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教案背景:

对象:初一学生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生字词语,熟悉课文(标好段落);

了解课文大意。并能熟练朗读

教学课题:

本片课文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单元要求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并能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同时借助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文的重难点。

教材分析:

《女娲造人》这篇课文属于神话,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课文中隐含的大量想象,教师可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的积极性。

所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熟练朗诵课文,结合具体情景感情诵读;理解文中的神形“人”身的女娲形象;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对神话改编的能力。同时把理解女娲形象、感情朗读和激活学生想象力、培养对神话改编的能力作为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图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 %C5%AE%E6%B4%D4%EC%C8%CB&in=23942&cl=2&lm=-1&st=-1&pn=8&rn=1&di=10469 80080&ln=2000&fr=&fm=&fmq=1332117480703_R&ic=0&s=0&se=1&sme=0&tab=&wi 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1&di1046980080&objURLhttp%3A%2F

%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2Fuploadfile%2F2010%2F1111%2F20101013-7cd10779 .jpg&from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2Fkewen1230%2F&W705&H102 4&T9048&S144&TPjpg)——图片出处

你们认识她吗?是谁?

看来大家都认识她。谁愿意说说你所认识的女娲

(或者:你是怎么认识女娲?)

大多数学生会讲从故事、书本,这是便可引出神话。这时便可向学生介绍女娲补天的神话。

女娲补天: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中国神话中女神的形象)(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view/59793.htm)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也是关于女娲的另一则神话——女娲造人。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片文章的主要内容。

开天辟地之后,女娲觉得孤独,便用黄土捏了一个个人,后来又用绳子挥洒这一绝妙的办法制作除了很多的人,分为男女世代绵延,这个世界变得热闹充满生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女娲呢?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预设1:神的形象

品读: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删字: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接触地面活了起来,开口就喊:“妈妈!”

通过一、二大组和三、四大组之间的分组,让学生感受,问:你从原句中感受到了什么?(或者问:原句好不好,好在哪里?)

一……就表现出人变活的速度很快。侧面体现出女娲的神力,是一个神的形象。(指导学生朗读要点::连词——速度快,还要重音)

总结:要带着喜悦、喜爱的感情,朗读速度快,抓住重音一……就、小东西、小家伙。可以让学生个读或者男女比读。

其他也可看出女娲神形象的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还有很多,只要学生找到便可)

预设2:人的形象。

孤独感: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喜怒之情: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

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人的心理: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人的生活: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而且还会疲倦。

(会睡觉、会疲倦)

品读: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你感受女娲怎么样的情感,尤其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励学生用这样的表情去感情朗读这句话。

删读: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不由得”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会换用情不自禁,追问能不能删,学生便能理解不“不由得”是形容“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的程度,更要重读。

全班齐读。

女娲造人的故事举例我们现在如此遥远,竟然还能写的如此生动,他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补充材料1: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view/3562.htm)

补充材料二:袁珂——神话作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等。(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view/62555.htm)

展示:《风俗通》——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哪些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造人的原因、造人的方法、女娲的心理和表情等等。

品读: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删读: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可以删去吗?使得语句更加精简凝练。

不行。三个“揉团着”程度是逐渐加深的,所以在读的时候重音要一步步加强;同时“小东西”也是表达出女娲对这个娃娃的情爱之情。

可让学生个读或者全班齐读。

获得生命的欢乐。)

结合女娲造人中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假设你就是那个被女娲刚造出来的第一个人,站在了创造你的女娲妈妈的手中,你会对这个世界、对女娲妈妈说些什么呢?

