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学与文人的联系

园林美学与文人的联系
园林美学与文人的联系

园林美学与文人的联系

一、园林与文人情操

“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中国诗歌讲究通过诗人的“心悟”对自然进行提炼加工,从而能动地超越自然。中国园林的诗意,表现为诗歌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园林是具体化的诗歌,诗歌则是抽象化的园林,所以中国园林总能给人种“如诗”的感觉,而园林诗则将者极好的达成了统。

从魏晋开始,诗歌开始渗入山水题材,如谢灵运的诗中便有“池塘生青草,园柳变鸣禽”、“白云抱幽岩,绿筱媚清涟”之句,为人们描摹了一个树影山光的美妙世界。尤为妇孺皆知的是山水田园诗人陶潜,陶潜很多诗作既是田园诗,也是园林诗,如名篇归去来兮辞中便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脸炙人口之句。陶渊明于门前栽种五棵柳树,人称“五柳先生”,又因为爱菊,宅边篱下遍植菊花。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始终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一如他园中的柳菊,冰寒自守,清逸不阿。陶渊明的诗文,看似质朴,实则内含丘壑,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舍着炽热的感情。陶渊明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使最普通的农家园林小景和最普通的生活在他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美。陶渊明的不朽诗篇及高尚人格,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白居易曾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宽心应是酒,遗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后又专程拜谒陶渊明故居,写下《访陶公旧宅》这首诗,诗中用“尘垢不朽玉,灵风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洁人格,最后还写道:“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极尽崇慕之情。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园林的影响很大,直至明清还有不少江南园林取他的诗文之意来命名,如“归田园居”、“觉园”、“耕隐草堂”等。诗是一种文化的不断沉淀,渗入了某种深刻的意义,它所包括的情思内涵,增添了园林风景的意境之美,也洗灌了欣赏者的心灵。

从此点来说,陶渊明的园林美学思想其渗透性和延展性,已经远远超越了农家园林小景的本身,亦超越了诗歌字面的含义,他使得园林风景与诗歌意象融为一境,二者不为一体,却又浑然一体,园林美学和诗歌的意境由此都得到了一个提跃,划出了一个园林诗意的范畴流派。

清代学者袁校在世时也曾修一园林,名曰随园,就在这个园中,他隐居大半生创作了《随园诗话》。袁枚努力将随园变成他可以优游于诗书世界的一个载体,他可以从中得到从其他地方不能获得的快乐。从《随园诗话》中也正可以看出园主袁枚的艺术个性、人格倾向与人生追求。

袁枚重视自然,但也不主张废除人功。诗论中如是,造园亦是。从其建园时就势取景的构造方法,即可知道他的因子既有人功,但亦没有过分的人为雕饰,很好地结合了自然美与人工美,使艺术的境界与现实的生活、人的情趣和美的理想相融为一,使人从有限的地域空间走向无限的宇宙空间,引导身处其中的人真切地感受到宇宙自然,并从中感悟历史体味人生,让单纯的景色有了更深层的文化韵味,园林和诗歌由此达到了一个更为和谐自然、深远的高度。

中国的文人骨子里都有一种遁世情结,但是这个隐世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荒寒”的,而是生机勃勃的,他们构建的也是充满生机、寓意积极的园林,使得他们既可出世隐居于城市山水林闻,修心养性,又可入世合家欢聚,进行社交往来,融通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例如深究禅宗的王维,他的私人园林辋川别业,达到了“诗中有面,面中有诗”的园林巔峰,处处透出禅理;他在《鹿柴》中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实际上是一处王维参禅的地方,禅宗的神秘赋予了辋川别业特殊的宗教意境之美。中国园林之美正是意境之美,它将人的感官、感受和自然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它巧妙的应用自然因素与人类感官的结合,从而创造自然美,提高园林的审美意境,达到虽在闹市中,犹如隐居山林的效果,文人们诗意寄居的的“隐于市”因此也才成为可能。

二、园林与文人爱情

沈园,又名沈氏园,本系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多亩,也是现今绍兴古城内著名的古园林,整座园林景点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树木扶疏成趣。清乾隆《绍兴府志》引旧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沈园大门池台极盛”,指的就是该沈园。一处宋朝的私人花园,经历800多年,至今仍得以流芳,除了其园林构建的精致,更因为一个千年不老的故事,-首感人至深的《钗头风》。

