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系统重点

飞机系统重点
飞机系统重点

1、飞机机翼外载荷的类型,什么是卸荷作用

机翼外载荷分为空气动力P气动、结构质量力P质量、部件质量力P部件。

卸荷作用:在机翼上安装部件、设备等,其重力向下与升力方向相反,相当于飞行中减小了机翼根部的内力值。(卸载作用)

2、飞机机翼的型式,以及各自结构特点

1.梁式机翼,梁强、蒙皮薄、桁条少而弱;

2.单块式机翼,多而强的桁条与较厚蒙皮组成壁板,再与纵墙和肋相连而成;

3.多腹板式(多墙式)机翼,机翼无梁、翼肋少,布置5个以上纵墙,蒙皮厚;

4. 夹层和整体结构。夹层结构,上、下壁板有两层很薄的内、外板,中间夹很轻的蜂窝、泡沫或波形板粘合;整体结构,整块铝镁合金板材加工成蒙皮、桁条、缘条的合并体与纵墙连接。

类型:硬式传动;软式传动;混合式传动

硬式传动机构组成:刚性构件:如传动杆、摇臂、导向滑轮等。可以承受拉力或者压力。可以利用差动摇臂实现副翼差动,即驾驶盘左右转动时,副翼上、下偏转的角度不同。

软式传动机构组成:钢索、滑轮、扇形轮、导向孔、摇臂、松紧螺套或钢索张力调节器等。混合式传动机构组成:既有硬式、又有软式传动构件,利用二者的优点,避免缺点。一般在操纵信号的输入和舵面作动段采用硬式传动,中间段采用采用软式传动。

6、飞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主要附件

组成:供压系统、传动系统、操纵控制系统、工作信号

主要附件:油箱、油泵、油滤、蓄压器、动作筒、液压马达、液压控制活门

7、液压系统传动装置的类型(?)

动作筒、液压助力器、液压马达

9、飞机前轮偏转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手段

保证机轮滑行转弯的稳定,必须有适当的稳定距;控制前轮偏转必须有转弯系统;为了使飞机里低吼前轮回到中立位置,必须有中立结构;防止滑跑时前轮产生摆振须有减摆装置;有的小型飞机经旋转筒带动支柱内筒使前轮偏转,防止支柱内、外筒相对转动而加剧密封装置磨损,内筒端头必须安装旋转接头

10、起落架收放锁定装置的作用,型式以及组成

作用:用于将起落架可靠地固定在要求的位置

1.挂钩式收上锁:上锁动作筒、锁钩、锁簧、锁销;

2.撑杆式放下锁:开锁动作筒、可折撑杆、可折锁杆;

3.液锁式收上锁

滑跑减速力的来源:放出减速板与襟翼的气动阻力、发动机反推力、刹车时的地面摩擦力刹车系统的型式:独立刹车系统、液压增压刹车系统、动力刹车控制系统

14、俯仰配平的基本原理

由于民航飞机纵向尺寸较大,如果重心偏前或偏后,单靠升降舵无法完全实现纵向操纵,因此采用可调水平安定面来改善飞机的操作性与稳定性(安定面偏转1度效果相当于升降舵偏转2.5~3.5度),所以俯仰配平是指对水平安定面的操纵。可调水平安定面后缘一般铰接于机身结构上,前缘由螺旋动作筒驱动上下偏转,其范围约为+1 度~ -12度。配平后升降舵回中立位,以减小阻力,提高操纵性

俯仰配平操纵一般有三种方式:人工机械配平、主电动配平、自动驾驶仪配平

15、增升装置的组成及操纵方式

增升装置:通常包括后缘襟翼、前缘缝翼,有时还有前缘襟翼(克努格襟翼);

操纵方式:襟翼和缝翼的操作控制:通常由襟翼手柄统一控制。正常为液压收放,备用为电动或液压,前缘装置备用放下不能收上。

(1)小型飞机襟翼的操纵一般为电动

(2)大、中型飞机的前缘增升装置的正常驱动动力一般为液压,后缘近一点的备用动力为电动。

16、现代大型客机液压传动使用的液压油的类型

植物基液压油、矿物基液压油、磷酸酯基液压油

17、飞机燃油泵的类型及作用

增压泵:保证向发动机驱动泵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油。

超控泵:用于控制耗油次序。

转输泵:某油箱燃油转输至其它油箱或放油管路。(电动离心式)

引射泵:利用增压泵的部分压力油流过文氏管抽吸无泵油箱的燃油至消耗油箱。

搜油泵:将辅助油箱的剩余燃油抽至主油箱。(文氏管式)

18、升压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组成装置及作用

热交换器:利用与冲压冷空气热交换冷却空调引气。

压气机:吸收涡轮功,提高涡轮进口压力以提高冷却涡轮降温效率。

冷却涡轮:使热空气膨胀作功,消耗其内能而降温。

风扇:抽吸冷空气加速流过热交换器(三轮式空气循环机风扇也吸收涡轮功)。

水分离器:分离涡轮出口(或入口)冷空气中水分,喷入冲压空气入口提高热交换器效率,减小供气湿度。

19、交输供油的原则和操作顺序

原则:保证连续供油;先开交输活门后关增压泵

操作顺序:1.两边机翼油箱的油量不平衡时:由油量多的油箱向两台发动机供油。2.空中单发时:由两边油箱向一台发动机供油;确认失效发动机一边的增压泵工作正常,打开交输活门,关断工作一边的增压泵,平衡后,两边油箱同时供油。

20、飞机防冰的主要方式及应用部位(?)

主要方式:机械除冰、液体防冰、气热防冰和电热防冰等

应用部位:1、空速探头、皮托管、温度探头、失速警告传感器及结冰探测器等一般采用电热防冰。2、飞机翼面包括机翼、尾翼前缘与前缘缝翼、襟翼等。小型低速飞机一般采用气动法除冰与气热防冰;现代客机则主要采用气热防冰。3、驾驶舱风挡防冰一般采用液体防冰与电热防冰两种,有的小飞机两种方法都采用,大飞机主要采用电热防冰,有的飞机也采

用气热防冰和除雾。

21、支柱套筒式起落架的组成中的组成及主要承力装置(?)