此问题主要然让学生在文中图片的情景创设下,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针对作者想象出来的内容,你觉得好不好?你觉得想象的内容好不好?不好,说说你认为的更好的想象;若好,说出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好。好在运用了夸张和想象,具体描绘了女娲造人的原因和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表情、心理以及造人方法的想象等等。

:不好。不好,则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更好的想象。

课外拓展和作业布臵:

放飞想象:天地开辟之后,有了人类,但是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力大无比,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让人们安心居住。

结合想象,将改编的内容写在抄写本上,字数至少200字。

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神人

想象

教学反思:

这堂课执教两次,每次执教后都有不同的体会感受。

第一次执教时,没有在课堂中涉及神话的体裁和作者的介绍,学生在想象的环节上虽能进行,但是两者在课堂的过渡衔接上少了点火候。

第二次进行稍微调整,即生成了此番教案。相比第一堂课,第二堂课堂流程许多,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感知也较先前清晰很多。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去发现课文的隐性想象,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想象填充课文。课堂变得有理可循。

同时在第二次执教的课堂生成中,学生给了我很多的感受。尤其是在朗读情感和技巧的指导上。学生读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识的读出来,教师则需要特别关注学生朗读的这个点,并将其概念化,甚至有时候可以追问,为什么这么读,从朗读技巧过渡到学生感情。

纵观这两堂课,有着一个共同的不足,这是我事后在听师父课时意识到的问题:情景的创造。在课堂,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女娲妈妈创造的第一个小人,你会对母亲说什么”。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也是能够打开学生想象力,但是在实施中成效只是一般。反思之后才发现是自己情景创设的不够好。应该用音乐创设当时世界初创的情景,教师以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仿佛臵身其中的感觉,让学生身临其境,那么回答便会丰富起来。

参考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czyw/jszx/tbjxzy/jsys/qs/201008/t20100825_72785 9.htm——人教版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上)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澄chè() jué()起 chān()合 泥niē() mián()延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A.草木丛生的样子。() B.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 C.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D.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3.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A.,。,。—— B.,;,。—— C.,。,。: D.,;,。: 4.给下列词语写出同义词。 澄澈—()荒凉—()寂寞()疲倦—() 5.学习课文后想一想: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6.你觉得本文洋溢着怎样一种情感? 二、精段阅读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起一团黄泥,()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7.解释词语。 兴高采烈: 8.在文中填上所缺的动词。 9.请概括选文的内容: 10.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什么特点? 三、拓展训练 (一) 黄帝的臣子里面,有个叫仓颉的人,长着四个眼睛,炯炯有神,闪闪发亮。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喜欢察看天上的星象,考察乌龟背上的花纹,鸟雀羽毛的文采,以及山川起伏的曲折线条。他往往一看就是老半天,而且还在手心里或者地上指指画画。 长大后,根据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仓颉悟出了怎样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各种想法的道理,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尝试,终于创造出了文字。 人类有了文字,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一下子,天地鬼神都知道了。他们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件好事,有的说,这是件坏事。天神认为,人类如果有了文字,就会玩弄起文字游戏,舍本逐末,从而把耕田种地的正事给荒废了,最后就会饿肚皮。所以天神就在天上像下雨一样,降下小米粒,试图以此警告人类,让他们赶快抛弃、遗忘文字。鬼则害怕人类如果掌握文字,就会把文字作为诅咒自己的武器,与自己斗争,甚至消灭自己。于是,鬼神常常在深更半夜号啕大哭,并以此来阻止人类。 但是,人类不理睬天神的警告,也不在意鬼的哭闹,竞相传授仓颉创造的文字。他们用文字把心中各种奇妙想法写出来,把世界上瑰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描述出来,把生活中种种有趣和有意义的事记载下来。 有了文字,人类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1.解释词语。

