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地层描述复习进程

Q4地层描述复习进程
Q4地层描述复习进程

Q4地层描述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00m。

2、冲洪积层(Q4al+p1)

(1)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

4.00mm,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1.3~5.8m。

(7)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

土层中,厚度不均匀。根据其密实度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类。

3、崩坡积层(Q4col+del)

崩坡积物(Q4col+del):为陡崖崩积堆积产物,物质组成主要为粘性土混杂碎石或碎块石土,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3,层厚一般为0.8~4.0m。

4、残坡积层(Q4dl+el)

残坡积物(Q4dl+el):棕红、松散,为砂岩和泥岩风化堆积产物,由上往下颗粒逐渐变粗,分选性差,物质组成主要为粘性土混杂碎石或碎块石土,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2:1,厚度变化大,层厚一般为0.5~3.0m。

5、滑坡堆积层(Q4del)

滑坡堆积物(Q4del):物质组成主要为粘土亚粘土混杂紫红色泥岩碎石和泥质砂岩碎石,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2,层厚一般为1.0~5.0m。

6、泥石流堆积层(Q4sef)

物质组成主要为块碎石土,块碎石棱角分明,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3,层厚一般为0.5~3.0mm。

7、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

(1)含碎石粉质粘土

褐灰~褐黑色,稍湿。含约15~25%的碎石,碎石粒径2~

6cm。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分布形态主要以透镜体分布于该层中。

(2)碎石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8cm,含少量块石,局部块石粒径达15cm以上,碎石含量45~65%,充填20~30%的粉质粘土。根据密实程度,将其分为松散碎石、稍密碎石、中密碎石三个亚层。

8、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

评估区出露基岩为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钙质砂岩板岩和灰岩以及石炭系岷河组(C2mh)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燧石灰岩夹砾灰岩,岩层产状190°∠55°,薄~中厚层状构造,岩性较单一,风化强烈,裂隙较发育,工程地质岩组属于半坚硬岩组。

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

《遥感地质学》 课程作业 题目: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 姓名:杨明珠 班级:064131 学号:20131002772 授课教师:牛瑞卿 2016年5 月23 日

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 本研究区选择的是贵州省望谟县麻山乡,经纬度范围为122-124E、35-40N,麻山乡位于望谟县东部,始建于1995年,是全县建立最晚的乡。乡政府所在地和平村距县城约54公里,东邻桑郎镇,南界纳夜镇,西接大观乡,北靠新屯镇和乐旺镇处于“麻山片区”中心区域位置;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1422毫米,最低海拔742m,最高海拔1484m,平均海拔1160m。花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东北面,东邻德江、思南两县,南靠石径乡、龙泉镇,西与绥阳镇接壤,北面为德江县,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花坪镇以丘陵地貌为主,构成东南与西北高,东北与西南低的地形特点,最高海拔1230米,最低海拔610米,平均海拔909米。 下图为研究区地质图,比例尺为1:20万。 研究区地质图 研究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所使用的是landsat 7的数据,用ENVI所展示的是第7、4、3波段的RGB影像,如下图:

放大来看可以看见左上角有一个呈椭圆形的区域,在影像上粗糙,层理不明显,在强烈切割地区,地形崎岖,分水岭尖,而上部为浑圆状,有时像碳酸盐岩形成的连座峰林,节理数量少而明显,植被分布不均,地面水系不发育。 由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可以看出这片区域发育为粘土砾岩,特征明显,由该地区的矿产分布特征来看为高岭土矿,详细图像如下图: 在图中可以看出颗粒状的粗糙形态,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因呈白色而又细腻,又称白云土。因江

Q4地层描述复习进程

Q4地层描述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00m。 2、冲洪积层(Q4al+p1) (1)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 4.00mm,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1.3~5.8m。 (7)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

