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居家养老呼叫中心解决方案

【经典】居家养老呼叫中心解决方案
【经典】居家养老呼叫中心解决方案

居家养老呼叫中心

一、概念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居家养老的主体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载体是家庭,养老照料的责任是亲属。让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家庭其他亲属成员对其晚年生活的照顾,享受亲情融合的家庭生活氛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主要养老传统选择,也是盛东科技长远以来的目标。

二、基本流程

1)老人在家需求生活方面服务、日常用品、有病求救时,通过专用电话机上的指定按键即可向调度中心发起服务请求。·

2) 调度中心收到老人服务请求后,由坐席人员生成服务工单分派到老人所在地附近的社区服务站,工单以网络和短信方式传递到对应社区服务站。

3) 社区服务站派人提供老人预定的服务或商品。

4) 社区服务站通过派单到系统,随时向调度中心反馈商品出库情况,以及派出人员的服务情况。

5) 调度中心通过服务跟踪系统提示定期安排人员回访,及时掌握派出人员的服务质量,统一服务价格,提高服务人性化。

三、系统组成

居家养老系统由交换系统中心软件和电子终端设备组成。

盛东居家养老系统依托政府民政部门,面向各类居民群体、现代家庭、社区、物业和服务企业的需求,以呼叫中心,智能救助终端为载体,结合3G应用,面向社区用户推出的集呼叫中心服务、移动终端应用、互联网接入的社区综合应用平台。

1、呼叫中心

盛东科技呼叫中心基于NGN软交换的技术,IP一体化的架构,集成了传统呼叫中心所有功能。在支持传统语音、VoIP、传真、短信接入的基础上,还可支持WAP、彩信、视频和流媒体等传输;在支持PSTN网络接入的同时,也支持PHS/2G/2.5G/3G等多种网络接入方式。

呼叫中心利用自身强大的融合通信能力,话务处理能力为社区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运用于社区服务信息的采集,居民病史资料的管理,紧急救助中预案机制的设立,及求救者GPS的定位等。

2、设备终端

终端设备集成了电话的基本功能,用于居民了解服务信息,紧急救助,GPS定位的一个特殊话机。

针对老年人对手机使用的特点,特别设计了便携式社区通终端与家庭式社区通终端。

便携式终端不但内置社区通一键服务的绿色按键,更增加了SOS紧急救助服务橙色按键,有效增加老人外出救助服务。

终端设备的详细功能如下:

特色功能功能介绍

手电筒推拉式开关方式,关机后可正常使用,可连续使用60小时大音量采用24*15的大喇叭,声音可以达到110分贝

收音机外放收音机,无需戴耳机收听,且声音大

超大按键与字体1-9共九个数字键,黑底白字,大按键,清晰、触感好

语音读报收到的短信、按动的数字键、当前时间均可语音读报

紧急呼叫(SOS 键)长按SOS键2到3秒,启动报警,自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到预设紧急救助人手机,同时拨打社区呼叫中心

位置服务支持GPRS和LBS双模定位

社区服务(绿键)长按绿键2到3秒,拨打社区呼叫中心,享受社区便民服务

快捷拨号预先设定快捷短号,只要长按设定数字键,即可拨打对方号码

待机时间长1000毫安锂电池,超长待机:14天

垃圾短信屏蔽屏蔽违规号码,避免接收垃圾短信,保障人生财产安全。

3、GPS定位系统

GPS作为一项传感设备,将老人、老人家属、呼叫中心及救助机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系统接收救助终端发送的求救信号,反馈给老人家属及救助机构以完成调度,老人家属也可以通过GPS定位和呼叫中心信号的传输,清楚的了解老人行踪,活动情况。

GPS定位系统可完成:

1.提供最新位置查询

2.实时位置查询

3.出行轨迹查询

4、养老信息系统

养老信息化系统是居家养老服务流程的核心,它承载了老人信息的采集、流转、分析以及紧急情况下定位服务功能等。

主要模块包括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健康管理和用户安全管理(GPS安全定位)。

四、系统功能

盛东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内订单受理、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回访管理、投诉受理六

个功能等多方面模块进行对社区老人生活的关心和照顾,可以给社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紧急求援:平台结合手机呼叫器等,在点击红色按键时联系调度救援机构上门救助,如按绿色按键,平台将接受到信号,并根据要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服务商上门进行服务;

