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案 (5)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案 (5)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案 (5)

平面向量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中的距离(线段长度)、夹角等问题.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有关力、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中的距离(线段长度)、夹角等问题.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有关力、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有关力、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知识提炼

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一步,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第二步,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1)物理问题中常见的向量有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2)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体现在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 (3)动量mv 是向量的数乘运算. (4)功是力F 与所产生的位移s 的数量积.

思考尝试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求力F 1和F 2的合力可按照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2)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则有AB →·BC →

=0.( ) (3)若向量AB →∥CD →

,则AB ∥CD .( )

解析:(1)正确.物理中的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力可以看作向量,F 1,F 2的合力可按照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2)错误.因为△ABC 为直角三角形,∠B 并不一定是直角,有可能是∠A 或∠C 为直角.

(3)错误.向量AB →∥CD →

时,直线AB ∥CD 或AB ,CD 重合.

答案:(1)√ (2)× (3)×

2.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0,AC →·BD →

=0,则四边形为(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等腰梯形 D .菱形

解析:由题意可知,AB →∥CD →,|AB →|=|CD →|,且AC →⊥BD →

,所以四边形ABCD 为菱形.答案:D

3.在△ABC 中,若(CA →+CB →)·(CA →-CB →

)=0,则△ABC 为( )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形状无法确定 解析:因为(CA →+CB →)·(CA →-CB →)=0,

所以CA 2→-CB 2→=0,CA 2→=CB 2

→,所以CA =CB ,△ABC 为等腰三角形. 4. 一物体受到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 1,F 2的作用,两力大小都为5 3 N ,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设合力为F ,则F 1⊥F 2,且F =F 1+F 2,|F |=

(F 1+F 2)2=

F 21+2F 1·F 2+F 22=(53)2+2×0+(53)2

=5 6.答案:5 6

5.已知力F =(2,3)作用在一物体上,使物体从A (2,0)移动到B (-2,3),则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耳.

解析:由已知位移AB →=(-4,3),所以力F 做的功为W =F ·AB →

=2×(-4)+3×3=1.答案:1 类型1 平面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例1、如右图所示,四边形ADCB 是正方形,

P 是对角线DB 上的一点,四边形PFCE 是矩形.试用向量证明: PA ⊥EF .

证明:以点D 为坐标原点,DC 所在直线为x 轴,DA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如右图所示的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DP →

|=λ(λ∈R), 则A (0,1),P ? ????22λ,22λ,E ? ????

1,22λ,F ? ????22λ,0.

于是PA →=? ????-22λ,1-22λ,EF →=? ????

22

λ-1,-22λ.

PA →·EF →=? ????-22λ? ????22λ-1+?

????1-22λ? ????-22λ=-22λ? ????

22λ-1+1-22λ=0,

所以PA →⊥EF →

,即PA ⊥EF . 归纳

对于线段的垂直问题,可以联想到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即向量的数量积为0.而对于这一条件的应用,可以用向量关系式的形式,也可以用坐标的形式. 变式训练 求证: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证明: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AB =AD ,所以AB 2→=AD 2

→.

(OB →-OA →)2=(OD →-OA →)2,化简得:OB 2+OA 2-2OA →·OB →=OD 2→+OA 2→-2OA →·OD →,又OB →=-OD →,上式可化为: OA →·OB →-OA →·OD →=OA →·(OB →-OD →)=OA →·DB →=0.

所以OA →⊥DB →

.所以AC ⊥BD .所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类型2 平面几何中的长度问题

例2、 已知在Rt △ABC 中,∠C =90°,设AC =m ,BC =n .

(1)若D 为斜边AB 的中点,求证:CD =1

2

AB ;

(2)若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C 于F .求AF 的长度(用m ,n 表示). (1)证明:以C 为坐标原点,以边CB ,CA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 (0,m ),B (n ,0),因为D 为AB 的中点,所以D ? ??

??n 2,m 2,

所以|CD →|=1

2

n 2

+m 2

,|AB →

|=

m 2

+n 2

,所以|CD →|=12|AB →|,即CD =1

2AB .

(2)解:因为E 为CD 的中点,所以E ? ??

??

n 4,m 4,

设F (x ,0),则AE →=? ????

n 4,-34m , AF →=(x ,-m ).因为A ,E ,F 三点共线,

所以AF →=λAE →.即(x ,-m )=λ? ????n

4,-34m .

则?????x =n 4λ,

-m =-3

4m λ,故λ=43,即x =n 3,所以F ? ????

n 3,0.

