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

在国外,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至少为一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色色,不象国内,我们都是绝对的理科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它确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介于文理之中。但国外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有这门学科,而中国建筑专业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学现在有张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研究室,但却没有建筑学的学生。因此从基本出发点来说,中国的建筑教育存在极大的误区。

有多少中国的“知识分子”能知道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的区别?恐怕少的可怜。我有时会费很大的劲去解释,这么多年来,至少解释了几十次了。对于建筑和土木的区别,以及怎样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的含义,那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也不是我现在力所能及的。

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说,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术要求,也凝聚着审美心理。譬如,结构——怎样保证房屋的牢固,设备——供排水,通风及空调,电器设备,物理环境——隔热保温,光学照明,声响,建筑同城市的关系——交通,绿化等等。因此建筑师的工作是给建筑一个大的框架,他要协调这方方面面,试图最好的满足要求。而土木结构师负责的只是建筑结构这一个方面。建筑师是整个工程的LEADER.建筑从无到有,这一步至为关键,也确实最难,最有挑战性。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的建筑系的学生都会明白。而国内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

在这一层次。所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常培养出画图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师。

更进一个层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LIVING STYLE)。环顾中国的建筑师,能关注到这一层次的非常少,中国的建筑师的作品经不起推敲,没有深度,也与他们缺乏对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关。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中国的建筑师,缺乏这种思考,他们擅长的是对建筑大师作品具体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对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国内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再往高的层次上说,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我们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前,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崇拜,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为什么北京的四合院,以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75988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1?200)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9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41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北京首钢设计院 46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47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重庆市设计院 75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实例探讨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 卢漾

