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力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的实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一种非流利型表达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发音困难,语言不流利威尔尼克区:接受性(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主要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神经系统

二.1.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

2.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

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司令部”

脑:脑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方面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占优势。右半球的优势体现在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上,如音乐、美术、情绪表达、识别能力等。

额叶躯体运动(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温、触、动感觉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忱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颐上回和额中回

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大脑底而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脊髓调节四肢活动、体内器官工作等先天性反应(如膝跳反射)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脑干

延髓(延脑)控制基本生命活动,如控制、消化、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被称为”生命中枢

桥脑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瞳孔、眼球等均由它控制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辅助大脑皮层对身体运动起协调作用,被称为运动协调中枢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暗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猗和延髓之间。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一一反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过学刁在生活中形成的反射,亦即所谓有意识学

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条件反射分为两类:一是经典性条件反射,二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为了区分动物和人类的经典条件反射的不同又提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吃过酸梅的人看到梅子就会分泌唾液。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语为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碳梅”也能分泌唾液“谈虎色变”中枢神经活动有两个对立统一的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简称为兴奋和抑制。

1兴奋是神经细胞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官、腺体、肌肉的反应活动。

2抑制是神经细胞由活动状态转向静止状态,官、腺体、肌肉的反应活动。进而引起或加强相应器进而压抑或减弱相应器。

3正诱导,从抑制到兴奋

4负诱导;从兴奋到抑制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2.现代心理学真正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或心理学独立心理学之父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华生

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奈塞尔在1967生出题《认知心理堂》一书,被看做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立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1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2,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3该理论忽视个体

差异,不考虑应用,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研l1究范围非常狭窄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 1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了“意识流”

2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1诞生标志是1913年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2反对意识,主张研究行为3反对内省,采用实验方法4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1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

元素的总和:2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3,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

的性质和意义4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研究层常行为和无意识2行为根源于欲望。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l人的本质是善良的2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中“第三势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奈塞尔、皮亚杰,诞生标志是奈塞尔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2把心理活动看作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信息,经过分析、

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认知过程(认知分为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举目凝视”;注则耳倾听”;“呆视着”

无关运动的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屏息”现象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转移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得现象。在完成某一任务时,我们要有意控制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起伏是指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这种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叫做注意起伏。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视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知觉的分类: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1物体知觉

空间知觉:深度知觉一一视觉悬崖实验(沃克和吉布森)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对事件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运动知觉:人脑对空间中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分为真动和似动)似动包括(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Phi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2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产生错觉的原因是由于外界的客观刺激,因而不是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纠正的。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3社会知觉: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首因效应(最初效应)、近因效应(最近效应)、投射效应

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感觉

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感觉的基本特征:

1.感觉适应—比如从室外走进电影院,要适应漆黑;(痛觉没有适应现象)

2.感觉对比—比如黑板用白色粉笔写;

3.感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4.感觉的相互补偿—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比一般人敏感;

5.联觉—红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多应用于教学中;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对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

感受性与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的关系,即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阈限

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受阀限在数值上成反比的关系)

记忆与遗忘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与遗忘→回忆或再认(传统心理学)

编码→存储→提取(信息加工理论)

记忆的分类:

1根据内容不同: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情景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3.根据保持时长短: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4.根据意识参与程度: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行。

记忆的生理机制新的看法主要有:(1)记忆机能定位说(2)记忆机能整体说(3)记忆分子学说。宾浩斯遗忘曲线反应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遗忘的原因包括:

消退说(最古老解释)

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同化说(奥苏贝尔。积极的遗忘、消极的遗忘)

压抑说(弗洛伊德也叫动机性遗忘)

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

表象:当客观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海里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

表象与想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

表象的种类:

1.根据表象产生的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动觉表象等。

2.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记忆表象、想象表象也叫想象

3.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雷峰塔的形象)、一般表象(宝塔的形象)。4、遗觉像在刺激停止作用后,人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称为遗觉像。

遗觉象是学龄儿童特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退。.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代替功能、补充功能、调节功能。

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粘合、夸张、人格化、典型化、联想)

想象的分类:

按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幻

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想联系,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按照想象和现实的关系,分为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

