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车间员工试题及答案

饮片车间员工试题及答案
饮片车间员工试题及答案

饮片车间员工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药材凡经()、()或()等处理,均称为饮片。

2、GMP的中文全称是:()。

3、进入生产区的操作人员必须()、()、()、()后进入生产区。

4、中药炮制按操作工序可分为()、()、()三大类。

5、中药材的蒸制、炒制、炙制、锻制等炮制操作应有良好的()、()、()、()设施。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设施。

6、湿饮片置于烘干机中,其烘干温度一般不超过()℃,气味芳香、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超过()℃.

7、净选药材的厂房内应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

8、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应(),()、()、不与中药材、中药饮片发生()、()中药材中药饮片。

9、饮片炮制过程中用水的标准(),洗涤要用(),洗涤后的药材不得()。

10、饮片生产中常用的干燥方法有()、()、()。

11、中药饮片的原料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材。须按国家药品标准进行主要项目( )的检验。

12、中药材的浸润原则是( )、()。

13、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 )妥善存放,未经批准人员不得进入。

14、从事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该具有( )和( )两方面素质。

15、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的各级人员应该按要求进行( )和( )后方可上岗。

16、中药饮片生产涉及用火时,有( )和( )之分。

17、炙法是炮制中炮炙项下的一种方法,包括了( )、()、()、()、()、()。其中蜜炙时需要()。其中我们的50种中药饮片中用醋炙炮制法的是()。

18、中药饮片生产时,辅料有药用标准的应使用()执行,没有药用标准的应按食用或其它相关标准执行。

19、物料使用时应按()发放,并按入库时间顺序()。

19、生产时须在生产状态牌上填写好生产产品的()、()和()。

20、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确认并签注()和()。

21、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清场,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遗留与本次生产有关的()和()。

22、饮片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应按()操作,不得任意更改。

23、原料、辅料要按()、()、()分开存放。

24、物料应该按规定的()储存,期满后必须按规定();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也要及时()。

25、使用热风循环烘箱干燥饮片开蒸汽时,先开()再开()。干燥结束时先

关(),再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药材炮炙中,蒸、煮、炖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炙品,用水或规定的辅料()。

~10 kg ~20 kgC. 20~30 kgD. 30~40 kg E.与待炮炙品等量

2、下列哪一项不是实施GMP的目标要素:()

A. 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B. 防止对药品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

C.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D. 与国际药品市场全面接轨

3、在蒸制中药材时,密封指将容器或器具用适宜的方式封闭,以防止外部()侵入。

A.微生物

B.水分

C.粉尘

D.空气

4、下述活动中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的是()。

A.确认和验证

B.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

C.产品的生产

D.以上都是

5、《中国药典(2015版)》中药饮片炮制通则规定的制法为()A.净制B.切制C.炮炙D.其它[发酵、发芽等] E.以上

都是

6、中药饮片销售记录保存期限是()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7.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应当:()

A.销毁

B.返包

C.退还药品经销商

D.上交药品行政管理部门

8、药品企业应当长期保存的重要文件和记录有()

(多选)

A.质量标准

B.操作规程

C.设备维修记录

D.稳定性考察报告

9、饮片生产中,不宜切制的药材捣碎或碾碎使用外。一般其它药材切制品有()(多选)

A.片

B.段

C.块

D.丝

10、炮炙中,炒制分为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其中加辅料炒又分为()(多选)

A.麸炒

B. .盐炒

C. 蛤粉炒

D. 滑石粉炒

E.砂炒

三、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黄芩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图、关键工艺参数及设备生产流程图及设备名称。(20

分)

2、简述中药炮制目的。(10分)

饮片车间员工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均称为饮片。

2、GMP的中文全称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进入生产区的操作人员必须(更鞋)、(更衣)、(更帽)、(洗手)后进人生产区。

4、中药炮制按操作工序可分为(净制)、(切制)、(炮制)三大类。

5、中药材的蒸制、炒制、炙制、锻制等炮制操作应有良好的(通风)、(排烟)、(除尘)、(除湿)设施。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

6、湿饮片置于烘干机中,其烘干温度一般不超过(80)℃,气味芳香、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超过(60)℃.

