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九章金融资产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九章金融资产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九章金融资产

第九章金融资产

考情分析

本章在近三年的考试中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出现,其中,客观题在3分左右,2009年还有一道计算分析题,分值为12分。本章属于重要的一章。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如下表所示:

注:2011年综合题中考核到本章知识点,在其他相关章节统计。

内容介绍

内容讲解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注:①贷款和应收款项泛指一类金融资产,包括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也包括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各类应收款项、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无活跃市场报价)。

形象地说,“贷款和应收款项”是个“杂物收纳筐”。

②“贷款和应收款项”不是会计科目,它所包含的金融资产,各自有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③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第22号准则)中所规范的金融资产是狭义的金融资产,即上图所示的四类金融资产,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广义金融资产中的部分内容,如长期股权投资,不属于上述四类金融资产。

④上图所示的金融资产“广义”与“狭义”的映射关系,是为形象说明,是一般情况下的映射关系,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特别是管理者的持有意图,对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分类。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注:核算时,都是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并获利。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2.基于管理上的需要。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属于衍生工具。衍生工具是相对于基本金融工具(股票、债券等)而言的,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根据准则规定,衍生工具通常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了解):

(1)其价值随特定的利率或商品的价值等变动而变动,这体现了其衍生性,比如期货铜,会随铜价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有初始的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期货的交易是一个保证金的交易,假如保证金的比例为10%,则意味着一千万的保证金可以买到一个亿的期货合约。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交易。

衍生工具的核算也体现管理者的意图,其一是短期投机,即购买衍生工具的目的是为短期获利,这种情况下即可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二是套期保值等,这种情况一般应遵循套期保值准则(第24号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属于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范围。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金融工具与此相同。

(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注意:会计处理时,也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来核算。

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企业才能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直接指定的原因):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同样性质的金融工具,假定企业发行该类金融工具时,将其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核算,后来该企业又购入其他企业所发行的同类金融工具,如果企业把取得的这项金融资产划分为其他金融资产(比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就不合适了,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不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两者的计量基础就不一致了,所以只能将购入的该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样两者的计量基础才一致。(了解即可)

2.企业管理上的需要。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等,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有()。

A.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

B.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C.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D.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答疑编号3265090101]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等除外。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定义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注意:股票投资一定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债券投资才有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特征

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2.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4.是非衍生金融资产;

5.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注意与“贷款和应收款项”区分)。

四、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这类非衍生金融资产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所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的基金等。

【例题2·判断题】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答疑编号326509010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到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拓展】产生背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产生及其核算特点(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是相关各方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

企业取得一项债券投资,如果管理层的持有目的是只要获利,随时可出售,则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如果管理层明确表示将持有至到期,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则一般应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如果管理层持有意图尚未明确,持有时间不确定,则可以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注意:两类限售股权

1.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股权:(1)重大影响之上,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2)重大影响之下,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2.对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不含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1)重大影响之上,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2)重大影响之下,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有()。

A.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B.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衍生金融资产

C.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重大影响之上的限售股权

D.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重大影响之下的限售股权

[答疑编号3265090103]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衍生金融资产不可以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重大影响之上的限售股权,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六、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再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再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者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在符

合一定条件时,可以重分类。

3.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通常比例为10%),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的基本账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

注意:遇到以下情况时,不需重分类: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比如因金融危机、政策法规变化等等因素引起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

【例题4·判断题】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视情况变化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

[答疑编号3265090104]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照准则规定不能再划分为其他的金融资产。

【例题5·判断题】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某些情况下可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答疑编号3265090105]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例题6·多选题】下列关于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初始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不得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初始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不得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初始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不得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D.初始确认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不得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答疑编号3265090106]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重分类。所以本题应选AB。

第二节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1.计量原则:初始计量时,以公允价值计量。

【区分】这里讲到的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资产四分类中的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区别。第一类和第四类强调的是后续计量。

所有资产的初始计量在理论上都应是其公允价值。如,企业购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其购买时价格为多少,就应该记多少,体现的就是公允价值。

2.注意的问题:

(1)相关交易费用(是指与金融资产的取得直接相关的新增交易费用。如,手续费、佣金、税金等):第一类金融资产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其他三类金融资产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2)买价中包括的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这部分股利/利息属于购买方垫付的金额,单独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核算。

【例题7·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入账价值的是()。

A.发行长期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

B.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C.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

D.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答疑编号326509020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其他几项涉及的相关交易费用皆计入其初始入账价值。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确定的金额。

企业应当采用适当且可获得足够数据的方法来计量公允价值,而且要尽可能使用相关的可观察输入值,尽量避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公允价值在计量时应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第二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做必要调整确定公允价值;

第三层次是企业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一)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原则: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

归纳:

1.在活跃市场上,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报价,是现行出价;拟购入的金融资产,是现行要价。

2.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为了规避风险(如,外币、储备等),此时的公允价值一般为要价与出价的中间价。

