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变异

2.遗传

二、判断题

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摩尔根。 ( )

第一章·

第二章经典遗传学

一、名词解释

1.单位性状

2.相对性状

3.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

5.不完全显性

6.共显性

{

7.自交

8. 测交

9. 回交

10. 基因型

11. 表现型

12. 基因纯合体

13. 基因杂合体

14. 分离

-

15. 获得性状遗传

16. 泛生论

17. 种质论

18. 融合遗传

二、判断题

1.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2.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3.用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作母本,同另一个具有隐性性状的亲本作父本杂交在F1代表现出显性性状,根据显隐性原理,即能判别出它是真正的杂种。( )

4.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显性基因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这种显性基因作用的实质是: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6.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7.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具有n对基因的杂合体(F1)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配子,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为2n种,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为3n()9.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10.基因型纯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

11.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12.基因互作是通过控制同一生化过程的不同步骤来实现的。()

13.西葫芦的纯合白皮×绿皮杂交,F1表现白皮,F2出现12白皮:3黄皮:1绿皮比例,这是显性上位作用的表现结果。()14.在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关系,是抑制与被抑制的关系。( )

15.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AaBaCc)自交,F2基因型为AaBBcc?的频率4/64,而表现型为A-B-cc的频率是9/64。()

16.具有n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F1)自交,F2有2n种表型和3n种基因型。( )

17.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出被测个体所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18.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都是同一概念,它们的F2代都出现1:2:1的分离比例。( )

*

19.假设有一种小麦其粒色受控于6对基因的作用。由AABBCCDDEEFFxaabbccddeeff杂交,F2代中某一亲本应占1∕4096。()

20.用白颖与黑颖两种燕麦杂交,F1为黑颖,F2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可见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在基因表达上属显性上位作用。()

22.高茎常态叶(DDBB)玉米与矮杆皱叶(ddbb)杂交,得的F1再进行测交,测交后代高茎常态83,矮茎皱叶81,高茎皱叶19,矮茎常态叶17,可见D与B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

23.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AaBbCc)自交,F2群体中三对都是纯合隐性的基因型频率和表现频率均为1/64。()24.从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可知,通过杂交,由于等位基因间发生了交换就会引起基因重组,因此,基因重组一旦出现就必然是发生了等位基因间的交换。()

三、填空题

1.基因型AaBbCc的F1在独立遗传时,将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种。

%

2.等位基因互作的方式有(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

3.在牛的杂交试验中, 红色有角(Aabb)与白色无角(aaBB)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为灰色无角,F2为灰色无角6/16,红色无角和白色无角各占3/16、红色有角和白色有角各占1/16,说明控制牛毛色的一对基因表现______,而控制角的有无的一对基因表现____________。

4.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F1),能产生_____种配子,F2的基因型有_____种,显性完全时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

5.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锈对不抗条锈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_________株。

6.分离规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自由组合规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连锁遗传规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7.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基因的相互作用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_。

8.设有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1应产生___________种配子;F2产生___________种基因型;显性作用完全时,F2产生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

9.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在于_________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在配子形成时随着_____________染色体的独立分离和_____________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配到各类配子中去。

10.分离规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不同毛长和毛色的豚鼠交配结晶果如下:

P 短毛×短毛长毛×长毛毛色乳白×毛色乳白

↓↓↓

F1 短毛长毛长毛黄色乳白白色

若用长毛黄色×短毛黄色,F1为短毛_____色,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假如让F1中的雌雄鼠交配后代中长毛,乳白色豚鼠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_。

12.在家兔中白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L)对长毛(l)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让纯合白色短毛与褐色长毛家兔交配,F2代获得总兔数80只,其中白色长毛兔约有______只,其纯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13.在小鼠中,C-表示有色,cc是白化,B-表示黑色,bb表示褐色,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CBB×ccbb的F2代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杜洛克泽猪的两对基因R和S互作,红色×红色→F1:9红,6沙色,1白色,这种互作类型称______。

17.连锁交换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连锁遗传规律指当两对基因位于一对__________染色体上时,F1产生新组合配子的频率决定于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当距离愈近,连锁强度愈_______,新组合配子的频率愈_________;当距离愈远, 连锁强度愈_______________, 新组合配子的频率愈______。

20.在独立遗传情况下,F2四种表现型(指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所以呈现为9:3:3:1的分离比例,是以F1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前提。据此可以这样推论,在连锁遗传中,F2?不表现独立遗传的典型比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21.通过杂交,产生基因重组的途径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5.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性状,能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___________。

26.一部分植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其余植株表现另外亲本的相对性状,显性与隐性性状都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7.设有一杂交组合为AABBEE×aabbee,其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8

种。

%

7.已知某杂交组合为AaBb×aaBb,杂交时母本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子,父本应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子。

四、选择题

1.母亲为A血型,父亲为B血型,他(她)们的儿女的血型可能是:()

a)AB; b); c); d)在下列事例中,哪个是不完全显性()a.深红皮×白皮→次深红皮;b.深红皮×白皮→深红皮;c.深红皮×白皮→中间型

3.燕麦种皮颜色黑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灰色由B控制,A对B有上位作用,用aaBb×aabb杂交,后代种子颜色是:()灰:1白; 黑:1灰; 黑:1白;

4.白猫与黑猫交配, F1都是白猫。F1相互交配, F2中白.黑.棕三种小猫的比例为

12:3:1,是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A.互补作用

B.显性上位作用

C.抑制作用

D.环境影响

5.一个纯合白花植株与另一个来源不同的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都是橙色花,假定是由一种酶的缺陷就形成白色花,在这里控制橙色花遗传的基因是:()

个; b.至少2个; 个; d.难以确定

6.萝卜皮色的遗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用红色萝卜(CCpp)与白色萝卜(ccPP)杂交,F1表现为紫色,F2出现9紫:3红:4白,说明两对基因之间存在:

a.显性上位作用;

b.积加作用;

c.隐性上位作用;

d.抑制作用。()

7.黑色短毛雌兔与白色长毛雄兔交配,在其子代中,亲本性状等比例地重视,雄兔的祖先全部具白色长毛,雌兔的遗传组成是:()

$

A)双纯合子 B)双杂合子 C)一纯一杂

8.下列杂交组合的结果,属于哪一种类型,选择合适答案填于()内。

(1)深红皮×白皮→次深红皮()

(2)深红皮×白皮→深红皮()

(3)深红皮×白皮→中间型()

(4)高100cm×60cm→100cm ()

(5)高100cm×80cm→95cm ()

(6)高100cm×80cm→90cm ()

A)完全显性 B)部分显性 C)显性不存在

9.杂种植株AaBbCc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A)1/8 B)25% C)37/64 D)7/8

10.根据人类血型遗传知识,可以鉴别亲子间的血缘关系。已知父母中之一方AB血型,另一方为O血型,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是:()

型; 型; 型或B型; 型; 型

11.下面哪些情况会产生血型是O型的小孩。()

a.两个A血型的夫妇;型父和O型母;型父和A型母;型父和B型母

五、`

六、问答题

1.为什么说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2.番茄的黄果和红果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R代表显性基因,r代表隐性基因。

P红果×黄果

红果×黄果

127株 42株

~

(红果) (黄果)

问 (1)红果与黄果哪个是显性根据是什么

(2)各代红果和黄果的基因型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3)黄果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是什么

3.把抗稻瘟.迟熟.高秆(RRLLDD)的水稻与感稻瘟.早熟.矮秆(rrlldd)的水稻杂交,已知这三对基因是独立的,希望从F3选出5株抗稻瘟.早熟.矮秆的纯合合体,问F2应种多少株

4.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能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WWDD×wwdd

(2)WwDd×wwdd

(3)Wwdd×wwDd

)

(4)Wwdd×WwDd

5.已知小麦抗锈病基因(R)与无芒基因(A)都是显性,它们是独立遗传的,现以一个抗锈有芒(RRaa)品种与一个感锈无芒(rrAA)品种杂交(即RRaa×rrAA),希望从F3选出抗锈无芒的纯合体(RRAA)5个株系,试问F2群体至少应种植多少株