相传,南宋诗人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瑞分离。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两人分离七年后邂近于沈园。陆游感慨怅然,题《钗头风》词于壁间,“红酥手,黄騰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泡鮫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词句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词衷肠寸断,不禁泪下,和之一首《仅头风》“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还家后唐婉情意凄绝,不久悒都而逝。陆游闻知此事,悲痛不已,终生难以释怀。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沈园从此成了他对唐琬思念的承载之地。晚年入城,凡逢沈园开放之日,陆游必入园中凭吊。公元1192年,他68岁时,重游沈园,此时距唐琬逝去已有40年,而沈园,也已物是人非。陆游感慨万千,作《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地台。唐婉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斯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士,犹吊遗踪法然。”79岁时,陆游又来沈园作下绝句二首:“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但在同一地点写下如此众多诗歌的并不多见。诗人为怀念唐琬,仅追忆沈园之邂后就留下了十多篇诗文。正因为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诗篇,沈园才得以成为怀念诗人的重要纪念地。今人之所以拜谒沈园,除缅怀诗人与欣赏古典园林之外,也为了感受人世间的不渝爱情。

后人读到陆放翁“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知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江山,直

至其临终前绝笔《示儿》,仍是饱含忧国忧民之情,这是一个名人应该有的情怀,是符合世人期待的高格,然而,陆游诗作最为催人泪下的,却是沈园诗作,沈园让我们读到一个风云人物如凡人一般的情感,读到一个也会为爱情痛苦的政治家,读到一个公众人物内心最普通最真实的愿望与思念。也许也正因此,世人才更深的理解了陆游诗作。

三、结语

中国文人极其重视自家的园林,他们往往亲自操刀进行设计,他们以笔写诗歌言志,而在园林的设计上刻画着抱负和情感,园林承载着他们深厚的家园情结,被他们赋予了鲜明的个人理想色彩。文人们的私家园林,绝不仅仅是处居所,更不仅仅是消闲之处,他们的园林是他们理想家国的缩影,每一处细节都包含着他们曾经言说或不曾言说的情思。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论文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 ——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园林美学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 、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在我国目前园林景观设计中,美学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整体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美的衡量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就我国目前园林景观美的衡量标准来看,主要包括布局统一、平衡与对称以及韵律与节奏等几个方面,设计人员必须将此衡量标准充分掌握,才能够将美学合理的应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平淡中体现美感 从平淡中体现美感是园林景观设计美学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充分实现园林景观的平淡美,首先应该使其简单到极点,这样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就会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供其对各个环节的景观效果进行思考和揣摩,从而最终实现景观设计的整体美感,让人们有美的感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从平淡中体现美感的设计例子,比如说西湖,其结构虽然简单、色彩也并不丰富,但是却通过多个自然景色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处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 2、靠水体转化自然 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具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利用山水来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美感也是其美学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学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静态美、动态美、声效应和光效应等几个方面。在实际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水体形态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并且要保证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

之间连接的完整性,避免对景观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升华意境,弘扬文化 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美,而是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终实现改善环境,使人们能够拥有良好生活氛围,其追求的是意境。意境同时作为我国美学的核心,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将其放在首位。与此同时,文化美也是国内园林的精华与核心,其主要是通过将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实现形神兼备,即注重整体造型的气势的同时赋予生命的张力。 4、实现生态美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能够充分将生态美实现,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用物种多样化来保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流动,从而达到节省内部空间的效果;同时,用层次化结构来构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严格控制跨地区、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来防止外来物种不能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内,而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抗病害的抵御能力。

