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泰安高新区凤凰小学王笃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法的估算,进一步体会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经历和同伴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发现并概括笔算方法。

3、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七星瓢虫是田园的捉虫能手,号称田园小卫士,想参观以下它们在田园里的工作场面吗?

看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

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田园里有两种——茄子和大白菜,大批七星瓢虫正在飞向田园等。)

2、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数字之间的组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

白菜:已检查了179棵,还剩364棵没有检查,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七星瓢虫:茄子地里有七星瓢虫247只,白菜地里有七星瓢虫158只,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茄子:一共有435棵,已检查了276棵。还剩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茄子:已检查了276棵,白菜已检查了179棵,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二、合作探究: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一)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1、列式与猜想: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179+364)

2)估算结果

3)梳理估算方法:

179≈180, 364≈360, 180+360=540, 179+364≈540

2、探究与验证。

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指导学生用用计数器计算。

教师演示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

3、反思升华:

1)指导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

2)计数器与竖式计算的比较,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与意义。

3)升华:两次进位的意义与方法。

(二)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方法。

(三)教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合作探究: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一)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1、列式与猜想: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435-276)

2)估算结果

3)梳理估算方法:

435≈440 276≈280 440-280=160 435-276≈160

2、探究与验证。

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指导学生用用计数器计算。

2)教师演示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

3、反思升华:

1)指导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

2)计数器与竖式计算的比较,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与意义。

3)升华:两次退位的意义与方法。

(二)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算法。

(三)教师小结:

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再继续减。

四、类化练习,拓展应用。

1、用竖式计算(一次进位的)

432+158 145+263 165+83 137+258

2、用竖式计算(二次进位的)

192+358 592+109 288+354 245+365

3、用竖式计算(一次借位)

585-139 613-405 372-267 167-59

4、用竖式计算(二次借位)

432-153 542-169 615-457 813-257

五、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1、知识点小结2、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

1、189+394= ()

估算:189≈200 竖式: 1 8 9

394≈400 +3 9 4

200+400=600 5 8 3 189+394≈600

2、435-276 =159

4 3

5 验- 2 7

6 算1 5 9

1 5 9 +

2 7 6 4

3 5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班级三年级课时1课时使用人区森娣使用日期2013.11 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2、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22页到23页的主题图(线段图),填一填: 昆明到丽江有()米。大理到昆明有()米。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知道丽江到大理有()米 估一估:517-348≈ 想:把517估成()348估成() 2、算一算: 517-348= 517 +348 ————

﹡3、想一想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是如何算的,要注意什 么? 4、完成课本第23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先相同数位,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从位退一当;然后再算十位,十位不够减时,从位退一当:最后算百位。 2、算一算:842-358= 712-257= 672-114= 三、我来闯关: 1、填空 被减数476 745 703 900 减数89 679 568 768 差 2、商店运来510瓶矿泉水,上午卖出154瓶,下午卖出174瓶,还 剩多少瓶?

3、苹果树416棵,梨树358棵,桃树169棵。提出问题,并进行计 算。 (1)?算式: (2)?算式: (3)?算式: 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后反思:

教学案例:笔算退位减法可以从高位减起吗

教学案例:笔算退位减法可以从高位减起吗 万以内减法的教学中,进入练习环节之前,依照惯例留下一点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沉默了大约半分钟之后,一位同学突然举手:“老师,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立刻,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这一位同学。也许,其他同学正在诧异:不是刚刚经过讨论、交流,归纳了吗,老师也总结了,笔算减法要从低位减起!我也确实有些不知所措,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想到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我知道,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问题意识难能可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应付、推委,更不能堵塞和回避。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我的“灵感”也似乎要迸发了。下面是接下来的课堂实录: 师: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我看非常有研究价值。现在,我想先请大家来猜一猜:笔算退位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呢? 生1:不行! 生2:不行! 师:为什么? 生3:我们刚才讨论过了,要从个位减起。 生4:因为课本上的例题也是从个位减起的。 生5:我觉得也可以!