科学幻想;是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是创造想象得准备阶段。

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有可能实现的积极幻想,如想成为科学家。

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是根本不肯能实现的想象形式。

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能够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

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和分类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和系统化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新颖独特性、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灵感状态。

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独创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凭借物: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

异思维,辐射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根据思维过程: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思维的基本形式—一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认识,它是思维最基本的形式。分类:

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不同:具体概念抽象概念

概念形成的途径:前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概念形成的自然性:人工概念、自然概念

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概念形成:①抽象化、②类化、③辨别(发现学习是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

既念同化: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

判断:(肯定判断、否定判断)

推理:归纳推理:特殊→-般归纳推理的本质是概念的形成。

演绎推理:一般→特殊演绎推理的本质是属于问题解决。

言语与语言的异同

区别: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联系:一方面,言语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个体只有遵循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规则,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流工具的作用。

言语的功能(交流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

言语的分类

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对话、独白)、书面语

内部言语: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

言语的感知、言语理解的水平: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情绪和情感

挫折的消极心理应对方式:攻击行为、逃避行为、固执行为、压抑行为

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成分:独特的主观体验、主外部表现(表情)、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

┃情绪┃情感┃

┣━━━━━━━━━━━━━╋━━━━━━━━━━━━━┫

┃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

┃表现外显性┃表现内隐性┃

┣━━━━━━━━━━━━━╋━━━━━━━━━━━━━┫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

┗━━━━━━━━━━━━━┻━━━━━━━━━━━━━┛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情绪发生的过程常常蕴涵着情感。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健康功能、感染功能。

情绪分类

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心情”。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成功、应激失败)

情绪的基本分类:恐惧、愤怒、悲哀、快乐(恐怒哀乐)

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忧郁、恐惧、孤独、愤怒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爆发性和冲动性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外露性和内隐性

4.心境化和持久性中学生

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敏锐察觉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3.有效表达情绪;

4.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示意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学生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法、转移注意法、意志调节法、幽默法、补偿法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理智感是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压力是指个体面对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在压力状态下,常常伴随一系列生理反应,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警觉反应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压力自我防御机制:文饰、投射、升华、置换、固着、退行、代偿、压抑、否认、反向形成。意志的基本特征:

1.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3.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

意志行动的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执行阶段

动机/心理冲突的四种类型:

1.双趋冲突: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

,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即所谓的“两者都想要,只能得其一”

2.双避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即“两

,如前有狼,后有虎。

个都不想要,但只能不要一个”

3.趋避冲突:同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

,如女生爱吃糖又怕长胖。

从而引起的冲突。即“一个事物既想要又害怕得到”

4.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力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

突。意志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相反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

2.意志的果断性——相反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3.意志的坚持性——相反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

4.意志的自制性——相反是任性和怯懦

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认为几体变化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变化

是情绪产生的原因。

①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②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于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觉。

(二)坎农一巴德学说(情绪的丘脑理论)

坎农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生理状态观点: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是认知过程。

基本观点: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

(四)阿诺德“评定一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五)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弋矿\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六)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认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做是动机,认为内驱力的信号需要通过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而情绪正是起着这种放大作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求知需要

缺失需要: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兴趣的品质:稳定性、广度、中心、效能。

能力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4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直接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可能性。2.产前环境

3.教育

4.实践活动的影响: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5.主观努力

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智力由许多独立成分(或因素)组合而成,各成分或因素之间无任何内在联系,是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一般因素(G因素):是所有智力操作的基础,是个人的基本能力。

特殊因素(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

按斯皮尔曼的解释,人的一般能力得自先天遗传,主要表现在一般活动上,从而显示个人能力的高低。

特殊能力只与少数活动有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力。

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一般能力。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推理能力(R)、计数能力(N)、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能力(S)和知觉速度(P)。

4、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加德纳认为,过去的智力理论,窄化了人类的智力,甚至曲解了智力。

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1.语文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

2.数理能力:包括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3.空间能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能力:包括对声音之辨识与的律表达的能力。

5.运动能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社交能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7.自知能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后又补充了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二)智力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个因素;

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

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方体。由于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一共可以得到5×5×6=150种的结合。每一种结合代表一种智力。