综合判断地层的岩性

岩性物理特征曲线特征 泥岩⒈非渗透。⒉低电阻。⒊低密度。 ⒋高含H。⒌大时差(声速小)。 ⒍含放射性矿物多。⒎层理不发 育。⒈自然电位无异常,微电极深浅测向无幅度差。⒉电阻率曲线有低值,感应幅度高。⒊密度曲线低1-2 g/cm3。⒋中子r幅度低(长源距)⒌声波时差曲线上有大幅度500us/m左右。⒍在自然r上幅度高。⒎所有的曲线上,曲线都比较平缓,变化不大。⒏中、深感应低值。 砂岩⒈有孔隙性和渗透性。⒉电阻率较高。⒊泥质含量少。⒋含有某 种流体。⒌密度,中等密度。⒍ 时差,350us/m左右。⒎好的砂 层层理不发育(通常情况)。⒈自然电位有异常,微电极深浅测向有幅度差。⒉电阻率曲线上幅度较高,电导低(高矿化度水时例外)。⒊自然r有低值(自然电位有异常)。⒋中子r通常是低值,当含的是高矿化度水时电阻率低,当含的是油气水(指淡水)电阻率升高。⒌中等密度(在2-2.5)。⒍时差在350 us/m左右。⒎曲线起伏不大。 ⒏中深感应曲线相对较低,含淡水升高。 岩性物理特征曲线特征 灰岩⒈多数无渗透性,少数例外(生物灰岩等)。⒉通常是高电阻。 ⒊低含H。⒋高密度。⒌含泥量 变化大。⒍高声速。⒎常常有比 较发育的裂隙和溶洞。⒏层理不 明显,通常井壁无泥饼,规则, 有小的起伏。⒈自然电位多数无异常,微电极、深浅侧向按理是无差异的,但在微电极曲线上往往有小正差常。⒉电阻率曲线上幅度高,电导率低。⒊中子r曲线上有高值。⒋密度曲线幅度在2.7g/cm3左右。⒌自然r曲线可大可小,有时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引起一些异常。⒍有低时差(150 us/m左右)。⒎时差曲线上有周波跳跃。⒏曲线起伏都比较大。⒐中深感应曲线为高阻(裂缝发育为低阻)⒑补偿中子为高孔隙度(对储集层讲)双侧向有小的正幅度差。 火成岩(变质岩)⒈一般无渗透性。⒉都是高电 阻。⒊大声速的。⒋一般高密度 的。⒌低或不含H。⒍高放射性。 ⒎井壁无泥饼,并且有小的起 ⒈自然电位无差异,深浅侧向无异常,微电极有小的正差异。⒉电阻率曲线幅 度高,电导特低(但有例外,对一些金属矿床电阻率会特低,电导率高)。⒊时 差小(100us/m)。⒋密度>2.7g/cm3。⒌中子伽玛的幅度高值。⒍自然伽玛的幅 度中值,当放射矿物含量高时为高值。⒎曲线起伏比较大,特别是微电极、微 侧向更大。⒏中深感应曲线为高阻。 煤⒈无渗透。⒉电阻率很低(比泥岩还低)。⒊密度小。⒋声速小 (有时与泥岩大致相当)。⒈自然电位无异常,微电极、深浅侧向无差异。⒉电阻率曲线为零,电导率极高。⒊密度<2g/cm3。⒋时差大500us/m左右。⒌中、深感应为低值。⒍见扩径现象。 油页岩灰质页岩⒈高阻 ⒉层薄 ⒈电阻曲线幅度高(>泥岩<灰岩)。 ⒉曲线起伏大,呈尖刀状(一般起伏油页岩>灰质页岩)。 ⒊在微电极、深浅侧向有反常的负差异。 岩性物理特征曲线特征 盐层⒈可溶性。 ⒉高阻。⒊钾盐有高放射性⒈扩径现象特别明显(饱和盐水泥浆除外)。⒉泥浆常被咸化,视电阻率曲线变得低平。⒊通常自然伽玛幅度低(钾盐除外)。 砂质泥岩介于泥岩与砂岩之间。介于砂岩泥岩之间,在视电阻率曲线上有小的起伏,呈锯齿状,在微电极曲线 上有小的尖峰,声波曲线上介于砂岩与泥岩之间,自然电位上无异常,见扩径 现象,自然伽玛相对泥岩较低。 灰质泥岩介于灰岩与泥岩之间。在2.5m视电阻率曲线上有小尖峰及平凸形高阻,通常在微电极曲线上出现负幅 度差,声波介于泥岩和灰岩之间,有扩径现象,在4m、中、深感应曲线上出现 鼓包和尖峰,自然电位无异常,自然伽马为中高值。 泥灰岩与泥质含量多少有关。在2.5m视电阻率曲线为高值,相对灰岩较低,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有异常(在裂 缝发育的情况下)。在微电极曲线上呈峰状高阻并见小的正幅度差,自然伽马相 对灰岩较高,声波时差相对灰岩数值增大,中、深感应曲线相对灰岩较低,密 度曲线上随泥质含量增加数值变小。

