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空调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精编)

纺织厂空调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精编)
纺织厂空调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精编)

纺织厂空气调节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P50)2 解:①空气加热前:P 1V 1=m 1RT 1 ; 空气加热后:P 2V 2=m 2RT 2

已知m 1=m 2,P 1=P 2,T 1=20+273.15=293.15K

T 2=130+273.15=403.15K 由

3112221212475180015

.29315.403m V T T V T T V V =?=?=?= ②由附表1可知当t=20℃时,干空气的密度为1.205kg/m 3

又Pa P T

P g g

g 5.101216

00349.0=?=ρ,则P q =B-P g =101325-101216.5=108.5Pa P q V q =m q R q T q1?m q =1.44kg 同理可得m g =2165.5kg 3 解:已知t=24℃、φ=60%、B=101325Pa 由附表1可查出当t=24℃时,P q ,b =2977Pa ∴3,/04.1315

.273242977

6.01

7.217

.2m g T

P b

q q =+??

==?γ

kg

kj d t d i

kg

g P B P d b

q b

q /63.52100016

.11250024)100016.1184.101.1(10002500)100084

.101.1(/16.112977

6.010********

6.0622622

,,=?+??+=++==?-??

=-=?

在i-d 图上可以得出露点温度t l =15.7℃

4 解:已知:t 1=11℃、φ1=70%、G=10000kg/h 、t 2=20℃、B=101325Pa

在i-d 图上可得出状态1的点,即:i 1=25.5kj/kg 、d 1=5.6g/kg 、P q1=920Pa

在i-d 图上保证d 1=d 2=5.6g/kg 就可)找出状态2的点。由i-d 图可知i 2=35kj/kg 、P q2=920Pa 由焓的定义可知:加热量Q=G(i 2-i 1)=10000×(35-25.5)=9.5×104

kj 在附表1可查出当t 2=20℃时,P q ,b2=2331Pa %5.39%1002331

920

%1002

,22

=?=

?=

b q q P P ? i 3=1.01t 3+(2500+1.84t 3)d 3×10-3

=1.01×90+(2500+1.84×90)×5.6×10-3

=105.8kj/kg

Δi=i 3-i 1

=105.8-25.5=80.3kj/kg kg i Q q 1.11833

.80105.94

=?=?= 5 解:已知t 1=29℃、φ1=60%、B=101325Pa 在i-d 图上可知d 1=15.2g/kg ,i 1=68kj/kg 即在状态1下,内含1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含有15.2g 水蒸气,则内含

100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含有1.52kg 水蒸气,加入1kg 水蒸气后,则状态2中有2.52kg 水蒸气,

由定义可知,d 2=25.2g/kg 。 由题意可知此处理过程为等温加湿过程,即温度不变,t 1=t 2=29℃

在附表1可查出当t=29℃时,P q ,b =3995Pa

∵Pa P P B P d

q q

q 3945622

2=?-= %98%1002

,22=?=

b q q P P ?

6 解: 1、64.5 13.4 2150

2、 81 29.8 3150

3、 -3 100 1120

4、 63.5 26 2330 5 、99.65 27.2 100 6 、55.5 60 7、 -9 1.2 1500

8 解:在i-d 图上,可得出在含湿量为20g/kg 状态,t l 为25℃,即该车间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最低应为25℃. 9 解:(1) 由图可知此过程是增焓、减湿、增温的过程。

(2)在i-d 图上连接状态1点和状态2点,平移,与其连线平行的热湿比显示其值ε≈9000kj/kg 。 (3)在附表1可查出当t 1=24℃时,P q ,b1=2977Pa ;当t 2=30℃时,P q ,b2=4232Pa

kg

kj d

t d i kg

g P B P d b q b q /2.6710009

.16250024)10009.1684.101.1(10002500)100084

.101.1(/9.162977

9.010********

9.0622622

1

111

1,11,11=?+??+=++==?-??=-=??

同理可得d 2=17.9g/kg ,i 2=76kj/kg kg kj d i /880010009

.169.172

.670.761000=?--=???=

ε 11 解:(1)由题意知:t 1=5℃,φ1=60%,气体1加热时d 1=d 2=d 3值不变,则由i-d 图知状态1、2、3连接成一直线,则:

7

.04

231321==--G G ①;G 1+G 2=120②

由式①②解出G 1=G 热=102.13kg/min,G 2=G 未=17.87kg/min 。 (2)在i-d 图上可查出 i 1=10.7kj/kg 、i 2=41kj/kg ∴Q=G 热(i 2-i 1)t=102.13×(41-10.7)×60=185.67kj

12 解:(1)在i-d 图上可查出状态1的露点温度为19.5℃,而冷表面的温度18℃低于其露点温度,故(1)会出现结露现象。 (2)在i-d 图上可查出状态1的露点温度为14.5℃,而冷表面的温度18℃高于其露点温度,故(2)不会出现结露现象。

14 解:在附表1可查出当t g =25℃时,P g ,b =3160Pa ;当t s =21℃时,P s ,b =2480Pa 。 已知:υ=0.5m/s,B=101325Pa

41085.7)5.075

.665(00001.0)75

.665(00001.0-?=+

?=+

A

%

4.683160

101325

)2125(1085.72480%100)(4,,=?-??-=?--=

-b

g s g b s P B

t t A P ?

kg kj d t d i kg

g P B P d b q b q /78.591000

56

.13250025)100056.1384.101.1(10002500)100084

.101.1(/56.133160

684.010********

684.0622622

,,=?+??+=++==?-??=-=?