3.有些金融资产虽然有活跃市场,但是没有明确的报价(即,没有出价,没有要价),那么此时应该参照同类市场类似金融资产的最近的交易价格。

4.多项金融资产组合,那么应该根据组合内单项金融资产的数量与单位市场报价共同确定。

企业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不是公允价值的,应当对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作出适当调整,以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当企业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不是公允价值的,应当对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作出适当调整,以确定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比如:①同一公司的股票,在不同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不一致;②某些ST股,资不抵债,但股价比较高或持续涨停。

(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思路:采用估值技术确定。

采用估计技术的依据:

1.相同环境下同类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重要依据)

2.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确定;

3.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

注意:

1.采用估值技术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当尽可能使用市场参与者在金融资产定价时考虑的所有市场参数。如,期权的定价模型,通常要考虑的因素有:风险、上行价格、下行价格等。

2.企业应当定期使用没有经过修正或重新组合的金融资产公开交易价格校正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并测试该估值技术的有效性。

3.同类市场环境下同类金融资产存在的交易价格,始终是估值技术最好的一个依据。

4.涉及到折现率的选择。折现率一般采用同类金融资产相同环境下的市场利率。

5.没有标明利率的短期应收款项的现值与实际交易价格相差很小的,可以按照实际交易价格计量。即根据会计成本与效益原则,不需要再采用复杂的估值技术进行确定。

如,短期的应收账款,其期限本身就短,没有必要进行折现,计算折现率。

6.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标明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1)该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合理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如,采用上下限的平均数确定)(2)该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地确定。(如,采用期望值的原理确定)

总结: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采用市场报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估值技术。

三、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原则

1.第一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处置时,须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2.第二类金融资产:应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3.第三类金融资产:应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4.第四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处置时,需要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余额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二)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

1.实际利率法

(1)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相对。

●金融资产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

●企业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2)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定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如,企业提前收回一部分本金,此时不能调整实际利率,只能改变投资的摊余成本。)

2.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如,提前偿还的本金,则计算时要将这部分本金扣除掉。)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简单的讲,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注意多选题的考察)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已偿还本金-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现金流入/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有三个明细账:

注: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到期的利息直接通过“应收利息”科目核算;

(三)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1.第一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处置时,须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2.第二类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在发生减值、摊销或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第三类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在发生减值、摊销或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4.第四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资本公积,但在终止确认时转出并计入当期损益。

【拓展】一般认为,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计入营业外收支。

【例题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有()。

A.确认的减值准备

B.分期收回的本金

C.利息调整的累计摊销额

D.对到期一次付息债券确认的票面利息

[答疑编号3265090202]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上述四项都会影响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所以都应选择。

【例题9·多选题】下列关于金融资产计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D.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答疑编号3265090203]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A选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投资收益”。C选项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取得该类金融资产时

1.按取得的公允价值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不计入金融资产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取得投资时买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分别应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计入金融资产成本。

(注意: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对于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的处理和此处一致。)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的处理。

1.收到取得金融资产时的应收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2.被投资方在持有期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持有期间产生的利息,应计入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时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也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注意:处置时应将该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累计发生额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做相反分录。

最后这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的分录不影响处置当期损益。

之所以做这样的处理,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持有期间的浮动损益,属于未实现的损益,因此在处置时,需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以便通过“投资收益”来集中反映该项投资的整体收益情况。

【例题10·计算题】20×9年5月20日,甲公司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购入乙公司股票1 000 000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支付价款合计5 080 000元,其中,证券交易税等交易费用8 000元,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72 000元。甲公司没有在乙公司董事会中派出代表,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

易性金融资产。

20×9年6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20×8年现金股利72 000元。

20×9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5.20元。

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乙公司股票;当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4.90元。

2×10年4月2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9年现金股利2 000 000元。

2×10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20×9年现金股利。

2×10年5月17日,甲公司以每股4.50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转让,同时支付证券交易费用7 2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面的资料,编制甲公司相关的账务处理。

[答疑编号3265090301]

『正确答案』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9年5月20日,购入乙公司股票1 000 000股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成本 5 000 000

应收股利——乙公司 72 000

投资收益8 000

贷:银行存款 5 080 000 乙公司股票的单位成本=(5 080 000-72 000-8 000)÷1 000 000=5.00(元/股)

(2)20×9年6月20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20×8年现金股利72 000元

借:银行存款72 000

贷:应收股利——乙公司 72 000 (3)20×9年6月30日,确认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5.20-5.00)×1 000 000=200 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2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乙公司股票200 000 (4)20×9年12月31日,确认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4.90-5.20)×1 000 000=-300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乙公司股票3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00 000 (5)2×10年4月20日,确认乙公司发放的20×9年现金股利中应享有的价额2 000 000×5%=100 000(元)

借:应收股利——乙公司100 000

贷:投资收益100 000 (6)2×10年5月10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20×9年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100 000

