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实施及评价

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实施及评价
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实施及评价

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实施及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15T14:53:51.7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8期作者:徐路[导读] 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外科术后的疼痛感,对于提高患儿术后身体恢复效果、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外科手术治疗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儿接受常规术后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和患儿主诉的疼痛症状。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后的SAS 评分和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诉疼痛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外科术后的疼痛感,对于提高患儿术后身体恢复效果、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小儿;外科手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 care program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our hospital's pediatric surgery treatment of 60 cases,childre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30 case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postoperative as control group,30 case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accept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nxiety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s complained of pain symptoms. Results the SAS and HAMA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main complaint pain symptom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ar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 %,P<0.05. Conclusion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in children,and i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postoperative body recovery effect,improving the parents' anxie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ain care;Children;surgery

小儿由于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临床疾病较多,造成儿童接受手术治疗的种类也较多,常见的手术有腹股沟疝手术、骨科手术和鞘膜积液手术等,外科手术均具有一定的创伤性[1],且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大,因此术后患儿会出现哭闹、躁动等不良情况,影响患儿正常的术后康复,同时患儿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患儿家长的情绪,并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在传统术后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疼痛护理干预进行小儿外科术后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外科手术治疗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儿接受常规术后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4~10 岁,平均年龄7.34±2.27 岁,腹股沟疝手术10 例,骨科手术14 例,鞘膜积液手术6 例,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4~9 岁,平均年龄7.15±2.08 岁,腹股沟疝手术12 例,骨科手术13 例,鞘膜积液手术5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术后护理,即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干净、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温度25 ℃左右,空气湿度在60 %左右,每天遵医嘱给予患儿治疗药物和对症护理,密切观察患儿术后伤口的恢复情况,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患儿的主治医生,并给予有效处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即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提供舒适住院环境的基础上,应依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对病房进行合理的装饰,如在墙壁上张贴卡通漫画,床头放置一些色彩艳丽的儿童杂志等少儿读物,减少不必要的病房走动,尽可能减少外界环境对患儿造成的负面影响,缓解患儿的疼痛感;②体位干预患儿送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保证患儿处于舒适的体位上[2],而后开张正常的护理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患儿血液循环的恢复,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一方面通过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改善患儿的疼痛感;③镇痛药物管理依据患儿术后疼痛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镇痛药物进行处理,并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术后疼痛随着患儿伤口的愈合而逐渐减弱,术后早期患儿因疼痛所致的哭闹是难免的,指导患儿家长配合护理人员安抚患儿,避免患儿家长因患儿的哭闹而影响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④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主动使用温和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给患儿讲故事、积极鼓励、表扬患儿等方式取得患儿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指导患儿家长通过和患儿讲故事、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患儿对术后疼痛的注意力,改善患儿的疼痛感。

1.2.2 评价指标以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和患儿主诉的疼痛症状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焦虑情绪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度自评量表(HAMA)和Zung焦虑程度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疼痛症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满分10 分,重度疼痛:7 分以上,中度疼痛:4~7分,轻度疼痛:1~3 分。

1.2.3 统计学方法各组患儿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HAMA和SAS 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满意度和疼痛严重程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患儿家长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小儿外科患者一般护理

小儿外科患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症状和体征: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疼痛评分情况。 2、营养状况: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营养丰富的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不良。 3、健康史:既往史、用药治疗情况、过敏史及家族史。 4、诱发因素:外伤史、感染及其他。 5、辅助检查:X 线、超声波、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关心、爱护患儿,使其亲近、信赖护理人员;向家长进行有关注意事项的宣教,消除疑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饮食与营养:加强患儿营养,注意食欲和进食情况。 3、输液护理:按医嘱补液、给予抗生素,必要时输血,注意观察有无输液外渗情况。 4、术前准备:腹腔手术前晚灌肠;结肠、直肠、肛门手术术前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按患儿体重及手术性质备血。胃肠手术及严重腹胀患儿,术前置胃管,必要时置尿管。婴儿术前 6 小时禁食水;幼儿术前 10 小时禁食水。