2018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C ) 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 2.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 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 D. 意识形态论 3.蒋孔阳主张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C) A.审美经验B.艺术C.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D.美和美的规律 4.人类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标志是(D) A.原始巫术活动的出现B.原始劳动分工的出现C.史前彩陶纹饰的出现D.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5.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D) A.审美主体和审美创造B.审美客体和审美接受C.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D.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6.席勒认为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主要标志是(C) A.巫术B.音乐C.游戏D.舞蹈 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这表明审美活动具有(A) A.自律性B.因果律C.他律性D.三一律 8.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是指(B) 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 9.首先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的美学家是(B)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尼采D.马克思 10.审美经验是(D) A.纯粹的感性活动B.纯粹的理性活动C.一种理性直观活动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11.《萄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这句话涉及到审美经验中(B) A.情感与想象的关系B.情感与理智的关系C.想象与感知的关系D.想象与理智的关系12.《礼记·乐记》中的“心生说”,从艺术本质论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划入( D ) A.符号说B.游戏说C.模仿说D.表现说13.古希腊语中的“艺术”一词指的是(B) A.模仿B.技艺C.创造D.审美 14.艺术品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是(C)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D.物质实在层 15.苏珊·朗格主张艺术作为符号形式应当表现(A) A.人类情感B.绝对精神C.无意识D.意识形态 16.宗自华认为,中国美学史上最具有世界贡献的范畴是(D) A.境界B.意象C.神韵D.意境 1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C) A.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B.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思C.主客体间的感动关系D.主客体间的反映关系18.在生产意象的过程中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A) A.想象力B.艺术敏感C.灵感D.判断力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第8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本章概要】 本章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演进入手,介绍了其各个发展阶段特征及主要类型,详细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景观要素及其审美特征,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美学思想及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探讨了中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差异,分析了现存古典园林的几个典型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与大自然的巧妙结合,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魅力和观赏价值使之成为中国古建筑景观文化中最精彩纷呈的一部分,融聚了中国古建筑中绝大多数的装饰手法,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的今天,对古典园林景观的观赏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调节心境的重要手段。 8.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8.1.1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 (1)从原始古朴的自然野趣到人工色彩的渐浓、渐重 (2)仿真自然山水,追求诗情画意 (3)园林艺术的集盛 8.1.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种类繁多,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亦不尽相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照造园动机和文化观念划分 为生者而建的园林 为亡者而建的园林 (2)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来划分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3)按照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 北方类型 南方类型 岭南类型 (4)按照不同风格和艺术特色划分 就世界范围来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风格,由此在园林的布局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可以将世界上众多的园林形式划分为两大类。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 几何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5)按照建造时间划分 古典园林 现代公园 8.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审美 园林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审美改造,对旅游者而言又是价值颇高的综合性艺术品。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北方的还是南方的、或许是岭南的,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

风景园林概述

1.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植物在充当构成要素来构建室外空间时,通过一面或多面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视线的穿透,可形成(),使该空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隐秘性。 A.封闭空间 B.半开敞空间 C.覆盖空间 D.垂直空间 2.下列建筑形式中,是将石基台座做成船型,再在上面修建亭阁楼廊而成,并做成跳板形搭桥与陆地相连,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A.长廊 B.水榭 C.石舫 D.游船 3.中国古建筑的类型和形式很多,按时代特征分类,整体造型稳重大方,屋脊屋檐中规中矩,正脊平直、翼角稍翘,装饰豪华而不繁缛的特点属于哪个时代特征建筑?() A.汉式建筑 B.宋式建筑 C.清式建筑 D.以上都不对 4.在中国古建筑中,按封建社会时期等级制度,哪种建筑形式是仅次于庑殿建筑的一种等级。() A.庑殿建筑 B.歇山建筑

C.硬山悬山建筑 D.攒尖顶建筑 5.在风景园林构成要素中,()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具有交通、引导、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 A.水体 B.建筑 C.园路 D.植物 2.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园林植物规则式种植一般选枝叶茂密、树形美观、规格一致的树种,配置成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下列哪几种种植方式属于规则式种植?() A.对植 B.列植 C.树阵 D.丛植 2.园林植物种植形式中,下列哪几种种植方式是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灵活、参差有致,形成富有自然气息的植物景观?() A.群植 B.混植 C.树阵 D.丛植 3.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园林建筑有哪些特点?()

A.建筑形式更加灵活 B.建筑结构更加丰富 C.建筑功能更加多样 D.建筑的场所再生 4.游廊又称长廊,是供游人遮风避雨的廊道篷顶建筑,它具有可长可短、可直可曲,随形而弯、依势而曲的特点,按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 A.爬山廊 B.水走廊 C.平地廊 D.复廊 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风景园林不断的发展、创新,从传统造园到现代风景园林,其发展趋势可以描述为:() A.服务对象方面,从为少数人服务拓展到为人类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 B.价值观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取向 C.实践尺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拓展为大至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 D.以上都不对 3.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 1.歇山建筑依据屋顶形式不同,可分为尖山顶和卷棚顶两种。 Y.对 N.错 2.地形可以作为景物的背景,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景深、丰富景观的层次。