贷:应收股利——乙公司 100 000 (7)2×10年5月17日,出售乙公司股票1 000 000股

借:银行存款 4 492 800

投资收益 407 200

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成本 5 000 000 ▲乙公司股票出售价格=4.50×1 000 000=4 500 000(元)

▲出售乙公司股票取得的价款=4 500 000-7 200=4 492 800(元)

▲出售乙公司股票时的账面余额=5 000 000+(-100 000)=4 900 000(元)

▲出售乙公司股票的损益=4 492 800-4 900 000=-407 200(元)

同时,借:投资收益——乙公司股票1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乙公司股票100 000

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100 000(元)

编制最后这笔分录的目的,是为了使该金融资产的投资损益情况最终通过“投资收益”科目反映。这笔分录不会影响当期损益,因为该分录借贷方均为损益类科目,在期末会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或贷方。

注意:如果题目问处置该项金融资产对损益的影响,则可以不考虑最后一笔分录,如果问处置该项金融资产对“投资收益”科目的影响,则需要考虑最后一笔分录。

【例题11·计算题】20×9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丙公司债券,支付价款合计2 060 000元,其中,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40 000元,交易费用20 000元。该债券面值是2 000 000元,剩余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4%,每半年年末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资料如下:

(1)20×9年1月10日,收到丙公司债券20×8年下半年利息40 000元。

(2)20×9年6月30日,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 300 000元(不含利息)。

(3)20×9年7月10日,收到丙公司债券20×9年上半年的利息。

(4)20×9年12月31日,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是2 200 000元(不含利息)。

(5)2×10年1月10日,收到丙公司债券20×9年下半年的利息。

(6)2×10年6月20日,通过二级市场出售丙公司的债券,取得价款2 36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面的资料,编制甲公司相关的账务处理。

[答疑编号3265090302]

『正确答案』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9年1月1日,从二级市场购入丙公司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丙公司债券——成本 2 000 000

应收利息——丙公司 40 000

投资收益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60 000 (2)20×9年1月10日,收到该债券20×8年下半年利息40 000元

借:银行存款40 000

贷:应收利息——丙公司 40 000 (3)20×9年6月30日,确认丙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300 000元(2 300 000-2 000 000)和投资收益40 000元(2 000 000×4%÷2)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丙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3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丙公司债券300 000 借:应收利息——丙公司 40 000

贷:投资收益——丙公司债券 40 000 (4)20×9年7月10日是,收到丙公司债券20×9年上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应收利息——丙公司 40 000 (5)20×9年12月31日,确认丙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100 000元(2 200 000-2 300 000)和投资收益40 000元(2 000 000×4%÷2)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丙公司债券100 000

贷:交易金融资产——丙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100 000 借:应收利息——丙公司 40 000

贷:投资收益——丙公司债券 40 000 (6)2×10年1月10日,收到该丙公司债券20×9年下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应收利息——丙公司 40 000 (7)2×10年6月20日,通过二级市场出售丙公司债券

借:银行存款 2 36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丙公司债券——成本 2 000 000

——丙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200 000

投资收益 160 000 ▲出售丙公司债券取得的价款=2 360 000(元)

▲出售丙公司债券时的账面余额=2 000 000+200 000=2 200 000(元)

▲出售丙公司债券的损益=2 360 000-2 200 000=160 000(元)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丙公司债券 200 000

贷:投资收益——丙公司债券200 000 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200 000(元)

【例题12·单选题】2011年2月2日,甲公司支付83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的金融资产核算,支付价款中包括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810

B.815

C.830

D.835

[答疑编号326509030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入账价值=830-20=81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5万元应计入投资收益。

【例题13·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10月10日自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0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的价款为960万元,甲公司2010年利润表中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100

B.116

C.120

D.132

[答疑编号326509030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考点1:出售时卖价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考点2:持有过程中累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出售时应转入投资收益(本题中为0)。另外购入时支付的交易费用也应计入投资收益。

▲甲公司2010年利润表中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60-(860-4-

0.16×100)-4=116(万元)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取得、期末、出售或到期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有三个明细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成本”明细科目仅反映债券的面值,“应计利息”明细科目在核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时才用。

(一)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

注意:交易费用计入“利息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具体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票面利率×面值)

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票面利率×面值)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能在借方)

注意:

1.利息调整摊销金额一般是通过投资收益与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倒挤得到的。

2.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与面值计算的利息计入应计利息,在计算期末摊余成本时,不需要减去计入应计利息的金额。因为应计利息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明细科目,在持有期间不产生现金流量。

期末摊余成本的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三)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例题14·判断题】(2011年考题)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所采用的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该项投资时确定,且在该项投资预期存续签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答疑编号3265090305]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就应当计算确定实际利率,并在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例题15·计算题】2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 000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 500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 250 000元,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 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合同约定:A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A公司不会提前赎回。甲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因为题目条件没有告知实际利率,因此需要先计算实际利率。投资时的实际利率是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初始投资成本的利率。