5、麻醉前用药:遵医嘱术前 30 分钟给予麻醉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体位与活动:全身麻醉患儿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特殊部位手术根据要求决定体位;酌情使用约束带或保护架。视手术大小和术后恢复情况,鼓励患儿下床活动,婴儿也需每天抱起数次。 2、饮食护理:非腹腔手术者,清醒后进流质饮食;腹腔手术者,待肠蠕动恢复后进流质饮食。 3、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及出入液量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暖,防止体温过低和受凉感冒;新生儿测血压困难时,应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心率、口唇和甲床色泽的变化。 (2)切口及引流管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注意保护切口,防止患儿搔抓;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防止意外拔管和受压。 (3)药物应用: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酌情给予镇静药或镇痛药。 (4)输液护理:应掌握好输液顺序和速度,保持输液通畅,及时完成每天输液总量。 (5)氧气吸入: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氧,使患儿舒适,同时保持给氧的有效性;遵医嘱调节氧气吸入浓度,观察用氧的效果。 (6)并发症观察:严密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如发现异常

普外科患者术后缓解疼痛的综合护理分析

普外科患者术后缓解疼痛的综合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14T15:06:43.1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作者:单嫦虹 [导读] 探究普外科患者术后缓解疼痛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患者术后缓解疼痛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92例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干预组采用疼痛干预护理,比较两组间疼痛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睡眠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轻(P<0.05),且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较高,睡眠时间较长(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进行疼痛干预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患者因病症及疼痛产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术后;缓解疼痛;综合护理 术后疼痛是普外科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必然会经历的一段过程,疼痛有可能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一定的心理及行为反应,甚至对治疗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及康复[1]。随着现代居民对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如何采用护理方法改善患者术后状态,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92例患者,对其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92例患者,男性103例,女性89例,年龄(49.56±6.26)岁,手术种类具体为,阑尾手术42例,妇科手术62例,胆道手术37例,胃部51手术。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每组患者96例,干预组,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48.95±6.10)岁,常规组,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50.08±6.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种类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血压、心率等体征监测及手术切口消毒、换药等护理工作。 干预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疼痛干预护理,主要包括:1、于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其情绪保持相对平静,并对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以增强患者对疼痛的忍耐程度;2、对患者体位进行护理,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选择舒适的体位,尽量减轻患者因切口张力过大引起的疼痛,若患者对切口疼痛可以忍受时,指导并帮助患者家属,每2-3h使患者改变一次体位,以避免相应部位血流不畅;3、对患者下床活动进行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下床方式,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告知其家属具体搀扶方式及下床活动时间;4、对患者呼吸及咳嗽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在深呼吸或咳嗽时,适当用手按压切口,以减少因张力过大或震动导致的切口疼痛;5、保证患者睡眠质量,督促患者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患者因睡眠不足而产生的焦虑心情,对因疼痛而无法入睡的患者,采用非药物方法,如听音乐、听故事等方法帮助患者入睡;6、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患者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配合度,以提高恢复程度,患者于术后24h疼痛最为严重,应加强该阶段的护理强度,根据患者喜好,采取听音乐、看电视等方法保持患者情绪的相对平静,以促进切口的恢复。 