6.在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中,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C─R?作的结果使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均无色。用某个有色植株分别与三个测试植株杂交,结果如下:

(1)与aaccRR杂交产生50%有色种子。

(2)与aaCCrr杂交产生25%的有色种子。

(3)与AAccrr杂交产生50%的有色种子。

试问这个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什么

7.三杂合子AaBbCc自交,如果这些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不连锁。问基因型与亲本(AaBbCc)不同的子代百分率是多少

|

8.在番茄中,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受另一对基因A-a控制。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

(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

(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

(3)用双隐性亲本测交时,分别写出其回交或测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他们的比例。

9.已知豌豆中高杆(T)对矮杆(t)为显性,园粒种子(W)对皱粒种子(w)为显性,用基因型未知的植株进行杂交,获得结果如下表,试推出亲本植株最可用能的基因型。

亲本表型子代表型

高园高皱矮园矮皱

高园×矮皱 66 70 73 69

&

矮园×高皱 123 0 0 0

矮园×高皱 84 80 0 0

高皱×矮园 99 104 104 98

10.在香豌豆,只有当两个显性基因C、R全部存在时(C-R-),花色才为红色,某一红花植株与两个测交品系杂交,所得的结果是:

(1)与ccRR杂交,得50%的红花子代

(2)与CCrr杂交,得100%的红花子代

写出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

11.番茄红果(Y)对果(y)为显性,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将红果双室与红果多室两种番茄品种杂交,F1的植株中有3/8为红果双室、3/8为红果多室、1/8为黄果双室、1/8为黄果多室。问:两上亲本品种的基因型是什么并验证之。

12.两个不同的水稻品种杂交,结果如下:

(1)有芒糯粒×无芒非糯粒

有芒非糯粒有芒糯粒

36 35

(2)无芒非糯

↓×

无芒非糯粒无芒糯粒

37 12

问:(1)上述杂交亲本性状中,哪些是显性哪些是隐性

(2)求上述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及子代的基因型。

(3)上述无芒非糯粒亲本自交,得到的后代无芒糯粒是否能稳定地遗传为什么

13.桃树中,多数果皮是有毛的,但也有少数无毛的滑桃,果肉有黄色和白色,以不同桃树品系杂交结果为:

(1)白肉毛桃A ×黄肉滑桃A→黄肉毛桃15:白肉毛桃12(2)黄肉滑桃A ×黄肉滑桃B→黄肉滑桃58

(3)白肉毛桃A ×黄肉滑桃B→黄肉毛桃42

问:(1)试用自拟基因符号写出全部基因图解。

(2)黄肉滑桃A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如何

(3)杂交组合(3)的后代黄肉毛桃自交,产生什么样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

14.写出玉米下列杂交当年获得的胚、胚乳、果皮细胞中的有关基因型,♀白果皮(p)糯粒(wx)矮株(d)×♂红果皮(P)非糯(Wx)高株(D),如果第二年将杂交种子种下,并以F1株的花粉自交,各部分会表现怎样的性状。

15.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又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

16.用两种水稻杂交,一亲本为高杆(D)、粳质(W)、不抗病(T),另一亲本为矮杆(d)、糯质(w)、抗病(t),杂交后得F1,试根据下述条件回答问题。

①如果三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形成哪几种类型的配子按什么规律遗传

②如果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形成哪几种类型的配子涉及什么遗传规律。

#

③如果三对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可形成哪几种类型的配子按什么规律遗传分别说明推理的过程。17.在一群正常老鼠中出现了一只短尾巴的老鼠,你如何决定这个性状是由一个显性基因还是一个隐性基因引起的

18.若用月见草作材料做实验,在这个品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表型,你如何决定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

19.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0.试述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交换规律的实质

21.已知豌豆红花(R)为白花(r)的显性,长花粉(L)为圆花粉(l)的显性,现将红花圆花粉(RRll)与白花长花粉(rrLL)豌豆杂交,得到的F1(RrLl)自交,在F2群体中有16/10000的植株是白花长花粉,问 (1)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为什么(2)F1产生哪几种配子类型比例如何

22. 豌豆作为遗传材料有哪些优点

23. 果蝇作为遗传材料有哪些优点

24.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为什么能成功

第三章分子遗传学

一、名词解释

1.DNA双螺旋模型

2.信息学派

3.结构学派

4.四核苷酸假说

5..

6.中心法则

7.朊病毒

二、判断题

1.从病毒到人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分子结构中,四种碱基是严格按照互补原则配对的,即A-T(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对)和G-C(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且它们都是以二个氢键配对相联的。( )

全部的碱基顺序和碱基组成都是基因的分子基础。()

4.细胞遗传学认为,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蛋白质。()

5.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遗传密码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

2.如果DNA链上某一片段的碱基顺序为ATGCTACTT?它们的互补链上的碱基顺序为__ ___以该互补链为模版合成的mRNA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______ __它们可以把__个氨基酸排列起来。

3.设DNA分子上的一条信息链的某一段碱基顺序如下所示,请写出:(1)另一条伙伴链的碱基顺序,(2)转录的mRNA的碱基顺序,并标明互补链的碱基配对氢键。

伙伴链:

信息链:A-T-G-C-C-A-G-T-A-G-C-T-T-A-G

mRNA:

)

4.有一条简单的8核甘酸链

A-C-C-G-T-T-T-A

试问:(1)这条链是DNA还是RNA

(2)如以之为模版, 形成互补DNA链它的碱基顺序如何

(3)如以之为模版形成互补RNA链, 它的碱基顺序如何

5.某一双链DNA分子中,碱基T的含量占35%,则C的含量占____________,而mRNA中u的含量占_____________。6.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对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

五、选择题

六、问答题1.请叙述中心法则的内容

2.试述疯牛病毒传染的过程

第四章基因的概念和结构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互作

2.相斥相

3.相引相

4. 多因一效

5. 一因多效

6. 等位基因

7. 复等位基因

8. 基因座

9.突变子

10.重组子

*

11.顺反子

12.作用子

13.结构基因

14.调节基因

15.操纵基因

16.操纵子

]

17.内含子

18.外显子

19.基因

20.重叠基因

21.隔裂基因

22.跳跃基因

23.互补测验

24.细胞质遗传

25.雄性不育

26.孢子体不育

27.配子体不育

28.不育系

29.保持系

30.恢复系

31.细胞质基因组

32.母性影响

$

33.质核不育型

34.核不育型

二、判断题

1.根据功能确定等位基因的测验称为互补或顺反测验,如果测验结果的表型是突变型,说明是非等位基因,而测验结果的表型是野生型,说明等位基因。()

2.操纵基因的作用是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和翻泽。()

3.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基因是可分的,一个作用子可包括很多个重组子和突变子。()

4.具有顺反位置效应的两个突变型,必属于同一顺反子。()\

5.在顺反测验中,如果两个突变的反式排列表现为野生型,则说明这两个突变位于同一个等位基因上。()

6.在染色体组中,绝大多数基因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有些基因是可以转移位置的。()

7.细胞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没有内部结构,不可再分的重组,突变.功能三位一体的最小独立遗传单位。()

8.分子遗传学认为,基因是突变、重组、功能三位一体不可分划的独立遗传单位。( )

9.从细胞水平上说,基因突变就是基因分子结构或化学组成的改变。()

10.从分子水平上说,基因突变是基因不同座位上的改变。( ) 95.植物雄性不育主要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杂交母本获得了雄性不育,就可以免去大面积制种时的去雄劳动,但不能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

96.胞质遗传和核遗传均由遗传物质控制,因而遗传动态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

97.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的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的基因无关,因此基因型为S(Rr)的孢子体产生的(R)和(r)两种花粉都是可育的。()

98.细胞质颗粒如同细胞器一样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

99.在质核型不育系中,不育系的遗传基础是S(rr),保持系的遗传基础是N(RR),恢复系的遗传基础是N(RR)或S(RR)。()

100.核遗传时,两个种正反交的F1表现型相同,细胞质遗传两个种正反交F1,均表现母本性状。()

101.在真核生物中,细胞质遗传又称核外遗传。因此,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一样的。()

102.现已证实,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在DNA。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完全自主性的细胞器。()

103.在玉米埃型条斑的遗传中,当以绿IjIjx条斑ijij时, F1F2表现核遗传因此,当以ijij条斑×绿IjIj时,F1也应表现为绿色,F2应表现为绿,条斑=3:1。()

104.细胞器基因组包括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细胞共生体基因组和细菌质粒基因组。()-

11.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遗传基础是.不育系为S(rr),保持系为N(rr),恢复系为N(RR)和S(RR)。()

12.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因有共同的遗传物质基础,因而其遗传动态是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

13.在质核不育型中,只要细胞质基因或核基因其中有一个是不育基因时,都会造成该个体雄性不育。()

14.孢子体不育型中,当孢子体的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R配子是可育的,而r配子是不育的。()

15.基因型为S(rr)×N(Rr)的杂交组合F1将是全部雄性可育的。()

16.雄性不育性是指雌雄同株的物种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但雌蕊发育正常的植株或品系。()

三、!