2、阜南的智力层次模型

智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

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

其次是言语一教育能力和操作与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

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一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

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三)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

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而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流体智力的发展与能力密切相关,一般人在20岁左右,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

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简单的说,流体智力是先天就有的的,晶体智力是后天形成的)

(四)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斯滕伯格的三元理论

它试图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按智力三元论的设想,个体之所以有智力上高低的

差异,乃是因其面对刺激情境时个人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不同使然。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处理的方式,自可由之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

按智力三元论的主张,人类的智力乃是由互相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智力成分亚理论: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成分智力是智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智力经验亚理论:个体运用已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综合不同观点形成顿悟或创造力的能力,它会影响到个体对情境问题解决的速度。

智力情境亚理论: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影响的处理能力,它有三种形式:适应、选择和塑造。

2、智力的PASS模型纳格利尔里和戴斯

四个认知过程:“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

(1)注意.唤醒系统,该系统在智力活动中起激活和唤醒的作用。

(2)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该系统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

和存储,是智力活动中主要的信息操作系统。

(3)计划系统,负责认知过程的计划性工作,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策略,对操作过程进

行控制和调节,对注意唤醒系统和编码系统起监控和调节作用。计划系统是整个

认知功能系统的核心。

智力测验的标准信度(一致性)、效度、(有效性)、难度:难易程度)、区分度(鉴别力) 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人格(气质与性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功能性、社会性

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人心理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活动都染上个人独特的色彩。

气质的特点:

(1)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与遗传关系密切。与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相比,气质更难改变,更具有稳定性。

(2)气质无好坏之分。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成就,不同气质的人适应的任务类型有所不同。

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虽然也比较稳定,但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改变。

性格的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态度特征。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1性格与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2性格与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互影响。

区别:(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4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气

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认知风格:

1.冲动型(整体加工、要速度不要精度)—沉思型(细节加工、要质量)杰罗姆,卡根

2.同时型(同时考虑多种假设)—继时型(一步一步);达斯

3.场独立型(理科好内部动机)—场依存型 (文科好外部动机)(美赫尔曼·威特金)

4.辐合型-发散型

5.整体性-系列性(循序渐进)

6.深层加工-表层加工

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学校教育因素

4.个人主观因素

5.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1.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人格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理想原则”。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弗洛伊德把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从出生到12—18 个月左右;

2.肛门期,大约从 12—18个月到 3岁左右;

3.性器期,大约从 3 岁—5 岁;

4.潜伏期,大约从 5 岁—12 岁;

5.生殖期,大约从12岁—成年。

2.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个别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5-10和次要特质)

3.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根源特质分为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位于人格层次模型的最下层。能力特质包括流体智力

和晶体智力。

4.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外倾性:表现为内倾、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5.塔佩斯的大五人格理论

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特质

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6.对立类型理论依据某一人格特性的两个相反方向来确定的。

1 A-B型人格福利曼和罗斯曼。

A型人格: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有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一种不安定性人格。B型人格:性情温和,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节奏的生活,可以胜任需要耐心和谨慎思考的工作。

2 内·外向人格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

内向:把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交往面窄,有时会出现适应困难。

外向:把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注重外部世界,情感外露,热情,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敏捷等

7.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

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教育要点: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直截了当的

方式,不宜轻易激怒这些学生。

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教育要点: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教师注意定期

提醒学生,并对其缺点及时指正。

黏液质: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教育要点: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

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教育要点:对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委婉暗示的方式,不宜在公开

场合指责他们,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范例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不等 式的性质等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训练搞 入场:轻声敲门,听到“请进”后,再进入考场,面对评委,侧手轻轻关上门。抬头挺胸,精神饱满走到讲台正中位置。 问候:尊敬的各位考官,上午好!鞠躬。 我是XX号考生,下面开始接受面试。 结构化面试:(嗯,先思考几秒),考生思考完毕,下面开始答题结束:答辩结束后,要擦净黑板,鞠躬致谢各位评委。轻关房门离场。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尊敬的各位考官,上午好!鞠躬。 我是XX号考生,下面开始接受面试。 我试讲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引入新课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上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从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两张图片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请前排那位同学你来说一说。 学生: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教师:嗯,回答不错,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好,请坐!(注意手势)

