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各论

矿物学各论
矿物学各论

第一大类自然元素

1. 自然铜(Copper)

【化学组成】Cu 原生自然铜中往往含有少量的Au(可达2%~3%)、Ag(可达3%~4%)、Fe(可达2%~3%)等混入物。而次生自然铜的化学成分则较纯净。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Fm3m,具铜型结构;a0=0.361nm;Z=4。【形态】通常呈不规则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以单晶出现时可见有立方体{100}、八面体{111}、菱形十二面体{110},亦可有四六面体{410}等单形。但自然铜完好的晶体很少见。可依(111)成双晶。

【物理性质】铜红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出现棕黑色锖色;条痕铜红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呈锯齿状。硬度2.5~3。相对密度8.95(纯铜)。具延展性。熔点1083℃。为热和电的良导体。

【成因及产状】自然铜常见于原生热液矿床、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及砂岩铜矿床中,它是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还原条件下的产物。

自然铜在地表及氧化环境中不稳定,易氧化成氧化物和碳酸盐,如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

【鉴定特征】铜红色,表面氧化膜呈棕黑色,强延展性,相对密度大。

【主要用途】积聚量大时可作为铜矿石开采。

2. 自然金(Gold)Au

【化学组成】成分中常有Ag类质同像置换Au,两者可形成完全类质同像系列。当成分中含Ag<5%时称自然金;含Ag在5%~15%时称含银自然金;15%~50%时称银金矿;50%~85%称金银矿;85%~95%时称含金自然银;>95%时称为自然银。此外,自然金化学成分还有少量的B、Pt、Cu、Pd、Te、Se、Ir等元素。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Fm3m,具铜型结构;a0=0.408 nm;Z=4。

【形态】通常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此外尚可见树枝状、鳞片状、薄片状、网状、纤维状,偶见较大的团块状集合体。肉眼可辨的单晶体少见,显微镜下常可见自形 半自形晶体,常见的单形有:立方体{100}、

八面体{111}、菱形十二面体{110}、四六面体{210}及四角三八面体{311}。常依(111)形成双晶。 我国学者薛君治(1993)通过大量研究认为自然金的形态具有标型意义。一般地,在深部形成者形态较简单,浅部则形态复杂。总的变化趋势是,深部以八面体{111}为主,中深部以菱形十二面体{110}为主,浅部以四角三八面体{311}、三角三八面体{223}或其它更复杂的形态为主。

【物理性质】颜色与条痕色均为金黄色,但随其成分中含Ag量的增高而逐渐变浅,含Ag量愈高者色愈浅,至银金矿时呈淡黄色至奶黄色,含Cu 时,色变深,呈深黄色;金属光泽,随Ag的含量增高光泽加强。无解理。硬度2.5~3。相对密度19.3(纯金)。具强延展性可以锤成金箔或抽成细丝。熔点1 062℃。为热和电的良导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只溶于王水。火烧后不变色。

【成因及产状】自然金主要形成于各种高、中温热液作用和变质作用过程中。 世界上主要的金矿床类型有:各种热液脉型金矿、变质砾岩型金矿、古老变质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沉积岩中浸染型金矿和砂金型金矿。80年代以前所发现的金矿床以变质砾岩型规模最大,进入90年代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相继发现一系列与各种热液作用有关的石英脉、长石石英质脉型特大型金矿,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金的主要来源以变质砾岩型金矿占绝对优势的格局。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找金矿,但找金工作尚无重大突破,目前我国还未发现世界级特大型金矿。我国已发现的金矿主要类型有热液型和风化型、砂金型。最有名的金矿产地有山东、湖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

【鉴定特征】金黄色,强金属光泽,相对密度大,低硬度,强延展性;化学性稳定,火烧不变色。与黄铁矿的区别除了硬度、条痕、化学稳定性及相对密度性质外,较为简易的区别是后者易于被击碎。 【主要用途】自然金几乎是Au的唯一来源。各种金矿床中开采的基本上都是自然金。黄金储备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之一,是世界性的“硬通货”。除了被用于制造货币、装饰品外,在工业上用途也极其广泛,因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导热导电性、延展性常被用作如高级真空管的涂料,计算机、电视机、收录机的涂金集成电路,核反应堆的衬料,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涂金防热罩或热遮护板,用于制造特种精密电子仪器的拉丝导线等等。

3. 自然铂(Platinum) Pt

【化学组成】成分中常含Fe、Ir、Pd、Rh、Ni等类质同像混入物。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Fm3m,具铜型结构;a0=0.392 nm(纯铂);Z=4。

【形态】以不规则细小颗粒状、粉状、葡萄状常见,有时形成较大的块体集合体。单晶少见,偶见立方体{100}或八面体{111}的细小晶体。

【物理性质】锡白色,颜色视铁含量多少由银白至钢灰色;条痕钢灰色;金属光泽。无解理;断口锯齿状。硬度4~4.5。相对密度21.5(纯铂)。熔点1774℃。具延展性。微具磁性。电和热的良导体。

【成因及产状】自然铂主要见于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如铜镍硫化物矿床中。此外,也常见于砂矿中。

【鉴定特征】锡白、银白至钢灰色,相对密度大,在空气中不氧化,在普通酸类中不溶解。

【主要用途】工业上利用铂的高度化学稳定性和难熔性,制作高级化学器皿,或与镍等制成特种合金。近年来铂族元素在人造卫星、核潜艇、火箭、导弹、遥测遥控等国防工业上得到广泛利用。

4. 自然硫(Sulphur)α-S

【化学组成】成分一般不纯净。火山喷气作用形成的自然硫往往含有少量Se、As、Te和Tl。而作为生物化学作用沉积的产物则夹杂有泥质、有机质、沥青等混入物。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Fddd;a0=1.044 nm,b0=1.285 nm,c0=2.437 nm;Z=16。晶体结构为分子型:8个S以共价键组成硫分子,原子上下交错排列在两平面上呈环状。

【形态】晶形常呈双锥状或厚板状。通常呈块状、粒状、土状、球状、粉末状、钟乳状等集合体产出。

【物理性质】带有各种不同色调的黄色;晶面呈金刚光泽,而断面显油脂光泽。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1~2。相对密度2.05~2.08。性脆。不导电,摩擦带负电。

【成因及产状】形成于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和火山喷气作用过程中。 【鉴定特征】以黄色、油脂光泽、低硬度、性脆、硫臭味和易熔为特征。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硫酸。此外用于化肥、造纸、炸药、橡胶生

产。

5. 金刚石(Diamond)C

【化学组成】成分中可含有N、B、Si、Al、Na、Ba、Fe、Cr、Ti、Ca、Mg、Mn等元素。其中N、B最为重要,是目前金刚石分类的基本依据。首先根据是否含N分为两类:一是含N者为Ⅰ型,Ⅰ型又据N的存在形式进一步分为Ⅰa型和Ⅰb型。Ⅰa型中N含量大于0.1%,以细小片状的形式存在,增强了金刚石的硬度、导热性、导电性。天然金刚石中98%为

Ⅰa型。Ⅰb型中N含量很小,N以单个原子置换金刚石中的C,Ⅰb型绝大多数见于人造金刚石中,而仅占天然金刚石的1%左右。二是不含N或含量极微(<0.001%),又根据是否含B进一步分为Ⅱa型和Ⅱb型。Ⅱa型一般不含B。天然的金刚石中Ⅱa型含量很小。具良好的导热性是Ⅱa金刚石的特性。Ⅱb型含B杂质元素,往往呈天蓝色,具半导体性能,Ⅱb 型金刚石在自然界中也罕见。此外,还可出现混合型金刚石,即同一颗粒金刚石内,氮的分布不均匀,既有Ⅰ型区,又有Ⅱ型区;或既有Ⅰa 型区,又有Ⅰb型区。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Fd3m;a0=0.356 nm;Z=8。

在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中C分布于立方晶胞的8个角顶和6个面中心,在将晶胞平均分为8个小立方体时,其中的4个相间的小立方体中心分布有C。金刚石结构中的C以共价键与周围的另外4个C相连,键角109°28?16?,形成四面体配位(图Z-5(b))。金刚石具有紧密的结构,原子间以强共价键相连,这些特征造成了它具有高硬度、高熔点、不导电的特性。由于结构在{111}方向上原子的面网密度大,其间距也大,故产生{111}中等解理。

【形态】自然界中金刚石大多数呈单晶产出,常见圆粒状或碎粒。其单形主要是八面体{111},菱形十二面体{110}及它们的聚形。少数为八面体{111}、菱形十二面体{110}与立方体{100}、四六面体{hk0}成聚形。由于熔蚀作用常见晶体呈浑圆状,晶面弯曲,并出现蚀像,不同的单形有不同的蚀像,如八面体晶面出现三角形,立方体晶面出现四边形熔蚀坑。

目前也发现有些金刚石具四面体晶形(如我国辽宁已发现几颗四面体金刚石),这样就可能导致金刚石的对称型为3m,这与通常认为金刚石的对称型为m3m相矛盾,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认为是双晶结构引起的假像四面体晶形(A. Yacoot, M. Moore, 1993)。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常带深浅不同的黄色色调,也有呈乳白色、浅绿色、天蓝色、褐色和黑色等等;典型的金刚石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平行{111}解理中等。硬度10。相对密度3.50~3.52。性脆。折射率

N=2.40~2.48,具强色散性。纯净金刚石导热性良好,室温下其导热率几乎是铜的5倍。

【成因及产状】金刚石仅形成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为岩浆作用的产物,目前仅见产于超基性岩的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钾镁煌斑岩及高级变质岩榴辉岩中。

当含金刚石的岩石遭受风化后,可以形成金刚石砂矿。

世界上著名金刚石产地有南非、扎伊尔、前苏联亚库梯等。我国山东、辽宁、贵州等地相继发现金刚石的原生矿床。

【鉴定特征】极高的硬度,标准金刚光泽,晶形轮廓常呈浑圆状。 【主要用途】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宝石金刚石和工业金刚石。前者主要利用其光彩诱人的色泽和极高的硬度,金刚石经人工琢磨成各种多面体后就成为“钻石”,钻石至今仍然是最紧俏、最名贵的宝石,质优粒大者价格更为昂贵,如大于1g的优质钻石价格可达5000美元/克拉以上。后者主要利用其各种特性,如利用I型金刚石的高硬度制作仪表轴承、玻璃刀、表镶钻头;用Ⅱb型金刚石制作固体微波器及激光器件折散热片;利用其优良的红外线穿透性制造卫星窗口和高功率激光器的红外窗口。利用其半导体性能制作整流器、三极管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金刚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6. 石墨(Graphite) C

