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2 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

考点12 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
考点12 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

考点12 化学实验基础

1.(2020·天津高考真题)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A.配制50.00mL0.1000mol.L-1Na2CO3溶液需要用容量瓶,不能使用量筒配置溶液,故A错误;

B.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气体,根据氯气在水中的反应:

Cl2+H2O?H++Cl-+HClO,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使氯气溶于水的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洗气瓶长进短出,利于除杂,故B正确;

C.蒸馏要使用直形冷凝管,接水口下口进上口出,球形冷凝管一般作反应装置,故C错误;

D.硅酸钠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是一种矿物胶,能将玻璃塞与试剂瓶的瓶口粘在一起,盛装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应使用橡胶塞,故D错误。

答案选B。

2.(2020·安徽高三月考)下列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A.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mol/L100mLNaCl溶液,还缺少托盘天平,A不选;

B. 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能达到实验目的,B选;

C.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 用NaOH溶液滴定草酸溶液,如果用甲基橙溶液作指示剂只能生成草酸氢钠,不能测定草酸是二元酸,D不选;答案选B。

3.(2020·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月考)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的主要成分有MnO2、NH4Cl、

ZnCl2等。某

同学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杂质

B.操作③中盛放滤渣的仪器是坩埚

C.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答案】A

【解析】

A.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能作双氧水的催化剂,灼烧后的滤渣能加快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能证明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所以该实验的目的不是除去滤渣中杂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操作③是在坩埚内灼烧滤渣,通常把泥三角放在三角架上,再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故B正确;C.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NH4Cl、ZnCl2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操作②是把难溶于水固体与水溶液分离,应是过滤,故C正确;

D.操作①中玻璃棒起到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故D正确;故答案为A。

4.(2020·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

A.不同浓度的草酸和相等浓度的高锰酸钾反应,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这样可以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正确;

B.配制1.00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并且要对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2~3次,将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若不进行洗涤,溶质的量会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实验操作不能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大理石和纯碱的化学成分不同,性质不同,与盐酸的反应快慢不同,故不能用题述实验操作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

D.碘遇淀粉变蓝,若实验中淀粉过量或水解不完全,加入碘水反应后的溶液会变蓝,不能证明淀粉是否水解,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是否发生水解,取少量的水解液于试管中,应先加入碱中和稀硫酸,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淀粉水解,故D错误;答案选A。

5.(2020·北京朝阳高三模拟)下列物质的实验室制取、检验及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A.制取并检验氨气

B.制取并检验SO2气体

C.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

D.制取并检验乙炔

【答案】D

【解析】

A.实验室制备氨气,可以通过加热Ca(OH)2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实现;对固体进行加热时,一般试管管口向下倾斜;收集氨气时,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并且在收集试管的管口处需加一团棉花;验满时,用湿润的红石蕊试纸验满,A项正确;

B.用浓硫酸和Cu反应制取SO2时需要加热;检验SO2可用品红溶液;由于SO2是有毒气体,所以要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吸收装置中的球形干燥管又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B项正确;

C.乙酸乙酯制备时需要加热,并且注意防止暴沸;用盛有饱和碳酸钠的溶液收集产品时,需要注意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的方式分离,C项正确;

D.利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的乙炔中会含有H2S和PH3等杂质,在检验乙炔之前,一定要把杂质除净,所以应该在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前方添加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D项错误;

答案选D。

6.(2020·广东高三月考)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A .加入碘水后,溶液呈蓝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并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反应,故A错误;

B.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镁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此时溶液温度上升,可证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故B正确;

C.BaCl2、CaCl2均能与Na2CO3反应,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或二者混合物,故C错误;

D.向H2O2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发生化学反应2KMnO4+3H2O2=2MnO2+2KOH+2H2O+3O2↑等(中性条件),该反应中H2O2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

【点睛】淀粉在稀硫酸作催化剂下的水解程度确定试验较为典型,一般分三种考法:①淀粉未发生水解: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碘单质,溶液变蓝,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并加热,未生成砖红色沉淀;②淀粉部分发生水解: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碘单质,溶液变蓝,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并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碘单质,溶液不变蓝,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并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此实验中需要注意:①碘单质需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加入,否则氢氧化钠与碘单质反应,不能完成淀粉的检验;②酸性水解后的溶液需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否则无法完成葡萄糖的检验;③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或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试验中,均需要加热,银镜