教师:除了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考生背过去先说后写,并从左侧转身)。 二、探索新知 模块一:初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师:下面同学们试着画一画平行四边形(考生在黑板正中偏左上方画出图形),好,同学们一起看黑板,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考生手张开指着,侧面朝向考官,目光平视考官),除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想一想边和角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呢?大家动手量一量。(适当停顿一下)嗯,请后排那位同学猜一猜。 学生1:对角相等。 教师:嗯,回答正确,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相等,好,请坐!(注意手势),还有哪些等量关系?小明你来补充。 学生2: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教师:嗯,回答不错,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好,请坐!(注意手势) 模块二:掌握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师:刚才我们猜想出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接下来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怎样证明这两组等量关系成立呢?嗯,小亮同学来回答。 学生1:利用三角形全等。 教师:嗯,回答不错,利用三角形全等,好,请坐!我们怎样利用三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这门学科具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综合性、理论性与实用性得特点。 2、教育学得发展有哪些阶段?每一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答:(一)教育学得萌发阶段;孔子《论语》、《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得关于教育得专门著述。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柏拉图《理想国》;(二)教育学得独立阶段;1632捷克《大教学论》就是近代最早得一部论述教育问题得专著。洛克《教育漫话》(1693)、卢棱《爱弥儿》(176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就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代表作、赫尔巴特以伦理学与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体系。福禄培尔《人得教育》;(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斯宾塞《教育论》186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四)教育学发展得深化阶段; 3、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得基本原则?答:(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得原则 4、中学教育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得主要特点。答:(1)实践性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形与适应性相结合。 1、教育得基本要素?答: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2、教育要素之间得关系有哪些? 答:1、教育者就是实施教育措施得主体;2、教育措施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得桥梁;3、受教育者既就是受教育对象又就是学习发展就是主体。 3、简述教育起源得几种学说。答: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4、教育得发展有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哪些特点?

答:1、原生形态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得单一性;(2)没有专门得教育制度;(3)教育内容得贫乏性;(4)没有专职得教育人员;(5)教育方法得单一性;2、古代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就是培养统治人才;(2)出现专门得教育机构与专职得教育人员;(3)学校教育得内容主要就是古典人文学科与治世之术;(4)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强迫体罚、棍棒教育;(5)教学得组织形式主要就是个别教学;3、现代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得多样化;(2)形成了比较完备得教育制度;(3)教育内容就是科学化;(4)教育人员得专业化与普及化;(5)教育途径不断更新与发展。 5、现代教育得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人性化;2、教育终身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现代化;5、教育国际化。 6、教育民主化得表现?答:1、教育要做到普及化,即实施全民教育政策。2、教育内部得民主化。3、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得变革,教育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转向弹性、开放。 1、简述教育得政治功能;答:(一)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得人才;(二)教育通过宣传思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得政治;(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 2、简述教育得经济功能;答:(一)教育就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得重要手段;(二)教育就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得重要手段;(三)教育就是生产新得科学技术知识得重要手段。 3、简述教育得人口功能;答:(一)教育就是控制人口增长得重要手段;(二)教育就是提高人口素质得基本手段;(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四)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4、简述教育得相对独立性得表现;答:(一)教育就是一种转化活动得过程;(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得不平衡性。 1、简述人得发展一般规律; 答:(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均匀性;(四)差异性;(五)与互换性;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得身心发展中得作用;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 2.操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3.斯坦福—比奈量表通常以智力年龄(心理年龄)和智力商数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4.激情具有爆发性、短暂性和指向性的特点。 5.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也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这些需要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列层次。(3)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 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性原则;(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6)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4)个体的经验水平;(5)情绪与动机对问题解决的动力和阻力作用;(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的作用。 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1.论述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1)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①选择高威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有关信息,提供信息时适度激发人们的情绪。但应注意,高威信造成的态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而减

