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安装尺寸统一规定

仪表安装尺寸统一规定
仪表安装尺寸统一规定

关于东立1500吨多晶硅仪表设备接口安装尺寸的统一规定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为了便于设备管道仪表的统一对接,便于工厂运行后的维修管理,现特制定东立1500吨多晶硅仪表设备接口安装尺寸的统一规定,请遵照执行。

一、直接安装在设备上的仪表接口尺寸:

1.压力开关、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采用DN40法兰进行连接;

2.雷达液位计采用DN150法兰进行连接或特殊的另行开口;

3.磁翻板液位计和双法兰差压变送器采用DN50法兰进行连接;

4.温度检测元件或双金属温度计安装在设备上的采用DN40法兰进行

连接。

二、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仪表设备接口尺寸:

1. 在管道(Φ≥DN40)上安装的温度检测元件,统一采用DN32法

兰接口,法兰压力等级与管道压力同级。双金属温度计安装在管道上的采用M27*2 NPT螺纹进行连接,它们与管道的引导管采用现场制作焊接。

2. 在管道上安装压力表、压力开关均采用DN15法兰,其压力等级

与管道压力同级。

3.在管道上安装法兰式压力变送器(或直接安装),当管道Φ≥DN20

上时,法兰统一为DN20。其法兰压力等级与管道压力同级。

4.在管道上采用导压管,安装压力变送器时,引用的导压管应尽可能

的短。测量中低压介质时,采用Φ14x2无缝钢管;在超过10MPa时,采用Φ14x4无缝钢管;被测介质是微腐蚀或不腐蚀介质时选用20#钢;弱腐蚀介质采用1Cr18Ni9Ti耐酸不锈钢;对于强腐蚀介质采用316L不锈钢。

所采用的法兰标准由设计院确定。仪表所对应的一次开闭器(阀)由设计院设计并统计。

武汉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2009-12-3

主送:设计院工艺专业、仪表专业;

装配尺寸链的解算示例和尺寸链的计算

7.补偿环——尺寸链中预先选定某一组成环,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该组成环为补偿环。 二、尺寸链的形成 为分析与计算尺寸链的方便,通常按尺寸链的几何特征,功能要求,误差性质及环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位置等不同观点,对尺寸链加以分类,得出尺寸链的不同形式。 1.长度尺寸链与角度尺寸链 ①长度尺寸链——全部环为长度尺寸的尺寸链 ②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尺寸的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 ①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②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③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工艺尺寸指工艺尺寸,定位尺寸与基准尺寸等。 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统称为设计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的解算示例

=(标准件) 封闭环的公称尺寸为零,即,先将各组

于内尺寸的组成环按基孔制,孔中心距按对称分布决定其极限偏差。不过需要留一个组成环,其极限偏差确定后计算得到。该组成环称为协调环。此处A s为垫圈,容易加工,且其他尺寸都便于用通用量具测量,故选A s为协调环。由此确定除协调环外各环的极限偏差 为:最后计算确定协调环 为: (2)不完全互换法。采用不完全互换法时,装配尺寸链采用概率法公式计算。当各组成环尺寸服从正态分布时封闭环公差T o 与各组成环公差T t的关系满足。若各组成环尺寸不服从正态分 布,则取封闭环公差T o与各组成环公差T t的关系满足。K依具体分布而定,一般可以取K=1.2~1.6。仍然以图57-4所以示的装配关系简图是基本尺寸,装配精度要求为例,设各组成环尺寸服从一个标准件A4的尺寸链,取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mm)为:

仪表板横梁总成技术条件

Q/JLY J711 -2017 仪表板横梁 技术条件 <秘密级> 编制:张学钰 校对;张义、丛艺家 审核:陈其亮 审定:王坤昱 标准化:季洁美 批准:叶永亮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四月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1) 4 试验设备、设施、环境 (2) 5 试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 (5) 7 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6)