风化岩地层描述

花岗岩 全风化花岗岩(丫严): 灰白、灰黄色,矿物结构已破坏,花岗结构较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云母等易风化矿物已完全风化成土,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该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石⑶): 灰黃、褐黃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花岗结构清晰,原岩矿物已强烈风化,部分长石、云母已粘土化,残留少量长石硬核,矿物颗粒间联结力已基本丧失,网状裂隙极发育,岩芯呈砂砾状,手捏可散碎。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岩层浸水扰动易软化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VT2<3)): 灰口、褐黄色,花岗结构清晰,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原岩矿物强烈风化,矿物颗粒间具有一定得结构联结力,网状裂隙发育, 岩芯呈碎块状、碎块夹砂砾状,手折或轻击可碎。该岩石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花岗岩: 灰口、灰黃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 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较不发育,沿裂隙面长石已风化变色,见铁镭质浸染。岩芯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块状,锤击声较脆。该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较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山、IV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5 0~7 &平均为65,其等级属“较差得”。 微风化花岗岩: 灰口、灰黄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 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锤击声脆。 该岩石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II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 7 8~9 0,平均为85,其等级属“较好得”。

地层描述

钻孔土层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一些地层描述

Qhal 第四系全更新统洪积层 该点为Qhal,有灰白色未固结砾石层出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颜色较杂,主要呈灰白色、紫红色。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3pal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 该点为Qp3pal,有土黄色含砾粉砂质轻粘土层出露。总体呈土黄色略泛灰白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露头可见厚约0.5-1m砾石层,砾石颜色较杂,主要呈紫红色、灰白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大小一般为2-10cm,大者20cm,砾石磨圆度中等,分选性差。粘土层中可见大量蜗牛化石,大小为0.5-1.0cm不等。该层形成平原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坎高十余米。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2pl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层 该点为Qp2pl,有棕红色含钙质结核重粘土出露。重粘土呈棕红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露头可见呈一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分布于棕红色重粘土中,结核层厚度较稳定,一般为1-1.5m。结核呈姜状,大小3-10cm不等,滴稀HCl 剧烈起泡。粘土中见少量蜗牛化石碎片,化石呈白色,大小一般为0.5-1cm,大者1.5cm。该层形成丘陵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沟深十余米。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N1l 新近系洛阳组 该点为N1l,有灰白色钙质砂砾岩出露。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灰白色,新鲜面呈灰白色。单层厚一般为1-3m,最厚约5m,为巨厚层状,块状层理。砾石含量50-70%,砾石大小一般为0.2-0.5cm,大者0.5-1.0cm,偶见15cm。砾石主要为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磨圆度较差。砂质成分主要为粗砂石英颗粒。胶结物为钙质,滴稀HCl剧烈起泡。胶结物易于风化流失,使砾石间形成较多孔洞。岩石为半固结,易破碎,易风化,地貌上形成丘陵地貌,多在陡坎下出露;岩石为河流、滨湖相沉积。 E3s 古近系石台街组 该点为E3s,有红色中厚层状含砾粉砂质粘土岩出露,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红色,新鲜面呈浅红色,单层厚约为30-50cm,为中厚层状。砾石主要为浅黄色粉砂岩,灰白色钙质泥岩,砾石呈棱角状,磨圆度差,分选性差,砾石大小2-10cm不等,最大可达25cm。水平层理较发育,岩石为固结程度不好,易风化,易破碎。地貌上多形成丘陵地貌,岩石形成于干燥气候下的湖泊沉积环境。