2)生活帮助:养老服务、医疗咨询、家政服务、健康咨询、送水送餐、票务预定、法律维权、心理咨询、就医预定等……;

3)主动关怀:生日提醒、生日祝福、用药提醒、保健养生、天气预报、政策法规、活动通知等……;

4)回访管理:已经完成的工单,可以进行回访操作,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是否满意、产品质量是否满意、备注信息等;可以记录回访是否成功;

5)投诉处理:如果老人提出投诉时,坐席人员录入投诉信息,自动带入老人信息、来电号码,录入投诉类型、投诉服务站、投诉项目、投诉服务人员、投诉内容等;对于受诉也可以进行回访,操作同工单回访。

五、系统优势

1、普惠的运营模式

该项目作为政府惠民工程,无偿免费向老年人及弱势群体发放无线救助终端,针对全体有需要的人群免费提供服务,不收百姓一分钱,而且协调移动运营商给予比市场更优惠的资费政策。

2、灵活的救助终端

该项目老年人救助终端分为两种模式:

用于家庭救助的无线固定电话,可适用所有人群,即使没有有线固话用户也可使用;

用于陪护老年人所有活动范围的移动救助终端,不仅可以向中心发送急救指令,而且还可以进行卫星定位和基站双重定位,老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呵护;而且针对痴呆老人走丢或迷路时,其亲属还可以通过救助指挥平台向老年人发送被动定位信息,2分钟内可确定老年人详细地理位置,减少亲属的顾虑。

3、科学的救助方式

老年人向指挥中心发送急救指令时,指挥系统自动向其亲属发送急救短信,老年人与指挥中心、急救中心120及亲属进行多方通话,监听老人状况,同时讨论确定急救方案,多渠道保障老年人急救信息通畅。老人健康资料在第一时间发送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缩短急救时间,挽救生命。

4、精准的定位功能

紧急情况时,老年人救助指挥中心向老年人发送被动定位信息,通过卫星和基站双重定位,2分钟内即可确定老年人详细地理位置,解决了老年人急救和痴呆老人走失的大难题。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 实施方案 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18年底前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卫生保健、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做到老年人满意,社会认可度高。 二、配套设施 (一)场所地址:待定 (二)硬件设施:大型开水机1台、电视机1台,棋牌桌椅4套、书架2组、老年人读物500册、健身设施1套、洗衣机1台、折叠床6张、办公桌椅2套、老年椅50把、电脑1台、打复印一体机1台、大3P空调1台、座机1部、茶水杯50台、办公耗材若干、急救箱及药品1套。 (三)软件培训:邀请专业人士对服务中心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带领服务中心人员开展服务工作至正常运行。 三、服务内容

(一)餐饮服务:公开送餐热线,长期与一家正规餐饮店保持合作管理,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送餐服务。 (二)卫生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健咨询和服务,并定期组织义诊机构到社区开展眼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项目的健康体检。 (三)文体娱乐服务:配备饮水设备、电视、棋牌、老年人读物和健身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固定舒适的文体娱乐场所。 (四)家政服务:长期与老年理发店合作,每周二、四下午14点-18点,在社区开展理发服务;配备洗衣机、洗衣用品,为老年人提供洗衣服务。 (五)日间休息服务:配备6张以上的折叠椅,供老年人临时休息。 (六)老年人社会保障服务:为老年人提高医疗、养老政策宣传服务,协助老人办理医疗报销、养老金年检、80岁高龄津贴申请等服务。 四、运行管理 (一)人员配置:服务中心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人,原则上由社区“两委”干部轮岗,专职服务人员2名,原则上由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及党员居民代表担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须有健康证、服务期间统一着装,并发放一定补贴;因特殊情况产生的临时用工按照80元/人/天发放务工补助。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方案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方案 目录 一、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 实现“老有所养”的现实选择 养老服务的客观需求 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五、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六、加强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对策和建议 政府推动,初始动力行政化 社会参与,服务内容广泛化 家庭支持,提倡亲情关怀 七、总结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中国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实行,导致了社会转型下的人口的老龄化、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趋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77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3.26%。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会上升到4亿左右,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目前人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49.7%,而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家庭占家庭总数的17.95%。在这种趋势下,家庭养老模式渐渐无法满足养老的需要,无法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 一、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 首先,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1999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对我国养老福利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尚未形成完善体系的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居家养老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需要的设施设备及工具和其他注意事项。 一、指导思想 以关注社会养老事业,改善困难老年人生活条件为目的,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以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特困、高龄、病残、空巢、孤寡老人为重点,遵循“真诚、关爱、沟通、服务”的基本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其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向社区居家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安全看护、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使老人更幸福,社会更和谐。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努力为老人提供最理想的养老选择。 二、服务原则 坚持“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民关怀”的工作思路,建立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爰和慰藉,各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1、坚持政府主导与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原则; 3、坚持为老服务与推动再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先面向特殊群体后逐步扩大的原则;