所以|AF →|=13n 2+9m 2,即AF 的长度为1

3n 2+9m 2

归纳

用向量法求长度的方法

1.利用图形特点选择基底,向量的数量积转化,用公式|a |2=a 2求解. 2.建立坐标系,确定相应向量的坐标,代入公式:若a =(x ,y ),则|a |=

x 2+y 2.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D 中,AB =3,AD =1,∠DAB =π

3,

求对角线AC 和BD 的长.

解:设AB →=a ,AD →

=b ,a 与b 的夹角为θ,则|a |=3,|b |=1,θ=π3.所以a·b =|a ||b |cos θ=3

2.

又因为AC →=a +b ,DB →=a -b ,所以|AC →

|= AC →2=

(a +b )2=a 2+2a·b +b 2

=13, |DB →|=

DB →2=

(a -b )2=a 2-2a·b +b 2=7.

所以AC 的长为13,DB 的长为7. 类型3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3、在重300 N 的物体上系两根绳子,这两根绳子在铅垂线的两则,与铅垂线的夹角

分别为30°,60°(如右图所示),求重物 平衡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

解:如右图所示,两根绳子的拉力之和OA →+OB →=OC →

且|OC →|=|OG →

|=300(N),∠AOC =30°,∠BOC =60°. 在△OAC 中,∠ACO =∠BOC =60°,

∠AOC =30°,则∠OAC =90°,从而|OA →|=|OC →

|·cos 30°=1503(N),|AC →|=|OC →|·sin 30°=150(N),|OB →|=|AC →

|=150(N).

故与铅垂线成30°角的绳子的拉力是150 3 N ,与铅垂线成60°角的绳子的拉力是150 N. 归纳

利用向量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1.利用向量处理力学问题的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必须用向量知识将力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将力学各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再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解析或回答相关物理现象. 2.利用向量处理速度、位移问题的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对速度、位移进行合成或分解. 变式训练、 用力F 推动一物体G ,使其沿水平方向运动s ,F 与G 的垂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F 对物体G 所做的功为( )

A .F ·s cos θ

B .F ·s sin θ

C .|F ||s |cos θ

D .|F ||s |sin θ

解析:如下图所示,由做功公式可得:W =|F |·|s |sin θ. 答案:D

五、课题练习:见变式训练 六、课题小结

1.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应用的五个主要方面

(1)要证明两线段相等,如AB =CD ,则可转化为证明:AB →2=CD →2.

(2)要证明两线段平行,如AB ∥CD ,则只要证明:存在实数λ≠0,使AB →=λCD →

成立,且AB 与CD 无公共点.

(3)要证明两线段垂直,如AB ⊥CD ,则只要证明数量积AB →·CD →

=0. (4)要证明A ,B ,C 三点共线,只要证明存在一实数λ≠0,使AB →=λAC →

. (5)要求一个角,如∠ABC ,只要求向量BA →与向量BC →

的夹角即可. 2.向量在物理中应用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 (2)利用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解释和回答相关的物理现象.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明确和掌握用向量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

平面向量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中的距离(线段长度)、夹角等问题.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有关力、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二、学习过程 知识提炼

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一步,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第二步,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1)物理问题中常见的向量有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2)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体现在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 (3)动量mv 是向量的数乘运算. (4)功是力F 与所产生的位移s 的数量积.

思考尝试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求力F 1和F 2的合力可按照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 (2)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则有AB →·BC →

=0. ( )

(3)若向量AB →∥CD →

,则AB ∥CD . ( ) 2.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0,AC →·BD →

=0,则四边形为(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等腰梯形 D .菱形 3.在△ABC 中,若(CA →+CB →)·(CA →-CB →

)=0,则△ABC 为( )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形状无法确定 4. 一物体受到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 1,F 2的作用,两力大小都为5 3 N ,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

5.已知力F =(2,3)作用在一物体上,使物体从A (2,0)移

动到B (-2,3),则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耳. 类型1 平面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例1、如右图所示,四边形ADCB 是正方形,

P 是对角线DB 上的一点,四边形PFCE 是矩形.试用向量证明: PA ⊥EF . 归纳

对于线段的垂直问题,可以联想到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即向量的数量积为0.而对于这一条件的应用,可以用向量关系式的形式,也可以用坐标的形式. 变式训练 求证: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类型2 平面几何中的长度问题

例2、 已知在Rt △ABC 中,∠C =90°,设AC =m ,BC =n .

