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2002年-2010年)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2002年-2010年)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2002年-2010年)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

A.直觉

B.通感

C.想象

D.表象

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

A.黑格尔

B.马克思

C.亚里士多德

D.卢梭

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

A.美感的主体差异

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

C.美感的一般特点

D.美感的感觉特征

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

A.历史性

B.民族性

C.阶级性

D.地域性

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

A.总的指导意义

B.具体方法的意义

C.重要启示意义

D.实践意义

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

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

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

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

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

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

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

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

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

27.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B.美在移情

C.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D.美取决于距离

2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休谟

C.博克

D.康德

2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 )

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

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30.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 )

A.心手相应

B.刻镂无形

C.胸有成竹

D.气韵生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2.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

A.感性具体的

B.以小见大

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D.透过现象看本质

E.直观个别的形象

3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 )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

C.由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

D.事物与人的关系

E.在虚拟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关系

34.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 )

A.典型性

B.观念性

C.客观社会性

D.主客观统一性

E.具体形象性

3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

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

B.它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

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

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

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吧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研究的对象:1.已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8.生命的机械化

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

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的原因

39.集体无意识说

1.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式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造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做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显示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41.简述喜剧性的效果

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42.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方式不同,体育已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2.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联系:

1.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2.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身心全棉发展

3.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4.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以李益《江南曲》为例,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5.

44.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产生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

冲动

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D

3.C

4.B

5.A

6.D

7.C

8.A

9.D 10.B

11.B 12.D 13.A 14.B 15.B

16.B 17.B 18.B 19.B 20.A

21.A 22.C 23.B 24.B 25.A

26.A 27.C 28.D 29.C 3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CDE 32.ABCE 33.ABD 34.CE 35.B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究各种审美对

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

(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42.(1)区别:

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

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

和提高。

②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A.外在的自然界

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

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A.美在形式

B.美在关系

C.美在生活

D.美在距离

5.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新科学》

C.鲍姆嘉登《美学》

D.黑格尔《美学》

6.“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科学实验

B.注重实证

C.哲学思辨

D.心理分析

7.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

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

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

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8.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9.美感产生于()

A.游戏

B.摹仿

C.巫术

D.社会实践

10.“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尼采

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

A.功利

B.逻辑

C.日常自我

D.自由

12.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

A.司马迁

B.司空图

C.刘勰

D.严羽

13.美感开始于()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14.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A.没有起点

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D.有起点,也有终点

1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A.感官

B.审美能力

C.想象

D.灵性

1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内容

17.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18.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1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2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A.集体无意识说

B.有意味的形式说

C.符号说

D.娱乐说

21.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22.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A.感性

B.感染性

C.愉悦性

D.规范性

23.“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24.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A.突然荣耀说

B.预期失望说

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25.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

A.优美

B.崇高

C.悲剧

D.喜剧

26.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

A.美丑互补

B.化丑为美

C.以丑衬美

D.美丑相间

27.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A.优美 B.悲壮

C.滑稽

D.崇高

28.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A.优美

B.崇高

C. 悲剧

D.喜剧

29.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是()

A.言志说

B.心生说

C.缘情说

D.表现说

30.“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ABCE )

A.目的不同,智育是认知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B.过程不同,智育是知识教学过程,美育是情感升华过程

C.性质不同,智育是由内而外输入,美育则有内在自发性

D.接受不同,智育用脑接受,美育用心接受

E.思维方式不同,美育离不开感性形象,智育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32.美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它所包含的层面主要有(ABDE )

A.自然物质层

B.形式符号层

C.知觉表象层

D.社会历史层

E.心理意识层

33.在美学研究中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就要求美学研究者(BD )

A.应当具有深厚的历史修养

B.应当具有历史的眼光

C.应当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D.应当善于运用逻辑的方法

E.应当抓住历史学与逻辑学的契合点

34.提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在于(ABD )

A.能够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B.有助于扩大美学研究的范围

C.只有深入研究了高级的艺术美,才能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D.只有深入研究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

E.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完美

35.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史上重视感觉在美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美学家有(ABCDE )

A.费希纳

B.桑塔亚纳

C.弗洛伊德

D.阿恩海姆

E.费尔巴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1.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是喜剧产生原因的一种解释,斯宾塞进一步提出“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2.“上升的乖讹”指超过了预期效果3.“下降的乖讹”指达不到预期效果4.这种说法不能解释所有喜剧的效果3.