5、坚持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义务服务、邻里互助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根据不同需求,提供相应养老服务项目的原则; 7、坚持实行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三、服务对象 本项目居家养老服务面向居家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分为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低偿服务的对象具有满洲里户籍的“三无”老人及老年群体中的高龄老人、特殊群体老人;有偿服务的对象为有经济来源并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或者社区居民。 四、服务方式 1、全托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起居、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康复理疗、精神文化服务,分为全护理、半护理、一般护理; 2、日托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不住宿的日间照料服务; 3、上门服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养老护理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服务。 五、服务内容 从实际出发,本项目构建以家庭为核心,以集中养老服务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集中照料服务为辅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一)有效利用、整合现有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养老服务

XX街道居家养老实施方案(精)

XX街道关于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的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部委《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8〕2号)精神,街道在区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决定于2011年6月正式启动XX街道居家养老工程。 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认真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推 动经济社会与老龄事业协调发展。XX街道辖区先共有居民39000 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8000人,占到总人口的46%,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是孤寡或是空巢人员。街道领导相当重视此类群体,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这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行街道主导、社区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以政府购买服务和资源整合为手段,通过专业化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向居家老年人开展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形成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力争半年左右时间,街道社区基本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和扶持,社会各方力量兴办,服务机构按市场化要求自主经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三)基本原则: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策划书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策划书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养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下面是XXXX为您整理的“”,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居家养老是老人通过一个电话或网络的一个指令就可以在家享受到便捷的上门服务,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虚拟养老院。 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为主,分为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求等六大类涵盖日常生活照料的服务项目。 服务完毕,按约定向老人收取用。响应政府号召,弘扬孝文化,壮大养老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普及养老新概念;促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探索、总结社区助老、养老验和新模式;为政府分忧,替儿女行孝;使老人拥有一个美好、快乐、幸福的晚年与生活环境。 二、市场调查和分析 养老服务市场细分与定位 1、围绕老年人健康护理方面的服务市场 老年公寓:目标群体是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和孤寡老人,为身 边无子女、或子女工作特别忙的老年人,提供日 常照料服务 医疗保健服务:目标群体是所有老年人,内容包括定期体检、

家庭病床、紧急救护和康复医疗等。 2、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方面的家政服务市场 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目标群体是所有困难的老年人,包括家庭饭桌,做家务,代购物品,帮助出行,协助联系老年人的亲属等。 有偿家务劳动服务:由老年人或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为老年人购买所需的服务,如钟点工,家庭保姆等。 3、绕老年人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方面的服务市场 文化娱乐:目标群体是所有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 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的课程,基本上围绕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而设置,包括健身舞、书法、绘画、计算机、烹调、吹拉弹唱等内容。 老年再就业服务中心:目标群体是低龄老年人,为他们发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供就业咨询。 4、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服务老年人群体理应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 但是,社会上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服务必将成为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5、特色服务最具代表性的是“临终关怀”服务。 为生命垂危的老年人提供病危前后的护理服务,让老年人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体验人间的关爱。养老服务内容众多,市场开发

养老方式的变化趋势

院系: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主持与播音 学号:............ 姓名:xxx 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分析美国社会学家莫尼曾说:“一个民族的文明质量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老人的态度和方法中得到反映,而一个民族的未来则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其儿童的态度中预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数量迅速膨胀,养老需求急剧增长。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传统的养老方式逐渐不能满足当今的养老需求。 一、对“养老方式”的理解 养老抚幼是人类再生产和繁衍发展的共同规律,任何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养老方式通常是老年人同谁生活在一起、由谁供养和由谁提供服务。陈功认为可以把一切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和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方法、途径、形式和手段都称之为“养老方式”。其具体形式,一般的学者认为主要有两种: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 对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概念的界定,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以“养老的经济来源”作为标准,家庭养老指养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如老人的子女、配偶或其他亲属;社会养老指养老的供给资金主要来源于离退金和社会保障金。以“提供养老的社会关系”为标准,由家庭关系中的成员提供和组织的养老为家庭养老;由非家庭关系的社会成员或组织产生的养老方式称为社会养老,按此标准进行划分时,一般认为子女供养父母时与父母无论是分居还是和居都称为家庭养老,而老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社会提供供养也称社会养老。 二、我国养老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同时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照顾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这些都给家庭养老提出了新的挑战。 1、传统家庭养老的养老观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相适应,并源于血缘的宗法观念,共同构建