中国园林的风格阅读答案

篇一:中国园林的风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冯烨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统一的境界,逐渐形成了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建筑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往往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北京颐和园就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又如苏州留园,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使游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妙趣横生。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二字。一般来说,园中山水虽是人造,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园林中必须建有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建筑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的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中国古代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也风格有异。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时搭建临时的建筑,花期一过皆被拆除。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多在清朝乾隆年间建造,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的巨商和官员。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园风格不同。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13-14题为选择题,(13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对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委婉曲折,变幻莫测,奇形怪状,出神入化。 b.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天成,景观应当回归自然,才有自然的理趣。c.中国古典园林要求突出山水这个主体,建筑隐于山水之中,不能喧宾夺主。 d.中国古典园林的廊、亭、堂、榭应当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自然和谐。 e.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整体形象完美雅致,巧夺天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f.中国古典园林都应当充满“山色空蒙雨亦奇”诗情画意,令人身心陶醉。下面的中国古典建筑形式与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多有可以登高观景高耸矗立的楼观亭阁。 b.中国古代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 c.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 d.中国古典建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很多中国园林门外设有荷花池、桥等美丽的景物,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游人看不到里面全景。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为什么

园林美学 全部

园林美学 1、单项选择题 1.“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此论述对美的理解主要强调() A..美在理念 B.美在关系 C.美在功利 D.没在物质 2.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艺术范畴,可以看作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滥殇的是() A.台、榭 B.园、圃 C.宫、殿 D.菀、囿 3.下列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生态美学意向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白居易 C.李白 D.王子敬 4.山水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成为一代文化风尚的时期是在() A.秦汉 B.魏晋 C.明清 D.唐宋 5.渗透和充盈着诗意和文意的“文人写意园”繁盛起来的时期是在( ) A.唐 B.宋 C.明 D.清 6.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园林学专著,被日本称为《夺天工》的是() A.《群芳谱》 B.《长物志》 C.《素园石谱》 D.《园冶》 7.中国古典园林系统的“真”主要体现在() A.艺术与科学的审美联系上 B.艺术与数比、人工的关系上 C.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 D.艺术对天国仙境的理想追寻关系上 8.“就山为杰阁,引水作神池”的诗句体现了北方大型园林在创造上更加强调() A.自然原型的因凭 B.名胜名园的拟仿 C.胸有丘壑的意构 D.随意洒脱的创建 9.中国古典园林的“善”在伦理的功利关系上表现为 A.天国仙境的追寻 B.城市山林的实现 C.感性实践的要求 D.物质经济的创造 10.从中西园林比较来看,中国园林所显示的是 A.人工之美 B.技能之美 C.数比之美 D.气韵之美 11.北方宫苑从总体上来看所呈现色调风格为( ) A.小巧玲珑 B.清水芙蓉 C.浓丽绚烂 D.自然淡雅 12.在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起着领奏作用,且为园林美的起始与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 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 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 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 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 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有以下几种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园林不在大小,都强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大观园属大园林,然而在观览中,又不断出现幽趣小景。像颐和园万寿山上出现谐趣园一样,那就是寓动观中以静观所在,游人在此可以得到调剂休息,不能老是走着看景,也要驻足领略静观的妙趣。园林离

风景园林概述试卷100分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网络教育平台----风景园林概述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中国古建筑中,下面哪种建筑形式称为“九脊殿”?() A.庑殿建筑 B.歇山建筑 C.硬山悬山建筑 D.攒尖顶建筑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2.中国古建筑的类型和形式很多,按时代特征分类,整体造型稳重大方,屋脊屋檐中规中矩,正脊平直、翼角稍翘,装饰豪华而不繁缛的特点属于哪个时代特征建筑?() A.汉式建筑 B.宋式建筑 C.清式建筑 D.以上都不对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下列建筑形式中,()是一种既具有景区标牌作用,又具有屋顶装饰形式的排架结构,被广泛用于街道起讫点。 A.长廊 B.垂花门 C.牌楼 D.大门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A.园林设计 B.园林规划 C.方案设计 D.施工图设计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在风景园林的人文环境要素中,()作为人口要素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成分、知识结构等方面内容,研究它是为了了解规划区的使用人群。