反应一般为水浴加热。

7.(2020·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化学多米诺实验”即只需控制第一个反应,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如图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Cu2+ +4NH3.H2O= 4H2O+[Cu(NH3)4]2+ (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是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B.A和B之间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A和B内气压

C.B中反应速率大于D中反应速率

D.H中出现浅黄色浑浊

【答案】C

【解析】

A.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装置内气压引发后续反应,故A正确;

B.B中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H2,内压增加,在A和B之间增设了导管a,其作用是平衡A和B内气压,使稀硫酸顺利流下,B中生成的H2进入C中,C中内压增加,把C中的硫酸和硫酸铜(少量)混合溶液挤压到D中,故B正确;

C.在D中Zn和硫酸铜反应生成少量Cu后,Zn和生成的Cu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加快Zn和硫酸的反应,B中反应速率小于D中反应速率,故C错误;

D.D中生成的H2进入E中,E中内压增加,把E中的硫酸铜溶液挤压到F中,Cu2+和氨水生成蓝色Cu( OH)2沉淀,但随后转化为可溶性的[Cu(NH3)4]2+,被挤入到G中,促使H2O2分解,H2O2分解生成的O2进入H 中和过量H2S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的S沉淀,挥发出的H2S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故D正确;

答案选C。

8.(2020·湖北安陆第一高中高三月考)习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5G商用加速推出,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制造芯片用到高纯硅,用SiHCl3与过量H2在1100~1200℃反应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下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l3遇水H2O 强烈水解,在空气中易自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 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B.实验时先打开装置C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C.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

D.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管会软化

【答案】B

【解析】

A.SiHCl3遇水H2O 强烈水解,所以H2应干燥,故装置B 中的试剂是浓硫酸,A正确;

B.SiHCl3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前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所以应先通H2,后打开装置C中分液漏斗的旋塞,B错误;

C.SiHCl3呈液态,需转化为蒸气进入石英管中与H2反应,所以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C正确;D.制高纯硅时,温度在1100~1200℃,所以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D正确;故选B。9.(2020·湖北安陆第一高中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A.向Na2S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由此可知酸性为盐酸大于氢硫酸,均为无氧酸,不能比较

Cl 、S 的非金属性强弱,A 错误;

B .溶有SO 2的BaCl 2溶液中通入气体X ,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沉淀为硫酸钡,说明X 具有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从而生成硫酸钡沉淀,但X 不一定是氯气,若沉淀为亚硫酸钡,则X 为氨气,B 错误;

C .向稀硫酸酸化的H 2O 2溶液中滴入FeCl 2溶液,溶液变黄色,说明亚铁离子被双氧水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氧化性是H 2O 2>Fe 3+,C 正确;

D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片,然后通入O 2加热,先无明显现象,通入加热后变蓝,说明有铜离子生成,但反应的实质是O 2把铜氧化为铜离子,不能比较稀硫酸与铜离子的氧化性强弱,D 错误; 答案选C 。

10.(2020·广东高三月考)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 2O 3)32

和Br —等]中回收Ag 和Br 2的主要步骤为: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 2S 溶液沉银,过滤、洗涤及干燥,灼烧Ag 2S 制 Ag ;制取Cl 2并通入滤液氧化Br —,用苯萃取分液。其中部分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甲分离Ag 2S 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B .用装置乙在空气中高温灼烧Ag 2S 制取Ag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滤液中Br —的Cl 2

D .用装置丁分液时,先放出水相再从上口倒出有机相 【答案】D 【解析】

A .装置甲为过滤装置,分离Ag 2S 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损坏滤纸,A 错误;

B .装置乙中的蒸发皿不能用于灼烧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Ag 2S 会生成SO 2,污染环境,同时生成的Ag 会被氧化成Ag 2O ,B 错误;