说明: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为:持有期间每年年末的利息5.9万元、到期日的本金125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r :

59 000×(1+r ) -1+59 000×(1+r )-2+59 000×(1+r )-3+59 000×(1+r )-4+(59 000+1 250 000)×(1+r )-5=1 000 000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 =10%。

表1 单位:元

*尾数调整1 250 000+59 000-1 190 281=118 719(元)

[答疑编号3265090306]

『正确答案』根据表1中的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9年1月1日,购入A 公司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 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 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50 000

(2)20×9年12月31日,确认A 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 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 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1 000

贷:投资收益——A 公司债券 100 000

借:银行存款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59 000 (3)2×10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5 100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104 100 借:银行存款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59 000 (4)2×11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9 610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08 610 借:银行存款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59 000 (5)2×12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4 571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13 571 借:银行存款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59 000 (6)2×13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权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和本金

借:应收利息——A公司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权——利息调整 59 719

贷:投资收益——A公司118 719 借:银行存款59 000

贷:应收利息——A公司 59 000 借:银行存款 1 25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假定甲公司购买的A公司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此时,甲公司所购买A公司债券的实际利率r计算如下:

(59 000+59 000+59 000+59 000+59 000+1 250 000)×(1+r)-5=1 000 000,由此计算得出r≈9.05%。

据此,调整表1表中相关数据后如表2所示

表2 单位:元

[答疑编号3265090307]

『正确答案』根据表2中的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9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50 000 (2)20×9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9 000

——利息调整31 500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90 500 (3)2×10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9 000

——利息调整39 690.25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98 690.25 (4)2×11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9 000

——利息调整 48 621.72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 107 621.72 (5)2×12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9 000

——利息调整 58 361.48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117 361.48 (6)2×13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回债券本金和票面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9 000

——利息调整71 826.55

贷:投资收益——A公司债券130 826.55 借:银行存款 1 545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 250 000

——应计利息 295 000

【例题16·判断题】企业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答疑编号3265090308]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应是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例题17·判断题】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也可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答疑编号3265090309]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不得采用直线法摊销。

【例题18·多选题】在计算金融资产的期末摊余成本时,下列项目中应对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予以调整的有()。

A.已偿还的本金

B.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C.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D.取得金融资产时支付的手续费

[答疑编号3265090310]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例题19·单选题】2009年1月1日,甲公司购买一项债券,剩余年限为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每年年末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万元,债券在第5年末兑付可得到本金110万元,不得提前兑付。债券实际利率为6.96%。该债券2010年末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A.94.68

B.97.61

C.92.26

D.100.40

[答疑编号32650903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09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

贷:银行存款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

2009年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1

贷:投资收益 6.61(95×6.96%)

2009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5+6.61―4=97.61(万元)

2010年年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9

贷:投资收益 6.79(97.61×6.96%)2010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97.61+6.79―4=100.40(万元)。

六、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以摊余成本来计量)

(一)贷款的会计处理(了解)

总结:贷款的合同金额,相当于债券的面值;合同利率,相当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合同金额可能与实际收到金额不同,这可能是手续费、贴息贷款的扣除造成的。实际收到金额相当于购买债券付出的代价。

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

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合同金额与实际收到金额不等,意味着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不等。)借:贷款――本金【合同金额】

贷:吸收存款(或存入中央银行款项)

贷款――利息调整(倒挤)

期末按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

贷款――利息调整(倒挤,或贷记)

贷:利息收入

(二)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重点)

1.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取得时

借: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应收账款的出售、应收票据的贴现:(金融资产转移)

(1)应收账款的转让

①应收账款转让后,若附追偿权,按短期借款处理;

如: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出售给A银行,假定A银行支付给甲公司现金。A银行附有追索权。

这种情况是指,乙公司将来不能偿还该笔应收账款,那么A银行可以直接要求甲公司支付。因附追索权情况,风险报酬并未真正转移,应收账款仍在企业的账上。甲公司从A银行取得的钱,应作为借款进行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②应收账款转让后,若不附追偿权,按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处理。

如,见上例,假定A银行不附追索权,即乙公司将来不能支付该笔应收账款,A银行也不能向甲公司进行追偿。风险报酬已经转移,甲公司应终止确认该笔应收账款。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2)应收票据的贴现

这两类票据的风险不一样。假定是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乙公司不能支付,那么乙公司的开户银行肯定会为其支付,那么对于该应收票据贴现,其风险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应终止确认。

总结:应收票据贴现是否终止确认,由谁来承兑决定。

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通常属于不附追索权的贴现,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一般属于附有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处理思路同应收账款的转让。

①不附追索权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②附追索权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3.收到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例题20·计算题】甲公司20×9年1月份销售A商品给乙企业,货已发出,甲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为1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 000元。当日收到乙企业签发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该票据的期限为3个月。A商品销售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

要求:

(1)编制甲公司销售A商品的账务处理;

(2)编制3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甲公司收回款项的账务处理;

