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蹒跚 1949——1982 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步履蹒跚 1949——1982 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步履蹒跚 1949——1982 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步履蹒跚:1949——1982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李新冲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1949——1982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总体性研究、史学家及其作品研究、国别及地区史学史研究和史学流派研究。在资料建设、学术积淀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着受时代因素的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层次较低和缺乏与港台及海外学术界的交流互动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大陆西方史学史成就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3(2011)01-090-03 1949年至1982年,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开始起步。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报刊文章上,但无专著问世。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界这一时期对西方史学史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力求展现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研究成果的特色,肯定研究的业绩,并分析研究中还存在的某些不足。

一、史家及其史学实践概况

从研究历程来看,1949——1982年中国大陆学者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段:一是1949年至“文革”前。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虽然一方面深受政治的影响,但也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通过意识形态宣传,学术界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一些研究世界史的学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评判西方史家及其作品,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由此发端。二是“文革”时期。“文革”时期中国大陆学术界遭遇空前浩劫,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建设步履被迫中断。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结束以后,随着政治上“拨乱反正”,学术界逐步恢复常态,西方史学史研究也重新起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的研究成果倍出,呈现蓬勃朝气。随着1983年中国大陆第一部西方史学史研究著作的出现,西方史学史研究迈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从研究对象的范畴来看,1949——1982年中国大陆学者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总体性研究;二是西方史学家及其作品研究;三是国别、地区史学史研究;四是史学流派研究。也有部分作品兼及史家及学派的研究。以下对这四类成果分别介绍。

首先,总体性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耿淡如《什么是史学史》(《学术月刊》1961年10期),王庭科《试论研究外国史学史的意义》(《文史哲》1962年3期)等。耿淡如在文章中一方面着力界定史学史的定义及外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热切呼吁学术界建设西方史学史学科,他在文章中指出“这门科学急不容缓地需要建设起来!我们应不畏艰险,不辞劳苦,在这个领域内做些垦荒者的工作,我之所以提出本问题,不是妄图解答而是希望大家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垦荒,斩除芦荡,干涸沼泽,而后播种谷物,于是一片金色的草原将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1]急切之情溢于言表。这话多次被引用,也不断鼓舞着后辈学者投身西方史学史的研究。

其次,对西方史学家及其作品研究的主要成果。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主要有:齐思和《批判鲁滨逊的反动多元史观》(光明日报1958年10月13日),克凡《塔乌班什拉格教授和波兰的纸草学研究》(《历史研究》1959年2期),吴于廑《巴拉克劳的史学观点与对欧洲的末世感》(《武汉大学人

收稿日期:2010-11-4

作者简介:李新冲(1985—)男,江苏灌南人,扬州大学,硕士。

研究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文科学学报》1959年8期),曹未风《对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批判之一》(《学术月刊》1959年9期),曹未风《对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批判之二——关于“文明起源”》(《学术月刊》1959年10期),齐思和《介绍两种古代希腊史学名著》(《文汇报》1961年3月3日),郭圣铭《批判阿诺德·汤因比的反动史观》(《文史哲》1962年1期),吴于廑《论西方古今两个“客观”史学家》(《江汉学报》1963年6期),蒋相泽《基佐的历史观批判》[《学术研究(广东)》1963年6期],李华《评两卷本<南斯拉夫史>》(《外国史学动态》1964年6期)等报刊文章。除了《塔乌班什拉格教授和波兰的纸草学研究》等少数研究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史学状况的文章外,大部分都是以对西方史学家进行不科学的批判为主,从这些文章的标题中便可见一斑。但值得注意的是,郭圣铭于1962年所作《批判阿诺德·汤因比的反动史观》,在1979年他又发表《汤因比的史学理论及其影响(上下)》(《世界历史》1979年第3、4期)纠正原来的不当之处。另外齐思和在《新史学》([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著,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中译本前言中阐述了他对鲁滨孙及其“新史学派”的理解。这篇序言的篇幅与一篇学术论文相当。纵观全篇文章,一个关键词汇就是“批判”。不仅从阶级本质上批判“‘新史学派’是当代美国反动资产阶级史学流派之一”[2],而且从学术上批判鲁滨逊的史学贡献,通篇可见“谬论”、“反动”、“腐朽”等评价,缺乏科学辩证的客观分析。