由外筒和活塞杆套接起来的缓冲支柱组成,机轮直接连接在支柱下端,支柱上端固定在飞机机体骨架上。

支柱套筒式起落架的减震支柱由内、外套筒组成,外筒一般上连机体,内筒下挂机轮。

22、调整补偿片的种类及其作用

1.配平调整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用配平调整片进行配平,对飞机产生某些不需要的姿态趋势进行修正,控制飞机平衡,在不实施操纵的情况下也可保持直线和水平飞行。

2.随动补偿片:随动补偿片被操纵偏转后,产生的空气动力带动舵面反方向偏转,驾驶员只需克服调整片本身的铰链力矩,可减小飞行员的操纵感力。

3.反补偿片:当舵面偏转时反补偿片自动随舵面偏转,而且偏转角度大于舵面偏转角度,增大操纵所需力量,防止操纵过量,所以在升降舵(或全动平尾)后缘装有反补偿片,以便给飞行员提供适当的感力。

23、飞机油箱系统的型式及特点,油箱的基本组成

按位置分类:机翼油箱、机身油箱(中央油箱)、机翼或机身辅助油箱、外挂式副油箱。

按结构分类:固定油箱(包括硬壳式油箱和软油箱)、结构油箱等。

基本组成,特点:1、硬壳式油箱,由铝合金制成。优点:抗漏性好;由铝合金制成;可整体更换。缺点:不能充分利用空间;增加了重量。2、软油箱,由多层合成橡胶或尼龙织物制成。优点:安全性较高;有固定框架制成,可整体更换;较好地利用了空间;缺点:增加了飞机重量。3、结构油箱,由机翼蒙皮壁板、端肋和翼梁腹板围成的结构空间,内表面涂上密封材料而成。优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结构空间;将翼肋作为隔板,并安装上单向活门,可防止燃油在油箱内耒回振荡;使油箱重量减小而加油量增大。缺点:制造、维护困难,成本高。

24、飞机油箱通气的用途和方法

油箱通气用途:消除油箱内外压差(正压或负压),保证加油和供油顺利;避免产生过大压力差损坏油箱结构;避免出现空隙现象,提供一定的正压力作用在由平面上,另外还可排出高温燃油蒸汽,防止形成爆燃条件。

方法:正常通气时,外界空气从冲压通气口进入通气油箱,然后分别进入通气桁条,再从主油箱和中央油箱的出气口流出;爬升时,浮子活门将后部正常通气口关闭,前部通气口露出油面,进行通气;下滑时,浮子活门将前部正常通气口关闭,后部通气口露出油面,进行通气。

26、飞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以及相关附件的图示符号

飞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油箱、油泵、油滤、蓄压器、动作筒、液压马达、液压控制活门等

功能:

图示符号

27、飞机防除冰的类型及其应用(20题?)

气动除冰:机翼、尾翼前缘

液体防冰:风挡、窗、雷达罩、螺旋桨桨叶和汽化器

气热防冰:机翼、尾翼前缘、发动机进气口

电热防冰:风挡、失速传感器、皮托管、排水管

28、飞机上的氧气来源

机组氧气系统:独立于乘客氧气系统,大多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氧。

乘客氧气系统:采用化学氧气发生器,个别如747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氧。

手提氧气设备:氧气瓶供氧,作为应急用。

29、液压传动式前轮转弯系统的特点(?)

转弯动作筒:执行转弯的机构,采用推—拉式;

空中脱开机构:一个由空地感应电门控制的动作筒;当飞机在地面时,动作筒伸出将脚蹬与前轮转弯机构连接;当飞机在空中时,动作筒缩入将它们分开。

转弯计量活门:左转转弯手轮时,输入摇臂逆时针转动;滑阀向右移动,打开油路,左转弯管路通压力油,右转弯管路通回油,左动作筒活塞杆伸出,右动作筒活塞杆缩入,推动和拉动转弯环;当前轮偏转到预定位置,滑阀回到中立位置,通油孔被堵死;传动钢索另一端固定于转弯环的钢索鼓轮上,带动钢索运动,提供反馈信号。

30、现代大型客机所采用的压力制度及其特点

1.自由通风+高度保持+余压保持:起降功率损失小;起降舒适性差;高空舒适性差。

2.高度保持+余压保持:起降功率损失大;起降舒适性好;高空舒适性差。

3.预增压+比例控制+余压保持:舒适性最好;起降功率损失大,用于喷气机。

31、空调系统气源、发动机引气的来源(?)

发动机、APU压气机引气和地面气源接头由气源总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左、右发动机引气通过隔离活门接通或隔离。空调组件、机翼防冰等需要使用气源的系统都由气源总管供气。发动机引气(正常飞行时,从高压压气机的中压级或高压级引气)、APU引气(起飞过程中或部分发动机故障时)、地面气源车供气(飞机在地面,发动机和APU未工作时,如登机需要长时间等待,或者发动机维护)。

32、防滞刹车装置的工作原理

电子式防滞装置由电磁式转速传感器将机轮转速电信号输入防滞逻辑电路,由微处理器将实际转速与飞机滑跑速度应具有的转速相比较,若机轮超过规定的打滑率,则输出控制信号至正常刹车防滞组件调节刹车压力。

电磁阀式防滞装置则在机轮卡滞时切断液压并回油以解除刹车。

33、空中放油的注意事项

1.虽然不是一种紧急情况,但在程序上要认真对待,空中放油时间<15分钟;

2.留够余油,一般达到最大着陆重量为宜,对于涡轮动力飞机,放油系统自身结构保证最少剩余油量能满足飞机从海平面爬升至3048m (10000ft),并以最大速度巡航45分钟的用油量;

3.为了防止污染和着火,应在指定空域和规定的高度1863m(6000ft)放油。

4.飞机应处于净形状态,即增升装置和起落架应处于收回状态。

34、助力式(机械传递、电传)飞行操纵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液压助力器工作原理

机械传递式助力操纵系统:飞行员操纵信号通过钢索传至钢索扇形轮,然后由传动杆和活门控制摇臂将信号传递给助力器,由助力器传动舵面偏转。

电力传递式助力操纵系统:由驾驶杆或侧杆、前置放大器、传感器、机载计算机和执行机构组成。

液压助力器工作原理: 驾驶杆前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活门滑动,控制液压油流向助力器动

作筒活塞的右边,助力器壳体右移传动升降舵后缘下偏)。其输入是一个机械信号或电传信号,此输入信号与输出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使偏差信号推动液压伺服活门,输出与偏差信号成正比的液压功率到动作筒,同时提供反馈信号到比较机构,使输出与输入一一对应)。手柄拉动助力器阀离开中立位置右移,使压力油通往动作筒右边腔室,而同时动作筒左边腔室通回油。动作筒两腔室的压力差使得动作筒外筒右移,输出放大的机械信号,推动用舵面偏转。当舵面达到预定位置,控制阀门回到中立位置,堵塞油路,控制过程结束。

35、飞机在同飞行状态下的飞行载荷及过载系数计算方法(平飞?)