四、填空题

1.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包含有三种基因,它们是和______。

2.染色体组上可以转移的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随着基因概念的新发展,提出了_____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__基因等新概念。

4.在早期遗传学里基因的经典概念是:和_______的基本单位。

5.分子遗传学认为,基因是可分的,作用子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基因具有功能多样性表现为除结构基因外,还有控制基因,包括___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_基因,其它基因包括___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____基因。

7.顺反测验的研究表明,无顺反位置效应的两个突变型必属________顺反子即______基因具有顺反位置的两个突变型必属__________顺反子,即_________基因。

88.细胞质基因组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__基因组和_______________基因组。前者又包括_________基因组._________基因组.___________基因组.___________基因组和________基因组;而后者则包括________基因组和_________基因组。

89.细胞核基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基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

90.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______,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____________。

91.核基因组与细胞质基因组是相互_________.相互的关系,但在两个基因组中,核基因占________和_______地位。

5.各种细胞器基因组主要包括有__________基因组和_________基因组。

6.细胞质基因主要存在于?等固定的细胞器及共生体或附加

的之中。

7.以条斑玉米ijij与正常绿色玉米(IjIj)杂交.生产的后代为条斑(Ijij)再与绿色玉米IjIj)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目前解释质核不育发生机理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假说,解释核不育型发生机制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假说。

|

8、植物的雄性不育系自交表现为______________,不育系保持系杂交,后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10.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孢子体不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雄性不育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性不育的类型有:,在质一核不育类型中,不育系的遗传基础(即基因型)是___________,保持系的遗传基础是:_______________,恢复系的遗传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于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所在的____________不同以及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所以它们的分配和传递方法亦不相同。

13.植物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利用中实现了三系配套,不育系的遗传组成是____。

五、选择题

1. a1+ +a2

═×═ F1表现为突变型,说明a1与a2属于:

a1+ +a2

a)同一位点 b)同一顺反子 c)不同顺反子

2. 假定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它们具有类似的表型,经对其双突变杂合二倍体进行测定,个体表现为野生型,则可判定它们是属于()

(1)同一个基因的突变(等位性) (2)两个基因的突变(非等位性)

3.独立基因a、b、c和d支配A、B、C和D化合物的合成。这些基因的每个突变体在培养基中加下列物质才能生长。

突变的基因促进生长的物质

a A

b B或C或A

c C或A

d D或B或C或A

据这些资料,其代谢途径应为()

(1) a A b B c C d D (2) b B a A c C d D(3) c C a A b B d D (4) d D a A b B C C (5) d D b B c C a A

六、问答题

~

1.简述现代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2.请概述遗传物质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的。

3.有一条10微米长的DNA分子,它编码的多肽链是蛋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等经诱导剂理此DNA分子后,其上一个碱基发生变化,产生的氨基酸是蛋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酷氨酸──甘氨酸……等。

问:(1)这条DNA分子有多少个碱基对

(2)是第几个密码子产生突变

4.经典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对基因的概念有何异同

5.用烯醇式酮式5-溴尿嘧啶诱导A─T,G─C的突变过程。

第五章细胞遗传学

一、`

二、名词解释

1.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

3.无融合生殖

4.减数分裂

5.联会复合体

6.交叉端化

7.大突变

8.微突变

9.体细胞突变

10.性细胞突变

11.正突变

12.反突变

13.突变的重演性

14.突变的可逆性

15.突变的多向性

16.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

17.突变的平行性

18.突变率

19.原发电离

20.次级电离

21.芽变

22.移码突变

23.自发突变

24.诱发突变

25.基因突变

26.隐性突变

27.显性突变

29.缺失杂合体

30.碱基的替换

31.碱基的插入

32.重复

~

33.缺失

34.倒位

35.易位

36.重复纯合体

37.易位杂合体38.倒位杂合体39.重复杂合体40.缺失纯合体^

41.倒位纯合体

42.易位纯合体

43.顶端缺失

44.中间缺失

45.顺接重复

46.反接重复

47.臂内倒位

48.臂间倒位

49.假显性

50.位置效应

51.剂量效应

52.简单易位

53.相互易位

54.单倍体

55.单体

56.三倍体

`

57.三体

58.同源多倍体

59.异源多倍体

60.多倍体

61.一倍体

62.整倍体

63.非整倍体

64.缺体

%

65.四体

66.四倍体

67.整倍性变异68.非整倍性变异

69.染色体组

70.染色体基数

71.双二倍体

72.异源联会

,

73.节段异源多倍体

74.倍半二倍体

75.双单体

76.双三体

三、判断题

1.基因突变一般是可逆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一般是不可逆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偶线期,而同源染色的分离发生第一次分裂后期。()

@

3.细胞减数分裂时,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是染色单体分离。()

4.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有18条一定是来自父方的。()

5.在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有18条中来自父方的。()

6.在正常的卵子发生中,50个初级精母细胞将产生200个精子。()

7.减数分裂既为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

8.突变效应表现微小,难于察觉的称微突变,多受控制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9.控制亚洲瓢虫色斑遗传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共有十二个之多,他们可在一只亚洲瓢虫体内同时存在。()

10.自然界的突变多属显性突变。()

#

11.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为生理功能和性状表现各不相同的多个复等位基因。()

12.已发现控制烟草自交不亲和共有15个复等位基因,它们可同时存在于一株烟草上。()

13.性细胞发生隐性突变。自然授粉情况下,自花授粉作物较易表现,异花授粉作物则难以表现。()

14.一般来说,二倍体生物比多倍体生物出现的突变率更高。()

15.果蝇的眼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红眼果蝇(W)可突变为伊红眼(We).可突变为白眼(w)和杏色眼(Wa)等,?它们可同时在一只果蝇个体中存在。()

16.一野生型的雄果蝇与一白眼基因纯合的雌蝇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白眼表型,这无疑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17.显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体检出得晚,隐性突变表现得晚而纯合体检出得快。()

18.一组复等位基因,在二倍体生物中,只能同时占有两个成员。()

'

19.异花授粉作物的性细胞发生隐性突变,自然授粉情况下,其突变性状难以表现。 ( )

20.复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中同时存在,也可以在同一个体内同时存在。()

21.在基因突变中,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称为显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称为隐性突变。()

22.从细胞水平上说,基因突变就是基因分子结构或化学组成上的改变。()

23.从细胞水平上说,复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一位点上并具有对性关系的各个等位基因。()

24.显性基因突变比隐性基因突变表现早,纯合快。()

25.一个突变型的红色面包霉能在完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维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该红色面包霉控制合成维生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26.电离辐射能使基因发生突变首先是因为它能使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直接发生电离作用。()

27.显性突变是指由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的突变。()

28.自花授粉作物如果性细胞发生隐性突变,M1代可表现,M2代可纯合。( )

29.因为突变通常是有益的,所以它们能促进进化。()

30.有机体中的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自发突变率。()

31.每个基因位置的突变仅产生一种等位基因形式。()

