱冷这一人物的悲剧,展示了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58.《罪与罚》把不同“问题”的探讨与不同人物的行动故事相连接的结构方式,被后来的小说家理论家巴赫金称为(复调现象)。

59.《罪与罚》中的人物(索尼雅)是人类苦难的象征,同时又是博大的基督式的爱的象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穷人》大大深化了普希金和果戈理开创的描写“小人物”的传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展示了新旧交替时期俄国社会风貌,特别是人物的心灵自由与人格尊严在物质世界和社会强权的压迫下,趋于畸形、变态的扭曲状态。(√)

60.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61.罗曼·罗兰开创了多卷本(长河小说)的先河。

62.(爱)作为罗曼·罗兰式人道主义原则的高度凝结,贯穿于他毕生的创作中。

1915年.罗兰因“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得)历史诺贝尔文学奖。(√)

63.《双城记》是一部历史小说,故事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大城市。

64.狄更斯创作《双城记》的立足点是其(人道主义)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称狄更斯是“时代的旗帜”、“出色的小说家”。(√)

小说《双城记》里,德发日太太是个坚定的革命者,是“博爱”精神的体现者。(×)

65.肖洛霍夫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

66.肖洛霍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小说)。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作品,它表现了十月革命前后社会的重大变化和历史转折。(√)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

67.空军投射手(尤索林)的求生图存构成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干线索。

68.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后现代小说家。

《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了40余个人物,这种被称为“人像展览式”的描写手法最能反映广阔的生活画面。(√)

我们透过尤索林与周围人物的关系仍然可以看到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社会结构。它总体上是

一个由上层“超人”和下层“非人”组成的荒诞社会。(√)

69.(拉尔夫)是《蝇王》中主人公,他是人类文明和理性的捍卫者。

70.在《蝇王》中,(杰克)代表了人性丑恶的多种侧面,是作孽多端的人性恶的化身。

《蝇王》展示了人性之恶,反映了西方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对人性的恐惧。(√)

《蝇王》的故事在本质上说是一部战争小说。(×)

71.伯尔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到达》)是西德战后“废墟文学”兴起的标志。

72.海里希·伯尔是(德国)著名小说家。

73.叙述态度的冷静客观,使《莱尼和他们》具有小说具有当代(纪实文学)的特点。

伯尔在《莱尼与他们》中是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姿态讲述故事的。(×)

74.《荒原》分为(5.0)章。

75.T·S·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

艾略特是英美形式主义批评的鼻祖(√)

《荒原》的主旨是“罪孽与救赎”,作者用暗示象征手法,展示西方文明的崩溃和精神荒芜。(×)

76.(《城堡》)强烈地反映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异乡人的悲剧性追求。

77.卡夫卡的小说创作呈现了典型的(表现主义)的风格。

《变形记》通过神话象征的框架揭示了隐藏在荒诞背后的人的真实状况。(√)

卡夫卡的小说有很强的自传色彩。(√)

78.《尤利西斯》的人物、情节和结构上与(《奥德修纪》)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79.詹姆斯·乔伊斯是(爱尔兰)小说家,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重要代表。

乔伊斯之所以对人的精神世界能做出真实的揭示,最重要的是将意识流引进了小说。(√)《尤利西斯》实践了作者的“人格化叙述”的理论。(×)

80.由于家庭身世的关系,索尔·贝娄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犹太教)文化的影响。

81.索尔·贝娄是(美国)小说家,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重要代表。

贝娄的创作深刻展示了“异化世界”中工人阶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

《洪堡的礼物》奠定了索尔·贝娄作为“美国最伟大的当代作家”的地位。(√)

82.(《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获得声誉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

83.《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形象是海明威创作中硬汉形象的典型和总结。

“硬汉子”形象随着海明威思想和创作观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在的表现。(√)“迷惘的一代”作为一个文学实体,有自己的组织和纲领。(×)

84.奥尼尔的戏剧创作体现了(表现主义)的艺术风格。

85.奥尼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戏剧家,现代戏剧的奠基者。

奥尼尔在《毛猿》中探讨的是人的归属与先现代人的命运的问题。(√)

86.萨特认为,主体的人,只有在特殊境遇中,才能作“自由选择”。他称自己的剧作为(哲理剧)。

87.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萨特的创作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88.萨特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一个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认为,每个人的存在,是一种在结论性的意义上存在,而不是可能性意义上存在。(×)