(1)若D 为斜边AB 的中点,求证:CD =1

2

AB ;

(2)若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C 于F .求AF 的长度(用m ,n 表示). 归纳

用向量法求长度的方法

1.利用图形特点选择基底,向量的数量积转化,用公式|a |2=a 2求解. 2.建立坐标系,确定相应向量的坐标,代入公式:若a =(x ,y ),则|a |= x 2+y 2.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D 中,

AB =3,AD =1,∠DAB =π3,

求对角线AC 和BD 的长.

类型3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3、在重300 N 的物体上系两根绳子,这两根绳子在铅垂线的两则,与铅垂线的夹角

分别为30°,60°(如右图所示),求重物 平衡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 归纳

利用向量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1.利用向量处理力学问题的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必须用向量知识将力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将力学各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再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解析或回答相关物理现象. 2.利用向量处理速度、位移问题的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对速度、位移进行合成或分解.

变式训练、 用力F 推动一物体G ,使其沿水平方向运动s ,F 与G 的垂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F 对物体G 所做的功为( )

A .F ·s cos θ

B .F ·s sin θ

C .|F ||s |cos θ

D .|F ||s |sin θ

五、课题练习:见变式训练 六、课题小结

1.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应用的五个主要方面

(1)要证明两线段相等,如AB =CD ,则可转化为证明:AB →2=CD →2

.

(2)要证明两线段平行,如AB ∥CD ,则只要证明:存在实数λ≠0,使AB →=λCD →

成立,且AB 与CD 无公共点.

(3)要证明两线段垂直,如AB ⊥CD ,则只要证明数量积AB →·CD →

=0. (4)要证明A ,B ,C 三点共线,只要证明存在一实数λ≠0,使AB →=λAC →

. (5)要求一个角,如∠ABC ,只要求向量BA →与向量BC →

的夹角即可. 2.向量在物理中应用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 (2)利用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解释和回答相关的物理现象.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明确和掌握用向量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

(完整word版)高三一轮复习平面向量复习优秀教案

平面向量 第一课时 平面向量的概念 【重要知识】 知识点一:向量的概念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注意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知识点二:向量的表示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b (黑体,印刷用)等表示;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 ; ④向量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知识点三:有向线段 (1)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2)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 ①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②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知识点四:两个特殊的向量 (1)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r . 0r 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r 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 (2)单位向量: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知识点五: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1) 定义: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2) 规定:规定0r 与任一向量平行. (3)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①综合(1)、(2)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 ②向量,,a b c r r r 平行,记作a r ∥b r ∥c r ③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 ④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六:相等向量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它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和物理背景。向量是刻画位置的重要数学工具,在诸如卫星定位、飞船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向量也是刻画物理量——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电场强度这些物理量的数学工具,它体现了数学和物理的天然联系。向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和实际生活以及物理学科的紧密联系,体会向量在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现实原型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得出抽象的数学模型,所以本节内容是渗透“数学抽象”很好的载体。在本节中,学生将了解平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达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在向量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固着点和生长点,在探究向量的几何表示时让学生经历以物理中学习力的图示,位移的表示,速度的表示为起点,归纳并确定向量的几何表示以及符号表示,而在探索向量间的特殊关系时,引导学生借助图形进行,这样不仅使研究有序,同时更锻炼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有助于感受向量集数与形于一身的特性。通过类比学习数量的过程,让学生自然的获得新知识的探究方向,在基本概念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体验概念的生成过程,获得这些概念的“基本思路”即获得数学研究对象,认识数学新对象的基本方法,用数学的观点刻画和研究现实事物的方法和途径。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通过对平面向量概念的抽象概括,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 2. 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 理解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基本要素,会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会判断零向量,单位向量,能做一个向量和已知向量相等,能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是平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

2.5.1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一.【教材分析】 前面已学习了向量的概念及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向量的数量积,本节课应用向量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判定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应用举例,让学生会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两种方法-----向量法和坐标法,可以用向量知识研究几何结论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向量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向量加减法与向量数量积的法则解决几何问题.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加以解决. 四.【教学过程】 (一). (二).【新课引入】 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几何性质可以由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运算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研讨 建议 说明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的运用 (三)【典例精讲】 例1. 证明: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相邻两条边的平方和.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求证:2222 2() AC BD AB BC +=+ 证明:不妨设AB=a,AD=b,则 AC=a+b,DB=a-b,2 || AB=|a|2,2 || AD=|b|2. 得2 || AC AC AC =?=( a+b)·( a+b) = a·a+ a·b+b·a+b·b =|a|2+2a·b+|b|2.① 同理,2 || DB=|a|2-2a·b+|b|2.② ①+②得2 || AC+2 || DB=2(|a|2+|b|2)=2(2 || AB+2 || AD). 所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对比其他方法: 建系设坐标法和做辅助线勾股定理等方法体验向量法的优越性. 跟踪练习应用上述结论解题 引导学生归纳,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三步曲”: ⑴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 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⑵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⑶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简述为: 几何问题向量化向量运算关系化向量关系几何化