《女娲造人》故事新编(2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女娲。她神通广大,能上天下海,腾云驾雾......几乎无所不能。 有一天,她漫游天地之间,突然觉得太荒凉了,虽然有了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但没有一个能用她的语言和她说话。于是,女娲决定创造一个和她一样的生物。 她随手从天上摘下一颗星星,用手捏成她的样子,然后放到地上,谁知这小人一触地就活了起来,叫她“妈妈”,她开心极了。经过第一次的成功,她决心要创造许许多多的小人,使天地间充满生机。 她又从密密麻麻的星空中摘下几颗星星,勤奋地工作了起来。小人越来越多,“妈妈”“妈妈”的叫声不断响起,而女娲也劳累不堪了,她好想睡一觉。但一觉醒来天就亮了,星星也就消失了,所以她要强打起精神做自己的工作。终于,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她也以石为枕,以叶为被睡了下去。 她醒来天又黑了,于是就慌忙起来工作...... 这样持续了好几天,她对自己说:“这样造人太慢了,必须想个快捷的方法,否则永远也造不完人。”一抬头,看见崖上有条结实的枯腾,连忙扯下来,想到一个好办法。 她挥鞭去打星星,一打就是一大片,并且掉落到地上的星星变成的人也与她捏出来的人一般无二。 就这样,她奋力的打啊打,掉落的星星越来越多,地上的人类也越来越多。人类渐渐布满了全球,女娲的工作结束了。

现在仰望天上的星星,你一定想不出很久以前星星你推我挤,挤的月亮都没有地方的样子吧? 女娲结束了工作,却又开始担忧起来:我不能一再的造人啊?得让人们自己创造同类。 于是,女娲让男妇婚配,人类也就一代一代绵延下来。 第二篇: 很久以前,大地上林木葱茏,芳草萋萋,可谓景色怡神。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也随处可见。万物自然和谐,如同传说中的天堂。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神人,玉骨冰肌,丰姿绰约;朝饮白露,昔掬甘泉,不食五谷。 有一天,她从仙境飘飘缈缈地御风而来。一踏上这块土地,便被这迷人的景色所陶醉。 她就是女娲仙子。 她轻盈的身姿飘逸在草原上,深林里。每到一个地方,狮虎狐狼啦,鹿兔牛羊啦,还有雁雀鸿鹄啦等等都被她的神韵所倾倒,纷纷围到她身旁玩耍嬉戏,情趣盎然,一派生机。 就这样女娲仙子兴致勃勃地和它们玩了好多天。 有天夜里,走兽都归穴了,倦鸟也纷纷回巢了,周围一下子变得很安静。 女娲姐姐一个人坐在小溪旁,听着汩汩的流水声,突然感得

《女娲造人》同步学习探究训练及答案

女娲造人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我国神话中的女娲,是一位富有创造精神的母亲。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模()___ 相()___ ()___ ()___ 系()___ 都()___ ()___ ()___ 说()___ 漂()___ ()___ ()___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女娲___ ___ 开天___ ___ 整齐___ ___ 一母___ ___ ___ ___兄弟叽里___ ___ 空空___ ___ 亲亲___ ___ 4.下列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盘古开辟了天地。 开辟:建立,创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 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5.选词填空。 女娲看着自己亲手___的生命,非常高兴,便不停手地___人。她日夜不停地___呀___,___累了就索性用树枝___满泥巴在地上___来___去,泥巴点子___到地上,立刻变成 了人,布满了东西南北。 (发明制造捏造蘸涂揉扔甩掉溅落) 语言表达训练 6.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7.怎样理解作者列举各民族创世神话后得出“一母同胞”结论? 8.女娲的形象是怎样的? 9.你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 10.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从下列词语中最少选取三个来创作一个童话的片断。太阳、月亮、嫦娥、李白、后弈、玉兔、孙悟空、神州六号、费俊龙。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1-13题。 盘古开辟了天地。但在这天地里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又在寂寞中死去。没有了 盘古的世界,是太寂寞了,天地间空空荡荡,连时间也仿佛停止了。过去不知多少岁月,人类的始祖女娲出现了。她不愿意忍耐这寂寞,也不愿这美好的天地没有活泼泼 的生灵。于是,她开始按照自己的模样来创造一批最初的人类。她用水和泥,捏了一 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将他们放到地上。奇迹出现了,这些“泥娃娃”一放到 地上就活动起来,动动手脚,摇摇脑袋,睁眼望世界,张嘴出声音,叽里呱啦地吵着、笑着,蹦蹦跳跳地奔忙着。他们围在女娲身边,亲亲热热地呼叫,那声音整齐划一, 是我们最熟悉的声音:“妈妈!” 11.女娲为什么造人? 12.女娲是怎样开始造人的? 13.语段中是如何描写“泥娃娃”的? 课外拓展阅读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女娲造人》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女娲造人》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会认娲、藤2个字.掌握神通广大、生气蓬勃、灵机一动、莽莽榛榛、眉开眼笑、疲惫不堪等词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准备:

搜集女娲神话的故事。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交流。

同学们,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着人类诞生。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知道有哪些说法吗? (学生将自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人类由来的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看看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小黑板出示生字词,个别、集体指读。 2.这篇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预习情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藤和娲,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学提示

部编人教版《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参考)

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澄澈()()灵敏() 掘起()掺和()踪迹() 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奔奔榛榛()开僻()气慨()兴高彩烈() 三、填空、简答。 1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

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D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点字。 略睡一睡()疲倦不堪()绝妙()幽光()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 A、 B、 C、 D、 E、 3、第①段划线句属于描写,其表达作用是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答: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

《女娲造人》改编

《女娲造人》改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传说,女娲补天还剩下一块灵石,那灵石投胎变成了贾宝玉,成了《红楼梦》的男主角,那一书在末尾的时候,写到贾宝玉又变回了原形,而那时女娲正愁大地上没有生气,想弄几个“人”来解解闷。 于是,女娲突然想起她当年补天时还剩下一块灵石未用,于是飞奔青埂峰下,找到了那块灵石,那是,女娲把灵石捧在手心里,突然发现石头上有字,原来是《石头记》啊!女娲细细回想祖先说过的话:在我们仙界和人间之外,还有另一片地方,那就是虚幻世界,我们仙界和凡人都不能进去,进去的东西出来后会被刻上字,你们一定要谨记,不能硬闯虚幻世界啊!原来,祖先们早就知道了会有“人”的出现啊!不过,这“人”要怎样造呢?

女娲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想起仙界紫巫女魔拉拉的紫云书架上有一本名叫《幻术》的书中记载过:造人,将灵石于大熔炉中熬七七四十九日……不过,后面的被撕掉了。女娲想,不妨试试吧!于是,她找来仙界唯一的大熔炉,加入紫巫女花园中魔力池的紫晶水,再将灵石放入。待到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女娲来到大熔炉边,灵石已熔化,只有一炉紫色的水。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女娲拿勺子舀了一勺准备观察,突然,送信鸽子飞来,不小心撞到了女娲,女娲手中勺子里的水就溅落在旁边的含羞草上。奇怪了,那水遇到含羞草就慢地,慢慢地变成了人,女娲高兴极了,又照这个方法造了许多的人。 从此,人间大地上便有了人类,因为他们是紫晶水与灵石的结合体,而灵石上刻有石头记,紫晶水有魔力,于是他们一变成人便会说话,而且还会背石头记。从此,人类的历史就开始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澄澈()幽光() 灵敏()绵延()莽莽榛榛() 2、解释下列词语。 澄澈: 莽莽榛榛: 掺和: 神通广大: 疲倦不堪: 3.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体裁是————,其往往借助——和——来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 4、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继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 用这种方法 ....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成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叙述的内容。 (2).认真揣摩文中加线句子,分析此句在表达上的毛病。 (3).从这几段提供信息看,文中介绍了女娲哪几种造人的方法? (4).指出文中加着重号的“这种方法”所指的内容? (5).你从本文的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_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卷 一、积累与运用 2. 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________ 奔奔榛榛________ 开僻________ 气慨________ 兴高彩烈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 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盘古开辟了天地。开辟:建立,创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三、选词填空。 4.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中。 ①人的身体虽然小,但________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据说听说传说) ②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________了。(苦不堪言疲倦不堪心生厌倦) ③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留传连绵绵延) 四、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5. 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 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 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 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A.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破折号 B.逗号分号逗号句号破折号 C.逗号句号逗号句号冒号 D.逗号分号逗号句号冒号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 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___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女娲.(guō) 寂寞.(mò) 蓬.勃(péng) 莽.莽(máng) B.澄.澈(dèng) 崛.起(jué) 掺.和(cān) 揉.团(róu) C.气概.(gài) 幽.光(yōu) 藤.条(téng) 不堪.(kàn) D.溅.落(jiàn)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事(shěng) 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__⑤__下一条枯藤,__③__入一个泥潭里,__②__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__④__,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__①__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 3.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女娲是远古时代神通广大的一个女神。【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语序不当,“一个”应放到“远古时代”后面。 (2)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但是被传为婚姻女神。 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但是”改为“因此”。 4.有人认为文章第一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不能删掉。因为这一段写的是女娲造人的大背景:在天地开辟以后,由于没有人类而显得荒凉寂寞,为下文女娲造人做了铺垫。 5.你从本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示例]人具有可贵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6.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追寻人类起源”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索神话资料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女娲造人 语文S版