1.3 评价标准 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0级:无疼痛;2、1级:疼痛轻微、可忍耐、不影响睡眠;3、2级:疼痛加重,需使用止疼药缓解疼痛,影响睡眠;4、3级:疼痛严重,不可忍耐,需使用止疼药降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差。 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患者平均睡眠时间。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 标准差(),统计方法分别采用t 检验,P<0.05 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比较患者疼痛程度 干预组患者0级疼痛37例,1级疼痛26例,均少于常规组(P<0.05),且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疼痛程度较轻(P<0.05)。如表1所示。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病人自手术完毕回病室直至出院阶段的护理,称为术后护理。 【护理评估】 (一)心理状况手术后是病人心理反应比较集中、强烈的阶段,随原发病的解除和安全渡过麻醉及手术,病人心理上会有一定程度的解脱感;但继之又会有新的心理变化,如担忧疾病的病理性质、病变程度等;手术已致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改变者,则担忧手术对今后生活、工作及社交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切口疼痛、不舒适的折磨或对并发症的担忧,可使病人再次出现焦虑,甚至将正常的术后反应视为手术不成功或并发症,加重对疾病预后不客观的猜疑,以致少数病人长期遗留心理障碍而不能恢复正常生活。 (二)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不同类型的手术,涉及的范围、大小及持续时间各异,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安置的引流管及不同麻醉方式使术后观察和护理的要点亦不尽相同。故护士要正确评估。 1.手术类型 (1)按手术期限分类大致分为三类:①择期手术:手术日期的迟早不影响治疗效果,有充分时间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等②限期手术:手术时间虽然可以选择,但不易延迟过久,如恶性肿瘤根治术等。③急症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疾病,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在最短时限内完善必要的准备,争分夺秒地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例如:脾破裂、肝破裂等。 (2)按手术范围分类可分为大手术、中手术、小手术及微创手术。 2.麻醉方式分类可分为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 (三)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切口状况:有无渗血、渗液、感染及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3.引流管与引流物:术中是否安置引流管、术后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物量、色、质的观察等。 (四)辅助检查血、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必要时可行胸部X摄片、B超、CT、MRI检查等,了解脏器功能恢复状况。 【护理诊断/问题】 (一)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方面的知识。 (二)疼痛与手术创伤、安置引流管有关。 (三)尿潴留与麻醉剂残余作用未完全消失、切口疼痛、病人不习惯在床上解尿有关。 【预期目标】 (一)病人能复述术后饮食、活动、切口护理、导管护理的要点和相关知识且能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和自我保健。 (二)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三)病人能够有意识地排尿。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护士应根据病人术中、术后的具体情况及出现不适的原因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并给予对症护理;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缓解不良心理反应,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利早日康复。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根据手术大小,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情不稳定或特殊手术者,应送人重症监护病房,随时监测心、肺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伤口、胸腹腔以及胃肠道出血和休克等的早期表现,并对症处理。 1.血压中、小手术后每小时测血压一次,直至平稳;大手术后或有内出血倾向者必要