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教案

科组长签字:

高中数学必修4 平面向量 基本知识回顾: 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有二个要素:大小、方向.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AB u u u r (几何表示法); ②用字母a r 、b r 等表示(字母表示法); ③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坐标表示法): 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r 、j r 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 ,由平 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a xi yj r r ,),(y x 叫做向量a 的(直 角)坐标,记作(,)a x y r ,其中x 叫做a 在x 轴上的坐标,y 叫做a 在y 轴上的坐标, 特 别地,i r (1,0) ,j r (0,1) ,0(0,0) r 。a r ),(11y x A ,),(22y x B ,则 1212,y y x x , AB 3.零向量、单位向量: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为0;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a 就是单位向量) 4.平行向量: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②我们规定0r 与任一向量平行.向量a r 、b r 、c r 平行,记作a r ∥b r ∥c r .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 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 性质://(0)(a b b a b r u r r r r r 是唯一)||b a b a a b u r r u r r r r 0,与同向方向---0,与反向长度--- 1221//(0)0a b b x y x y r u r r r (其中 1122(,),(,)a x y b x y r u r ) 5.相等向量和垂直向量: ①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②垂直向量——两向量的夹角为2 性质:0a b a b r u r r r g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教案: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10课时 2.4向量的数量积(3)

第10课时 §2.4 向量的数量积(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掌握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数量积的运算律以及解题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以及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两平面向量垂直条件; 2.两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3.轴上单位向量,轴上单位向量,则:,,. 二、新课讲解: 1.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设 ,则, ∴. 从而得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 2.长度、夹角、垂直的坐标表示: ①长度: ; 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则 ③夹角:; ④垂直的充要条件:∵,即 (注意与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的区别) 三、例题分析: 例1、设,求 x i y j 1i i ?=1j j ?=0i j j i ?=?=1122(,),(,)a x y b x y ==1122,a x i y j b x i y j =+=+22 112212121212()()a b x i y j x i y j x x i x y i j y x j i y y j ?=++=+?+?+1212x x y y =+1212a b x x y y ?=+(,)a x y =22222||||a x y a x y =+?=+1122(,),(,)A x y B x y 222121()()AB x x y y =-+-0a b a b ⊥??=12120x x y y +=(5,7),(6,4)a b =-=--a b ?

2018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导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含解析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1.能结合物理中的力、位移、速度等具体背景认识向量,掌握向量与数量的区 别.2.会用有向线段作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有向线段与向量的联系与区别,会用字母表示向量.3.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及向量的模等概念,会辨识图形中这些相关的概念. ET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向量的概念 思考i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量,如面积、质量、速度、位移等,这些量有什么区别?答案面积、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速度和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思考2两个数量可以比较大小,那么两个向量能比较大小吗? 答案数量之间可以比较大小,而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 梳理向量与数量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称为数量. 知识点二向量的表示方法 思考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那么如何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 答案可以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 思考2 0的模长是多少? 0有方向吗? 答案 0的模长为0,方向任意. 思考3单位向量的模长是多少? 答案单位向量的模长为1个单位长度. 梳理(1)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可以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它包含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如图所示. 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X B ⑵向量的字母表示:向量可以用字母a, b , c,…表示(印刷用黑体a, b, c,书写时用 b , c). ⑶向量AB勺大小,也就是向量AB勺长度(或称模),即有向线段AB勺长度,记作|AB.长度为 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 0;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 知识点三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案 (5)