“文革”后至1982年对西方史学家及其作品研究主要成果有:邢向芹《进步历史学家井上清》(《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6期),丁则民《特纳的“地域理论”评价》(《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3期),郭圣铭《汤因比的史学理论及其影响(上下)》(《世界历史》1979年3、4期),冯佐哲《日本著名史学家贝塜茂树》(《国外社会科学》1979年4期),孙娴《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5期),郑福同《吉朋和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复旦学报》1980年5期),谭英华《试论博克尔的史学》(《历史研究》1980年6期),张广智《希罗多德: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复旦学报》1981年1期),张广智《<高卢战记>与凯撒的史才》(《史学史研究》1981年2期),张广智《爱德华·吉本》(《世界历史》1981年2期),陈明鉴《马考莱的史学观点》(《世界历史》1981年4期),张广智《利奥波尔德·冯·兰克》(《世界历史》1981年6期),吴于廑《吉本的历史批判与理性主义思潮——重读<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十五、十六章书后》(《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1期),卢剑波《塞诺芬和他的<希腊史>等著作》(《历史知识》1982年2期),杨生茂《试论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及其学派》(《南开学报》1982年2、3期),张广智《试论修昔底德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复旦大学学报》1982年4期),王宏林《特纳“边疆学说”简介》(《江海学刊》1982年5期),张广智《伊本·卡尔敦及其<通史>》(《历史教学》1982年6期),孙志民《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井上光贞》(《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7期),郭圣铭《波里比阿及其<通史>》(《历史教学》1982年10期),王觉非《俄国最早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2期),马克尧《威尔斯<世界史纲>评价》(《读书》1982年12期)等。

这一时段虽然较为短暂,实际上只有约5年时间,却在研究的质与量上颇有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的西方史学范围更广。“文革”前的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少,关注的西方史学范围比较狭小,而“文革”之后老一辈学者将西方史学史领域多年的学术积淀释放出来,加上很年轻多学者积极加入西方史学史的研究行列,使得研究成果大为增加,相应的研究范围也扩大了。二是观点更为客观科学。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两个小时段的时代环境差别很大,以前文所述郭圣铭受时代条件限制在两个时段对汤因比的不同观点最为典型。在“文革”之前学者们难以摆脱“左”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西方史学家的批判是被迫的,而“文革”之

后,学者们可以从客观事实出发,客观全面地分析西方史学状况,于是出现了与政治上“拨乱反正”同步的学术上的“拨乱反正”。

第三,对国别、地区史学史研究的成果主要有:齐思和《欧洲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文史哲》1962年3期),《美国主要史学机构和部分现代历史学家简介》(《世界史动态与资料》1978年2期),何国文《法国复辟时期资产阶级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在历史观发展中的意义》(《学术研究》1979年1期),陶松云《俄罗斯的中世纪史学》(《世界中世纪史研究通讯》1979年1期),程西筠《英国史学发展概况》(《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3期),郭圣铭《古希腊的史学遗产(上下)》(《上海师大学报》1980年3、4期),李幼蒸《法国当代的历史思想》(《世界历史》1980年5期),金海民《东德研究史学史的若干情况》(《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1期),冯承柏《关于美西战争起源的美国史学》(《南开学报》1981年1期),孙秉莹《理性时代的法国史学》(《史学史资料》1980年6期),余嗣《捷克史学发展的曲折道路》(《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11期),郭圣铭《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史学》(《历史研究》1981年2期),郭圣铭《古代罗马的史学》(《外国史知识》1982年1期),郭圣铭《西方史学发展概论——古代希腊的史学》(《外国史知识》1981年12期),严钟奎《启蒙时期的西欧资产阶级史学(《暨南大学学报》1981年4期),郭圣铭《中古时期欧洲的史学》(《外国史知识》1982年2期),罗荣渠《当前美国历史学的状况和动向》(《世界历史》1982年5期),王养冲《法国大革命史编纂学中的进步传统》(《历史研究》1982年6期),郭圣铭《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叶欧洲的史学》(《外国史知识》1982年6期),郭圣铭《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法、德、俄史学》(《外国史知识》1982年12期),杨生茂《漫谈美国外交史学》(《历史教学》1982年12期)等。这些文章对东欧、西欧各国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史学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其中齐思和在《欧洲历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将欧洲历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并着眼于中国欧洲的史学比较研究。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的史学传统,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历史学传统,我们正可以加以比较研究”[3]。总体来看这些文章勾勒出了西方各国各地区史学发展的概貌,并且整合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方面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从观点上给予参考和启发,另一方面从资料上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对史学流派的研究主要成果有:耿淡如《资产阶级史学流派与批判问题》(《文汇报》1962年2月11日),何顺果《从<苦难时期>一书看美国“历史计量学派”》(《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10期),黄绍湘《评美国“新左派”史学》(《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2期)等。耿淡如在《资产阶级史学流派与批判问题》中介绍了兰克学派等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流派,但是文章囿于简单化的批判,未能摆脱“左”的窠臼。《从<苦难时期>一书看美国“历史计量学派”》和《评美国“新左派”史学》都反映出“文革”后中国大陆学者对西方史学尤其是美国史学流派问题的密切关注。