1、飞行载荷:在飞行中受到的气动力(包括升力Y 、阻力X 、侧向力Z 等)、重力G 、推(拉)力P 等和各种力矩M 。

升力 阻力

侧向力

平飞:飞机等速水平直线飞行。

受载情况:Y =G ; P =X 。

S C Y Y ??=νρ221S C X X ??=νρ221S C Z Z ??=ν

ρ221

2、飞机过载:飞机y 方向上的过载是飞机在某飞行状态下升力与重力的比值,即 。

其他两个方向的过载ny 、nz 可以忽略。

平飞:n=1

36、飞机重心的计算原理,重心的相对位置表示方法(?)

37、飞机前轮打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机轮滚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打滑率Ф:飞机滑跑速度V X 与机轮接地点绕轮轴转动线速度V Ar 之差与飞机滑跑速度VX 的百分比。未刹车时,打滑率为0;机轮刹死时,打滑率为100%。

刹车时机轮所受力矩:

滚转力矩:M 滚≈X ×R 式中X=μ×P

阻滚力矩:M 阻=M 刹+M 轴+P ×e

式中:P :地面支持力;X :地面摩擦力;M 刹:刹车产生的摩擦力矩;M 轴:轴承摩擦力矩;R :机轮半径;e :地面支持力偏心距

38、座舱高度及客舱余压的概念,以及气压高度变化率与座舱高度变化率的关系 座舱高度Hc :座舱内空气绝对压力所对应的海拔高度。

座舱余压:余压指飞机气密座舱内外大气之差。

座舱高度(压力)变化率的要求:

座舱高度变化率dHc/dt :座舱高度的变化快慢程度,现代大型民航客机限制座舱高度爬升率和下降率。

座舱高度变化过快会使中耳产生不适感(胀耳或压耳),严重时中耳会发生气压性损伤。 dHc/dt=( dHc/dH)(dH/dt)=Kv

K :座舱高度随飞行高度变化率,按座舱压力制度的一定规律变化;

V :飞机上升和下降的速率;

要求座舱高度变化率dHc/dt :

上升率≤500英尺/分钟(约2.54米/秒钟)下降率≤350英尺/分钟(约1.78米/秒钟)

%φ100?-=X Ar X v v v G Y y n =

安防系统技术标准和要求

安防系统技术标准和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文件 一、投标人资格要求 1.1投标申请人具有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及以上。 1.2投标申请人须是同时 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以上(含二级)资质,安全防范一级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 1.3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健全的组织机构,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且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经济、财务和相应的组织能力。 1.4近三年至少具有一项在800万元及以上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业绩(合同原件备查)。 1.5 投标单位拟派出的项目经理或注册建造师须是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专业)及以上。 1.6 拟派出的项目管理人员,应无在建工程,否则按废标处理;投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或注册建造师中标后需到本项目招投标监督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1.7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1.8 外省施工企业还需到分公司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州)、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吉林省入吉建筑业企业投标备案证明书》后方可参加投标。(详见吉建管[2007]17号、吉建管[2008]14号文件) 9 拒绝列入政府不良行为记录期间的企业或个人投标。 1. 二、招标内容和供货范围

以设计院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智能与信息系统施工设计图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以及考勤系统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系统集成、明敷管线、电缆等)。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主要含:视频监控子系统、防盗报警子系统、门禁子系统(一卡通)、巡更管理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的集成与联动,实现统一调度和管理,确保与弱电系统整合、开放协议,预留与其它弱电系统接口,便于未来集成。 三、投标要求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3.1投标方应提供关键设备制造厂家授权书、厂家的通讯协议开放承诺书、厂家原厂授后服务承诺书、产品手册样本。(包括监控设备、存储设备、拼接屏等)。 3.2投标人有能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他服务义务的文件。 3.3投标文件应包括如下内容。 3.4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总体配置。 3.5详细的功能实现方案。 3.6工程计划建议。 3.7工程验收计划、技术培训。 3.8售后服务的保证。 3.9工程造价(包括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 本工程为“交钥匙工程”,满足招标方所有要求,与设备、供应、运输、保险等有关的所有辅材和安装内容应全部包含在内,除招标方明确提出需要的变更外,不再增加任何费用。投标方提供所有投标费用详细的报价清单和总报价(系统建设必须而未明确报价,视为赠送),报价风险由投标方自行承担。 3.10详细的分项硬件、软件报价

《飞机电气系统》(ME基础)题库

《飞机电气系统》题库 1、现代飞机防火系统安装在(C) A、动力装置和尾翼 B、机体和尾翼 C、动力装置和机体 D、动力装置和货舱和尾翼 3、火警探测系统的作用是(C) A、在灭火开始时,喷洒灭火剂 B、发出发动机吊舱火警 C、探测火警或准火警条件,使火警装置起作用 D、判定发动机失火的位置 4、现代飞机上火警探测系统包括(D) A、发动机和APU烟雾探测 B、货舱和厕所火警探测 C、轮舱和供气管道火警探测 D、发动机火警探测

5、民用飞机上发动机和APU舱防火都采用(C) A、烟雾探测系统 B、手提灭火器 C、火警探测和灭火系统 D、烟雾探测和过热警告系统 6、飞机上火警探测系统的作用是(A) A、探测所在区域的火警并指示相应的位置,火警装置起作用 B、探测所在区域的火警并指示相应的位置,火警装置不起作用 C、探测所在区域的火警位置并进行灭火 D、探测发动机舱着火并进行灭火 7、飞机上的防火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C) A、火警探测和报警灯 B、报警灯和灭火系统 C、火警探测和灭火系统 D、火警探测和测试开关 8、火警中央警告信息包括以下几种(A) A、主警告灯、警铃 B、主警告灯、EICAS/ECAM信息 C、警铃、EICAS/ECAM信息

D、警告灯、警铃、EICAS/ECAM 信息 9、火警警告信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A) A、中央警告、局部警告 B、烟雾警告、过热警告 C、发动机过热警告、飞机机体过热警告 D、火警探测和灭火系统 10、火警主警告信息的功能是(B) A、可指出具体着火部位 B、只表明有火警存在 C、表明有火警存在并指出具体着火部位 D、报警并实施灭火 11、火警局部警告信息包括(C) A、主警告灯、警铃 B、主警告灯、EICAS/ECAM信息 C、防火控制板上的警告灯和EICAS/ECAM信息 D、警铃、EICAS/ECAM信息 12、火警探测器通过探测火警的存在。(D) A、电流