前言 本标准代替了Q/JLY J711018-2008《仪表板横梁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Q/JLY J711018-2008相比,主要差异为: ――更新引用的标准号; ――增加“CCB总成(台架刚性约束)模态值”“CCB转向管柱安装点(台架刚性约束)法向动刚度”“仪表板横梁整体下垂变形刚度检查”“禁限用物质要求”等性能及试验要求(见3.3表1); ――删除“盐雾试验”性能要求; ——增加“仪表板横梁供货至本公司后20日内表面不产生锈蚀”贮存要求(见7.5);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饰及附件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钰 本标准于2017年4月15日发布并实施。 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版本更替情况为: ——Q/JLY J711018-2008 (于2008年6月30日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仪表板横梁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设备、仪器及环境、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记、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用仪表板横梁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Q/JL J100003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 Q/JL J160001 汽车零部件和材料禁用、限用物质要求 Q/JLY J7110845B-2016 汽车材料中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检测方法 3 技术要求 3.1.1 尺寸要求 产品的尺寸、公差、质量、颜色和材料应按照GD&T图纸要求。 3.1.2 焊接性能(焊缝熔深)要求 通过焊缝金相检查:1、在15倍放大条件下,焊缝剖切横截面不能有可见裂纹; 2、内部气孔要求:①气孔位置排列形状无规则; ②椭圆气孔的长宽比<3; ③针对tmin≤3.0mm的任一气孔,气孔直径需≤0.5mm; 3、焊缝宏观尺寸判定准则见下表

汽车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

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

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仪表板横梁的设计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SUV等车型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9279-2007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 3 术语和定 3.1 仪表板横梁在车身系统中的布置 仪表板横梁总成安装在驾驶室的前端,主要作用是将仪表板和车身固定起来,同时将转向管柱、安全气囊、线束,电器盒等电器附载件装配固定起来,支撑仪表板总成等负载件的整体刚性,同时正碰实验时对驾驶室起到加强保护的作用。如图1:

图1 3.2 仪表板横梁简要说明 仪表板横梁总成主要零部件如图2: 图2 (1-横梁左侧安装支架,2-横梁右侧安装支架,3-中间固定支架,4-前挡板固定支架,5-转向管柱安装支架,6-管梁,7-手套箱支架,8-PAB 安装支架,9-保险丝盒安装支架,10-CD 机安装支架,11-空调安装支架) 以上是横梁的主要零部件,若要出口欧美,则在正副驾驶侧增加膝盖碰撞吸能支架,其他相关固定 1 2 3 4 5 6 8 9 7 10 11 车身机舱 仪表板横梁 仪表板装置 前地板中通道

支架则根据分布在仪表板系统上的电器件及仪表板自身固定的要求分布。 横梁中间管梁本体的材料通常采用20#无缝钢管和Q195焊管,各支架的材料根据支架的厚度来定, 如果厚度在1.8mm以内,则选用DC01的材料,如果厚度在1.8mm以上的则选用SPHC的材料;横梁 支架冲压成型后通过悬挂点焊和CO2气体保护焊接成品。 4 仪表板横梁主要零件的设计要点 4.1 横梁的设计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满足整体刚性(通过CAE分析); b.支持转向管柱功能,满足NVH要求; c.支持线束、电器件的固定; d.支持仪表板装置等塑料件的固定; e.支持安全气囊的固定,为安全气囊的顺利爆破提供支撑; f.在满足强度的要求、NVH等试验的要求下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同时尽可能的将各支架工艺简易。 4.2 横梁管梁本体的设计 管梁有标准管梁和非标准管梁,标准管梁可以直接采购,而非标准管梁需要定制,既增加成本又不易采购,所以尽可能的选择标准管梁;仪表板横梁通常使用的几种管梁外径有:35mm、38mm、42mm、45mm、50mm、54mm、60mm。 管梁按结构分为直管和弯管,直管加工简单,制造公差容易控制,有利于碰撞试验,所以布置的时候尽量采用直管;若因边界条件的限制不能布置成直管,只能按照弯管布置,弯管相对直管需要二次加工,弯管制造公差大,难控制,成本增加。 4.2.1 直管的设计 管梁的中心位置,横梁管梁不能布置在PAB模块的正下方,一般距离管梁为10mm到45mm之间。图3是B01布置的截面图: PAB 仪表板横梁管梁本体 图3 横梁管梁到方向盘中心的距离越小越好,一般最大不超过460mm,能有效减小方向盘共振。 横梁管梁到转向管柱安装面的距离推荐范围60mm到70mm。