89.《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

90.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小说家。

《百年孤独》中的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象征了哥伦比亚甚至整个拉美的社会现实。(√)马尔克斯的创作主要受乔伊斯、福克纳、卡夫卡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而不是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

91.贝克特的创作描绘充满了鄙俗浑噩与空虚荒芜的社会生活图画,在艺术风格上属于(荒

诞派)

92.萨缪尔·贝克特是(法国)著名剧作家。

93.(《等待戈多》)是最能体现贝克特戏剧创作艺术的一部作品。

《等待戈多》全剧的主题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

94.作为社会文化思潮的第二次大战后的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特殊产物。

95.《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上帝之死”,本质上是人性的解放,标志着西方人彻底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

诗意情怀与文学表达

诗意情怀与文学表达 --------给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讲座提纲 一、何谓诗意情怀?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 诗意,在这里不再是狭隘地被理解为诗之意境,诗之意趣。诗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诗意理解为对现世生活的一种审美观照,一种人生希望的期待,一种生活意义的执着,一种生活的价值观的确立。 窗外虽不同四月的诗意,可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怎么也挡不住我心灵飞翔的翅膀。只要心中有激情,我的心依然可以在天上自由地飞,依然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就从这并不宁静的办公室出发,让心灵起飞吧。穿过拥挤的车流,穿过楼下的盒饭店槟榔摊和无数潮湿的空气,穿过这阴沉的天、连绵的雨和发酵的空气,我知道,在并不遥远的地方就有碧水蓝天,就有无语的山与成群的牛羊,就有天真的笑脸和浪漫的歌声,就会见到人间四月的种种美好。 二、技术时代与诗意情怀的失落 1.科学时代,人们在尽享科技术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自身的精神出现了危机。在技术至上的社会,实用主义,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盛行,人成为社会大工业生产线上的一种工具,人成为单面人。功利成为了现代人心脏搏动的动力,计算成为大脑的惟一功能。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人文情怀被放逐,文学被边缘化了,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单调。人创造了辉煌的科学,反过来,人又沦为科学的奴朴。 2.这种技术化的社会取向,在教育上得到了典型的反映。中国古典教育是一种重伦理教育、重德性养成的人文教育。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7世纪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的问题,科学教育从此取得了绝对优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一再地证明的科学教育的伟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教育理论界对科学教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科学主义展开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以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这种批判的核心在于反思教育的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工具理性,强调人本的地位,强调教育的价值理性。 这是我们谈论诗意的一个背景。 3.古典教育的人文取向到近代教育的科学取向再到现代教育重新对人文的呼唤,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种整体走势在汉语语言在表现世界的方式上的变化特征。古典语言,主要是初民使用的语言。因为先民对世界的无知、少知,世界在他们眼里是“充满了魅”。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语言带有很强的象征性与暗示性。汉语表达中赋、比、兴,等手法的广泛运用,汉字的的表意性,使得古典语言呈现出很强的诗性品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世界在人类面前正在一天天“去魅”。人们越来越追求语言表意的确定,规范,实用,语言浪漫的诗性品质也一天天失去了。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现代传媒的发达,媒体语言以复制的形式,以快餐的形式,使得现代人的语言失去了古典的含蓄,在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重的商业味的渗透下,现代语言里越来越失去了想像的空间,诗性消解了。这种消解在网络流行文化里表现得犹为显著。我们不再唱红玫花儿开,而是唱老鼠爱大米,不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说我的爱赤裸裸。 4.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语言内涵与品位的变化反映着现代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诗意的心情越来越淡,功利与实用的心态越来越明显。 诗意虽然不专指诗之意,但诗之意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人生诗意。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向来有诗书教育的传统。我们也虽自豪地宣称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们有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有这些经典与美丽的语言。我们从李白的酒与明月中,从陶渊明的桃红与菊香里,从李清照平平仄仄的韵律里,听到一个时代的声音,听到个人的欢乐与苦痛。直到现在,我们还依然能从各种商业广告里,从大红对联里,从名山石刻里看到古典诗词的踪影。像楼盘命名为“水云间”,“泌园春”像餐馆命名为“锦绣红楼”“辽阔江天”,像女孩子网名叫“秋水伊人”,叫“春泛若耶溪”等等。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心里是潜藏着诗意情怀的。然而,我们也看到,诗教的传统在现代中国已然失落。在强大的市场面前,在功利社会里,文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11草原藏香练习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四单元直面挑战超越自我 11 草原藏香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缜.密(zhěn)应.届(yìnɡ) 溘.然长逝(kè)忧心忡.忡(chōnɡ) B.落.枕(luō)谛.听(dì)蚍.蜉撼树(pí)博闻强识.(zhì) C.行.家(hánɡ) 青荇.(xìng)数见不鲜.(xiǎn)严惩.不贷(chénɡ) D.重创.(chuānɡ) 拘泥.(nì)咬文嚼.字(jiáo)俯首帖.耳(tiē) 答案D 解析A项,“应”应读yīnɡ;B项,“落”应读lào;C项,“鲜”应读“x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 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 ....,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②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 ....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 ③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 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 ④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而不校 ....,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⑤近几年,叙利亚国内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 ....,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⑥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答案B 解析①釜底游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境地的人。不符合语境。②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极端贫穷。符合语境。③金玉满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符合语境。④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不合语境。⑤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不合语境。⑥开门揖盗: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来危害自己。符合语境。