?

由i-d 图可知露点温度为19.4℃ 15 解:由公式:)75

.665(00001.0;)(,,υ

?

+

=--=

A P B

t t A P b

g s g b s

(1)∵t s1=t s2、υ1>υ2∴t g1=t g2,P sb1=P sb2,B 1=B 2 又 υ1>υ2∴A 1φ2 (2)υ1=υ

2

?A 1=A 2;t s1>t s2?P sb1>P sb2 ; P gb1=P gb2,B 1=B 2 ∴φ1>φ 2

第三章(P65) 解:(1))`/(455.03

.23193.002.058.01.081.024.07.811

1

1

12K m W K w

n

=+

+++=

++=

αλδα

(2)Q=KF(t w -t n )=0.455×400×(30+20)=9100w=32760kj/h (3)Q 吸=αw F (t w -τw )①;Q 导=

)(n W F ττλδ

-∑②; Q 散=α

n

F(τn -t n )③

已知Q 吸=Q 导=Q 散,F=400m 2

,αn =8.7W/(m 2

·K),αw =23.3W/(m 2

·K),

4902.093.002

.058.01.081.024.0=++=∑λδ 代入式①②③,得τ

n

=-11.1℃ τw =26.67℃

4 由i-d 图查得当t=25℃,φ=60%的空气露点温度t l =17℃,取a=1,则

[])`/(87.11

)424()

11724(72.8)()1(2max K m W a

t t t t K w n l n n =?+--?=

-+-=

α

第四章(P104)3 解:室外空气状态H ,室内空气状态B ,混合后空气状态C 。混合空气在喷水室与水接触后,空气状

态由C

变化

至K',其中取Δd=0.5g/kg 。

在i-d 图上可知i B =72kj/kg,t B =30℃,φB =60%,d B =18.6g/kg; i H =86kj/kg,t H =34℃,φH =60%,d H =22.9g/kg; i K'=70kj/kg,t K'=24℃,φK'=95%,d K'=18.1g/kg 。 设被处理的空气量为W,不用回风所需制冷量Q=W (i B -i H )=14W

采用80%回风时在i-d 图上可得C1点,即i C1=83.2kj/kg,Q 1=W (i C1-i K')=13.2W; 采用60%回风时在i-d 图上可得C2点,即i C2=83.2kj/kg,Q 2=W (i C2-i K')=10.4W; 采用40%回风时在i-d 图上可得C3点,即i C3=83.2kj/kg,Q 3=W (i C3-i K')=7.6W 。

由上可知Q>Q 1>Q 2>Q 3,即不用回风和用80%、60%、40%回风这四种空调过程所需制冷量逐渐减少。

5解:(1)已知t 1=0℃,φ1=45%;t 2=11℃,φ2=90%可在i-d 图上查得i 1=4kj/kg,d 1=1.6g/kg;i 2=30kj/kg,d 2=7.4g/kg 。 Q=G (i 2-i 1)=L ρ(i 2-i 1)=25000×1.2×(30-4)=780000kw

(2)Δd=d 2-d 1=7.4-1.6=5.8g/kg 即处理后空气的含湿量增加了5.8g/kg 。 8解:已知t 1=30℃,φ1=70%;t 2=17℃,φ2=67.5%;t 3=21.5℃,φ3=90%可在i-d 图上查得: i 1=78kj/kg,d 1=18.6g/kg;i 2=37kj/kg,d 2=8g/kg ;i 3=59kj/kg,d 3=14.5g/kg 。 (1)设两种空气混合的空气状态为0:

因为喷水室采用循环水处理,所以焓值不变,即i 0=i 3

∴L 1i 1+L 2i 2=(L 1+L 2)i 0=(L 1+L 2)i 3 78×10000+37L 2=(10000+L 2)×59?L 2=8683m 3

/h

(2)由含湿量的定义可知: 状态1中干空气量为11000111

+=

d L W ρ,状态2中干空气量为1

1000222+=d L W ρ

状态1中干空气量为W 0=W 1+W 2=22062kg/h ∴kg g W W L L d /7.131000)(0

210

=?-+=

ρ

ΔW=W 0(d 3-d 0)=17649.6g 即喷水室内蒸发掉17649.6g 10解:在i-d 图上可知i B =60kj/kg,t B =24℃,φB =75%,d B =14g/kg; i H =-2.5kj/kg,t H =-4℃,φH =60%,d H =1.4g/kg;

i K =57kj/kg,t K =21℃,φK =90%,d K =14g/kg ;i C =57kj/kg,t C =22.2℃,d C =13.2g/kg 。 (1)验算新空气量的比例:

%8.4=--=H

B C

B i i i i BH B

C <10% 则利用预热器加热,令MB=10BC ,i B -i M =10(i B -i C )?i M =30kj/kg 在在i-d 图上可得d M =8g/kg ,t M =9.6℃

h kg i i Q Q i i Q G K

B s

K

B y /7200057

603600

)115175(=-?-=

--=

-=

∑∑

验证换气次数22

.130********=?==

ρv G n <5 ∴调整通风量L'=5v=150000m 3

/h G ’=L'ρ=180000kg/h=50kg/s G 新= G ’×10%=5kg/s ;G 回= G ’×90%=45kg/s

(2)kw i i G i i G i G Q H M H N 5.162)5.230(5)(10

)(1010'