【化学组成】成分纯净者极少,往往含大量的(10%~20%)各种杂质如粘土、沥青及SiO2、Al2O3、FeO等各类氧化物混入物。

【晶体结构】六方晶系;-P63/mmc;a0=0.246 nm,c0=0.680 nm;Z=4。 石墨具典型的层状结构:C成层排列,每个C与相邻的3个C之间以等距相连,每一层中的C按六方环状排列,上下相邻层的C六方环通过平行网面方向相互位移后再叠置形成层状结构,位移的方位和距离不同就导致不同的多型结构。上下两层中的C之间的距离比同一层内的C之间的距离要大得多(层内C—C间距=0.142 nm,层间C—C间距=0.340 nm)。石墨是一种多键型的晶体,层内主要为共价键,也有部分金属键,这是因为每个C的3个外层电子占据3个sp2杂化轨道中,而sp2杂化轨道呈平面三方对称分布,因此可与层内周围3个C成3个σ键(共价键),还有一个外层电

子占据未参加杂化的一个p轨道中,此p轨道垂直层面,同一层内的不同碳原子的这一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金属键)。而层间则为分子键。这种化学键的差异造成石墨的物性具明显的异向性,并具导电性。

石墨具两种不同的多型,除图Z-8常见的2H型外,还有3R型。

【形态】单晶体呈片状或板状,但完整的却极少见。通常为鳞片状,块状或土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半金属光泽;隐晶质的则暗淡。平行{0001}解理极完全。硬度1~2。相对密度2.21~2.26。解理片具挠性。有滑感,易污手。具导电性。

【成因及产状】石墨是高温变质作用的产物。

我国石墨产地很多,其中以黑龙江鸡西市柳毛为最大的产地。

【鉴定特征】黑色,硬度低,相对密度小,有滑感。如果将硫酸铜溶液润湿的锌粒放在石墨上,则可析出金属铜的斑点,在与石墨相似的辉钼矿上则无此种反应。

【主要用途】石墨由于其熔点高,抗腐蚀,不溶于酸等特性,用于制作冶炼用的高温坩埚;具滑感,作为机械工业的润滑剂;导电性良好,又可制作电极等。成分纯净的所谓高碳石墨可做原子能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及供国防工业应用。3R型石墨用于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原料,因它容易转化为金刚石。

7. 自然铋(Bismuth) Bi

【化学组成】成分较纯,偶含微量Fe、S、Te、As、Sb等元素。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R m,arh=0.475 nm,α=57°14?,Z=2;ah=0.456 nm,ch=1.187 nm,Z=8。砷型结构(图Z-12)。

【形态】单晶少见,常见呈粒状、片状、致密块状或羽毛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新鲜断面呈微带浅黄的银白色,在空气中易变成具浅红的锖色;条痕灰色;金属光泽。{0001}完全解理。硬度2~2.5。相对密度9.70~9.83;具弱延展性;熔点271°C。具逆磁性。

【成因及产状】自然铋可形成于高温热液矿床、伟晶矿床中。自然铋在地表条件下易于氧化形成铋华和泡铋矿。

【鉴定特征】浅红的锖色,完全的解理,硬度较低和相对密度较大

第二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8. 方铅矿(Galena)PbS

【化学组成】成分中常含Ag、Cu、Zn、Tl、As、Bi、Sb、Se等,其中以Ag最为重要;Se以类质同像置换S;存在着PbS-PbSe完全类质同像系列。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Fm3m;a0=0.593 nm;Z=4。晶体结构为NaCl 型:立方面心格子,S2-立方最紧密堆积,而Pb2+充填于所有八面体空隙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化学键为离子键金属键过渡型。

【形态】最常呈立方体{100},还可出现八面体{111}、菱形十二面体{110},并有时以八面体与立方体聚形出现。也常见成粒状、致密块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铅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解理平行{100}完全;含Bi的亚种,则见有平行{111}裂开。硬度2~3。相对密度74~76。具弱导电性,晶体具有良好的检波性。

【成因及产状】主要形成于中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闪锌矿一起形成铅锌硫化物矿床。方铅矿也可形成于接触交代矿床中。

方铅矿在氧化带中不稳定,易转变为铅钒、白铅矿等一系列次生矿物。

【鉴定特征】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相对密度大,硬度小。

【主要用途】为铅的主要矿石矿物;而含Ag的方铅矿又是提炼银的重要矿物原料。晶体还可用作检波器。

9. 闪锌矿(Sphalerite) ZnS

【化学组成】通常含有Fe、Mn、In、Tl、Ag、Ga、Ge等类质同像混入物。其中Fe替代Zn十分普遍,替代量最高可达26.2%。一般地,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闪锌矿,其成分中Fe和Mn的含量增高,颜色趋深。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F 3m;a0=0.540 nm(纯闪锌矿),Z=4。具闪锌矿型结构:S2-呈立方最紧密堆积,Zn2+充填于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如果从晶胞内离子分布特点描述,则Zn2+分布于单位晶胞的角顶及面心,如将晶胞分为8个小的立方体,则S2-分布相间的4个小立方体的中

心。面网{110}为Zn2+和S2-的电性中和面,因此,闪锌矿具有平行{110}的6组完全解理。

【形态】通常呈粒状集合体(图L-4),有时呈肾状、葡萄状,反映出胶体成因的特征。单晶体常呈四面体,正形和负形的晶面上常见聚形纹。有时呈菱形十二面体(通常为低温下形成)。偶见以{111}为接合面成双晶,双晶轴平行[111],有时成聚片双晶。闪锌矿的形态具有标型意义:一般地,高温条件下形成的闪锌矿主要是呈正负四面体,并见立方体,中低温下则以菱形十二面体为主。

【物理性质】Fe的含量直接影响闪锌矿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当含Fe量增多时,颜色为浅黄、棕褐直至黑色(铁闪锌矿);条痕由白色至褐色;光泽由树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平行{110}完全。硬度3.5~4。相对密度3.9~4.1,随含Fe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导电。

【成因及产状】闪锌矿是分布最广的锌矿物。常见于各种高、中温热液矿床中,也常出现于接触交代矿床中。在高温热液矿床中,闪锌矿成分中常富含Fe、In、Se和Sn,与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共生;在中低温热液矿床中则含Cd、Ga、Ge和Tl,往往与方铅矿共生,有时还出现各种硫盐矿物,如硫锑铅矿。此外,闪锌矿还有表生沉积成因的。闪锌矿在氧化带中形成菱锌矿Zn[CO3]等次生矿物。

【鉴定特征】以其具多组完全解理、粒状晶形、硬度小、金刚光泽以及常与方铅矿密切共生为特征。

【主要用途】最重要的锌矿石矿物原料。其成分中所含Cd、In、Ge、Ga、Tl等一系列稀有元素可综合利用。良好的闪锌矿的单晶可用作紫外半导体激光材料。

10. 黄铜矿(Chalcopyrite)CuFeS2

【化学组成】其成分中可有Mn、As、Sb、Ag、Au、Zn、In、Bi、Se、Te 等元素混入,个别情况下Mn达3%,As达15%,Sb达1%。当形成温度高于200°C时,其成分与理想化学式比较,S不足,即(Cu+Fe)∶S>1。形成温度越高,缺S越多。形成温度低于200°C时,其成分与理想化学式一致,即(Cu+Fe)∶S=1。

【晶体结构】四方晶系;-I 2d;a0=0.524 nm,c0=1.032 nm;Z=4。晶体结构为闪锌矿型结构的衍生结构,即其单位晶胞类似于将两个闪锌矿晶胞叠置而成。每一金属离子(Cu2+和Fe2+)的位置均相当于闪锌矿中

Zn2+的位置,但由于Zn2+位置被Cu2+和Fe2+两种离子代替并有序分布,使其对称由原闪锌矿结构的等轴晶系下降为四方晶系。高温无序黄铜矿仍保留闪锌矿结构的等轴晶系。

【形态】通常为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集合体。偶而出现隐晶质肾状形态。晶体常见单形有四方四面体、四方双锥,但单晶较少见。

【物理性质】颜色为铜黄色,但往往带有暗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

泽;不透明。解理不发育。硬度3~4。相对密度4.1~4.3。性脆。能导电。

【成因及产状】黄铜矿成因类型较多。

(1) 在与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中,与磁黄铁矿、镍黄铁矿

共生。(2) 在接触交代矿床中,黄铜矿充填于石榴子石或透辉石等夕卡岩矿物间。(3) 在中温热液矿床中,黄铜矿往往与黄铁矿、方铅矿、辉钼矿及方解石、石英共生。在地表氧化环境中,黄铜矿易于氧化、分解,可形成孔雀石、蓝铜矿。 在含铜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中,黄铜矿被次生斑铜矿、辉铜矿和铜蓝所交代。

【鉴定特征】黄铜矿与黄铁矿相似。但可以其更黄的颜色和较低的硬度加以区别。与自然金的区别在于绿黑色的条痕,性脆及溶于硝酸。 【主要用途】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

11. 磁黄铁矿(Pyrrhotite)Fe1-xS

【化学组成】FeS理论值为Fe 63.53%,S 36.47%。但自然界产出的磁黄铁矿往往含有更多的S,可达39%~40%。成分中常见Ni、Co类质同像置换Fe。此外,还有Cu、Pb、Ag等。磁黄铁矿中部分Fe2+为Fe3+代替,为保持电价平衡,结构中Fe2+出现部分空位,此现象称“缺席构造”。故其成分为非化学计量,通常以Fe1-xS表示(其中x=0~0.223)。

【晶体结构】见下文红砷镍矿晶体结构描述。

【形态】通常呈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或呈浸染状。单晶体常呈平行{0001}的板状,少数为柱状或桶状。成双晶或三连晶。

【物理性质】暗古铜黄色,表面常具褐色的锖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发育;{0001}裂开发育。硬度4。相对密度4.6~4.7。性脆。具导电性和弱~强磁性。

【成因及产状】磁黄铁矿的主要产状有:

(1) 产于基性岩体内的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中,与镍黄铁矿、黄铜矿紧

密共生。

(2) 产于接触交代矿床中,与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铁闪锌矿、毒砂等矿物共生,主要形成于夕卡岩过程的后期阶段。

(3) 产于一系列热液矿床中,如锡石硫化物矿床,与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共生。在氧化带,它极易分解而最后转变为褐铁矿。