朱自清散文的抒情特色_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的抒情特色_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杰出散文家,尤其是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艺术成就极高,被誉为"白话美术的模范"。 朱自清散文的抒情特色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教授,也是激进的民主斗士。作为学者和教授,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学、语言学、文艺学和美学等学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作为民主斗士,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即使穷困潦倒、病魔缠身,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大义凛然、不徇私利的民族气节。 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抒情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在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他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人,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也不会特地从正面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在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从侧面或背后看父亲,而且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

诗意的文学

诗意的文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 1. “文学是人学”是由(高尔基)提出的 2. 古希腊神话传说认为,欧洲大陆的名称来源于非尼基少女(欧罗巴)。 3. “西方文化”的“两希”传统,指的是古希腊——罗马传统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 对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特点。(√) 4. 古希腊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5.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围绕(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叙述的。 6. 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 “英雄传说”的神话隐含了人性理解的原始形态,是对原始初民对人性及其善恶本质的稚拙而浪漫的诗意理解与表达。(×) 7.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8.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荷马史诗表现了希腊式人本意识,其核心内容是:肯定个体人的现世价值、个体本位、放纵源欲、弘扬自我。(√) 《奥德修纪》题名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故事”它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9.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 10. 《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悲剧艺术的典范”。 《俄狄浦斯王》首创了“倒叙”、“悬念”、“突转”等手法,剧作结构紧凑,情节迭宕多姿,促进了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俄狄浦斯王》通过对主人公“反抗-失败-反抗”过程的描写,用象征隐喻方式,肯定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 11. 《旧约》是(古希伯来)文学总集。 12. (神话)是《旧约》中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主要收集在《创世纪》里。 13. 《出埃及记》中刻画的古希伯来民族英雄是(摩西)。 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希伯来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 14. 在《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的贝亚特丽丝象征着(信仰)。 15. 《神曲》中,象征(理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亚特丽丝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文学与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近代文学与文化的先驱。(√) 但丁原给《神曲》这部作品定名为《喜剧》,这是因为作品叙述从地狱到天堂、从苦难到幸福的历程,结局圆满,符合中世纪关于喜剧的定义。(√) 16. “没有丹麦王子的忧郁,本就没有王子本身”是(马克思)说的。 17. 《哈姆莱特》的故事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麦史)。 18. 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最高成就的是(《哈姆莱特》)。 忧郁是哈姆莱特延宕的复仇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情绪和思想状态。(√) 19.《浮士德》中的角色(靡菲斯托)公然宣称“我是否定的精神!”,“’恶’,这便是我的本质”。 20.《浮士德》以(诗剧)形式写成,共两部,一万两千一百一十一行。 浮士德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巨人式”的代表。(√) 浮士德的双重矛盾是欧洲“现代人”文化人格的象征性写照。(×) 21.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 22. 《十日谈》由(一百)个短篇故事构成。 23.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深受薄伽丘《十日谈》的影响。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节 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键词:杜甫爱国情怀忧国忧民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