实例探讨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卢漾 发表时间:2019-09-21T09:26:04.8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卢漾[导读]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迅猛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化步履的不断加快,相应的城市化的标准也在持续提升。 身份证号码:44510219841108xxxx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迅猛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化步履的不断加快,相应的城市化的标准也在持续提升。然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人口分布的极度失衡,涌向城区的人流量越来越大,因而对城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考验越发严峻。在这样情况下,本文主要就普通中小学校区的建筑规划进行了理论探究,并综合当今的基础教育的情况和城区的推进形势,从而探究出适宜城区中小学校区建筑布局的高效处理方案。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建筑布局;布局设计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想要校园文化蓬勃发展,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就需要有良好的校园建筑基础。当前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人们应当不断提升思维认知,让思想和时代同步,将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运用到中小学的学校建筑设计当中,让中小学建筑更加多元化。 1实例概述 东滩分校用地位于某镇实验生态社区。实验生态社区位于该镇北陈公路东侧。基地交通便利,学校经过大桥与隧道与该市区通行便利。《某镇实验生态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实验生态社区规划面积406.43公顷,总居住人口3万人。在实验生态社区需要配套一座九年制教育学校,为周边高端生活社区提供教育服务。 第一,校园中心景观为铁塔河沿河景观,沿铁塔河,北侧为小学部的教学综合楼;南侧为中学部的教学综合楼。河道后退绿化为20米,教学组群后退绿线9 米,铁塔河蓝线宽30 米。小学部与中学部之间的河道绿化景观达到88 米宽。中心景观区,提供两侧教学楼的游憩活动场地。 铁塔河南侧地块集中中学教学区、生活与后勤服务区以及集中运动区。南侧地块中间为一组绿化组团,这组绿化组团,串联起主入口绿化场地、中部绿化场地以及生活区绿化场地。沿着雪雁路集中布置体育馆、艺术中心和食堂这三座配套设施。 2中小学学习建筑布局设计要点 2.1教学楼设计 通常的教学区域都是以教学楼为主体,近些年来比较通用的单元组合方式,是把教学楼划分为教学、实验和办公等具体功能区,在具体设计时可依照不同的条件随机组合。对于教学楼的平面设计,通常有中内廊式、单内廊式和外廊式等三种形式。由于中内廊式的漏洞较多,且不适合学校建筑的设计,因而后两类形式在具体实施中比较通用。 2.2建筑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近年来,由于家庭居住环境的改善,居民大院逐步被高层的、封闭的住宅楼所替代,儿童的生活越来越远离大自然,住宅楼里不能养动物,难以种花草,许多孩子们不仅缺乏自然知识,而且缺乏对美的感受,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都大大减退了。因此,学校应该为幼儿生长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促进孩子们活动兴趣的提高和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场所,应该是他们熟悉的、乐于参与的环境,所以,设计者在做场地规划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树种,充分利用植物造景,将自然界中季节变换的节奏和韵律,用各种园林植物生动地表达出来,精巧、简单大方的设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多彩的、童话般的世界,让他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里,感受花开花落的轮回和季节的变化,用自然界提供的沙石、水、泥和动植物等材料,创建一个充满自然风貌的环境,使他们接受更多的刺激与体验,体会成长的快乐。 学校设计功能分区明确。铁塔河北侧为小学部,南侧为中学部以及其他配套区。小学部由两组别墅式教学组群组合而成,教学单元南侧绿化空间为分班活动场地。小学部西侧和东侧的公共绿化空间,未来借用为学生体育活动场地。中学部由两组别墅式小学组群、体育馆以及艺术中心组合而成。这些建筑围绕中学部 入口中心绿地布局。生活配套区位于南侧地块西南部,由食堂、师生宿舍、专家宿舍组成。食堂提供约1400人就餐,主要服务行政楼与中学部师生直接前往。小学部在各自综合楼内设置餐厅,由食堂烹饪送餐。行政楼,位于沿河中段,贴近小学部与中学部。用地红线内,规划5个排球场地,两个篮球场地,以及90米与60米跑道。现有基地布置运动设施不足,依据教育局文件,学校利用周边用地就近补齐35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校舍具有促进各种学习活动的丰富空间,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校教育性能,同时创造具有生活情趣的场所。从“教”到“学”,从“单一”到“多样化”是新型学校的特征之一。我们的校舍设计通过丰富空间类型,来达成场所要求的多样性。校园设施结合崇明绿地生态,主打生态体育特色,增加沙滩排球、高尔夫球课以及果木种植课。 2.3 立面造型设计 学校成为面向社区开放的场所。每个场所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同时被赋予地域特征。学校设计,汲取近代上海留存的经典建筑样式,采用历史建筑语言手法,来实现经典文化的熏陶。学校,作为社会文化培育的载体,城市文脉的标识。学校为城市赋予了海派化的文脉。建筑立面采用欧式红砖风格。外装修以面砖为主、局部为GRC线脚,少量建筑门斗走廊采用石材饰面。 欧式红砖风格依据不同年龄段使用者,有尺度与造型细节的调整。小学低年级综合楼融入尖顶拱券的北欧风格,带有迪斯尼儿童乐园的色彩。小学高年级综合楼到初中综合楼,建筑风格逐渐抽象,小尺度细节元素逐渐简化。艺术中心、体育馆、食堂、行政楼,红砖体形组织清晰,造型以分解体量的坡屋顶组合,辅以线脚装饰。 2.4 开放性班级构思设计 (1)独立班级 独立班级教学空间一般可以通过扩大走廊空间、设置班级共享空间、分散设置共享空间三种方式进行构思。首先是扩大的走廊空间。传统的单侧内廊式活动空间,其内廊宽度一般为2.1m~2.4m;中廊式活动空间宽度一般为2.4m~3m。将单侧走廊扩大至3m~3.6m,中廊式活动空间扩大至3.6m~5.4m时,班级前走廊宽度即足以提供本班同学的课间活动。走廊宽度更宽时可形成更大的共享空间,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具体的设计实例见下图1,即英国伍德雷小学设计方案。英国伍德雷小学通过扩大的走廊空间,为邻近的班级提供共同的交流活动空间,同时走廊与室外平台相连接,学生可以自由的在室内室外进行穿梭。