38.无我之境

1.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

2.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39.美感欣赏活动

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

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

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已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

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着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着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

2.对在它指名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泽3错在于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变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称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美的

2.生活中的丑创造出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是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美感包括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

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

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2003年4月美学答案

1.B 2.B 3.D 4.D 5.C 6.C 7.C 8.C 9.D 10.C

11.D 12.C 13.C 14.B 15.B 16.B 17.B 18.D 19.C 20.D

21.C 22.D 23.B 24.A 25.B 26.C 27.A 28.A 29.D 30.C

31.ABCE 32.ACDE 33.BD 34.ABD 35.ABCDE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1)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是喜剧产生原因的一种解释,斯宾塞进一步提出“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2)“上升的乖讹”指超过了预期效果;(3)“下降的乖讹”指达不到预期效果。(4)这种说法不能解释所有喜剧的效果。

38.(1)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2)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39.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

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

A.观、品、悟

B.品、悟、观

C.读、解、达

D.感、品、悟

2.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

A.意象的触发

B.意象的发展

C.意象的鲜明

D.意象的形成

3.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

A.反映

B.模仿

C.认识

D.感动

4.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

A.物质材料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5.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

A.意象

B.材料

C.流通

D.形式

6.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古希腊人把“艺术”理解为各种工匠的技术或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物质产品

B.精神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8.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9.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

A.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B.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

C.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D.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

10.柏拉图的“美本身”、普罗提诺的“理型”说、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说,实质上都体现着一种基本的观念,这就是()

A.美即自然

B.美即感性

C.美即有用

D.美即完满

11.康德自称他在哲学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从美学上说,这个“革命”主要是指他把美学研究()

A.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

B.从主观世界转移到客观世界

C.从重内容转移到重形式

D.从重形式转移到重内容

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

A.拥有自由意志的人

B.自我实现的人

C.审美的人

D.集体的人

13.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

A.相对主义观念

B.形而上学观念

C.怀疑论的观念

D.开放性的观念

14.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础是()

A.艺术活动

B.客观存在着的美

C.审美意识

D.审美理想

15.“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

A.感性学

B.现象学

C.审美学

D.解释学

16.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在探讨美学基本问题时,其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

A.美的规律

B.艺术

C.美感经验

D.审美关系

17.在孔雀等鸟类中,雄鸟往往会在雌鸟面前展示其美丽的羽毛,这是因为()

A.它们已具备了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能力

B.它们具有与人相同的情感要求

C.它们已懂得欣赏美

D.它们具有性选择的本能需要

18.人们看电影时,看到滑稽的场面忍俊不禁,看到悲伤的场面痛哭流涕。这表明美感教育()

A.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

B.需要接受者客观冷静

C.接受者缺乏自制力

D.对冷静理性的人没有效果

19.对中国古代“感物斯应”的正确理解是()

A.一种低级的美学观

B.一种感官美学

C.一种心与物的交流

D.一种官能刺激

20.梁启超说:“艺术的陶冶可以将情感善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邪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服淘汰下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艺术可以扬善抑恶

B.美育是从情感的角度进行的

C.艺术是无功利的

D.艺术有助于推动道德的形式

A.人的异化

B.感情专一

C.人为美而兴奋倾倒

D.审美是件苦差事

22.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或“陶冶”主要是指悲剧的()

A.感化作用

B.娱乐作用

C.认识作用

D.教育作用

23.崇高()