民用飞机主要系统有哪些讲课稿

民用飞机主要系统有哪些 1、空调系统 2、自动驾驶系统 3、通讯系统 4、电源系统 5、防火系统 6、飞控系统 7、燃油系统 8、液压系统 9、防冰系统10、仪表系统11、起落架系统12、灯光系统13、导航系统14、氧气系统15、引气系统16、水系统17、发动机各个系统、发动机振动监测仪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18、主飞行控制系统19、驾驶舱控制系统20、照明系统21、内装饰系统22、控制板组件23、水/废水系统24、应急撤离系统25、氧气系统26、驾驶员座椅27、风档玻璃和通风窗28、风档温控和雨刷系统29、风门作动器30 航电系统31、高升力系统32、空气管理系统33、起落架系统图书目录编辑1.1 引言1.2 飞行控制原理1.3 飞行操纵面1.4 主飞行控制1.5 副飞行控制1.6 商用飞机1.6.1 主飞行控制1.6.2 副飞行控制1.7 飞行操纵联动系统1.7.1 操纵连杆系统1.7.2 钢索和滑轮系统1.8 增升控制系统1.9 配平和感觉1.9.1 配平1.9.2 感觉1.10 飞控作动装置1.10.1 简单的机械/液压式作动装置1.10.2 具有电信号的机械式作动装置1.10.3 多余度作动装置1.10.4 机械式螺旋作动器1.10.5 组合作动器组件(iap)1.10.6 先进作动机构1.11 民用系统的实施1.11.1 顶层比较1.11.2 空中客车的实施1.12 电传控制律1.13

a380飞控作动1.14 波音777的实施1.15 飞行控制、引导和飞行管理的相互关系参考文献控制系统编辑2.1 引言2.1.1 发动机/机体接口2.2 发动机技术和工作原理2.3 控制问题2.3.1 燃油流量控制2.3.2 空气流量控制2.3.3 控制系统2.3.4 控制系统参数2.3.5 输入信号2.3.6 输出信号2.4 系统实例2.5 设计准则2.6 发动机起动2.6.1 燃油控制2.6.2 点火控制2.6.3 发动机旋转2.6.4 油门杆2.6.5 起动顺序2.7 发动机指示2.8 发动机滑油系统2.9 发动机功率的提取2.10 反推力2.1l 现代民用飞机上的发动机控制参考文献燃油系统编辑3.1 引言3.2 燃油系统的特性3.3 燃油系统部件说明3.3.1 输油泵3.3.2 燃油增压泵3.3.3 输油阀3.3.4 止回阀(nrv)3.4 燃油油量测量3.4.1 油面传感器3.4.2 燃油油量测量传感器3.4.3 燃油油量测量基础3.4.4 油箱形状3.4.5 燃油的性质3.4.6 燃油油量测量系统3.4.7 福克f50/f100系统3.4.8 空中客车a3203.4.9 “智能型”传感器3.4.10 超声波传感器3.5 燃油系统的工作模式3.5.1 增压3.5.2 发动机供油3.5.3 燃油传输3.5.4 加油/放油3.5.5 通气系统3.5.6 用燃油作为热沉3.5.7 外部燃油箱(副油箱)3.5.8 应急放油3.5.9 空中加油3.6 综合民机系统3.6.1 庞巴迪“环球快车”3.6.2 波音7773.6.3 a340-500/600燃油系统3.7 燃油箱的安全

安防系统技术标准和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文件 一、投标人资格要求 1.1投标申请人具有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及以上。 1.2投标申请人须是同时 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防范一级资质,并在人员、设备、 办公场所,健全的组织机构,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且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经济、财务和相应的组织能力。 1.4近三年至少具有一项在800万元及以上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业绩(合同原件 备查)。 1.5投标单位拟派出的项目经理或注册建造师须是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二级_ 建造师(机电工程专业)及以上。 1.6拟派出的项目管理人员,应无在建工程,否则按废标处理;投标单位的项目经理或注册建造师中标后需到本项目招投标监督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1.7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1.8外省施工企业还需到分公司工商注册所在地的市(州)、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吉林省入吉建筑业企业投标备案证明书》后方可参加投标。(详见吉建管[2007]17 号、吉建管[2008]14号文件) 1.9拒绝列入政府不良行为记录期间的企业或个人投标。 二、招标内容和供货范围 以设计院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智能与信息系统施工设计图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以及考勤系统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系统集成、明敷管线、电缆等)。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主要含:视频监控子系统、防盗报警子系统、门禁子系统(一卡通)、巡更管理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的集成与联动,实现统一调度和管理,确保与弱电系统整合、开放协议,预留与其它弱电系统接口,便于未来集成。 三、投标要求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3.1投标方应提供关键设备制造厂家授权书、厂家的通讯协议开放承诺书、厂家原厂授后服务承诺书、产品手册样本。(包括监控设备、存储设备、拼接屏等)。 3.2投标人有能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他服务义务的文件。 3.3投标文件应包括如下内容。 3.4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总体配置。 3.5详细的功能实现方案。 3.6工程计划建议。 3.7工程验收计划、技术培训。 3.8售后服务的保证。 3.9工程造价(包括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 本工程为“交钥匙工程”,满足招标方所有要求,与设备、供应、运输、保险等有关的所有辅材和安装内容应全部包含在内,除招标方明确提出需要的变更外,不再增加任何费用。投标方提供所有投标费用详细的报价清单和总报价(系统建设必须而未明确报价,视为赠送),报价风险由投标方自行承担。 3.10详细的分项硬件、软件报价

飞机电气系统题库

《飞机电气系统》题库 1、飞机灯光照明系统可分为(B) A、机内照明和机外照明 B、机内照明、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C、普通照明和航行标志照明 D、客舱照明和驾驶舱照明 2、飞机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和准备时使用(C) A、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B、机内照明和应急照明 C、机外和机内照明 D、驾驶舱和客舱照明 3、飞机在夜航或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驾驶舱必须照明,它包括(C) A、机内照明,机外照明 B、机内照明,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C、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 D、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应急照明 4、飞机的机外照明,对不同灯有不同的要求但它们共同主要求是 (C) A、足够的发光强度和高的发光效率 B、足够的发光强度、可靠的作用范围 C、足够的发光强度、可靠的作用范围,适当的颜色 D、足够的发光强度、可靠的作用范围,交直流电压均可使用 5、飞机灯光照明系统包括(A) A、机内照明、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B、普通照明和航行标志照明及显示器亮度 C、客舱照明和驾驶舱照明及显示器亮度 D、客舱照明和驾驶舱照明和货舱照明 6、飞机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或准备时,使用(B) A、机内照明和应急照明 B、机内照明和机外照明 C、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D、驾驶舱照明和客舱照明 7、飞机在夜航或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驾驶舱必需照明,驾驶舱照明包括(C) A、机内照明和应急照明 B、机内照明、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C、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