项目设计定位要点

XX 项目设计定位 目录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定位 第二部分装修设计定位 第三部分景观设计定位 第四部分建筑泛光照明设计 第五部分电气设计定位 第六部分给排水及暖通设计定位第七部分结构设计定位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定位 一.建筑风格 1.采用英伦建筑风格,在外观造型上强调多重陡坡屋顶和大烟囱的构图,丰富天际轮廓线,强调可识别性。 2.立面材质采用暖色系,强调竖线条,正立面采用不对称的构图,有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可以设置凸肚窗丰富立面效果。屋顶设置老虎窗视构图而定,窗形尽量古朴而有力。 3.细部要刻意进行处理,檐口,门套,线脚,不同部位的交接,不同材质的交接,单种材质的封边或者界定,均需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及设计的成份在内。 二.总平面与竖向 1.总平面室外地面标高应高于区内车道150mm,室内与室外标高不应低于450mm, 且不应高于3000mm。 2.建筑单体之间山墙间距不小于6m,正向间距不小于13m。 3.整个小区采用四级高差。 4.区内道路坡度不超过8%,量控制在7%以内,超过7%的道路长度控制在80m以内。 三.建筑层高 1.地下室层高为3.6m或者3.6m,一层层高3.9m,二层层高为3.9m,客厅不低于4.2m. 2.会所层高不低于4.8m。 3.坡屋顶坡度制在50度以内。 4.车库层高不小于3.0m。 5. 错层高度统一控制为1.2米以内。 四.电梯 1.358平方米(含358平方米)以下独栋别墅不做电梯。358平方米以上(不含358

平方米)是否设置电梯酌情处理。 五.门窗 1.住宅入户门采用成品防盗门,采用大小为1200x2400门扇。门形式为符合本项目风格的高档商品。 2.住宅窗户采用断桥铝平开窗的方式,窗扇铝型材壁厚1.4mm。 六.阳台栏杆 1.住宅栏杆选用两种类型:一种为深灰色铁艺栏杆及钢管扶手;另一种为预制石材栏杆。 2.栏杆高度:1100mm。 七.外墙装饰材料 1. 外墙采用高档面砖。颜色为暖色。 2.局部小面积细节选用高档厚质弹性涂料(材料单价约50元/㎡), 3.会所外墙采用干挂石材和涂料相结合。 4.外立面上的排水管尽量隐蔽设置,不得已外露的排水管颜色上尽量与立面颜色一致。 八.信报箱 1.信报箱结合景观一起设计,尽量与景观融与一体。 九.其他 1.结构柱尽量外置,保证户内使用空间的完整性。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目前,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对新建、扩建学校有着刚性的需求。本文对中学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建筑设计,平面布置,设计要点 Abstract: the school is in a planned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rganization, is the cradle of talent training, it is for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 and future business character and culture lays good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irst pos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ducation enterpris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multi-level, form, discipline class education system of basic is complete. Education investment intelligence is th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career material base,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At present, China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ic popularization, for new construction, expansion school has a rigid demand. This paper to middl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points are simple analysis. Key word: architectural design, layout, the design key points 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1.1、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遵守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细则及有关设计规范。 1.2、符合国家和有关办学场地、校园规划、校舍建设的规定,符合地方市政府关于初中学校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留有发展余地。 1.3、交通流线组织原则: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设置缓冲距离有利于交通组织及车辆停靠,出入口优先选择靠近主要街道的次要道路,使得交通便利、安全,以及既面向所服务的住宅区,又不横跨主要道路。入校后应直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育场及绿化区。人流、车流、物流应尽量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的通知

关于转发《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的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要“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要求。为了更好地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应对勘察设计行业收费标准发生变化的准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已于2014年5月初步拟定了《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14年编制)征求大家的意见。 由于该《收费标准》今后将作为行业收费指导的重要文件,与大家息息相关,现将该《收费标准》转发给各位领导,望大家高度重视,仔细阅读,并于7月11日18时前将相关意见和建议(比如收费标准的操作可行性、有无缺项漏项等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生产经营部汇总。 生产经营管理部 2014年7月8日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2014年编制 (试行) (5月8日定稿)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一总则 1设计收费原则 1.1为了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保护发包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收费标准。 1.2本收费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收费。 1.3发包人和设计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本收费标准,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1.4建筑设计费应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本收费标准未涵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其它科技成果,或显著提高了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设计,发包人和设计人可以在上浮50%的幅度内协商确定收费额。 1.5设计人承接建筑设计时,发包人有权利了解有关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工期、服务质量以及收费标准。 1.6建筑设计费应按以下方式支付: (1)合同签订时,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支付合同额的20%作为定金; (2)实施方案设计文件提交时,发包人应向设计人再支付合同额的1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46261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以节约场所用地。 d、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