平面向量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中的距离(线段长度)、夹角等问题.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有关力、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中的距离(线段长度)、夹角等问题. 2.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有关力、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有关力、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知识提炼 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一步,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第二步,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1)物理问题中常见的向量有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2)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体现在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 (3)动量mv 是向量的数乘运算. (4)功是力F 与所产生的位移s 的数量积. 思考尝试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求力F 1和F 2的合力可按照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2)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则有AB →·BC → =0.( ) (3)若向量AB →∥CD → ,则AB ∥CD .( ) 解析:(1)正确.物理中的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力可以看作向量,F 1,F 2的合力可按照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2)错误.因为△ABC 为直角三角形,∠B 并不一定是直角,有可能是∠A 或∠C 为直角. (3)错误.向量AB →∥CD → 时,直线AB ∥CD 或AB ,CD 重合. 答案:(1)√ (2)× (3)×

人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全部教案

第五章 平面向量 第一教时 教材:向量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有关概念,并能作一个向量与已知向量相等,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平行、共线、相等。 过程: 一、开场白:课本P93(略) 实例:老鼠由A 向西北逃窜,猫在B 处向东追去, 问:猫能否追到老鼠?(画图) 结论:猫的速度再快也没用,因为方向错了。 二、 提出课题:平面向量 1.意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例:力、速度、加速度、冲量 等 注意: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 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 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向量就成为一套优良通性的数学 体系,用以研究空间性质。 2. 向量的表示方法: 1?几何表示法:点—射线 有向线段——具有一定方向的线段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记作(注意起讫) 2?字母表示法:可表示为(印刷时用黑体字) P95 例 用1cm 表示5n mail (海里) 3. 模的概念:向量 记作:|| 模是可以比较大小的 4. 两个特殊的向量: 1?零向量——长度(模)为0的向量,记作。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与0的区别 2?单位向量——长度(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例:温度有零上零下之分,“温度”是否向量? 答:不是。因为零上零下也只是大小之分。 例:与是否同一向量? A B A(起点) B (终点) a

答:不是同一向量。 例:有几个单位向量?单位向量的大小是否相等?单位向量是否都相等? 答:有无数个单位向量,单位向量大小相等,单位向量不一定相等。 三、 向量间的关系: 1.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记作:∥∥ 规定:与任一向量平行 2.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记作:= 规定:= 任两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一有向线段表示,与起点无关。 3. 共线向量: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条直线上 , 所以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 = = 例:(P95)略 变式一:与向量长度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11个) 变式二:是否存在与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存在) 变式三:与向量共线的向量有哪些?(,,) 四、 小结: 五、 作业:P96 练习 习题5.1 第二教时 教材:向量的加法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意义,并能运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 几个向量的和向量。能表述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它进行向 量计算。 过程: 六、复习:向量的定义以及有关概念 强调:1?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 2?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的向量是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即任何 向量可以在不改变它的方向和大小的前提下,移到任何位置。 七、 提出课题:向量是否能进行运算? 5.某人从A 到B ,再从B 按原方向到C , 则两次的位移和:=+ a b c A B C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第2课时2.2向量的加法教案苏教版必修4

第2课时§2.2 向量的加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量加法的含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2)掌握两个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从物体位移变化规律的探知中总结出向量加法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作两向量的和向量; 2.向量加法定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向量的概念、表示法。 2.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 3.已知点是正六边形的中心,则下列向量组中含有相等向量的是()()、、、()、、、 ()、、、 () 、、 、 二、创设情景 利用向量的表示,从景点O到景点A的位移为OA,从景点A到景点B的位移为AB,那么经过这两次位移后游艇的合位移是OB,向量OA,AB,OB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O ABCDEF A O B CD FE CB B AB CD FA DE C FE AB CB OF D AF AB OC OD

O B A 三、讲解新课: 1 .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表示: 作法: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如图( 2)) ,作,,则 . (1)(2) 2.向量加法的法则: (1)三角形法则:根据向量加法定义得到的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表示:. (2)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同一点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以为起点的对角线就是与的和,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向量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说明: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按照任意的次序与任意的组合进行: AB BC AC += O OA a =AB b =OB a b =+ AB BC AC += A a b A AC a b a b b a +=+ ()() a b c a b c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5讲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精品学案