D、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 8、飞机的机外照明,对不同灯有不同的要求,但对它们的共同要求是(D) A、足够的发光强度和高的发光效率及闪亮警示 B、足够的发光强度和可靠的作用范围及闪亮警示 C、可靠的作用范围和适当的颜色 D、足够的发光强度、可靠的作用范围和适当的颜色 9、在机外照明中,要求光强最大的、会聚性最好的灯是(A) A、活动式和固定式着陆灯 B、着陆灯和滑行灯 C、着陆灯和防撞灯 D、着陆灯、滑行灯和防撞灯 10用于标明飞机的轮廓、位置和运动方向的灯是(AB) A、防撞灯 B、航行灯 C、滑行灯 D、标志灯 11应急照明灯用于(C) A、某些客舱灯失效时备用 B、某些驾驶舱灯失效时备用 C、主电源全部中断时使用 D、某些驾驶舱灯或客舱灯失效时备用 12、检查活动式着陆灯时,应注意(D) A、不要作放下或收上操作 B、不要放下 C、不要在白天进行 D、不要长时燃亮灯丝 13、航行灯是显示飞机轮廓的机外灯光信号,因此,它的颜色规定为(A) A、左红右绿尾白 B、左绿右红尾白 C、左红右红尾白 D、左绿右绿尾红 14、用于给垂直安定面上的航徽提供照明的灯是(B) A、探冰灯 B、标志灯 C、航行灯 D、防撞灯

飞机配电系统

飞机配电系统(aircraft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简介 飞机发电机与地面或应急电源的电能进行转换、传输、分配与控制保护的系统(见飞机电气系统)。它由馈电电缆、汇流条、配电板以及配电器件等组成。配电系统保证对飞机各部分可靠地输配电能,管理各类电气负载并保护用电设备。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飞机电气系统的完善,飞机配电器件也实现了系列化。50年代中开始制订标准和规范。大型飞机的发展使配电系统的重量在飞机供电系统总重中占居主要地位。在某些飞机中有上千个断路器,电缆重量达供电系统总重的7 0%。60年代末,飞机配电向着多路传输总线控制的固态配电方向发展。70年代开始将电气系统与电子、武器和操纵等系统通过多路传输总线交联在一起并由计算机控制。 配电方式 按机载供电的性质可分为低压直流、高压直流和交流配电三种方式。直流电网常采用负线与机身搭接的单线制,交流电网常采用三相四线制。按结构配置可分为集中配电和分散配电。集中配电,不论一台或多台发电机只配置一个电源汇流条,因而操作和维护都比较简单。但汇流条一旦出现故障便会影响飞机的全部供电。分散式配电有多组可以相互隔离或联接的汇流条,局部故障不致关系全局,而且功率线长度减少,重量减轻。配电系统按控制方式分为常规式、遥控式和固态式3种。常规式配电的功率线全部引入座舱内的配电中心。遥控式配电的配电中心接近用电设备,由遥控信号通过功率控制器操纵,座舱内只引入控制线。固态式配电由一条多路传输总线传递全部控制信号。这种方式取消了众多的控制线,减轻了重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用电设备的重要性及其在飞行中各个阶段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巡航、战斗、起飞、着陆等各阶段可实行不同的负载管理方案。出现故障时,管理方式更应改变。在飞行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怎样切换负载,或转换为应急供电等,以确保对重要设备可靠供电。负载管理方式分为人工管理和自动管理两种。前者由空勤人员判断操作,后者由计算机按预先设计好的管理方案自动进行。负载自动管理可以使电网经常处于最佳状态。 配电器件 包括电缆、开关电器(或控制电器)、保护电器、汇流条和接插件等。 ①飞机电缆:由多股细铜丝绞制而成的线芯和绝缘护套组成。线芯截面积的选择需要兼顾机械强度和导电性。铬铜、镉铬铜等新型线芯材料正在研制中。

民航飞机电气系统知识点

民航飞机电气系统(2010年版教材) 一、工作原理 1. 炭片调压器的工作原理(P134,图5-3) 当发电机转速上升或负载减小时,发电机电压会升高而超过其额定值。此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会立即增大,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力会随之增大,衔铁向电磁铁方向移动,炭片之间的压力便减小,炭柱电阻逐渐增大,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渐减小,发电机电压逐渐下降。当炭柱电阻的改变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恰好抵消了由于转速和负载改变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时,发电机电压就恢复至额定值。经过这一变化后,作用在衔铁上的三个力又重新平衡,衔铁停在新的平衡位置,调压器又处于新的平衡状态。 当发电机转速下降或负载增加时,电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反。即: 当发电机转速下降或负载增加时,发电机电压会下降而低于其额定值。此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会立即减小,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力会随之减小,衔铁向炭柱方向移动,炭片之间的压力便增大,炭柱电阻逐渐减小,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渐增大,发电机电压逐渐上升。当炭柱电阻的改变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恰好抵消了由于转速和负载改变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时,发电机电压就恢复至额定值。经过这一变化后,作用在衔铁上的三个力又重新平衡,衔铁停在新的平衡位置,调压器又处于新的平衡状态。 2. 负载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P139,图5-6) 如果负载分配不均衡,设I 1>I 2, 则A 、B 两点电位不相等,ΦA <ΦB ,于是有电流自B 点经过W eq2和W eq1流向A 点,产生相应的磁势。在输出电流大的发电机调压器中,均衡线圈磁势页工作线圈磁势方向相同,使调压器铁芯合成磁势增强,调节点电压U 1降低;输出电流小的发电机调压器,均衡线圈磁势与工作线圈磁势方向相反,使铁芯合成磁势减弱,调节点电压U 2升高。结果原来输出电流大的发电机电流I 1减小,输出电流小的发电机电流I 2增大,使负载趋于均衡。 如果I 1ΦB ,于是有电流自A 点经过W eq2和W eq1流向B 点,产生相应的磁势。在输出电流大的发电机调压器中,均衡线圈磁势与工作线圈磁势方向相反,使调压器铁芯合成磁势减弱,调节点电压U 1升高;输出电流小的发电机调压器,均衡线圈磁势与工作线圈磁势方向相同,使铁芯合成磁势增强,调节点电压U 2降低。结果原来输出电流小的发电机电流I 1增大,输出电流小的发电机电流I 2减小,使负载趋于均衡。 3. 差动保护电路工作原理(P191-192,图6-40,图6-41) 当发电机内部或电流互感器之间的馈电线发生相与相或相与地短路时,如短路点a 对地发生短路,则将流过一短路电流,于是短路点两侧的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一般都不相等,于是, 1'?I 将不再等于2'?I ,21'''? ??-=?I I I 为一个较大的值。 当短路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 I 在电阻R 2上的压降经二极管D 整流,电容C 滤波,再经分压后在电阻R 8上产生电压U R8,当U R8大于鉴压值U W (U W 为稳压管DW 的击穿电压)时,将发出差动保护故障信号,经过GCR 故障信号放大器去断开GCR ,然后断开GB ,从而将故障发电机励磁电路和输出电路迅速断开。 若短路故障发生在保护区以外的b 点,则差动保护电路不会输出故障信号。 4. 过压保护电路工作原理(P192-193,图6-42)