32.一切生物的染色体上都有DNA和蛋白质。()

33.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时,在其倒位圈内交换完全不会发生。()

34.染色体的臂间倒位杂合体,会使细胞分裂后期Ⅰ形成染色体桥,因此可用染色体桥的出现进行臂间倒位的细胞学鉴定。()~

35.易位是指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到非同源的另一染色体上。()

36.易位杂合体所形成的配子中,凡是含有易位染色体的配子都是不育的。()

37.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是鉴别臂间倒位杂合体的主要方法。()

38.大麦(2n=14)的杂交子代中,田间观察发现有30%以上花粉不孕,花粉母细胞发现有四条染色体组成的环和五对正常染色体,这是由于大麦的两对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相互易位。()39.染色体重复区段的位置不同,表现型的效应就不同。()40.染色体的倒位和易位均可引起位置效应,而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异。()

41.在染色体畸变中,杂合体是指染色体成对地发生畸变的个体。()

42.倒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直线顺序发生了颠倒。()

,

43.某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如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1000株中,有3株表现为aa,这无疑是一种假显性现象。()

44.易位杂合体会导致半不育性,产生半不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邻式分离和交替式分离的机会大致相似引起的。()

45.臂间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成桥和染色体断片,因此可作为细胞学鉴定的依据。()

46.由于倒位圈内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能引起臂内倒位杂合体后期Ⅰ产生染色体桥。()

47.正常染色体增加了某些区段,从而使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些基因称缺失。()

48.染色体遗传物质部份丢失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称为重复。()

49.细胞内某基因随着染色体畸变而改变了它对邻近基因的位置关系,从而改变了它的表现型效应的现象称位置效应。()50.基因剂量效应是指细胞内某基因随着染色体畸变而改变了它的剂量,从而改变了它的表现型或功能的现象。()

51.染色体倒位只存在基因的位置效应而不表现剂量效应。()

52.基因位置效应是指生物细胞内某基因式染色体区段随着位置改变而改变了它的表现型或攻能的现象。()

53.染色体重复后会产生假显性现象。()

54.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替换DNA分子中的不同碱基,引起碱基对的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突变,这是由于5-溴尿嘧啶的分子结构与胸腺嘧啶基本相同,所以常以烯醇式状态和腺嘌呤正确配对,后又以酮式状态与胞嘧啶错误配对时,引起AT--GC的转变。()

55.在同源三倍体和三体的染色体联会中,其联会的任何区段内都有三条染色体紧密地联会在一起。()

56.染色体组的基本特征是:同一染色体组中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都是彼此相同的。因此它们能够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造成不育或性状的变异。()

57.同源三倍体.异源四倍体和异源六倍体的每组染色体在孢母细胞中都有两条或三条,故能象二倍体那样正常联会配对,产生可育配子。()

58.某三体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5条,这种植物正常个体的染色体数是26条。()

|

59.高等植物正常二倍体自然界不存在单体和缺体,普通小麦能

自然产生单体.缺体和三休。()

60.异源多倍体是指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而来的。

61.高等植物单倍体高度不育,植株弱小,所以在生产上,遗传学和育种学的研究中均无利用价值。()

62.已知普通烟草2n=48,曾获得其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发现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24个单价体,可知普通烟草是个同源四倍体。()

63.在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定位时,在F1代单体个体中那根打单的染色体总是来源于正常的二倍体亲本。()

64.在不同的杜鹃花中,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6, 39,52,78,104,156,说明杜鹃花的染色体基数是13。()65.普通小麦染色体是2n=42,二粒小麦2n=28,一粒小麦2n=14,?所以一粒小麦就是单倍体。()

66.同源三倍体由于三条染色体都是同源的,因此联会成三价体时,任何区段都紧密联会。()

.

67.一切生物的单倍体细胞都含有正常体细胞的半数染色体,所以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68.自然界产生多倍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性细胞染色体加倍。()69.同源四倍体由于四条染色体都是同源的,因此联会成四价体时,任何区段都紧密联会。()

70.同一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形态.结构.连锁基因群都相同,所以能成组地联会。()

71.单倍体不等于一倍体,但自然界大多数生物的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72.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单倍体都是一倍体。()

73.所有生物中,同属生物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基数。()

74.普通小麦2n=6x=42,故它的一倍体应由21条染色体组成。()

·

75.一个染色体组内的各个染色体,其形状大小.结构.功能和连锁基因群均不同。

76.二倍体植物只存在超倍体而不存在亚倍体。()

77.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性细胞的染色体加倍。()

78.同源三倍体由于每个同源组内有三个相同的染色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是每三条紧密地联会在一起的。()79.三体的染色体数应是2n+3,四体的染色体数应是2n+4。()

80.同源四倍体每个同源组的染色体数比同源三倍体多,故联会分离更混乱,育性更低。()

81.陆地棉2n=52,是个四倍体,曾获得陆地棉的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发现该倍体减数分裂时形成26个单倍体,可知陆地棉是个同源多倍体。()82.普通小麦2n=42,其单体的染色体数目是41,单倍体的染色体数是21。()

!

83.已知水稻2n=2x=24,因此水稻应有12个单体和12个三体。()

84.马铃薯的2n=48,是个四倍体,曾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发现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可知马铃薯是个同源四倍体。()

85.已知普通小麦为2n=6x=AABBDD=21Ⅱ,因为它们的染色体组是来自同一物种的,所以称为同源六倍体。()

86.一切生物的单倍体都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87.异源四倍体要比同源四倍体的育性差。()

88.单倍体和一倍体是相同的概念,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1/2。()

89.自然界能够自繁的异源多倍体几乎都是偶倍数的,很难有奇数的异源多倍体存在。()

90.在非整倍体中(2n-2)和(2n-1-1)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少了二条染色体。()

91.苜薯2n=32,曾获得其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在减数分裂形成8个二倍体,可见苜薯是个异源四倍体。()

92.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方式的不同,造成同源四倍体比同源三倍体育性略好,异源四倍体的育性比同源四倍体好。()

93.同源四倍体的联会特点是每个同源组的四个染色体在任何同源区段内,只能有两条染色体联会,而将其他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排斥在联会之外。()

94.胜利油菜2n=4X=38,曾获得胜利油菜的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发现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9个单价体,可知胜利油菜是个同源四倍体。()

96.自然界大多数生物是二倍体,例如水稻.玉米和普通小麦。()

四、填空题

1.在细胞有丝分裂中_________期核仁消失,_________期核膜重新形成,________期着丝粒排在赤道板面上, ______期微管集聚形成纺锤丝,_________期每条染色质的DNA复制,________期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

>

2.一粒小麦体细胞里有14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根_____条,茎______条,胚乳______条,胚______条,精子______对,花粉母细胞______条,助细胞______条,管核______条。

3.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_______期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在______期发生交换,同源染色体在________期分开,而染色单体分离在________期。

4.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___。

5.配子一般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合子含有__________数目的染色体。

6.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___次,染色体分裂_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________次,染色体分裂____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8.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时期。

9.某杂种AA'BB'CC'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配子的类型)。

10.减数分裂后期Ⅰ是________染色体分开;后期Ⅱ是________分开。

11.遗传因子在______细胞内总是成双的,?而配子只含有成对的遗传因子中的______。

]

12.水稻体细胞里有12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______;胚乳________;花粉母细胞________;精细胞________;胚________。

13.某杂种植株,体细胞内含有三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三个父本染色体和三个母本染色体的配子,两类共占总配子数的_____分之____。

14.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______。

15.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酏对;______期染色体间发生遗传物质交换;______期发生交叉端化南象。后期Ⅰ______染色体分开,后期Ⅱ______染色体分开。

16.已知水稻2n=24,下列各种组织或细胞应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胚囊母细胞______条、胚______条、卵______条、叶______条、胚乳______条。

17.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期最容易鉴别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18.联会在遗传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9.蚕豆正常体细胞有6对染色体,请写出下列是各组织细胞听染色体数目:根尖______;叶______;种胚______;胚乳______;花药壁______;精细胞______反足细胞______极核______。