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居家养老工作计划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篇一:3-5年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5年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探讨居家养老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更加贴近广大老人的需要,我们将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号召,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以关爱、服务老年人为出发点,努力通过完善组织网络,优化服务内涵,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志愿服务,探索完善新时期为老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 在未来3-5年,我们将继续推行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新方式。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居民更了解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 (三)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等服务对象,视不同情况给予更为积极和加倍的照顾和服务。 (四)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通过社会各类服务资源,采取专业服务队伍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推行定点服务与挂钩结对服务等各种形式。 (五)突出生活照料网络的覆盖和完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种生活上的服务。 (六)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老人健康体检活动,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年人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012年12月25日篇二: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二七新村2010年居家养老服务计划 一、建立居家养老根据地,形成居家养老长效机制。 1、巩固各社区服务站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此为基点扩大影响,加强宣传,让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辐射整个辖区。把社区服务中心为中心站点,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统筹计划安排,连接起社区服务站点,构造出覆盖整个辖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2、初步改造社区服务中心院内一楼南屋,预计投入万元,将其改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乐在其中”。计划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扩大居家养老固定服务中心规模。 二、完善整个服务工作体系,提升软实力,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实做细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坚持以政策为标准,明确服务范围;以需求为依据,制定服务项目;以质量为保证,确定服务单位;以满意为目标,规范服务制度的原则,根据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宁边路街道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 施方案 根据昌吉市老龄委[2010]02号《关于印发“昌吉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街道开展居家养老养残工作的实际需要,特制定街道推进居家养老养残工作实施方案,使街道居家养老养残工作更人性化,规范化,促进和谐街道发展。 一、居家养老养残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保障老人群体中的高龄老人(60以上)和特殊群体老人(包括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低保老人,重点优抚老人)重度残疾人为重点,以居家养老养残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化养老养残体系,促进养老养残服务的健康发展。 二、居家养老养残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原则;坚持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义务服务、邻里互助相结合原则;实行无偿服务、抵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原则;实行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 三、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养残工作 (一)完善居家养老养残“三点一线”服务体系 街道居家养老养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街道居家养老养残工作指导、决策。居家养老养残服务采取街道居家养老

养残指导中心、社区与定点服务机构三级服务,各社区配合街道居家养老养残中心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定点服务机构是承接居家养老养残各项服务功能实体,对确定的服务对象实行上门服务。 1、街道居家养老养残指导中心,负责对各社区申报服务对象的资格确认和补贴标准的审核,并负责定点机构服务补贴经费的结算,同时对定点机构服务进行检查与监督,及时随访服务对象,获取服务意见,做好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估,确保服务对象利益不受侵害。 2.社区设立居家养老养残服务工作站,建立为老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确定工作人员负责宣传动员,搞好入户调查,按服务内容分类建立居家养老养残工作服务信息,受理服务申请;及时将征集的服务需求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并做好服务对象的随访工作,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居家养老养残疾指导中心,确保优质服务。 3.定点服务机构负责对服务对象实施街道确定的服务项目的上门服务。定点服务机构在接到街道居家养老养残服务指导中心的预约服务定单后,根据老人预约的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提供上门服务,并接受街道居家养老养残服务指导中心的服务质量监督,确保服务质量。 4.为将街道居家养老养残服务中心、定点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有机联系起来,让老人和残疾人得到更快捷的服务,采用“一键通”服务平台,形成“三点一线一键通”服务模式。老人和残疾人有什么需求,直接使用“一键通”电话,拨打到街道居家养老养残服务中心,电话接通后,工作人员记录老人、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并通过电脑储存信息及时获