【鉴定特征】暗古铜黄色,硬度小,具弱—强磁性。

【主要用途】为制作硫酸的矿石矿物原料,但经济价值远不如黄铁矿。含Ni较高时可作为镍矿石综合利用。

12. 红砷镍矿(Niccolite)NiAs

【化学组成】可有Fe、Co、S等呈类质同像混入。此外,还有Sb、Bi、Cu,其赋存状态未明。

【晶体结构】六方晶系;-P63/mmc;a0=0.361 nm,c0=0.502 nm;Z=2。 红砷镍矿为一典型结构:As按六方最紧密堆积,Ni充填所有八面体空隙。[NiAs6]八面体共面平行c轴方向联成直线型链,在水平方向上[NiAs6]八面体共棱。Ni除被6个As所包围外(配位数为6),往往与上下二个Ni距离较近,成为它最近的相邻者,这使红砷镍矿中的键性明显地向金属键过渡。

【形态】通常成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有时呈肾状等胶体形态。单晶呈六方柱状或板状,但极少见。

【物理性质】新鲜面淡铜红色,风化面具灰或黑色的锖色;条痕褐黑,金属光泽。解理平行{1010}不完全;断口不平坦。硬度5。相对密度7.6~7.8。性脆。具强导电性。

【成因及产状】常见于热液矿床中,有时见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后期热液过程。

【鉴定特征】浅铜红色和金属光泽。易熔,在木炭上以氧化焰烧之形成As2O3白色被膜,并有生蒜臭味。

【主要用途】镍的矿石矿物原料。

13. 铜蓝(Covellite)CuS(Cu+2S2Cu2+[S2])

【化学组成】仅有少量的Fe、Ag、Se和Pb等混入物,它是成分简单、结构复杂的矿物。

【晶体结构】六方晶系;-P63/mmc;a0=0.380 nm,c0=1.636 nm;Z=2。晶体结构具复杂层状:Cu2+位于由三个S2-所组成的等边三角形之中,各个三角形的角顶彼此相连成层,由S2-所占据的三角形的角顶却又是上下相对应的四面体的一个共享角顶,而四面体的其余角顶则由[S2]2-占据。Cu+位于四面本的中心。这样由CuS3三角形所连接的层及位于其上下的CuS4四面体就构成铜蓝复杂层状的结构。在此结构中,同时存在S2-和[S2]2-两种离子及Cu+和Cu2+两种离子。因此,铜蓝是介于简单硫化物与复硫化物之间的结构。

【形态】单晶极为少见,通常以粉末状、被膜状或煤灰状集合体附于其它硫化物之上。

【物理性质】靛青蓝色;条痕灰黑;金属光泽;不透明,极薄的薄片透绿光。解理平行{0001}完全。硬度1.5~2。相对密度4.67。性脆。 【成因及产状】主要形成于外生作用,为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矿物。

【鉴定特征】靛青蓝色,低硬度。块体呵气后变紫色。

【主要用途】为铜的矿石矿物,常与其它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

用。

14. 辰砂(Cinnabar)HgS

【化学组成】成分固定,有时含少量的Se、Te、Sb、Cu混入物等。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P3121;a0=0.414 nm,c0=0.949 nm;Z=3。晶体结构为变形的NaCl型,即将NaCl型结构沿L3变形后得到辰砂结构。

【形态】单晶常呈菱面体{100},或平行{0001}厚板状,或平行c轴方向延伸的柱状。双晶常见,常成以c轴为双晶轴的贯穿双晶。集合体多成粒状,有时为致密块状以及被膜状。

【物理性质】鲜红色,有时表面呈铅灰的锖色;条痕红色;金刚光泽;半透明。解理平行{100}完全。硬度2~2.5。相对密度8.05~8.2。成分纯净者,导电性极差,如含0.1% Se或Te时,就显着增加其导电性。

【成因及产状】为低温热液矿床标型矿物。常与辉锑矿、雄黄、雌黄、黄铁矿、隐晶质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共生。

我国是辰砂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湖南晃县、贵州婺源和铜仁等地是辰砂的著名产地。

【鉴定特征】鲜红的颜色和条痕,相对密度大,硬度低。黑辰砂与辰砂

的不同是:灰黑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无解理,相对密度7.7,导电性良好。

【主要用途】提炼汞最重要的矿石矿物。辰砂的单晶可作激光调制晶体,为目前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此外,大而完好的晶体还具有极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

15. 辉锑矿(Stibnite或Antimonite)

Sb2S3

【化学组成】成分较固定,含少量As、Pb、Ag、Cu和Fe,其中绝大部分元素为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 -Pbnm;a0=1.120 nm,b0=1.128 nm,c0=0.383 nm;Z=4。晶体结构具链状结构,链是由S和Sb紧密连接而成,这些链平行于c轴。链内S与Sb的距离则为0.32 nm左右。键力较弱,因而沿着这一方向{010}表现出解理性,同时晶体的形态亦是沿结构中链体的方向延伸,而呈平行c轴的柱状。

【形态】单晶呈柱状或针状,柱面具有明显的纵纹,较大的晶体往往显现弯曲。集合体常呈放射状或致密粒状。

【物理性质】铅灰色或钢灰色,表面常有蓝色的锖色;条痕黑色;晶面常带暗蓝锖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平行{010}完全。解理面上常有横的聚片双晶纹。硬度2。相对密度4.6。性脆。

【成因及产状】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与辰砂、石英、萤石、重晶石、方解石等共生。我国湖南新化锡矿山是世界最著名最大的辉锑矿产地。

【鉴定特征】铅灰色,柱状晶形,柱面上有纵纹(聚形纹),解理面上有横纹(聚片双晶纹)。对于细粒的块体,滴KOH于其上,立刻呈现黄色,随后变为橘红色,以此区别于与其类似的辉铋矿。

【主要用途】为锑的重要矿石矿物,晶体大或呈美观的晶簇状可具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16. 辉铋矿(Bismuthinite)Bi2S3

【化学组成】类质同像混入物主要有Pb、Cu、Sb和Se。

c0=0.397 nm;Z=4。辉铋矿与辉锑矿等结构。

【形态】晶形常呈长柱状至针状,晶面大多具纵纹,集合体以致密粒状为常见。

【物理性质】微带铅灰的锡白色;表面常现黄色或斑状锖色;条痕铅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平行{010}完全。硬度2~2.5。相对密度为6.8。

【成因及产状】主要见于钨锡高温热液矿床和接触交代矿床中。 【鉴定特征】与辉锑矿相似,唯颜色较辉锑矿浅,光泽较强,相对密度较大,解理面上无横纹,与KOH溶液不起反应。

【主要用途】为铋的重要矿石矿物。

17. 雌黄(Orpiment) As2S3

【化学组成】Sb呈类质同像混入含量可达3%。此外,存在微量的Hg、Ge、Se、V等。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P21/c;a0=1.149 nm,b0=0.959 nm,c0=0.425 nm,β=90°27?;Z=4。雌黄具有层状结构:As、S离子连接成层,层中每一个As被3个S所包围,而每个S与两个As相连接。层平行于(010),各层间以微弱分子键相维系;因而平行{010}产生完全解理。【形态】常见板状或短柱状。集合体呈片状、梳状、土状等。

【物理性质】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油脂光泽至金刚光泽,解理面为珍珠光泽。解理平行{010}极完全,薄片具挠性。硬度1.5~2。相对密度3.5。

【成因及产状】见于低温热液矿床中,为标型矿物。常与雄黄共生。 我国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甘肃等省均有产出,尤以湖南和云南著名。

【鉴定特征】柠檬黄色,硬度低,一组极完全解理。与自然硫相似,但自然硫不具极完全解理。

【主要用途】为砷及制造各种砷化物的主要矿石矿物,还可用于中

药。

18. 雄黄(Realgar)As4S4

【化学组成】成分固定,含杂质较少。

c0=0.657 nm;β=106°33?;Z=16。具分子型结构:由As4S4分子所构成,分子中的4个S与4个As之间以共键价相维系,而分子与分子间则以分子键相连接。对于As4S4分子,其中S形成正方形,As形成四面体,而正方形和四面体的中心相吻合。每一S与两个As相邻,而一As则与2个S及另一As相邻。

【形态】通常以致密块状或土状块体或皮壳状集合体产出。单晶体通常细小,呈柱状、短柱状或针状,柱面上有细的纵纹。

【物理性质】橘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上具金刚光泽,断面上出现树脂光泽,透明~半透明。解理平行{010}完全。硬度1.5~2。相对密度3.6。性脆。长期受光作用,可转变为淡橘红色粉末。

【成因及产状】形成条件与雌黄相似,并常与雌黄共生。

【鉴定特征】橘红色,条痕淡橘红色,硬度与辰砂相似,但辰砂条痕色鲜红,相对密度大。

【主要用途】为砷及制造各种砷化物的主要矿石矿物。

19. 辉钼矿(Molybdenite)MoS2

【化学组成】自然界的辉钼矿成分几乎都近于理论值。Re为其重要的类质同像混入物,含量可高达2%。S被Se、Te替代可达25%。

【晶体结构】六方晶系(2H);-P63/mmc;a0=0.315 nm,c0=1.230 nm;Z=2。辉钼矿的晶体具层状结构。结构中,Mo4+组成的面网,夹在上下由S2-组成的面网之间,共同构成一个三方柱配位结构层,[MoS6]构成三方柱形配位多面体,而此结构层由S2-组成空八面体层相联。层内离子连接紧密,层与层之间的引力却很微弱,因而平行{0001}发育极完全解理,且晶体呈片状、板状。

【形态】单晶呈六方板状、片状,通常以片状、鳞片状集合体产出。【物理性质】铅灰色;条痕为亮铅灰色,在上釉瓷板上为微绿的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平行{0001}极完全,解理薄片具挠性。硬度1。相对密度5.0。有滑腻感。

【成因及产状】主要产于高、中温热液矿床中。

我国钼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最著名的产地有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等。

【鉴定特征】铅灰色,金属光泽,硬度低,一组极完全解理。以其相对密度大,光泽较强,颜色及条痕较淡,且在涂釉瓷板上有特征的黄绿色

条痕可与相似的石墨相区别。

【主要用途】为钼最重要的矿石矿物,亦为提取Re的主要矿石,当含Pt 族元素(Os、Pd、Rn、Pl)较多时,可综合利用。

20. 斑铜矿(Bornite) Cu5FeS4

【化学组成】由于斑铜矿中常含有黄铜矿、辉铜矿的显微包裹体,其成分变化很大。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Fd3m;a0=1.093 nm,Z=8;其晶体结构相当复杂。

【形态】单晶极为少见,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不规则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新鲜断面呈暗铜红色,风化表面常呈暗蓝紫斑状锖色,因此得名;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硬度3。相对密度4.9~5。性脆。具导电性。

【成因及产状】斑铜矿可形成于CuNi硫化物矿床、夕卡岩矿床及铜硫化物矿床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

