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说课稿

柏合学校王仕敏

一、教材分析: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七年级上册2单元“生物体”第三章“细胞”的第三节。从知识联系横向来看,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细胞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内容讲述了细胞增殖是一种生命现象。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将要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进而知道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因此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后面的教学水到渠成。从知识联系纵向来看,细胞分裂也是高中生物课的重要内容,学习细胞分裂过程有利于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过渡和衔接。

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看,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他们富有朝气,热爱大自然,相信科学,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同时希望能在新环境中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2、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属于农村学校,因此,学生的认知深度和广度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限制。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思维也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时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建模的方法研究生物学,说出细胞保持体积较小的原因;

2、学生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认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细胞分裂的过程;②细胞分裂的意义。

2、难点:①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得出;②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是发现式的学习。基于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始终围绕如何能比较好地满足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爱好,进而推动其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这个中心去进行教学构思。根据教材内容我预备采用以下方法:

直观教学法:利用挂图、插图、模型、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讨论法:在探究过程中,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实验探究法:利用数学建模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模型计算,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让其参与交流、合作的方式,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完整版)细胞增殖的练习题及答案(2)

细胞的增殖作业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2.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 38.6—40.6h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3.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向左下方略移动装片,图像向右上方移动 4.种子萌发时,在利用光能之前,不会发生下列哪种现象() 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 C.细胞呼吸D.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5.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化只发生在人的胚胎时期 B.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 C.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是细胞发生分化的过程 6.癌细胞属于恶性分化的细胞,表现为() A.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B.存在大量游离核糖体 C.细胞代谢速率下降D.细胞含水量急剧下降 7.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 ..的是()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三) 〖教学目标〗 1.知识: (1)解释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2)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2.能力: (1)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2)运用记录、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模拟探究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情境,引出问题: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引出"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活动。针对模拟探究实验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理解细胞体积较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进而引出细胞如何保持较小的体积的问题。对此学生容易想到细胞可以一分为二,即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数目增多。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得出。 2.染色质、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模拟探究、计算、分析、讨论、分析讲解等方法。 〖教学用具〗 课前要求学生制作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看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答:细胞。 设问:大象的身体比小老鼠大得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两者的细胞比较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大象的身体大的原因在哪儿呢? (激起了学生好奇心,纷纷进行推测。) 教师总结:其实两者的细胞在大小上没有什么区别,大象身体大的原因在于体内细胞数目多。 现在再来看看新生儿和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量,新生儿体重一般只有3~4kg,成人体重一般在50~70kg,是父母的细胞比新生儿的细胞体积大还是数目多呢? (进一步认识生物的体积与细胞大小的关系) 答:父母细胞的数目比新生儿的细胞多。 据测算新生儿体内一般有1012个细胞,其父母有1014个细胞,两者在数量上相差100倍,但细胞体积是差不多大,父母身材高大的原因是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目多。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说课稿 柏合学校王仕敏 一、教材分析: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七年级上册2单元“生物体”第三章“细胞”的第三节。从知识联系横向来看,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细胞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内容讲述了细胞增殖是一种生命现象。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将要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进而知道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因此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后面的教学水到渠成。从知识联系纵向来看,细胞分裂也是高中生物课的重要内容,学习细胞分裂过程有利于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过渡和衔接。 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看,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他们富有朝气,热爱大自然,相信科学,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同时希望能在新环境中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2、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属于农村学校,因此,学生的认知深度和广度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限制。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思维也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时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建模的方法研究生物学,说出细胞保持体积较小的原因; 2、学生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认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细胞分裂的过程;②细胞分裂的意义。 2、难点:①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得出;②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是发现式的学习。基于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始终围绕如何能比较好地满足学生强烈的求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一、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1)动物细胞分裂时,先是一个细胞核分裂为两个细胞核;然后,细胞中央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地向内凹陷,最终使细胞质一分为二,每部分细胞质中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 (2)植物细胞分裂时,当细胞核分裂为两个新的细胞核后,在两个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并产生新的细胞壁,从而使一个植物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4)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二、细胞分裂的意义 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2.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而繁殖后代。 3.通过细胞分裂使生物体内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三、细胞表面积与细胞生活的关系 1.细胞长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而细胞表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 2.在相同体积下,表面积越大,吸收的营养物质就越多;表面积越小,吸收的营养物质就越少。 四、细胞可以保持较小体积 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虽然能生长,但是不能无限制生长,长到一定大小时,有些细胞就会进行细胞分裂。通过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了两个相似且体积相对减小的细胞,所以,细胞分裂不仅可以使细胞数量增多,同时也使细胞保持较小的体积。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的是( )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一个细胞核 B.细胞核平均分成两个 C.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合并成一个液泡 D.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答案】C 【解析】几个液泡合并成一个液泡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

