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素养测查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素养测查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素养测查试卷

海安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美术素养测查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说明:本卷包含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评,总分100分,请在100分钟内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32分,每题4分)

1.()是法国点彩派画家修拉的作品,他把各种颜料不经过调和直接用点排列作画,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图画。

A.《向日葵》

B.《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C.《塞夫勒道路》

D.《自画像》

2.下列不属于透视现象的是()。

A.近大远小

B.近方远圆

C.近宽远窄

D.近长远短

3.右图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用铜铸成,它由

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

巨大的钟架上。

A.管弦乐器

B.弹拨乐器

C.打击乐器

D.吹奏乐器.

4.中国画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家常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

A.文

B.墨

C.笔

D.印

5.中国画按表现手法可以分为()

A.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

B.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

C.写意画、工笔画和花鸟画

6.用颜料中的黄和蓝色进行调和,可以调和出()色

A.红

B.绿

C.紫

D.橙

7.皮影戏最早产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艺术。A.戏曲 B.造型C.表演 D.手工

8.文物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以下哪个不属于文物?()A.韩国均故居B.海安七星湖公园C.青墩遗址 D.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二.连线题(8分)

《麟桥烟柳图》梵高

《捣练图》徐悲鸿

《自画像》齐白石

《田横五百士》张萱

三.创作题(60分)

请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绘制一幅有路的风景画。(可另附绘画用纸)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选择题 1色食品包装一般应呈现的内容有:品名和产地等 ()以及绿色食品 3 制作建筑模型的方法的顺序正确的是:( ) (1)折压纸张,黏合成建筑模型的基本型 (2) 根据建筑造型的基本特点,灵活处理折压剪切的位置 (3) 根据基本型的转折特点,剪切转折面 (4) 注意切割后折起的方向,可以折出更多的造型变化。 A 1-3-2-4 B 、3-2-4-1 C 、2-1-3-4 D 、4-3-1-2 4 20世纪,在世界画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巨匠,他们是中国画家 ( )和西班牙画家( )。 学校: 姓名: 学号: 标志等。 A 、文字 B 、相关图像 C 2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运用( 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 A 、抽象图形 B 、对比 C 、画画 D 、商标 )或具象图形表现,要注意( ) , )与( )。

A、齐白石B 、徐悲鸿C、梵高D、毕加索 )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书籍”、“有形的诗歌” A、房屋—/■ B、建筑 C、故宫 r -T- i-rz r / . 、 . ?■ r r r、r、 6给文章配画,又叫(),是指插附在文章中艺术地再现文意 的 图画。 A 、 插图B、插画C、图画 7 画水彩画时,通过色彩的(),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 A 、冷暖B、明暗C、深浅变化 8 音乐会海报中的图片,图形,图案,字体表现都应恰到好处的表达音乐乐感和气氛。注意将(),()与(底色配合),以达到()。 A、标题B 、对比效果C、统一效果D 、图形 9 多个纸筒进行(),()的变化与音乐中各种单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形式旋律的道理。 A、有秩序 B、有起伏C 、有规律D、有目的 10 绘画构图遵循(),运用点、线、面来达到画面的黑白灰效果。 A、上松下紧 B、上紧下松 C、左松右紧 D、左紧右松 11 彩画的画法分为(干画法)和(湿画法),笔法有( A、刷B 、勾C 、摆D 、点 12 水彩画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仍需努力尝试实践。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认识图形标志》课堂教学为例不仅注重美术课特有的图像识读的能力培养,认识欣赏了许多的图形标志,明白了它的重要性,也深入了解它的创意内涵同时新课标要求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角色扮演,感同身受,益智激趣导入将互动探究,自主赏析,指引学生主动表达运用联系生活,尝试设计,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将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创意,生成有效课堂最后利用微课拓展,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形成图标设计理念。 【关键词】图形标志;核心素养;图像识读;创意内涵; 作为小学美术三年级学段的“欣赏·评述”课既要启发学生欣赏创意标志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表达想法。在课前构思本课时我深刻意识到欣赏课不应仅仅停留在欣赏所以大胆加入尝试设计图形标志的环节,凸显美术课应具备的视觉性和技能性的特点,并在完成成果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标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真谛,服务于生活的真谛。整节课,让学生在了解图形标志的重要性的同时,明白它色彩单纯、概括简洁、易记、易辨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其在生活中广泛被运用是为了将图形标志的特点,帮助人们表达某种特定信息和含义,传递意义。 一、角色扮演,感同身受,益智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标要求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在导入环节以学生的主观角度设计了生活中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动物城里的巴士司机和鼓浪屿的小导游,通过直观的视频与图片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主动的欣赏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图形标志。游戏一:播放巴士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视频让学生模拟成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进行行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交通标志让学生互动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发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 远近的奥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课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二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本身的修养,核心素养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像是道德、谈吐举止、知识技能、思想境界等等都包括在内,但核心素养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更加注重整体,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核心素养已经不再像双基和三维那样的具体,转而指向的是一个全人的、全思维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天赋和智力的量化,更注重的是后天培养的一种核心的文化素养。因此,要培养核心素养也应该从整体入手,某一方面的突出并不能代表核心素养的提高。而小学美术正是这样一门考验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学科,因此小学美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图像识读素养的表现为: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能以阅读、思考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与意义;能从技法、风格和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知道图像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用与价值。这其实和“双基”下的基础知识是同宗同源的,现在整个中国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性导致农村没有足够的专业性教师,很多都是兼带,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与专业性去实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或者很多因为基础知识的枯燥就直接省略掉基础知识,直接导致学生对于图像识读的不了解。学生只有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提高图像识读素养,才能从浩繁的图像中,甄别和获取有益的信息,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就不能局限于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方