地质编录 一般地质描述要点

一、地质编录一般地质描述要点 (一)岩性或岩层描述 1、岩石名称:结构+成分命名。(前置,单列一行) 如板岩:绢云母板岩、凝灰质板岩、硅质板岩、碳质板岩、钙质板岩、粉砂质板岩; 砂岩:浅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浅变质粉砂岩、中粒杂砂岩……;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 2、描述内容: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其他(岩石的完整致密程度,板岩的条带,砂岩及粉砂岩中的泥砾、包体、结核,砾石,黄铁矿,硅化,蚀变,古生物,节理与裂隙发育情况、接触关系)等,层次要分明。 (1)颜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如灰绿色:表示以绿色为主,灰色为辅。 (2)结构:板岩的结构为变余结构(变余泥状结构、变余粉砂结构);砂岩的结构有:粉砂质结构、细粒结构、中粒结构……; 花岗岩的结构:花岗粗粒结构、花岗中粒结构、花岗细粒结构、似斑状结构。 (3)构造 板岩:板状构造。劈理(板理)发育程度(平整光滑程度,沿板理方向剥成薄片的程度,板理的厚度与密度),同时测量劈理(板理)产状; 砂岩、粉砂岩: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中型交错层理、

大型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逆行沙波、粒序层理、块状、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等)、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冲刷痕、生物遗迹等); (4)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肉眼可见矿物)及矿物特征(包括粒径大小、结晶程度、含量及分布特征。如中粒半自形钠长石占50%,鳞片状黑云母呈团块状集合体分布等)。如果矿物呈规律性条带状分布,描述条带宽度或密集度,尽可能说明不同条带主要矿物(如暗色条带集中分布角闪石或黑云母,浅色条带长石或石英集中分布等)。 (5)其他 a.如果岩石中含有砾石,应该描述砾石含量(当砾石含量较少时,不能参加命名,可用少量或偶见等加以说明)、砾石成分(石英岩、硅质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基性岩、板岩、石英质、泥砾)、砾径(短轴cm×长轴cm)、砾径两极值、主导砾径、磨圆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及分选性(即分布规律,如均匀分布、自上至下逐渐增多或呈韵律层、局部集中或无规律分布等)。 b.板岩的条带结构:描述条带的宽度、密度、条带显示的现象(是暗色矿物显示还是泥质物显示,或其他原因显示的条带) c.节理较明显时,测量节理产状,一般最少测量不同方向的2组。 d.岩石完整致密程度:岩石是否致密坚硬、破碎(非人工破碎),裂隙是否发育,裂隙的形态、是否有规律,如裂隙明显或有矿化蚀变则要测量其产状并加以简单描述,并说明对两侧岩石的影响。