项目名称细胞分裂增殖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项目名称:细胞分裂增殖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完成人: 张传茂、蒋青、付文祥、傅静雁、王刚、陈强、刘沁颖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 项目简介: 细胞分裂增殖是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它是由一系列高度动态且受到精密调控的细胞周期事件构成,包括细胞分裂起始时中心体复制、分离和成熟,核膜崩解,染色体凝集和列队,双极纺锤体装配等;以及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去凝集,核膜重建等。这一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受到CDK、Polo 以及Aurora激酶家族严格的时空调控。细胞分裂增殖的异常会导致包括生长发育异常和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有关细胞分裂增殖的机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主要研究细胞分裂增殖过程中核膜崩解与重建的动态变化、中心体成熟、染色体凝集与列队以及双极纺锤体装配的调控机制,并取得了以下多项重要成果: 1. 建立了应用相关蛋白质小球和细胞(包括卵细胞)提取物为材料的非细胞体系核膜重建模式,并发现核转运蛋白importin-β参与核膜装配(Curr Biol, 2001, 2002),使得核膜重建机理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发现结合染色质的含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如Nucleoplasmin)能够招募核转运蛋白importin-α,而importin-α又进一步招募importin-β。Importin-β通过结合被p34cdc2磷酸化了的核纤层受体蛋白LBR,将含有LBR的膜泡募集到染色质表面,并在RanGTP的作用下将它们释放下来以促进核膜重建(JBiolChem, 2010; JCell Sci, 2007; Cell Res,2012),进一步为核膜装配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2. 发现单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可以在细胞定位和功能上实现Aurora-A向Aurora-B的转变,证实Aurora-A和Aurora-B激酶在调控细胞分裂时通过与不同底物结合,调控其自身的定位和功能,为分析Aurora-A和Aurora-B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调控模式及其在进化上的联系提供了新认识,也为特异性激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了新思路(PNAS, 2009)。该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积极评价,并被《NatRevCancer》、《Cur Opin Cell Biol》等广泛引用。 3. 发现Aurora A通过磷酸化TACC3蛋白,促进TACC3与纺锤体定位的clathrin结合并共同参与调控纺锤体装配(JCell Sci, 2010)。发现TACC3能够促进非中心微管成核、小星体装配和动粒-微管结合,再通过分选等关键调控步骤,建立纺锤体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PNAS, 2013),为双极纺锤体的装配、染色体列队和分离以及细胞分裂奠定了基础。上述成果对认识细胞分裂的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到国际同行的积极评价,并被《NatRevMolCell Biol》、《JCell Biol》等广泛引用。 4. 发现有丝分裂期激酶CDK1和Plk1时序性磷酸化中心体蛋白Nedd1,促进Nedd1与γ-tubulin的结合以增强γ-TuRC 在中心体的募集和微管锚定,进而促进中心体成熟和纺锤体装配(JCell Sci, 2009)。发现Plk1在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之前促进纤毛的解聚(JCell Sci, 2013a),为研究中心体成熟、纤毛解聚与细胞周期调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全新的机制,并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广泛引用。其中,针对Plk1在纤毛解聚中的研究,《JCell Sci》在出版当期以“PLK1 links ciliary disassembly andmitosis”为题作出配图评述和亮点文章推介。同时,国际顶级期刊《NatRevMol Cell Biol》也为该成果刊发了题为“Coordinating ciliary dynamics and cell proliferation”的研究亮点短评。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附教学反思)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附教学反思)Cell proliferation through division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附教学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 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 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 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 打印。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 (3)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证据得出结论的方法。 〖设计思路〗 利用实验、模型分析、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小的原 因和意义;用课件演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教室里安装有电脑和投影仪,演示课件非常方便。实验材料 由实验员提前准备。学生都是城市里走读的,他们在小学学习的 自然知识比较扎实,课外知识也比较丰富,应该尽量引导他们思考,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实验和课件辅助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整个教 学过程大多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较好的引导 作用。学生反映都能听懂,也比较有兴趣,都能做到积极地思考。 但也存在不足,这一节课内容较多,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也反映听得懂,但速度快了点。应该分为两节课上,这样速 度可以适当放慢,内容可以讲得更具体、详细一些! 〖教学点评〗 这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课上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对 实验现象的分析从而引出课题。在新课题的教学中,利用了课件 直观展现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利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地探讨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知识有较深刻地理解, 对模型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 学素养。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设计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2、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习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2)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能力。(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如实的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 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学具:四个棱长不同的正方体 2、教具:正方体萝卜块,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看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答:细胞。 (2)展示课件 设问:大象的身体比小老鼠大得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两者的细胞比较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大象的身体大的原因在哪儿呢? (激起了学生好奇心,纷纷进行推测。) 教师总结:其实两者的细胞在大小上没有什么区别,大象身体大的原因在于体内细胞数目多。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呢?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讨论题:请同学们回忆,细胞通过什么结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膜