斑铜矿在表氧化环境中易遭受分解而形成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褐铁矿等矿物。

【鉴定特征】特有的暗铜红色和不新鲜的表面的蓝紫斑杂的锖色;低硬度。

【主要用途】为铜的主要矿石矿物。

21. 辉铜矿(Chalcocite)Cu2S

Cu2S有三个同质多像变体。在103°C以下稳定的为斜方晶系变体;在此温度之上至420°C范围内稳定的六方晶系变体;在420°C以上稳定的为等轴晶系变体。高温等轴晶系辉铜矿具反萤石型结构;高温六方晶系辉铜矿的结构,表现为S呈六方最紧密堆积。低温斜方晶系辉铜矿的结构相当复杂,这里仅描述分布最广的Cu2S低温变体。

【化学组成】常含Ag,有时含Fe、Co、Ni、As、Au等,其中有的是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Abm2;a0=1.192 nm,b0=2.733 nm,c0=1.344 nm;Z=96。

【形态】单晶极少见。晶形呈假六方形的短柱状或厚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粉末状(烟灰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条痕暗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硬度2~3。相对密度5.5~5.8。略具延展性。电的良导体。

【成因及产状】有内生和外生两种成因。内生者见于富Cu贫S的晚期热液铜矿床中,常与斑铜矿共生。外生辉铜矿见于某些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下部,为氧化带渗滤下去的硫酸铜溶液与原生硫化物(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等)进行交代作用的产物。辉铜矿在地表环境下很不稳定,易于分解而转变为铜的氧化物和铜的碳酸盐。在不完全的氧化下,可转变为自然铜。

【鉴定特征】暗铅灰色,低硬度,弱延展性小刀刻之出现光亮沟痕。常与其它铜矿物共生或伴生。

【主要用途】为含铜最富的硫化物,是铜的重要矿石矿物。

22. 黄铁矿(Pyrite)Fe[S2]

【化学组成】成分中常见Co、Ni等元素呈类质同像置换Fe,并常见Au、Ag呈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Pa3;a0=0.542 nm;Z=4。黄铁矿是NaCl型结构的衍生结构,晶体结构与方铅矿相似,即哑铃状对硫离子[S2]2-代替了方铅矿结构中简单硫离子的位置,Fe2+代替了Pb2+的位置。但由于哑铃状对硫离子的伸长方向在结构中交错配置,使各方向键力相近,因而黄铁矿解理极不完全,而且硬度显着增大。

【形态】常见完好晶形,呈立方体{100}、五角十二面体{210}或八面体{111}。在立方体晶面上常能见到3组相互垂直的晶面条纹,这种条纹的方向在两相邻晶面上相互垂直,和所属对称型相符合。此外,还可形成穿插双晶,称铁十字集合体常成致密块状、分散粒状及结核状等。

【物理性质】浅铜黄色,表面带有黄褐的锖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参差状。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性脆。

【成因及产状】黄铁矿是地壳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多种不同地质条件下。(1) 产于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中,以富含Ni为特征。(2) 产于接触交代矿床中,常含有Co。(3) 产于多金属热液矿床中,黄铁矿成分中Cu、Zn、Pb、Ag等含量有所增高。(4) 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中,黄铁矿成分中As、Se含量有所增多。(5) 外生成因的黄铁矿见于沉积岩、沉积矿床和煤层中,往往成结核状和团块状。在地表氧化条件下,黄铁

矿易于分解而形成各种铁的硫酸盐和氢氧化物。铁的硫酸盐中以黄钾铁矾为最常见;铁的氢氧化物中以针铁矿最为常见,它是构成褐铁矿的主要矿物成分。褐铁矿有时呈黄铁矿假象。

【鉴定特征】据其晶形、晶面条纹、颜色、硬度等特征可与相似的黄铜矿、磁黄铁矿相区别。

【主要用途】为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也可用于提炼硫磺。当含Au、Ag或Co、Ni较高时可综合利用。

23. 白铁矿(Marcasite) Fe[S2]

【化学组成】成分同黄铁矿,与黄铁矿互为同质多像变体。含微量As、Sb、Bi、Co、Cu等混入物。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Pmnn;a0=0.338 nm,b0=0.444 nm,c0=0.539 nm;Z=2。晶体结构表现于Fe2+位于斜方晶胞的角顶和中心,哑铃状[S2]2-之轴向与c轴斜交,而它的两端位于Fe2+围成的两个三角形的中心。虽然白铁矿和黄铁矿具有完全相同的配位关系,但晶体结构的对称程度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哑铃状[S2]2-轴向取向分布不同所致。

【形态】单晶呈板状,有时呈矛头状晶形。常成依{110}的鸡冠状反复双晶。通常多以结核状皮壳状产出。

【物理性质】淡黄铜色而稍带浅灰或浅绿的色调,新鲜面近于锡白色(较黄铁矿色浅)条痕暗绿色;不透明,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5~

6.5。相对密度4.05~4.9。性脆。弱导电性。

【成因及产状】白铁矿在自然界的分布远较黄铁矿为少,并且不形成大量的聚积。它是Fe[S2]的不稳定变体,高于350°C即转变为黄铁矿。外生成因的白铁矿主要见于含碳质砂页岩中,成结核状出现。在氧化条件下,白铁矿很易分解而形成铁的硫酸盐和氢氧化物。

【鉴定特征】白铁矿与黄铁矿相似,晶形完好时,可据晶形、颜色相区别。颗粒细小时需经X射线粉晶法才能区分。

【主要用途】黄铁矿相同。

24. 毒砂(Arsenopyrite) Fe[AsS]

【化学组成】通常其成分大致变化范围为FeAs0.9S1.1至FeAs1.1S0.9。利用As/S比值可估计其形成的条件:高温形成的毒砂富As;低温者富S。

但同时还受压力的影响,压力增加含S量也增加。在毒砂成分中常有Co 类质同像置换Fe,此外可含微量Bi、Sb、Zn、Se等,其中大部分系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P21/c;a0=0.953 nm,b0=0.566 nm,c0=0.643 nm,β=90°;Z=8。其晶体结构为白铁矿型结构的衍生结构,将白铁矿结构中的[S2]2-换成[AsS]即变成毒砂型结构。注意,毒砂结构为β=90°的单斜结构。

【形态】单晶常呈柱状,发育{120}或{110}斜方柱,且柱面上有晶面条纹。另还发育{101}假斜方柱(请思考,为什么称假斜方柱)。有时依(101)形成接触双晶;依(012)形成穿插双晶或三连晶。集合体往往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锡白色至钢灰色;表面常带浅黄的锖色;条痕灰黑;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5.5~6。相对密度5.9~6.29。以锤击之发砷之蒜臭,灼烧后具磁性。性脆。

【成因及产状】毒砂形成的温度范围很大,广泛出现于金属矿床中。但以高温和中温热液矿床中更为常见。毒砂在氧化环境中易分解而形成浅黄色或浅绿色的臭蒜石Fe[AsO4]22H2O。

【鉴定特征】锡白色,硬度高,锤击发蒜臭。与白铁矿相似,但毒砂条痕加HNO3研磨分解后,再加入钼酸铵,可产生鲜黄绿色砷钼酸铵沉淀。

【主要用途】为制造砷及砷化物的矿石矿物。成分中含Co较高时可综合利用。

第三大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5. 赤铜矿(Cuprite) Cu2O

【化学组成】常含Fe2O3、SiO2、Al2O3等机械混合物。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Pn3m;a0=0.426 nm;Z=2。赤铜矿的晶体结构为一典型结构。在其晶体结构中,O2-位于单位晶胞的角顶和中心,Cu+则位于单位晶胞分成的8个小立方体相间分布的相互错开的4个小立方体中心。Cu+和O2-的配位数分别为2和4。虽然氧离子分布于晶胞的角顶和中心,但不是体心格子而是原始格子。

【形态】通常为致密粒状或土状集合体,有时呈针状或毛发状。单晶体为等轴粒状,主要单形有八面体{111}或立方体{100}与菱形十二面体

{110}的聚形,但后者少见。

【物理性质】暗红至近于黑色;条痕褐红;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薄片微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3.5~4.0。相对密度5.85~6.15。性脆。

【成因及产状】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为含铜硫化物氧化的产物。常与自然铜、孔雀石等伴生。

【鉴定特征】金刚光泽,暗红色和褐红条痕色。有铜的焰色反应,易溶于硝酸,溶液呈绿色,加氨水变蓝色。条痕上加一滴HCl产生白色CuCl2沉淀。

【主要用途】产出量大时可作为炼铜的矿物原料。

26. 刚玉(Corundum)Al2O3

【化学组成】有时含微量的Fe、Ti、Cr、Mn、V、Si等,以类质同像置换或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于刚玉中。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R c;a0=0.477 nm,c0=1.304 nm;Z=6。晶体结构见图Y-3。沿垂直三次轴方向上O2-成六方最紧密堆积,而Al3+则在两O2-层之间,充填的八面体空隙。八面体在平行{0001}方向上共棱成层,在平行c轴方向上,共面联结构成两个实心的[AlO6]八面体中带斜线方块)和一空心由O2-围成的八面体中空白方块)相间排列的柱体。

[AlO6]八面体成对沿c轴呈三次螺旋对称(图Y-3(c))。由于Al—O键具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性质(共价键约占40%),从而使刚玉具共价键化合物的特征。两个较为靠近的Al3+发生了斥力,因而两组O2层之间的

Al3+,并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形态】晶体通常呈腰鼓状、柱状,少数呈板状或片状。常依菱面体{10 1}、较少依{0001}成聚片双晶,以致在晶面上常常出现相交的几组条纹。刚玉的晶体形态与其形成时的介质成分有关:产于SiO2含量低的岩石(如正长岩、斜长岩等)中的刚玉,呈长柱状和近三向等长的晶形;而产于SiO2含量有所增高的岩石中的刚玉,其晶体形态则以板状为特征。集合体成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一般为灰、黄灰色,含Fe者呈黑色;含Cr者呈红色者,称红宝石;含Ti而呈蓝色称蓝宝石;在有些红宝石和蓝宝石的{0001}面上可以看到成定向分布的六射针状金红石包体而呈星彩状,称星彩红宝石或星彩蓝宝石;玻璃光泽。无解理;常因聚片双晶或细微包体产生{0001}或{10 1}的裂开。硬度9。相对密度3.95~4.10。熔点2 000~

2030°C,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腐蚀。

【成因及产状】刚玉可以形成于岩浆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岩浆作用中刚玉形成于富Al2O3、贫SiO2的条件下,因而多见于刚玉正长岩和斜长岩中或刚玉正长岩质伟晶岩中。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刚玉,见于火成岩与灰岩的接触带。区域变质作用中粘土质岩石经变质作用可形成刚玉结芯片岩。各种成因的含刚玉矿床或岩石,遭受风化破坏时,刚玉往往转入砂矿之中。