A.是美的一种基本形态

B.是一种伦理判断

C.是一种纯粹的美

D.不是一种高级的美

24.《蒙娜丽莎》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A.优美

B.崇高

C.悲剧

D.喜剧

25.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里的丑是()

A.一种古怪的丑

B.一种突出的丑

C.一种秩序的美

D.一种不规则的美

26.狄德罗曾说,卢浮宫的美,不论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这句话说的是()

A.美感的主观性

B.美的客观性

C.美感的社会性

D.美的社会性

27.美感从本质上讲是()

A.人的自然禀赋

B.人的先天快感

C.人的种族属性

D.人的精神享受之一

28. 爱美之心是()

A.人的自然禀赋

B.人的本质力量

C.人的族类本质

D.人的先验能力

29.美感产生于()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30.人的生存本能和生殖本能发展为美感的生理基础是在()

A.生物进化过程之中

B.制造和使用工具过程之中

C.大脑完善的过程之中

D.感觉发展的过程之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艺术操作的作用有()

C.提供接受过程的基础

D.进行艺术意象的重建

E.继续进行意象的孕育

32.美感包含着()

A.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

B.和谐感

C.精神上的自由感

D.物质享受感

E.心灵上的自豪感

33.崇高与优美的关系是()

A.形态相对,互不相同

B.截然对立,互不相容

C.明显不同,互补共存

D.相互转化,相互取代

E.审美范畴的不同类型

34.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美育是德育的必要前提

B.美育高于德育应代替德育

C.美育对德育的实施起促进作用

D.美育包含着更多的精神

E.美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35.西方现代艺术及艺术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传统的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

B.摧毁了传统艺术的观念

C.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

D.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

E.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36.柏拉图的美育观

1.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格公民的角度看待美育

2.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也会导致欣赏者模仿,淫秽内容会把人教坏

3.艺术作品应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为

4.柏拉图特别强调音乐的感化作用

37.美学思想

1.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

2.美学思想是能深刻揭示审美现象的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38.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是人超越了对象物质本身的追根究底,超越了直接的物质关系,于是从对象上领略到一种精神的愉快

39.艺术敏感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

1.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3.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41.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

1.美感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映,受对象审美潜能制约

2.美感又受到人的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社会意义

3.美感离不开美,但比美的范围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

4.美感是创造美的主观原因

5.美感与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42.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

1.黑格尔从他的绝对理念的辩证发展观出发,把崇高看成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进程的一个阶段

2.认为崇高是表现在作为“艺术前的艺术”的古代象征型艺术之中的

3.崇高在于有限的感性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引起感性形象的变形和歪曲,从而在有限的形式中显示了理念的无限力量,于是引起崇高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试以王维《鹿柴》为例,分析意境和意象的关系。

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联系:

意境和意象都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具有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特征

区别:

1.意象主要指审美的广度,意境主要指审美的深度

2.意象具有形而下的特征,以个别、特殊为表现形态;意境具有形而上的特征,指向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

44.试论美的问题在于人生相与创造相之间。

1.立足于人生的相位来揭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联,是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

2.审美人生观的三个方面:1.人生的意识 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

3.人生的价值

3.美和艺术的第二相——“创造相”。一方面,人类的生命实践活动或人生境遇,是美和美的创造得以显明的重要根基,另一方面,处于审美关系中的美的创造是否充满生机,是否能真正发挥、提高和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人生的境况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规定力量

4.在美的问题上以人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具有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2004年4月自考美学试卷答案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美学研究的各种审美现象中,最重要的是()

A.社会审美现象B.心理审美现象

C.自然审美现象D.艺术审美现象

2.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美学研究倾向是()

A.“由下而上”的方法B.“由上而下”的方法

C.重视科学实验的方法D.实证主义方法

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

A.唯物论的反映论

B.唯物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4.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命题的人是()

A.康德B.席勒

C.马克思D.车尔尼雪夫斯基

5.从文献材料看,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柏拉图的()