【提问】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制的正方体,仔细观察,假如把它看作是一个细胞,那么细胞膜的表面积与体积怎样计算?(细胞的表面积近似于立方体的表面积) 【展示课件】【展示课件】四个菱长不同的正方体 讨论题4: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你们桌面上四个大小不等的立方体,讨论并猜测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哪个正方体更大? 请同学们识别上图中四个体积不同的立方体,分别计算出表中的有关数据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你们收集的数据,讨论下面的问题。【展示课件】 讨论题5:“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随着立方体体积的增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逐渐减小)【引导进一步讨论】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公开课获奖教案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 (1)解释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2)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2.能力: (1)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2)运用记录、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模拟探究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得出。 2.染色质、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模拟探究、计算、分析、讨论、分析讲解等方法。 〖教学用具〗 课前要求学生制作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看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答:细胞。 设问:大象的身体比小老鼠大得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两者的细胞比较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大象的身体大的原因在哪儿呢? (激起了学生好奇心,纷纷进行推测。) 教师总结:其实两者的细胞在大小上没有什么区别,大象身体大的原因在于体内细胞数目多。 现在再来看看新生儿和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量,新生儿体重一般只有3~4kg,成人体重一般在50~70kg,是父母的细胞比新生儿的细胞体积大还是数目多呢? (进一步认识生物的体积与细胞大小的关系) 答:父母细胞的数目比新生儿的细胞多。 据测算新生儿体内一般有1012个细胞,其父母有1014个细胞,两者在数量上相差100倍,但细胞体积是差不多大,父母身材高大的原因是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目多。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或问,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多不方便。细胞为什么不长大一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和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体内的活细胞是有生命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细胞是活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南坤中学龙新凤〖教学目标〗 1.知识: (1)解释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2)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2.能力: (1)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2)运用记录、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模拟探究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情境,引出问题: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引出“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活动。针对模拟探究实验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理解细胞体积较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进而引出细胞如何保持较小的体积的问题。对此学生容易想到细胞可以一分为二,即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裂比较抽象,学生先观看细胞分裂过程的课件,然后讨论,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最后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得出。 2.染色质、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模拟探究、计算、分析、讨论以及结合挂图分析讲解等方法。 〖教学用具〗 1.课前要求学生制作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体; 2.动物、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课件; 3.细胞核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染色体变化挂图; 4.用马铃薯制作棱长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看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答:细胞。 设问:大象的身体比小老鼠大得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两者的细胞比较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大象的身体大的原因在哪儿呢? (激起了学生好奇心,纷纷进行推测。) 教师总结:其实两者的细胞在大小上没有什么区别,大象身体大的原因在于体内细胞数目多。 现在再来看看新生儿和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量,新生儿体重一般只有3~4kg,成人体重一般在50~70kg,是父母的细胞比新生儿的细胞体积大还是数目多呢? (进一步认识生物的体积与细胞大小的关系) 答:父母细胞的数目比新生儿的细胞多。 据测算新生儿体内一般有1012个细胞,其父母有1014个细胞,两者在数量上相差100倍,但细胞体积是差不多大,父母身材高大的原因是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目多。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或问,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多不方便。细胞为什么不长大一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和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体内的活细胞是有生命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细胞是活的)。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就要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那细胞体积小是否与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中的物质交换有关呢?(引导提出探究的问题) 你们认为呢?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然后师生共同归纳。 有的同学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那你们怎样设计实验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有的学生就小声议论:细胞那么小,又看不到,我们没有那么小的工具来测量细胞大小,用什么方法才能去证明呢? 同学们议论得好,细胞体积很小,我们很难对细胞的体积和细胞膜的表面积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就是科学家也很难对细胞进行精确测量,怎么办呢? 科学家通常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某些复杂或不易直接进行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较大的正方体模型代替细胞,如用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体,先计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再将两者进行比较,问题就转化为研究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关系了,这样问题就简化、易于理解了。 同学们可以拿出课前要求大家准备的正方体进行实验了,但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结果,四个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是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变大,还是减小呢? (学生讨论并进行预测,可能的预测有三种:随着正方体的体积增大,(1)比值增大,(2)比值减小,(3)比值不变。) 预测后,学生分别计算四个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及比值,并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内。