少。③将沟通信息与人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调整到适当的水平。③利用生动的演讲方式来提供信息。 (2)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①信息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例如某些广告是向公众介绍产品,甚至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指出产品的某些不足,从而增加人们对产品的信任感。②适当通过分散人们注意而减弱其自我防御倾向。③用各种特定惠待激发人们的认同。 (3)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心理学部分 选择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B)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下列属条件反射的是( D)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3.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B) 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 4.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B)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 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D.会产生侥幸心理 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B)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导入: 1.同学们,愉快的一节课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嗯,那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数学探究之旅吧!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2.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几张图片(一段视频),不过需要大家认真观察,看谁发现的奥秘多。 3.好,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德育) 4.恩恩,同学们还真是有心人,感受很深刻。那么,你发现数学信息了吗? 5.这位同学坐姿真端正!你来说! 6.还有不一样发现的吗?你来说! 7.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来?嗯,这个问题合理吗?合理。 还有其他问题吗?合理吗?合理 8.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探究这个吧!(课本例题)其他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留待以后解决。 探究: 1.那关于这个问题,谁能发表一下你的观点?(你可以独立解决吗?)开头脑筋积极思考一下吧。

2.这位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你来吧!同意吗? 3.看来同学们已经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不过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老师特别期待你们小组四个人的智慧能够碰撞出更加出更加灿烂的火花。所以,把你的想法和组员交流一下吧。不过,要记得及时填写小组合作探究单哦! 4.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 这个小组的手举得像小树林一样,都愿意为小组挣得荣誉,第一个机会就给你们组吧。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这是对同学最大的尊重。好,开始吧。 5.嗯,他们小组的观点是。。。。。。(教师复述),很详细,讲解很透彻,掌声送给他们。 其他小组,还有需要补充的嘛?或者有不同意见的吗? 6.嗯,这个小组有新想法。老师就喜欢与众不同,你们来说说。(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一直坐在那里,虽然他没有举手,可是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很有想法,你来试一试吧。说错没有关系的。大胆一些。) 7.嗯,很有新意,掌声送给这个小组。 (支持他的同学请举手,看,这么多同学支持你说明你的想法很对,以后要更自信一些好吗?) 8.好,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小组的力量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不错的法子。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相信这么多方法总有一个你最喜欢的方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其答案内容(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这里所谓的教育学,指的是普通教育学,主要侧重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2 教育问题是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3 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教学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多年。 5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1632年,著名的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在《大教学论》中,作者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出了“泛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等,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他认为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阶段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教育外部灌输的作用;方法上重视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他的理论在教育史中被称为“传统教育派”。 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开创了另一个教育流派“现代教育派” 。杜威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应以儿童为中心,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做中学,即在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另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主张。 7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当属克鲁斯卡娅。其代表作为《国民教育及民主制度》。凯洛夫的《教育学》。 我国的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它是一本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学及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德国.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9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 第一节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

(小班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P28—29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 ●这里将教材中“摸一摸”这一教学环节贯穿于整节课中,在学生发言或小组活动评价后都可以进行摸一摸,增强了教学的整体性。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习得的形体表象与手中能触摸到的形体进行一一对应,才能将所需要摸的一种形体从众多形体中挑选出来,因此一个学生虽然只摸一种形体,事实上对四种形体都进行了识别。 二、活动安排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学生通过滚一滚、看一看可以发现: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滚板上慢慢滑下来。 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 ●通过滚一滚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曲面与平面的不同:曲面可以滚动,而平面却不可以。从而感知了球、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A情感 B.认识 C.意志D.情绪 2.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办法是() A观察法 B.交流法C.问卷法D.访谈法 3.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A营销活动B促销手段C消费心理D货币收入 4.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出现的心理学分支有(多选)() A青年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消费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 5.人类消费行为的复杂性是基于() A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B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C消费品的复杂多样性 D生存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指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直觉 7.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记忆效果的因素是 A.目的性 B.理解性 C.活动性 D.系列位置 8.指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保持注意 D.加强注意 9.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A.感觉 B.思维 C.记忆 D.知觉 10.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及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所表达的联想形式 A.类似联想 B.因果联想 C.色彩联想 D.对比联想 11.下列哪一类属于粘液质()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12.下列哪一个不是性格的特征()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D、活泼 13.哪一个能力的强弱会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刺激变化的反应程度() A、分析评价能力 B、感知能力 C、记忆力和想象力 D、选择决策能力 14.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 A、发展性 B、弹性 C、不可诱导性 D、不可变性 15.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多选) A、生理性购买动机 B、求美心理动机 C、心理性购买动机 D、从众心理动机 16.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区别其他商标 B考虑风俗习惯C远离名牌产品 D易识易读易记 17.品牌命名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易读易记原则 B与标志分离原则 C暗示产品属性原则 D受法律保护原则18.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按照消费习惯设计商品包装 B按照消费水平设计商品包装 C按照消费者性别年龄设计商品包装 D按照纯粹按照消费者喜好设计产品包装 19.(多选)商标的心理功能() A识别的功能 B保护功能 C提示和强化功能 D暗示功能 20.(多选)影响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框架整理