A.《斐多篇》B.《大希庇阿斯篇》

C.《伊安篇》D.《会饮篇》

6.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人要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就必须具有()

A.闲暇时间B.自由意识

C.物质条件D.艺术趣味

7.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

A.性力B.权力欲望

C.集体无意识D.力必多

8.审美关系最本质的特点是()

A.他律性B.排他性

C.自由性D.社会性

9.人类普遍爱好人体美,这说明()

A.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B.美感来源于性选择

C.美感离不开性D.美感是人的性选择的社会化

10.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里的人以嘴大为“美”,这反映了原始人的美感()

A.与特定观念相联系B.模仿动物

C.包含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D.与性感紧密相连

11.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人美感()

A.与生殖崇拜观念相关B.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

C.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D.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

12.林黛玉对于贾宝玉送给她的一块旧手帕产生天下至美之物的感受。这是因为林黛玉采取了()A.实用态度B.伦理态度

C.审美态度D.认知态度

13.“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是出自()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大希庇阿斯篇》

C.《判断力批判》D.《美感》

14.艺术创造最主要的是创造()

A.艺术境界B.艺术形式

C.艺术情感D.艺术意象

15.马克思把艺术归结为一种意识形态,这说明艺术品是()

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

C.意象思维的结晶D.抽象思维的结晶

16.有意味的形式说的倡导者是()

A.席勒B.斯宾塞

C.克莱夫·贝尔D.康德

17.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

A.孔子B.韩愈

C.柳宗元D.陆机

18.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A.刘勰B.司空图

C.王昌龄D.王国维

19.认为艺术“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思想家是()

A.奥古斯丁B.黑格尔

C.克莱夫·贝尔D.海德格尔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艺术根本上是存在于()

A.人类社会中B.动态流程中

C.人类历史中D.人类心灵中

21.中国古人认为,艺术活动起于艺术家的“人心之动”,这个“动”包括()

A.意象的生产和意象的创造B.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C.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创造D.意象的创造和意象的接受

22.西方文论中,有时会把闪现灵感的心灵称作()

A.“镜”B.“灯”

C.“线”D.“洞”

23.优美的形象一般表现为()

A.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B.内容比形式重要

C.形式比内容重要D.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

24.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能体现的艺术倾向是()

A.以丑为美B.崇美抑丑

C.美丑不分D.无美无丑

25.悲剧突出地说明了()

A.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B.无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有限的意义

C.现实的人生所具有的历史的意义D.理想的人生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

26.康德与黑格尔的崇高观之间的关系是()

A.康德受到过黑格尔的影响B.黑格尔受到过康德的影响

C.康德与黑格尔互相影响D.黑格尔与康德之间互不相干

27.苏珊·朗格说:“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说明美育()

A.要重视情感B.要重视儿童的哭声

C.光有情感是不够的D.光有哭声还不够

28.自然的陶养是美育的()

A.最基本的道理B.基本途径之一

C.很次要的途径D.一种间接的途径

29.“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明()

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B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2019美学与人生章节答案有答案

第一章 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A A. 甲骨 B. 金 C. 小篆 D. 隶书 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D A. 毛苌 B. 荀子 C. 董仲舒 D. 许慎 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A. 鲍姆嘉通 B. 克罗齐 C. 柏拉图 D. 维科 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C A.毕达哥拉斯 B.莎夫 C. 笠原仲二 D.格拉底 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时间是1750年。? 8.下面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难的”。格拉底 9.友兰将人生分为哪几重境界?ABCD A功利境界B自然境界C道德境界D天地境界 10.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A A《生活与美学》 B《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怎么办?》 D《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 第二章测试

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2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3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4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D A高尔吉亚 B格拉底 C芝诺 D毕达哥拉斯 5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著作是B A《法哲学》 B《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C《私有制的起源》 D《共产党宣言》 6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7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X 8一首诗和一篇散文之间的关系属于A A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B个别事物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C事物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D事物与人之间的情境关系 9布洛在对实验美学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心理距离说。? 10柏拉图的哪一篇著作集中讨论了美的本质问题?B A《克拉底鲁篇》 B《大希庇阿斯篇》 C《小希庇阿斯篇》 D《曼诺篇》 第三章测试 1儒家强调尽善尽美,注重社会人格之美? 2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是法家X 3具有禅宗意味的诗人是B A屈原 B王维 C辛弃疾