''1=+?=-=-=?= (3)kw

Q Q i i nv Q s K B 90)115175()5760(3600

2.1300005)

()(3600

2=---??=---=

∑∑ρ

又kg kj i i i nv Q K K K /8.58)(3600''2=?-=

ρ 在i-d 图上可得t K ’=23℃ (4)喷水量所需要的接触系数5.08

.192.228

.192111122

=---=---

=s C s K t t t t η

从表4-3可查得等焓加湿过程η2的实验公式29.015.02

)(75.0μυρη=

将η2=0.5,υρ=3kg/m 2

·s ,得μ=0.14 ∴W=L'ρμ=150000×1.2×0.14=25200kg/h

喷水温度t s =t sz =19.2℃(CK 与φ=100%的交点即可确定喷水温度) (5)图

第七章(P193)1 解:在20℃时,水的ν=1.01×10-6m 2/s (1)当流速υ

=0.1m/s 时,4.155910

01.11075.151.0Re 6

3

=???==--νυd <2320 ∴液体属于层流流动。 04.0Re 64==λPa d l l R h m m 05.32.12

1

.01.001575.02004.022=????=?==ρυλ (2)当流速υ

=2m/s 时,3118810

01.11075.152Re 63=???==--νυd >2320 ∴液体属于湍流流动。 033.0)Re

68(

11.025

.0=+?=d λ Pa d l l R h m m 6.1002.12

2

201575.020033.022=????=?==ρυλ

4 解:由附录表31编号22查得局部阻力系数575.0)2

.01

.0(7.04.0)(

7.04.022=?+=?+=F f ξ 已知s m s m h m m kg /5.7/36002.05400/5400,/2.13

3

=?=

==υρ Pa h j 4.192.12

5.7575.022

2=??==∴ρυξ 5 解:根据

6.1,405.01.0===z

zh zh z F F υυ

,在α=30°的条件下,查附录表31编号38得,5.0,15.0=-=zh z ξξ,则直管局部阻力Pa h z z

j 25.22.125515.022

-=???-==ρυξ支管局部阻力Pa h zh zh j 2.192.12

885.022

=???==ρυξ 6 解:s m F L z z z

/103600

05.01800

=?==

υ s m zh /55.11360002165.0900=?=

υ (1)理论汇流速度:

s m L L

L L zh zo

zh z zo z zo /4.945cos 55.112700

9001027001800cos '=??+?=

+=

αυυυ

075.02700

=?=

υ

1464.0)104.91(5.0)104.9()10

10()

1(5.0)()(22'

2'2=-?+??????-=-+??????-=∴zo zo zo zo zo

z z υυυυυυξ

48

.0)104.91(5.0)104.9()1055.11()

1(5.0)()(22'

2'2=-?+??

????-=-+??????-=zo zo zo zo zo zh zh υυυυυυξ (2)由(1)知,0=z ξ即采用等速管道内'

zo zo z

υυυ== 即

30cos 55.112700

900

102700180010cos ''''=???+?=

+=

αααυυυzh zo

zh z zo z zo L L

L L

8 解:因条缝风口射出气流属扁平气流,故用扁平发射口算式:

m a b l 0824.025

.004

.0515.0515

.00=?==<<2.3m 故采用主体段公式计算: s m b ax

oj oj

oj xj /28.3205

.004

.03

.225.0582

.0205.0582

.05.0=?+?=

+==υυυυ

9 解:Pa P d 6.482.12

992

2

=??=

=

ρυ由题意知:mm H H gH P P d 610810'

=???===?ρ 10解:(1)Pa gH P 2.391048.910003

111=???==-ρ s m P /08.82.12

2.392

12

12

11=??=

?=υυρυ

(2)Pa gH P 12.5331048.9136003222=???==-ρ s m P /81.292.12

12.5332

22

22

22=??=

?=

υυρυ

(3)Pa O mmH l h P 67.3784.3)445sin(1000

81050sin 10002'3==??=== αρ s m P /92.72.12

67.372

32

32

33=??=

?=

υυρυ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1 一、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三要素:1. 网络服务2. 传输媒介3. 通信协议 分布式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分布在网络中的多台或所有计算机中 资源控制策略:网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但对资源的共享并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共享,任何一个网络都要对自己的提供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及可靠性,并限制用户的资源的访问。 WAN:一个非常大的网。不但可以将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起来,也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 LAN:一般指规模相对较小的网络,在地理上局限于较小的范围,通信线路不长 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B/S:在C/S模型之后发展起来的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型 客户机/网络模型:用户登录或访问到的不是某个服务器,而是某个网络!用户与某个服务或一组服务连接,其服务并不属于某个服务器,而是属于整个网络。 二、填空题 1.无论是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研制,都是围绕着网络共享能力的开发。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网络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在每个数据分组中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指明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另一个是对数据进行验证的差错控制信息。 3.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将通过的不仅是多个通信结点,通过还可能是多种和多个网络。 4.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是:集中式网络服务方式和分布式网络服务。 5.集中式网络服务的劣势之一是由于集中式服务汇集于一点,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灾难性地数据丢失或降低可用性;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优势之一是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当一处存储设备的出现故障时,只影响该存储系统的文件服务器上的其他存储设备或其他服务器中的数据将不会受到破坏,并能保证网络正常工作并提供服务。 6.任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将提供或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它们是:文件服务打印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 7.应用服务不同于文件服务,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应用服务不仅允许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同时还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处理能力(共享CPU)。 8.通信子网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控制,具体地实现把信息从一台主机传到另一台主机 9. 在网络协议的层次化结构中,相邻层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指_低一层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变不影响高层功能的执行。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 1. 资源共享 2. 寻址与差错控制 3. 路由选择 4. 会话建立与管理 5. 数据通信与异构多重网络之间的通信 6. 高带宽与多点共享 7. 消除系统之间的差别与加密 8. 负载平衡与拥塞控制 2.简述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与计算机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 网络体系结构都是对计算机网络的抽象说明的概念性框架。而网络的实现,则是具体地配置为完成特定的网络服务所需要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方法。可见,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然而,任何实现都应该与体系结构一致