面,而是多着眼于学生是否依靠图像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能表现出作者思考与想法的作品我们都可称之为好的作品。这时现阶段的美术教师在学生的美术表现里应该注意的地方,使学生通过教师对自己画作的认可来加强自我认同感,进而能够更加自信。 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把提升学生气质和审美品味,激发学生创造性,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作为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以“因材施教,因人授课”、“氛围轻松,寓教于乐”、“善用科技,科学结合”和“寻找优点、善于鼓励”的四种手段,力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其适应时代和社会新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 教者:鲁志刚 2009.2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5、综合运用电脑软件设计电子报刊,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课时安排(可根据教学情况调整): 明与暗(造型表现) 1课时 寻找美的足迹(造型表现) 1课时 泥浮雕(造型表现) 1课时 画扇面(造型表现) 2课时 我设计的服装(设计应用) 1课时 图文并茂(造型表现) 2课时 奇思妙想(设计应用) 1课时 我的成长变化(造型表现) 2课时 二十年后的学校(综合探索) 2课时 我们即将毕业(综合探索) 1课时 电脑美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课时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评述) 2课时

明与暗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4.投影仪;5.范画两幅;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评价:1. 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 2. 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3. 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导入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

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5、综合运用电脑软件设计电子报刊,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课时安排(可根据教学情况调整): 明与暗(造型表现)1课时 寻找美的足迹(造型表现) 1课时 泥浮雕(造型表现) 1课时 画扇面(造型表现) 2课时

我设计的服装(设计应用) 1课时 图文并茂(造型表现) 2课时 奇思妙想(设计应用) 1课时我的成长变化(造型表现)2课时 二十年后的学校(综合探索) 2课时 课时我们即将毕业(综合探索) 1 电脑美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课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评述)2课时 明与暗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2 课时