2013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25讲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 一.课标要求: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①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③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 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二.命题走向 本讲内容属于平面向量的基础性内容,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比较出题量较小。以选择题、填空题考察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重点考察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向量的坐标运算等。此类题难度不大,分值5~9分。 预测2013年高考: (1)题型可能为1道选择题或1道填空题; (2)出题的知识点可能为以平面图形为载体表达平面向量、借助基向量表达交点位置或借助向量的坐标形式表达共线等问题。 三.要点精讲 1.向量的概念 ①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一般用c b a ,,……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 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 几何表示法AB ,a ;坐标表示法),(y x j y i x a =+= 。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记作|AB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 与任意向量平行零向量a =0 ?|a | =0。由于0的方向是任意的,且规定0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注意与0的区别) ③单位向量 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a |=1。 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 一、教学分析 1.本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向量的认识,更好地体会向量这个工具的优越性.对于向量方法,就思路而言,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完全与几何中的代数方法一致,不同的只是用“向量和向量运算”来代替“数和数的运算”.这就是把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直接归结为向量,对这些向量借助于它们之间的运算进行讨论,然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翻译成关于点、线、面的相应结果.代数方法的流程图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则向量方法的流程图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这就是本节给出的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也是本节的重点. 2.研究几何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 综合方法——不使用其他工具,对几何元素及其关系直接进行讨论; 解析方法——以数(代数式)和数(代数式)的运算为工具,对几何元素及其关系进行讨论; 向量方法——以向量和向量的运算为工具,对几何元素及其关系进行讨论; 分析方法——以微积分为工具,对几何元素及其关系进行讨论,等等. 前三种方法都是中学数学中出现的内容. 有些平面几何问题,利用向量方法求解比较容易.使用向量方法要点在于用向量表示线段或点,根据点与线之间的关系,建立向量等式,再根据向量的线性相关与无关的性质,得出向量的系数应满足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从而解决问题.使用向量方法时,要注意向量起点的选取,选取得当可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平行四边形这个几何模型,归纳总结出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2.过程与方法: 明了平面几何图形中的有关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向量在处理有关平面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体会向量在几何和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教学中要求尽量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手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教学难点:如何将几何等实际问题化归为向量问题. 四、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2)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 并能弄清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关系 (3)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讨论相结合。这是向量的第一节课,概念与知识点较多,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之后,应让学生清清楚楚得明白其概念,这是学生进一步获取向量知识的前提;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通过对向量与数量的比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并且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教学重点:理解向量、相等向量等相关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等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难点是学生对向量的概念和共线向量的概念的理解。 学情和教材分析: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及代数意义,因此向量具有数形结合的特征,是深入学习数学及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在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所以向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节课是向量的第一节课,是新知识的一个起点,所以这是十分关键、重要的一节课。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是:概念多,有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单位向量等相关概念及向量的几何表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诸多概念容易混淆,它们之间关系不易理清,这些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法设计:引导启发式教学 学法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具学具:多媒体、彩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我们知道物理中的力、速度,位移等都是矢量,不同与路程、质量等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学生讨论作答) 2.你能举出几个具有以上特征的量吗?年龄、身高、体重、长度等具有这些特征吗?(学生思考作答) 3.在数学上,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量称为向量,(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课题,然后大屏幕展示课题,学生阅读课本P74) 二、推进新课 1.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例:力、速度、加速度等。 注意: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可以比较大小;向量既有方向 又有大小,不能比较大小(强调)。 2.向量的表示方法:

平面向量的概念学案

必修4第二章 平面向量 2.1.1 向量的概念与几何表示 【内容分析】 向量这一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反过来,向量的理论和方法,又成为解决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它也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的工具.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通过向量可把空间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这样通过向量就能较容易地研究空间的直线和平面的各种有关问题。向量与代数、三角、几何均有密切的联系与交汇,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高考的必考点. 【学习目标】 1.通过物理学中力的分析等实例,知道向量的实际背景,能能举例说明向量的概念; 2.会用几何法表示向量,掌握向量的模,能举例说出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概念的含义; 3.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掌握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培养同学们认识客观事物与数学本质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的概念,会用几何法表示向量. 【难点提示】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以及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学法提示】1.请同学们课前将学案与教材7479P 结合进行自主学习(对教材中的文字、图象、表格、符号、观察、思考、说明与注释、例题、阅读与思考、小结等都要仔细阅读)、小组组织讨论,积极思考提出更多、更好、更深刻的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在学习过程中用好“十二字学习法”即:“读”、“挖”、“举”、“联”、“用”、“悟”、“听”、“问”、“通”、“总”、“研”、“会”,请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讲解与表达.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小学到现在你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度量单位、度量方法? 2.我们见过的线段的长度、物体的重量、水的温度、任意角的弧度等有哪些特点? 3.思考:如图2.1.1-1,老鼠由A 向西北逃窜,猫在B 处向东 追去,请问猫能否追到老鼠吗?为什么? 4.生活中还存在着与长度、温度不同特征的“量”吗? 图2.1.1-2中的AB 属于什么“两”呢?这就是本节课要研 究的问题! 二、学习探究 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阅读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准备”的问题,仔细阅读课 本P72-74页,可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量,其中一 些量在取定单位后用一个实数就可以表示出来,如长度、质量等. 还有一些量,如我们在物理中所学习的位移、弹力、速度以及上面 图2.1.1-2的AB 等量,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A B C D 图2.1.1-1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平面向量的应用 一、江苏省高考说明对平面向量的要求 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这几个方面都是B 级要求,平面向量的应用是A 级要求,仅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C 级要求. 二、高考命题规律 1、高考对向量的考查主要是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坐标运算、几何运算),平面向量的加、减法的几何意义,数量积及运算律,两个非零向量平行及垂直的充要条件; 2、常在大题中兼顾对向量的考查,主要涉及向量在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函数及数列中的应用; 3、题目大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题,题型多为一道填空题或一道大题.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向量数量积的几何运算法则和坐标运算法则; 2、使学生正确掌握向量的具体应用,并能通过解题体验平面向量应用问题的常规解法. 四、复习重点 1、平面向量的概念、加减法、数量积的灵活应用; 2、平面向量的具体应用. 五、复习过程 (一)小题训练 1、(高考题改编)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为坐标平 面内的动点,满足||||MN MP MN NP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0,则动点P (x ,y )的轨迹方程为 . 28y x =- 2、若向量a ρ ,b ρ满足2=a ρ ,1=b ρ ,()1=+?b a a ρ ρ ρ,则向量a ρ ,b ρ 的夹角 的大小为 . 34 π 3、已知向量2 (,1)a x x =+r ,(1,)b x t =-r ,若函数()f x a b =r r g 在区间(-1,1) 上是增函数,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4、在△ABC 中,π 6 A ∠=,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D 与 B 、 C 不重合),且 22||||AB AD BD D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B ∠等于 . 512 π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向量(cos ,sin )a αα=r , sin ,cos )b αα=r ,(,)22 ππ α∈-.

《平面向量的加法教案》

《平面向量的加法》教案 课题名称:平面向量的加法 教材版本:苏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 年级:高一 撰写教师:徐艳 一、理解课程要求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平面向量的加法》是苏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七章平面向量第二节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运算律.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既是对平面向量这一章第一节向量概念的巩固和应用,也是向量运算的起始课,为后继学习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因此,本节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 教材是从两岸直航前后飞机发生的位移作为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结合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感受不同方式的位移对结果的影响,初步体会向量相加的概念,引发思考,引出新知.同时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和激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向量加法的含义,学会用代数符号表示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②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学会求作两个向量的和;

③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运用它们进行向量运算. (2)能力目标 ①经历向量加法的概念﹑三角形法则的建构过程; ②通过探究、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等方式锻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 努力运用多种形象、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使学生产生“我努力,我能行”的乐观心态. 二、分析学生背景 (1)认知分析: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知道向量可以自由移动,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2)能力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分析: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好在11综计1班学生对数学学习尚有一定兴趣,与教师沟通较好,故此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指导学生合作互动,讨论交流. 教法学法:在教学时,主要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以及练习法. 三、选择媒体资源 媒体资源1 名称:两岸直航视频 媒体格式: avr 媒体资源2 名称:《爱的直航》 媒体格式: MP3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P2-P4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向量是如何定义的?向量与数量有什么区别? 2.怎样表示向量?向量的相关概念有哪些? 3.两个向量(向量的模)能否比较大小? 4.如何判断相等向量或共线向量?向量AB →与向量BA → 是相等向量吗? 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有向线段 ①定义:具有方向的线段. ②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③表示:在有向线段的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 →. ④长度:线段AB 的长度也叫做有向线段AB →的长度,记作|AB → |. (3)向量的表示 ■名师点拨 (1)判断一个量是否为向量,就要看它是否具备大小和方向两个因素.