5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认读“娲、藤”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女蜗是如何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重点 认识女蜗勤劳、智慧的母亲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及古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象。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女蜗的神话故事,制作课件、 教学时长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交流。 同学们,从古到今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着人类诞生的方式。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您们明白有哪些说法不? (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人类由来的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看看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看到课题,您们想明白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娲"与“藤”,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理解词语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模样、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与活力、 灵机一动:灵机,灵巧的心思、形容突然间想出了方法。 疲倦不堪:不堪”表示程度极深。形容特别疲乏、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眉开眼笑:形容快乐、愉快的模样。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的是天地开辟之后,女娲用泥捏成人、挥洒泥浆成人的方法创造人类,并将人类分为男女,使人类得以世代延续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学提示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2)依照课文的记叙顺序,可将课文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天地开辟后,世间无人、

女娲造人阅读答案

女娲造人 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 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③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④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⑤想着,b.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⑥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⑦“妈妈!”? ⑧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⑨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⑩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了。? 最后,她想出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1.给文中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语。 神通广大: 兴高采烈:

改写作文之女娲造人作文改写

女娲造人作文改写 【篇一:新女娲补天(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新女娲补天(500字)作文 喂喂喂女,是女娲吗?天宫里,几乎所有的神都在给女娲打电话,看来,有大事 发生了,就连天王也亲临女娲家说服她。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是2111年,地球上空 10%的臭氧已经被破坏。所以,众神都让女娲再次补天,可是凭什么每次人类闯祸,都让 我收拾残局?也该让他们反省反省了女娲说话的口气可不小。天王也不甘示弱,反驳道:那 你就不管他们了?天上的大洞还没开始补,女娲和天王就开始了辩论赛。这时,地球总统府 长官14岁的女儿发来了email。内容可想而知,就是来诉苦的,顺便还有一连串的哭声。女 娲一看是小孩儿,便心软了:那好吧,就再帮他们一回女娲开始了第二次补天,可困难 也接踵而来,五彩石已用完,用什么材料补天呢?这时,智多星提出了一个建议:用树枝和 鸟类脂肪提炼,再加上连接草,制成浆。这提议不错,女娲便带着俩个徒弟下凡了。可地球 已今非昔比,她们转了一圈,除了铜皮铁骨的东西外,什么也没发现。无奈,只好利用高科 技,在网络上搜索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和鸟类栖息地,才发现只有亚马逊河一带无人居住的 小岛上有些绿荫和鸟鸣。女娲回到天宫,用树枝和鸟脂肪制成浆,把天上的洞补好了。 天是补好了,但,女娲也发下了誓:以后人类再有这样的麻烦,我再也不管了!真不知道天 要是再破了,我们该去求谁呢?六年级:miki菲菲 篇一:女娲补天读后感 女娲补天读后感 女娲是我国古史神