(完整版)现代通信系统与网络课后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 1.你对信息技术如何理解?信息时代的概念是什么? 答:信息技术是研究完成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再生和控制的技术,是解放、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概念是信息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和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 2.NII GII的含义是什么? 答: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G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3.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答:现代通信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核心是计算机技术。 4.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服务,哪些是模拟通信,哪些是数字通信。 答:模拟信号的电信号在时间上、瞬时值上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技术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干扰严重,频带不宽、频带利用率不高、信号处理难、不易集成和设备庞大等。数字信号在时间,瞬时值上是离散的,编为1或0的脉冲信号。 5.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便于存储、处理;数字信号便于交换和传输;数字信号便于组成多路通信系统;便于组成数字网;数字化技术便于通信设备小型化、微型化;数字通信抗干扰性强,噪声不积累。 6.为什么说数字通信抗干扰性强?噪声不积累? 答:在模拟通信中,由于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因此

很难把噪声干扰分开而去掉,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的传输质量会越来越恶化。在数字通信中,传输的是脉冲信号,这些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同样会有能量损失,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未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可在适当距离或信号终端经过再生的方法,使之恢复原来的脉冲信号,消除干扰和噪声积累,就可以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 7.你对网络全球化如何理解?它对人类生活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认为网络全球化是以内特网为全球范围的公共网,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全球各大网络公司抢占内特网网络资源,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投资研发的网络,全球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是即能实现各国国情的应用服务,又能实现突破地区、国家界限的世界服务,使世界越来越小。 8.什么是现代通信?它与信息网关系如何? 答:现代通信就是数字通信系统与计算机融合,实现信源到信宿之间完成数字信号处理、传输和交换全过程。 信息网是多种通信系统综合应用的产物,信息网源于通信系统,但高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各种网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通信系统可以独立地存在并组成网络,而通信网不可能离开系统而单独存在。 9.信息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各自有何特点? 答:有星型网,以一中点向四周辐射,现在的程控交换局与其所在的各电话用户的连线就是这种结构。

《空调工程(第3版)》试题答案(17)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湿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仅仅取决于空气温度。 2、直接蒸发冷却和间接蒸发冷却都能使被处理空气实现降温加湿过程。 3、利用液体吸湿剂除湿时,能实现降温除湿过程。 4、相对湿度的定义是湿空气中含湿量与饱和含湿量的比值。 5、对于空调房间而言,某一时刻的得热量总是大于冷负荷。 6、影响空调区域气流组织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回风口位置和形式。 7、二级泵变流量系统中,一次环路定流量运行,二次环路变流量运行。 8、空调房间瞬时得热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可以立刻构成房间瞬时 冷负荷。 9、闭式循环一级泵系统中,冷水泵扬程为管道阻力、管件阻力、冷水机组蒸发器阻力和末 端设备空气冷却器的阻力之和,并考虑安全系数。 10、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仅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并不起到节能效果。 二、问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用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时可以实现哪几种过程?空气冷却器能否加湿? 答:(1)对于空气加热器,当边界层温度高于主体空气温度时,可以实现等湿升温过程;(2)对于空气冷却器,当边界层空气温度虽低于主体空气温度,但高于其露点温度时则将发生等湿、冷却、降温过程; (3)当边界层温度低于主体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将发生减湿、冷却、降温过程。 空气冷却器不可以实现加湿过程。 2、直流式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有何意义? 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直流式系统使用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 吸收余热、余湿后又全部排掉, 因而室内空气得到100%的置换。新风机组承担了室内全部的潜热负荷, 室内无冷凝水, 因此大大减少了致病的可能性, 室内空气品质也大大改善, 室内卫生、安全。 新风机组除了承担新风负荷外, 还承担室内全部潜热负荷, 部分或全部显热负荷,负荷大,出风温度低,机器露点低。系统能耗大,因此新风和排风之间采用热回收装置, 进一步节约能耗。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徐敬东、张建忠编著)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B )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 一、填空题 (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 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 (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 A.内存中 B.网卡上 C.硬盘上 D.高速缓冲区 (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 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正常现象 (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 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 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完整版)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后题答案

1.3计算机通信的本质 计算机通信与传统的电话通信、电报通信不同,计算机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包括服务器),或人(通过终端、微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信息的生成、传送、交换、存储和处理,其实质是计算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1.8现代电信网的组成 现代电信网是一个复杂的通信系统。从通信模型的角度分,现代电信网的组成可包含三个部分:终端子系统、交换子系统和传输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面向公众提供全程、全网的数据传送、交换和处理服务。 从网络角度来分,传输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中继传输系统和用户传输系统。从传输信息特征来分,可分为模拟传输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两种。 1.15物联网: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或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 2.4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网络协议,简称为协议。 网络协议的3个基本要素: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定时规则:明确实现通信的顺序、速率、速配及排序。 2.7OSI服务与协议的关系及区别: 关系:首先,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它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其次,协议是水平的且协议是控制对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另外,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称为服务。 区别:服务是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想他的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服务描述两层之间的接口,下层是服务的提供者,上层是服务用户;而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间交换帧,数据包的格式和意义的一组规则。 2.9协议数据单元(PDU):在不同的开放系统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是在相关层的通信规程控制下完成的,这类信息传送单元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它由两部分组成:上一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本层的协议控制信息(PCI)。 OSI各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接点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是加强物理层传输比特的主要功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线路。 网络层: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其关键问题之一是使用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将每个报文分组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 传输层:主要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且在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