(2)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时,要注意AB → 的方向是由点A 指向点B ,点A 是向量的起点,点 B 是向量的终点. 2.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的模(长度):向量AB →的大小,称为向量AB →的长度(或称模),记作|AB → |.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作0. (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3.两个向量间的关系 (1)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若a ,b 是平行向量,记作a ∥b .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即对任意向量a ,都有0∥a . (2)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若a ,b 是相等向量,记作a =b . ■名师点拨 (1)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两个概念没有区别. (2)共线向量所在直线可以平行,与平面几何中的共线不同. (3)平行向量可以共线,与平面几何中的直线平行不同.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向量,长度大的向量较大.( ) (2)如果两个向量共线,那么其方向相同.( ) (3)向量的模是一个正实数.( ) (4)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 (5)向量AB →与向量BA → 是相等向量.( ) (6)两个向量平行时,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一定平行.( ) (7)零向量是最小的向量.( ) 答案:(1)× (2)× (3)× (4)× (5)× (6)× (7)× 已知向量a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也可以用MN → 表示 B .方向是由M 指向N C .起点是M D .终点是M 答案:D 已知点O 固定,且|OA → |=2,则A 点构成的图形是( ) A .一个点 B .一条直线

数学: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北师大版必修

7.2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用向量的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它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 (2)揭示知识背景,创设问题情景,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应用向量知识处理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它一些实际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和同学一起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用向量研究几何以及其它学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现向量的工具作用),用向量的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它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向量在几何、物理中的应用. 难点:(体现向量的工具作用),用向量的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它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向量在几何、物理中的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1)自主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机. 四.教学设想 【探究新知】

[展示投影] 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思考: 1.直线的向量方程是怎么来的? 2.什么是直线的法向量? 【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教材P 103练习1、2、3题 [展示投影]例题讲评(教师引导学生去做) 例1.如图,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高,求证:AD 、BE 、CF 相交于一点。 证:设BE 、CF 交于一点H , ?→ ?AB = a , ?→?AC = b , ?→ ?AH = h , 则?→ ?BH = h a , ?→ ?CH = h b , ?→ ?BC = b a ∵?→ ?BH ?→ ?AC , ?→?CH ?→ ?AB ∴ 0)()()(0)(0)(=-???-=?-?? ?? =?-=?-a b h a b h b a h a a h b a h ∴?→ ?AH ?→ ?BC 又∵点D 在AH 的延长线上,∴AD 、BE 、CF 相交于一点 [展示投影]预备知识: 1.设P 1, P 2是直线l 上的两点,P 是l 上不同于P 1, P 2的任一点,存在实数λ,使?→ ?P P 1=λ?→ ?2PP ,λ叫做点P 分?→ ?21P P 所成的比, 有三种情况: λ>0(内分) (外分) λ<0 (λ<—1) ( 外分)λ<0 (—1<λ<0) A B C E F H P P P 222P P P

平面向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向量的加法 一、高考统览 平面向量在高考中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向量的基本概念,二是向量的坐标运算,三是向量的数量积,其中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是考查的重点。从试题形式上看,该部分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另外,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中学数学知识网络的重要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都能够整合在一起,在高考中以解答题为主,要予以高度重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向量的加法定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个向量的和向量;掌握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并会用它们实行向量计算。 使学生经历向量加法法则的探究和应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类比、迁移水平,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向量加法的两个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对向量加法定义的理解。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抓住实例,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持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从感性理解升华到理性理解。 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向量加法有一定的感性理解;通过设置一条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与习题的配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懂”到“会”到“悟”,提升思维品质,

力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水平融为一体。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直观演示体现形、动、思于一体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完整版

§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 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黑体,印刷用)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④向量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 (1)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2)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5、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6、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 的起点无关..... . 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 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A(起点) B (终点) a

平面向量概念教学设计

篇一:平面向量概念教案 平面向量概念教案 一.课题:平面向量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向量的物理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一些基本概念,能正确进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 2、让学生经历类比方法学习向量及其几何表示的过程,体验对比理解向量基本概念的简易性,从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向量的概念方法源于现实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类型:新知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向量及其几何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的概念。 2、难点:向量的概念及对平行向量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在物理中,位移与距离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 2、在物理中,我们学到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量吗? 3、在物理中,像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 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而把那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数量。 (二)讲授新课 1、向量的概念 练习1 对于下列各量: ①质量②速度③位移④力⑤加速度⑥路程⑦密度⑧功⑨体积⑩温度 其中,是向量的有:②③④⑤ 2、向量的几何表示 请表示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5n的力,和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8n的力(1厘米表示1n)。思考一下物理学科中是如何表示力这一向量的? (1)有向线段及有向线段的三要素 (2)向量的模 (4)零向量,记作____; (5)单位向量 练习2 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__,与相等的还有哪些? 总结向量的表示方法: 1)、用有向线段表示。 2)、用字母表示。 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1)相等向量的定义 (2)共线向量的定义 六.教具:黑板 七.作业 八.教学后记 篇二: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