C .装置丙中,没有加热装置,不能制得Cl 2,C 错误;

D .用装置丁分液时,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在上层,所以应先放出水相,再从上口倒出有机相,D 正确; 故选D 。

11.(2020·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恒压滴液漏斗有利于液体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

B.三颈烧瓶中混合液的加入顺序是苯、浓硝酸、浓硫酸

C.加热方式可换成水浴加热

D.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中下层液体呈油状

【答案】B

【解析】

A.恒压滴液漏斗能保持漏斗内压强与三颈烧瓶内压强相同,便于液体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A正确;B.三颈烧瓶中混合液的加入顺序是浓硝酸、浓硫酸、苯,B错误;

C.因为加热温度在50~60℃之间,所以加热方式可换成水浴加热,C正确;

D.反应结束后,由于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所以三颈烧瓶的下层液体呈油状,D正确;

故选B。

12.(2020·山东五莲高三模拟)向FeSO4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碘水,溶液无明显变化,然后向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试管中立即产生黄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有黑色固体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固体是Ag单质

B.由实验现象可以推出还原性Fe2+>I-

C.向含有淀粉的碘水中加入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蓝色消失

D.向KI溶液中滴入一定量AgNO3溶液,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I-+2Ag+═I2+2Ag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向FeSO4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碘水,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碘与亚铁离子之间的反应限度较小或不反应,向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试管中立即产生黄色沉淀,应生成AgI,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说明生成铁离子,有黑色固体生成,为Ag单质,可说明银离子氧化亚铁离子,据此解题。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发生反应:Fe2++Ag+=Fe3++Ag,故黑色固体为银单质,A正确;

B.不能确定碘与亚铁离子之间的反应,则不能确定推出还原性Fe2+>I-,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碘水中加入FeSO4溶液,二者不反应,或反应限度较小,则蓝色不消失,C错误;D.向KI溶液中滴入一定量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沉淀,D错误。故选:A。13.(2020·山东五莲高三模拟)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醛(夹持装置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采取热水浴,丙装置采取冷水浴

B.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

C.实验结束后丙中试管收集的物质是水和乙醛

D.实验结束后丁装置集气瓶中收集的物质主要是N2

【答案】C

【解析】

A.甲装置采取热水浴,加热无水乙醇,得到乙醇蒸气,丙装置采取冷水浴,使乙醛冷却液化,A正确;

B.实验过程中2Cu+O2?

2CuO,CH3CH2OH+CuO

?

CH3CHO+Cu+H2O,所以可观察到铜网出现红色和黑

色交替的现象,B正确;

C.乙醇、乙醛、生成的水均能被冷水冷却液化,所以丙中试管收集的物质是水、乙醇和乙醛,可能还含有氧化生成的乙酸,C错误;

D.空气和乙醇蒸气通过Cu的催化氧化和冷水浴后,氧气发生反应而消耗,氮气不参加任何反应,则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氮气,D正确;故答案为:C。

14.(2020·山东五莲高三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

A.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应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过滤将硝酸钾残留在母液中,A错误;

B.浓度不同、催化剂不同,两个变量,不能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B错误;

C.由于向2mL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2mL1mol?L-1MgCl2溶液可知MgCl2过量,故若滴加FeCl3溶液后观察到红褐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沉淀转化,则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C正确;D.水解后检验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应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水解后没有加碱中和酸,则不能检验,D错误;故答案为:C。

15.(2020·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氨气的还原性,设计如下实验:

已知:Cu2O呈红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生成铜和二价铜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可以用装置①来制备氧气、二氧化碳或氢气

B.先启动装置①中的反应,当装置④漏斗中产生较多白雾时,再点燃酒精灯

C.固体X可能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干燥管中的试剂可能是氯化钙

D.实验结束后取少量③中的红色固体加稀硫酸,若溶液变蓝,则一定含有Cu2O

【答案】C

【解析】

A.在实验室,可以用装置①使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碳酸钙和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或用锌与稀硫

酸反应制备氢气,A说法正确;

B.先启动装置①中的反应,生成氨气,使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当装置④漏斗中产生较多白雾时,再点燃酒精灯,B说法正确;