二、成就与问题

1949年至1982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西方史学史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新中国最初的十年,西方史学史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直到1961年4月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和同年底在上海召开的外国史学史教材编写会议才有较大改变。有一些世界史领域的学者转而关注西方史学史的许学科建设,一方面发文呼吁更多学者的关注,如耿淡如等,另一方面大力译介西方史学著作,如齐思和等。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学科建设刚刚起步,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料建设,翻译西方史学名著。最为突出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译著,如今所见的西方史学名著从古典时期的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到近现代的鲁滨逊《新史学》都是20世纪60年代即问世。资料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没有这些大量的译著,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有的译著是为了批判才引进来的,但随着“文革”的结束,干扰正常学术活动的因素消失,这些译著的资料价值就被充分利用起来。另外20世纪50、60年代还有一些刊物译介西方史学研究信息,主要有《历史问题译丛》、《史学译丛》、《外国史学研究动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史学资料》及《外国史学动态》等。这些宝贵的资料和信息为西方史学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学术积淀,出现一系列专业文章,初步介绍西方史学研究状况。尽管“文革”前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受政治思潮的左右,缺乏客观冷静的学术探讨,深刻影响了西方史学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但有些介绍性文章和部分启发性的文章仍然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如耿淡如的《什么是史学史》等文章启发激励学者们投身西方史学史研究,其他很多文章介绍了西方史学界的史家、著作、流派,以及概要性地介绍了西方各国各地区的史学发展状况。这些学术积淀终于在“文革”之后涌现成为洪流,为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第一部专业的西方史学史著作的出现夯实了基础。

三是人才培养。新中国成立的最初阶段西方史学史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也就谈不上这一领域有经过专业培养成长起来的学者。“文革”前主要是一些研究世界史的专家学者关注西方史学史研究,他们为培养在西方史学史领域的专门人才,开始在一些高校开设西方史学史课程。尤为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复旦大学耿淡如先生早在1964年就开始培养中国大陆第一批西方史学史领域的研究生。

这一时期西方史学史研究受时代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具体表现为:首先,时代背景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巨大。突出表现在“文革”前的研究,西方史学史研究受到“左”的思潮的冲击,很多文章先入为主地将西方史学史上的史家及其作品贴上反动标签,甚至对一些西方史家在史学领域有重要贡献的思想观点进行不科学的批判。“文革”期间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活动甚至受政治运动的冲击戛然而止。好在“文革”结束后西方史学史研究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时代因素,主要是政治因素对学术活动的产生了巨大而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西方史学史的学者不应为了迎合政治运动和思潮而丢掉求真求实的史学灵魂。“总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解放思想,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冲破种种禁区,实现历史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才能产生人民欢迎的学术精品,而且是传世精品。”[4]

其次,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大部分文章以介绍西方史学状况为主,缺乏深入独到的分析,层次较低。尽管“文革”后至1982年这期间西方史学史的成果现对于“文革前”已经较为可观,但由于起步较晚、专业学者数量较少,缺乏有较大影响的成果。这一时期没有产生专业的研究著作,大部分文章也是介绍某一个史家、著作为主,不成体系,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局面。有些文章从宏观上介绍某国或某地区的史学概貌,描绘出欧美地区的史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但是限于资料和篇幅,与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那样宽宏的视野和深入系统的探讨相去甚远。

另外,缺乏与港台及海外学术界的交流互动。“显而易见的情况是,与外界尤其与西方学术界的学术文化交流大体上处于停滞与隔绝的状态。”[5]

三、小结

1949至1982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在耿淡如、齐思和等老一辈学者开拓性的努力下,在资料建设、学术积淀及人才培养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这一时期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成果也存在着受时代因素的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层次较低和缺乏与港台及海外学术界的交流互动等问题。总之,西方史学研究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望史学界有识之士为真正建立起具有符合

历史规律的西方史学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耿淡如.什么是史学史.学术月刊[J].1961(10).