%

20.玉米的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在下面细胞期的各时期中,一个体细胞的前期着丝粒数为______;染色单体数为______;G1期的染色单体数为______;G2期的染色单体数为______。21.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接受了另一株基因为Aabb 玉米花粉,请问子代胚乳乳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诱发基因分子结构改变的方式之一是替换,它包括了碱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是指__________类型碱基间的替换,而后者是指________类型间碱基的替换。

23.自然或诱变因素作用使DNA分子的碱基次序发生改变,主要有两种方式: (1)?______的改变:包括了碱基的_______和碱基的________;(2)________;包括了碱基的_________和碱基的_______。

24.玉米种子的淀粉性(A)基因对砂糖性基因(a)为显性,一个纯系砂糖性玉米的雌蕊接受了淀粉性的花粉,它所产生的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8.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有碱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几种情况。

29.移码突变的方式有碱基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0.从___________基因突变为____________基因称为正突变,从________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______基因称为反突变。自然界中,?正突变的频率比反突变的频率___________。

31.性细胞的突变频率一般比体细胞的突变频率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2.异花授粉作物玉米的自交后代常会出现白苗.黄苗.花苗.矮生等畸形性状,这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大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微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为控制___________与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突变。

34.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的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内碱基的和___________单独发生或同时发生所造成的。

35.如果性细胞发生显性突变,在自交的情况下,在_____代可以表现,在_____代可以纯合,在_________代可以检出突变纯合体。

36.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接近,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性基因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突变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__________和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等特征。

39.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称为__________基因。

40.显性突变表现较________而纯合体检出较________,隐性突变表现较________,而纯合体检出较___________。

41.显性突变是指从___________基因向___________基因的突变。

42.已发现控制果蝇的复等位基因有14个之多,在一个正常的二倍体果蝇中,有______个成员同时存在。

43.设有一个顺反子由1500个去氧核糖核苷酸的序列组成,这

个顺反子的突变子目最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正常果蝇的每条X染色体上,都有一个16区A段,若每条都增加了一个该区段,果蝇表现棒眼,若其中一条增加了这样的两个区段,另一条为正常时,表现为加倍棒眼,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效应。

45.遗传学上,把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而可遗传的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 .。

46.易位杂合体可产生二种可育配子,一种是含___________染色体的配子,?一种是含___________染色体的配子。

#

47.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假显性现象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重复会产生_____效应和__________效应,易位接合点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基因。

48.剂量效应是指细胞内某_____随着染色体畸变而改变了它的______,?从而改变了它的__________的现象。

49.易位杂合体出现半不育现象是由于它所产生的配子中,50%的配子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的,50%的配子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的。

50.染色体易位包括_________易位和________易位两种类型。

51.遗传学中通常把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和_______四大类,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结构变异是______________。

52.缺失包括_____________缺失和_____________缺失,重处长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53.倒位包括_________倒位和_________倒位,前者的倒位区段染色体的__________臂上,而后者涉及___________染色体臂。

54.染色体内畸变是指发生在________对_________上的变异,它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类型;染色体间畸变是发生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间的变异,___________就属于这种类型。

:

55.易位杂合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有二种分离方式,相邻式分离形成的配子是_____的,交替式分离形成的配子是___________。

56.以下两个易位杂合体杂交,预计F1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联合的图象为全是二倍体的个体占______;一个四体环其它为二倍体的个体占______,两个四体环的个体占_________。57.玉米第9染色体上有一对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C有色,c无色,C对c完全显性。以cc为母本与Cc缺失杂合体父本杂交,已知含C基因的染色体是缺失染色体,不能形成花粉,但杂种F1中出现了10%的有色种子,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造成的。

58.玉米粉质胚乳基因(WX)和黄绿色基因(V)在正常情况下是连锁的,但在某一品种中发现这两个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它是由于染色体畸变中的___________造成的。

59.已知玉米上有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是独立遗传的基因,将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雌穗授粉所得到的籽粒,其胚乳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60.非整倍体的亚倍体包括?和___________________;超倍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名称和表示式) 61.同一染色体组内的各个染色体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相同,它们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包含了有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缺一则造成______或__________。

62.无籽西瓜是由_________倍体加倍成为__________倍体,?然后与__________杂交,获得种子经栽培,授粉后,结果获得的瓜为___________________倍体。

6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_____________变异和___________________变异。

64.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化学药物是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烟草是异源四倍体,2n=48,其性细胞染色体有______________条,其单倍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共有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66.已知果蝇2n=8,它的单体染色体数为________,联会成____________,三体的数目为_________,联会成___________;小麦2n=42,其缺体染色体数为_______,联会成__________,双三体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联会成________。

67.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兰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兰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68.马铃薯2n=48,其中三体应有_________条染色体缺体应有_________?条染色体,一倍体应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六倍体应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69.陆地棉2n=52是个四倍体,曾获得陆地棉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粘查,发现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26个单价体,可知陆地棉是个____________四倍体。

70.果蝇单体有________条染色体,四体有_______条染色体,水稻三体有______条染色体,普通小麦缺体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71.测定单体的传递率时,如果是测雌配子的传递率则以______为______本,如果是测雄配子传递率则以_______为_________本。

72.三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传递的,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彼此不同的,但它们构成

___________体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

74.同源三倍体,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玉米的染色体数目是2n=2x=20,其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___.其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其三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

76.普通小麦的染色体数目是2n=6x=42,那么其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为______,单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缺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三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

77.把各类型非整倍体按要求填于下表

变异名染色体数联会通式

亚倍体

超倍体

78.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联会,可联会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染色体在后期Ⅰ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染色体在后期Ⅰ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离方式,由于以__________分离为主,造成育笥比同源三倍体___________。

79.同源多倍体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0.单倍体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把秋水仙素用于纯合二倍体高番茄(DD)的芽上引起四倍体枝条,这种枝条的体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若处理植株基因型是杂合体(Dd),四倍体枝条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四体较三体稳定,说明四体减数分裂后期Ⅰ主要是___________分离;所形成的配子多为__________________。83.在不同种的杜鹃花中,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6、39、52、78、104、156;在这个属中,生物是12倍性的形成进化的,每一个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

84.甜菜二倍体2n=18,利用基数X表示其三倍体为___________四倍体为__________五倍体为___________六倍体为___________。

85.把下列染色体组型的倍性名称填于下表

染色体组型倍性名称

════

a ═══≡

b ————

c —═══

d ≡≡≡≡

e 亖亖亖亖

f ═══

!

g ═亖══

h ≡≡══

86. 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因可替换DNA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致使基因发生突变。

87. DNA分子中,碱基发生_______和_______称移码突变,?其结果____________。

1.生物的变异包括____________变异和___________变异,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而后者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1.多线染色体上染色很深的带或区域是:()

a. 染色粒;

b. 着丝粒;

c. 染色体;

d. 随体

2.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核中的复合物叫做:

a. 染色体;

b. 染色单体;

c. 染色质;

d. 染色线()

3.一个合子中有二对同源染色体为AA',BB'在生长期间,你认为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下例哪种组合。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

4.下面各种情况:

(1)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2)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会有一个减半的过程。()

(3)在此过程终了时,每个细胞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

(4)在二倍体生物中,子细胞中有每对染色体的二个成员。()符合: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D.两者均不符合

5.已知玉米非甜基因SU对甜su为显性,如果在大面积甜玉米制种田附近发现有人种植的少量非甜玉米时为保证甜玉米种子

的纯度,你认为以下哪种方法解决最好。()

|

A.甜玉米制种田的玉米全部套袋, 然后再人工授粉。

B.甜玉米种子收获后, 根据胚乳直感现象把非甜籽粒(能饱满)全部挑选出来。

C.令私人拔除全部非甜玉米, 并给私人补偿损失。

D.把私人种植的少量非甜玉米在抽雄时(散粉前)拔去全部的雄花, 并深埋地下。

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产生多少个精子。()

a. 1000个;

b. 4000个;

c. 8000个

7.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

A. 同时发生的;

B.先交换后交叉;

C.先交叉后交换。

8.某一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预期在它们生长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 )