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人教版选修《礼拜二午睡时刻》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品味情感节制背后的东西 3、体会悲悯情怀: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 教学重点: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教学难点:理解“悲悯”情感和分析小说手法中节制的力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明确:叙述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坐火车去拜祭误当“小偷”而被打死的儿子的故事。】(注:此处学生会轻易地将“儿子”定义为小偷,可提醒学生关注第54段,“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如若去了一个“吃”,意味有什么变化?第55段“‘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都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其实,不管他是不是小偷,他都罪不至死,儿子的“鼻子被打得粉碎”的结局对任何一位母亲来讲都是莫大的悲剧,更何况,周围的居民更是认定了他是小偷。) 二、教学设计: 这篇小说涉及的母题是什么? 【明确:母爱】 这是一份怎样的母爱?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明确:克制、坚忍、伟大、镇定,超越了道德的限制……】 (幻灯1)余华说:“马尔克斯的叙述简洁而不动声色,人物和场景仿佛在摄影作品中出现,而且他只写下母亲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 你在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这种无比的悲痛?(提示:一方面来自于人物的内部,比如语言、行为、神态、心理;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于自然环境,可供参考的资料:马尔克斯是一个对时间非常痴迷的作家,他的名篇《百年孤独》就是用时间命名的,并且用时间描述了一个迷人的开头。《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同样以时间命名的小说,时间在其中的重要性显得列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交代了天气的变化。“酷热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世界里已成为一种经常出现的、随时即来的东西。”当然,由此形成的不仅仅是叙事的时间顺序和天气的变化,它们也共同暗示了人物心情的变化和情感的燥烈程度:越走近小镇,天气越热,情感也越燥烈,所需要的对情感的控制力也越强,而外在的表情却越发的冷。) 这所有的悲痛其实都源于宽广的爱!不管是悲,是痛还是爱,不管是怒,是哀还是恨,母亲都将它们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孤独,也是马尔克斯作品中使人常常能体会很深的一种味道。(幻灯2)节制胜于放纵。这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一个感情处理方法,这是作家一种非常高超的审美眼光,他不带情绪,不带怨恨,而只有哀伤,这当中有一双眼睛在慈爱地看着,但正是这种眼光能揭示人性在冷漠时代的悲苦与尊严。 这位母亲在重重重压之下,也一再克制,但会不会出现不堪重负的情况? 【明确:会,第48段】 齐读。作者为什么要用“胡乱”这个词?它的背后是什么? 【明确:这可能就是唯一一次女人的情感出现波动,胡乱就可以看出她此时所经历的煎熬。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子夜》出版于哪一年? A.1928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6年 2.翠翠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子夜》 B.《边城》 C.《神巫之爱》 D.《长河》 3.萧红最后一篇小说作品《小城三月》完成于 A.1935年 B.1938年 C.1940年 D.1940年 4.下列哪一部作品称得上是分析心理小说? A.《金锁记》 B.《在其香居茶馆里》 C.《梅雨之夕》 D.《子夜》 5.散文《匆匆》的作者是 A.周作人 B.冰心 C.朱自清 D.俞平伯 6.以长篇小说《桥》而被周作人大为称道的小说家是 A.废名 B.俞平伯 C.沈从文 D.老舍 7.曾经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是大胆的描写,至少在中国那时的女性作家中是大胆的”的作家是

A.鲁迅 B.茅盾 C.瞿秋白 D.林语堂 8.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并收入小说集《呐喊》的鲁迅作品是 A.《故乡》 B.《孔乙己》 C.《阿Q正传》 D.《伤逝》 9.小说集《南行记》是下列哪位作家创作的? A.柔石 B.老舍 C.萧红 D.艾芜 10.下列创作了散文集《空山灵雨》的作家是 A.废名 B.沈从文 C.萧红 D.许地山 11.《昨日之歌》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集? A.徐志摩 B.冯至 C.闻一多 D.卞之琳 12.下列哪一位诗人是“九叶”诗派的诗人? A.卞之琳 B.牛汉 C.郑敏 D.绿原 13.欧阳予倩《屏风后》是一出 A.独幕剧 B.三幕剧 C.四幕剧 D.五幕剧 14.诗篇《沉钟》的作者是 A.艾青 B.郑敏 C.袁可嘉 D.冯至 15.赵树理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创作于

朱自清散文《春》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散文《春》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散文《春》原文及赏析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 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外国文学专题之现实主义文学篇

外国文学专题之现实主义文学篇 主要内容 第一讲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讲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讲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四讲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讲德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讲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性,即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第二、批判性,即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第三、典型性,即重视对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法国现实主义由浪漫主义转变而来,又向前发展为自然主义,因此,在法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到了福楼拜时代,现实主义正式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成为一种自觉的运动。 法国文学的特征: 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 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 法国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现实主义在法国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前期(30、40年代):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批判性和揭露性,对封建时代