设计美学试卷(A)

设计美学试卷(A) 学校____班级____姓名____分数____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阅卷人____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4) ①毕达哥拉斯②苏格拉底③柏拉图④鲍姆嘉通 2、青铜器的美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美?(3) ①原始的美②铜的材质美③狞厉的美④粗犷的美 3、设计艺术的首要功能是(3) ①认识功能②道德功能③审美功能④娱乐功能 4、技术美的核心是(2) ①形式美②功能美③色彩美④线条美 5、工业设计与其它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①工业设计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术②工业设计是一种人工制品③工业设计是意象思维的结晶④工业设计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6、设计活动产生于(4) ①模仿②巫术③游戏④实践 7、在西方美学史上,主为“数或数量的关系是万物的本源”的美学家是() ①柏拉图②康德③毕达哥拉斯④黑格尔 8、西方美学从古典形式向现代设计形态转变的时间是()

①18世纪末期②19世纪中期③20世纪初期④20世纪中期 9、设计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 ①社会中的审美对象②自然中的审美对象③产品中的审美对象④人生中的审美对象 10、“人是世界的美”这一命题内涵是(2) ①人为美而存在②有了人,世界才有美③有了世界,才有人的美④人是世界中最美的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设计的本质是(1、 2、 3、4) ①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②设计是人类创造的③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④设计是将理念变为现实的物化过程⑤设计是现代艺术 2、工业美的结构要素是(1、2、 3、4) ①功能的结构②材料的结构③机体的结构④形式的结构 3、设计美的本质特征是(1、2、3、 4、5) ①功能性特征②社会性特征③形象性特征④历史性特征⑤交易性特征 4、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有(1、2、4、5) ①材料美②结构美③色彩美④形式美⑤功能美 5、产品结构的特征有(1、2、3、5) ①层次性②有序性③艺术性④抽象性⑤稳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 ) A.劳鲍特里 B.布瓦洛 C.爱迪生 D.博克 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B)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物质实在层 D.意象世界层 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 )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 A.认识 B.感化 C.审美 D.启蒙 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 ) A.哲学方法 B.心理学方法 C.艺术学方法 D.人类学方法 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 ) A.先验主体论 B.理念论 C.绝对精神论 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 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 A.审美对象 B.审美形态 C.审美经验 D.审美活动 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 ) A.苏珊·朗格 B.英伽登 C.杜夫海纳 D.阿恩海姆 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 ) A.旧石器时代晚期 B.旧石器时代中期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早期 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 ) A.诗性与雕塑性的 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 C.诗性与音乐性的 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 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 ) A.悲剧 B.喜剧 C.荒诞 D.崇高 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 A.柏拉图 B.朗吉弩斯 C.康德 D.博克 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 )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亚里士多德 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哈奇生 B.乔治·桑塔亚那 C.夏夫玆博里 D.狄尔泰 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 ) A.味觉和嗅觉 B.听觉和触觉 C.视觉和味觉 D.视觉和听觉 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 A.审美知觉 B.审美想象 C.审美情感 D.审美理解 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 ) A.现代主义文艺 B.现实主义文艺 C.浪漫主义文艺 D.后现代主义文艺 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A ) A.孔子 B.孟子 C.韩愈 D.朱熹 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 ) A.意象和知觉 B.理智和情感 C.体验和感受 D.意向和想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ABCD ) A.生成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E.差异性