建筑设计方法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方法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7T15:24:46.9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赵得祥 [导读] 这一基本原则是指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自身的基础功能以外。 摘要:伴随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电器设备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而建筑设计技术也要相应的向前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为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研究了建筑设计的方法,最后深入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 一、建筑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设计与联系性原则 这一基本原则是指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自身的基础功能以外,还需要对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功能进行综合化的考虑,将整个建筑的构成和相关规律通过合理联系的方式作为整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同时注重建筑物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结合、制约等多个方面,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对彼此联系的多个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进而充分表现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2、有序性设计与最优化原则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当是有序并且分为不同层次的,在建筑物的系统结构中,高一层系统往往是由多层次的低层系统组合而成的,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考虑,建筑物内部的不同结构应当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建筑物的不同的空间序列也应当有更为明确且合理的组织,建筑物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为明确。同时,建筑设计师还应当针对建筑物不同部分的联系和发展趋势、功能使用方向、活动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多方面考虑,最终筛选出最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不仅要满足当前的设计需求,还应该考虑到未来建筑物发展的变化,最终让设计出的建筑物能够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发挥更好的功能和效果的最优化设计原则。 3、综合性设计与统一性原则 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应当注重对其基础功能、自身结构要素以及内外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在综合性考虑的基础上,将建筑物的不同结构部分及相关要素进行合理且针对化的应用,同时对建筑物每一部分进行综合化的分析,最后再根据相互之间的比较从不同角度对建筑加以重新更改和整合,最终达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能够相互统一的优秀目的。 二、建筑设计的方法 1、平面功能法 平面功能法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重要方法,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建筑平面进行具体分析,平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功能法主要使用方法是:先分析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使用的性质,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出发进行平面的合理组合,并且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 2、结构法 结构法是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表达的宗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的设计。建筑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诠释建筑物的性质和形式。 3、构图法 搞清楚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建筑设计通过构图的几个重要因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主从、比例、对比、均衡、韵律等形式美的具体规律。 4、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5、符号象征法 符号象征法是我们把约定俗成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内部的装饰部位,或是用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和空间体量。虽然很多的建筑在设计时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文化,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大量的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中,例如企业可能想通过企业符号在建筑设计时很好的融入其中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6、综合法 这个方法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在很多的群体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个体建筑分析为不同的几何形体来作为总体设计的一个大方向,使每个建筑单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手法通常是运用到大型的综合建筑设计中。 三、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1、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 2、建筑工程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

中国建筑行业百强设计院、百强设计大师名单。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名单央企院组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CDI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总后勤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方院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重庆市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设计院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高校院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剧院建筑设计(讲义) 2009.03 剧院建筑属公共建筑,主要特点: ? 主要使用空间高大,空间组合关系为大厅式,即以观众厅、舞台为中心,其他空间按功能分区、使用顺序围绕在周围 ? 使用空间大小差别大,一层主要使用空间与多层空间相联系,形成错层、夹层关系 ? 因视线等要求,主要使用空间的地面通常不在同一标高、同一层面上 ? 大空间需要大跨度结构,多种结构形式聚集 ? 城市文化、经济实力的代表性建筑 剧院建筑设计要点 ?空间组织和流线 ? 视线 ? 音质 ? 安全疏散 ? 大跨度结构 ? 造型 ? 图面应表达内容 一. 空间组织和流线 ? 空间组成: ? 演员活动区,包括舞台、演员休息、排练、化妆等 ? 观众活动区,包括门厅、观众厅、售票厅、休息厅、宣传展示等 ? 管理活动区,办公、贮藏等 ? 其他如贵宾用房、商业用房、设备用房、停车用房等 ? 流线特点:(《影剧院建筑设计图解》P127~142) o 人员流线 观众流线;演员流线;舞台道具、乐器流线;贵宾流线;管理人员流线…… o 车流 观众车流;贵宾车流;演员、舞台道具、乐器车流;消防车…… 二. 视线设计 1、视线要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看得舒服 ? 看得见的视线要求 ? 观众之间无遮挡 ? 台口前缘无遮挡 ? 栏杆、楼座挑台无遮挡 ? 其他凸出物无遮挡 ? 看得清的视距控制 ? 视距是指观众眼睛到设计视点的距离。 ? 一般人看得清的视角为1’(最小明视角),即能区分10mm 景象的最远距离约为33.3m 。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5条: 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 ;