通风与空调工程试卷C附答案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通风与空调工程》试卷 C(闭) 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按通风系统动力的不同,通风方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2、地下建筑内的排烟措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3、按照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4、空气幕按风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通风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6、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划分,可分为、 和。 7、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的确定,即取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即取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 。 8、风机盘管系统的三种新风供给方式分别为、 和。 9、按空调系统的用途不同,可以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类。。 10、新风量的确定要考虑三个因素:、、和。 11、按照驱动动力不同,冷水机组可以分为和两类。 12、风管水力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1页共6页和。 13、按其原理分,消声器主要有、、和 四种类型。 14、净化空调的空气过滤器的两个性能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5、太阳能空调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二.判断题 1.利用喷水室喷循环水处理空气,可以实现等焓加湿过程。() 2.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 3.在非等温自由射流中,冷射流的轴线往上翘,热射流的轴线往下弯。() 4.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无论采用何种末端装置,都可以节约风机动力。() 5.喷水室前挡水板有挡住飞溅出来的水滴和使进风均匀的作用。() 6.表冷器处理空气,空气量多时宜串联,空气温降大时宜并联。() 7.阿基米德数Ar的正负和大小决定了非等温自由射流弯曲的方向和程度。()8.群集系数可以大于1。() 9.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目前常采用静压复得法。() 10.噪声在风管内经过弯头、变径管等处时,可产生自然衰减。()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什么是空调房间的得热量和冷负荷,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2页共6页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_吴功宜(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选择题培训讲学

第一章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是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 2、早期ARPANET 中使用的IMO从功能上看,相当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 3、关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哦死参考模型为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了理 论依据 4、ARPANET最早推出的网络应用是TELNET 5、对ARPANET研究工作的描述错误的是提出了ipv6地址的划分方法 6、以下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物联网的应用可以缓解ip地址匮乏问题 7、以下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WMAN不需要有基站 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定义药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TCP/IP 9、以下属于定义中错误的是“intranet”是依据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组建的计算机网络 10、以下关于网络拓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网络拓扑研究的是资源子王中节点的结构关系问题 11、以下关于网络分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连接用户计算机身边10m之内计算机等数字终端设备的 网络称为WSN 12、以下关于广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广域网的核心技术是线路交换技术 13、以下关于网络城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 14、以下关于局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544~51.84Mbps)、低误码率 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15、以下关于蓝牙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 802.15.4标准兼容 16、以下关于ZigBee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802.15.4的MAC层协议不兼容 17、以下关于ISP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一层的国家服务提供商NSP是由ISOC批准的 18、以下关于internet核心交换与边缘部分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边缘部分的段系统是由路 由器组成 1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环中数据可以沿两个方向逐站传送 20、以下关于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第二章 选择题 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 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B.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0SI体系结构 C.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 D.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 3.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B.易于实现和标准化 C.允许隔层通信是0SI参考模型灵活性的标志 D.实现技术的变化都不会对整个系统工作产生影响 4.以下关于0SI参考樽型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术语"0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可以用于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B.0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C.0SI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方法 D.0SI参考模型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通信网络基础 (李建东 盛敏 )课后习题答案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 TM 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 ,ISDN ,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 链路,利用PSTN 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 和56kb/s ;(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 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 ,x 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 ,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 信道(64kb/s ),D 信道(16kb/s 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 ~2Mb/s ;(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 ,56kb/s 或64kb/s 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 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 ;(3)SDH (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 ;(4)光波分复用WDM ,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 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 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 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 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 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 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 ,再将CS-PDU 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 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 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 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1.10解:()()Y t t X +=π2cos 2 ()()Y Y X cos 22cos 21=+=π

《空调工程(第3版)》试题参考答案(4)