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

·专科护理· 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 金波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34 随着麻醉技术的进展和麻醉药物的更新,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较过去有所降低,但仍为术后常见并发症[1]。全麻术后呕吐也是患者对麻醉处理不满意的常见原因之一[2]。尤其为小儿外科全麻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3]。术后呕吐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影响伤口愈合,甚至是引起电解质紊乱、误吸、窒息等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加强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安全护理十分重要。笔者就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进行全麻后手术的206例患儿,其中男144例,女62例。年龄2个月 14岁,其中0 2岁35例,3 7岁73例,8 14岁98例。腹部手术98例,头面部手术31例,四肢手术27例,尿道手术28例,包皮手术22例。全麻术后3h之内呕吐发生情况为:年龄0 2岁27例,占13.11%;3 7岁40例,占19.42%;8 14岁44例,占21.36%。全麻术后4 8h呕吐发生情况:年龄0 2岁35例,占16.99%,3 7岁49例,占23.79%;8 14岁56例,占27.18%。 2护理 2.1胃肠道护理术前胃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胃肠道蠕动减弱,禁食、禁水时间短是引起术后呕吐的原因之一。婴幼儿术前禁食4 6h,小儿术前禁食6 8h。胃肠道及胆道手术、经腹手术、肝脾手术等术前应放置胃肠减压管,幽门梗阻患儿术前应洗胃。非腹部手术术后应禁水4h,禁食6h;腹部手术患儿应禁食禁水至肠蠕动恢复。 2.2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良好患儿呕吐时应注意防止呕吐物污染切口敷料,避免呕吐时切口张力过大引起切口裂开。同时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一旦发现切口出血或敷料污染应及时处理。 2.3妥善固定引流管和输液管道由于患儿呕吐时常伴有腹压增大,烦躁不安等症状。术后应对各种引流管加强固定,并做好标记,以便观察管路是否脱出。选择非关节部位置静脉留置针,否则易导致输液不畅通或导管脱出引起液体外渗。穿刺部位用透明输液贴固定,既便于观察又可以防止呕吐物污染穿刺处。 2.4防止患儿坠床呕吐患儿往往伴随躁动、意识不清,应给予床档保护,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患儿。使用约束带时要松紧适度,加棉垫防止损伤患儿皮肤,将肢体约束于功能位。此类患儿视为坠床高风险人群,加强宣教并于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识,提醒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引起重视。 2.5减少各类刺激如必要尽量避免搬动患儿或反复进行吸痰,以免刺激患儿咽部引起呕吐。应有计划的安排,将各项操作集中进行。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减少对患儿的干扰。2.6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一旦患儿发生呕吐,患儿平卧时应将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一旦出现紧急危险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2.7加强心理护理手术会对患儿的身心造成创伤,引起生理紊乱现象,会使患儿的心理受到干扰,而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时多关心患儿的心理波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儿的信任,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医院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应加强对护理安全教育的重视,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预案管理,防范为主,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意外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降至最低。为患儿提供高效、安全、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术后呕吐是手术后患者的不适感受,主要表现为干呕、恶心或呕吐[4],常伴有腹痛、腹胀、不排气等症状。目前普遍认为小儿全麻术后呕吐是由于术中胃液及吞入涎液、血液和气体潴留致胃扩张,达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胃内脏传入神经活动。麻醉时由于肌肉松弛,不会呕吐;清醒后在上述扩张刺激下,对上腹部的恶心不适感增加,而引起呕吐。术后呕吐还与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5]、患儿年龄、恐惧心理、术前胃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胃肠道蠕动减弱、手术部位和方法等都有密切关系。恶心呕吐伴随的感觉使患儿难以忍受,其引发的并发症导致患儿的生命质量受到严重损害。护士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护理安全意识,才能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章杭,张帆,李丰.联合应用止吐药物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121-122. [2]于玲,薛富善.小儿术后呕吐的预防和治疗[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9(1):85-89. · 56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21期(上半月版) 作者单位:110032沈阳市儿童医院 金波: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临床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疼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十分有效的控制,探讨护理在疼痛诊疗中的作用与地位。病人术后疼痛多是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刀口疼痛逐渐加深,尤其以手术当天和夜间最为强烈。护理术后疼痛病人,必须掌握术后疼痛的原因,才能减轻疼痛。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女性高于男性,其他伤害高于工伤,农村高于城市,夜间高于白天,由此可见,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原因、个性、情感以及社会因素和文化背景等都会对疼痛产生感觉影响。所有的人都害怕疼痛,所有人都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忍受疼痛,所有人都经历过疼痛并被它所困扰。经常感到疼痛不适的人当中,有30%至50%是由于承受过大精神压力所导致。尤其夜间疼痛常常难以控制,术后疼痛治疗除了镇痛泵,肌注药物等方法外,也应注意其他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术后疼痛的因素: 1.外科手术的部位,手术性质。 2.切口的深度。 3.精神状态。 4.术后并发症。 5.麻醉用药。 6.大多数手术白天做的,到晚上麻药消退了。 认识术后疼痛的因素,正确处理就能消除必不可少。轻度疼痛,病人能忍受,一般行为上不表现;中度疼痛,病人出现呻吟,面部表情痛苦,重度疼痛可出现辗转不安,出汗,甚至休克,随着疼痛时间延长,疼痛的行为反应可以减弱或消失。 术后疼痛的护理: 1、心理护理:有效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耐心听取病人诉说,尊重其对疼痛的反应,以同情,安慰,鼓励的语言支持病人,减轻心理负担,多与病人说