A) AaBB B)AABb C)AaBb D)AABB E)aabb

个体成熟产生的配子是: ( )

A)Aa aa Bb BB bb B)AaBb c)A a B b D)AB Ab aB ab E)Aa Ab aB Bb

9.如果有一植物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ABB和CC,自花授粉所得子代的染色体组成是:

A)AB B)CD C)ABCD D)CCDD E)AABB F)AABBCC G)AAAABBBBCCCC ( )

10.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各变异类型的主要遗传效应:

(1)易位:() (3)重复:() (2)倒位:() (4)缺失:()[

a.部分不育;

b.半不育植株;

c.位置效应;

d.剂量效应;

e.假显性现象

11.经放射线照射下列个体哪个损伤可能性最大()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12.电离辐射诱变,二倍体与异源多倍体比较,突变频率最低的是:()

a.二倍体

b.异源六倍体

c.异源四倍体

13.写出下列生物体的育性表现

a.一倍体或单倍体( )

b.二倍体()

c.同源三倍体( )

d.同源四倍体()

e.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

(1)正常可育 (2)部分不育 (3)高度不育

-

14.同源四倍体和三倍体的基因分离有两种方式,这主要决定于联会方式和基因在与着丝占之间的距离,当基因与着丝点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基因表现为完全均衡分离,当基因与着丝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基因表现为染色体随机分离()。

15.如果基因A与着丝点间无交换发生,则三式(AAAa)同源四倍体自交,子代表现比例应是:()

a) 35A─: 1aa; b) 4A─: 0aa; c)5A─: 1aa。

16.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其结果有隐性配子出现,且有姊妹染色单体同时进入一个配子的现象,则说明该基因表现为()(1)基因表现为染色体随机分离 (2)基因表现为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17.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

a.雄蕊发育不正常, 雌蕊发育正常

b.雌蕊发育不正常, 雄蕊发育正常

18.高等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有。()

a.质粒

b.线粒体

c.质体

d.噬菌体

19.某番茄品系中出现一株矮小突变体,用其作母体与正常植株杂交,所有F1是矮小突变体。F1自交产生的F2全部正常,F2所有植株自交形成的F1,中有3/4正常;?1/4矮小,你认为这属于哪种遗传现象。()

a.细胞质遗传

b.细胞质遗传加细胞核抑制作用

c.母性影响

204.指出下列各种遗传现象是属于哪一种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

a.酵母的细胞质小菌落是受___________所决定。

b.紫茉莉花斑遗传是受_____________所决定。

c.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型是受______________所决定。

d.草履虫放毒性遗传是受____________所决定。

(1)卡巴粒 (2)质体 (3)线粒体

21.指出条纹×绿色遗传现象的主要作用因素。()

条纹绿色绿色条纹

ijij♀×IjIj♂ IjIj×ijij

↓↓

Ijij Ijij Ijij Ijij

绿色条纹白化全部绿色

↓×

条纹绿色 IjIj Ijij ijij

Ijij×IjIj 绿色绿色白化(条纹)

↓ 3/4 :1/4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绿色条纹白化绿色条纹白化

|

a.细胞质基因所引起的变异

b.细胞核基因所引起的变异

c.细胞核基因隐性突变所造成的质体变异

22.决定玉米T型雄性不育遗传的是();决定紫茉莉花斑遗传的是();决定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型的遗传物质在()上。

a.叶绿体

b.线粒体

c.质体

d.卡巴粒

e.染色体

六、问答题

1.染色单体与染色体有何区别姊妹染色体在哪一分裂时期形成减数分裂中同一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在哪一时期分离

2.设某生物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请绘出减数分裂中期Ⅰ后期

Ⅰ,中期Ⅱ,后期Ⅱ的主要特征(示意图)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产生什么遗传结果

,

4.将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雌穗玉米授粉所得的籽粒,其胚乳基因型有哪几种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孤雌生殖植物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卵,这种卵是怎样产生的

6.带有3对染色体的杂合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而带有23对染色体的杂合个体呢

7.体细胞突变在可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上有何应用价值

8.何谓基因突变,请阐明其分子基础。

9.为什么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10.为什么多数突变是隐性的

11.为什么回复突变频率一般要少于正突变

[

12.举例说明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正突变和反突变。

13.突变的平行性说明什么问题,有何实践意义

14.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与突变性状表现有什么关系

15.何谓大突变何谓微突变,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160.什么是显性突变,什么是隐性突变,它们的表现有何不同。171.若在某生物群体中出现了某种突变,如何鉴定他是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

182.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分别阐明基因突变的概念。

19.有一玉米倒位杂合体,正常染色的直线顺序123?4567,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发现有染色体桥和断片的顺序为85678,问:~

(1)写出倒位染色体的顺序排列

(2)倒位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发生交换的可能位置在哪里

(3)形成何种配子育性如何

20.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为什么会出现缺失圈.重复圈和倒位圈,三者在构成上有何不同

ABCDE F

21.一个倒位杂合体的染色体有六个基因────────┴───

────────┴───

adcbe f

(1)画出当联会时形成的倒位环,标明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及着丝粒。

(2)若在两条非姊妹染色体的B和C位点间发生单交换画出交换后四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和着丝粒位置。

22.某生物有三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染色体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 ABCHGFIDEJ;ABCHGFEDIJ。?试述这三个变种的进化关系。

23.豌豆某染色体上有一易位点(T)距离红花基因(A)较近,T与A间重组率10%,以红花的易位纯合体与白花正常纯系(aa)杂交,再以F1与白花纯系测交,试图解分析:

(1)F1和白花纯系分别产生哪些有效配子和无效配子

(2)测交子代(Ft)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花色、育性)的种类和比例

24.试从易位杂合体的联会和分离特点,说明它的半不育性是怎样产生的。

25.画出果蝇两条唾腺染色体的配对图,一条染色体顺序是1

,另一条是1(1和2之间的“”表示着丝粒)。

26.已知果蝇一个品种的某一染色体的基因顺序是ABCDEFGHIJ。为了诱发染色体畸变,经许多代处理后,检查三条染色体发现下列基因顺序:(1)ABHGFEDCIJ (2)ADCBEFGIHJ 和(3)AFEIHGBCDJ。说明这三条染色体产生上述顺序的最可能的特异性变化。

)

27.设某植物只有两对染色体,甲植株和乙植株都是易位杂合体。在甲与乙杂交的F1群体内,3/4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一个四体环,1/4植株联会成两个二价体。用和分别代表两对正常染色体的两个臂。试分别指出甲和乙两植株的染色体结构。

28.为什么在生产中直接利用异源四倍体多于同源四倍体

29.试述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主要区别为什么同源多倍体结实率较低,而异源多倍体的结实率却比较正常

30.同源多倍体的特征是什么

31.你知道那些途径可以产生同源三倍体同源三倍体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高度不育

32.试写出下列各类个体的染色体数(以n或x表示)和各种价体数名称染色体数各种价体数

三体

双三体

三倍体

四倍体

单体

33.多倍体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何应用价值

34.试述同源三倍体植物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联会与分配

35.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体和非整倍体两种,现有某生物体细胞染色数为2n=8,以一条横线代表一条染色体,写出下列名称的正确图示。

单倍体:

整倍体二倍体:

>

同源三倍体:

多倍体

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源四倍体:

单体:

亚倍体缺体:

非整倍体双单体:

三体:

超倍体四体:

}

双三体:

36.请阐明高等植物单倍体的主要特征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意义。

3710.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都能使原来物种的染色体数加倍。若有一种4X的植物,你怎样从细胞学确定它是同源的还是异源的多倍体

38.一个物种甲(n=5)跟一个与它有亲缘关系的物种乙(n=7)杂交。F1杂种只产生少数几颗花粉粒。用以给合物种乙的卵授粉,产生少数几株带19个染色体的植株,它们是高度不育的,但通过自花授粉产生少数几株带24个染色体的植株,这些植株在表现型上和原来的亲本不同,它们的子代都是能育的。请写出产生这些植株的整个过程和步骤。