【鉴定特征】以其晶形,双晶条纹和高硬度作为鉴定特征。

【主要用途】主要利用其高硬度作为研磨材料和精密仪器的轴承。晶形好、粗大,色泽美丽且无瑕者,为高档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星彩红宝石、星彩蓝宝石等。人工合成的红宝石可作为激光材料。 27. 赤铁矿(Hematite) α-Fe2O3

Fe2O3有两种同质多像变体:α- Fe2O3和γ- Fe2O3。前者属三方晶系,具刚玉型结构,在自然界中稳定,称赤铁矿。后者属等轴晶系,具尖晶石型结构,在自然界中处于亚稳定状态,称磁赤铁矿。以下描述三方晶系的赤铁矿。

【化学组成】常含Ti、Al、Mn、Fe3+、Cu及少量Ca、Co类质同像混入物。有时含TiO2、SiO2、Al2O3等混入物。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R c;a0=0.503 nm,c0=1.376 nm;Z=6。晶体结构属刚玉型。

【形态】单晶常呈板状,主要由板面(平行双面)与菱面体等所成之聚形。集合体形态多样:显晶质的有片状、鳞片状或块状;隐晶质的有鲕状、肾状、粉末状和土状等。赤铁矿根据形态等特征,又有如下的一些名称:具金属光泽的片状集合体者,称镜铁矿;具金属光泽的细鳞片状集合体者,称云母赤铁矿;呈鲕状或肾状的称鲕状或肾状赤铁矿;粉末状的赤铁矿称铁赭石。赤铁矿的形态特征与其形成条件的关系是:一般由热液作用形成的赤铁矿可呈板状、片状或菱面体的晶体形态;云母赤铁矿是沉积变质作用的产物;鲕状和肾状赤铁矿是沉积作用的产物。【物理性质】显晶质的赤铁矿呈铁黑至钢灰色,隐晶质的鲕状,肾状和粉末状者呈暗红色;条痕樱桃红色;金属光泽(镜铁矿、云母赤铁矿)至半金属光泽,或土状光泽;不透明。无解理。硬度5.5~6,土状者显着降低。相对密度5.0~5.3。性脆。镜铁矿常因含磁铁矿细微包裹体而具较强的磁性。

结晶学及矿物学试题及答案

考试课程名称:结晶学学时: 40学时 令狐采学 考试方法:开卷、闭卷、口试、口试、其它 考试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晶体的对称不但体现在上,同时也体现在上。 2.中级晶族中,L2与高次轴的关系为。 3.下面的对称型国际符号对应晶系辨别为:23为晶系,32为晶系,mm2为晶系,6mm为晶系。 4.金刚石晶体的空间群国际符号为Fd3m,其中F暗示,d暗示,根据其空间群符号可知金刚石属于晶系,其宏观对称型的全面符号为。 5.正长石通常发育双晶,斜长石发育双晶。 6.晶体中的化学键可以分为、、、和等五种。 7.最紧密聚积原理适用于晶格和晶格的晶体。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前4题为单选) 1.对同一种晶体而言,一般说来年夜晶体的晶面数与小晶体的晶面数,哪个更多?() A、年夜晶体的 B、小晶体的 C、一样多 D、以上均毛病 2. 类质同象中,决定对角线法例的最主要因素是:() A、离子类型和键型 B、原子或离子半径 C、温度 D、压力 3. 具有Li4和Li6的晶体的共同点是:()

A、有L2 B、无P C、无C D、有垂直的P 4.关于布拉维法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际晶体的晶面往往平行于面网密度年夜的面网 B、面网密度越年夜,与之平行的晶面越重要 C、面网密度越年夜,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快 D、面网密度越年夜,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慢 5.可以与四面体相聚的单形有() A、四面体 B、立方体 C、八面体 D、四方柱 E、斜方双锥 6.黄铁矿晶体通常自发地生长成为立方体外形,这种现象说明晶体具有()性质: A、自限性 B、均一性 C、异向性 D、对称性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A、准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B、非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C、准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D、非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8.某晶面在X、Y、Z轴上截距相等,该晶面可能的晶面符号有() A、(hhl) B、(hkl) C、(1011) D、(hh h2l) 9.同一晶带的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点可能呈现的位置有() A、基圆上 B、直径上 C、年夜圆弧上 D、小圆弧上 10.关于有序无序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A、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类质同象 B、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有序 C、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无序 D、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

宝石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习题 1.下列的宝石名称中哪些是正确的命名?() A.浅红色石榴石 B.岫玉 C.祖母绿 D.月光石 2.下列的宝石名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命名?() A.B货翡翠 B.再造琥珀 C.红宝石(处理) D.合成钻石 3.下列宝石名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缅甸红宝石 B.林德祖母绿 C.星光红宝石 D.金绿猫眼 4.下列宝石名称中哪些是正确的?() A.欧泊拼合石 B.马白珠 C.熔结琥珀 D.马来玉 E.海水珍珠 答案:1.BCD; 2.A; 3.C; 4.AE; 第二章宝石的形成和资源习题 1.中国软玉的主要产地为( ) A.新疆 B.云南 C.广东 D.山东 2.软玉仔料属于( ) A.砂矿 B.原生矿 C.岩浆矿床 D.伟晶岩矿床 3.金刚石的母岩为( ) A.金伯利岩 B.花岗岩 C.石英岩 D.辉绿岩 4.中国金刚石的主要产地为( ) A.山东辽宁湖南; B.青海新疆湖南; C.广东云南贵州; D.云南辽宁甘肃; 5.中国蓝宝石的主要产地为( ) A.山东、广东 B.辽宁、贵州 C.安徽、云南 D.广东、贵州 6.山东蓝宝石产于(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伟晶岩 D.石英岩 7.欧泊的主要产出国为( ) A.巴西 B.加拿大 C.美国 D.澳大利亚 8.红宝石的主要产地为( ) A.阿富汗 B.巴西 C.缅甸 D.澳大利亚 9.欧泊的矿床类型为( ) A.伟晶岩矿床 B.岩浆矿床 C.变质矿床 D.外生淋滤矿床 10.中国绿松石的主要产地为( ) A.湖北 B.湖南 C.云南 D.新疆 答案:1.A; 2.A; 3.A; 4.A; 5.A; 6.B; 7.D; 8.C; 9.D; 10.A; 第三章宝石的结晶学和矿物学性质习题 1.结晶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A.晶体的生长、形貌、内部结构及物理性质 B.晶体发生、成长的的机理、晶体的人工合成 C.晶体外形、结构形式、构造缺陷 2.晶体外形上可能出现的对称轴为() A.L2 L3 L4 L5 B.L1 L2 L3 L4 C.L2 L3 L4 L6 3.三方晶系出现的对称面最多有() A.3个 B.1个 C.5个 D.6个

2007结晶学与矿物学真题A(带答案)

特别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纸上,做在本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A) 41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分三部分,每部分满分为150分,考生任选其中一部分应答。试题名称:矿物学部分试题代码:411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40分,每小题10分) 1.非晶体与胶体矿物 非晶质体是与晶体相对应的概念,它也是一种固态物质,但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 胶体矿物: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水溶胶,再经胶凝作用固结为成分复杂的隐晶质或非晶质固体物质称为胶体矿物。 2.布拉维法则与周期键链理论 布拉维法则:实际晶体的晶面常常是由晶体格子构造中面网密度大的面网发育而成的。 周期键链理论:在晶体结构中存在一系列周期性重复的强键链,其重复规律与相应质点的重复规律一致,这样的强键链称为周期键链(简写为PBC),晶体平行键链生长,键力最强的方向生长最快,平行强键链最多的面最常见于晶体的表面而成为晶面。这就是周期键链理论。 3.多型与型变 多型是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的晶体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层状结构存在的现象。 型变是指在晶体化学式属同一类型的化合物中,化学成分的规律变化而引起的晶体结构形式的明显而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4.结晶水与结构水 结晶水指在矿物中占据特定晶格配位位置的分子水(H2O),结晶水在矿物中的量是一定的,与其他组分呈固定比例关系,如石膏Ca[SO4]·H2O。 结构水指占据矿物晶格中确定配位位置的(OH)-、H+或(H3O)+离子,以(OH)-为最常见。这种水在晶体结构中的作用等同于阴、阳离子,与其他组分有固定的量化关系。如高岭石Al4[Si4O10](OH) 8 矿物中水的赋存状态

《矿物学》复习题集锦

《矿物学》复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结构水:也称化合水,是指以OH-、H+或H3O+离子形式存在于矿物晶格一定配位位置上、并有确定的含量比的“水”。 2、聚形纹:由于不同单形的细窄晶面反复相聚、交替生长而在晶面上出现的一系列直线状平行条纹,也称生长条纹。 3 、结晶习性:是指矿物晶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常常趋向于形成某种特定的习见形态。 4、晶簇:是指在岩石的空洞或裂隙当中,丛生于同一基底,另一端朝向自由空间发育而具完好晶形的簇状单晶体群。 5 、结核:由隐晶质或胶凝物质围绕某一中心(如砂粒、生物碎片或气泡等),自内向外逐渐生长而成。 6 、假色:由物理光学效应所引起的颜色,是自然光照射在矿物表面或进入到矿物内部所产生的干涉、衍射、散射等而引起的颜色。如:锖色。 @ 7、他色:是指矿物因含外来带色的杂质、气液包裹体等所引起的颜色,它与矿物本身的成分、结构无关,不是矿物固有的颜色。 8 、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受应力作用后,沿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质。 9 、断口:矿物内部若不存在由晶体结构所控制的弱结合面网,则受力后将沿任意方向破裂成不平整的断面。 10 、标型特征: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条件的矿物学特征,称为矿物的标型特征。 11 、标型矿物:只在某种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的矿物,标型矿物本身就是成因标志。 12 、共生:是指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所形成的不同矿物共存于同一空间的现象。 13、伴生:不同成因或者不同成矿阶段的各种矿物共同出现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矿物的伴生。 14 、副象:矿物发生同质多像转变(相变)后,新的矿物仍保留原矿物的外形,称为副象。如β-石英变为α-石英后,仍保留六方双锥外形。 、 15 、假象:当交代作用强烈时,原矿物可全部为新形成的矿物所替代,但仍保持原矿物的晶形,这种晶形称为假象。如褐铁矿呈现黄铁矿的立方体假象。 16、硅氧骨干:在硅酸盐结构中,每个Si一般为4个O所包围,构成[SiO4]四面体,它是硅酸盐的基本构造单位。