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方案

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方案 一、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建设背景和意义 当前,老年人口迅速增多,高龄比例加大,已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世界性问题。具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9亿,占总人口的12%。数字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今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根据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十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建设为依托,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要求有条件城市和地区建立社区“一键通”呼叫系统,加快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JUST《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是我公司在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和社区服务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民政部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需求,而开发的一套完整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项目的主要意义为以下几点: 1、这是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 2、是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 3、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二、需求分析 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居家养老的人员和需要照顾的儿童以及一些特殊的人群,提供紧急的救助、健康管理、生活帮助、日常家庭服务和信息咨询等服务。项目可与三级(区、街道、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紧密结合,将各种力量组织起来,形成网络化、日常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创造全新的居家养老、家庭服务新模式。 1、居家养老服务其主要特点: ●一是服务的时间和地点不确定性; ●二是突发事件服务的紧急性;? ●三是生活服务的全面性。?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也居世界首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儿女的职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们工作、学习等需要离开家,空巢老人也急剧增加,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结构核心化、土地被征用等的冲击,农村养老在物质供养、精神照料和生活照顾等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现有几种养老模式及其利弊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最古老的养老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子女、配偶或其他直系亲属为老年人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照顾,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养老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资源,这是区分养老方式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可以看出,家庭养老是相对应于社会养老来说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 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势 1、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2、家庭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老年人更多的是从子女身上获取那种情感慰藉,“儿女孝顺,含饴弄孙”是中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高理想和最大精神寄托。 3、家庭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这个社会的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岗位职责样本

总干事职责 1、掌握机构发展动态, 拟定机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计划。 2、组织各个部门制定部门管理制度以及部门年度发展目标及工作计划。 3、统筹机构日常事务,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或转介给相关部门解决。 4、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 传达机构各项决策决定, 了解各部门运作情况。 5、负责决策权限范围内的机构日常事务, 费用开支。 6、积极了解同行机构发展动态, 参与各项社会交流活动, 为机构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7、跟进机构各项大型活动或项目的开展, 确保活动或项目的顺利进行。 8、配合机构理事会协调机构其它部门完成机构突发事情处理。 项目主管职责

对机构的项目负第一责任, 与直属上级机构总干事共同承担风险 与责任; 1、在总干事的指导下, 在机构行政部、传播部门的支持下, 带 领团队执行、评估和管理机构的项目或业务; 2、制定现有项目的标准和流程, 如项目产出标准与要求、项目 执行标准与要求、项目档案资料标准与要求; 3、制定机构的项目或业务发展规划、月度工作计划及预算、 年度工作计划及预算、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年度报告及决算; 4、梳理项目经验和成效, 形成行动笔记和项目操作手册; 5、定期听取、收集、整理、反馈项目负责人或一线执行人员 的工作汇报和档案相关资料。及时提交给宣传部门专员进行宣传; 按期提交给行政部门专员留档或对外汇报。 6、向机构督导、机构总干事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投 入产出比、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制定解决或调整方案。7、配合行政部门制定下属的岗位职责说明、薪资福利标准及 考核标准、激励制度、团队建设计划、员工聘用和解雇。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无决策、执行。 8、配合传播部门制定并实施项目传播方案。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无决策、执行。 9、项目主管上级领导为机构总干事和事业发展部, 下属为各项 目负责人。

养老产业模式与利弊

养老模式研究和利弊分析 摘要:进入老龄化社会,却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孤独空巢的窘境。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老年抚养比为14.3%;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17.17 %,老年抚养比将上升至16.9%。而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这些老人中,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与此同时,中国虽然GDP总量居全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却在80名以外,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赤裸裸的数据直观地告诉我们: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却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孤独空巢的窘境。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成为了当下关注度最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满足庞大的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方向。 在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内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养老模式: 一、居家养老 1、定义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选择与家人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或养老社区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 2、服务内容 还处于最原始的“养儿防老”的状态,基本没有医疗养老服务,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的协助护理和老人的自我护理,广泛存在于中国广大的农村、普通的家庭中,是目前中国最常见的养老方式。 3、优点 (1)以家庭亲缘为纽带,满足中国家庭三代同堂、承欢膝下的美好夙愿,保留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加之,当前中国养老“未富先老”的现状决定绝大部分长者退休收入较低。因而,中国长者大多选择居家养老模式。 (2)养老支出少,对家庭的经济负担不是很大。 4、劣势 (1)老年人缺失专业的健康服务和护理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社区成立于2001年11月,由29个居民小区组成,总面积3.8平方公里,现入住居民3671户,常住人口9160人,暂住人口563人,社区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446人,其中60岁至70岁老人有301人,71岁至80岁老人有71人,80岁以上老人有27人,空巢老人17人,孤寡老人17人,独居老人13人。 根据对我社区老年人现状及心理需求的调查表明,我社区老年人最希望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占60%,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占40%,需要精神慰藉的占60%。随着社区的发展,多数老人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于吃饱穿暖的物质层面,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与幸福养老。如何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得到精神上的养护?我们应如何开展居家养老的精神慰藉工作,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第二个家,让每个老年人过得更幸福。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居民养老服务工作,探讨居家养老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更加贴近广大老人的需要,切实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区,立足我社区实际,以下是我们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计划:一、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社区专门制定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服务中心日常工作,聘请一名老党员为日常管理员,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机构,组建