六年级下册美术试题汇编

六年级美术试题 一、填空:10分,每空1分 1、《虾》是国画大师()所作。()则擅长画马。 2、同样的物体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 现象。 3、()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 剧。 4、绘画从材料工具上分,主要有:中国画、()、版画等。从表现内容来 分,则有:()、风景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 5、()和()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6、色彩三要素是()、()、明度。 二,选择题.20分 1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 A黑与白 B 明与暗C亮与暗 2.雕塑分()两大类 A 高浮雕,浅浮雕 B 圆雕,浮雕C深浮雕,浅浮雕 3.中国画从表现内容来分有人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 4.齐白石() A 竹子B虾C奔马D芦彦图 5、宣纸分为生宣纸和() A、熟宣纸 B、水彩纸 C、白纸 6、蓝色加红色调出的是() A、黄色 B、紫色 C、黑色 7、中国画中的用笔分为中锋和() A、直锋 B、侧锋 C、斜锋 8、下面哪一项不是属于透视关系?() A、近大远小 B、近长远短 C、近窄远宽 9、雕塑分为圆雕和()两种。 A、石雕 B、泥雕 C、浮雕 10、被称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是() A、塞尚 B、齐白石 C、毕加索 美术部分得分() 一.判断。(30分) 1、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大师。( ) 2、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 3、毛笔种类有很多,从材料看一般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三种。() 4、黑板报是由刊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的。() 5、“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6、人的五官是指:眼睛、眉毛、鼻子、口、耳朵。() 7、写生——就是对着客观真实的物象进行作画。() 8、黑板报分为日常板报和节日板报。() 9、红、黄、蓝称为三原色。() 10、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有()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 课题: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本册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5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

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美术下册测试题 一、填空 1、上海市的代表性建筑是( 东方明珠)。 2、将好的文章配上美的图画就是(“图文并茂”)。 3、较早的文学插图有(水浒叶子)、(西厢记)。 4、现代连环画的代表作有(鸡毛信)、(三打白骨精)等。 5、(苏州园林)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园。 6、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有( 地形)、( 植物)、( 水)、( 建筑和构筑物)。 7、(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明暗。 8、说出我国的几样艺术珍品,如(四羊方尊)、(秦始皇陵兵马俑)、(牛虎形案)。 二、选择 1、(B )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书籍”、“有形的诗歌”。 A、房屋 B、建筑 C、故宫

2、给文章配画,又叫(A ),是指插附在文章中艺术地再现文意的图画。 A、插图 B、插画 C、图画 3、画水彩画时,通过色彩的(C ),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 A、冷暖 B、明暗 C、深浅变化 三、连线 虾坐着的玛丽·泰雷兹马荷花翠鸟格尔尼卡 齐白石毕加索徐悲鸿 三、判断 1、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对) 2、广告呈现一般都有品名、广告语、厂址、商标和图形(图片)等。(对) 3、平面设计图能表示整个园林的布局、结构、景观和空间构成。( 对)

四、简答题 1、绿色设计遵循的三原则。 答: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 2、绿色食品包装一般呈现的内容有什么? 答: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等。 3、简述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答: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4、名字的设计方式有哪些? 答:有变形、描绘、剪贴、制作等。 五、绘画小能手 1、画出自己喜欢的标志性建筑。 2、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3、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课明与

明与暗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2.射灯。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4.投影仪。5.范画两幅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评价1.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 2.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3.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导入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 目录: 1、远近的奥秘 2、风景写生 3、心中的风景 4、会动的剪影5 、水墨画—动物 6、形体切挖8、宇宙之旅 7、我们做乐器9、保护文物缺 缺 10、爱护古建筑 11、电脑美术12、中国画和油画 远近的奥秘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1 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组织教学: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 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测试题

年级 测试题美术 一、填空 1、上海市的代表性建筑是(东方明珠)。 2、将好的文章配上美的图画就是(“图文并茂”)。 3、较早的文学插图有(水浒叶子)、(西厢记)。 4、现代连环画的代表作有(鸡毛信)、(三打白骨精)等。 5、(苏州园林)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园。 6、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有(地形)、(植物)、(水)、(建筑和构筑物)。 7、(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明暗。 8、说出我国的几样艺术珍品,如(四羊方尊)、(秦始皇陵兵马俑)、(牛虎形案)。 二、选择 1、( B )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书籍”、“有形的诗歌”。 A、房屋 B、建筑 C、故宫 2、给文章配画,又叫( A ),是指插附在文章中艺术地再现文意的图画。