C.固体X可能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干燥管中的试剂可能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氯化钙能与氨气反应,不可能为氯化钙,C说法错误;

D.实验结束后取少量③中的红色固体加稀硫酸,Cu2O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单质铜,而铜不反应,故若溶液变蓝,则一定含有Cu2O,D说法正确;答案为C。

16.(2020·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先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D.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大量水冲洗

【答案】D

【解析】

A.有些玻璃仪器加热时不需要垫石棉网,如试管,A错误;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应先将硝酸与硫酸混合(硫酸滴入硝酸中),再滴入苯,B错误;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应使用酒精冲洗,用70℃以上的热水会导致烫伤,C错误;

D.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由于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应用大量水冲洗,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要注意D选项,若较大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再用大量水冲洗,否则会因浓硫酸与水放热而造成烫伤。

17.(2020·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D

【解析】

A.HNO3和H2O2都具有强氧化性,均能使亚铁离子变为铁离子,无法比较HNO3和H2O2氧化性的强弱,A结论错误;

B.将铜粉加入1 mo1? L-1 Fe2(SO4)3溶液中,铜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无黑色固体生成,B 现象错误;

C.铜粉加入稀硝酸溶液中,有NO生成,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现象错误;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碳化,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D正确;答案为D。

18.(2020·山西省平遥中学校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A.将苯滴加到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因为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而不是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石蕊试液变红,

是因为产生了HCl导致溶液显酸性,B错误;C.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少量三氯化铁饱和溶液加热煮沸,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D.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Ag+,D错误.答案选C. 19.(2020·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滴定法测定某成分时,一定用到的仪器主要有铁架台、滴定管和锥形瓶

B.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立即进行分液操作

C.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D.取出试剂瓶中的金属钠,切取少量后把剩余的金属钠投入到废液缸中

【答案】A

【解析】

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实验都要使用铁架台、滴定管和锥形瓶,A正确;萃取时,若振荡后不及时放气,则会导致漏斗内压强增大,有爆炸的可能,B错误;洗净的容量瓶不可放进烘箱中烘干,C错误;钠投入到废液缸中会剧烈反应,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错误。

20.(2020·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烷(乙炔):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B.乙醇(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

C.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然后加热

【答案】D

【解析】分析:A.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1,2,2-四溴乙烷,乙烷和溴不反应;B.水和生石灰反应,乙醇和生石灰不反应;C.苯酚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苯和NaOH不反应且和水不互溶;

D.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且引进新的杂质。

详解:A. 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1,2,2-四溴乙烷,乙烷和溴不反应,可以采用洗气的方法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炔,故A正确;

B. 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难挥发的氢氧化钙,乙醇和氧化钙不反应,可用加生石灰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 正确;

C. 苯酚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苯和NaOH不反应且和水不互溶,然后采用分液法分离,故C正确;

D. 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且引进新的杂质,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醇,然后采用分液法分离,故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注意乙醇和乙酸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21.(2020·贵州铜仁高三三模)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以及对应结论都正确且现象与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往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并将产生的

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

褪去

【答案】A

【解析】

A.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沉淀,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正确;

B.乙醇易挥发,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B错误;

C.饱和NaA溶液与饱和NaB溶液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同,不能根据PH判断水解程度,故C错误;

https://www.360docs.net/doc/166190315.html,l4密度比水大,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后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分层,且下层溶液呈紫色,故D错误。答案选A。

22.(2020·河南鹤壁高中高三月考)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称取m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用c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mL。

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题给数据不能求出样品中所含H 2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

B .

1

2

V V 越大,样品中H 2C 2O 4?2H 2O 含量一定越高 C .1

2

V V =3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

D .若所用KMnO 4溶液实际浓度偏高,则测得样品中Fe 元素含量偏高 【答案】B 【解析】

A .设mg 样品中FeC 2O 4?2H 2O 、Fe 2(C 2O 4)3、H 2C 2O 4?2H 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z ,步骤℃中KMnO 4溶液滴定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至+3价,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得①式:3x+6y+2z=5cV 1x10-3;步骤℃中KMnO 4溶液和Fe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铁元素守恒,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为x+2y ,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为+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得②式:x+2y=5cV 2x10-3,①-②x3可得z=

()-3125cV 5cV 2

10-1?,则样品中H 2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3125cV 5126-12m

cV 10??x100%=

()

12c V 0.315-V 3m

x100%,故根据题给数据能求出样品中所含H 2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故A 错误;

B .