(3)如果甲公司在该票据到期前向银行贴现,且银行拥有追索权,编制贴现的账务处理。

[答疑编号3265090401]

『正确答案』甲公司的相关财务处理如下:

(1)A商品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票据――乙企业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商品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结转成本分录略。

(2)3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甲公司收回款项117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17 000

贷:应收票据――乙企业117 000

(3)如果甲公司在该票据到期前向银行贴现,且银行拥有追索权,则甲公司应按票据面值确认短期借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与票据面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财务费用。假定甲公司该票据贴现获得现金净额115 830元,则相关财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15 830

财务费用――票据贴现 1 170

贷:短期借款――××银行117 000(应收票据账面金额)

【例题21·多选题】下列金融资产中应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有()。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贷款和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答疑编号3265090402]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按照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例题22·计算题】甲公司将一项应收丙公司的应收账款100万元转让给乙公司,转让款90万元。

要求:站在甲公司角度,分别考虑应收账款不附追索权和附追索权的账务处理。

[答疑编号3265090403]

『正确答案』站在甲公司的角度,应分别作以下处理:

①不附追偿权时:

借:银行存款90

营业外支出10

贷:应收账款100

②附追偿权时:

借:银行存款90

财务费用10

贷:短期借款100

『答案解析』到期丙公司无力偿还,则乙公司将向甲公司追偿,则属于附有追偿权的转让,作为借款处理;若到期丙公司无力偿还,乙公司不能向甲公司追偿,则属于不附追偿权的转让,终止确认应收账款。

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取得、股利或利息、期末、出售)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1.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

(二)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

1.收取买价中包括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2.持有期间确认的现金股利和利息

借: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公允价值下降

中级会计职称题库:中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中级会计职称题库:中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一项资产是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的主要依据是( )。 A.变现速度的快慢与否 B.是否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是否具有流动性 D.将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否是固定或可确定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货币性资产相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两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否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 2.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

A.以公允价值为26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 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 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 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 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 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它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最终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我们将后者称为补价。在实际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用以下公式判断: (1)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25%

(2)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 支付的补价+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小于25% 选项A.比例=80/(260+80)=23.52%,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比例=80/280=28.57%,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比例=140/(140+320)=30.4%, 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比例=30/420=7.1%,虽然低于25%,但是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其交易也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的比例低于25%确定。 A.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B.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 C.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 D.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 【正确答案】B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大纲

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8 第一节会计要素 8 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8 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9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0 一、客观性原则 10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0 三、相关性原则 10 四、一贯性原则 10 五、可比性原则 10 六、及时性原则 10 七、明晰性原则 11 八、权责发生制原则 11 九、配比原则 11 十、历史成本原则 11 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1

十二、慎重性原则 11 十三、重要性原则 11 第三节会计确认和计量 12 一、会计确认 12 二、会计计量 12 第四节财务会计报告 12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念 12 二、财务会计报告分类 13 第二章应收和预付款项 13 第一节应收票据 13 一、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量 13 二、应收票据的收回和背书转让 13 第二节应收账款 13 第三节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14 一、预付账款 14 二、其他应收款 14 第四节坏账 14 一、坏账的概念及坏账损失的确认 14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 15

第五节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15 一、应收债权出售、融资业务的核算原则 15 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 15 三、应收债权出售的核算 16 四、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 16 第三章存货 16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 17 第二节存货的初始计量 17 一、外购的存货 17 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 17 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18 四、同意捐赠的存货 18 五、托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18 六、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 18 七、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 19 八、盘盈的存货 19 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19 一、存货盘存和清查 19 二、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19

2018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大全,考试必备

《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及公式整理:存货(第二章) 1.购入物资 (1)购入物资在支付价款和运杂费时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可使用“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其他货币资金 (2)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购入物资在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可使用“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2.物资已经收到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暂不作会计分录;待办理结算手续后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使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应付内部单位款 3.(1)预付物资货款 借: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银行存款 (2)收到已经预付货款的物资后 借:材料采购(采用实际成本法使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补付物资货款 借: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贷:银行存款 (3)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应收内部单位款 《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及公式整理:第三章固定资产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等)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1)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支付的包装费、运输费等)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发生的安装等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 (3)安装完毕结转在建工程和油气开发支出,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安装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1)自营工程领用的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2)自营工程领用本单位的商品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产成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自营工程发生的其它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辅助生产 (4)固定资产购建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中级会计实务》分录及公式整理:投资性房地产(第四章) 1.成本法模式计量的 (1)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 (2)将自用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价)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及摊销(转换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 (3)按月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八章重、难点及典型例题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八章重、难点及典型例题