[2][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齐思和等译.新史学[M].商务印书馆.1964.

[3]齐思和.欧洲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文史哲[J].1962(3).

[4]周一平等.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河北学刊[J].2007(5).

[5]张广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1978~1998).史学史研究[J].1998(4).

(责任编辑:陈行龙)

A Meandering Course Course::Stud Studies ies o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Histo Historiography riography in Chin China

a ’s Mainland from 1949to 1982

LI Xin-chong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2,China)

Abstract: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from 1949to 1982in China’s mainland can be approximately categorized into four types,namely,general research,research on historians and their works,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ional historiography,and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genres.In spite of some achievements in data construction,academic accumul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alents,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in terms of unfavorable impacts of the times,lower level research fruits,and lack of exchanges &interactions with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Hong Kong,Taiwan and the overseas.

Key words:China’s mainland;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achievements &problems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Ⅰ.①秦汉之际,大量中国人往朝鲜半岛避难。汉时,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见武帝、光武帝。其中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 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朝鲜输檀弓、果下马入中国,中国传给铜镜、漆器、 铁器等。 Ⅱ.①西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遣使经朝鲜半岛赴汉。②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遣使朝汉,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中国传给铁器、铜器、丝帛等。Ⅲ.两汉时期中越联系密切,越南输象牙、犀牛、珍珠入中国,中国传给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 Ⅳ.①西汉以前,中国丝绸少量转贩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使西域后,汉与西域联系渐频,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②丝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交佛教经中亚由丝路传入中国。③汉武帝时“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自广东沿海始,西至孟加拉湾沿岸,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Ⅴ.西亚安息国经陆上丝路与汉频繁交往,又经海上丝路在汉与大秦之间转贩丝绸,大获其利。 Ⅵ.①丝路西端的大秦(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想直接交往,但受安息等国之阻。 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往使,至条支海(波斯湾)则止,不达。②后大秦经海上间接地与汉进行丝绸贸易。《后汉书》载,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于166年来汉,献象牙、犀角等物给桓帝。这是正史所载中欧最早的直接往来。★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汉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大。 ②政策:汉 的对外政策。 ③交通:张骞、班超开辟发展了中西交通。 ④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这与对外关系发展互为因果。 Ⅰ.隋唐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多国。 海路自登州、扬州出,东到韩国、日本;自广州出,西至波斯湾。 Ⅱ①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往来频繁,来唐留学生以新罗人为多,如崔致远。许多城市中设有“新罗馆”“新罗坊”。②新罗立国参用唐制,设国学,教儒学。③新罗人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制铜技术。新罗受唐文化影响很大。 Ⅲ.①隋时,中日互使。自贞观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归国的人策动了大化改新,多法唐制。都城建造,效仿长安。学校教授儒学。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③对中日交往贡献突出者,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Ⅳ.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互使,交换土特产品。炀帝曾遣使马来半岛。唐中期骠国王子携歌舞团来唐。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计数法传到天竺。③对中印交往贡献突出者,有唐玄奘、义净。 Ⅴ.①隋唐时,中亚一些国家频繁来使,带来名马、异药等。②隋时已和波斯互使;唐时波斯受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设“波斯店”。③唐高宗时大食始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也在唐时传到大食。④唐和东罗马(拂菻)通使,其医术、杂技传入中国,中国的大量丝绸、瓷器运往欧洲。⑤史载唐朝和非洲也有往来。唐人杜环到过非洲。索马里使者于高宗时来中国。非洲出土过当时中国的陶瓷残片。★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隋唐经济繁荣, ②政策: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表现在:a.欢迎外人来华; 出访;c.尊重外人生活习俗; 待他国。 ③交通: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步。 ④文化:隋唐时科技文化居世界领先水平,对外吸引力大。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隋唐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十句名言

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十句名言 文/胡荣荣 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语见《史记》。) 这句话虽然有时候也是革命性的,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破坏性的。因此,这句话也就成为后来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暴力的发动机。它是爆炸中国社会纵向基础的炸药,一次次破坏了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同一个时代,有三个人说过类似的话。项羽说的“彼可取而代之”,体现了一个贵族子弟的自信。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耳”,体现了一个小官僚对豪华奢侈的向往。陈胜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一个生活在低层的农民的悲愤。 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关羽、张飞。 虽然这句话不见于史书,但历史就是这么传说的。所以也就几乎成为历史了。 这句话虽然很朴素,很平凡,但却是最真实的反应了横向贯穿中国社会的“义”的哲学。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来说明友谊,也经常可以被用来描述爱情。虽然也经常成为帮派或者黑社会的信仰,但更多的