1

2

V V 越大,由A 项中H 2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表达式可知,样品中H 2C 2O 4?2H 2O 含量越高,故B 正确; C .

12V V =3时,H 2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12c V 0.315-V 3m

x100%=0,则样品中不含H 2C 2O 4?2H 2O ,由3x+6y+2z=5cV 1x10-3和x+2y=5cV 2x10-3可知,y≠0,则样品含有Fe 2(C 2O 4)3杂质,故C 错误; D .若所用KMnO 4溶液实际浓度偏高,V 2偏小,则样品中Fe 元素的含量偏低,故D 错误; 答案选B 。

23.(2020·广东惠州高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 .将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B .用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应将溴的CCl 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 .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不能随便丢弃

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C

【解析】

A.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烯类因含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溶液会与橡胶中的碳碳双键反应,所以高锰酸钾溶液不可以盛装在碱性滴定管中,故A错误;

B. 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CCl4的密度比水大,位于下层,因此溴的CCl4溶液应从分液漏斗下口倒出,故B错误;

C.金属钠或钾能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避免一些安全隐患,故C正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故D错误;

故选:C。

24.(2020·湖北高三模拟)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沸点为20.8℃,能与水混溶)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用胶管连接其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B.实验过程中铜丝会出现红黑交替变化

C.实验开始时需先加热②,再通O2,然后加热③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

A.装置中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入液体,会使烧瓶中压强增大,双氧水不能顺利流下,①中用胶管连接,打开K时,可以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A选项正确;

B.实验中Cu作催化剂,但在过渡反应中,红色的Cu会被氧化成黑色的CuO,CuO又会被还原为红色的Cu,故会出现红黑交替的现象,B选项正确;

C.实验开始时应该先加热③,防止乙醇通入③时冷凝,C选项错误;

D.为防止倒吸,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D选项正确;

答案选C。

25.(2020·山东济宁一中高三模拟)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用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用装置稀释浓硫酸和铜反应冷却后的混合液

【答案】CD

【解析】

A.是蒸馏装置,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故A错误;

B.氨气易溶于水,该装置不能防止倒吸,不能用于吸收氨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氯气,造成烧瓶内气体的压强迅速减小甚至为0,用该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故C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浓硫酸且密度大于水,稀释浓硫酸和铜反应冷却后的混合液,需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选CD。

26.(2020·河南鹤壁高中高三月考)由AlCl3溶液制备AlCl3·6H2O的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HCl的作用是抑制AlCl3水解和降低AlCl3溶解度,使其以AlCl3·6H2O晶体形式析出

B.抽滤后洗涤时,合适的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铝溶液

C.将AlCl3·6H2O加热脱水,即可得到无水AlCl3

D.为得到纯净的AlCl3·6H2O,宜采用的干燥方式是用滤纸吸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HCl气体通入AlCl3溶液,使用冷水浴,可抑制AlCl3水解,增大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促进AlCl3?6H2O 结晶,用玻璃纤维抽滤,用浓盐酸洗涤晶体,滤纸吸干干燥得AlCl3?6H2O晶体,多余的氯化氢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Al3+会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3H+,通入HCl可以抑制Al3+的水解,增大了溶液中Cl-的浓度,降低AlCl3溶解度,有利于AlCl3?6H2O结晶,故A正确;

B.增大氯离子浓度可防止晶体溶解而损失,合适的洗涤剂为饱和氯化铝溶液,故B正确;

C.加热促进Al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将AlCl3·6H2O加热脱水不能得到无水AlCl3,故C错误;

D.由于AlCl3?6H2O受热易分解,所以不能使用烘干的方式干燥,可以使用滤纸吸干的方式干燥晶体,故D 正确;答案选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