39.用核质互作遗传型的玉米材料试验:A和B两株都是雄性花能育的植株:

A×B→F1:

3/4植株雄花可育,1/4植株雄花不育,把雄花不育的F1植株分别与甲.乙.丙正常可育株杂交,后代分别为:

雄花不育×甲雄花不育×乙雄花不育×丙↓↓↓全部可育全部不育 1/2雄花不育: 1/2可育

}

问:(1)A和B这两株雄花可育株核和质的遗传基础是什么

(2)甲.乙.丙这三株正常可育核基因型如何

40.何谓雄性不育它有何价值生产上多应用那种不育型为什么

41.在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性的杂种优势利用上,必须三系配套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现已知甲品种×乙品种,得F1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请你设计一方案,使此杂交组合三系配套,以实现杂种优势利用。

42.以表示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基因型,并表明它们的关系。

43.试述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44.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45.如何在生产利用质核雄性不育进行制种试述“二区三系”制种法及遗传学原理。

#

46.已知甲品种具我们所需的经济性状,但不是不育系,如何利用“二区三系”制种法,把甲品种应用到生产上去,获得高产优质的杂种种子47.在小鸡的某一品系中发现有异常性状T。你采取什么步骤来决定此性状是染色体基因引起的,或是细胞质基因引起的,还是由环境而引起的

48.小麦质核不育性状受胞质不育基因和两对核不育基因控制,属配子体不育,试写出下列植株可形成哪些类型的配子,其育性如何这些植株自交产生的F1代植株,花粉的育性如何

①S(R1r1r2r2)②S(R1R1r2r2)③S(R1r1R2r2)④S (R1R1R2r2)

49.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50.细胞质基因的核基因有什么区别

51.用某植物正常开花授粉的植物与它的雄性不育株杂交,所得的F1全部都是散粉能育株;并且不论是把这种F1自交还是让它与该不育系进行测交,所得后代也都是散粉能育株,试用基因符号说明遗传规律。

52.何谓基因突变同染色体结构变异有何区别

{

53. 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只白眼(w)、小翅(m)和叉刚毛(f)基因纯合的雌果]蝇杂交,子代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小翅表现型。你怎样决定这是由一个点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缺失造成的54.某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cc纯合体为母本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第六章基因组和连锁群

一、名词解释

1.交换值

2.完全连锁

:

3.不完全连锁

4.连锁群

5.性连锁

6.克隆

7.物理图谱

8.遗传图谱

9.基因组

`

值悖理

曲线

13.重复序列家族

14.卫星DNA

17.蛋白组学

19.消减杂交

20.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21.基因敲除

22.基因抑制

23.反义核酸技术

二、判断题

1.两个连锁遗传的基因,如果两者在染色体上的距离近说明这两个基因的连锁强度大,若距离远,则连锁强度小。()

2.基因型为+c/sh+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性母细胞在sh与c之间形成了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和sh c将各占3%。()

3.遗传物质的改变和环境条件的改变都可以引起生物体表现型的变异,前者是遗传的变异,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4.两对非等位基因在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的情况下,F1代同样产生出亲本型和重组型两类配子。()

5.在连锁遗传中,交换值的变动幅度在0-50%之间,交换值越大,两个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近,则两个基因的连锁强度越大;交换值越小,两个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就越大,连锁强度就越小。()

6.当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时,则这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的百分数,是重组型配子百分数的二十倍。()7.二倍体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有n对染色体就有n个连锁群。()

8.在某一植物中,AABBDD×aabbdd, F1再与三隐性亲本回交,获得回交后代的数据是:ABD 20; abd 20;abD 20; ABd 20; Abd 5; aBD 5; aBd 5; AbD 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三个基因是连锁的。()

9.重组率是指亲本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10.在色盲遗传中,如果一对夫妇表现都正常,则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表现也全部正常。( )

@

11.已知基因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把杂种AaBb与双隐性纯合体(aabb)测交,获得如下的表现型和比列AaBb(19):Aabb(83):aaBb(85):aabb(21), 从这种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基因a与b是连锁的,而且可以知道原来的杂交组合是相引相A‖A a‖a(即‖×‖)。 ( )

B‖B b‖b

12.两个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愈远,交换值愈大,这两个基因的连锁强度愈大。( )

13.当两对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大于零而小于50%时,则表明它们是完全连锁。()14.连锁交换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一连锁群上的各个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往往有保持其固有结合状态,随同所在的染色体而进入同一配子的趋势,与此同时,也可能随着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而交换,从而产生基因重组的配子。()

15.以无芒.白颖小麦与有芒.红颖小麦杂交,F1表现无芒.红颖,F2出现无芒.白颖99株,有芒.红颖104株,无芒红颖299株,有芒白颖28株,可见这两对基因是连锁在一起的。()16.当交换值是20%时,杂种(F1)产生的两种亲型配子数各占30%。()

17.母亲色盲父亲正常,所生男孩正常而女孩色盲。()

!

18.利用自交的结果估算交换值,可以把F2代出现双隐性个体的频率数开平方即可求得配子的频率。()

19.交换值与基因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即交换值越大基因之间的距离越小,交换值越小基因之间的距离越大。()

20.二倍体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

21.性连锁是由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和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交换的结果。()

22.人类的秃顶只在男性中表现,可见是属于体性遗传。()

23.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通过杂交产生基因重组的唯一途径。()

24.我国电视台曾报导88年2月某地一农家,一只阉公鸡生下了七只蛋的消息,根据我们所学的遗传学知,可知是由于该公鸡发生了基因型改变的结果。()

+C

25.基因型为═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性母细胞在sh与c 之间形成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

sh+

子++和shc将各占3%。()

26.番茄中已知有两对等位基因;Cu(卷叶)和cu(正常叶)以及Bk(非裂皮果)和bk裂皮果)。在两株卷顺非裂皮果的双杂合体的杂交中产生四种表型后代,其中正常叶裂皮果占%,可见,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

三、填空题

1.在遗传学中,重组率也称为______________。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重组率为____________,当两对基因为完全连锁时,重组率为______________。

2.玉米2n=20,人2n=46,所以玉米有___________个连锁群,人有___________个连锁群。

3.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c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c 和abC为两种双交换型配子,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4.写出下例各个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1)AaB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AaB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AC B

(3)══(交换值为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 B

5.交换值的变幅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两连锁基因距离越_________,连锁强度越_________。

和b两个基因之间在染色体上相距20单位,这两个基因间重组的百分率是_________。减数分裂中,在染色体这一区段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占_________。

16.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1)三对基因皆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两对基因连锁,一对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三对基因都连锁_______________种,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前ABC/ABC×abc/abc杂交中,得出最少后代是abc/abc 和ABC/abc,这三个基因的正常是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已知a与b的图距为20单位,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仅为18%,说明其间的双交换值为:

%; %; %; d.难以确定。()

2.两个正常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儿子色盲基因是从双亲的哪一个传来的

A.父亲

B.母亲

C.父母各1/2

D.父或母任一方()

五、$

六、问答题

1.某生物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请图示在有交换和无交换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种类。

2.在玉米中高株基因(D)对矮株基因(d)为显性,常态叶基因(C)对皱缩叶基因(c)为显性纯合高茎常态叶植株DDCC 与矮茎皱缩叶植株ddcc杂交,F1为高茎常态叶,让它同双隐性亲本回交,得到的后代是:

高茎常态叶 83, 高茎皱缩叶 19, 矮茎常态叶 17, 矮茎皱缩叶 81,

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如果连锁,交换率是多少

3.在蕃茄中,园形(O)对长形(o)是显性,单一花序(S)对复状花序(s)是显性,

Os os

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现有一杂交组合──×──得到下面4种果形.花序性状个体数。

"

oS os

园形,单一花序(OS)23

长形,单一花序(oS)83

园形,复状花序(Os)85

长形,复状花序(os)19

Os os

求O-S间的交换值,并根据其交换值请指出──×──,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以及后代表现型的种

oS os

类及比例。

<

4.在番茄中,基因O扁球形果实).P(有绒毛果实)和S(复状花序)位于第二染色体上,F1(+O+P+S)与三对隐性纯合基因的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测交子代类型数目 F1配子类型

+++ 73

++S 348

+P+ 2

+PS 96

O++ 110

O+S 2

!