参考答案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空调负荷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并作为选择(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2、二次回风系统与(一次回风系统)相比,既节省了(再热器的加热量),又节省了(数值等于再热器加热量的冷量)。 3、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比全空气系统节省(空间),比带冷源的分散设置的空气调节器和变风量系统造价(低廉)。 4、下部送风系统包括(置换通风)系统、(工位与环境相结合的调节)系统和(地板下送风)系统。 5、空调水系统包括(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 6、空气的净化处理按被控制污染物分为(除尘式)和(除气式)。 7、空调房间内温度、湿度通常用(温度、湿度基数)及(允许波动范围)两组指标来规定。 8、水与空气的热湿交换与湿球周围的(空气流速)有很大的关系,(空气流速)愈大,所测得的(湿球温度)愈准确。 9、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应由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及空调自动控制调节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10、在空调工程中,最常用的固体吸湿剂是(硅胶和氯化钙);使用固体吸湿剂的空气处理过程是(等焓升温)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为什么湿工况下的空气冷却器比干工况下有更大的热交换能力? 答:因为边界层空气与主体空气之间不但存在温差,也存在水蒸气分压差,所以通过换热器表面不但有显热交换,也有伴随湿交换的潜热交换。 2、为什么说在空调设计中,正确的决定送风温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答:因为在保证既定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加大送风温差有突出的经济意义;但送风温度过低,送风量过小,则会使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受到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实现了网络的哪几层协议? 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是单个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它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对于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介质的 访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来规范介质的访问方式,从而使网络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传输介质传递信息。 (3) 串/并行转换。因为网卡通过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而网卡与网络的通 信线路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联系,所以网卡应具有串/并行转换功能。 (4) 发送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数据转变为适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即编 码;接收时,将到达网络中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形式,即译码。 2.网卡有几种分类方式? 1.按连接的传输介质分类 2.按照总线类型分类 3.使用粗缆、细缆及双绞线的网卡接口名称分别是什么? 粗缆网卡使用AUI连接头,用来连接收发器电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网卡的使用了。 细缆网卡使用BNC连接头,用来与BNC T型连接头相连,现在也很少使用,在一些布网较早的单位还可以见到。连接同轴电缆的网卡速率一般为10 Mb/s。双绞线网卡是现在最常用的,使用RJ-45插槽,用来连接网线的RJ-45插头。 4.简述安装网卡的主要步骤。 对于台式计算机,若使用USB网卡,则只要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中就可以了; 若使用ISA或者PCI网卡,则需以下安装步骤: (1) 断开电源,打开机箱。 (2)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网卡插槽,图3.8所示为ISA插槽和PCI插槽。选择 要插入网卡的插槽,将与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留下空缺位置 (3)将网卡的金属挡板朝向机箱背板,网卡下方的插条对准插槽,双手均匀用 力将网卡插入插槽内,这时网卡金属挡板正好填补了上一步操作留下的空缺位置 (4) 根据机箱结构,需要时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合上机箱即可。 对于笔记本电脑,网卡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找到笔记本的PCMCIA 插槽,如图3.10所示,然后将PCMCIA网卡有金属触点的一头插入PCMCIA 插槽,这样网卡就安装好了 5.集线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6.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中,级联与堆叠连接方式有什么异同? 1.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他集线器相连,堆叠是通过集线器背板上的专用堆叠 端口连接起来的,该端口只有堆叠式集线器才具备。 2.距离不同堆叠端口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专用的。堆叠连接线长度很短,一般不超过1 m, 因此与级联相比,堆叠方式受距离限制很大。 3.但堆叠线缆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再加上堆叠单元具有可管理 性,这使得堆叠方式在性能方面远比级联方式好。 7.交换机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换机是二层网络设备(即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矩阵分析第3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1、 已知()ij A a =是n 阶正定Hermite 矩阵,在n 维线性空间n C 中向量 1212(,,,),(,, ,)n n x x x y y y αβ==定义内积为(,)H A αβαβ= (1) 证明在上述定义下,n C 是酉空间; (2) 写出n C 中的Canchy-Schwarz 不等式。 2、 已知2111311101A --?? =? ? -?? ,求()N A 的标准正交基。 提示:即求方程0AX =的基础解系再正交化单位化。 3、 已知 308126(1)316,(2)103205114A A --?? ?? ????=-=-?? ?? ????----?? ?? 试求酉矩阵U ,使得H U AU 是上三角矩阵。 提示:参见教材上的例子 4、 试证:在n C 上的任何一个正交投影矩阵P 是半正定的Hermite 矩阵。 5、 验证下列矩阵是正规矩阵,并求酉矩阵U ,使H U AU 为对角矩阵,已知 1 31(1)612A ????? =????????? ? 01(2)10000i A i -????=??????,434621(3)44326962260i i i A i i i i i +--????=----? ???+--?? 11(4)11A -?? =?? ?? 6、 试求正交矩阵Q ,使T Q AQ 为对角矩阵,已知

220(1)212020A -????=--????-?? ,11011110(2)01111011A -?? ??-? ?=?? -??-?? 7、 试求矩阵P ,使H P AP E =(或T P AP E =),已知 11(1)01112i i A i i +????=-????-??,222(2)254245A -?? ??=-?? ??--?? 8、 设n 阶酉矩阵U 的特征根不等于1-,试证:矩阵E U +满秩,且1 ()() H i E U E U -=-+是Hermite 矩阵。反之,若H 是Hermite 矩阵,则E iH +满秩,且1 ()()U E iH E iH -=+-是酉矩阵。 证明:若||0+=E U ,观察0-=E U λ知1-为U 的特征值,矛盾,所以矩阵E U +满 秩。()()1 1()()()--=-+=-+-H H H H H i E U E U i E U E U ,要H H H =,只要 ()()1 1()()()()()()---+-=-+?--+=+-?-=-H H H H H H i E U E U i E U E U E U E U E U E U U U U U 故H H H = 由()0+=--=E iH i iE H 知i 为H 的特征值。由Hermite 矩阵只能有实数特征值可得 0+≠E iH ,即E iH +满秩。 111111()()()()()()()()()()()()------=+-+-=+-+-=++--=H H H U U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iH E 9、 若,S T 分别是实对称和实反对称矩阵,且det()0E T iS --≠,试证: 1()()E T iS E T iS -++--是酉矩阵。 证明: 1111 [()()]()()()()()()----++--++--=++--++--H E T iS E T iS E T iS E T iS E T iS E T iS E T iS E T iS 11()()()()--=++++----=E T iS E T iS E T iS E T iS E