7、净选药材的厂房内应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8、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应(表面光洁),(易清洗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不与中药材、中药饮片发生(化学反应)、(不吸附)中药材中药饮片。

9、饮片炮制过程中用水的标准(不低于饮用水标准),洗涤要用(流动水),洗涤后的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10、饮片生产中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干法)、(阴干法)、(烘干法)。

11、中药饮片的原料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材。须按国家药品标准进行主要项目(至少真伪鉴别)的检验。

12、中药材的浸润原则是(药透水尽)、(少泡多润)。

13、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专门区域)妥善存放,未经批准人员不得进入。

14、从事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该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方面素质。

15、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的各级人员应该按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

16、中药饮片生产涉及用火时,有(文火)和(武火)之分。

17、炙法是炮制中炮炙项下的一种方法,包括了(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其中蜜炙时需要(炼蜜)。其中我们的50种中药饮片中用醋炙炮制法的是(醋延胡索)。

18、中药饮片生产时,辅料有药用标准的应使用(药用标准)执行,没有药用标准的应按食用或其它相关标准执行。

19、物料使用时应按(批)发放,并按入库时间顺序(先进先出)。

19、生产时须在生产状态牌上填写好生产产品的(名称)、(批号)和(日期)。

20、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当由(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21、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清场,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遗留与本次生产有关的(物料)和(文件记录)。

22、饮片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应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任意更改。

23、原料、辅料要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开存放。

24、物料应该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期满后必须按规定(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也要及时(复验)。

25、使用热风循环烘箱干燥饮片开蒸汽时,先开(排气阀)再开(进气阀)。干燥结束时先关(进气阀),再关(排气阀)。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药材炮炙中,蒸、煮、炖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炙品,用水或规定的辅料(C)。

~10 kg ~20 kgC. 20~30 kgD. 30~40 kg E.与待炮炙品等量

2、下列哪一项不是实施GMP的目标要素:(D)

A. 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B. 防止对药品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

C.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D. 与国际药品市场全面接轨

3、在蒸制中药材时,密封指将容器或器具用适宜的方式封闭,以防止外部(B )侵入。 A.微生物B.水分C.粉尘D.空气

4、下述活动中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的是(D )。 A.确认和验证B.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 C.产品的生产D.以上都是

5、《中国药典(2015版)》中药饮片炮制通则规定的制法为(E )A.净制B.切制C.炮炙D.其它[发酵、发芽等] E.以上都是

6、中药饮片销售记录保存期限是(C ) A.一年B.二年C.三年

7.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应当:(A )

A.销毁

B.返包

C.退还药品经销商

D.上交药品行政管理部门 8、药品企业应当长期保存的重要文件和记录有(ABD ) (多选)

A.质量标准

B.操作规程

C.设备维修记录

D.稳定性考察 报告

9、饮片生产中,不宜切制的药材捣碎或碾碎使用外。一般其它药材切制品有(ABCD )(多选) A.片B.段C.块D.丝

10、炮炙中,炒制分为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其中加辅料炒又分为(ABDE )(多选) A.麸炒B. .盐炒C. 蛤粉炒D. 滑石粉炒 E.砂炒

三、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黄芩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工艺参数及所用设备名称,与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20分)

(一)、黄芩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净选台 洗药池 蒸箱 切药机

包装台 烘 箱

(三)、所用设备名称一览表

(四)、关键工艺参数

2、简述中药炮制目的。(10分)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联系。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5.便于调剂和制剂。

6.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7.矫味矫臭,有利于服用。

8.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9、提高了商品价值

10、产生新功效,扩大用药范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