2013年最新美学与人生测试题

《美学与人生》测试题 一、概念题。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人生美学则是以人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 美是在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是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审美是审美的主体的感觉、感触与他所接受了美的客体后的美的享受的有机结合。(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体,即人类个体或个体人。当然,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立志是指设立自己未来方向的志愿。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比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在这基础上努力进取,且不断调整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的过程。(立志就是要确立一个培养理想品性、达到理想境界的具体目标。) 节制是一种理性的自我约束,它承认欲望的存在,并认为人应该实现那部分可以实现的欲望,它所约束的只是沉浸于为所欲为的纵欲。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禁欲是一种生活型态,一种以剥夺某些基本需求和欲望,特别是禁止性方面的欲望,来达成某些特定目的的手段。(禁欲是对人性的摧残) 妒忌是指在某人想法中,某种重要关系被第三者所破坏衰弱或影响,或者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某种资源或特点。(日本学者阿部次郎对妒忌曾下过一个定义:那是针对别人的成功而产生的一种心怀憎恨的钦羡之情。) 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力的外部表现是毅力和行动。意志力的品质包括:目的性与坚持

设计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代科学观的缔造者之一(伽利略)在天文学、运动的原理和定律、数学与经验的关联、实验科学或科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2 (培根)被同时代人赞誉为“自然大臣”,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 3 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马克思主义) 4 现代之父(塞尚)向世人揭示了新的“看”的方法。 5 在现代设计史上,(毕加索)是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现代艺术家。 6 热的抽象代表为(康定斯基) 7 冷的抽象代表为(蒙得里安) 8 英国“水晶宫”的设计者是约瑟夫.帕克斯顿 9 纳粹时期素有“电动汽车之父”斐迪南.保时捷 10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简称为“DIA” 11 英国工业艺术院,简称“BIIA” 12英国美术与工业委员会“CAI” 13英国国家工业艺术注册设计师“NRD” 14吉奥.庞蒂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且最富才华的人物。 15美国通用公司的简称为GM 16“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德.奥尼斯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 17在建筑上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 18解构主义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19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 20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蓝-----上海土山湾工艺院 21《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 22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成立学部。 23中国近代于1918年成立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北京美术学校创立,设立图案系。 24--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作者是培根。 二、多项选择题 1 为努力探索而牺牲的科学家有(布鲁诺)(伽利略) 2 莫奈的作品有(卢昂.大教堂)(阿尔让特依大桥)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2015秋西南大学学员美学与人生考试答案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劳动创造了美”,这句话源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美学的核心命题,在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美与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产物,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另外,自然美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问题,只有放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正确理解才能解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劳动的现实化和结果,同时又是美产生的根源。 整个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是经济基础,一是上层建筑,美是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里面的,审美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在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产生的。人的审美意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实践、劳动。因此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人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欣赏自己。这就是美,文艺起源于劳动。社会活动是文艺的源泉,决定文艺的发展。 以前赵本山有个小品《红高粱模特队》,在小品中,赵本山作为劳动人民总是把舞蹈与劳动联系起来,还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他认为劳动者是最美的。这就很好地阐明了中心,赞美了劳动,赞美了劳动者.劳动是美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事实上,很多舞蹈动作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比如《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是一首劳动歌曲,配上舞蹈也是适当美化的劳动的动作.体现出朝气蓬勃的劳动场面. (一)从社会劳动看美的来源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生产劳动是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社会的生产劳

动过程本身就是美的,因为它能够使人在自然物中实现自身目的。正是在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才能真正证明自己是人类,自然界也才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因此,通过能动的、有目的的生产劳动,使人类的生活对象化,人类就不仅会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还会在现实中能动地复现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和艺术的世界中直观到自身。 马克思指出,美和艺术是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结果。他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劳动创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决定的。人是类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决定了人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要“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实现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类的劳动是自由自觉地有意识的生活活动。这是马克思将人类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相比较而得出来的人类的活动——即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在马克思看来,动物的活动是按物种自身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起来的自身尺度来进行的生命的活动,而人类的活动则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生活活动,即生产劳动。人在劳动以前已经有意识地将产品设想出来,把设想的产品变成现实的产品就是他的目的,人有意识地使这个目的物为规律来支配自己的活动的方式