细胞增殖的练习题及答案

< 细胞的增殖作业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2.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 3.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向左下方略移动装片,图像向右上方移动 4.种子萌发时,在利用光能之前,不会发生下列哪种现象() 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 C.细胞呼吸D.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5.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化只发生在人的胚胎时期 B.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 C.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是细胞发生分化的过程 6.癌细胞属于恶性分化的细胞,表现为() A.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B.存在大量游离核糖体 C.细胞代谢速率下降D.细胞含水量急剧下降 7.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A .甲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 .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 C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 .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9.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 .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 D .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由薄细胞构成的细胞板 " 10.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 的染色体(a )数、染色单体(b )数、DNA 分子(c )数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 时细胞内可能发生 ( ) A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 B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C .细胞板形成 D .DNA 的复制 ) 11.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则 ( ) A .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 .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C .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亮度 12.下列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 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 ( )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教学目标〗 1.知识: (1)解释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2)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2.能力: (1)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2)运用记录、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模拟探究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情境,引出问题: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引出“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活动。针对模拟探究实验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理解细胞体积较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进而引出细胞如何保持较小的体积的问题。对此学生容易想到细胞可以一分为二,即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裂比较抽象,学生先观看细胞分裂过程的课件,然后讨论,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最后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得出。 2.染色质、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模拟探究、计算、分析、讨论以及结合挂图分析讲解等方法。 〖教学用具〗 1.课前要求学生制作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体; 2.动物、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课件; 3.细胞核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染色体变化挂图; 4.用马铃薯制作棱长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看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答:细胞。 设问:大象的身体比小老鼠大得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两者的细胞比较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大象的身体大的原因在哪儿呢? (激起了学生好奇心,纷纷进行推测。) 教师总结:其实两者的细胞在大小上没有什么区别,大象身体大的原因在于体内细胞数目多。 现在再来看看新生儿和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量,新生儿体重一般只有3~4kg,成人体重一般在50~70kg,是父母的细胞比新生儿的细胞体积大还是数目多呢? (进一步认识生物的体积与细胞大小的关系) 答:父母细胞的数目比新生儿的细胞多。 据测算新生儿体内一般有1012个细胞,其父母有1014个细胞,两者在数量上相差100倍,但细胞体积是差不多大,父母身材高大的原因是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目多。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或问,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多不方便。细胞为什么不长大一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和学习的问题。

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细胞增殖 Ⅰ 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特征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 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 期和末期。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 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 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具体见表: 三、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 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 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 体细胞数目。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 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基因),因而 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3、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