师:(追问)那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5:……(说不出个所以然。) 师:那好,我们就以刚才做过的题为例,再一起研究一下,看看到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 于是,擦去黑板上刚才从个位减起得出的答案,请提出问题和认为可以的两位同学上前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练习。结果,在经过反复演练之后,出现了如下的计算: 1357 - 849 --------- 508 师:(等大家都做完)谁能说说,你在从高位减起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1:高位先减完后,后面遇到需要退位的情况时就不好办了。 生2:后面的计算从前一位退1后,前一位的差要改写。 师:你是怎么改的? 生2:差比原先少1。 师:大家看是不是?(都点头同意)那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在经过退位之后,使差不作改动呢?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 322-258= 401-189= 253-97= 207-39= 461-484= 314-95= 312-79= 401-354= 363-94= 448-172= 438-241= 449-131= 292-257= 811-356= 751-59= 462-232= 274-46= 372-54= 485-53= 993-296= 457-58= 805-286= 657-388= 302-243= 406-249= 326-229= 405-216= 344-245= 307-136= 228-169= 760-289= 372-175= 253-58= 407-189= 326-182= 600-258= 700-292= 500-78= 400-348= 722-248= 141-69= 222-158= 473-184= 378-255= 486-305= 490-246= 471-185= 806-37= 370-81= 721-188= 849-337= 235-187= 454-266= 327-148= 407-225= 440-396= 448-59= 412-28= 416-151= 352-173= 436-77= 350-86= 737-569= 300-182= 463-97= 401-336= 726-538= 803-265= 675-138= 411-259= 412-229= 943-435= 303-297= 462-176= 477-178= 735-289= 708-223= 810-154= 870-383= 800-325=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松滋市西斋小学吴春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方法与目标: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小导游聪聪准备带我们到美丽的云南(在我国的西南边)去玩一玩,大家说好吗?(出示课件) 二、复习迁移 聪聪说:“从昆明机场到石林参观还得乘车去呢。这两辆车共有82个座位,车上已经坐了34人,还剩多少个空座位?”] 这时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列竖式计算:82—34= 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减法。 三、自主探究 1、情境转化,引入线段图。 课件出现“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的简单路线图”这是我们的主导图。

A:师:现在,我们上车先去参观昆明石林(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电脑播放:石林景象的片段)石林美吗?云南的大理、丽江还有很美的景观,想去看看吗? B:(出示课件)这是昆明到丽江的旅游线路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C:引入线段图: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线路图拉直了来看。 D:教师示范作线段图。(电脑演示)①从昆明出发,就在昆明下面写0千米。②到丽江是517千米,丽江下面写517千米。③(闪动昆明到丽江这条线段三次)说明:这条线段表示昆明到丽江是517千米。④那大理大概在哪里呢?猜猜看。⑤(分别闪动昆明到大理,大理到丽江的线段三次)提问: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2、结合情境,估一估。(略) 3、自主探究,尝试笔算。 A: 学生自主尝试笔算。 B: 师问:你怎么算的?(请一学生说计算过程) C: (出示一错题):517—348=179聪聪也做了这题。咦!不一样,是谁算错了呢?错在哪里? D:强调:517—348= 那谁来说说十位上的数该怎么算? E: 请你和同桌说说十位上的数怎么算? F:新旧知识比较:517—348= 跟82—34= 笔算完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G: 小结:这题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这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哪一位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但这道题计算十位上的数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会容易出错的。 四、巩固提高 1、看图提问题,巩固计算。 A: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大理三塔。(电脑播放)大理三塔真壮观啊(是由三座塔而得名)!今天除了我们,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来参观三塔呢。你们看,(出示统计图)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今天到大理三塔参观的小朋友人数统计如下:(略)

隔位退位减法的笔算

隔位退位减法的笔算 执教:刘闽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7页例7,第78页 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需要隔位退位的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直观操作对于理解算理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时前一位是0的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法的笔算和验算,我们来看看黑板上的两条题目。[板书:536-263;214-108]自己在草稿纸上算一算。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计算过程?