利用线阵 CCD 进行物体外形尺寸的测量

实验十二利用线阵CCD进行物体外形尺寸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线阵CCD进行非接触测量物体尺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实例 探讨影响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今后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二、实验准备内容 1. 利用线阵CCD进行非接触测量物体尺寸的基本原理 线阵CCD的输出信号包含了CCD各个像元所接收光强度的分布和像元位置的信息,使它在物体尺寸和位置检测中显示出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CCD 输出信号的二值化处理常用于物体外形尺寸、物体位置、物体震动(振动)等的测量。如图3-1所示为测量物体外形尺寸(例如棒材的直径D)的原理图。将被测物体A置于成像物镜的物方视场中,将线阵CCD 像敏面恰好安装在成像物镜的最佳像面位置上。 当被均匀照明的被测物体A通过成像物镜成像到CCD的像敏面上时,被测物体像黑白分明的光强分布使得相应像敏单元上存储载荷了被测物尺寸信息的电荷包,通过CCD及其 。根据驱动器将载有尺寸信息的电荷包转换为如图3-1右侧所示的时序电压信号(输出波形) 输出波形,可以测得物体A在像方的尺寸D' ,再根据成像物镜的物像关系,找出光学成像系统的放大倍率β,便可以用下面公式计算出物体A的实际尺寸D (3-1) D= D' /β 显然,只要求出D' ,就不难测出物体A 的实际尺寸D。 线阵CCD的输出信号U O随光强的变化关系为线形的,因此,可用U O模拟光强分布。采用二值化处理方法将物体边界信息(图3-1 中的N1与N2)检测出来是简单快捷的方法。有了物体边界信息便可以进行上述测量工作。 2.二值化处理方法 图3-2所示为典型CCD输出信号与二值化处理的时序图。 图中FC信号为行同步脉冲,FC的上升沿对应于CCD 的第一 个有效像元输出信号,其下降沿为整个输出周期的结束。U G 为绿色组分光的输出信号,它为经过反相放大后的输出电压 信号。为了提取图3-2 所示U G的信号所表征的边缘信息,采 用如图3-3 所示的固定阈值二值化处理电路。

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13P][521KB]

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8-03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极值法和概率法。目前生产中多采用极值法计算,下面仅介绍极值法计算的基本公式,概率法将在装配尺寸链中介绍。 图 3-82 为尺寸链中各种尺寸和偏差的关系,表 3-18 列出了尺寸链计算中所用的符号。 1 .封闭环基本尺寸 式中 n ——增环数目; m ——组成环数目。 2 .封闭环的中间偏差

式中Δ0——封闭环中间偏差; ——第 i 组成增环的中间偏差 ; ——第 i 组成减环的中间偏差。 中间偏差是指上偏差与下偏差的平均值: 3 .封闭环公差 4 .封闭环极限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5 .封闭环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A 0max=A 0+ES 0 ( 3-27 )最小极限尺寸 A 0min=A 0+EI 0 ( 3-28 )6 .组成环平均公差 7 .组成环极限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8 .组成环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A imax=A i+ES I ( 3-32 ) 最小极限尺寸 A imin=A i+EI I ( 3-33 )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方法及示例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加 工余量大小,工序尺寸标注方法及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变换有密切的关系。下面阐述几种常见情况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方法。 (一)从同一基准对同一表面多次加工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内外圆柱面和某些平面加工,计算时只需考虑各工序的余量和该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其计算顺序是从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向前推算,计算步骤为: 1 .确定各工序余量和毛坯总余量。 2 .确定各工序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最终工序尺寸公差等于设计公差,表面粗糙度为设计表面粗糙度。其它工序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按此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确定。 3 .求工序基本尺寸。 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开始,一直往前推算到毛坯尺寸,某工序基本尺寸等于后道工序基本尺寸加上或减去后道工序余量。 4 .标注工序尺寸公差。 最后一道工序按设计尺寸公差标注,其余工序尺寸按“单向入体”原则标注。 例如,某法兰盘零件上有一个孔,孔径为,表面粗糙度值为R a0.8 μ m