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她是一位善良的神,她 为人们做过许多好事。而 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 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 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 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 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 道道大裂纹。人类面临着 很伤心,于是决心补天,好阻止这场灾难。 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 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 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 治,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大家又重新过着安乐的 生活。读完了女娲补天这 个神话故事,被女娲的善良和正义所感动。为了人类能够幸福地生活,为了孩子们能够死里 逃生,继续过上美好的生活,她无私奉献,这种精神非常让人感动。篇二:《女娲补天》 读后感 《女娲补天》读后感 我读了《女娲补天》 这篇神话故事,被女娲的善良和正义所感动,我觉得女娲非常有勇气,为他人着想,无私奉 献。女娲很有爱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没有女娲补天 的话,我们就看不到火球 似的太阳、香蕉似的月亮、彩带似的彩虹、棉花似的云朵、杨桃似 的星星??,这些美丽的 景色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如果没有女娲补天的话,我们将会 永远生活在黑暗中,找不 到食物、找不到水,忍受饥饿和痛苦,甚至无法生存下去。女娲通 过自己的辛苦劳作、无私

女娲造人阅读训练

《女娲造人》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女娲造人 ?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充满了勃勃生气,草木遍于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兽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到处涌动着活力。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A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 ?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B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可以解除孤独和寂寞了吗?C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①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②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③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十分神气。④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⑤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纷乱的人群,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兴奋激动,捏出一个又一个的泥娃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疲劳不堪。但是,世界实在是太大了,D女娲怎样拼命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找到一个省事的办法。她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1、给加粗字注音。 ?女娲:____________ ?掺着河水: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粗字。

部编新语文-《女娲造人》同步练习(有答案)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澄澈()幽光() 灵敏()绵延()莽莽榛榛() 2、解释下列词语。 澄澈: 莽莽榛榛: 掺和: 神通广大: 疲倦不堪: 3.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体裁是————,其往往借助——和——来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 4、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继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0868.html, 用这种方法 ....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成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叙述的内容。 (2).认真揣摩文中加线句子,分析此句在表达上的毛病。 (3).从这几段提供信息看,文中介绍了女娲哪几种造人的方法? (4).指出文中加着重号的“这种方法”所指的内容?

女娲造人教案(人教部编版)

女娲造人教案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理解女娲的形象。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袁珂,1916年生,神话学家。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中国古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等。 2.写作背景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3.体裁介绍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字词积累(填字或注音) 女娲.()泥潭.()蹲.()掘.()起 掺.()合莽.()莽榛.()榛生气蓬勃 ..() Chéng chè()y?u()光绵yán()枯téng() 2.解释下列词语: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莽莽榛榛: 神通广大: 3.预习课文,并思考: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用课文内容回答。) (2)女娲是怎么样造人的?

(3)女娲怎么样让人类繁衍生息? 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链接: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把东西揉弄成球形)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十分繁重);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揉团黄土造了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绳子放到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2)同学们刚才找出的几个情节,特别是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3)默读这几个情节,同学们看看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4)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 拓展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道渴而死⑤。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逐走:竞跑,赛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河、渭:即黄河、渭水。④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燕门山北。⑤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⑥邓林:桃林。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原卷版)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女娲.(wō)寂寞.(mò)蓬.勃(péng)莽.莽(máng) B. 澄.澈(dèng)崛.起(jué)掺.和(cān)揉.团(róu) C. 气概.(kài)幽.光(yōu)藤.条(téng)不堪.(kān) D. 溅.落(jiàn)挥洒.(sǎ)泥潭.(tán)省.事(shěng)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 接着一阵兴高彩烈地跳跃和欢呼。 C. 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慨。 D. 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湛了。 3.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_____下一条枯藤,_____入一个泥潭里,_____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_____,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_____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 (2)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3)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5.填空、简答。 (1)______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______和______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______,它详细叙述了______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附解析)

