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察学院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

四川警察学院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法是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入的参加下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2、 回避
2、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因与案件或者与案件的当事人有厉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时,不得参与本案处理的一项诉讼制度。

3、 管辖
3、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的权限分工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在第一审刑事案件权限的划分。

4、 证据
4、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5、 强制措施
5、强制措施是指司法机关为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需嫌疑人采取的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刑事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证___刑法___的正确实施,惩罚___犯罪____,保护____人民 ______,保障_____ 国家安全_____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____宪法____,制定本法。

2、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___公安机关_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____提起公诉 _ ______,由检察院负责。__ 审判 _____由人民法院负责。

3、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 ____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__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三、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三、1、D 2、C 3、D 4、C 5、C 6、D 7、D 8、C 9、D 10、D 11、A 12、B 13、C 14、C 15、B 16、A 17、A 18、B 19、D 20、C

1、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于( D )施行。

A、1996年1月1日 B、1997年3月17日

C、1996年10月1日 D、1997年1月1日

2、( C )是我国审判刑事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

A、独任庭 B、审判委员会 C、合议庭 D、检察委员会

3、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是贯穿于( D ),指导公、检、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准则。

A、立案阶段 B、侦查阶段 C、审判阶段 D、刑事诉讼的全过程

4、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 C )。

A、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处理 B、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C、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D、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

5、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受理第一审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称为( C )。

A、立案管辖 B、

级别管辖 C、地区管辖 D、专门管辖

6、某县交通局局长受贿6万元,此案由( D )直接受理。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监察机关 D、检察机关

7、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应由( D )决定。

A、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B、政法委员会

C、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D、同级人民检察委员会

8、下列证据中,属于书证的只有( C )。

A、书面鉴定结论 B、证人亲笔书写的证词 

C、实施贪污而伪造的帐册 D、被害人自书的被害经过

9、某单位负责人对犯罪嫌疑人在单位的表现所作的书面陈述是( D )。

A、书证 B、证人证言

C、鉴定结论 D、参考意见,不能作为证据

10、亲笔书写的诬告陷害信是( D )。

A、物证 B、书证

C、既是物证,又是书证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1、以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划分为( A )。

A、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B、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C、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D、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2、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仅有被告人承认犯罪的口供,(B )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A、可以 B、不能 C、 应当 D、 一般不能

13、侦查人员既要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和罪重的证据,又要收集( C )。

A、人证和物证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和罪轻的证据 D、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从( C )起就有权委托辩护人为其辩护。

A、立案阶段 B、侦查阶段 C、审查起诉阶段 D、审判阶段

1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B )。

A、六个小时 B、 十二个小时 C、二十四个小时 D、十五日

16、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而证据不充分的,可以(A )。

A、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B、收容审查

C、撤销案件 D、继续羁押

17、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 A )执行。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看守所

18、在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B )进行审讯。

A、少数民族语言

B、当地通用的语言

C、汉语言 D、本地民族的语言

19、下列证据中,(D )不是言词证据。

A、证人证言 B、被害人陈述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D、勘验、检查笔录

20、人民法院无权采取的强制措施是(C )。

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 拘留 D、逮捕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A、B、C、D、E )。

A、被害人 B、自诉人 C、犯罪嫌疑人

 D、被告人 E、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A、B、C、D )。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事犯罪的;

B、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C、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年龄太老的;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 A、B、C )。

A、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D、被害人是外国人的刑事案件 

4、有一凶杀案发生时,有下列人员在场,其中(、A、B、C、D )可以作证人。

A、张某(小学生,12岁) B、王某(盲人) C、李某(聋哑人) D、赵某(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处于未发病期) E、黄某(重症痴呆)

5、王某持枪抢劫某商场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按照理论上的分类,从王某手中缴获的枪支是( A、D )。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五、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实现刑罚权的专门活动,因而不需要其他公民参加。 (X )

 2、随着刑事诉讼的推进,犯罪嫌疑人必然会转化为被告人。 (X )

 3、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司法机关的活动才能决定诉讼的进程和结局。 (X )

 4、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当事人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X )

 5、虐待案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v )

 6、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v )

 7、鉴定结论是一种科学的判断,因此,对鉴定结论无需审查判断。 (X



 8、原始证据都是直接证据。 (X )

 9、没有被告人供述,其他证据确实、充分,也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X )

 10、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X )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种类有那些?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视听资料。







2、 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3、 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有何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

(2)适用对象不同;

(3)适用目的不同;

(4)适用的机关不仅相同。

(5)羁押期限不同。












4、 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2)严禁刑讯逼供;

(3)一切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4)必须忠于事实真相。









七、 案例题(10分)

 李某居住在甲县,在乙县盗窃后流窜到丙市的丁县抢劫,并将被害人杀死。

请应用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分析,本案应当由哪个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本案应当由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因为,李某的主要犯罪行为——抢劫发生在丙市的丁县,而且,李某见被害人杀死,可能判死刑, 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管辖中的级别管辖和地区管辖的 规定,应由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