第8章资产减值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一、资产减值的概念及其范围(资产减值准则)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章所指资产,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除特别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常见资产减值适用准则如下表所示: 适用准则资产项目减值准备发生额确定是否能够转回 减值准则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 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 物资产;无形资产(包括资本化的开发支 出);油气资产(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 和井及相关设施)和商誉 账面价值减去可收回金额否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长期股权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 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账面价值减去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现值 否 贷款账面价值减去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现值 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减去公允价值 存货存货账面价值减去可变现净值 消耗性生物资产 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减去可抵税金额 【提示】资产减值是否能够转回容易出客观题,考生一定要有区别的记忆。 【链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转回时需要区分是权益性工具还是债务工具,权益工具减值不得经过损益转回(经过资本公积转回),债务工具应在原确认减值损失范围内按已恢复的金额经过“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二、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减值迹象与减值测试的关系,如下图:

【提示】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非购入时宣告的现金股利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了减值。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是以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为基础进行估计的,而发放现金股利会导致净资产减少,因此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资产中,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的有()。 A.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 B.固定资产 C.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D.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AC ()【例题2·判断题】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商誉,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但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分期摊销。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商誉的减值测试。根据减值准则的规定,控股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但不需要分期摊销。 三、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单个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汁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在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资产可收回金额确认步骤如下图:

中级会计实务第章同步练习

A.实质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可比性 D.谨慎性 14、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 的是()。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15、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的16%甲公司还受托管理丙公司持有的乙公司20%勺股份表决权,故甲公司确认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此项业务处理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要求。 A.重要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谨慎性 D.相关性 1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按实质重于形式要求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A.出售应收债权给银行,如果附有追索权,应按质押借款进行处理 B.在会计核算 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核算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按自有固定资产的相关原则核算D.售后回购交易中,如果商品售出时不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则不应确认收入 17、企业的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这满足了()要求。 A.历史成本 B.明晰性 C.可靠性 D.相关性 18、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 价C.固定资产计提折旧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加权平均法 19、会计信息要有用,就必须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比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重要性 第二大题:多选题 1、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A.合伙企业 B.单独核算的基金 C.独立核算的车间 D.母公司及其 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2、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有()。 A.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D.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 3、以下交易事项会计处理的方法中,不违背“资产”定义的有()。 A.将已经霉烂变质的存货予以转销 B.期末对外提供报告前,将待处理财产损失予 以转销C.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D.将已经营出租的房屋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 4、下列项目中不应作为负债确认的有()。 A.因购买货物而暂欠外单位的货款 B.按照购货合同约定以赊购方式购进货物的货款 C.计划向银行借款100万元 D.因经济纠纷导致的法院尚未判决且金额无法合理估计的赔偿 5、下列经济事项中,可以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变化的有()。 A.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B.赊购商品 C.在资本化期间内,计提专门借款的利息 D.到期偿还长期借款 6、以下各项中影响利润总额的有()。 A.营业成本 B.营业外收入 C.投资收益(损失) D.未分配利润 7、在有不确定因素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下列事项符合谨慎性要求的是()。 A.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B.充分估计可能取得的收益和利润 C.不要高估资产和预计收益 D.设置秘密准备 8、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 C.售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第一章总论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 本章应重点掌握如下知识点: 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4.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辨认。 第二章存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考生应重点掌握: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指标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从购入方式、自行建造方式、租入方式、投资转入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和债务重组方式逐项解析了其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则重点案例解析了折旧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最后讲解了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考生应重点关注如下考点: 1.固定资产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数据计算,尤其是购入生产设备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各单项固定资产的分拆处理原则; 3.分次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各期利息费用的计算及期末“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 4.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入账成本的推算,尤其是挪用生产用原材料或产成品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5.高危行业企业专项储备的会计处理; 6.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各期租金费用的推算; 7.弃置费用的处理原则; 8.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下折旧的计算,尤其是减值计提与年限平均法的结合处理; 9.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复核的会计处理原则; 10.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改良后固定资产原价和折旧额的推算; 11.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解答-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考试大纲基本要求: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例题1·多选题】下列资产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A.存货B.预付账款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答案】ABC 【解析】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选项A、B和C”都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例题2·多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答案】BCD 【解析】选项A,80÷(260+80)=23.53%,小于25%;选项B,80÷(200+80)=28.57%,大于25%;选项C,140÷(320+140)=30.43%,大于25%;选项D,属于货币性交易。通过计算和分析,“选项A”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条件;(2)掌握不涉 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3)掌握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的核算;(4)熟悉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据以判断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有()。(2007年考题) A.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B.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C.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D.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具有重要性。

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三、会计基础——主要解决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本期收到的款项也只作为预收款项处理,而不作为本期收入。 凡是本期已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付,也不能列入本期费用。 三种情形: ①发货的同时收款 ②先发货,后收款 ③先收款,后发货 (二)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共8项) 一、可靠性(强调真实)(朱镕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二、相关性(强调有用)(反馈价值、预测价值) 三、可理解性(清晰明了) 四、可比性 (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 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会计政策可以变更的两种情况:自愿变更和法定变更。 (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举例】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形式:没有所有权 实质:承租方长期占有使用 结论:当作承租方资产,不是自有,视同自有 【举例】企业在销售某商品的同时又与客户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以事先约定的价格) 形式:销售商品 实质:筹集资金 结论:不确认收入 六、重要性(从项目的金额和性质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不吹牛)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如: ⑤所得税会计 a.只有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有条件的确认) b.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外,只要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条件的确认) 八、及时性 【补充例题?多选题】 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 )。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真题考点: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及处置