时候还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友谊。包含在这句话里的“义气”哲学,就是中国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维系横向关系的纽带。 排列在前两位的这二句话,一纵一横地刻画了中国社会的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这句话讲述了一个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辩正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中国历史变换的契机。中国历史之所以能够稳定的原因,就在于人民大众能够和谐地“载舟”;而中国历史之所以动荡的原因,则因为人民大众风起云涌的“覆舟”。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是对这句话的再次注解。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这句话见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虽然《后出师表》有可能是后人伪托的,但这句话却真实地写照了诸葛亮的一生。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文人官僚的精神追求。这句话是“只求过程,不计结果”的这种心态的自然流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对这句话的自嘲。 五:“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桓温。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教学目标: 1、系统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 2、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和重要史实; 3、归纳古代中国先进科技文化外传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4、分析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等对外关系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国际影响,理解古代对外关系由开放到闭关的历史趋势及原因; 5、重点掌握秦汉、隋唐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外交往关系的基本史实。 ★知识整合: 二、古代对外关系的内容特征分类 1、古代与东亚的关系 (1)与日本的关系 ①秦汉时期:A汉武帝时,日本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 B东汉光武帝时,“汉委奴国王”金印;C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 ②隋唐时期: A遣唐使;B贸易往来频繁;C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D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③明清时期: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B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C戚继光抗倭,1565

年肃清倭患;D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2)与朝鲜的关系 ①秦汉时期A秦汉之际,燕、齐、赵等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B三韩多次派人赴汉,觐见光武帝;C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D贸易: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中国输出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 ②隋唐时期 A往来:唐朝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志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B交流:新罗从唐朝引入茶叶、雕版印刷术、制铜、制瓷技艺等;C新罗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3)中华文化圈 中华文化圈以中国为中心,包括周边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初步形成于汉朝,隋唐时期最终完成。其特点是以汉唐文化为源流向周边传播。周边国家以汉唐文化为模本,深深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2、古代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 (1)与印度半岛的关系 ①两汉时期 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②隋唐时期 A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B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交流加强,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C玄奘从陆路到达天竺研究佛学;D义净从海路到天竺研究佛学。 3、古代与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各地到关系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西亚→欧洲、非洲。③意义: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以后。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沿中南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波斯湾。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郑和下西洋 ①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对需求。②条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一、对外政策:汉唐—明朝中期,对外开放→明末清初:闭关自守 二、对外港口:广州、扬州、登州(蓬莱)、泉州(元1) 三、对外关系史:四、主要交往国 (一)两汉期:P39:朝、日、越、西亚、欧洲大秦 (二)隋唐期:P79 新罗、日、印度、西亚波期大食、欧洲东罗马、非洲杜环 (三)宋元期:P105;明:郑和、开发南洋、抗倭、葡占澳门、传教士 (四)明清期:P125:清:郑成功收台、闭关、抗俄、传教士 五、对外交流频繁原因: (一)政:强大,中央集权,开明政策 (二)经:繁荣,物基础 (三)文:世界领先,吸引力 (四)交通:海陆并举,船海技术进步 六、对外交流影响: 1、中国先进的政、经、科文传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2、中国吸取,推动自身政经科文:高丽乐,文化,熬糖法 3、增进中外了解,联系友谊:马可·波罗,列班·扫马,杜环 七、对外交流的途径: (一)政治上:派使节例:遣唐使(二)经济上:官方,民间贸易例:郑和 (三)文化上:遣留学,传宗教(四)对外战争 八、古代对外贸易特点: (一)商路:汉初,陆路为主→汉武帝,海上丝路→唐:海陆并重→宋元:陆路衰微,海路为主,因为:①经济重心南移②造船业航海业指南针普用③瓷器船运④西北陆路交通不畅。 (二)商品:传出:丝茶瓷;传入:奢侈品 (三)商业对象:宋元以前主要亚洲国,大陆国→亚欧非,海洋国 (四)目的:官方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是贡赐贸易 (五)伴随:文化交流 (东学西传→西学东渐,传出儒教,传入三教),民族融洽:回族 新中国构建各社会的努力,一国两制 1、政治上:人代制,多举制,政协制 2、经济上:改开,全面建小康社会 3、民族上:民族自治,宗教信仰自由 4、文化上:文明建设,八荣八耻,树立社义新型荣辱 5、社会上:建设环保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保、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社会思想。 6、外交上:和平崛起全球化,睦邻、富邻、友邻、善邻、互信