综合布线系统招标文件技术规格及要求

1.1.综合布线系统通用技术规格及要求 1.1.1.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1.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符合ISO/IEC 11801:2002 6类UTP最新的国际标准,系统整体信道带宽性能要求能够支持至少250MHz以上的数据传输。其应用能够充分保证整个航站区及配套设施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保证********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先进的、完整的、规范化的布线系统。 1.1.1. 2.********工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干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线要求按照万兆光纤布线标准进行设计,符合基于光缆的10G以太网标准IEEE ;水平布线要求支持千兆以太网需求,支持基于铜缆的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 。 1.1.1.3.投标人所提供的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信息模块、线缆等主要产品元件以及由其构成的整个永久链路须提供传输特性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传输特性符合本规格书中提出的所有技术指标。 1.1.1.4.综合布线系统要求采用开放式结构,适用于主流网络拓扑结构,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求,能支持综合信息传输和连接(计算机数据通信处理、话音通讯、图像传输、视音频传输以及各种控制信号的通信等多种应用类型)。 1.1.1.5.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保证系统能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对任一个分支单元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其它单

元。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1.1.1.6.要求综合布线系统保证实现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 1.1.1.7.综合布线系统需提供较强的系统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系统故障的排除。 1.1. 2.产品认证 1.1. 2.1.投标人所提供的布线产品须经过具有合法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中国权威测试机构(如:信息产业部数据通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信息产业部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等等)进行测试认证,并出具该机构发出的认证证明。 1.2.系统各功能子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1.2.1.综述 1.2.1.1.********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相关标准及规范,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1) 建筑群子系统 2) 设备间子系统 3) 干线子系统 4) 配线(水平)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2)管理子系统

SAE ARP 4754A 民用飞机系统研发指导

目录 1.范围(Scope) (1) 1.1目的(Purpose) (2) 1.2文件背景(Document Background) (3) 2.引用文件(References) (5) 2.1适用文件(Applicable Documents) (5) 2.1.1 SAE出版物 (5) 2.1.2 FAA出版物 (5) 2.1.3 EASA出版物 (6) 2.1.4 RTCA出版物 (6) 2.1.5 EUROCAE出版物 (6) 2.2 定义(Definitions) (7) 2.3缩写(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12) 3.研制计划(Development Planning) (14) 3.1计划过程(Planning Process) (14) 3.2过渡准则(Transition Criteria) (15) 3.2.1偏离计划 (16) 4飞机和系统研制过程(Aircraft And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16) 4.1飞机/系统概念研制阶段(Conceptual Aircraft/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17) 4.1.1 研制保证 (18) 4.1.2研制保证过程的介绍 (18) 4.1.3源自安全性分析家等级安全性要求的介绍 (19) 4.1.4飞机级功能、功能要求和功能接口的识别 (20) 4.1.5飞机功能到系统的分配 (20)

4.1.6系统构架研制 (21) 4.1.7系统要求到项目的分配 (21) 4.1.8系统实施 (21) 4.2飞机功能研制(Aircraft Function Development) (21) 4.3飞机功能到系统的分配(Allocation of Aircraft Functions to Systems) (23) 4.4系统构架的研制(Development of System Architecture) (24) 4.5项目系统要求的分配(Allocation of System Requirements to Items) (24) 4.6系统实施(System Implementation) (25) 4.6.1信息流-从系统过程到项目过程&从项目过程到系统过程 (25) 4.6.2硬件和软件设计/建造 (27) 4.6.3电子硬件/软件集成 (27) 4.6.4飞机/系统集成 (27) 5集成过程(Integral Process) (28) 5.1安全性评估(Safety Assessment) (28) 5.1.1功能危害性评估 (30) 5.1.2初始飞机/系统安全性评估 (31) 5.1.3飞机/系统安全性评估 (32) 5.1.4共因分析 (33) 5.1.5安全性项目计划 (34) 5.1.6安全性相关的飞行操作或维修任务 (34) 5.1.7服务中安全性的关系 (35) 5.2研制保证等级分配(Assignment of Development Assurance Level) (35) 5.2.1一般准则—研制保证等级分配的介绍 (36) 5.2.2功能研制保证等级和项目研制保证等级(FDAL和IDAL) (37) 5.2.3详细的FDAL和IDAL分配指南 (37) 5.2.4考虑外部事件的FDAL分配 (50) 5.3要求捕获(Requirements Capture) (51) 5.3.1要求类型 (52) 5.3.2安全性分析的导出安全性相关要求 (55)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术规格及要求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术规格及要求 1、工程概述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是公司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数据中心,因业务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完全符合国家B类标准的计算机机房,以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该数据中心机房的基础设施及弱电系统建设,要能最大限度、合理地满足应用系统数据集中运行的需求,满足高性能计算机类设备的运行要求,同时具有标准、稳定、先进和灵活的架构,能为公司系统运营提供可靠、安全的保障,保证数据及业务安全,能随需调整并可持续扩展。 2、建设范围 1)基础设施的建设范围为数据中心, 主要包括: 主机室区域、配电空调区域、UPS区域、机房控制区域。楼与楼、层与层之间的综合布线架构。 2)机房系统的建设范围为数据中心。 3、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内容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弱电系统的设计及集成,包括以下系统:1)机房装修系统; 2)电气系统(含动力及照明); 3)UPS系统; 4)空调系统(机房区精密空调); 5)通风系统(含新风及消防排烟系统); 6)KVM系统; 7)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8)综合布线系统; 9)消防系统; 10)防雷接地系统 4、建设依据 本次数据中心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B级数据中心建设的标准及规范,