话以分散其注意力,使其感觉温暖,可减轻疼痛。 2、药物止痛:了解药物的性质,不良反应,对诊断不明的疼痛不可用吗啡类以免掩盖病情,成瘾药物尽量不用。 3、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安静休息,好的睡眠可减轻疼痛。 4、减少疼痛刺激:护士在操作,治疗,检查动作应轻柔,减少疼痛刺激,保持舒适体位。如更换床单、导尿、尿道口抹洗时护理技术操作而必须移动患者时,应给予支托、帮助,使其保持舒适体位,减少疼痛刺激 5、体位护理:腹部手术可取半卧位,可减少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以利伤口愈合,肢体手术可抬高患肢,以减轻疼痛,肿胀。 6、引流管的护理:固定好引流管,引流瓶,长度适宜,利于病人翻身,不宜过长过短,翻身时会有牵拉伤口,引起疼痛,甚至拖出。 7、分散注意力: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人为的刺激,从而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 8、对症处理:针对病人发生疼痛的原因采取以下措施止痛。对术后有轻度疼痛的病人,能够进食可给予口服去痛片或颠茄合剂等药物,一般疼痛者在排除腹部并发症后给予解痉类及度冷丁等药物,以镇痛解痉,对呼吸抑制也较小。疼痛剧烈时可根据病人全身状况增加药量。当病人因咳潄,咳痰引起伤口疼痛时,指导病人用手按住伤口,可减轻疼痛,当肠蠕动引起腹部牵拉痛时不要使强烈的镇痛剂,可给肠蠕动剂促进排气。 严重的术后疼痛可导致病人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组织修复慢,延长住院时间,护士注意自我调节,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向家属讲明心身护理的重要性,鼓励、支持、体贴、安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因此有效地消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实施及评价

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实施及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15T14:53:51.7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8期作者:徐路[导读] 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外科术后的疼痛感,对于提高患儿术后身体恢复效果、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外科手术治疗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儿接受常规术后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和患儿主诉的疼痛症状。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后的SAS 评分和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诉疼痛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外科术后的疼痛感,对于提高患儿术后身体恢复效果、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小儿;外科手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 care program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our hospital's pediatric surgery treatment of 60 cases,childre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30 case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postoperative as control group,30 case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accept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nxiety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s complained of pain symptoms. Results the SAS and HAMA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main complaint pain symptom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ar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 %,P<0.05. Conclusion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in children,and i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postoperative body recovery effect,improving the parents' anxie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ain care;Children;surgery 小儿由于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临床疾病较多,造成儿童接受手术治疗的种类也较多,常见的手术有腹股沟疝手术、骨科手术和鞘膜积液手术等,外科手术均具有一定的创伤性[1],且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大,因此术后患儿会出现哭闹、躁动等不良情况,影响患儿正常的术后康复,同时患儿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患儿家长的情绪,并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在传统术后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疼痛护理干预进行小儿外科术后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外科手术治疗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儿接受常规术后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4~10 岁,平均年龄7.34±2.27 岁,腹股沟疝手术10 例,骨科手术14 例,鞘膜积液手术6 例,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4~9 岁,平均年龄7.15±2.08 岁,腹股沟疝手术12 例,骨科手术13 例,鞘膜积液手术5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术后护理,即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干净、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温度25 ℃左右,空气湿度在60 %左右,每天遵医嘱给予患儿治疗药物和对症护理,密切观察患儿术后伤口的恢复情况,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患儿的主治医生,并给予有效处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即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提供舒适住院环境的基础上,应依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对病房进行合理的装饰,如在墙壁上张贴卡通漫画,床头放置一些色彩艳丽的儿童杂志等少儿读物,减少不必要的病房走动,尽可能减少外界环境对患儿造成的负面影响,缓解患儿的疼痛感;②体位干预患儿送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保证患儿处于舒适的体位上[2],而后开张正常的护理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患儿血液循环的恢复,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一方面通过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改善患儿的疼痛感;③镇痛药物管理依据患儿术后疼痛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镇痛药物进行处理,并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术后疼痛随着患儿伤口的愈合而逐渐减弱,术后早期患儿因疼痛所致的哭闹是难免的,指导患儿家长配合护理人员安抚患儿,避免患儿家长因患儿的哭闹而影响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④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主动使用温和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给患儿讲故事、积极鼓励、表扬患儿等方式取得患儿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指导患儿家长通过和患儿讲故事、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患儿对术后疼痛的注意力,改善患儿的疼痛感。 1.2.2 评价指标以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和患儿主诉的疼痛症状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焦虑情绪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度自评量表(HAMA)和Zung焦虑程度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疼痛症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满分10 分,重度疼痛:7 分以上,中度疼痛:4~7分,轻度疼痛:1~3 分。 1.2.3 统计学方法各组患儿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HAMA和SAS 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满意度和疼痛严重程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患儿家长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等。 2、落实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5)体位训练: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伤口情况;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情况及引流量;疼痛及症状管理;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皮肤受压情况;安全管理等。 2、护理措施 (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 (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8)心理护理:祝贺病人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的心理。 (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 (10)早期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病人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