生:······ 师:[直接板书第二题的竖式]第二题的得数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 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复杂一些的三位数的减法。[板书: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7的场景图] 师:学校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画了许多儿童画,在学校宣传栏里展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生:······ 师:你们能根据图中已有的信息们提出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年级同学花了多少幅儿童画? 师:那你们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204-108=[板书] 师:204-108大约等于多少呢?有没有同学会估一估? 生:······ 师:204接近两百,108接近100,,200-100=100,所以204-108的差大约是100.[板书] 师:现在试着在草稿纸上列出算式,看能不能算出204-108到底等于多少?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算出得数吗?在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泰安高新区凤凰小学王笃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法的估算,进一步体会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经历和同伴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发现并概括笔算方法。 3、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七星瓢虫是田园的捉虫能手,号称田园小卫士,想参观以下它们在田园里的工作场面吗? 看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 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田园里有两种——茄子和大白菜,大批七星瓢虫正在飞向田园等。) 2、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数字之间的组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 白菜:已检查了179棵,还剩364棵没有检查,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七星瓢虫:茄子地里有七星瓢虫247只,白菜地里有七星瓢虫158只,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茄子:一共有435棵,已检查了276棵。还剩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茄子:已检查了276棵,白菜已检查了179棵,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二、合作探究: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一)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1、列式与猜想: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179+364) 2)估算结果 3)梳理估算方法: 179≈180, 364≈360, 180+360=540, 179+364≈540 2、探究与验证。 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指导学生用用计数器计算。 教师演示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 3、反思升华: 1)指导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 2)计数器与竖式计算的比较,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与意义。 3)升华:两次进位的意义与方法。 (二)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方法。 (三)教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隔位退位减)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隔位退位减)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第77-78页例7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确退位后被减数十位、百位上数的变化,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 1.计算。 563-264= 214-10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第一题怎样算的?第二题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0? 2.引入新课。 小朋友减法学得真不错,已经掌握了减法笔算的计算方法。但如果有更复杂的计算,又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三位数减法的笔算,解决减法里更复杂的计算。(板书: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例7中的画面,让学生自己读题,了解题意。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1.提问: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4—108=?(幅)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学生回答) 2.引导:“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怎么办?”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算,也可以与同学交流。 在班内交流拨珠计算方法,交流过程中提问: ①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又是0,你是怎么办的? ②百位上拨去一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上现在有十颗算珠了,再接下去该怎么办? (2)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自己在教材上算出得数,再在班内交流。交流时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3.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让学生一起验算。 提问:这节课的减法计算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

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将三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类推到多位数加减计算中,以后不再安排有关加减法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借1,在第二次借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借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再减”得道理,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隔位退位的减法计算。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计算:376-139= 看老师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当作10来减)【设计意图】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面渗透了知识迁移的要素和环节。 二、新知讲解 课件展示张丽家7、8月份用电情况时,电表上显示的数。 1、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 2、计算7月份的用电量。 学生读表列式没有什么困难,重点是蓝灵鼠提出的解决问题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 教师尝试让学生计算交流,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结合计算过程让学生明白:计算个位时,4减5不够,要从十位借1,变成14减5;计算十位时,1被借后,就成了0减3,不够减要从百位借1,变成10减3.

隔位退位减法教(学)案

隔位退位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隔位退位减的笔算过程,理解和学会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 2、使学生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索活动,土灰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思考、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时的前一位是0的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计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请你拿出作业本,在作业本上完成下面2题。(出示)536-263 214-10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我们来看:第1题是怎样算的? 第2题的差十位上为什么是0? 小结:我们在列竖式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媒体演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 2、引入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愿不愿意挑战更复杂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估计得数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学校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画了许多儿童画,在橱窗里展览,请仔细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 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算式该怎样列呢?板书:204-108=, 204减108大约得多少呢?能估计一下吗?(大约100)(板书:大约100)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204看做200,108看做100,200-100=100,所以204减108的差大约是100) 2、发现问题 引导:那估计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竖式笔算一算。(师边说边板书:204-108=的竖式) 咦,刚才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同学算不下去了。遇到什么问题了?(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 3、直观探究 师:对呀,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上是0,我们用竖