A 、插图B、插画C、图画 3、画水彩画时,通过色彩的( C ),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 A、冷暖 B、明暗 C、深浅变化 三、连线 虾坐着的玛丽泰雷兹马荷花翠鸟格尔尼卡 齐白石毕加索徐悲鸿 三、判断 1、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对) 2、广告呈现一般都有品名、广告语、厂址、商标和图形(图片)等。( 对) 3、平面设计图能表示整个园林的布局、结构、景观和空间构成。(对) 四、简答题 1、绿色设计遵循的三原则。 答: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 2、绿色食品包装一般呈现的内容有什么? 答: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等。

3、简述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答: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4、名字的设计方式有哪些? 答:有变形、描绘、剪贴、制作等。 五、绘画小能手 1、画出自己喜欢的标志性建筑。 2、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3、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和实践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和实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涉及到美术学科的主要是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方面。一、美术学科所涉及核心素养 (一)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情怀 在美术学科教学中,通过教材系统学习培养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体会艺术家的情感及作品中的内涵,这正是人文积淀的具体体现和渗透。 2、人文情怀 在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受和想法进行创作,以维护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认识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体会美术学习的幸福和乐趣。 3、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这点在美术学科中体现的尤为凸显和重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与方法,在长期的积累实践中,鼓励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技能和方法。在长期的美术学习中,能使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二)科学精神 在美术学科学习中,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学习领域时,能够运用科学原理来设计制作会游的玩具、风筝、会闪光的玩具等。在制作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尝试,运用生活中如锡纸、粮食、棉花等不同材料来进行创作。 (三)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1、乐学善学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让学生保持美术学习的动力源泉,鼓励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美术学习的价值,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掌握适合自身的美术学习创作方法,让美术学习陪伴终生。 2、勤于反思 只有不断的在学习中进行反思,有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我认为这点勤于反思,不仅在美术学科中尤为重要,在学生的所有终身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3、信息意识 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我们在美术学科教学中,也涉及了电脑美术设计课程,让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资料

美术第十二册教案 作者:王国强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摘自:嘉兴小学教师网 美术第十二册授课计划 第一周准备课教材分析介绍、思想教育、学习准备 第二周画画自己的手 第三周人物速写 第四周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第五周我熟悉的人 第六周单元学习小结、机动 第七周桌子、椅子设计 第八周 * 泥塑彩罐(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人物速写) 第九周 * 彩塑——鸟(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我熟悉的人) 第十周彩色纸筒人 第十一周邮票设计(一) 第十二周 * 邮票设计(二) 第十三周古诗配画 第十四周美好的童年(记忆、创作) 第十五周版报设计(一) 第十六周 * 版报设计(二) 第十七周电脑美术设计、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第十八周中国、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测评、总结 机动:* 标记 美术第十二册备课 准备课: 1、分析介绍第十二册美术课本,布置学习用品的准备: 水粉颜料、上色用品、2B铅笔、铅画纸、彩泥等。 2、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规范和要求提示。 3、课本重点内容和要点提示。 一、画画自己的手(一教时)投影叫上男女几个同学做手的投影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手,指导学生用写生的方法画出自己左手的一个造型。 2、从写生手的结构、手的不同造型,提高学生写真、造型能力,理解手在表现不同人物的气质与神态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启发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双手,用灵巧的双手将来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l 重点:研究、了解手的特证、结构,级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l 难点: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态;从所描绘的手表现人的神态和气质、年龄。l 教学过程: 1、欣赏、分析课中不同形态的手,结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的手,讲讲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的人的手。 2、板书:握、抓、推、举、挡、托 胜利、欢迎、拒绝、友好、称赞、反对、抗议 (1)让学生用手把板书的字义正确地表现出来。 (2)让学生在表现的同时,进一步仔细观察手的形态及皱纹、细节(少年、儿童的手表现不清晰)。 3、示范手的写生方法,步骤。学生跟画。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期终试卷