A.人口趋势 B.人口特征 C.预测分析 D.以上都不对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A.大屋顶 B.檐装饰 C.木骨架 D.石台基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2.石舫是仿船型的傍岸建筑,是诗情画意的忆景产物,它似船非船,似景非景,但给园林景色的点缀起着美妙的作用,它又可称为?() A.游船 B.旱船 C.画舫 D.石屋 用户答案:[BC] 得分:8.00 3.园林植物规则式种植一般选枝叶茂密、树形美观、规格一致的树种,配置成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下列哪几种种植方式属于规则式种植?() A.对植 B.列植 C.树阵 D.丛植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4.在现代风景园林中,园林建筑有哪些特点?() A.建筑形式更加灵活 B.建筑结构更加丰富 C.建筑功能更加多样 D.建筑的场所再生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1.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大讨论的主要论题与影响。 答:1956年的“百花齐放”推进了美学讨论几乎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文艺理论与美学最为活跃的一次学术运动,学术以运动的方式展开并且获得学术的成果,这也是政治决定一切的年代所具有的特殊现象。去审视那种带有政治态度和政治目的的学术争论,去看待那种学理是如何在政治边界展开特殊的逻辑,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代理论批评和美学历史的一个必要的视角。 (一)以朱光潜美学思想建构起来的批判性语境 美学问题引发讨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朱光潜的那篇检讨性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载《文艺报》1956年6月第12期),有研究者马驰认为,“朱光潜这篇文章的重心还不在于对自己旧思想的清算,而在于他重新提出的…美究竟是什么?,即美的本质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了美学界的一场持续的大讨论”。朱光潜在《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中梳理了他的美学思想的学术背景,既有中国旧学的影响,更多西方唯心主义的哲学的影响,这其中康德、黑格尔、柏格森,尤其是克罗齐的影响尤甚。朱光潜在二、三十年代就发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8)、《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后来又译著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946-),那时就已经形成他的美学思想。然而,朱光潜先生如何解释似乎都是徒劳的。黄药眠、蔡仪、敏泽、周来祥等就写文章批判朱光潜,依然把他看成是唯心主义。对朱光潜的批判持续了多年,没有人认为朱光潜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已经转变了立场和思想方法,还是一如既往地把他当成唯心主义来批判。 (二)对政治语境的僭越:美在主观说 吕荧早在1953年撰文《美学问题》(原载《文艺报》,1953年第16期),批判蔡仪在40年代出版的《新美学》。吕荧明确反对“美在客观”的论点。他提出:“美是人的一种观念”。他说:“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旧时官僚地主建造园林常用园的“豪华”来相互夸耀,园中山石的奇特,花木的名贵,亭阁装修和家具的精美,都成为沽名钓誉的手段。此外,为标榜清高,附会风雅,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书法、绘画、诗文等也成为园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豫园不仅有大假山、玉玲珑作镇园之宝,而且还集多种艺术于一体,屋顶的泥塑、墙上的砖雕、家具门窗的木雕等工艺水平都相当高,随处可见,匾额和对联也无处不有,它们既点染了意境,又加深了园林的意趣和韵味,更为园景增添了光彩。 苏州“沧浪亭”石柱上有一集句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其上联是集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中的上句;其下联是集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中的后句。这一集句联配得天衣无缝,既突出了欧苏两人的友谊,又将园林风景同历史上的诗人文豪直接联系起来,实是难得的佳联。 江南园林往往面积比较小,为了在有限面积内使风景丰富多彩,并富有变化,往往通过各种手法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上海豫园也是如此,为了追求小中见大,通过对比、分割景区的方法以及借景、对景等手法,使园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具有无限空间之感。豫园分为7个景区,每个景区不但大小不一,而且各区都有其主题,都有其个性,如:仰山堂——城市山林,倒影翩翩; 万花楼——繁花似锦,古木参天; 点春堂——水中戏台,空中楼阁; 会景楼——曲栏围池,白石浴水; 玉华堂——江南名石,风华无比。豫园中最有名的小中见大的杰作就是鱼乐榭前隔水花墙下的流水,经过其一隔一弯,使人感到其水流源远流长。借景也是达到小中见大的一个手段,园中的大假山,借来黄浦江之景,大大扩大了视域和景深,另外快楼、会景楼、得月楼等同样都是借景的杰作。 还有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享”,亭居水涯之上,突出其中,亭前水波清澈,涟漪荡漾,似有汪洋之感。分析其产生汪洋之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它聚而又断,岸处做了数十个小小的水湾头,有两处还设有小桥;其二是它的池岸叠石,似有太湖之岸的意境。 我国古典园林十分强调意境,品评一个园林好坏与否,首先就要看这个园林意境的表达。那么什么是意境?简单明确地说:境指客观的景物,意指主观对景物的情感寄托,所以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物质来表现精神,也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正像写诗作文一样,在设计园林时,首先思考的就是意境问题,这就是说“意在笔先”。关于意境一般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l)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 如苏州留园东部有著名的“留园三峰”,据谙熟内情的老人言,冠云楼前的冠云、峋云、瑞云三座湖石,其名取的是园主盛宣怀三个女儿的名字,盛宣怀所以要不遗余力地罗置这三块奇石,其原因之一是盛与三个女儿有着深厚的父女之情,为了能和女儿们朝夕相依,见石如见人,所以列石于楼前。据传后因三女瑞云早亡,盛宣怀就令人凿去瑞云峰顶部的湖石,以示哀悼。 (2)表达某种诗情画意