并参考TIA-942 Tier3的标准。 设计、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标准及规范,如各标准及规范对相同内容有不同规定时,应遵循更严格的标准。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SJT 10796-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现行国标电工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无人值守称重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技术规格及要求 1.无人值守过磅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为了方便对货运车辆的管理和货物运输的核算,并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人员的成本,特使用无人值守自动称重系统。本煤矿12台称重电子汽车衡含6台单向空车称重汽车衡和6台单向重车称重汽车衡,以此来核算车辆的货运情况,并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以便对车辆称重信息进行核算。以下为本公司设计优选方案。 1.2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 软件结构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体系,体系具有以下特点:采用SQL 结构数据库,具有分布处理、集中管理的功能,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处理有很好的性能。 用户的界面采用中文窗口界面系统,操作简单、直观、方便,红外自动检测车辆,司机刷卡即可自动完成全部操作过程,系统数据录入、修改、查询、增加和删除等操作均在统一的界面下进行,只要掌握一种报表的操作方法,即可对所有报表进行操作。 软件功能: 将称重数据实时上传中心服务器。 接收中心服务器下传的系统运行参数 语音提示功能。 通过字符叠加器,对车辆称重过程实时监视。 通过显示牌可显示车牌号码、重量及通行提示等信息。 使用中距离感应读卡器,ID卡管理。 对车辆进行图像抓拍,后台进行稽核。 系统后台管理软件功能: 车辆称重数据及各种特殊情况处理记录等。每辆车的称重信息实时上传中心服务器,且上传的数据均不得被修改。 中心可以实时显示当前车辆称重信息(如汽车衡号、车牌号、日期时间、毛重、皮重等) 数据库存放在监控中心专用服务器中,各种实时数据及时存入数据库中。 下传系统运行参数(黑名单、同步时钟、车辆信息及系统设置参数等)至计算机。

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无论称重系统中哪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或者与中心服务器通信中断时,都不会有任何丢失或被破坏的情况发生。 计算机系统具有设备故障自检功能。 网络覆盖范围:中心至汽车衡系统的数据通信采用标准的以太网网络 接口,通信控制协议采用TCP/IP协议,保证数据的加密安全和准确性 能。 与监控中心联网,实现数据的上传与系统信息及参数的下载。 报表数据的统计与查询。 1.3系统构成 1.3.1红外光幕检测系统 在磅体两端各安装一对红外光幕,红外线设备通过信号线连接到开关量IO 卡。当光束被阻挡时,红外对射仪将信号发送到开关量IO卡,地磅称重软件从开关量输入卡提取信号,当检测到报警信号后,系统禁止称重系统数据保存,称重流程终止。本系统用到的硬件设备有:红外钱对射仪,屏蔽信号线,12V变压器。 1.3.2视频监控与图像抓拍系统 在本系统中采用视频监控和图像抓拍的方式,每台地磅使用2台网络摄像机,在地磅的前端和后端各安装1台监控摄像机,用来抓拍车牌号和车尾的图像以及车辆是否上磅,为车辆是否作弊留存证据。 称重计量监控室通过网络接口,将视频引入视频存储服务器进行24小时不间断录像,并且把视频输送入称重计量控制器,将视频画面与称重前台界面统一起来,同时可根据设置进行磅单保存时照片抓拍以及车辆上下磅进行防作弊抓拍。视频存储服务器,对录像集中管理,保存2个月以上视频图像。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哈密市和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吉郎德露天矿续建及洗选系统二期EPC总承包项目 储煤场安全监测系统 招标技术规格书 编制: 校核: 审核: 审定: 项目负责人: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七月

第一节总则及使用环境条件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格书的使用范围:储煤场安全监测系统。本技术规格书提出了系统及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格书只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则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格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系统(或设备)完全满足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格书的意见和与规格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投标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签订合同之后至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方应遵守这些要求。本标书所使用的标准之间以及与投标方所执行标准如有差异时,执行高标准。 1.5 设计原则 ?先进性: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方便升级换代的能力,以使系统能始终保持在先进水平,以便 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可靠性:要求系统必须能可靠、连续运行,连续运行时间不得小于24小时,还应 具备故障隔离能力,即将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迅速隔离,不得因一台设备故障引 起其他设备联锁损坏。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时应考虑今后扩容的需求,预留相应的接口,以保证扩容后 新增加的设备能完全接入本系统。 ?规范性: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 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 1.6 本技术规格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确定。 2. 工程范围

民航飞机电气系统知识点

民航飞机电气系统知识点 2010 年版教材 民航飞机电气系统(2010 年版教材) 一、工作原理 1.炭片调压器的工作原理(P134,图5-3)当发电机转速上升或负载减小时,发电机电压会升高而超过其额定值。此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会立即增大, 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力会随之增大,衔铁向电磁铁方向移动, 炭片之间的压力便减小, 炭柱电阻逐渐增大, 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渐减小, 发电机电压逐渐下降。当炭柱电阻的改变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 恰好抵消了由于转速和负载改变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时, 发电机电压就恢复至额定值。经过这一变化后, 作用在衔铁上的三个力又重新平衡,衔铁停在新的平衡位置, 调压器又处于新的平衡状态。

当发电机转速下降或负载增加时, 电压调节器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反。即: 当发电机转速下降或负载增加时, 发电机电压会下降而低于其额定值。此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会立即减小, 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力会随之减小,衔铁向炭柱方向移动, 炭片之间的压力便增大,炭柱电阻逐渐减小, 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渐增大,发电机电压逐渐上升。当炭柱电阻的改变 2010 年版教材 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恰好抵消了由于转速和负载改变所引起的电压变化量时,发电机电压就恢复至额定值。经过这一变化后,作用在衔铁上的三个力又重新平衡,衔铁停在新的平衡位置,调压器又处于新的平衡状态。 2.负载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P139,图5-6 )如果负载分配不均衡,设I A 2,则A B两点电位不相等, ①A<①B,于是有电流自B点经过W和W流向A点,产生相应的磁势。在输出电流大的发电机调压器中,均衡线圈磁势页工作线圈磁势方向相同,使调压器铁芯合成磁势增强,调节点电压U1 降低;输出电流小的发电机调压器,均衡线圈磁势与工作线圈磁势方向相反,使铁芯合成磁势减弱,调节点电压U2升高。

涂装车间技术规格及要求

涂装车间技术规格及要求 编制: 制作日期: 涂装车间技术规格及要求 项目内容: 1、小型结构件中途线 2、大型结构件涂装线 3、中大挖整机补漆线(SWE330) 4、小挖整机补漆线(SWE130) 5、自行葫芦输送系统(SWE330、SWE450) 一、小型结构件中涂线 (一)、设计依据 1、生产任务:承担小型结构件中涂任务 2、生产纲领:10000台/年 3、生产节拍:10~25分钟/工位 4、工件的尺寸以及重量:见附表一 5、工作制度以及年时基数: (1)、工作制度:全年工作300天,每天两班制 (2)、年时基数:工人年时基数600天,设备年时基数570天 6、能源: (1)、动力电:380V 三相 50HZ