连续退位减法

第七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的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781-136 377-184 80-19 60-56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能不能继续帮张丽家解决用电量的问题呢?? 2、探究问题(1) 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1),鼓励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学生说,教师板书,并适时提问:十位上相减时原来的1被个位借走后怎样算? 生:计算十位时,1被借走后,就成了0减3,不够减要从百位借1,变成10减3。 板书 514 - 335 ___ 179 3、小结 师:退位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呢? 生: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再减。 4、探究问题(2) 师:怎样计算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呢? 生:703减514。

教师板书:703-514= 703 -514 ___ 师:个位上3减4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是0怎么办? 生:十位从百位借1,到十位上变10,借给个位1。 师:那这样就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被减数十位上是0,再向百位借1,最终,被减数百位上少1,十位上是9,。 学生尝试计算,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703 -514 ___ 189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答案:169 117 174 507 2、练一练第2题,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自己解答。 答案:406-380=26(名)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答案:347 506 268

1000以内隔位退位减法练习题

1000以内隔位退位减法练习题 1.比一比,算一算。 13-6=18-7=11-4+7=130-60=180-70 =110-40=50+70=7+20=5-5=34-30=6+50= 0+200=750-50=340-300= 0+500= 2.用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464-281=356-126=39+463= 1000-103= 07-623=5+168= 3、在 4、分别算出下面三户人家五月份的用水量。 5、估算下面的结果,在括号里填上整百数。 水果店原来有204筐橘子,卖出99筐后,大约还剩筐。 李大伯家今年培育了398棵桃树苗和504棵苹果树苗。苹果树苗大约比桃树苗多棵。 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906元,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视机便宜102元。一台洗衣机的价钱大约是元。 6.改错 715013 -5 - 1- 15 59198 7.解决问题。 1.上衣125元,裤子比上衣便宜45元。

一条裤子多少元?两件衣服一共多少元? 2.一套西服原价669元,现价529元,这套西服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3. 一辆自行车785元,叔叔有1000元钱,买一辆自行车,应找回多少钱? 4、公鸡有50只,母鸡有70只,鸭比鸡少30只。 鸡有多少只?鸭呢? 5、小军说“我采了127个蘑菇”,小兰说“我采了113个蘑菇”,小红说“我比小军少采20个”。 小军比小兰多采多少个? 小红采了多少个? 你能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6、智慧小学六年级订了《科学画报》205份,五年级比六年级少订67份,四年级比五年级少订39份。 五年级订了多少份?四年级呢? 7、剧院一共有800个座位,一、二、三年级小朋友到剧院看表演,一年级298人,二年级205人,三年级250人。 一共有多少人观看表演?座位够吗?够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第1组100道 5-19= 0-23= 1-37= 7-18=-27=-35= 0-15= 3-59= 4-27= 5-27= 0-67=-19=-54=-19= 1-34= 1-37=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说教法: 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⒊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法不连续退位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过程,在探索学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时退位的基本步骤和算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实践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前面的知识。(竖式演示550-380=)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板书标题)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出示第41页统计表) 生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数量最多。 …… 师: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从表格中可以知道2011年生产了435部动画片,2009年生产了322部动画片,多生产的数量就是435-322=.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笔算三位数减法隔位退位减月日

笔算三位数减法(隔位退位减)(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77页例7和想想做做的1-5题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隔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方法的基本算理,能正确计算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提高性目标: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过关要求:能正确计算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课前小研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笔算三位数减法。(板书课题:笔算三位数减法) 二、板块一: 1.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师:课前我们已经围绕这道题进行了研究,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课前小研究,并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开始吧!(小组活动) 2.小组交流汇报,质疑提升: 小组长:请大家听我们小组来汇报,先请**汇报。 生1读题: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我是这样列式的:204-108= (1)算盘 我是用算盘拨的,拨入204,减108,百位减1,个位4-8不够