精密尺寸测量仪器知识介绍

精密尺寸测量仪器知识介绍 一、精密尺寸测量仪器概念 所谓的精密测量就是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测量技术,它是随着高标准的工业设计对加工制造行业提出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而形成的。所谓的尺 寸就是以几何元素点、直线、线段、圆、圆弧、角、面、球体等为基本要 素的几何关系。所以精密尺寸测量仪器就是以满足精益求精的设计及加工 制造的要求而形成的计量分析管控这种几何关系的仪器。 二、精密尺寸测量仪器分类 精密尺寸测量仪器种类很多,但大致可以分成接触式精以测量仪器和非接触式精密测量仪器。接触式精密测量仪器以三坐标为主,并衍生出一 维高度计和二维高度计。非接触式精密测量仪器早期以投影测量仪为代表,但是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高像素光感传感器的飞速发展,投影测量仪逐 渐被淘汰,从而形成新的代表仪器——二次元影像测量仪。 三、仪器原理 1、三坐标测量机原理 三坐标测量机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X,Y,Z建立起的一个直角坐标系,测头的一切运动都在这个坐标系中进行,测头的运动轨迹由测球中心来表示。测量时,把被测零件放在工作台上,测头与零件表面接触,三坐标测量机的检测系统可以随时给出测球中心点在坐标系中的精确位置。当测球沿着工件的几何型面移动时,就可以得出被测几何面上各点的坐标值。将这些数据送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被测工件的几何尺寸,现状和位置公差等。

三坐标结构图测量侧头结构图 2、二次元影像测量仪原理 二次元影像仪通过的CCD光学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记录影像 和光栅尺记录位移参数,再利用视频采集处理器和数据采集处理器将数字型号 传输至电脑,之后经过影像测量仪软件在电脑上由操作人员逆向绘图并测量。影像仪之所以被称之为二次元是因为它实际绘制测量出来的只是当时产品放 在仪器工作台上的俯视图,只能完成x和y方向上的二维尺寸测量或z方向 上的高度测量。 二次元影像测量仪结构图工作台结构图

汽车设计-汽车 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 编号xxxx-xxxx 汽车设计- 汽车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仪表板横梁的设计要点。 本规范适用于众泰轿车、SUV等车型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9279-2007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 3 术语和定 3.1 仪表板横梁在车身系统中的布置 仪表板横梁总成安装在驾驶室的前端,主要作用是将仪表板和车身固定起来,同时将转向管柱、安全气囊、线束,电器盒等电器附载件装配固定起来,支撑仪表板总成等负载件的整体刚性,同时正碰实验时对驾驶室起到加强保护的作用。如图1:

图1 3.2 仪表板横梁简要说明 仪表板横梁总成主要零部件如图2: 图2 (1-横梁左侧安装支架,2-横梁右侧安装支架,3-中间固定支架,4-前挡板固定支架,5-转向管柱安装支架,6-管梁,7-手套箱支架,8-PAB 安装支架,9-保险丝盒安装支架,10-CD 机安装支架,11-空调安装支架) 以上是横梁的主要零部件,若要出口欧美,则在正副驾驶侧增加膝盖碰撞吸能支架,其他相关固定支架则根据分布在仪表板系统上的电器件及仪表板自身固定的要求分布。 1 3 4 5 6 9 7 10 车身机舱 仪表板横梁 仪表板装置 前地板中通道

横梁中间管梁本体的材料通常采用20#无缝钢管和Q195焊管,各支架的材料根据支架的厚度来定,如果厚度在1.8mm以内,则选用DC01的材料,如果厚度在1.8mm以上的则选用SPHC的材料;横梁支架冲压成型后通过悬挂点焊和CO2气体保护焊接成品。 4 仪表板横梁主要零件的设计要点 4.1 横梁的设计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满足整体刚性(通过CAE分析); b.支持转向管柱功能,满足NVH要求; c.支持线束、电器件的固定; d.支持仪表板装置等塑料件的固定; e.支持安全气囊的固定,为安全气囊的顺利爆破提供支撑; f.在满足强度的要求、NVH等试验的要求下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同时尽可能的将各支架工艺简易。 4.2 横梁管梁本体的设计 管梁有标准管梁和非标准管梁,标准管梁可以直接采购,而非标准管梁需要定制,既增加成本又不易采购,所以尽可能的选择标准管梁;仪表板横梁通常使用的几种管梁外径有:35mm、38mm、42mm、45mm、50mm、54mm、60mm。 管梁按结构分为直管和弯管,直管加工简单,制造公差容易控制,有利于碰撞试验,所以布置的时候尽量采用直管;若因边界条件的限制不能布置成直管,只能按照弯管布置,弯管相对直管需要二次加工,弯管制造公差大,难控制,成本增加。 4.2.1 直管的设计 管梁的中心位置,横梁管梁不能布置在PAB模块的正下方,一般距离管梁为10mm到45mm之间。图3是B01布置的截面图: PAB 仪表板横梁管梁本体 图3 横梁管梁到方向盘中心的距离越小越好,一般最大不超过460mm,能有效减小方向盘共振。 横梁管梁到转向管柱安装面的距离推荐范围60mm到70mm。