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真题考点: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及处置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真题考点: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及处置”,仅供考生们参考学习,小编预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章主要考察的是主要考察金融资产的分类、计量和资产减值等内容,容易与所得税、差错更正及长期股权投资一起出题。历年考试中本章基本各种题型均有考察,平均分值在4-10分之间。 (一)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即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规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女孩那,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基金、可转换债券等。此外,为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 (二)金融资产分类的特殊规定

权益工具投资一般不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因此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然而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并按照规定确认股利收入。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企业投资其他上市公司股票或者非上市公司股权的,都可能属于这种情形。 (三)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 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本章相关内容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业务模式未发生改变的,企业不得对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注意: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会计实务真题回顾 1、【单选题】2019年6月1日,企业将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账面价值为780万元;2019年6月20日,企业将该其他债权投资出售,所得价款为830万元,则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20

中级会计实务(2019)-章节练习-第03章-固定资产

直接打印 第三章固定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表述及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C、企业由于安全或环保的要求购入的设备,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的使用中获得未来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承租人)虽然不拥有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因享有使用权,也应将其作为自己的固定资产核算 2、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及销售有形动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2×17年1月1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购买价款为500万元(不含增值税)。安装期间耗用库存材料50万元,对应的增值税税额为8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36万元。2×17年3月1日该设备建造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 )万元。 A、94.5 B、86 C、594.5 D、586 3、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的是()。 A、完工后工程物资报废或毁损的净损失 B、建设期间工程物资的盘亏净损失 C、建设期间工程物资的毁损净损失 D、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 4、 2×17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租赁公司经营租入一台办公设备。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开始日为2×17年1月1日,租赁期为3年,租金总额为24万元,第1年免租金,第2年年末支付租金8万元,第3年年末支付租金16万元;租赁期满,乙租赁公司收回办公设备。假定甲公司在每年年末确认租金费用。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2×17年确认租金费用()万元。 A、9 B、0 C、8 D、27 5、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doc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第九章金融资产

第九章金融资产 考情分析 本章在近三年的考试中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出现,其中,客观题在3分左右,2009年还有一道计算分析题,分值为12分。本章属于重要的一章。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如下表所示: 注:2011年综合题中考核到本章知识点,在其他相关章节统计。 内容介绍 内容讲解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注:①贷款和应收款项泛指一类金融资产,包括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也包括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各类应收款项、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无活跃市场报价)。 形象地说,“贷款和应收款项”是个“杂物收纳筐”。 ②“贷款和应收款项”不是会计科目,它所包含的金融资产,各自有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③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第22号准则)中所规范的金融资产是狭义的金融资产,即上图所示的四类金融资产,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广义金融资产中的部分内容,如长期股权投资,不属于上述四类金融资产。 ④上图所示的金融资产“广义”与“狭义”的映射关系,是为形象说明,是一般情况下的映射关系,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特别是管理者的持有意图,对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分类。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注:核算时,都是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并获利。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2.基于管理上的需要。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属于衍生工具。衍生工具是相对于基本金融工具(股票、债券等)而言的,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根据准则规定,衍生工具通常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了解): (1)其价值随特定的利率或商品的价值等变动而变动,这体现了其衍生性,比如期货铜,会随铜价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有初始的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期货的交易是一个保证金的交易,假如保证金的比例为10%,则意味着一千万的保证金可以买到一个亿的期货合约。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交易。 衍生工具的核算也体现管理者的意图,其一是短期投机,即购买衍生工具的目的是为短期获利,这种情况下即可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二是套期保值等,这种情况一般应遵循套期保值准则(第24号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属于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范围。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金融工具与此相同。 (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注意:会计处理时,也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来核算。 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企业才能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直接指定的原因):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同样性质的金融工具,假定企业发行该类金融工具时,将其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中级会计实务(2019)章节练习第13章收入