减,百位退一,十位补满,个位加补,等于96。请大家拿出算盘和我一起拨一拨。(训练拨完立刻把算盘收到抽屉里) (2)计数器 生2:她是用算盘拨的,我的方法和她的不一样,我是用计数器拨的,拨入204,减108,先算个位4-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没有,就要从百位退1到十位作10,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个位上14-8=6,十位上9-0=9,百位1-1=0,结果是96。 电脑演示计数器。 为了大家能看得更清楚,一起看大屏幕。(师生一起说计算过程:个位4-8不够减,从十位退1,从百位退1到十位作10,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个位上14-8=6,十位上退1后还剩9,9-0=9,百位1-1=0,结果是96。) (3)竖式计算 生3:我是列竖式计算的。先算个位4-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退1到十位作10,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个位14-8=6,十位9-0=9,百位退1后还剩1,1-1=0,不写,结果是96。我还进行了验算,用差加减数看看等不等于被减数。结果和被减数一样,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生3追问:我说的对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提问:①差的十位上为什么是9?(因为个位4-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从百位退1到十位上作10,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十位上9)教师提升:0上有点看作9。 再次追问:你们听懂了他的想法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②差的百位上为什么是0呢?(看到退位点,退的一先减) (4)完成板书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

322-258= 401-189= 253-97= 207-39= 461-484= 314-95= 312-79= 401-354= 363-94= 448-172= 438-241= 449-131= 292-257= 811-356= 751-59= 462-232= 274-46= 372-54= 485-53= 993-296= 457-58= 805-286= 657-388= 302-243= 406-249= 326-229= 405-216= 344-245= 307-136= 228-169= 760-289= 372-175= 253-58= 407-189= 326-182= 600-258= 700-292= 500-78= 400-348= 722-248= 141-69= 222-158= 473-184= 378-255= 486-305= 490-246= 471-185= 806-37= 370-81= 721-188= 849-337= 235-187= 454-266= 327-148= 407-225= 440-396= 448-59= 412-28= 416-151= 352-173= 436-77= 350-86= 737-569= 300-182= 463-97= 401-336= 726-538= 803-265= 675-138= 411-259= 412-229= 943-435=

303-297= 462-176= 477-178= 735-289=

576-140= 593-136= 671-102= 3+613= 18+237= 847-469= 786-51= 455+310= 242+558= 540+278= 224+542= 947-680= 431+348= 471-341= 128+835= 138+790= 959-764= 268+682= 995-703= 136+688= 797-653= 699+223= 345+402= 958-87= 857-792= 921-488= 849-652= 709-503= 950-688= 244+399= 776-611= 516+381= 623-294= 66+166= 998-964= 310-288= 516+196= 492+333= 526-54= 641+972= 180+625= 121+206= 274+503= 140-138= 170+316= 873-725= 980-165= 49+943= 531+294= 979-789= 335-23= 447-38= 196-47= 603-198= 395+573= 670+250= 224+324= 219-0= 763-445= 204+444= 148+626= 433+443= 39+790= 343+812= 36+208= 742+121= 171-86= 683+308=

三位数加法、退位减法竖式计算

322-258= 401-189= 253-197= 207-139= 461-484= 314-195= 312-179= 401-354= 363-194= 448-172= 438-241= 449-131= 292-257= 811-356= 751-359= 462-232= 224-146= 372-154= 485-53= 993-296= 457-159= 805-286= 657-388= 302-243= 406-249= 326-229= 405-216= 344-245= 307-136= 228-169= 760-289= 372-175= 253-58= 407-189= 326-182= 600-258= 700-292= 500-78= 400-348= 722-248=

841-269= 222-158= 473-184= 378-255= 486-305= 490-246= 471-185= 806-537= 370-81= 721-188= 849-337= 235-187= 454-266= 327-148= 407-225= 440-396= 448-159= 412-128= 416-151= 352-173= 436-177= 350-186= 737-569= 300-182= 463-197= 401-336= 726-538= 803-265= 675-138= 411-259= 412-229= 943-435= 303-297= 462-176= 477-178= 735-289= 708-223= 810-154= 870-383= 800-325=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书本54、55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5。 目标预设: 1.经历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减法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用差加减数验算减法的方法。 2.通过学习,能够归纳出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3.感受三位数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会算三位数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连续退位减法中十位是多少减多少。教学工具:小黑板、计数器图片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喜欢看书吧!前两天,老师作了一项调查,知道咱们班有很多同学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班谁读得书最多?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班***读了85本书,xxx读了64本书。根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四种问题:(1)两人一共读了多少本书?(2)***比xxx多读了多少本书?(3)xxx比***少读了多少本书?(4)xxx再读几本书就和***一样多了? [由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师:刚才我们有三个问题都是用减法做的,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 独立演算,集体核对。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例1。 (1) 调查中,老师从图书馆的老师那里了解到:咱们班去年借书185本,今年借书335本。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个作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板书:335-185=) [再次活用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2) 学生们列竖式尝试笔算。(学生汇报) (3) 用计数器演示,讲解算理。 个位上5减5得几?十位上3减8不够怎么办呢?(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明白:十位上3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退l,十位上拨10是13,13减8得5,百位退l后是2减1得1)并说明:退1可以在上面点一点退位点。