小儿外科手术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

小儿外科手术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外科手术后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8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 究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44例。研究组在治疗时选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选用普通的钢针。对比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明 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使患儿避免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 目前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是静脉输液,而输液管道通畅是进行输液的前提,尤其 是针对小儿患者[1]。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穿刺范围广泛,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相对较长,避免了在穿刺过程中传统钢针可能造成的刺破血管、反复穿刺等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同时也 减轻了家长的焦虑[2]。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89例进 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89例,其中男性患儿45例, 女性患儿4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18-35个月,平均年龄(26.5±1.8)个月。对照组患儿44例,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为16-34个月,平均年龄为(25.0±1.5)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 患者基本资料、病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 研究组患儿治疗时选用静脉留置针,同时在术后给予科学的护理,主要包括(1)选择 合适的静脉:因为静脉留置针的管套较粗且长,所以穿刺时尽量选择粗且直的血管由技术过 硬的护理人员穿刺。穿刺成功后选择粘性绷带将埋针处固定,绷带不宜过紧也不宜太松。(2)使用留置针期间护理:护士要对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输液前进行严格消毒,输液后 注意密封,防止血液回流堵塞套管。随时观察血管情况,防止静脉炎症、血管堵塞,药液外 渗等情况的发生。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静脉钢针穿刺,给予基础的观察和护理。 1.3观察指标及判定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以及两组患儿家 长满意度。其中判断不良反应的指标有静脉炎、管道堵塞和药液外渗。不良反应率=不良反 应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相关性研究

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相关性研究 作者单位:514011 广东省梅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王雪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应用常规疼痛的护理方法,治疗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认知、心理、行为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3、7天的术后疼痛采用NRS法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指数,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标签:护理干预;外科手术;术后疼痛 Correlative stud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surgery WANG Xue-mei.People’s Hospital of Mei town in Guangdong,Mei town 514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surgical.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ata of 126 cases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3 patients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had been offered by nursing of the conventional pain-care, on the basis of that,the other 63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resorted to the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or behavioral nursing intercentions, such as 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so on. Moreover, Using the NRS method to do an assessment for patients of their postoperative pain in the two groups on the first,third or seventh day after surgery.Results After contrast on the ext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it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mparis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apparent, and it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tients’postoperative pain index for patients who had the surgery, it will help patients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Surgery; Postoperative pain 手术治疗是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疾病,但是手术后患者会发生术后疼痛,可持续很长时间。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反应,术后疼痛如果控制不佳,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疼痛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而且易

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分析开题报告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疼痛是临床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疼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十分有效的控制,探讨护理在疼痛诊疗中的作用与地位。病人术后疼痛多是在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刀口疼痛逐渐加深,尤其以手术当天和夜间最为强烈。护理术后疼痛病人,必须掌握术后疼痛的原因,才能减轻疼痛。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女性高于男性,其他伤害高于工伤,农村高于城市,夜间高于白天,由此可见,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原因、个性、情感以及社会因素和文化背景等都会对疼痛产生感觉影响。所有的人都害怕疼痛,所有人都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忍受疼痛,所有人都经历过疼痛并被它所困扰。经常感到疼痛不适的人当中,有30%至50%是由于承受过大精神压力所导致。尤其夜间疼痛常常难以控制,术后疼痛治疗除了镇痛泵,肌注药物等方法外,也应注意其他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二)研究意义 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减小疼痛十分重要,不仅关系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而且还影响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甚至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知名度。因此,在外科手术后进行良好的疼痛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对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惠连; 杨学贤.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