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4、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和辨认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而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对于鉴别生物种类、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以及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 Ⅱ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分裂过程是先细胞核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2个细胞核,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2个子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这种分裂方式常出现于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在某些植物的胚乳中胚乳细胞的分裂等。 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如人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等,蚕的睾丸上皮细胞,植物的表皮、生长点和胚乳等细胞中都曾见到过无丝分裂现象。蛙(两栖类)的红细胞是进行无丝分裂,但不能依次类推,人的红细胞也是无丝分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永久失去分裂的能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通过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再分化发育而来的(由造血干细胞依次分化为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最后形成为成熟红细胞)。 Ⅲ减数分裂 一、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器如何增殖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器如何增殖 在“细胞增殖”一节的教学中,常常有学生问我:“细胞器的数量增加吗?”当然要增加。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不仅要复制,各种细胞也要增殖,随着细胞质的分裂进入到子细胞中去。不同细胞器其增殖方式有所不同。 一、线粒体的增殖 许多研究结果和电镜观察表明,细胞内线粒体的增殖是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线粒体分裂一般先经过一个生长阶段,然后其中的DNA进行复制,线粒体中部缢缩或在中间产生隔膜而一分为二。有的线粒体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如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先在线粒体上出现球形小芽。然后与母体分离,不断长大而形成新的线粒体。 二、叶绿体的增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叶绿体是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叶绿体的增殖也是由原来的叶绿体分裂来实现的。现在已经证明,无论原质体、发育中的幼龄叶绿体和成熟叶绿体都能分裂增殖,但叶绿体数目的增加主要靠幼龄叶绿体的分裂,有关计算为可以增加5倍~10倍。成熟叶绿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再分裂或很少分裂。此外,叶绿体的分裂受光照、温度等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中心粒的增殖 中心粒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育周期才能达到成熟并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作用,分裂时的G1期(DNA合成前期)细胞有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到S期(DNA合成期)时,两个中心粒稍有分离,在距母中心粒的一定距离(50NM-60NM)处,在其垂直方向复制出一个子中心粒。G2(合成后期)晚期到M(分裂期)早期,子中心粒不断长大,逐渐分离移到两极的两对中心粒形成晕,并组织纺锤体及星体。到M末期,每个子细胞各获得一对中心粒——一个母中心粒和一个子中心粒。 四、核糖体的发生 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简称rRNA)构成的,真核细胞的核仁是rRNA合成、加工、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场所。研究发现,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生长活跃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的核仁比较大,可占总核体积的25%;不具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如肌肉细胞、休眠的植物细胞,其核仁很小。 五、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增殖 细胞分裂时,内质网解体成碎片,然后以碎片的形式进入子细胞中,在子细胞中这些碎片再次融合形成新的内质网。 与内质网稍不同,高尔基体是裂解形成许多小泡,这些小泡分配到子细胞中后,再次融合形成囊解形成泡状结构,堆积在一起形成新的高尔基体。 总之,细胞器的增殖也是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而且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保证产生的子细胞能正常执行各种功能。因此,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就当适当补充,使学生对细胞增殖有更全面的了解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情感、能力目标:学习、分析数据,根据数据获得结论(二)、重点:细胞分裂过程 (三)、难点:s/v的相关含义 (四)、教具准备:细胞分裂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很小,要用显微镜来观察,但它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我们人有大人、小孩之分,是不是大人的细胞就大,小孩的细胞就小呢?(学生自由思考、回答): 不是,只要是因为大人细胞多,小孩细胞少的缘故。 对了,那为什么细胞不长得大大的呢? 这是因为细胞长到一定的时候,便会一会为二,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细胞的分裂。 二、新课: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1、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学生:书本p50-51活动1,填充表中数据。讨论: v增大时,s/v有什么规律? 细胞的大与小会不会影响它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教师:黑板划出表格 与学生一同探讨规律 引导复习:变形虫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v越小,表面积相对越大,越利于物质交换,细胞越容易生活;细胞要是很大,细胞里面的东西不容易与外界交换,细胞就有可能死亡。 2、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阅读书本p53插图 思考:动、植物细胞分裂有何异同? 教师:就图讲述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过程 学生:到黑板前简单绘出动、植物细胞过程(两个学生分别画) 教师:总结分裂过程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强调细胞核里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分。 3、分裂意义: 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多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生长、生殖。 4、练习: 若一个细胞每经过半小时可分裂一次,那理论上经过天可变成多少个细胞?(248个),说明细胞分裂之快。 那每个细胞都分裂这么快,生物不是迅速成长吗? (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细胞分裂与癌细胞) 5、学生:阅读:细胞分裂与癌细胞 三、小结: 细胞为什么小?细胞很小,利于物质交换 细胞怎么会小?细胞长到一定时候就分裂 四、作业: 1、到图书室查阅有关癌细胞的知识,下节课交流 2、练习册相关练习,(强调下节课检查)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授课时间】2014-10-17 星期五第四节 【授课地点】C一9教室 【授课教师】郑裕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明细胞体积小的主要原因; 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特点及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2.尝试运用模型方法进行生物的研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模型方法对获得和理解知识的重要价值,初步确立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 2、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言:(PPT展示大象和老鼠图片)身体庞大的大象和身体较小的老鼠相比,从细胞方面,它们身体里的细胞数目、体积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小鼠的细胞和大象的细胞没有多大差异。那婴儿和大人在细胞大小、数量又有什么不一样?(PPT展示从婴儿变成成人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变化:细胞体积变化不大,只是数量增多。) 细胞不能用肉眼看见,只能借助于显微镜观察,那么我们会想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它不能无限增大吗? (一)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1.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PPT展示实验图片:将三块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琼脂块同时放在相同浓度的红墨水中,观察红墨水渗透到琼脂块中心的速度。 提问:(1)红墨水在大小不同的三个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是否相同?红墨水到达三个琼脂块中心的时间是否相同? 答:速率相同,但红墨水到达中心的时间不同,体积小的用的时间短。 (2)细胞大小与细胞的物质扩散有什么关系? 答:较小的细胞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有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2.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请同学们计算四个体积不同的立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器是如何增殖的演示教学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器是如何增殖的? 在细胞增殖一节的学习中,常常有同学问到,细胞器的数量会增加吗?答案是当然要增加。细胞分裂中不仅染色体要复制,各种细胞器也要增殖,随着细胞质的分裂进入到子细胞中去,不同细胞器其增殖方式亦有所不同。 一、线粒体的增殖 许多研究结果和电镜观察表明,细胞内线粒体的增殖是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的。线粒体的分裂一般先经过一个生长阶段,然后其中的DNA进行复制,线粒体中部缢缩或中间产生隔膜而一分为二。有的线粒体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如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先在线粒体上出现球形小芽,然后与母体分离,不断长大而形成新的线粒体。 D.Luck以链孢霉缺陷型突变体为材料,将它们培养在含有3H-胆碱(膜磷脂前身物)的培养基中,使线粒体膜中的脂类被同位素标记,然后再将其转移到没有同位素标记物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在以后生长的几代中都有放射性标记。因此证实了线粒体确实是从原先存在于细胞内的线粒体分裂而来的,这一结果与电镜下直接观察的现象相符。 二、叶绿体的增殖 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叶绿体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叶绿体的繁殖也由原来的叶绿体分裂来实现。现在已经证明,无论是原质体、发育中的幼龄叶绿体还是成熟叶绿体,它们都能分裂增殖,但叶