六年级美术期终试卷 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 (48%) 1、三角形构图,井字形构图,S形构图,对角线构图……,人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归纳出这些构图规律。为了将画面各个局部组成统一的整体,并使画面具有美的形式。 2、单色油印、黑白对比强烈、图像鲜明的是木刻;有多版套色、色彩浑厚的是木刻;也有水色滋润、清新抒情的是木刻。 3、《万寿山谐趣园图》的作者是中国画家。 4、法是最简单的练习做陶的方式,它加强我们对泥土的感觉,激发创作欲望和想像力。 5、、、,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6、西洋画的一种,它的颜料是用胶水调制而成,作画时用水条颜料画在纸上。具有轻快、湿润和透明感,为许多人所喜爱。它是画。 7、一个身材匀称的大人,全身的高度相当于个头;十岁左右的孩子,大约可高于个头。 8、属于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是许多原始部落的重要习俗,还是中国悠久的传统艺术。 二、选择题(18%) 1、千百种色彩,都可以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出来,而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色彩。它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称为()。 A、三间色 B、三原色 C、三补色 2、美丽的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些图案被称为()。 A、单独纹样 B、独立纹样 C、适合纹样 3、《大涤草堂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钱选 C、傅抱石 4、特种的油调和颜料画出的画称为()。 A、油画 B、素描 C、木版画 5、左右或上下对应重复,叫做()。事物依一种规律井然有序地存在,叫做()。 A、均衡 B、秩序 C、对称

三、判断题(18%) 1、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变得“近小远大”。() 2、近处色彩偏冷,远处偏暖;近处色彩灰暗,远处则鲜艳些;近处的笔触柔和些,远处的笔触强烈些。() 3、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张贴布置在住宅各处,增添新年喜气,又作一年欣赏之用。()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是我国宋代画家,山东人。 ()5、只要逐渐加入白和黑,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明变暗,成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6、单个图案向左右或上下重复着延伸,就变成了二方连续。() 四、连线题 (16%) 1、请把下面列出的画家与他们相对应的国籍用直线连接。 凡高法国 齐白石荷兰 安格尔西班牙 毕加索中国 2、请把下面列出的内容对应连接。 干脆利落的折线联系着温和 轻松柔软的曲线象征着暴烈 形如喷发的色块表示果断

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调查报告 前言 (1)调查背景 随着美术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随之革新,其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变成重中之重。美术核心素养不仅是对美术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更是美术教育最终目的的体现。 调查中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程度需要一定的条件。众所周知,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将中小学进行区分。小学与中学的培养方式截然不同,其中小学属于培养形成期,若需调查中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则成长起伏较大的小学段数据较全面,调查模式较为严谨,调查结果较为准确。而调查小学美术核心素养需要较大基数的学校支持,xx 小学自创建以来,凭借其优越的师资力量、健全的培养模式、先进的教学环境,广受同等学校的好评。其中基数较大的学生人数为本次调查提供数据基础,并且经过前期调查,学生学龄段分配均匀,同等学段男女比例均衡,同时美术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全面,美术课程安排合理。经过反复对比,将xx小学定为本次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调查学校,为调查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程度提供科学数据。 (2)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填空、提问等方式,将美术核心素养内容全面囊括。因美术核心素养大体分为六项,每项

设立三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考核培养程度及学生美育发展程度,体现调查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考虑不同年级男女生思维模式存在差异,便将男女生分开调查,保证调查严谨度及准确度。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美术专业词汇接触较少,在问卷中有部分美术专业问题考验学生的理解程度,便采取课堂提问或教师解释等方式辅助学生做出选择,保证低年级学生问卷调查的精准度。但由于xx小学班级数目过多,问卷统计难度过大,为保证统计数据准确性,则采用随机抽取方式,每个年级随机抽签,从年级中选班级作为代表,进行调查统计。并且考虑结果可能有所偏差,将采用柱状与折现相结合的图表方式,分析出不同年级男女生对美术核心素养中各项培养的程度。以及运用雷达图整体分析不同年级对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程度。由局到整,由整到局,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3)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为了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美育的核心,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调查是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科学的掌握,同时对学生美术教育程度有确切的了解,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调查为最快的途径,更有利于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及对学生进行优质的美育培养。 调查不仅是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程度的考核,更是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角度的分析。同时是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判断是非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经行综合考察,对小学生身