第十三章收入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时确认收入。 A.签订合同 B.发出商品 C.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 D.风险报酬转移 2.企业与同一客户同时订立的两份或多份合同,应当合并为一份合同进行会计处理是()。 A.该两份或多份合同没有构成一揽子交易 B.该两份或多份合同中所承诺的商品构成一项单项履约义务 C.该两份或多份合同中的一份合同的对价金额与其他合同的定价或履行情况无关 D.该两份或多份合同在一个月内订立 3.依据收入准则的规定,在确定交易价格时,不属于企业应当考虑因素的是()。 A.可变对价 B.应收客户款项 C.非现金对价 D.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 4.甲公司下列经济业务中,应作为主要责任人的是()。 A.甲公司从X航空公司购买折扣机票,对外销售时,可自行决定售价,但未出售机票不能退回X航空公司 B.甲公司从X航空公司购买折扣机票,对外销售时,X航空公司决定机票售价,未出售机票由X航空公司收回 C.甲公司运营一购物网站,由零售商负责商品定价、发货及售后服务等,甲公司仅收取一定手续费用 D.甲公司经营的商场中设立有M品牌服装专柜,M品牌服装经销商自行决定商品定价、销售等情况,按年支付商场经营费用,甲公司无权干预M专柜的经营活动 5.A公司为一家篮球俱乐部,2×17年1月1日与B公司签订合同,约定B公司有权在未来两年内在其生产的水杯上使用A公司球队的图标,A公司收取固定使用费420万元,以及按照B公司当年销售额的10%计算提成。B公司预期A公司会继续参加当地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B公司2×17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2×17年应确认收入的金额为()万元。 A.230 B.0 C.210 D.420 6.甲公司为一家会员制健身会所。2×17年1月1日与客户签订为期3年的健身合同,约定自合同签订日起客户有权在该健身会所健身,除签订合同日客户需支付的3年年费2700元外,甲公司额外收取30元会员费,作为为客户定制健身卡的工本费及注册登记等初始活动的补偿,无论客户是否在未来期间进行健身活动,甲公司收取的年费及会员费均无需退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7年应确认的收入金额为()元。 A.2700 B.2730 C.910 D.30 7.下列关于售后回购交易的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是()。 A.企业因存在与客户的远期安排而负有回购义务或企业享有回购权利的,回购价格低于售价,应当视为租赁交易 B.企业到期未行使回购权利的,应当在该回购权利到期时终止确认金融负债,但无需确认收入 C.企业负有应客户要求回购商品义务的,客户具有行使该要求权重大经济动因的,企业应当

中级会计实务总论练习题

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A.计划购买的原材料 B.待处理财产损失 C.委托加工物资 D.预收款项 2. 下列项目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发行公司债券 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 C.发行股票 D.支付现金股利 3. 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 A.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流入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4.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 )。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 会计分期的前提是( )。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6.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7.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8. 强调某一企业各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可理解性 9. 企业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这是为了满足( )要求。 A.可靠性 B.可比性 C.相关性 D.重要性 10.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体现的是( )。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11.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12. 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 )会计核算质量要求。 A.重要性 B.可比性 C.谨慎性 D.可理解性 1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 )为基础。 A.权责发生制 B.实地盘存制 C.永续盘存制 D.收付实现制 14. 企业确认资产或负债应满足有关的经济利益( )流入或流出企业的条件。 A.可能 B. 基本确定 C. 很可能 D. 极小可能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项目中不应作为负债确认的有( )。 A.因购买货物而暂欠外单位的货款 B.按照购货合同约定以赊购方式购进货物的货款

2019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习题:金融工具含答案

2019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习题:金融工具含答案 第九章金融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18年4月1日购入面值为1 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 50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2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该项债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为()万元。 A、1 510 B、1 490 C、1 500 D、1 520 2、2×18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 078.98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

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18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次年1月10日支付上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债权投资2×18年12月31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900万元,则2×19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利息收入为()万元。 A、76 B、172.54 C、2 072.54 D、2 083.43 3、企业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为206万元,其中包含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6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06 B、200

C、204 D、210 4、企业取得的金融资产,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在初始确认时,将其直接指定为()。 A、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5、甲公司2×19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万元,年利率为4%的A债券,支付价款为104万元(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利息4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0.5万元。甲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19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4万元;2×19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6万元;2×20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19年度的利息4

中级会计实务教案第八章

第八章资产减值 本章2007年考题中考查了一道综合题,分值15分;2008年、2009年均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分值分别为2分、3分。本章是重难点章节。 本章共四节内容: 第一节资产减值的认定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第三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第四节商誉减值的处理 本章重点、难点: 1.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2.资产组的减值处理; 3.总部资产的减值处理; 4.商誉的减值处理 第一节资产减值的认定 一、资产减值的概念及其范围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根据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及本章)主要涉及到七项资产:(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第四类长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的减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计提的减值也不允许转回。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注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存在计提减值的问题。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注意:消耗性生物资产执行《存货》准则(了解即可)。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的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规定所计提的减值准备都不允许转回。 二、资产减值的认定 (一)期末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 1.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对于这两类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除此之外的其他资产都应是在存在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因为在实务中,减值测试在具体操作时比较复杂,且容易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所以这些资产不宜频繁进行减值测试。 (二)减值迹象的判断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可从外部信息来源和内部信息来源两方面加以判断。 1.外部因素 从企业外部信息来源来看,以下情况均属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企业需要据此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决定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1)如果出现了资产的市价在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中级会计教材word版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一、财务报告目标 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十分重要。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这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出发点;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所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和灵魂。 通常认为财务报告目标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会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显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其编制的意义。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润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除了投资者之外,企业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