OP+ 306

OPS 63

试分析: (1).F1各配子属何种类型, 填于表上

(2).写出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

(3)绘制基因连锁图(顺序.距离)

5.在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I)为显性,今以带壳N,散穗L与裸粒n,密穗L的纯种杂交,再使F1与以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表现为:

带壳N散穗L 201株裸粒n散穗l 18株

带壳N密穗L 20株裸粒n密穗l 203株

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30株, F2群体至少应种多少株6.水稻中高秆(DD)对矮秆(dd)为显性,抗病(RR)对感病(rr)为显性。设这两对基因的交换值为10%,现以DDRR和ddrr基因型的个体为亲本杂交,欲在F2中选择5株ddRR要基因型(矮秆.抗病)的植株,问:

(1)F2应至少种植多大的群体

(2)应选择相同表现型(矮秆.抗病)的植株多少株

7.已知果蝇有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是无纹胸─条纹胸(+.sr)

直翅─屈翅(+cu).灰身─黑檀色身(+e),有人用条纹胸.屈翅.黑檀色身的纯合雌果与无纹胸.直翅.灰身的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再把F1雌蝇和条纹胸.屈翅.黑檀色身的雄蝇进行测定,测定所得的子代表现型结果为下表,试写出:(1)从表现型推知F1的配子种类.

(2)配子的类别.

(3)分析结果并绘出基因连锁图. (各基因的排列顺序和距离)从表现型推知F1的配子类型

>

表现型观察数(只)配子类别

1.条纹胸.屈翅.黑檀色身 753

2.无纹胸.直翅.灰身 786

3.条纹胸.屈翅.黑檀色身 107

4.无纹胸.屈翅.灰身 97

5.无纹胸.直翅.黑檀色身 86

6.无纹胸.屈翅.灰身 94

7.无纹胸.直翅.灰身 1

·

8.无纹胸.直翅.黑檀色身 2

合计 1926

8. a、b、d、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合体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F1配子种类实验值配子所属类型

+++ 74

++d 382

+b+ 3

+bd 98

a++ 106

a+d 5

ab+ 364

abd 66

试分析:①各配子所属的类型并填于表上。

②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

③计算遗传距离绘出基因连锁图。

④计算符合系数。

\

9.桃子中,离肉(M)对粘肉(m)为显性,溶质(F)对不溶质(f)为显性,某种离肉溶质桃与粘肉不溶质桃杂交产生的后代如下:

离肉不溶质 92 粘肉溶质 81

离肉溶质 7 粘肉不溶质

问:(1)亲本的基因型如何

(2)F与 M间的重组值等于多少

10.水稻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p 高杆(D)非糯(Wx)无芒(c)×矮杆(d)糯性(wx)有芒(C)

$

F1 高杆、非糯、有芒

F2 矮非无高糯有矮糯有高糯无高非有矮非有高非无

矮糯无

16 46 76 15 15 45 103 25

试分析:(1)三对基因是否连锁。

(2)亲本F1及F1配子的基因型。

(3)若有连锁基因,基因间的遗传距离是多少

11.香豌豆葡萄茎、基部多毛和白色花纯合体与茎丛生,基部光

滑和有色花的纯合体杂交。F1全部表现葡萄、多毛和有色花。

如将F1与丛生光滑、白色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结果如下:

葡萄多毛有色 6 丛生多毛有色 19

葡萄我毛白色 19 丛生多毛白色 6

葡萄光滑有色 6 丛生光滑有色 19

葡萄光滑白色 19 丛生光滑白色 6

这些性状都是连锁的吗如有,交换值是多少试绘图表示它们的

关系。

12.在果蝇中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这对基因在常染色

体上,红眼(W)对白眼 (w)是显性,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

蝇的性别是:XX为雌性,xy为雄性)。

问红眼长翅杂合体雌蝇与白眼残翅雄蝇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基因

型和表现型如何

13.在果蝇中,眼色突变基因猩红眼(st)和刚毛突变基因短刚

毛(ss)位于同一常染色体上,相距离14个图距单位。

st ss st ss

(1)♀══×══♂的杂交中统计1000个子裔,问子代个体中

各种基因型应多少

+ + st ss

(2)若反交,产生相同的数据吗试解释之。

14.假定A、B间的距离是30个图距单位,B、C间是20个图距

单位。在无干扰的条件下,ABC/abc个体预期产生的配子类型

和频率如何

15.番茄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

有人作了如下杂交和测交实验 ,并获得以下结果:

P 高茎、红果×矮茎、贡果

F1 高茎、红果×矮茎、贡果

Ft 高茎红果:矮茎贡果=1:1

试回答:

(1)F1及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什么

(2)测交后代为什么只有两种1:1比数的表现型

16.在果蝇中,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现将一只杂合红眼灰身长翅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已知在子一代中,灰身长翅:黑身残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42:42:8:8问:(1)两个亲本基因型各是什么♀、♂亲本各产生何种基因型配子

(2)F1中红眼♀、白眼♀、红眼♂、白眼♂比例如何

(3)在400只子代果蝇中,从理论上测算红眼黑身长翅雄蝇应有多少,白眼灰身长翅雌果蝇应有多少

(

(写出测算式子用遗传图解分析)

17.鸡的羽腿基因(A)和光腿基因(a)在常染色体上,芦花基因(B)和非芦花基因(b)在z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羽腿芦花母鸡与光腿非芦花公鸡,能否培育出纯种的光腿芦花母鸡和公鸡说明理由,并用图解法表示。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学

一、名词解释

1.转化

2.转导

3.性导

~

4.F因子

5.F'因子

6.Hfr菌株

7.烈性噬菌体

8.温和噬菌体

9.溶源性细菌

10.接合

11.原养型

]

12.突变型

13.感受态

14.整合

15.部分二倍体

16.部分合子

17.外基因子

18.内基因子

19.并发转导

20.并发性导21.普遍性转导

二、判断题

1.一种细菌品系吸收了另一细菌品系分离出来的DNA,而发生遗传性状定向改变的现象称细菌的转化。()

2.以转导噬菌体P1,侵染大肠杆菌原养型ara+leu+ilvH+,?然后使裂解侵染营养缺陷型ara-leu-ilvH-, 若以ara+作为选择性标记, 确定非选择性标记基因并发转导的频率, 其结果为60%leu+, 1%ilvH+,说明ilvH+离ara+较近,而leu+离ara+较远。()

3.并发转导是指几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同时由性因子(F')转导的现象。()

4.F+×F-细胞杂交后代性别是F+, Hfr×F-细胞杂交后代性别多数是F-, 极少或没有Hfr。()

5.在接合的过程中,Hfr菌株的基因是按一定的线性顺序依次进入F-菌株的。基因位点离原点愈近,进入F-细胞愈早。()6.λ噬菌体只对的gal、bio维生素H基因有转导能力,而不能转导基因组的其他基因,这是限制性转导的一个例子。()7.带F因子的细菌是雌性的。()

8.带有F因子的细菌,在细菌接合中的作用是作为遗传物质的供体.( )

9.当F+与F-细菌接合时,F因子从一个细菌转移到中一细菌中,因此使得受体转化为雌性细胞,供体转化为雄性细胞。()

三、填空题

1. 在a+b+c-d+×a-b-c+d-的接合中,基因b+c+的重组体被选择,而ad不被选择,当检查b+c+时,发现其大多数都是a+d+, 可推断其重组方式是在____________基因间发生了_____交换,产生基因的重组子,并可肯定________为供体。

/

2.在Hfr leu+strs×F-leu-strr杂交中,要选出leu+strr 重组体,应以____________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3.部分二倍体是指细菌处于含有________体________基因子和________体______基因子的一个短暂时期。

4.转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原核生物遗传中,获得外源DNA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接合是指通过________的原核生物细胞________而交配,_________从_________体转移至___________体中去的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