设计美学考试试题答案

设计美学考试试题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1、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美感即审美经验,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并存,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并存,这是美学的基本矛盾。 2、艺术形象 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3、集体无意识: 是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它是先天的非个人的心理机制。 4、生态审美 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他把审美观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生命关联。 5、定势 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要由过去的经验和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个人价值观所决定。 6、结构的稳定性 指产品作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无论是处于静态或动态过程中,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7、审美形式 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构成某中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8、知觉 以感觉为基础,它是由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9、何谓“功能原则” 功能原则就是抛弃那些脱离时代需要的陈规旧习,放弃柱式、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先入为主的设想。回到零点,从实际功能需要出发,重新考虑语汇的构成和意义。 10、明代家具发展到高潮的原因 答:1 由于园林建筑的兴起,增加了对室内陈设的需求; 2 随着与南洋交通的发展,有了充裕的优质木材的供应; 3 是木工工具的改进,为家具工艺技术提供了物质前提 问答题: 1、如何区分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 2、 答:审美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它反映了对象在什么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产品所具有的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产品的适用性则是一种功利价值。审美价值具有的是精神功能,功利价值具有的则是一种物质功能。 2装饰与产品风格的联系是什么? 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_百度文库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 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 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传神”这一范畴最初是由__________提出来的。 二、 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感知 2、“自然人化” 3、共同美 4、“和谐” 5、审美态度 6、“流溢说”

三、 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 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2、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鲍姆嘉通 2、尧斯 3、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 4、《大希庇阿斯篇》 5、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 6、孔子 7、顾恺之

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设计基础》期末摸拟试卷(课程代码1017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德国1919年由格罗佩斯创建的________艺术学院,被认为是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象征。( A ) A 包豪斯 B 乌尔姆 C 芝加哥 D 柏林 2.从19世纪末建筑师沙利文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到包豪斯强调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再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式”设计风格,表明( D )设计思潮开始具有简洁、明快的现代审美新风格。 A 科技主义 B 形式主义 C 后现代主义 D 功能主义 3. 20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籍装祯、商品包装、广告等设计取得好的业绩、(C )的现象是当时一大特色 A 插画家同时也是设计家 B 设计家同时也是商家 C 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 D 美术家同时也是商家 4. (B )设计北京香山饭店 A 梁思成 B 贝律铭 C 杨廷宝 D 吴良镛 5. 市面上的电脑3D动画软件中高档的有(B )和hunidi等 A 3dsmax B softimage C lightwave D maya 6.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正确的是(C ) A 加强环境整体设计是核心 B 以人为本为基本 C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原则 D 室内设计必需结合室外设计 7.家具设计师(A ),1959年采用玻璃纤维设计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鹅椅,成为他的代表作,并且直接引发了60年代新风格的出现 A 阿纳·雅各布森 B 马特·斯坦 C 汉斯·魏格纳 D 沃尔特·格洛皮乌斯 8. 从(B )时起,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自发的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运动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 D 改革开放 9. 环境设计艺术包括室内设计( B )室外设计 A 展台设计 B 展示设计 C 展览设计 D 展现设计 10.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全书是(C ) A《淮南子》B《园治》C《天工开物》D《管子》 11.( A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A 莫里斯 B 格罗佩斯 C 米斯·凡德罗 D 贡布里希 12.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的外形是纵横交错的裸露的钢铁管道,像一个炼油厂。设计师如此设计是遵循了美感特征中的美的( B ) A 审视感 B 模糊感 C 材料质感 D 距离感 13.(A )是将包豪斯精神带到英国又传播到美国的人,同时他也是教育家、设计师和批评家。 A 格罗佩斯 B 阿什比 C 耐特 D 沙利文 14. 1919年,( B )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A 彼特·贝伦斯 B 格罗佩斯 C 沙利文 D 赫尔佐格·德梅隆 15. 将(C)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