各岩土层岩性特征

各岩土层岩性特征(土方挖填种类): 拟建场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揭示4个单元地层,由上而下由新到老依次为:(1)人工填土、杂填土地层,由于场区位于武汉市内,人为活动频繁、建筑物密集,表层普遍分布填土地层;(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黏土,可塑~硬塑,局部发育有淤泥质粉质黏土夹层,软~流塑状;(3) 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土,硬塑,该层为初勘阶段售1、2、4钻孔揭示,本次详勘未见此层;(4)~(6)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页岩、石英砂岩、局部钻孔揭示到灰岩。 详述如下: (1)人工填土、杂填土:色杂,主要以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黏性土、生活垃圾等,堆填时间大部分小于10年,部分为新近拆迁期间回填,分布于整个场区。层面标高20.10~27.84m,地层厚度0.2~6.5m。 (2)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褐色,流塑~软塑,潮湿,含大量有机质,具有腥臭味,多分布于表层,局部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可塑状粉质黏土层中,幼儿园、C、B89、A9楼盘地基都有分布。层面标高14.90~26.62m,层面埋深0~10m,地层厚度0.6~4.6m。 (3)可塑状粉质黏土:粉质黏土,褐黄色~灰白色,可塑,局部含有铁质结核。层面标高 6.1~27.44m,平均标高18.85m,层面埋深0~15.3m,平均埋深4.15m,地层厚度0.4m~16.3m,平均厚度6.2m。 (4)硬塑状黏土:粉质黏土,褐黄色~灰褐色,硬塑,局部夹有碎石。层面标高1.19~26.22m,平均标高14.61m,层面埋深0~20.6m,平均埋深9.40m,地层厚度5m~9m,平均厚度8m。 (5)坡残积碎石土,暗红色~褐黄色,饱和,密实,碎石成份以石

地质地层描述

和尚沟组总厚248.99m 1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节理极度发育 9.78m 2紫红色层状泥岩与紫红色层状砂岩互层 10.21m 3紫红色中细粒砂岩与灰黄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夹薄层灰黄色中粒砂岩, 4楔状交错层理 43.99m 5紫红色泥质页岩,细粒砂岩,灰白色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夹砾岩层, 6钙质结核层,节理发育,板状交错层理 60.97m 7紫红色细粒砂岩与浅红色薄层状中细粒砂岩互层,夹块状砾岩,板状交 错层理发育 64.12m 8紫红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发育 24.64m 9底部为紫红色薄层状细粒长石砂岩,灰白色薄层状细粒砂岩,具楔状 10交错层理顶部为浅红色中厚层砂岩与紫红色薄片层砂岩互层,富集钙质 结核,具平行层理 43.45m 11紫红色巨厚层泥质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 27.82m 整合 下伏地层刘家沟组(T1l)中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局部含砾 (二)刘家沟组 刘家沟组(T1l)为紫红色细粒砂岩,红色薄层长石石英砂岩,红色、灰绿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互层。层理发育,有大量波痕。含较多核形石且颗粒较大,夹有少量泥粒。 上覆地层和尚沟组(T1h)紫红色砂岩与紫红色页岩互层 整合 刘家沟组总厚114.015m 12灰色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 5.75m 13具有泥砾孔洞的灰色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 1.28m 14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Miss发育。 2.56m 15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有波痕,柱状节理发育。 22.62m 16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板状交错层理,有波痕,Miss发育。 5.91m 17浅红色薄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Miss发育。 6.05m 18浅红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有波痕,平行层理。 7.49m 19红色、灰绿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互层,有波痕,Miss发育。 3.55m 20红色中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无波痕,含有少量泥砾。 2.52m 21红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颜色较上层更深。具平行层理,有波痕和Miss。 1.89m 22浅红色中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自下而上颜色变浅。具平行层理,有波痕和Miss,节理发育。 2.80m 23灰红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发育剪节理,有泥粒,夹有少量泥岩。表面有被风化的波痕。 5.38m 24浅紫红色薄-中厚层细粒砂岩楔状交错层理,有波痕(波长2.5cm,波高5mm,脊宽9mm),Miss发育。 7.34m 25红色薄-中厚层细粒砂岩,平行层理,发育Miss且与波痕伴生。 5.81m 26红色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含较多沙球且颗粒较大(粒径在10-50mm之间),夹有泥砾。平行层理。 2.18m 27紫红色中厚层状细粒砂岩,顶部核形石。 11.61m 28紫红色砂质页岩,白云母含量15%,平行层理,有波痕(波长2.5cm,波高2mm,脊宽1.2cm),Miss发育。 6.00m 29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部分含有泥砾,Miss发育。 2.15m 30紫红色细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层面有大量波痕且流向不同,小波痕(产状338∠27°,波长7cm,波高2mm,南西-北东)和大波痕(产状347∠22°,波长16cm,波高16mm,北东-南西),Miss发育。 1.29m 31紫红色含云母细粒石英砂岩,片状构造,云母含量大于35%,硬度较低,易碎。 0.86m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 一、地层 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下更新统(Q1) 1、冰渍冰水沉积层(Q11gl-fgl) 灰白色砂砾卵石,泥沙质半胶结,砾石成分为安山岩、玄武岩、片麻岩、花岗岩等。砾径一般4-15cm,少数大者达50-60cm,呈半棱角状。泥沙混杂,有的砾石直立,并有马鞍石。砾石有明显的压裂现象,个别压裂宽达3-5cm。砾石风化剧烈,有的手搓即碎,砾卵石含量约占60%。 2、坡洪积层(Q12dl-pl) 棕红色,底部为浅灰绿色含砾(碎)石粘土亚粘土。粘土塑性较强,具垂直节理和大空隙(0.5-1.0mm),含有直径3-5mm铁锰质结核,并有铁锰染现象。 二、中更新统(Q2) 1、洪积层(Q21pl) 砂砾卵石层,杂色,成分比较单一,与母岩有关。砂砾石含量占40-60%,其余为中粗砂,砾径一般为3-8cm,大者10-15cm,大于40cm 的极少。分选磨圆不好,呈棱角-次棱角状,并混有少量粘土。厚度一般3-10m,最厚达50m。本层之上为Q22棕黄色亚粘土,之下为Q12棕红色粘土。