中国历史的名言

中国历史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历史的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1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8、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30、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6、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37、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 玄奘西游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huī),洛州缑(gōu)氏人(今河南偃师缑氏镇),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三藏是对佛教经典的三个部分——佛经、戒律、论述与注解的总称,通晓三藏的僧人被称为三藏法师)。唐初,他在四川、长安研究佛教理论,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令人无所适从,决心到天竺学习佛经,研究解决佛教教义的一些疑难问题。贞观元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关独自西行。经过八百里流沙(即玉门关外的莫贺延碛),由天山南路横穿新疆,越过葱岭,通过中亚,于贞观二年(628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参谒访问了恒河流域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许多高僧。贞观五年(631年)末,到达摩揭陀国,来到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该寺住持戒贤是印度的佛学权威,他已90高龄,本已不再讲学,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情谊,特收玄奘为弟子,向他讲授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玄奘用5年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最霸气20句话】 中国最霸气20句名言

【中国最霸气20句话】中国最霸气20句名言 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人才更是比比皆是,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的青年才俊,而且中国人身上有一种特有的骨气,正是这种文化的继承,才有了今日的中国,说到中国历史上最霸气语录,绝对非毛泽东莫属! 毛主席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震撼世界的语录,句句经典句句霸气侧漏! 1、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最豪迈和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3、最正气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4、最震撼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最谦虚的一句话: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6、最自负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7、最有凝聚力的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8、最清醒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9、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10、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11、最有自尊的一句话: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12、最具奥运精神的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13、最像长辈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4、最令台独分子胆寒的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15、最有煽动性的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6、最具英雄主义的一句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17、最激励人克服困难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8、最具前瞻性的一句话: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B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4.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0.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3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3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3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中国历史百句名言

中国历史百句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我有了成就别人并不理解,我决不感到气愤。这不也是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0、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5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5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52、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5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5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5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5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时期 时期 ② 隋唐 许 时期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历史事件 相关分析 两汉 n 但受安息等国之阻。 ★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 物质基础:汉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 强大。 ② 政策:汉政府实行主动开放 的对外政策。 ③ 交通:张骞、班超开辟发展了中西交 通。 ④ 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 益扩展这与对外关系发展互为因果。) 光武帝时倭奴 器、铜器、丝帛等。 入中国,中国传给铁犁 , ' 南输象牙、犀牛、 。 转贩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使西域后, 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②丝路沟通了中国与 缫丝 技术、铸铁术、井渠法、 传入中 国。③汉武帝时“海 / 西至孟加拉 湾沿岸,最远达 I ?①秦汉之际,大量中国人往朝鲜半岛避难。汉时,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 ■赴汉,先后见武帝、光武帝。其中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 被称为“秦韩”。 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 朝鲜输檀弓、果下马入中国,中国传给铜镜、漆器、 铁器等。 ①西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遣使经朝鲜半岛赴汉。 国遣使朝汉,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川.两汉时期中越联系密切,越南输象牙、犀 J 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 w .①西汉以前,中国纟 汉与西域联系渐频, 中亚、西亚、南亚,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 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交佛教经中亚由丝路传 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自广东沿海始, 印 度半岛南端。 V .西亚安息国经陆上丝路与汉频繁交往, 又经海上丝路在汉与大秦之间转贩 丝绸,大获其利。 W ?①丝路西端的大秦(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想直接交往 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往使,至条支海(波斯湾)则止,不达。②后大秦经 海上间接地 与汉进行丝绸贸易。 《后汉书》载,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于 166 年来汉,献象牙、犀角等物给桓帝。这是正史所载中欧最早的直接往来。 i 交通技术进 b.鼓励国人 d.平等对 如崔致远。 设国学, a.欢迎外人来华; c.尊重外人生活习俗; I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I .隋唐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多国。 海路自 登州、扬州出,东到韩国、日本;自广州出,西至波斯湾。 , 来唐留学生以新罗人为多, “新罗坊”。②新罗立国参用唐制, 交往 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计数 法 ③对中印交往贡献突出者,有唐玄奘、义净。 気 、 中亚一些国家频繁来使,带来名马、异药等。②隋时已和波斯 「“新罗馆” 新罗人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制铜技术。新罗受 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归国的人策动了 方贸易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 物质基础:隋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 政策: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表 现在: 出访国。 ③ 交通 步。 I ④文化:隋唐时科技文化居世界领先水 平,对外吸引力大。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隋唐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 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 友谊。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 [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w .①隋唐时中 岛。唐中期 大大加强。 传到天竺。 V .①隋唐时, 互使;唐时波斯受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 设“波斯店”。③唐高宗时大食始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 也在唐时传到大食。 ④唐和东罗马(拂菻)通使,其医术、杂技传入中国, 中国的大量丝绸、瓷器运往欧洲。⑤史载唐朝和非洲也有往来。唐人杜环 到过非洲。索马里使者于高宗时来中国。 非洲出土过当时中国的陶瓷残片。 n ①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往来频繁, 多城市中设有 教儒学。③新 唐文化影响很大。 川.①隋时,中日互使。自贞观始,日 大化改新,多法唐制。都城建造,效仿长安。学校教授儒学。②双 往来频繁。③对中日交往贡献突出者,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 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互使, 交换土特产品。炀帝曾遣使马来半 骠国王子携歌舞团来唐。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