【知识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涵义构成 要素 属性起源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教育 者、受 教育 者、教 育影 响(中 介) 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 养人的社会活动 1.人类所特有的有意 识的社会活动,个人在 社会生存的需要 2.有意识、有目的、自 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 活动 3.以人的培养为直接 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三种要素之间的矛 盾运动 1.神话起 源说 2.生物起 源说(利 托尔诺、 桑代克、 沛西能) 3.心理起 源说(孟 禄) 4.劳动起 源说(米 1.原始社会 2.古代社会 奴隶社会与封 建社会 古代教育特性: 道统性、专制 性、刻板性、象 征性、作为统治 阶级工具、非生 产性、阶级性、 等级性 3.近现代

会生活 经验的基本途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1)具有继承性 (2)受其他社会意识 形态影响 (3)与社会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落后或超 前 丁斯基、 凯洛夫) 教育起源 于劳动过 程中社会 生产需要 与人的发 展的辩证 统一 资本主义教育 与社会主义教 育 4.20世纪后 终身化、全民 化、民主化、多 元化、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萌芽阶段创立阶段 17C后发展阶段 1.习俗的认识为主 2..机械类比、比喻、寓言为主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学原则、制度、思想、内容、 原则 1.马克思主义 教育学的形成 与发展

3.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 述中 2.卢梭的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 3.最早讲授教育学 4.裴斯泰洛齐:小学各科教学法 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华 5.洛克的白板说与绅士教育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 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传统教育 学代表:伦理学和心理学奠定科 学教育学基础、三中心论、四阶 段教学、教育性教学原则 7.杜威《民族主义与教育》实用 主义教育学代表:新三中心论、 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学校即 社会、五步教学法 8.陶行知:生活及教育、社会及 学校、教学做合一凯洛夫《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范例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学记、孔子、 墨翟、苏格拉底、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昆体 良三阶段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 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 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 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 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整体性 D. 恒常性 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 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 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 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 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 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 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格拉斯曼定律 D. 韦伯-费希纳定律 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 实验法 D.访谈法 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 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 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斯金纳 D. 班杜拉 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与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孔子及其思想总结《论语》,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 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理解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主要思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严格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启发式教学“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独立性态阶段 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任务和思想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提出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捷性的原则。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卢梭的《爱弥儿》开创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洛克的“白板说”及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四阶段说以及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教育学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很多门类。 斯宾塞的《教育论》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提出儿童中心,经验基础和行动为中心的现代三中心说。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各学科相互渗透,逐渐深化,内容更加丰富。 1956年,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 教育概述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一切有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