的依恋之情,代表作家斯丹达尔、巴尔扎克 二、后期(50年代后):以福楼拜为转折,以自然主义为主体,70年代前后出现了巴黎公社文学这一现象。比较有名的作 家有阿尔封斯·都德。 斯丹达尔 我曾经是谁,现在是谁,我将难以回答。 ——斯丹达尔 你很丑,可是你相貌非凡。 ——加尼翁舅舅 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的形象。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福楼拜 19世纪中期法国的重要作家,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自然主义和20世纪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艺术上,福楼拜提出和实践了一套新主张:一是追求真实性;二是追求客观态度;三是追求艺术美。 第二节阿尔封斯·都德 “五人聚餐会”的成员,他非常接近左拉,崇信龚古尔兄弟和左拉的美学原则。为此,左拉将他归入“自然主义小说家”之列。 创作 都德一生写了13部长篇,4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诗集。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小东西》(1868),主人公为少年爱赛特,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笔调清淡,带有幽默和含蓄的感伤,即“含泪的微笑”。为此,都德亦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2018年嘉定:多点“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情怀+相信

嘉定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欲把西湖比西子,。(《观书有感》(其二)) 4.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这首词中沧州是指之处。(2分) 7.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词的题目“诉衷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一片忠诚。 B.词上下片各有壮志凌云、建功立业两个场景的描写。 C.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D.这首词感情真挚、感人至深,语言华丽,独具风格。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

悲悯情怀,人性光辉——《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悲悯情怀,人性光辉——《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中学语 文论文 悲悯情怀,人性光辉——《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一、课前导入 我们学习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老人桑地亚哥为了保住大马林鱼,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海浪已经平息,战斗已经结束,但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宣言还回荡在我们耳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篇关于老人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是这篇小说关注的对象。 二、整体感知 教师:浏览课文,梳理情节。小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致写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小说1、2两段交待主人公和环境。主人公是老人和“我”,“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在尘土中踯躅的农夫”暗示了社会环境:战争即将来临。第3段到第35段,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我”和老人的对话。最后一段交待故事的结局,老人没有走。 三、研读文本 (一)品对话 教师:下面我们来赏析小说的主体部分,品读“我”和老人的对话,揣摩老人