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看得舒服的视角要求 ?一般人的水平视角为30°~40 °,舒适转动眼球后为60 °,舒适转动头的视野可达120 °。 ?一般人的垂直视角30 °(俯角、仰角各15 °),转动眼球后为60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6条: 楼座最大俯角不宜大于20 °; 包厢最大俯角不宜大于35 °;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30 °。 ?看得全的偏座控制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1条: 视线设计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的全部,条件限制时也应看到80%的表演区。 ?以天幕的中心与台口相切的连线的夹角来控制偏座区,应大于45 °。 ?设计视点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2条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镜框式台口剧场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台面处; 2 大台唇式、伸出式舞台剧场应按实际需要,将设计视点相应适当外移; 3 岛式舞台视点应选在表演区的边缘; 4 当受条件限制时,设计视点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舞台面0.30m;向大幕投影线或表演区 边缘后移,不应大于1.00m。 2、座位排列: ?基本尺度 人体肩宽约397~415,加冬衣440~460,人与人的适宜、经济距离40~50,即座距500~700。 ?座位的大小与硬座软座有关、与标准有关 ?排距应考虑观众走动 ?排距与座位排列方式有关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11座。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50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5座。 ?横排曲率: 3、视线分析:(《建筑设计资料集》第4集) 作用:(1)通过视线分析,获取各部分标高 (2)表达视线设计的结果 方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数解法、…… ?地面升起坡度的影响因素: (1)视点越高升起越平缓 (2)C 值越大升起越大,视线升高差“c”值应取0.12m (3)排距越小升起越大 (4)视点至第一排观众的距离越小升起越大 三. 音质设计 1、音质评价的主观属性:要求听的见,听得清,听得出变化 ?响度是听的见的主要因素,响度与声源功率、厅堂容积、早期反射声有关 o早期反射声:50ms内的反射声,换算为声路差约为17m o离开声源10m左右的观众厅前区的早期反射声主要来自顶棚,顶棚高度不宜大于13m o矩形平面的宽度不宜大于26m ?丰满度:主要与混响时间有关,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希望达2秒以上。 o混响时间与厅堂的体积有关一般6~8m3/座。 o软座位、人体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会降低混响时间,特殊的椅子、观众衣帽寄存,以保证混响时间。 o墙面声音反射和扩散,可延长混响时间。

建筑设计方案控制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方案控制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6T13:54:29.883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作者:韩冰 [导读] 本文主要对建筑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建筑的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同时对于建筑外部的环境也存在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建筑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方案设计;建筑设计重要性 前言 从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内部运行情况来看,建筑设计过程大体可以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前期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因此,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方案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和过程复杂的工程,需要对各种因素,结合业主的需求以及根据投资规划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整合,进而来确定建筑的面积、空间、平面立面等,方案设计关系到建筑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加强对方案设计的重视。 1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现状 所谓的建筑设计就是在为了达到一定的建筑目的而进行的设计,其中包括建筑的视觉美感和使用功能等诸多的方面。同时建筑设计是将己有的施工材料和技术相结合,包含的范围较广,且涉及到的领域也相对较宽。建筑的方案设计是建筑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在设计初始阶段,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空间大小、地质状况、周边环境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习惯等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虑,结合居民的实际需求与建筑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面积、空间、造型等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于方案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方案设计的尴尬地位。为了对这一现状进行改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和规划: 第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对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同时做好数据的整理工作,为以后的建筑施工提供方便。 第二,要进行资料的分析工作,同时对于其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建筑面积相应指标的分析和比较,最后对最佳的面积指标进行确定,进而提出科学的建设方案,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以后的建筑施工提供一定的方案参照。 第三,要在方案设计之后编制相应的任务书,将每个建设项目的细节进行规定,相关的设计和施工人员要对任务书进行研讨,对具体的建设工程的施工方式等进行分析,从而改进任务书的内容。 2建筑设计方案关注的要素 建筑设计过程要经历环境设计-总体设计-单体设计-细部设计的递进发展。方案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主体,需要大量的分析、收集整理以及沟通工作,将各种因素以及业主的要求和投资、规划条件和各专业的技术要求进行整合,确定建筑的总平、体量、空间、立面、平面以及场地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灵魂。 2.1文化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2.2功能要素 在招投标之前,由于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2.3成本要素 建筑成本对建筑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影响,降低成本是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方案设计影响着建筑的成本控制。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一个好的方案会合理确定立面材料、结构形式,在结构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体量组合设计,通过精心详细的设计能够把普通的材料设计出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就解决了建筑的结构问题,降低了建筑材料使用的成本。 3建筑方案设计控制方法 3.1功能完整性和创造性空间 建筑,作为一个单位空间,相对来说是静止的空间,然而在做整体空间构成时便构成动态的空间。建筑方案设计不仅是建筑的艺术,一个好的建筑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无论空间建筑包含何种功能,创造空间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所谓建筑的整体空间,是由点、线、面的某种组合而成立的单位空间作为要素构成的。因而可以说单位空间作为建筑整体空间的构成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师常用曲面和斜面来构成空间,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动态的空间效果。建筑不仅可以向上发展,而且可以向四周流动。建筑空间有内、外空间之分,作建筑设计时必须将内、外空间有机融汇在一起,这样才能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自由、舒适的感觉,使观者宛如喝一杯醇美、芳香的酒,实实在在感到美的享受。 3.2整体平面设计 建筑的整体平面设计是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骤,主要是对于建筑出入口、内部环境、图底关系以及建筑的竖向设计等。建筑的平面形状基本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或者是上述几种形式的演变和组合体。平面造型主要取决于建筑师的总体构思、所设计对象的功