[2]潘睿.普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 [3]吴家玲.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 [4]徐婷婷; 戈婵; 潘雅俊.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 [5]周淑筠.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 [6]陈穗珍; 邹其姝.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 [7]黄小玲.普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 [8]庄川珍; 俞桃英.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2009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一)研究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 (二)研究目标 在外科手术后对疼痛护理干预进行优化,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三、关键词及定义 普外科手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 术后疼痛:术后病人痛苦和不适,由疼痛带来的焦虑、恐惧、失眠及各种并发症。 护理干预: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护士根据

2019年小儿外科护士工作总结

小儿外科护士工作总结 下面是出国为大家的小儿外科护士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更多护士工总结请关注出国护士工作总结栏目。 20XX年六月一号,怀着紧张而有兴奋的心情来到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被安排在小儿外科,一个紧张中伴随着充实,忙碌中伴随着坚强,团结中伴随喜悦的科室。光阴似箭,20XX年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在院领导及护士长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功过,熟练的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涵养,完善自己的政治基础。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各项活动,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临床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年轻的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岗位职责和护理理念。

通过半年的工作和学习,我已经掌握了外科常见疾病及护理,如肠套叠、疝气等。掌握外科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如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由于服务的对象是儿童,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更加要做好病人以及家属的沟通工作,以取得他们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半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对同事团结爱护,对患儿呵护倍加,并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任何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2) 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全力配合抢救工作;(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4)认真学习专科知识,为专科工作提供理念依据;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即将迎来的年,我将加倍努力,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负责,绝对不要发生因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

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

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一体位及活动 (1)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或分泌物堵塞气道。 (2)腰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6小时,避免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针眼流出,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头痛。 (3)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平卧4-6小时,防止生命体征不稳。 术后患者如无休克、心衰、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弱现象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床上做足趾和踝关节伸屈活动,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 二病情观察 1 监测生命体征:中小手术患者术后血压监测6小时,大手术持续心电监测,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停止检测,必要时遵医嘱予以特护记录。 2 伤口及引流管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等。 (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意外脱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严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判断术后有无出血、感染和瘘。