2、坡洪积层(Q22dl-pl) 棕黄色、棕红色亚粘土含砾卵(碎)石,干时致密坚硬,下部含卵碎石较多,卵碎石成分为安山岩、花岗岩、闪长岩,砾径一般5-10cm,大者达15-20cm呈半棱角状,间夹有砂碎石混土薄层,砂碎石砾径一般7-12cm,呈棱角-半棱角状,无分选性,厚度薄者为 0.3-0.4m,厚者达4-5m。 三、上更新统(Q3) 1、冲湖积层(Q31ql-l) 粉细砂夹薄层亚砂土、亚粘土,含砾中粗砂透镜体及薄层灰黑色淤泥质亚粘土,交错层理明显,尤以下部发育有铁锰染现象。 2、坡洪积层(Q31dl-pl) 深灰黄色含砾(碎)石亚砂土、亚粘土,夹砂砾(碎)石透镜体。砾碎石砾径一般0.5-2cm,大者5-8cm,呈棱角-半棱角状。有发育较差的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有钙质网纹和斑点。 3、洪冲积层(Q31pl-al) 上部为褐黄色、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颗粒均匀,粉土含量较高,局部含有中细沙颗粒。结构疏松,具有水平的薄层理,具有白色钙质斑点和钙质网纹,厚4-8m;下部为杂色的砾卵石层,成分为安山岩、花岗岩。分选磨圆不好,呈次棱角状、扁平状。砾径一般为2-5cm,间混有少量黄褐色亚砂土;底部亚砂土含量较多,砾径增大,达10-20cm。 4、风积层(Q32eol)

岩土工程勘察土层岩层描述

1、填土(Q4del):黄褐色,松散,山体表层残坡积物,主要由碎石和粉土组成,碎石含量不均,一般40%左右,棱角状,石英质,粒径一般2-8cm,混有植被根系 2、含碎石粉质粘土(Q3al+pl):红褐色,可塑,韧性干强度中等,其中混有石英岩碎石,含量20%~30%,粒径20~140mm,呈次棱角状,局部含量较高 2、粉砂(Q4a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粒度均等,粘粒含量较高,饱和,松散,局部夹有粉土透镜体。 3、淤泥(Q4m):灰黑色,流塑状,局部软塑,干强度低,摇震反应迅速,微有腥臭味,砂含量较高,混有少量贝壳碎屑,钻进时有掉钻现象。 4、碎石(Q4al+pl):灰黑色,饱和,稍密,碎石含量50%左右,次棱角状,主要成份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cm,空隙由中粗砂及砾石充填 5、粉质粘土(Q3al+pl):褐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混有20%左右的圆砾,亚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mm。 6、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m):灰黑色~黄褐色,软塑~可塑,稍具腥臭味,湿~饱和,砂砾含量30%左右,亚圆状为主,粒径0.5~2mm,个别达到碎石级别,母岩成份主要为强风化石英岩,混有贝壳碎片,局部可见黄褐色砂砾透镜体。 7、强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nq):灰白-黄褐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