矿物学总复习题答案

一、各大类(类、亚族、亚族)矿物的成分、形态物性特征. 1 硫化物的一般形态物性特征: 按离子堆积情况,应为离子晶格,但是由于阴离子半径大,极化性较O2-小,易被极化而变形,阳离子为铜型离子、以及铜型离子附近的过渡型离子,极化力强,电负性中等.由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过渡. (1)形态: 晶形较完好.特别是对硫化物:FeS2, FeAsS, 岛状、配位型结构:粒状,等轴状。FeS2, PbS, ZnS. 链状:柱状Sb2S3Bi2S3 层状:板、片状:CuS2.MoS2. (2) 光性:向金属键过渡者:金属矿物特征:金属色光泽,不透明,条痕黑色 向共价键过渡者:半金属—金刚光泽,半透明,条痕彩色。 # (3)力性:除对硫化物H〉小刀;其它H〈小刀;层---链者,H〈指甲。 (4)d:多为重级,少为中级。 (5)解理:差异大,对硫化物无解理,具层,键状者#发育。 2 常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化学成分有什么特点: 氧化物氢氧化物 阴离子:O2-为主OH-为主 F-,C-为次O2-为次 阴离子:惰、过渡型离子为主Mg2+、Fe2+、Mn4+、Al3+为主 铜型过渡型离子少见Cu2+少见 OH-的一般特点 < 常见是:Fe、Mn、Mg、Al的氢氧化物。结构:层,链为主。链、层内离子键和氢氧键。链、层间为离子键(也有氢键)。外生作用为主,低温热液作用为次。 单晶体形态少见,多为钟乳状、结核状、土状、块状。H低,平行层#发育。多为细分散集合体,成分复杂。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大类矿物的化学成分.形态.物性特点: 1. 化学成分: (1)阳离子:主:惰气离子:Al、Si、Mg、Ca…… 过渡型离子:Fe、Mn、Cr、V….. 次:铜型离子:Sn、Pb、Cu、As、Sb、Bi @ (2) 阴离子:O2-、OH-. (3) 类质同象广泛而复杂。 2. 形态,物性: (1)氧化物: a.. 惰气离子,晶形离子完好:刚玉,石英,光晶石等。无色,浅色,艳色,透明,玻璃光泽,H≥7,d中级,解理不发育,物化性质稳定。 b. 过渡型离子:(Fe、Mn、Cr、V、Ti)。晶形较完好,颜色较深,条痕深,多不透明,少数半透明,多为半金属光泽(磁铁矿,铬铁矿),少为金刚光泽(TiO2),小刀<H<石英()。d重级,解理#不发育,含Fe者具强弱不同的磁性。 c. 铜型离子:除SnO2外。形成褚石类矿物—多为土状,皮壳状,钟乳状,以黄色为主的多种颜色。透明---半透明,土状光泽。H<指甲。d大,(Sb2O3. )(2)氢氧化物:化学性质与氧化物对应,板,片,纤维状,结晶差,#发育,H 低<小刀。r- AlO (0H) (一水软铝石)a- AlO (0H)(一水硬铝石),Al(OH)3(三水铝石),Mg(OH)2(水镁矿),Fe(0H)3(针铁矿),r- FeO (0H) (纤铁矿)。 4 硅酸盐类矿物的化学成分有何特点 (1)主:惰性气体型离子:O. Si Al. K. Na . Ca. Be. $ 次:过渡型:Fe .Mn .Ti .Zr… 少:铜型:Ni. Cu… (2)、主要络阴离子:[SiO4]形成的各种硅氧骨干。

直闪石玉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定

直闪石玉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定 来源:上海成昊(微博)https://www.360docs.net/doc/169751061.html, 摘要:对市场上出现的“粉色软玉”,应用常规鉴定、显微检测、电子探针、变换红外光谱仪、X衍射仪分析测试仪器等手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结构特征为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直闪石,将其定名为直闪石玉。 关键词:直闪石玉;宝石学特征;鉴定 一、引言 日前,在新疆玉石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颜色为粉红色的二E石雕件(如图1、图2所示),玉质感很好,和软玉的质感非常相似,业内人十称之为粉色软玉。但由于直闪石玉和软玉(和田玉)的性质非常接近,对于如何有效的鉴定、区分二者,以及准确的定名,向质检人员提卅了新的问题。 二、测试分析部分 l、样品常规珠宝检测及镜下鉴定测试样品来自送检样品。如图1所示:市场上出现的所谓“粉色软玉”原石,图2为加工后的成品。 图1 “粉色软玉”原石雕件图2 测试样品加工成品 常规检测。光泽颜色:粉红至黄橙色,略带紫色调。颜色分布比较均匀:光泽及透明度:蜡状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常规珠宝检测:荧光,无。解理及断口:无解理;毛毡状断口。摩氏硬度:6.65。放大检查:粉红色体色是主要鉴定特征。折射率与双折射率:点测折射率通常为1.61。 密度测试结果为304g/cm3(软玉的密度为2.90~3.08g/cm3,通常为2 95g/cm3。 显微镜下为纤维交织结构,与软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的显微鉴定特征非常相似。 二、实验部分 1、红外测试部分

仪器名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仪器型号:日本岛津公司IRPrestige-21 附件:漫反射附件。方法:反射法。为了将研究样品和软玉样品进行比对,测试样品为直闪石成品和软玉(和田玉)成品. 由图3可见,测试样品“粉色软玉”的红外光谱振动主要由硅氧四面体双链的扭转引起。通过图3和图4列比发现,直闪石玉和软玉的红外图谱的峰位还是很接近的,但峰形不同,直闪石玉的红外图谱在1000cm-1位置的峰形呈不对称的“山”字形,而软玉的红外图谱在1000cm-1位置的峰形呈基本对称的“山”字形,从两者的红外图 2、X衍射仪测试部分 仪器名称:x射线粉末衍射仪。仪器型号:日本理学D/MAXIII—AX。实验条件:铁靶,锰滤色器-电压·40千伏,电流35毫安,扫描角度:3。~40。 . 对X衍射图中d值的大小和强度表现进行检索分析,实测样品X衍射主要粉晶谱线值为3042(10),825l(9),3.228(7),直闪石玉的X衍射主要粉品谱线理论值为:3.04(10),8.26(9),3.23(7),确定这种玉石就是直闪石玉。软玉的X

结晶学与矿物学习题及答案[宝典]

结晶学与矿物学习题及答案[宝典] 习题1 一. 名词解释: 晶体 矿物 解理、断口 矿物的脆性与韧性 结构水 结核体 条痕 解理、断口 岛状硅酸盐 矿物的脆性与韧性 硅氧骨干 结晶习性 晶体常数和晶胞参数 对称型 晶面符号 类质同象 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 同质多象 单形与聚形 二. 填空题:

1. 晶体分类体系中,低级晶族包括晶系,中级晶族包括 晶系,高级晶族包括晶系。 2. 六方晶系晶体常数特点是,。 3(某晶体中的一个晶面在X,Y,U(负端),Z轴的截距系数分别为2、2、1、0,该晶面符号为,该晶面与Z轴的位置关系为。 4(等轴晶系晶体定向时,选择晶轴的原则是。 5. 两个以上单形可以形成聚形,但是单形的聚合不是任意的,必须是属于的单形才能相聚。 6.晶体的基本性质有、、、、、。 7. 当配位数是6时,配位多面体的形状是。当配位数是8时,配位多面体的形状是。 8. 从布拉维法则可知,晶体常常被面网密度的晶面所包围。 9( 和是等大球最紧密堆积方式中最常见的两种堆积方式。 10(常见的特殊光泽有、、、。 12(可作宝石的氧化物类矿物、、。 13(硅酸盐类矿物的晶体结构可以看作是和组成,其他阳离子把这些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结构型。 14(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的主要区别 是,、、。 15(橄榄石的晶体化学式为。 16(用简易刻划法测定矿物硬度时,指甲硬度为 ;小刀的硬度为 ;玻璃的硬度为。 17.红柱石的集合体形态常为。 18(一般来说,矿物的光泽分、、、。 19(可作宝石的硅酸盐类矿物有、、、。 20(黄铜矿和黄铁矿的主要区别是、。 21(刚玉和水晶的晶体化学式分别为、。 22(石英和方解石的主要区别

结晶矿物学宝石答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05/06学年第二学期《结晶矿物学》试卷答案乙 使用班级:宝石0531、0532班闭卷课程编号:010*******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非晶质体: 答:内部质点不作有规律重复排列的固体。 2、对称面: 答:是一个假想的平面,通过它将晶体平分为互呈镜象反映的相等的两部分。 3、单形: 答: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和。 4、整数定律: 答:晶面在晶轴上的截距系数之比为简单的整数比。 5、双晶: 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 6、同类多象: 答:化学成分相同,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环境中,形成内部构造、晶体形态、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的现象。 共 7 页第 1 页

7、矿物的光泽: 答:是指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8、面角恒等定律: 答:晶体对应的相邻晶面的面角恒等。 9、配位体: 答:在晶体结构中,原子或离子周围所邻近的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的中心相连所构成的多面体为配位体。 10、对称型: 答:结晶多面中,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二、填空题(19分,每4个空1分): 1、空间格子要素包括▁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同一晶面单位面积面积内质点的个数称为▁面网密度▁。 2、晶体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由气体直接形成晶体▁、▁从液体中结晶析出晶体▁、▁由固体转化为晶体▁三种方式。 3、如果有一个P包含L n,则必然有▁n▁个▁P▁同时包含▁L n▁,当n=4时, →▁L44P▁。 则为可写为L4+P ‖ 4、自然界的晶体按其对称特点可归纳为▁32▁晶类,▁等轴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七大晶系,▁高级晶族▁▁▁▁、▁中级晶族▁▁▁▁、▁低级晶族▁▁▁▁三大晶族。 共 7 页第 2 页

宝石学基础

第二单元无机宝石 按教学大纲要求,本教材要求掌握的常见无机宝石有钻石、刚玉、绿柱石、金绿宝石、锆石、尖晶石、橄榄石、电气石、托帕石(黄玉)、石榴石、石英、常见玉石有翡翠、软玉、蛇蚊石、绿松石、青金岩、欧泊。重点掌握每个宝石种的基本性质、鉴定特征。并能对宝玉石的质量进行评价。本课程理论 12 课时,实践 6 课时。 钻石 钻石的形成 (1)钻石形成的条件 金刚石由碳原子组成,当碳原子呈六方环状的层状排列时,形成的是低硬度的高温耐火材料石墨,当碳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彼此以共价键相连时,就形成自然界最硬的矿物金刚石。钻石来源于地幔深处,它是高温高压的矿物。钻石分橄榄岩型和榴辉岩,从其中的包裹体分析出,橄榄岩型形成温度为9000C—13000C,压力为(45—60)×108Pa,相当于地球130—180Km的深度;榴辉岩型形成温度大约12500C,可能来自180Km以下的深度。 (2)钻石形成的年代 从钻石包裹体年代推测,橄榄岩型钻石大约形成于33亿年前;而榴辉岩型钻石大约形成于10—15年。 (3)钻石产出的环境、类型 1827年前首先在印度和巴西的砂、砾石中发现了钻石,而在1866年这种类型的钻石原岩才在南非的金伯利镇发现。金伯利岩是一种混杂成因的岩石,流体捕虏了含钻石的橄榄岩和榴辉岩,使得岩浆携带这些捕虏体、晶(包括钻石),以直立岩筒或层状体形式,沿构造薄弱地带到达地表。1979年在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发现另一种赋存钻石的岩石—钾镁煌斑岩。