2021年中考复习-中国古代名言名句精选

中国古代名言名句精选 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先敬爱他人。 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在生活中,我们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必定会乱了套。 3.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4.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 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句话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与伙伴一起学习有益于进步。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9.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使他的工具锋利。由此可知,一个人要想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1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注:清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知识点较多,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亦叫金奔巴瓶制)。 近代晚清政府基于海防需要,于1883年将台湾设为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民族融合 1、特点:①范围广: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全国范围;②程度深: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少数民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③规模大: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各民族间的融合,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④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⑤中心内容: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封建化,经济上农耕化;⑥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2、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汉、唐、元、清;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

文成公主进藏,俺答汗与明修好;④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班超经营西域;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如生产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边境榷场(宋)和互市(明);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关系。 3、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古代的对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西汉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大秦安敦王遣使来汉)。

10句话写尽中国历史

10句话写尽中国历史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0、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中国名言警句

中国名言警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名言警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巴金 2、有一种最温暖的感觉,就是当你在寻找他的眼光时,发现他早已在看著你。——九把刀 3、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柴静 4、人被硬生生直接摁在犬牙交错的生活上,切开皮肤,直入筋骨。——柴静 5、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 6、你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倒向小节上认真,矛盾得太可笑了。——钱钟书 7、天气很好。蔚蓝色的浩大天空中只有淡淡的几片白云。阳光留恋地挂在墙头和檐上。——巴金 8、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郭沫若 9、除了课本,只看过言情小说,脑中空空,敲一下都能听到回声。——柴静

10、娟娟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朱自清 11、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余华 1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嫩嫩的,绿绿的。院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朱自清 13、如果规则是道德的话,人的道德底线是不一样的。——柴静 14、难得是寂寞的环境,难得是静定的意境;寂寞中有不可言传的和谐,静默中有无限的创造。——徐志摩 15、历史该如洛高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钱钟书 16、人要是没那么点劲儿,跟整天低着头拣食的鸡有什么分别呢?——老舍 17、你可是我追了N年的女生哎,如果你不见了,我找谁回忆我们的故事。——九把刀 18、春光与希望,是长驻的;自然与人生,是调谐的。——徐志摩 19、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呢?——白岩松 20、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柴静 21、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中国历史的十句名言

中国历史的十句名言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 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

尊重历史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 正视历史的名言警句

尊重历史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正视历史的名言警句 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值得人们的尊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尊重传统文化的名言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尊重传统文化的名言【精选篇】 1.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2.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5.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6. 传统是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极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毁。——恩格斯 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 改身之过,迁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9. 古老的种子,沱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10. 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11.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苟子》。 12.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3. 疾学在于尊师。——《各氏春秋·劝学》。 14. 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7.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18.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篇》。 19.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20.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尊重传统文化的名言【热门篇】 1.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3. 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4.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5. 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6. 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7.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马克 8.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王符《潜夫论·赞学》 9.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愈《师说》。 10.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王卓《今世说》 11. 若要好,问三老。——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3.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4.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