了社区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队;制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流程》、《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强化服务工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机制,促进管理规范化。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刚起步阶段,人们对它还是比较陌生,大多数老年人对它持观望态度,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加大了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氛围,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 二、加大投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阵地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老年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我社区将办公大楼三楼约200平方米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且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初步装修及购买: 1、地面找平:15元/平米,找平面积200平米,共3000元 2、厕所、厨房、卧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等地面铺砖35元/平米,地面总面积260平米,共计9100元 3、砸墙:45元/平米,墙面40平米,共计1800元 4、墙面油漆,墙面顶面共245平方,30元/平米,共计7350元 5、电路改造(明)28元/m,共计60米合计1680元 6、图书阅览室书架3个,1450元/个,共计4350元桌子4张,900元/张,共计3600元椅子12把,120/把,共计1440元前期初步装修费用共计:32320元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需配置: 1、厨房需添置:抽油烟机、橱柜、煤气灶台、

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1]

日间照料运营实施方案 为加快南岸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辖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人文环境,更好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内居家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的,特制订日间照料运营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形式 以街道牵头,外包机构负责运营的方法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其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使区内老人既不需离开家,生活又能得到照顾,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努力为老人提供最理想的养老选择。 二服务对象 1、无偿低偿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年满70周岁以上城镇“三无”、“低保”(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且身边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以及百岁老人等。优先满足辖区内的“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失智老人”等养老服务需求,如有闲置的日托全托床位才能接收其他社会老人。对于辖区满足条件的此类老人乙方给予享受任何服务20%的优惠。 2、有偿服务对象。有一定经济能力、生活能够自理或者需要上门照料等服务的老年人,以自费的形式购买服务。 三、服务内容

以老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服务,同时兼顾老年人文化娱乐、学习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藉和法律咨询等服务,服务内容可逐步拓展。 安全保障服务:主要通过相应的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助老服务员、社区工作者、邻里和志愿者的作用,对老人住所定期进行安全排查,排除和预防安全隐患,保障老人安全生活照料服务:主要包括日间托老、购物、配餐、送餐、陪聊、护理等生活照顾服务和洗衣、打扫卫生、家电维修等一般家政服务。 医疗保健服务:主要通过医疗服务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康复治理、医疗讲座等服务。 其它类型服务:主要包括文体娱乐、精神慰藉、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 四、服务方式 日间照料:社区设立日间照料服务室,为老人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 上门服务:服务对象是社区全体老人,重点是年龄超过80周岁的高龄、空巢、孤寡老人且身患残疾的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体弱老人。 志愿服务:充分挖掘社区现有资源、整合相关低保人员、义工、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建立助老志愿服务队伍,义务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起居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等服务。 邻里互助:以养老服务中心为纽带,在邻里之间开展为空巢老人当管家的活动,“生活管家”负责老人日常生活服务,与老人聊天,陪送看病,打扫卫生等等。 五、政府购买服务 (一)享受条件 70周岁以上且被政府列入低保、优抚救助对象的空巢老人可享受政府购买的服务。(二)享受标准 无偿服务对象每人每月可享受10-20小时的上门服务;为南湖社区辖区内“三无老人”等