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矿床有两大成因:金刚石原生矿和砂矿。前者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但所产的金刚石极其有限,约占金刚石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后者提供四分之三的金刚石产量,并有大量的宝石级金刚石产出。 形成宝石级金刚石的首要条件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无色透明的金刚石,在上升过程中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或下降速度很慢。 钻石的基本特性 1、钻石的化学成和分类 钻石主要成分是C,其质量分数可达99.95%,次要成分有N、B、H ,微量元 素有Si、Ca、Mg、Mn、Ti、Cr、S、惰性气体及稀土稀有元素,达50多种,这些次要组分决定了钻石的类型、颜色及物理性质。 钻石分类及颜色特征 2、钻石的结晶习性、表面特征 钻石属等轴晶系。常以单晶产出。常见单形有八面体、立方体和菱形十二面体,有时也呈聚形。 钻石晶体通常呈歪晶,由于溶蚀作用使晶面棱弯曲,晶面常留下蚀象。且不同单形晶

矿物学总复习题答案

@ 一、各大类(类、亚族、亚族)矿物的成分、形态物性特征. 1 硫化物的一般形态物性特征: 按离子堆积情况,应为离子晶格,但是由于阴离子半径大,极化性较O2-小,易被极化而变形,阳离子为铜型离子、以及铜型离子附近的过渡型离子,极化力强,电负性中等.由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过渡. (1)形态: 晶形较完好.特别是对硫化物 :FeS 2, FeAsS, 岛状、配位型结构:粒状,等轴状。FeS 2 , PbS, ZnS. 链状:柱状 Sb 2S 3 Bi 2 S 3 层状:板、片状:CuS 2 .MoS 2 . 《 (2) 光性:向金属键过渡者:金属矿物特征:金属色光泽,不透明,条痕黑色 向共价键过渡者:半金属—金刚光泽,半透明,条痕彩色。 (3)力性:除对硫化物H〉小刀;其它H〈小刀;层---链者,H〈指甲。 (4)d:多为重级,少为中级。 (5)解理:差异大,对硫化物无解理,具层,键状者#发育。 2 常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化学成分有什么特点: 氧化物氢氧化物 阴离子:O2-为主 OH-为主 [ F-,C-为次 O2-为次 阴离子:惰、过渡型离子为主 Mg2+、Fe2+、Mn4+、Al3+为主 铜型过渡型离子少见 Cu2+少见 OH-的一般特点 常见是:Fe、Mn、Mg、Al的氢氧化物。结构:层,链为主。链、层内离子键和氢氧键。链、层间为离子键(也有氢键)。外生作用为主,低温热液作用为次。 单晶体形态少见,多为钟乳状、结核状、土状、块状。H低,平行层#发育。多为细

分散集合体,成分复杂。 !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大类矿物的化学成分.形态.物性特点: 1. 化学成分: (1)阳离子:主:惰气离子:Al、Si、Mg、Ca…… 过渡型离子:Fe、Mn、Cr、V….. 次:铜型离子:Sn、Pb、Cu、As、Sb、Bi (2) 阴离子:O2-、OH-. (3) 类质同象广泛而复杂。 》 2. 形态,物性: (1)氧化物: a.. 惰气离子,晶形离子完好:刚玉,石英,光晶石等。无色,浅色,艳色,透明,玻璃光泽, H≥7,d中级,解理不发育,物化性质稳定。 b. 过渡型离子:(Fe、Mn、Cr、V、Ti)。晶形较完好,颜色较深,条痕深,多不透明,少数半透明,多为半金属光泽(磁铁矿,铬铁矿),少为金刚光泽(TiO 2 ),小刀<H<石英()。d重级,解理#不发育,含Fe者具强弱不同的磁性。 c. 铜型离子:除SnO 2 外。形成褚石类矿物—多为土状,皮壳状,钟乳状,以黄色 为主的多种颜色。透明---半透明,土状光泽。H<指甲。d大,(Sb 2O 3 . ) (2)氢氧化物:化学性质与氧化物对应,板,片,纤维状,结晶差,#发育,H 低<小刀。r- AlO (0H) (一水软铝石)a- AlO (0H)(一水硬铝石),Al(OH) 3 (三水 铝石),Mg(OH) 2(水镁矿),Fe(0H) 3 (针铁矿),r- FeO (0H) (纤铁矿)。 4 硅酸盐类矿物的化学成分有何特点 (1)主:惰性气体型离子:O. Si Al. K. Na . Ca. Be. . 次:过渡型: Fe .Mn .Ti .Zr…

宝石级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

宝石级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 摘要:采用偏光显微镜,测试了绿泥石玉偏光镜下的矿物学特征;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对绿泥石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通过使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的观察,对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绿泥石玉矿物学特征 绿泥石玉,是以绿泥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玉石,产出较少,主要产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绿泥石玉常呈动感的深绿色,肉眼观察可见到闪烁变化的亮光。由于产地产量限制,属于少见的宝石品种。加之人们对其认识不够,对其宝石学研究也就达不到其他常见宝石的研究程度。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采用偏光显微镜,测试了绿泥石玉偏光镜下的矿物学特征,为大型仪器测试提供基础资料;其次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对绿泥石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通过使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的观察,对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1 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 无色—浅绿色,多色性弱。具一组完全解理。可见晶体呈规则的定向排列,整体呈纤维状排列。 无色—浅绿色,多色性弱,两组纤维状晶体集合体成束状交叉和放射状排列。 大片纤维状晶体见“柏林蓝”异常干涉色。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a)。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b)。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c)。 2 大型仪器测试 2.1 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epma)又称x射线显微分析仪,利用集束后的高能电子束轰击宝石样品表面,并在一个微米级的有限深度和侧向扩展的微区体积内激发,并产生特征x射线、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阴极荧光等。现代的电子探针多配有x射线能谱仪,根据不同x射线的分析方法(波谱仪或能谱仪),可定量或定性地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及结构特征,为一种有效、无损的宝石化学分析方法。 2.1.1 制样方法及实验仪器条件 制样方法:制为电子探针片 主要测试仪器及编号:电子探针仪jcxa—733 rp120089384 实验条件:加速电压:15kv;电流:19.6ma 测试环境:温度:22℃;湿度:55% 2.1.2 测试结果 绿泥石类矿物是一种含(oh)的mg,fe,al的层状硅酸盐。化学成分复杂,种属较多,各亚类矿物的准确鉴别,往往需要借助其它手段,如x射线粉晶衍射等。对于绿泥石族的分类方案很多,奥比

珍珠的宝石学特征及市场开发

第21卷第2期 超 硬 材 料 工 程V ol.21 2009年4月SU P ERHAR D M A T ER IA L EN G IN EERIN G A pr.2009砗磲的宝石学特征及市场开发1 李朝阳 (三亚金银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海南三亚 572000) 摘 要:较系统地总结了砗磲的种类、历史、使用价值以及市场开发,主要介绍了砗磲的宝石学特征,砗磲 饰品在佩戴和使用过程中的养护,以及当前市场上砗磲仿制品的鉴别方法。结合砗磲的某些宗教意义,其 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有机宝石资源,制成佛珠项链或贝类饰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砗磲;宝石学特征;市场开发;鉴别 中图分类号:T Q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33(2009)02-0059-03 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rket exploring of tridacnas LI Chao-yang (S any a Q uality Sup er vision and I nsp ection Station f or J ew elry as Gold, S ilv er and J ade,S any a,H ainan572000,China) Abstract:It has systematically review ed the types,histo ry,use v alue and market explor- ing o f tr idacnas in this paper,and chiefly intro duced gemolo gical character istics of tridac- nas,as well as ho w to protect tridacna or naments w hen w ear and use them,and ho w to i- dentify the im itation jew elr y presented in m arket.Considering its relig io us m eaning,tr i- dacna,as an important org anic gem fr om ocean,wo uld take some developing adv antages in market w hen it is m anufactured as buddhistic beads or shellfish deco ratio ns. Keywords:tridacnas;g emolo gical characteristics;m arket ex plo ring;identification 砗磲(tridacna),又名车渠、紫色宝、绀色宝,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砗磲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贝,多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特别是在印尼、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热带海域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间或较浅的礁内较多,在我国的海南省以及南海诸岛也有分布[1]。砗磲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弯曲,壳缘呈波形屈曲,灰色表面且其上有数条似被车轮辗压过的深沟道[2]。从贝壳尾端处切磨下来的有机宝石其内部珍珠层与珍珠的成分相同,用于磨制圆珠及制作印章等小工艺品,也可药用。由于它的产量极少因而显得非常珍贵。 2006年7月10日,由“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中太平洋获取的、与新人类历史同龄的大型古砗磲贝壳化石是目前国内已知最大的砗磲化石,其长约93 cm,宽约55cm,最大厚度为25cm,至少经过了上百年的生长和上千万年的演变才形成[3]。在昔日的古砗磲化石中,仅取其尾端之精华部分切磨成珠,颜色为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且棕色带中有强烈的金色丝光,纹理呈太极形态,称为金丝砗磲[4](图1)。 砗磲共有2属6种:库氏砗磲(Tr idacna gigas)又名大砗磲;鳞砗磲(Tr idacna squamosa);番红砗磲(Trid acna crocea);无鳞砗磲(T ridacna d erasa);长砗磲(Tr idacna m ax ima);砗蚝(H.hip p op us)。 1 基本特征 59 1收稿日期:2009-01-10 作者简介:李朝阳(1973-),海南省海口市,宝玉石及其工艺学专业,本科。现任海南省金银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室主任。