2019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19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 折、卷 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第二课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 1.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及点的集合形式2.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点的表现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 3.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点与线的集合的形式。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联系与画面美的体现。教学准备: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画纸教 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材料

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此次培训活动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少淳先生为我市全体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专题讲座。 尹老师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三个梯度为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现在中国教育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导致教学关注点的挪移。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用奥运五环来加以图示,上面的三个环是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三个学科素养,并非美术学科之专擅,而会覆盖到其他学科,音乐语文,甚至体育,数学等学科,会涉及审美方面的素养。几乎所有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或者创造力,文化理解也已经被一些学科列为核心素养。这些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综合在某种教学行为之中,五个学科素养构成一个整体。对于美术知识技能而言,即便掌

握了他们,依然是静态的东西,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将其转化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的变革,在美术教学领域里,我们过去仅仅是在技能层面展开教学,而今后教学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智慧去综合性地发现问题并通过美术或者跨学科的方法解决问题。 尹老师强调:少儿时期是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期,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少儿抓起。这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共同努力。 一上午的时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尹教授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象,层层递进诠释着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让我更多地思考自己以后的教学,并认真理解消化并将其运用在教学活动中 此次培训活动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少淳先生为我市全体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专题讲座。 尹老师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三个梯度为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核心素养”即“学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明暗与立体 1.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与 (暗) 2.写出明暗关系中的三大面五大调的名称: 三大面:(黑、白、灰)五大调:(明暗交界线、亮色调、暗部灰色、反光、投影)。 3、标出下面图中明暗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课寻找美的踪迹 1.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 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寻找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可以从(形式),(色彩),以及(情意的激发)等 方面去感受,体会。 第三课记录色彩 1.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光照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 2.物象表面的色彩会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 3.作画步骤: 1.选取自己喜欢的风景照片。 2.概括描绘色彩主调。 3.丰富色彩变化。 4. 画前景,调整。 4.《日出.印象》(油画)莫奈《奴隶船》(油画)透纳 第四课雕与刻的乐趣 1.我们常见的雕刻有,(木雕),(玉雕),(石雕)。 2.练习时我们可以用的材料有,(肥皂,瓜果,石膏,橡皮)等。 3.雕刻时,首先雕刻出物体的大体外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出细部。 第五课浮雕 1、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凸起的形象,就称为浮雕。按照表面凸起的厚度又分为

(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 2、列举中国著名的浮雕作品:(昭陵六骏图、人民英雄纪念碑)。 3、列举国外著名的浮雕作品:(法国马赛曲)。 4.泥浮雕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粘墙和窗边 5.雕刻纹样 6.粘花。 第六课扇面画 1.扇画的形状:(团扇) ,(折扇)。 2. 扇子是用来消暑送凉的工具,其形式多样。古代的文人艺术家往往在扇子上画画、写字,既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又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3.画扇面画要注意画面构图要与扇面外形配合好。 第七课工笔花卉 1.工笔画讲究线条(工整端庄),(缜密细致),(单纯概括),着色“随类赋彩”, 表现物象的(固有色)。 2.工笔画可分为(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等类型。 3.工笔画主要技法有:描,分,染,罩。 4.工笔画线条:起笔,运笔,收笔。 第八课《我设计的服装》 1.服装的三要素:(面料)、(款式)、(色彩)。 2. 服装具有防寒、保暖,又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 3.在设计服装时,不仅要注意服装的款式,还要注意服装色彩的搭配。 4.服装设计步骤: 1.画出草图 2.制作出效果图 3.收集材料 4.制作调整。 第九课图文并茂 1.自编一个故事,配上自己画的图画,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2.绘制连环画时要具有连贯性。 3.用画面配故事,对文字进行形象再现,画面要生动,好看。 第十课宇宙之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