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主旨。“我”和老人的对话基本上是“我”问老人答。“我”主要问了老人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生(齐):问故乡,问政治态度,问动物。 师:嗯。问政治态度包含在问动物里面,所以总体上可以视为两个问题:问故乡和问动物。下面我们就逐一梳理吧。 1.问故乡 师:老人提到故乡后“高兴、微笑”,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最后一个离开”说明了什么? 生1:老人提到故乡便不由自主地“微笑”了,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可见,老人是多么热爱他的故乡,故乡是老人最温暖的回忆。 师:老人呆在那儿照料动物,是最后一个离开故乡圣卡洛斯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生2:说明他对故乡十分眷恋!战争来临,他“只得撇下”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动物,他心中很舍不得,不愿意离开。 师:让动物被炮火摧残,老人的内心又是多么苦涩,多么悲哀!(板书:眷恋故乡) 2.问动物 师:除了对故乡的眷念,我们还能读出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6段至第35段,从中找出老人唠叨动物的句子。从这些句子里你能读出些什么?请大家讨论探究。(学生分角色朗读、讨论) 生3:我找到了第17段中的“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从这个句子中,我读出了老人的孤苦无依。老人的晚年生活很凄凉,他没有家,只有几只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四、简答题 1.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B.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 C.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说出三位作家即可) 2.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 鲁迅为什么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决定弃医从文? A.鲁迅选择学医,因为他从阅读中得知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也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遇到战争则去做军医救护伤员。 B.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缘于在医学课间插播的时事性幻灯画片中所见: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同胞却麻木地充当看客。使他认识到思想不觉醒,医好了身体又能奈何? 3.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A.鲁迅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 B.吕纬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受母亲之命给早夭的弟弟迁坟,为祖母送葬而遭受流言和冷眼,都是鲁迅自己的遭遇。 C.魏连殳对孩子和青年的殷切关爱和希望,也是鲁迅曾经持有的热烈心态。 4.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比起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年长许多,个人经历和体验远为丰富,他对世道人心的思考,显然要老辣得多。 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接受,则加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韧度。 B.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富。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并且出版了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又广为涉猎世界文学,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借鉴。 5.《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他”,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 形象。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回归”之蕴含何在。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 B.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郁达夫则是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进行深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意境美 导语:是我国五四新和现代的开拓者,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现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大师级人物。拜读其散文,情感丰富用词考究,让人回味无穷。 一、散文中寓情于景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灵魂,主要是指采用艺术意象在结合现实意境的基础上把受众带入超时空的想象国度和富含感情的幻境中。对于散文意境来说,境是为意而服务,关键之处还是在于意蕴。朱自清的散文向来重视对意境的铺陈,富含个人情感,不管哪种写作方法中都蕴含着浓厚的情趣。朱自清也是一个诗人,所以散文中也包含了诗的柔美。朱自清有很多借景抒情的散文,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幅风景各异的如诗画卷:秦淮河上的喧嚣热闹、荷塘月色中的淡泊宁静、梅雨潭边杨柳依依、威尼斯的水上风情、扬州城的古朴威严、微微的春风、柔和的春雨、羞怯的春花等等经过作者的刻画都染上了独特的色彩,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感。朱自清的笔下的各种自然景物都如同一首乐章,通过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精妙比喻赋予他们生命,山仿佛能动,水也会唱歌,万物都灵气十足遥相呼应。巧妙的寓情于景让读者如若身临其境。在《荷塘月色》中就有很多情景结合的描写,勾勒了一幅动人的画卷。月光下的荷塘静悄悄的,各种景物好像都沉睡着,形态各异但作者却抓住了一个切入点――柔和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像牛乳中洗过的叶子和花,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微风不时送来阵阵清香。开篇作者表明内心“颇不宁静”,可是沿着幽静的小煤屑路走向宁静的荷塘:“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利用景物的描写来突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深远意境。月色下的池塘风轻云淡,如家般宁静温馨,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静心独处的安宁环境,宁静致远的情怀切合了作者的内心追求,给作者短暂的欢愉,但仍然可以读出字里行间那丝淡淡的哀愁,种种都构成了该篇交织纠缠朦胧意境之美。 二、散文中自然朴实的意境美 大自然的美是不加雕琢的纯粹之美,朴素平淡之间又藏着巧夺天工的秀丽。从平淡中挖掘出瑰宝是众多文学大师所向往追求的,因为往往真实平淡反而最能打动人心。古人有云:“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自清的散文并未追求华丽而是刻画简朴之美,这也是和作者自身性格的'映照。杨振声曾点评国朱自清的散文:“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就了他散文的风格,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分析朱自清散文中平淡朴实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真情流露的情怀 正所谓感人心者发乎于情,纵观朱自清描写家庭生活类的散文,由日常出发描写温馨幽默或伤感悲痛的人之常情,无不引发读者的共鸣。朱自清从尚真实自然,没有般的激烈,却又以真实的情感给散文渲染了丰富的色彩。如同

古典文学中的爱国情怀

古典文学中的爱国情怀 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历经无数个朝代的变迁,也有着无数的分分合合,那种对于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引来了无尽的思绪,于是每朝每代都有各种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一片痴心挥洒于爱国情怀中。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悠久的古训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精粹的概括,而文学永远是现实生活和作者深沉情感的表达。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历史典籍《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创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日益巩固和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道德责任。 屈原是早期爱国文学者的一个代表。《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再没有比这更长诗篇了。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在《离骚》的结尾屈原写到,他曾经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楚国,他用浪漫主义手法,说自己驾着龙驾着凤终于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终于飞升到天空,飞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经得到解脱了,写他怎么高兴,终于解脱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意思是说,在光耀陆离当中他升上了天空,却突然间看见了下界的故土,脚下是他的故土,他的车夫哭了,他的马儿也不走了,他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离骚》写到最后,还是舍不得楚国,舍不得脚下这片热土,这是多么诚挚的对故土的一种热恋。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离骚》是屈原寄托自己深沉的爱国情怀的载体,里面流淌着屈原的泪水和灵魂。 一代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用此句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何等地赤诚满怀、豪情满天啊。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和志存高远的胸怀,在几千年中华历史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散文两篇》

《散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严文井作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善于把深刻的哲理讲的简单,《我为什么而活着》就是最好的代表作。文中,作者将支配自己一生的三种信念——对爱情额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充分体会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哲理散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章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学展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感受罗素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品味本文语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理性色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产生自己的思考。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冰心说,生命像一棵小树,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伸展,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土而出。那么,在作家严文井笔下,生命又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求答案吧! (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闫文井,原名严文锦,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3、背景介绍: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三、分段学习 1、第一段末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情丝