机械零件尺寸高效测量方法

机械零件尺寸高效测量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飞速发展和精密加工的广泛应用,对生产加工的机械零件的精度要求日益提高,机械加工零件的尺寸测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主流的机械零件尺寸测量方法还是人工用测量仪器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数据.这种方法由于人工读数所带来的误差比较大、效率非常低;而且当数据量大时,无法对数据的及时处理及误差分析.所以企业急需一种更有效新型测量方式的出现. 随着计算机以及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检测仪器数字化是当前及未来仪器的普遍趋势.目前很多测量仪器都配串口,如RS232/485等, 通过对具有数据接口的测量仪器配置太友科技的数据分析仪,将使测量仪器的性能大大得到提高,数据采集仪的主要作用是自动从测量仪器中获取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计算,形成相应的各类图形,对测量结果进行自动判断.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对工件进行检测和误差分析.大幅度缩短测量工件和统计分析的时间,使操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工艺系统的工作状态、加工误差的变化趋势及加工误差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时调整工艺系统,使加工误差的在线测量、实时分析得以实现. 说明: ●量具要求: 测量仪器必须要配有串口,如RS232/485等; ●数据采集仪可自动从测量仪器中获取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计算;

●测量结果会在趋势图上实时体现出来,方便了解测量过程的整体趋势; ●可设置测量上下规格值, 数据采集仪可对测量结果进行自动判断,一旦测量值超出所设置的上下 规格值时,系统可自动报警; ●在现场采集数据后,测量数据可传送到服务器的SPC数据库中,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监控,所 有的分析自动完成,分析的图形包括控制图,CPK分析,RUN Chart,良品率推移图等; ●如果需要更大程度地提高检测的效率,可同时连接多个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则可更大程度上提高 检测的效率.

1-长度测量基本仪器的使用

第三章 普通物理实验 实验1 长度测量基本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量显微镜的构造、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习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的计算,掌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量显微镜,球体,圆柱等. 【仪器介绍】 1.游标原理 普通米尺最小刻度是1mm ,因此使用米尺只能准确地测量到1mm ,为更准确地测量长度,人们采用了游标装置. 游标尺有主尺(米尺)和副尺(标有N 个刻度的游标)两部分构成.由于主尺上标出的相应长度与副尺上标出的相应刻度均相差一个小量x ?,1/(mm )x N ?=,(常见的有三种,1/10(mm )x ?=,1/20(mm)x ?=,1/50(mm )x ?=.当副尺上标有N 个刻度时,游标上这N 个刻度恰好能等分主尺上的1mm ,使读数可精确到1/(mm )N .可见,游标原理可用四个字来概括—— 例如:1/10(m m )游标(也叫十分游标).游标上每个刻度与主尺相应刻度均差 1/10(mm )x ?=,当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先将被测物体一端和主尺的零刻线对齐,而另 一端落在主尺的第k 和k+1个刻度之间(k =6,k +1=7),则物体长度L k L =+?,L ?为物体另一端距离第k 个刻度的距离.由于游标刻度与主尺刻度存在差值x ?,两排刻度经对比,必然可找到游标上某个刻度(设为第n 个)与主尺上某刻度重合或最为接近,如图1-2中n =5处与主尺最为接近,即 图1-2 游标卡尺读数举例 图1-1 游标卡尺差示法

150.510 L ?= ?= 而 60.5 6.5()L k L mm =+?=+= 一般而言,当游标上第n 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重合时,主尺第k 个刻度与游标零刻线间距离为L n x ?=?,待测物体长度由两部分读数构成:①游标零刻线指示部分,即主尺上第k 个刻度所标示的长度,这部分可从主尺上读出,②游标刻线与主尺刻线重合部分所标示的长度,即L n x ?=?,这部分可从游标上读出(目前使用的游标上的刻度不是n 的值,而是n 与x ?相乘后的结果).即 L k L =+? 1/20(mm )的游标也叫“二十分游标”,游标上有20个刻度,如图1-3(a )所示, 游标上每个刻度与主尺的1mm 刻度相差1/20(mm ).游标上的刻度值0,25,50,75,0就是L ?的数值. 1/50(mm )的游标如图1-3(b )所示,其具体含义仿前述讨论,可以自行总结. 2.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1-4所示,卡钳E 和E '同刻有毫米的主尺A 相连,游标框W 上附有游标B 以及卡钳F 和F ',推动游标框W 可使游标B 连同卡钳F 、F '沿主尺滑 (a ) 图1-3 二十分、五十分游标 (b )