通信网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完整版

2.2 求M/M/m (n )中,等待时间w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M/M/m (n )的概率分布为: 1 1010011!)(!)(--=--?? ????--+=∑m r m n m k m m p k m p ρρρρ ??? ? ???>≤≤-≤≤=n k n k m p k m m k p k m p k m k k 0!10!)(00ρρ 假定n>m ,n ≥0,现在来计算概率P{w>x},既等待时间大于x 的概率。 ∑=>?=>n j j j x w P p x w P 0 }{}{ 其中,P j {w>x}的概率为: n j m x w P n j m i x m e x w P m j x w P j m j i i x m j j ≤≤=>-≤≤? = >-≤≤=>∑-=-1 }{1! )(}{1 00 }{0 μμ 可得: x m m n n i m m n i i x m m n m j n m j i i x m j m n n m j m j i i x m j e m m P x w P 则 若n P i x m e P m m i x m e P m m P i x m e P x w P )(010 010010 ! )(1}{1!)(!!)(!! )(}{λμμμμρρρρρμρμρμ--+--=--=-=--=-=-?-=>∞→+--?=??????+??=+??=>∑∑∑∑∑ 特别的,新到顾客需等待的概率为: ! )(1}0{0m m P W P m ρρ? -=>

] )! 1() ()!1()(!)()([)1(!)(而 1 2 10--------=----=---∑m n m m m n x m i x m e m P m x f m n n m n i m n m i m x m m w μλμρλμρλλμρρμ n m k k x m m m w P w P P w P 注: e m m P m x f 在n =∞===--=∞→∑-=--}{}0{)() 1(!)(10 )(0 λμλμρρ 2.4求M/D/1排队问题中等待时间W 的一、二、三阶矩m 1、m 2、m 3,D 表示服务时间为定值b ,到达率为λ。 解: ) () 1()(S B s s s G λλρ+--= 其中 sb st e dt e b t s B -∞ -=-= ? )()(δ 从而 sb e s s s G -+--=λλρ)1()( 又 ∑∞ ==0 )(i i i s g s G )1(!)(00ρλλ-=??? ? ??-?+-??? ??∴∑∑∞ =∞=s j sb s s g j j i i i b g λρ--=110 221)1(2)1(b b g λρλ---= 3 4232) 1(12)2)(1(b b b g λλλρ-+-= 3 4 332 3 222 114 43)1(4)21(6)0()1(6)2(2)0()1(2)0() () 1(24)1)(21(ρλρρλρρλρλλλρλ-+= ?='''-=-+= ?=''=-= -='-==--+-=b g G m b g G m b g G m b b b b g 2.5 求M/B/1,B/M/1和B/B/1排队问题的平均等待时间W ,其中B 是二阶指数分布: 100 ,)1()(212121<<>-+=--αλλλααλλλt t e e t f

空调工程试题.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 2 学期考试试卷(20 11级) 考试科目: 空调工程 选用试卷 A 适用专业 建环B 一、填空题 (20分) 1、以建筑环境为主要控制对象的空调系统,按其用途或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 空调系统和 空调系统。 2、HV AC 是控制 和 的技术,同时也包含对 系统本身所产生 的控制。 3、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与 的大小。 4、夏季冷负荷计算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时,应按 传热过程计算。 5、在假想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类型变化过程有 种。 6、风机盘管的风量调节分为 、 、 三档。 7、火灾烟气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隔断或阻挡、 和 。 8、洁净度等级 ,换气次数 ,含尘量越小。 9、工位送风是把处理后的空气直接送到 ,造成一个令人 满意的 。 10、美国ASHRAE55-92标准建议地面上方1.8m 和0.1m 之间的温差 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装 订 线

不大于。 二、选择题(20分) 1、空调工程中常用的衡量送风量的指标是()。 A 空气龄 B 新风量 C 送风量 D 换气次数 2、焓湿图上不能直接查到的湿空气状态参数是()。 A 密度 B 露点温度 C 饱和含湿量 D 水蒸气分压力 3、下列空气处理过程中,水蒸气所需要的热量取自空气本身的是()。 A 等焓加湿 B 等温加湿 C 等湿冷却 D 减焓加湿 4、造成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车间空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A 一次气流 B 二次气流 C 尘化气流 D 室外气流 5、实际使用空气过滤器的容尘量与()有关。 A 使用期限 B 初阻力 C 终阻力 D 实验尘 6、民用建筑的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等,宜采用()。 A 局部通风 B 自然通风 C 机械通风 D 全面通风 7、散发粉尘、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 A 负压 B 正压 C 正压或负压 D 压力为零 8、PPm是指()。 A 十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B 百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C 在1m3体积之中占有1cm3 D B与C均可 9、多级除尘器中第一级。除尘器一般不采用()。 A 袋式除尘器 B 旋风除尘器 C 惯性除尘器 D 重力除尘器