中国建筑设计单位排行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 重庆市设计院 75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82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 83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84 绍兴市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85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86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6T15:07:34.240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作者:齐燕云 [导读] 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阐述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北京中外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142)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阐述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可以促进我国人民的环保观念,共同建立绿色城市,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要点 前言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绿色设计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走向。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建设阶段,比如从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保护并利用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减少由于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对各种材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建筑的后期使用阶段,比如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保护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在绿色建筑施工建造时一般会使用天然材料,对一些能够回收的建筑材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循环使用。 总之,绿色建筑指的是从建筑的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中(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设计的重要性及内容 绿色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1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2.1.1绿色设计理念响应了国家的环保政策,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建筑设计中推行绿色设计是在积极的响应我国等政策,推行绿色设计不仅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还能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降低建筑在建设时的成本。 2.1.2绿色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 绿色设计贯穿于建筑工程的选址、平面规划、建材选用的设计全过程,而且建筑的绿色设计最注重的就是考虑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例如建筑物在设计时,设计人员会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如何对建筑物进行布局、建筑物的走向、体积形状等等,还会考虑建筑物在建材的使用中如何减少消耗,为人们提供更加环保和节能的使用空间。 2.1.3绿色建筑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起到帮助作用 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设计师会综合不同的情况从人性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因此也可以说建筑绿色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创建出更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2.1.4绿色设计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现代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的绿色设计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激发了市场的活跃性,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2.2绿色设计的内容 2.2.1绿色设计节约资源的理念 绿色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节约资源,减少建筑物在建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的消耗,最终达成保护环境的目标。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符合我国环保发展的目标。 2.2.2重视绿色建筑物的功能 绿色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不能对环境产生污染,保证建筑物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侵害,所以想要发挥绿色建筑的功能,就要在设计之初明确并重视绿色建筑物的功能。 2.2.3重视绿色建筑对于环境的优化 绿色建筑不是单独存在于某个空间之中的,需要与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整体,保证减少绿色建筑物对其它建筑的影响,最终形成对于环境的优化,达到提高环境效益的目标,绿色建筑设计要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尽量利用多种绿化方式,例如墙体绿化、建设生态绿地,保证各类花草树木的合理配置。尽量避免纯草地的绿化,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综合性绿化效果,对建筑物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改善。 3绿色设计的要点 3.1合理利用资源 绿色设计应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比如清洁能源的利用。在我国能源逐渐紧张的状况下,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注重清洁能源的利用,例如合理的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等;以及对旧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建筑物拆除下来的材料之中有些还是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的,为了减少绿色建筑在材料上的成本,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有效的减少绿色建筑物的材料成本,还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