尺寸链的计算(带实例)

尺 寸 链 的 计 算 一、尺寸链的基本术语: 1.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如下图间隙A0与其它五个尺寸连接成的封闭尺寸组,形成尺寸链。 2.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如上图中的A0、A1、A2、A3、A4、A5都是环。长度环用大写斜体拉丁字母A,B,C……表示;角度环用小写斜体希腊字母α,β等表示。 3.封闭环——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后自然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如上图中 A0。封闭环的下角标“0”表示。 4.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称为组成环。如上图中A1、A2、A3、A4、 A5。组成环的下角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增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该组成环 为增环。如上图中的A3。 6.减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该类组 成环为减环。如上图中的A1、A2、A4、A5。 7.补偿环——尺寸链中预先选定某一组成环,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 定的要求,该组成环为补偿环。如下图中的L2。

二、尺寸链的形成 为分析与计算尺寸链的方便,通常按尺寸链的几何特征,功能要求,误差性质及环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位置等不同观点,对尺寸链加以分类,得出尺寸链的不同形式。 1.长度尺寸链与角度尺寸链 ①长度尺寸链——全部环为长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1 ②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3

2.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 ①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4 ②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5 ③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6。工艺尺寸指工艺尺寸,定位尺寸与基准尺寸等。

尺寸链概念及尺寸链计算方法

尺寸链的计算 一、尺寸链的基本术语: 1.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如下图间隙A0与其它五个尺寸连接成的封闭尺寸组,形成尺寸链。 2.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如上图中的A0、A1、A2、A3、A4、A5都是环。长度环用大写斜体拉丁字母A,B,C……表示;角度环用小写斜体希腊字母α,β等表示。 3.封闭环——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后自然形成的一尺寸,称为封闭环。如上图中A0。封闭环的下角标“0”表示。 4.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尺寸,称为组成环。如上图中A1、A2、A3、A4、A5。组成环的下角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增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该组成环为增环。如上图中的A3。 6.减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该类组成环为减环。如上图中的A1、A2、A4、A5。

7.补偿环——尺寸链中预先选定某一组成环,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该组成环为补偿环。如下图中的L2。 二、尺寸链的形成 为分析与计算尺寸链的方便,通常按尺寸链的几何特征,功能要求,误差性质及环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位置等不同观点,对尺寸链加以分类,得出尺寸链的不同形式。 1.长度尺寸链与角度尺寸链 ①长度尺寸链——全部环为长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1 ②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尺寸的尺寸链,如图3

2.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 ①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4 ②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如图5

尺寸的检测方法

尺寸检测 1.轴类尺寸的检测方法 方法一:量规法 用量规检测轴径,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只能检测轴径尺寸合格与否。其优点是精度高、检验效率高,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 方法二:钢尺法 直接用钢直尺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卡钳将工件尺寸与钢直尺进行比较。 方法三:卡尺法 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对轴径进行直接测量。 方法四:测微仪法 用各种测微仪、测微表与量块进行比较测量。常用的测微仪(表)有百分表、千分表、扭簧比较仪、电感比较仪等。 方法五:仪器测量法 可以用光学计、测长仪、工具显微镜等对轴径进行精密测量。在工具显微镜上又分为影像法、轴切法、干涉法、灵敏杠杆法等。在光学计、测长仪上测量可以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立式光学计测量: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外径,是按照相对测量法进行测量的。先用组合好的尺寸L的量块组,将仪器的刻度尺调到零位。再将被测工件放到测头与工作台面之间。从目镜或投 ?,那么被测工件的外径尺寸 影屏中可以读出被测工件外径相对于量块组尺寸的差值L + =。 d? L L ⑴测头的选择 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根据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因此,测量平面或圆柱面时,选用球形测头;测量球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⑵按被测工件外径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 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力求使用最小的量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每选择一块量块,至少要消去所需尺寸的最末一位数。 量块的正确使用: ①选择量块,用竹夹子从量块盒里夹出所需用的量块; ②清洗,首先用干净棉花擦洗,再用蘸上汽油的棉花擦洗,最后用绸布把汽油擦干; ③组合,首先要搞清量块的测量面。 组合量块时要注意:大尺寸量块在中间,小尺寸量块放在两边,这样的量块组较稳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