网络配置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当诊断网络的连接问题时,在PC的DOS命令提示符下使用ping命令,但是输出显示“request times out,”这个问题属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2当从interest 上的FIP站点上下载一个文件的时候,在 FTP操作的过程中,所关联的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哪层?(E)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3在主机在正确地配置了一个静态的IP地址,但是默认网关没有被正确设置的情况下。这个配置错误最先会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 (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4.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涉及保证端到端的可靠传输?(D)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5.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B)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7. 10Base-T使用哪种类型的电缆介质?(D) A. 以太网粗缆 B. 以太网细缆 C. 同轴电缆 D.双绞线 8. 下面关于CSMA/CD 网络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 A. 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都要通过整个网络,并且每一个节点都要接收并检验该数据 B. 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地址和MAC地址,它所发送的信号是直接送往目的地的。 C.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送到目的地 D. 信号都是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 9. 网络中使用光缆的有点是什么?(D) A 便宜 B. 容易安装 C.是一个工业标准,很方便购买 D. 传输速率比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都高10.当一台计算机发送一封E-mail给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打包所经历的5个步骤是;(A) A. 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B.比特,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 C. 数据包,数据段,数据,比特,数据帧 D. 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 第二章 1. 下面哪种网络协议在传输过程中既应用了UDP的端口,有应用了TCP端口?(E) A. FTP B. TFTP C. SMTP D.Telnet E. DNS 2. 下面哪些应用服务使用了TCP传输协议?(BDE) A. DHCP B. SMTP C. SNMP D.FTP E. HTTP F.TFTP 3.下面哪些IP地址是在子网192.168.15.19/28中有效的主机地址?(AC) A. 192.168.15.17 B. 192.168.15.14 C. 192.168.15.29 D. 192.168.15.16 E.192.1 68.15.31 4. 如果被分配了一个C类网络地址,但是需要划分10个子网。同时要求每一个子网内主机数量尽可能多。应该选择下面那一项子网掩码来划分这个C类网络? (C) A. 255.255.255.192 B. 255.255.255.224 C. 255.255.255.240 D. 255.255.255.248 5.当使用子网掩码/28来划分一个C类地址,E (AD) A.30个子网,6台主机 B.6个子网,30太主机 C. 8个子网,32台主机 D. 32个子网,18太主机 E. 16个子网,14台主机 6. 一个B类网络地址,它的掩码是255.255.255.0。下面那些选项是对这个网络地址的正确的描述?(D)

矩阵分析homework01答案

Homework1 1,show that U={(a,b,0)|a,b∈R}is a subspace of R3by proving it’s the span by vectors in R3.Find at least2sets of span-ning sets. Proof: Let V=span{(1,0,0),(0,1,0)}is a subspace.We want to prove U=V. Since(a,b,0)=a(1,0,0)+b(0,1,0)∈V,?U?V. And?x,y∈R,x(1,0,0)+y(0,1,0)=(x,y,0)∈U,?V?U. In all,U=V. {(1,1,0),(1,0,0)}is also a possible spanning set. 2,show that S={(a,b,1)|a,b∈R}cannot be a subspace. Proof: Take two vectors v1=(a1,b1,1),v2=(a2,b2,1),they are both in the set S. The addition of the two vectors:v1+v2=(a1+a2,b1+b2,2)∈S,?The set S is not closed under linear combination,so it’s not a subspace. 3,What is the dimension of Q={ax+ax2+bx3|a,b∈R}. Solution: The dimension of Q equals the size of a basis of Q(obviously Q is a vector space).Q can be written as span{x+x2,x3}.So the dim(Q) is2. 4,De?ne for p∈P n(a,b),the function N(p)=max a≤x≤b|p′(x)|, show that this is not a norm on P n(a,b). We just need to present an example of p. Let p(x)=1,then N(p)=max a≤x≤b|0|=0.If N(p)is a norm, p(x)=0,contradiction to the?rst property of norm. 5,show that x ∞is a norm. proof: 1.Let x=(x1,...,x n),Obviously, x ∞=max i|x i|≥0 if x ∞=0,|x i|≤0?x i=0,for i=1,...,n.So if x ∞=0,then x=0. 2.Letα∈C, 1

中央空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40分) 1. 为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科研活动对室内气候条件的要求,就需要对空气进行适当的 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压力、洁净度、气流速度、噪声、含尘浓度等保 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制造人工室内气候环境的技术措施,称为空气调节。 2. 空气的清洁度主要由新鲜度和洁净度两方面来衡量。 3. 绝对湿度反映湿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量的多少,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 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4. 热湿比,又称为角系数,表示为房间余热与余湿之比;又表示为室内状态点和送风 Q -:h 1000 状态点的焓差和焓湿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W . ;其单位是KJ/kg。 5. 冷却去湿过程的特点是:含湿量减少,焓值减少,干球温度降低,热湿比大于0。 6. 若喷水室的喷水温度t w<进口空气的t i,则实现的过程为冷却去湿过程:若t w = t s,则实 现的过程为等焓加湿过程,又称为喷循环水过程或绝热加湿过程;若t w=100 C,则实现的过程是等温加湿过程过程。 7. 通常喷水室的冷却去湿过程喷水密度为粗喷;色热加湿过程为中喷」温加湿过程 为细喷。 8. 水泵或风机的工作点应处在高效率区和位于q v _ H曲线最高点的右侧下降段。 9. 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指的是膨胀管与溢水管之间的容积。 10.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以下简称设计规范),对舒适性 空调的室内设计参数的规定是:夏季空调室内风速不应大于0.3m/s。 11. “设计规范”规定,空调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12. 按送风管的套数不同,集中式系统可分为单风管式和双风管式。 13. 通常只有面积很大的单个房间,或者室内空气设计状态相同、热湿比和使用时间 也大致相同,且不要求单独调节的多个房间才采用集中式系统。 14. “设计规范”规定,当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采用变风量系统能满足要求时,不宜采 用定风量再热式系统。 15. 空调系统按风管中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分为低速空调系统和高速空调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