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的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的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的管理体系与措施

5、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施工员、班组长、材料员、质安员、保卫人员组成。

6、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现场划分责任区,任何班组进场都必须签订责任书。

二、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1、施工场地运输道路要经常进行洒水养护,以防止粉尘对大气及生活环境造成污染。

2、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要用蓬布进行遮盖,且装料适中,不得超限,对车辆外表应及时进行清洗。

3、储存粉末状材料及其它特殊易挥发的材料要进行封闭性遮盖。

4、及时对生活及工业垃圾进行清理,积极搞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三、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1、现场设置砼砂浆搅拌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排入污水管内。施工现场的生产污水采用两级沉淀措施后,排出场外。

2、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跨、冒、滴、漏,污染水体。

3、现场修建临时标准化厕所,厕所卫生由专人定时每天清扫,且适时进行除臭、除蚊、蝇等处理。

4、现场施工平面平整,不能有积水坑。

5、施工现场有良好的排污系统。

四、防止噪声污染的措施

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制度。

2、调整施工噪声分布时间

3、施工区域采用隔离板实施封闭性施工,修建临时隔音屏障,以减少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4、加强工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大型机械设备应采取一定的消音措施,以降低机械噪声污染。

5、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尽量降低夜间机械施工及运输车辆出入的频率。

五、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1、建立施工总平面管理及文明施工责任制,施工现场实全封闭,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车辆和人员出入要严格执行门卫规章制度,施工人员挂牌出入现场。

3、认真贯彻公司关于深入开展以双增双节为中心内容的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深入贯彻企业内部规定的文明工地十二条标准。施工现场设专人抓文明施工。

4、门前实行“三包”,保证现场各类材料堆码有序,现场排污水雨水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5、施工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干活脚下清,活完场地净。

6、施工机具在做到摆放整齐,机身保持整洁,标语编号明显,安全装置灵敏有效,机棚内外干净。

7、运输各种材料、垃圾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泥浆等随车带出场外。

8、现场施工人员佩戴身份卡,值班人员配章随时检查。

9、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减少噪声,对于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厕所要定期投放药以除四害,设专人定期打扫卫生。

11、管理人员随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社会道德教育。要求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着装整洁,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纪律,妥善处理施工现场周围的公共关系,争取有关单位和群众的谅解和支持,搞好周边社会群众关系,方便施工。

12、各类标志牌、安全操作规程牌一律统一规格尺寸,要求放置整齐,挂置牢固,并置于醒目处。

13、场内道路通畅无阻,非湿作业面无积水,非作业面无施工垃圾。

14、工完场清,活完成品清,当日作业当日清,机具、工具整理清。

15、不见零散砂、石、水泥、木枋、型材等,不见边角余料、生活垃圾,不准任意乱涂乱画,不准电线直接插入插座、接闸刀等违章操作,不准工人穿拖鞋,打赤膊上岗操作。

16、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消防设施放置整齐,临时用电、用水管线安装整齐。

17、有制度、有计划,有标志牌、安全操作牌,有出入证,有临时厕所,有施工平面布置图或企业部门标识。

18、临时设施整齐有序,杜绝车辆运输的抛、洒、滴、漏,争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六、环境卫生措施

1、生产垃圾及废料,做到日产日清,统一运至指定的垃圾堆放场,污水要集中倒至室外排水沟或污水沉淀池。

2、减少粉尘污染,水泥等粉细材料,卸运或施工时要制定泼水、遮挡和控制通行的措施,禁止高空抛灰的等行为。

3、工地食堂应做好卫生工作,生熟菜分开存放,做好餐具消毒,食堂环境

清洁卫生。

4、办公室应清洁整洁,窗明地净保持清洁。

5、本项目施工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施工噪音大的工序,尽量安排白天作业,将施工噪音控制在规定限值内。

6、施工区生活饮用水和容器要按照卫生标准进行管理,消除蚊虫,以防止疾病发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