结晶学及矿物学试题及答案

结晶学及矿物学试题及 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考试课程名称:结晶学学时:40学时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 考试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晶体的对称不仅体现在上,同时也体现在上。 2.中级晶族中,L2与高次轴的关系为。 3.下面的对称型国际符号对应晶系分别为:23为晶系,32为晶系,mm2为 晶系,6mm为晶系。 4.金刚石晶体的空间群国际符号为Fd3m,其中F表示,d表示,根据其空间群符号可知金刚石属于晶系,其宏观对称型的全面符号为。 5.正长石通常发育双晶,斜长石发育双晶。 6.晶体中的化学键可以分为、、、和等五种。 7.最紧密堆积原理适用于晶格和晶格的晶体。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前4题为单选) 1.对于同一种晶体而言,一般说来大晶体的晶面数与小晶体的晶面数,哪个更多( ) A、大晶体的 B、小晶体的 C、一样多 D、以上均错误 2. 类质同象中,决定对角线法则的最主要因素是:() A、离子类型和键型 B、原子或离子半径 C、温度 D、压力 3. 具有L i4和L i6的晶体的共同点是:() A、有L2 B、无P C、无C D、有垂直的P 4.关于布拉维法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际晶体的晶面往往平行于面网密度大的面网 B、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越重要 C、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快

D、面网密度越大,与之平行的晶面生长越慢 5.可以与四面体相聚的单形有() A、四面体 B、立方体 C、八面体 D、四方柱 E、斜方双锥 6.黄铁矿晶体通常自发地生长成为立方体外形,这种现象说明晶体具有()性质: A、自限性 B、均一性 C、异向性 D、对称性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A、准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B、非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C、准晶体具有远程规律 D、非晶体具有近程规律 8.某晶面在X、Y、Z轴上截距相等,该晶面可能的晶面符号有() A、(hhl) B、(hkl) C、(1011) D、(hh h2l) 9.同一晶带的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点可能出现的位置有() A、基圆上 B、直径上 C、大圆弧上 D、小圆弧上 10.关于有序-无序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A、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类质同象 B、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有序 C、形成的温度越高晶体越无序 D、有序-无序是一种特殊的同质多象 三、名词解释(5个,每个2分,共10分) 1.平行六面体 2.晶体对称定律 3.空间群 4.双晶律 5.多型 四、问答题(29分) 1.石盐(NaCl)晶体的空间群为Fm3m,请在石盐晶体结构平面示意图(下图a,b)中分别以氯离子和钠离子为研究对象,画出各自的平面格子的最小重复单元。它们的形态相同吗为什么(6分) 2.简述同质多象的概念、同质多象转变的类型,并举例说明。(8分) 3.判断下列晶面与晶面,晶面与晶棱,晶棱与晶棱之间的空间关系(平行、垂直或斜交):(8分) 1)等轴晶系和斜方晶系晶体:(001)与[001],(010)与[010],(111)与[111],(110)与(010)。

光性矿物学偏光镜下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常见的偏光镜下的矿物鉴定特征铁橄榄石 镁橄榄石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蓝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特点: 常见不规则裂纹,扭折带状结构单斜晶系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单色色调正交镜下最~Ⅲ级橙红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单斜晶系 Ⅰ级橙 等轴粒状 高干涉色Ⅲ级绿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 有多色性紫苏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浅绿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低于Ⅰ级紫红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横切面{101}完全解理纵切面有平行C 轴的柱状解理特点: 有多色性(与铁含量成正比)柱状面常见平行消光有正交解理普通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淡褐色、淡绿色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蓝~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 横断面接近正八边形有环带结构、简单双晶 霓石单斜晶系正高~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深绿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蓝~Ⅳ级绿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柱状、针状特点: 有多色性、常见简单双晶普通角闪石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调正蓝闪石 xx 黑云母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橙红~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长柱状、杆状、针状特点: 常见简单双晶、聚片双晶、横截面为菱形、六边形

单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蓝色、紫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黄~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柱状、粒状、纤维状特点: 多色性显著单斜晶系正低~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褐色、浅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顶部~Ⅱ级顶部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菱形板状、柱状特点: 垂直{001}切面呈正方形 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以上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假六方板状、短柱状特点: 多色性、吸收性都很明显 斜长石三斜晶系低正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柱状、板状特点: 常见xx复合双晶、聚片双晶 透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短柱状、厚板状、纤维状特点: 双晶不发育、少见简单双晶、卡氏双晶正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自形、半自形、厚板状特点: 两组正交解理的解理纹清晰可见,发育简单双晶微斜长石三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厚板状特点: 常见格子双晶 条纹长石三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不规则团块状、斑杂状、波浪状

2006结晶学与矿物学真题B(带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试题名称:结晶学及矿物学试题代码424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每题6分,共30分) 1.矿物种与异种 矿物种是指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矿物。 矿物异种亦称亚种或变种,是指同属一个种的矿物,但在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变异者。如镜铁矿、云母赤铁矿。 2.聚形纹与聚片双晶纹 聚形纹:由不同单形交替生长形成的,仅见于晶体表面,分布服从晶体的对称性。如水晶的晶面条纹。 聚片双晶纹:双晶结合面的痕迹,晶体内外均可见,如斜长石的聚片双晶纹。 3.荧光与磷光 不同的矿物,受外加能量的激发后发光所持续的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地,当停止激发后,矿物发光的持续时间在10-8s以上时,称发出的光为磷光;发光的持续时间小于10-8s,称发出的光为荧光。 4.面角守恒定律与整数定律 面角守恒定律:同种物质的晶体,其对应晶面之间的夹角恒等。 整数定律:也称有理指数定律,其内容可表述为:晶体上任一晶面在结晶轴上的截距为轴单位的整数倍;而晶面指数为简单的(即绝对值很小的)整数。 5.标型特征与标型矿物 矿物标型特征是指在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于不同地质体中的同一种矿物在各种属性上所表现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够作为判断其形成条件的标志。 标型矿物,也称矿物标型种属,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矿物种,它的出现,能够作为判定某一特定形成条件的标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最常见的紧密堆积方式是立方最紧密堆积和六方最紧密堆积。 2.常见的特殊光泽有蜡状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土状光泽。 3.石棉包括蛇纹石石棉和角闪石石棉两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结晶学与矿物学问答题和论述题总结简版

问答题 1、简述石英族矿物的分类及成因产状。(7分) 答案要点:分类:α-石英,β-石英,α-磷石英,β-磷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柯石英,斯石英 成因:α-石英各种地质作用下均可形成,β-石英酸性火山岩,α-磷石英β-磷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酸性火山岩,柯石英,斯石英陨石,高压成因。 2、简述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型式及形态物性特点。(8 分) 答案要点:在层状硅酸盐矿物中,按八面体片中阳离子数目不同,可分为两种结构型式。在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相匹配中,[SiO4]四面体所组成的六方环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与之相适应。当这三个八面体中心位置均为二价离子(如Mg2+)占据时,所形成的结构为三八面体型结构;若其中充填的为三价离子(如Al3+),为使电价平衡,这三个八面体位置将只有两个为离子充填,有一个空着的,这种结构称为二八面体型结构。若二价离子和三价离子同时存在,则可形成过渡型结构。 本亚类矿物的形态和许多物理性质常与其层状结构密切相关。形态上,多呈单斜晶系,假六方板、片状或短柱状。物理性质上,一般具一组极完全的底面解理;低的硬度;薄片具弹性或挠性,少数具脆性;相对密度较小。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3、试述矿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并举例说明(15 分) 答案要点:大类:化合物类型,类:阴离子和络阴离子种类,亚类:络阴离子结构,族:晶体结构型和阳离子性质,亚族:阳离子种类和结构对称性,种一定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亚种:完全类质同象中的端元组分比例,异种(变种)形态物性成分稍异,例如含氧盐大类,硅酸盐类,链状硅酸盐亚类,辉石族,单斜辉石,普通辉石钛辉石。 4、简述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矿物在成分、结构、性质和成因上有何共同和不同之处?(15 分) 答案要点: 辉石族矿物 (1)化学成分和分类

结晶学和矿物学赵珊茸课后思考题

结晶学和矿物学赵珊茸课后思考题 这个复习材料有点多,耐心看看肯定有收获,考试加叻个油~给力 第一章习题 1?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准晶体是一种什么物态? 答:晶体和非晶体均为固体,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即 晶体的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非晶体不具有格子构造。晶体具有远程规 律和近程规律,非晶体只有近程规律。准晶态也不具有格子构造,即内部质点也没有平移周期,但其内部质点排列具有远程规律。因此,这种物态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 2?在某一晶体结构中,同种质点都是相当点吗?为什么? 答: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因为相当点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点: a.点的内容相同;b.点的周围环境相同。同种质点只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第二个条件。因此,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 3?从格子构造观点出发,说明晶体的基本性质。 答:晶体具有六个宏观的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是受其微观世界特点,即格子构造所决定的。 现分别叙述: a. 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外形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直接反映。晶面、晶棱与角顶分别与 格子构造中的面网、行列和结点相对应。从而导致了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往往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 均一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在同一晶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晶体的各个部分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 c. 异向性同一晶体中,由于内部质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布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有所差异。 d. 对称性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称性;体现在宏观上就是晶体相同的外形和物理性质在不同的方向上能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e. 最小内能性晶体的格子构造使得其内部质点的排布是质点间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的结 果。无论质点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都将导致质点的相对势能增加。因此,在相同的温度条 件下,晶体比非晶体的内能要小;相对于气体和液体来说,晶体的内能更小。 f. 稳定性内能越小越稳定,晶体的稳定性是最小内能性的必然结果。 5.图1-6中,金红石结构中的氧离子分属几套相当点?

结晶学矿物学课后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准晶体是一种什么物态? 答:晶体和非晶体均为固体,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即晶体的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非晶体不具有格子构造。晶体具有远程规律和近程规律,非晶体只有近程规律。准晶态也不具有格子构造,即部质点也没有平移周期,但其部质点排列具有远程规律。因此,这种物态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 2.在某一晶体结构中,同种质点都是相当点吗?为什么? 答: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因为相当点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点:a.点的容相同;b.点的周围环境相同。同种质点只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第二个条件。因此,晶体结构中的同种质点并不一定都是相当点。 3.从格子构造观点出发,说明晶体的基本性质。 答:晶体具有六个宏观的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是受其微观世界特点,即格子构造所决定的。现分别叙述: a.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外形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直接反映。晶面、晶棱与角顶分别与格子构造中的面网、行列和结点相对应。从而导致了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往往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均一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在同一晶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晶体的各个部分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 c.异向性同一晶体中,由于部质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布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有所差异。 d.对称性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称性;体现在宏观上就是晶体相同的外形和物理性质在不同的方向上能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e.最小能性晶体的格子构造使得其部质点的排布是质点间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的结果。无论质点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都将导致质点的相对势能增加。因此,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晶体比非晶体的能要小;相对于气体和液体来说,晶体的能更小。 f.稳定性能越小越稳定,晶体的稳定性是最小能性的必然结果。 4.找出图1-2a中晶体平面结构中的相当点并画出平面空间格子(即面网)。 答:取其中一个Si原子为研究对象,找出其相当点并画出其空间格子(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