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三大领域:( B) A、学习、生活、工作问题 B、学习、适应、成长与发展问题 C、学习、生活、就业问题 D、学习、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问题 2.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不同之处是(D) A、研究领域不同 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 D、学科对象不同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心理学的观念与原理的是(D) A、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 B、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 C、个别咨询与集体辅导的原理 D、理性与非理性的原理 4.问卷法包括的方式一般有(B)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心理抵抗强时,应采用(A) A、展开式提问 B、关闭式提问 C、先关闭后展开 D、上述都可以 6.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面积可在(C) A、6平方米左右 B、10平方米左右 C、10-16平方米左右 D、16-20平方米左右 7.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的三个要素是(A) A.关怀、理解、尊重B、表扬、鼓励、支持 C、学习、自我、适应 D、了解、指导、帮助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的方式是(D) A、建立教师的心理咨询机制 B、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水准 C、改善学校教育的气氛和环境 D、提高学生的素质 9.家庭心理咨询的两个咨询原则是(C) A、倾听原则、中立性原则 B、倾听原则、客观性原则 C、中立原则、客观性原则 D、倾听原则、保密性原则 10.攻击性强、反抗性大、在学校中欺负别的同学的儿童最可能来自(B) A、支配性家庭 B、拒绝型家庭 C、过保护型家庭 D、不一致型家庭 二、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高中数学试讲——概率与统计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高中数学试讲——概率与统计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 一、创设情境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师:大家来看大屏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大家讨论的很积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的内容。(板书标题) 二、合作探究 师:大家先来思考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师:好,我们先讨论到此,大家讨论的非常积极,谁能来说说?请第三排靠窗户的男同学来回答一下。 师:那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所考察的对象有什么特点? 师:对,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那我们继续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很好。题目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现在大家四人为一组,讨论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小组的代表来说。 师:大家同意吗?很棒,大家的思维很活跃。 师:刚才大家解答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今天的新课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一起来总结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_______________。 师:很好,现在大家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根据_____的概念来总结一下我们在碰到这类问题时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好,数学课代表来说。 师:很好。总结的很全面,条理也很清晰。 师: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思考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第三排穿粉色裙子的女同学你来说。 师:大家思考的很深入,能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老师感到很自豪。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老师在PPT上展示几道练习题,大家试着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师:大家回答的都非常正确,看来大家对这节课所学的新知识理解的很清晰。 四、课堂小结

2016年心理学题库与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 B.冯特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这是【】 A.兴奋的扩散 B.兴奋的集中 C.抑制的扩散 D.抑制的集中 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 A.1888年 B.1879年 C.1878年 D.1877年 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2013年滨州阳信)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塞尔 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 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 A.认知 B.意识 C.行为 D.无意识 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15.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亚里士多德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题库(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2020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1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1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

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部分(包括绪论、认知过程和注意) 1、心理学是一门 D 的科学。 A、古老 B、年轻 C、新兴 D、既古老又年轻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B)。 A、反映 B、感觉 C、知觉 D、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D)。 A、认识过程 B、心理过程 C、感觉过程 D、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A)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A)。 A、越强 B、越弱 C、一样 D、呈正比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B 现象。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中间稍快 D、中间稍慢 7、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 B 。 A、储存 B、编码 C、保持 D、提取 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B)的过程。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a和b 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D)。 A、运动知觉 B、听知觉 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B)。 A、空间知觉 B、错觉 C、时间知觉 D、运动知觉 1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B)。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3、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C)。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大小知觉恒常性 D、距离知觉恒常性 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C)。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护理心理学》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2分/题,共50分 1、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C ) A.华生 B.艾宾浩斯 C.冯特 D.弗洛伊德 2、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3、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是( A ) A.弗洛伊德 B.巴浦洛夫 C.马斯洛 D.华生 4、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分为几个信息单位( A ) A.5-9 B. 3-7 C. 7-11 D.9-13 5、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求知欲是一种( B ) A.责任感 B.理智感 C.集体感 D.道德感 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 A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的趋避冲突 7、在能力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遗传因素 B.教育因素 C.实践作用 D.主观努力 8、一外地患者住院,思念亲人,泪流不止,表现出患者哪一需要未满足( C)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需要 9、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是( C ) A.反向 B.否认 C.升华 D.幽默 10、青少年什么心理最多见( C ) A.紧张 B.恐惧 C.矛盾 D.快乐 11、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有( C ) A.心态好 B.智商高 C.善于调控情绪 D.道德品质高尚 12、文化性应激源不包括( D ) A.生活方式 B.语言 C.风俗习惯 D.结婚或离婚 13、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症状可能和以下哪种疾病混淆( A ) A.甲亢 B.糖尿病 C.肺结核 D.胃溃疡 14、患者对刚做过或早已过去的事情要反复地进行回忆,是指( B ) A.强迫怀疑 B.强迫回忆 C.强迫联想 D.强迫行为 15、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中不包括( C ) 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运动 C.加强学习能力 D.加强人际交往 16、患者总是严肃认真、固执、猜疑,属于下列哪种人格障碍( A )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