专题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娲(wō) 寂寞(mò) 蓬勃(péng) 莽莽(máng) B. 澄澈(dèng) 崛起(jué) 掺和(cān) 揉团(róu) C. 气概(kài) 幽光(yōu) 藤条(téng) 不堪(kān) D. 溅落(jiàn)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事(shěng)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项应为女娲(wā),莽莽(mǎng);B项应为澄澈(chéng),掺和(chān) ;C项应为气概(gài)。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 接着一阵兴高彩烈地跳跃和欢呼. C. 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慨. D. 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湛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书写汉字时,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A正确;B有误,兴高彩烈-兴高采烈;C有误,气慨-气概;D有误,疲倦不湛-疲倦不堪。据此,答案为A。 3.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_____下一条枯藤,_____入一个泥潭里,_____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_____,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_____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1课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卷(3)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卷(3)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澄澈.掺.合气概.幽.光揉.团。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 (2)完全一样,没有两样。 (3)眉头舒展,眼露笑意。 (4)指敏捷地临时想出个办法来。 (5)草木丛生的样子。。 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接着一阵兴高彩烈地跳跃和欢呼。 C.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慨。 D.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湛了。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 (2)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3)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二、阅读训练 5.阅读课文《女娲造人》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 (1)文段中的女娲虽说是“神”,但也有许多“人”的东西。 ①她的“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②哪些地方表现了她的“人性”的一面? (2)哪些词语体现了生命诞生的欢乐?请把这些词语摘抄出来。 (3)你认为哪句话(一句或几句)写得好?请写点赏析性的文字。

(4)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是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下面是这两则短文的译文。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安排男女婚配。 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表现出作者的想象力? (5)在封建社会里,有人借用此则神话把人剥削人现象说成是人命中注定的,天经地义的,他们说女娲用手揉团黄泥做成的人便是社会上那些有钱有势的统治阶级的前辈,那些用柳条甩出的便是无权无势的下层百姓一的先人,对此,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作业。 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炎帝固然挂念他的女儿,但却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化作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小鸟儿,算了罢,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怀恨我这样深呢?” “因为你呀﹣﹣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大笑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的!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含答案)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女娲.( ) 袁珂.( ) 澄.( )澈莽莽榛.( ) 2.给下列各组形近字组词. 掘掺枕 崛渗耽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模省似 4.选词填空. ①人的身体虽然小,但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据说听说传说) ②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了.(苦不堪言疲倦不堪心生厌倦) ③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留传连绵绵延) 5.有人对本文之类的神话不屑一顾,认为这是迷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

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1.文中女娲虽说是"神",但也有许多"人"的东西. ①她的"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②哪些地方表现了她"人性"的一面 2.哪些词语体现了生命诞生的欢乐?请把这些词语摘抄出来. 3.你认为哪句话(一句或几句)写得好请写点赏析性的文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语文教学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创作手法,激发学生探求欲。 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创作手法,激发学生探求欲。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体味两种主要情感:①大胆而新奇的想像。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吗?关于人类的起源,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说法,请大家来谈一谈,你们都听说了什么传说? 学生说话:关于人类的起源,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上帝造人的说法。由学生讲述相应的故事,教师作出补充。 在我们中国,比较传统的说法就是女娲造人的说法。学生简要述说有关的内容。 (补充材料):上帝在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

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起个名字叫亚当。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 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一根肋骨造成了一个人叫夏娃,做亚当的妻子。从此,亚当和他的妻子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地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作者简介和文体知识:(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资料) 袁珂,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等,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 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有关神话的知识介绍。 (见教学参考用书267页) 对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在中国的传统的《风俗通》中就有介绍,请大家来读一读记载的原文。对照课后练习一的译文。理解文意。 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生快速浏览课文,简要复述故事。 比较阅读: 比较课文和《风俗通》的原文,思考: 由这两则短文改编而成的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明确:增加了:(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2)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3) 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4)作者的评述。 研读课文有关的章节。(细读5-15节。)探究有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