(4)妥善固定引流管,应固定在低于引流口部位,避免反流,防止逆流感染。 (5)注意无菌操作,每周更换引流袋两次。 (6)留置引流管较多者,做好标记。 3 疼痛:术后24-48小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20-50mg肌肉注射,采取舒适的体位:如胸、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卧位,减低切口部位的张力。 三并发症观察: (1)严密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感染、静脉血栓和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2)协助患者每两小时床上翻身、叩背排痰,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以防肺不张、肺炎及压疮的发生。 四健康教育 (1)非腹部手术者返回病室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胀,即可进正常饮食。 (2)腹部手术后行胃肠减压者,给予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静脉补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监测电解质变化,待2-3天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试行进食。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然后进软食、普食。 (3)进食原则: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4)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9-30T13:35:05.2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作者:唐英 [导读] 护理人员的高效工作和恰当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22750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的工作总结。方法: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比较复杂,术后疼痛以及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恢复,对患者进行术前的询问、术后护理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分散。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增加护患沟通。结果:使患者能够健康的进食,顺利的恢复,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促进康复。结论:护理人员的高效工作和恰当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普外科是医院众多科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的需求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相对复杂繁琐,是外科护理中一个难点。术后疼痛及相关不适症状严重影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恢复,属于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怎样做好术后患者的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护理 1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服务意识,强调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放在心中的服务理念。在病人入院时认真做好接待工作,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强调4个“第一次”满意。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交流技巧,遇到事情能尽量为患者考虑,耐心细致的解说可以疏导患者,减轻因患者缺乏手术相关知识产生的焦虑,降低紧张度,最大限度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患者对手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多数患者对手术不了解,对手术能否成功产生种种疑虑,从而表现出心态不平衡及焦虑。针对手术患者存在这些现象,心理护理就显得比较重要。我们护理人员应该热情、主动、通俗、易懂、耐心、细致地介绍手术和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举出许多成功的病例来鼓励患者消除疑虑,解除不安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3因人而异,加强护理。对于吸烟的患者,就应向他们宣传吸烟对疾病的危害及戒烟的重要性,如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等。不同患者做出相应的呼吸训练,如:对老年患者应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呼吸功能不全起到重要作用。并训练正确的咳嗽方式。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者心电图不正常的患者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达到可以手术的指标。 二、术后护理 a)基础护理加强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尽可能降低病房环境及各种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 b)疼痛护理在术后麻醉消失之后,患者多容易出现切口剧烈疼痛,且在手术后24 h内反应剧烈,在2~3 d后渐渐减轻至消失,手术后,由于手术时患者的内脏受到一定的牵拉最后导致疼痛剧烈,促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限制了肢体的动作,疼痛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严重的疼痛还会给器官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护理人员的高效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并且能促进其早日康复。 1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切口疼痛,这种疼痛多在麻醉清醒后的24 h内出现,麻醉药效消失后,组织的伤害依然持续,容易产生疼痛,手术部位以及性状,对手术后的疼痛影响很大,尤其是患者的上腹部、胸部、直肠以及背部手术,容易出现频繁的疼痛;②切口处的缝合张力容易引起一些疼痛,多是由于翻身、咳嗽等多重原因导致,大都发生在手术之后的2~3 d;③肠蠕动导致的疼痛常常出现在反应后的3~4 d,标志着肠胃功能的恢复;④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文化水平以及环境因素也与患者的疼痛有关。制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交谈可以提高患者疼痛的阈值,增强对疼痛的抵抗。影响患者耐受力的因素还包括,疲倦、紧张、焦虑;有过手术史的患者,第二次手术时,都有过重的心理负担,总之,积极的心理能够促进患者疼痛的降低。 2 术后疼痛控制具体方法及护理 患者手术后早期,疼痛的情况分为3类,第一类疼痛多是在麻醉后的24 h内,或手术后2~3 d。这时的疼痛多是由于切口疼痛,腹部手术患者中的30%~40%均在此期间内感受到了剧烈疼痛,精神上承受着一定的痛苦,患者通常感动沮丧、难过,这时,护士需要尽快的给予止痛药,还需要在精神上鼓励患者,给患者接受肌肉的松弛能够缓解疼痛,同时还需要解释,止痛药能够促使肠蠕动的抑制,需要少服止痛药,进行思想安慰时,尽量使用一些安慰性的语言,为提高安慰效果,护士在进行安慰时,需要握住患者的双手,或者将手放在患者的头上,并且使得他感受到温暖,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进而提高患者的耐受力,第2类由于患者的疼痛是由自身的翻身或者咳嗽诱发;第3类则是由肠蠕动所造成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对患者说明,手术后切口出现疼痛的时间以及症状,并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帮助克服一些不良情绪,效果相对较好,患者在术后2~3 d后情况减轻,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积极的面对伤痛,进而提高患者对痛觉的控制能力。护理人员需要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自我控制方法,比如呼吸的调节方式、变换体位的方式、放松身体的方式、局部咳嗽的方式以及活动时对伤口的保护方式,以降低自身的痛苦,并且还可以辅助患者学习一些减轻疼痛的方式,比如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得患者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能治疗患者的自闭、孤独等情绪,进而减轻疼痛,消除焦虑,在对患者术后的疼痛进行护理时,选择音乐疗法,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以及职业特征,选择可能喜欢的音乐,以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曲调以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得其精神得以放松,进而缓解其痛苦,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疼痛。 三、讨论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不断进行业务素质的培训,以及在工作中不断的累积经验,逐步提高医疗水平,加强护患沟通,以更好的服务回馈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丽娟,涂江萍.临床路径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31. [2] 刘婉云,陈丽阳,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135-136 [3] 李艳华,姜丽娜,赵朱云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4):2170-2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