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节理裂隙发育强烈,结构面普遍染红,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无回弹,较易击碎,为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8、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nq):灰白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结构部分破坏,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短柱状,锤击较清脆,不易击碎,属于较硬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9、强风化板岩夹石英岩(Q bq):黄褐色、灰褐色,岩体呈散体~碎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片状,给水钻进较快,为软岩,岩体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10、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bq):石英岩,灰白色,灰褐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板岩,灰褐色,灰黄色,变余结构,板理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光滑平直,呈锈黄色,裂隙多为闭合,裂隙无充填,岩石为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给水钻进困难。 11、全风化辉绿岩:黄褐色,稍湿,结构构造不清晰,岩芯呈砂土状,干钻可以钻进。 12、强风化辉绿岩(β):黄褐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有凹痕,无回弹,易击碎,为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13、中风化辉绿岩:暗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5~15cm,属较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全风化板岩(Q nq):黄褐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土柱状,稍具可塑性,

地质描述

工程地质钻孔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

Q4地层描述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00m。 2、冲洪积层(Q4al+p1) (1)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4.00mm,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1.3~5.8m。 (7)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 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土层中,厚度不均匀。根据其密实度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类。 3、崩坡积层(Q4col+del)

岩性特征

内蒙古工作区 主要岩性描述参考资料 (仅供参考) 地勘一院内蒙分院 2011年9月1日

岩性野外观察定名参考资料 按厚度把层(岩层)分为:块状层C>lOOcm);厚层(100—50cm);中厚层(50—10cm);薄层(10—lcm);页片层(1一0.lcm);显微层(<0.lcm)。 陆源碎屑岩的分类 1、砾岩:碎屑直径>2mm 2、砂岩:碎屑直径2-0.063mm 3、粉砂岩:碎屑直径0.063-0.004mm 4、泥质岩:碎屑直径<0.004mm 砾岩类 1、一般特征 直径大于2mm的陆源碎屑,其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称为砾岩, 2、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按砾石大小可分为: 巨砾岩(角砾岩)砾石>256mm; 粗砾岩(角砾岩)砾石256-64mm; 中砾岩(角砾岩)砾石64-4mm; 细砾岩(角砾岩)砾石4-2mm; 砂岩类 1、一般特征 粒度为2-0.063mm的陆源碎屑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称为砂岩。 2、砂岩的分类 按粒度分类: 巨粒砂岩2-1mm; 粗粒砂岩1-0.5mm; 中粒砂岩0.5-0.25mm; 细粒砂岩0.25-0.063mm。 按成分分类: 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 3、砂岩的主要类型

石英砂岩:碎屑物质几乎全部由石英组成,含量在95%以上,胶结物多为硅质.钙质.铁质和海绿石质,具中-细粒,少数为粗粒,一般园度高,分选好,颜色常为灰白色,多为分布广泛的厚层状。 长石砂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其中长石大于25%,石英小于75%,岩屑含量小于长石,胶结物多为钙质.硅质和铁质,具粗-中粒结构,园度较差,分选不好或中等,颜色取决于长石及胶结物的颜色。 岩屑砂岩:中岩屑含量大于25%,石英含量小于75%,长石含量小于岩屑,填隙物大多数为泥晶基质,具中-粗粒结构,磨圆度和分选性都很差。颜色以深色调为主。 4、砂岩的地质意义和研究方法 粉砂岩类 粉砂岩是指碎屑粒度为0.063-0.004mm的一种陆源碎屑类。 泥质岩类 泥质岩主要是由粘土矿物及小于0.0039mm的细碎屑(>50%)组成,含少量粉砂碎屑,又称粘土质岩。 泥状结构是几乎全由粘土质点组成,含5%的以下的砂或粉砂。 泥质岩亦称粘土岩,是粒度<0.0039mm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多数泥质岩是由母岩风化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物质呈悬浮状态被搬运到水盆地中,以机械方式沉积而成。有少数由水盆地中的胶体si02与Al2O3直接凝聚形成的自生粘土及由火山灰蚀变成因的粘土岩。泥质岩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可占沉积岩总量的60%左右。 泥质岩的一般特征 一、物质成分: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常见的有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等。 二、结构最常见的是:泥状结构、粉砂泥状结构、鲕状或豆状结构 三、构造:泥质岩的层理均为水平层理。单层厚度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