第三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第三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2、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的计算三位数减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会读电表吗?知道家里每个月用多少度电吗?张丽家是“五一”那天搬进的新房,你们愿意帮忙计算他们家的用电情况吗! 师生齐声:愿意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情景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情景图中信息提出问题 (1)、让学生独立思考能提出哪些问题?在班内交流。 (2)、引导学生提出三位数减法问题,师做板书,估计学生会提出: 张丽家5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 6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 7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 3、自主探索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1)估计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6月份的用电数”——133度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7月份的用电数。 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335—183= 班内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计算的,强调十位不够减,该向百位借一再减。(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8月份的用电数。 (4)班内反馈:个位不够减,被减数十位数上是0,要向百位借一再减,十位上的0变成9。 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说说自己做题的过程,特别让学生说清他是如何退位的,师板书退位减法的竖式。 师做小结:在用竖式计算时,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退“1”当十然后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完成用电表。 四、班内总结汇报 1、揭题 说说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师板书: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其精髓在于——低位不够减时,要向高位借一做十再计算。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佛山市禅城区同济小学花园校区陈帼雄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到23页例1,第23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到美丽的云南旅游为主线,着重从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课件出示): 78-36 90-17 82+14 77-34 40+35 18-9 24-6 83-47 2、选一道自已喜欢的算式,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小精灵聪聪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飞机要起飞啦。(课件播放飞机飞到昆 明机场动画)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书上图片):从 昆明机场到石林要坐汽车,两辆车一共 有96个座位,已经座了39人。 ①从汽车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②我们全班小朋友够坐吗? ③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 96—39=57(个) . 9 6 —3 9 5 7 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笔算时应当注意什么?(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 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汇总

班级:姓名: 322-258=401-189=253-97=207-39= 461-484=314-95=312-79=401-354= 363-94=448-172=438-241=449-131= 292-257=811-356=751-59=462-232= 274-46=372-54=485-53=993-296=457-58=805-286=657-388=302-2 43= 406-249=326-229=405-216=344-245= 307-136=228-169=760-289=372-175= 253-58=407-189=326-182=600-258= 700-292=500-78=400-348=722-248= 141-69=222-158=473-184=378-255= 486-305=490-246=471-185=806-37= 370-81=721-188=849-337=235-187= 454-266=327-148=407-225=440-396= 448-59=412-28=416-151=352-173= 436-77=350-86=737-569=300-182= 463-97=401-336=726-538=803-265= 675-138=411-259=412-229=943-435= 303-297=462-176=477-178=735-289= 708-223=810-154=870-383=800-325=

576-140= 593-136= 671-102= 3+613= 18+237= 847-469= 786-51= 455+310= 242+558= 540+278= 224+542= 947-680= 431+348= 471-341= 128+835= 138+790= 959-764= 268+682= 995-703= 136+688= 797-653= 699+223= 345+402= 958-87= 857-792= 921-488= 849-652= 709-503= 950-688= 244+399= 776-611= 516+381= 623-294= 66+166= 998-964= 310-288= 516+196= 492+333= 526-54= 641+972= 180+625= 121+206= 274+503= 140-138= 170+316= 873-725= 980-165= 49+943= 531+294= 979-789= 335-23= 447-38= 196-47= 603-198= 395+573= 670+250= 224+324= 219-0= 763-445= 204+444= 148+626= 433+443= 39+790= 343+812= 36+208= 742+121= 171-86= 683+308= 895-798= 549+381= 242+458= 596-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