(2)、照明电:220V 单相 50HZ 7、供水:~ 8、压缩空气:~ 9、环境温度:-10℃~45℃ 10、涂装线布局:见附图 11.运输方式:轨道加工艺车运输。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中涂烘干室技术说明: 因结构件的热容量大,烘干室温度应设计在60~120℃,为保证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原则,采用封闭式烘干结构,前后门为对开门,热风循环加热方式。主要有室体、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废气处理系统以及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1、室体:采用钢结构骨架和彩钢保温板拼装制作,底部也需保温,

材料为保温岩面,其厚度为100mm,壁板接缝处涂耐高温密封胶。 2、循环风管:采用1.5mm厚镀锌板制作,烘干室应设有废气处理和 再利用装置。 3、加热系统:采用四元体燃气热风炉,带废气处理装置。为保证循 环空气的清洁度,热风循环系统中设有高温过滤装置。燃烧机采用进口设备,保证加热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四)、喷漆室技术要求: 采用水旋式喷漆室结构,其结构由室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水旋器装置、循环水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1、室体:采用钢结构骨架以及EPS板拼装结构。室体上部分为静压 室,下部分为镀锌格栅板及水盆和水旋器装置。静压室在室体顶部,有稳定气流的作用,使整个静压室到底部格栅板之间形成稳定的压差,保证漆雾最大量的被气流带走。喷漆室内设计成微负压状态,喷漆室两侧有采光玻璃和照明灯箱以及供人进出的检修门,其中检修门为外开结构,玻璃采用钢化玻璃,室内的光照强度不小于500Lux,照明灯箱设计为组控制方式,采用挂壁式日光灯箱,灯具采用飞利浦产品。 2、送风系统:该系统是向喷漆室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新鲜空气的设 备,每个喷漆室两台送风机组,机组的功能段包括进风段、初效过滤段、风机段、均流段、出风段等。空调机组壁板采用插接式结构,过滤、风机段应设有检修门,正压段的检修门为内开,负压段的检修门为外开,壁板接缝处涂密封胶,确保机组漏风率不

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技术规格及参数要求

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技术规格及参数要求 接收机达到《GY T 278-2014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加密标清定位型)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SJ/T11387-2008《直播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系统及设备通用规范》的技术要求;支持直播卫星“户户通”数据广播业务,能接收“户户通”平台的综合信息服务;集成NDS高级安全CA条件接收系统,芯片序列化及控制字加密,有效阻止盗版;丰富的节目编辑管理和频道收藏夹功能;断电记忆当前频道、音量等信息功能;7天中文EPG电子节目指南功能;产品的安全启动或安全的密钥卫星远程空中升级功能;高可靠电源,工作电压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适应农村山区使用环境;非授权的免费节目抑制功能,方便对用户的有效管理、有效控制;后台监测自动更新系统,始终保证用户使用到最新的软件、业务;具备恢复出厂默认功能与声道选择功能;内置扬声器,不开电视就能收听丰富的广播节目;具有接收应急广播功能;外接话机可实现打电话功能;学习型遥控器方便用户使用操作,标准符合GD/J027-2011附件要求;可靠性高,MTBF大于8000h。 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440套 接收机技术指标: 系统与内存 处理器主频:260 MHz 存储器(FLASH):8MB、存储器(RAM): 32MB、存储器(NVRAM): 16kB 遥控器:红外线学习型遥控器,符合GD/J027-2011相关要求,载波频率38KHz 字库:GB2312-1980 一、二级字库 卫星调谐器 输入频率:950~1450 MHz 输入信号电平:-65 ~ -30 dBm 输入阻抗:75Ω 频率捕捉范围:±5MHz LNB极化电源:右旋,13±1V;左旋,18±1V

飞机电气系统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飞机电气系统 课程代码:084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务维修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它是一 门理论 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大纲适用于本科生的教学,教学计划中规定为 108 学时。本课程讲授飞机电气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飞机电气设备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获得维修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分析判断故障、解决本专业实际维修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各种飞机电气设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现代飞机电气元件、电机和电源的功能、结构及特性,了解典型飞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学会运用电气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飞机电气设备维修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飞机电气基础》是机务维修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它与机务维修管理专业其他许多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是本课程的基础课。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飞机电气设备的概念、特点、发展概况及维修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飞机电气设备的概念、特点、发展概况及维修规范 第一章飞机电气元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磁铁和电接触的基本知识,掌握飞机常用电气元件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特性参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磁铁和电接触的基本知识(次重点)识记:直流电磁铁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吸力计算公式,电接触的基本概念理解:直流电磁铁的静态吸力特性,接触电阻,气体放电,触点磨损应用:飞机电器常用的熄弧方法及熄火花电路 (二)航空继电器(重点)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固态继电器、混合式继电器和特种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应用:电磁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时间特性 (三)航空接触器(重点) 理解:单绕组、双绕组和自锁型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四)飞机电路保护电器(一般) 识记:对电路保护电器的基本要求 理解:熔断器和自动保护开关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机房系统技术标准及要求`

呼和浩特社保制卡中心 机房工程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1.总则 ?本次邀请要求各应邀单位严格按照本次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图纸和点表作为深化设计、合理化建议和报价的参考。 ?系统配置应根据本技术规格及机房系统图纸进行深化设计、选用。深化后的设备、材料清单如与邀请文件的工程量清单有差异,请在应邀报价表中列明,但不计入应邀总价。 ?本技术规格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应邀单位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和标准的优质产品。 ?应邀单位应对本技术规格中所列明的各项功能要求和技术性能要求作出明确的响应。如应邀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优于本技术规格所提出的要求,应在应邀文件中作出明确说明,以便评标委员会在进行综合评审时作出对应邀单位有利的评估。 ?如果应邀单位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格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应邀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格的要求。应邀单位如对本技术规格有异议,应在其应邀文件中以“技术规格偏离表”的方式加以详细描述说明。 ?本技术规格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应邀单位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水平较高的标准执行。 ?应邀单位应按工程的邀请要求,提供本系统的设计方案,设备/材料供应,工程施工安装,系统的调试验收和维护,并配合其它系统的联动调试和系统集成的统一调试。 ?应邀单位所提供的产品,应是生产厂家的最新且成熟的产品,具有原厂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及国际或国内第三方的检测认证。各子系统应尽量采用同一厂家产品,所有产品要符合国际及中国国家的有关标准或要求,选用产品的技术标准应能与交行现有系统兼容。 ?应邀单位提供的一切资料均应以中文为准,如果因为语言误差造成的损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