景观美学理论

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美学涉及地质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科学知识,具有综合性。人类对于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感受,包括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嗅觉的美。温度感觉,触摸感觉、机械感觉、以致味觉的美。 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对比、比照是在质的或者是量的不同的要素之间进行排列时,强调出相互间的特征。空间或时间的长短、大小、强弱等数量关系原理。平衡是两种力量处于相互均衡和完整的状态,就像构成城市小区居住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能够给人们平衡、安定和完整的感觉。居住空间各构成体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比例的特点常和其功能内容、审美观点有密切的关系。 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统一原理。因为调和是对称、平衡、比例、韵律、动势等的基础,所以调和的秩序是多样的统一。所谓多样的统一,是有适当的变化,并且作为整体则又有牢固的结合状态。也就是在统一的前提下,应该具有多样性或者是处于变化的状态。 东丽湖小区以“两轴,两环,四区”为布局形式,符合整体中多种因素统一的原理,在统一的基础上又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水景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创造美的环境,因而景观美学理论对现代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环境行为学理论环境行为学又称为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行动、经验)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环境一行为研究提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环境决定论”所主张的环境决定人的行为的观点。 一方面,人们可以适应环境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设计和控制手段来选择更加适合的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联系的,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或者是人决定一切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通过认真和科学的调查研究就会发现在环境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关系,地理、气候与生理特征都不主宰一切,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着大量的潜在机会与选择的可能性。 对于东丽湖居住小区水体景观环境的研究,可以从使用者一住户在水体景观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入手,了解住户使用要求的选择以及对水体景观的实际使用状况,就可以掌握水体景观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为东丽湖小区的水景设计提供借鉴。 生态设计理论在小区水景设计中的应用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景园的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4种倾向,即: 自然式设计一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 乡土化设计一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保护性设计一对区域的生态因

10311024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以拙政园为个案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 ——以拙政园为个案 摘要:论文中依据统一的逻辑等级重新分级、分类,梳理了现有研究论文中写到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的主要特点。并以拙政园为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本与自然,超与自然”与“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这两个显著特性。 关键词: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美学 一、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1] 在此,鄙人依据统一的逻辑等级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的主要特点。[2][3][4] (一)本与自然,超与自然。 (1)在布局上严格的结构对称要求而又摸拟接近自然的布局美。 (2)建筑的造型美与自然美 (3)自然景物和人工要素的良好结合 众所周知,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也是风景式园林中四大要素(建筑、山、水、植物) 中的三个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风景式园林与自然风景之间的交融程度。但中国古典园林却绝非是简单的利用或摹仿这些景观要素的原始风貌, 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提炼来表现一个精练概括、典型化的自然。 (二)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 (1)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2)禅性之美——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 从元代开始,绘画、诗文、书法三者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从而追求“以形写神”、“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以此运用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通过各个有意识的组织规律,达到园林中各个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城市有限的空里创造了最适合人居住的环境,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从隋、唐到明、清,中国园林经历了发展—繁荣—稳定的时期。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苏州园林的发展与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无联系,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也就逐渐出现了文士园林。文人化园林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文人化园林指是士流园林,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更侧重赏心悦目,又能体现隐逸者寄托的理想,也能陶冶性情。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使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体会到“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怡”。苏州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典范,现存名园十余处,较著名的有“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留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