2018年尔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祝福》收录在()。(1.0分)1.0 分 A、 《呐喊》 B、 《彷徨》 C、 《而已集》 D、 《坟》 我的答案:B 2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是()。(1.0分)1.0 分A、 《宇宙风》 B、 《七月》 C、 《现代》 D、 《语丝》 我的答案:D 3下列不属于老舍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骆驼祥子》 B、 《二马》 C、 《围城》 D、 《猫城记》 我的答案:C 4《创业史》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茅盾 B、 周而复 C、 柳青 D、 老舍 我的答案:C 5废名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竹林的故事》

《南行记》 C、 《春桃》 D、 《酒后》 我的答案:A 6鲁迅认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1.0分)1.0 分 A、 讽刺 B、 曲笔 C、 批判 D、 幽默 我的答案:A 7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雾》 B、 《雨》 C、 《电》 D、 《寒夜》 我的答案:D 8郁达夫的代表作是()。(1.0分)1.0 分 A、 《沉沦》 B、 《茶馆》 C、 《尝试集》 D、 《守岁》 我的答案:A 9下列人物不属于《雷雨》的是()。(1.0分)1.0 分 A、 繁漪 B、 周朴园

鲁侍萍 D、 魏福生 我的答案:D 10《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原型是()。(1.0分)1.0 分 A、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 岳冬至事件 C、 郝桂女从军 D、 小裁缝事件 我的答案:B 11下列不属于东北作家群的作家是()。(1.0分)1.0 分 A、 萧红 B、 萧军 C、 骆宾基 D、 郁达夫 我的答案:D 12“女结婚员”这一称呼出现在下列哪部小说中?()(1.0分)1.0 分A、 《红玫瑰与白玫瑰》 B、 《茉莉香片》 C、 《金锁记》 D、 《花凋》 我的答案:D 13问题小说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感性化 B、 理性化 C、 艺术化 D、 个人化

简析朱自清散文《春》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

简析朱自清散文《春》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 一、结构美 严谨整饬如天裁———结构美《春》共十段,第一段内容写盼春,第二段至第七段从整体上集中笔墨绘春,第八段至第十段赞春。其中第三段从整体上描绘春天的景色,三至七段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勃发图、春花争妍图、春风和煦图、春雨润泽图、春早人勤图。文章结构严谨而整饬,首段如凤头,开篇点题,中间部分如猪肚,丰满圆润,结尾如豹尾,简洁有力,升华主题。其严谨整饬如天裁,无丝无缝,美轮美奂。具体如下: 首段写东风,扣住一个“盼”字,“来了”、“近了”,形象地展现了大寒过后,立春将临的情景,使盼春之状现于章首。二段总写“一切”,立春过后,万象更新。作者又把握住一个“起”字,写“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绘出立春、谷雨之间的景色,迎春之意跃然纸上。三段赞春草。这是谷雨惊蛰时令刚萌发的鲜嫩小草,作者工笔描摹,在细字上下功夫,先正面描写,后借助游春踏青者的动作侧面描写,写出小草的纤细、柔软、温厚的品质,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的脉脉深情,游春之悦溢于言表。四段咏春花。循着时序,惊蛰过后,百花已由萌发、含苞到盛开怒放,作者紧扣一个“闹”字,以动写静,闹春之乐力透纸背。五段赋春风。先从人的触觉起笔,“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然后攫住一个“系”字,巧妙地把风放在泥土、空气、花草、群鸟、流水以及牧童的笛声等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精心抒写,真切地写出清明前后的感受。七段颂春雨、惜春时。时序翻过谷雨,雨则“像牛毛”,似“薄烟”,小草、树叶也都变得“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作者又扣住一个“惜”字,极写农民珍惜春光,不误农时。接着写天上的风筝渐多,十分典型地写出谷雨至立夏间的暮春景象。结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使惜春之情,洋溢于卷间。末段由实而虚,扣准一个“寄”字,把人类的憧憬寄托在象征春的“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身上,展示春天无限光明的前景,使颂春之情升于峰巅。 二.语言美 1、大量运用叠音字 刘勰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雪之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文心雕龙-物色》)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令人目不暇接,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力。“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让人体味无穷,让人享受不尽。 2、选用精当的动词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