地质观测描述1 岩石、构造 (一)岩石观察描述 (一)岩性描述 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石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岩性描述内容: 1、岩石颜色 为岩石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面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面颜色之后)。 2、结构、构造 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 火山岩结构如辉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构造如熔渣状、枕状、石泡、流纹、流线、流面、饼状、豆状等;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类型、胶结成分、层理等特征; 变质岩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 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注意目估矿物含量总和不能大于100%。 对于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态、大小及变化情况,后描述基质;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胶结物的顺序描述。 4、蚀变、矿化 蚀变:岩石的蚀变情况,包括蚀变部位、蚀变矿物、残留矿物; 矿化:金属矿物种类、目估含量、集合体形式等。 基本要求:正确定名,切忌印象描述。 (二)岩层(岩体)观察描述 在岩性观察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大观察范围,描述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总体特征。描述内容: 1、岩相划分情况; 2、岩性变化及互层情况; 3、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 4、包体特征; 5、化石产出情况。 基本要求:正确分层。 (三)接触关系观察描述 描述不同岩层、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内容: 1、接触带类型: 按接触界线的明显程度分为:急变、渐变; 按成因分为:沉积(超覆)、断层、侵入(脉动、涌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 2、接触带特征; 3、接触带侵入岩岩相变化;

常见地质构造图片及描述

一、板劈理: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 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 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

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

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

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 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 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 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 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

工程地质地层描述

1、杂填土(Q4 ml)①: 该层主要分布于富屯溪两岸护坡处,整个场地表层,揭露厚度0.50~9.60m。褐黄、灰黄色为主,湿~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填料主要为卵石,粗砂、建筑垃圾及少量粘性土,硬杂质含量约70%,卵石的一般粒径为2~6cm,个别最大粒径为18cm,母岩为花岗岩及砂岩,中等风化。河中部分未经系统分层压实处理,回填时间较短(大于5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土质成分与结构疏密不均。该层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最小值N63.5=10.2击,最大值N63.5=47.7击。但该层护岸部分地段经过处理,处理过的杂填土密实度较好。护岸部分相对于河中部分较好,但总体偏差。 2、卵石(Q4al-pl)②: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1~AZK4-1、AZK9~AZK19、DZK1~DZK6、QK1~QK26、QK84~QK99、ZK1~ZK19钻孔有揭露。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1.70~9.20m,顶板埋深0.00~9.60m,层顶高程109.66~11.796m。灰黄、灰色等色,中密为主,局部为稍密,卵石原岩主要为片岩,中等风化程度,直径2~5cm,亚圆形,级配一般,可选性较好,磨圆度一般,填充物主要为中粗砂,局部含泥,胶结度一般。其中>20mm颗粒>50%,<20约占45%。该层在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63.5=13.87击,修正值N63.5=13.69击。土质结构较均匀,工程性能较好。 3、全风化石英片岩(Pt2-3x)③: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9~AZK19、DZK1~DZK6、QK1~QK5、QK20~QK27、QK86~QK99、SZK1~SZK6、ZK1~ZK12、ZK17~ZK19钻孔有揭露,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0.50~13.10m,顶板埋深1.10~13.40m,层顶高程102.31~124.66m。灰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