居家养老各项制度

虹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人员管理制度 一、接受服务站的统一管理、指导,及时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认真参加服务站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服务素质和服务技能。 三、严格执行服务站制定的工作流程,不得提高价格和有意延长服务时间。 四、开展承诺服务,坚持12小时服务制度,做到随叫随到,有问题及时解决。 五、接到服务指令后,要认真填写《派工单》,完成服务后,要请住户签署意见及工作时间、付费数额,并将《派工单》送交服务站备案。 六、工作时间不得饮酒,规范作业,注意安全,杜绝安全隐患,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七、热情礼貌的为客户服务,不管在任何情况不得与客户发生争执,严禁偷盗现象发生。

虹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安全制度 1、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老人人身和室内财产遭到损失,维护服务站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2、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所内配备灭火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对水、电、门窗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或报修。 4、做好人员往来的管理工作,严防陌生人进入本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厨房间、休息室等地。 5、经常提醒入托老人注意保管好私人钱物,以防丢失。 6、交接班时要做好交接班登记和交接手续,对不履行手续者如出现问题,当班者自负。 7、每天下班前向工作站汇报一次安全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结果要记录在案。

虹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人员行为规范 1、工作时间一律着工装、佩胸卡,凭《派工单》上门服务,接到服务指令后,在规定时间内提前5分钟到达。 2、开门后主动出示《派工单》亮出胸卡并向老人问好。征得老人允许后先脱鞋穿鞋套进门。 3、家政人员出示服务菜单和价格表供老人选择本次服务内容,并向老人介绍本次服务时间。 4、维修员在查明故障原因后,应先向老人介绍各类配件价格和维修费,征得老人同意后方可操作。 5、服务时间内,服务员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不给老人家庭留下安全隐患(关闭煤气阀、水龙头等等),并向老人传授日常安全知识。 6、服务结束后,要主动征求老人的意见,现场真实填写《派工单》的相关内容,并邀请老人在《派工单》上签名确认。 7、整理好自己的工具包,与老人道别;很高兴为您服务,再见!帮老人关好门。 8、完工后及时到服务站出据《派工单》备案。 9、服务人员禁止接受老人任何形式的馈赠。

当今社会养老方式浅析

当今社会养老方式浅析 陈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着急剧变化,老龄化人口增多,体现出未富先老的明显特征,与此同时,婚姻观念的不断变化,丁克家庭的不断涌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本文也将从农村和城市的现行养老方式中剖析未来的中国养老方式 关键词:养老,城市,农村 一、丁克家庭对社会家庭结构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的竞争,这种无形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多的把时间花费在抚育孩子身上,此外,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婚龄的推迟和对婚姻不确定性的忧虑,使得我国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现了丁克一族。 “丁克”家庭使当今中国社会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与全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家庭结构正在朝核心家庭的方向发展,同时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这同时也带来以后对家庭养老的冲击。 据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户均人数已从1953 年的4. 33 人/ 户,下降到2000 年的3. 44 人/户,家庭类型中核心家庭比重占67 % ,三代直系家庭比重占18. 4 % ,三代家庭仍有较重要的地位,但养老的功能日益削弱,在家庭中能够承担养老责任的人减少了。这也是丁克家庭等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家庭结构的一种重要改变。 二、养老模式与老人养老意愿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以及自我养老。 养老模式的选择受制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农业社会主要由具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家庭为老年人提供赡养, 即家庭养老,这也是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符合的,特别是农村地区。工业社会以来, 家庭养老功能萎缩, 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很多老年人依靠退休金生活, 即社会养老。社会养老的出现并不排斥家庭养老, 不管是西方还是华人社会, 家庭中的成年子女是年老体弱父母日常生活的主要照顾者。老年人的需求是全方位的, 既需要经济上的支持, 也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 家庭在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老年人所接受的照顾, 通常首先来自他们最亲近的人。 家庭可以被看作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 它通过互惠关系, 在家庭成员间重新分配资而紧密团结在一起。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赡养就是这种互惠关系的体现, 通过为年长的父母供照顾, 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的照顾提供了道德基础, 这种供养与反哺的方式使家庭养老模式得以延续。工业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动摇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主要是出于下述因素的影响: 一是家庭规模即子女数的减少; 二是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即从过去的共同居住转向分居; 三是劳动力社会参与率的提高尤其是妇女就业普遍性。 据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一个课题组所做的一个调查,老年人对于各种养老方式的认同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差别: 1、在对待不同养老方式的态度上, 男性比女性更为传统, 更为认同家庭养老模式。 2、文化程度越高, 对共同生活模式的认同度越低, 大专以上学历者倾向于独自生活模

