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包括改革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模式,创新高职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方法,倡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努力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力。研究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最终落实到高职毕业生就业力的提升及就业质量的提高上。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从而自主择业,已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这种就业形式强化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但与此同时,“双向选择”的方式也对高职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为了使高职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就业指导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对高职院校办学要坚持“三个适度挂钩”,即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院校的事业发展、专业设置、评估结论相挂钩,推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字[2003]6号文件)也要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工作。近两年来,各级领导曾经多次在有关会议上重申上述要求,以适应日益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为此,亟须完善和规范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建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与不足

今天,由于高职毕业生已经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各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重视。然而,由于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与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课程开发上也存在误区。这严重影响了高职毕业生及时、充分地就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就业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