绿体数目的增加主要靠幼龄叶绿体的分裂,据有关计算可以增加5~10倍。成熟叶绿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再分裂或很少分裂。此外,叶绿体的分裂受光照、温度等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三、中心粒的增殖 中心粒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育周期才能达到成熟并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作用。分裂时,G1期(DNA合成前期),细胞有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到S期(DNA合成期)时,两个中心粒稍有分离,在距母中心粒的一定距离(约50>60 nm)处,于其垂直方向复制出一个子中心粒;G2(DNA合成后期)晚期到M(分裂期)早期,子中心粒不断长大,逐渐分离移到两极的两对中心粒形成晕,并组织纺锤体及星体;到M末期,每个子细胞各获得一对中心粒——一个母中心粒和一个子中心粒。 四、核糖体的发生 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简称rRNA)构成的,真核细胞的核仁是rRNA合成、加工、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场所。研究发现,蛋白质合成旺盛、生长活跃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的核仁比较大,可占总核体积的25%,不具备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如肌肉细胞、休眠的植物细胞,其核仁很小。 五、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增生 细胞分裂时,内质网解体成碎片,然后以碎片的形式进入子细胞中,在子细胞中,这些碎片再次融合形成新的内质网。 与内质网稍有不同,高尔基体是裂解形成许多小泡,这些小泡分

教学设计: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第1课时)

第3章细胞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成都市锦西中学校周琴 本课题的实验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P49-P5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和建议活动《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一、本节内容涉及的重要概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部分,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有“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可见,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为“细胞增殖的必要性”。建构这个重要概念是通过回答核心问题“细胞为什么这么小?”的过程来进行的,因此,必须要帮助学生解决两个密切相关、层层递进的问题: 1、细胞体积大小会不会影响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细胞体积大小和表面积有何关系? 二、本课题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选自《生物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讲述细胞增殖这种生命现象,体现了微观生物学知识。在学生通过第一、二节的学习后,基本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本节课要求学生在理解“细胞增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来加深对细胞增殖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为了解决这个微观抽象的难题,设计了相关的探究活动“研究细胞体积

与表面积的关系”和建议活动“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这两个活动的操作过程非常简单,但是却需要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真实的细胞,通过数据分析理解细胞体积大小与其物质代谢的关系,从而为下一课时学习“细胞增殖的方式——细胞分裂”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步入中学,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实物的支持。而且虽然他们通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已经对“细胞”这个抽象概念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要通过教材提供的模型法来理解细胞为什么要分裂的原因,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真实的细胞,从而进行生物学的研究,达到这样的思维力度,对七年级的大多数孩子们来说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围绕重要概念进行组织,贯穿对学生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知识目标: 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理解细胞增殖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①学习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②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