2018最新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标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可行性研报告 项目名称: 组织申报单位: 法人代表:手机:联系电话:网址:单位地址: 申报时间:

目录 第一章技术投入及经营分析 (3) 第一节投入方案 (3) 第二节经营分析 (8) 第二章服务方案 (11) 第一节经营理念 (11) 第二节服务宗旨 (14) 第三节经营方案 (18) 第三章服务机构的设立 (27) 第一节机构架构和人员配置 (27) 第二节服务内容、服务标准 (37) 第三节人员管理制度 (47) 第四章安全管理和应急方案 (52) 第一节安全管理要求 (52) 第二节应急预案 (53)

第一章技术投入及经营分析 第一节投入方案 我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养老服务经营理念为:建立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志愿公益服务相结合,再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衔接,具有我们****特色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再经过我们****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市。因此我们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标确定为:2-3年在民政部门开展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级以上(含),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展成为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优秀示范区,成为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前卫和榜样。 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符合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标准,前期规划共三层,总面积 1888 ㎡。一层为健康服务中心,设呼叫中心、全科医务室、健康管理中心、服务中心、中医理疗康复室、老年超市等;二层为日间照料中心,设康复健身活动室、多功能厅、棋牌室、书报室、电子阅览室以及简易茶水间、加热间等;三层为短期托养中心,设公共洗浴间、短期托养床位(约 36 张)和值班室等。在前期拟总投入为200-300万人民币,计划如下: 第一项:由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3层建筑,故前期规划没有考虑电梯。但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是老年人,为方便老年群众上下楼,还有一些腿脚不便的群众更需要电梯,所以电梯是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因考虑到前期规划没有规划电梯井,故我方在入场后第一项装修计划就是给***居家养

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数量多、速度快、高龄化趋势的特点。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 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而由此引发的对养老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养老模式,是指人们进入老年阶段后如何安度晚年生活的制度安排与机制保障,它包括老年人的经济保障、起居照料与精神慰藉三个层次,但核心是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则同属于社会化养老的范畴。这三种养老模式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新问题不断凸显,这三种养老模式基于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也必将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 (一)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自助的方式,由养老机构统一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服务,以保障老年人安渡晚年的养老方式。 1·优势 (1)机构养老能够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全方位服务. 对老人的照料除了满足老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外,还要满足老人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社会参与等需求。专业的养老机构拥有齐全的医疗设备和完善的生活设施,并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二十四小时为老人提供高效可靠的医疗保障,即使老人突发意外情况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救治;专业的养老机构里有专业的营养师负责老人的饮食,一日三餐营养又健康;有专门的护理人员照顾老人的起居,陪护老人进行室外活动,卫生又安全;还能够提供科学的康复训练帮助老人恢复身体机能,强健体魄,普通家庭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此外,在精神层面,养老机构有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比如:老年大学·养生知识讲座·健身运动、戏曲歌舞及旅游等,还可以组织有能力的老人参与著书讲学·建言献策·义诊义演等社会活动,继续发挥余热实现价值,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又能使老人们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有利于激发他们乐观、豁达、自信的生活态度。机构养老是大量老年人聚集在一起集中养老的方式,同龄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易于交流和沟通,尤其对失独老人和空巢老人而言,集体生活和同龄玩伴儿间的交往互助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亲情的缺失,驱逐孤独感·失落感,利于心理和身体的健康。 (2)机构养老省时·省事·省心,让老人与儿女在养老问题上实现双赢。 在机构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子女则扮演“配角”。老人进入养老机构之后,子女在很大程度上卸下赡养负担,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不用担心老人的健康和安全,不用操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病痛护理,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放心而又专心的工作学习,追逐梦想,只要尽量多抽些时间问候和看望老人即可。对于老人而言,从内心深处不愿成为儿女的负担,入住养老机构后,不再拖儿女的后腿,不仅生活上有保障,心中也觉得坦然。而且在养老机构里,所有事情都不用操心,自然有人帮忙打理,随叫随到方便快捷,省去了家务琐事的诸多麻烦。对那些自理能力差的老人而言,久病床前无孝子,专业护理人员的照料比儿女更加周到细致耐心持久,同时也避免了性别护理上的尴尬。机构养老也让老人拥有自己的空间,避免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代际摩擦和冲突。 (3)机构养老利于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养老机构一般都建在郊区等相对偏僻清幽的地方,生态环境良好,适合老人颐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