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部化讲解

内部审计外部化讲解
内部审计外部化讲解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含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组织体系。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业中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作为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主体部分,受到了当今企业更多的重视,并且不断强调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如果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适当的思考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怎样才能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促使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腐败、浪费和舞弊,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所以只有自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控制系统,才能够彻底的解决管理不当和舞弊等问题。在这一企业内部监督系统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内部企业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建立当今企业机制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我国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专门设置的一个内部审计机构所提供,但是随着审计的发展和经济管理,以及我国一些企业出于人员、成本、技术等诸多因素的思考,选择了向外部审计部门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所以就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走势。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企业组织进行的理性选择。然而,在当今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有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涉及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发展情况、范围、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的独立性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和一直关注内部审计事业的人们作出更多的支持和努力。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借助国外内部审计问题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上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社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诸多新思路。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1内部审计外部化概述

1.1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

1.1.1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准则定义的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制定并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及《职责说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方式。它是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改进和评价风险治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协助企业组织实现其目标。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组织的各种控制系统与经营活动做出客观、独立的评价,为企业组织中的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管理层提供所需的服务,用来确定已经拟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实施贯彻,所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组织的目的是否达成。

1.1.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行为慢慢的受到发展阻碍,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为了重新整顿组织和改造建设流程,逐渐将一些非核心业务(non-core business)或非专长领域外部化。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外部化也自20世纪80年代末渐渐的流行了起来。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指企业的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的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专业人员实施执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伴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更多的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与此同时委托外部的机构代理管理经营中的一部分职能。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化作为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发展放向,是企事业单位理性选择的结果,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程度一方面受一国审计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企业组织的竞争来得以实现。

1.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背景及动因

1.2.1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背景

西方的发达国家一直很注重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的相关财务信息披露,而且美国的股权十分的分散,这就使广大公众对公司内部的管理情况很关注。而在上个世纪80

年代的时候,美国也曾发生过类似2002年期间连续不断的财务丑闻现象,这使得广大的中小股东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为此,广大的股东们强烈要求公司将所有财务情况做到公开化,其中包括将公司的内部审计问题公开。这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让公司内部的员工来执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本来就一直遭到人们的猜疑。这种时刻下,将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俨然成为了公司管理层满足社会公众“透明化、公开化”的一种特别合适的想法。同时,企业外部审计业务相当平淡无奇,业务增长相当的缓慢。除此以外,受迫于反对托拉斯行动的压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便在道德守则中取消了禁止直接招纳接揽其他事务所或者公司企业的客户和职员的条款,由于这条条款的取消,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开始在审计效率和收费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根据统计报告显示,1990-1996年“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外部的财务审计业务量上勉强上攀了16%。风险与收益的量度明显的对企业外部审计有很大的不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开展服务多元化来维持自家的生存。为了寻找更多更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五大”为首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其目标瞄向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业务。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开始是由前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来的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组织的一个成本中心,不会为企业增加更多的价值,所以极力的说服企业关注在自身的竞争优势上,可以将企业内部审计移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实现。

1.2.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动因分析

内部审计是为企业自身服务的,所以企业设置内部审计这一职能必然它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出现也不会例外。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产生的根源——降低代理成本。

我们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这也就是说,它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它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来描述。然而企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契约成本最小化。通常公司要签订很多合同,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就是经营者和公司股东之间签订的雇佣合同,这样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从代理理论的角度看,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控制和使用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代理人。这样我们运用詹森和麦克林(1976)开拓的代理成本理论来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新的经济现象。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了代理成本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代理成本。并且认为,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第一,在管理者努力工作时,其有可能会承担全部成本而仅仅获取其中一部分利润;第二,在管理者消费额外的收益时,其得到的全部好处但是只需要承担其中一小部分的成本。所以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更喜欢追求额外的消费,当企业价值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的时候,这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被称为代理成本。具体包括

四个部分:其一,订约成本;其二,监督成本:企业外部股东为了监督自我放松而使用的支出或自身管理者超额的消费;其三,守约成本:代理人为了取得企业外部股东的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如果定期向委托人聘请外部独立审计、报告经营情况等;其四,代理人的行为不能完全控制而引起的剩余损失。代理理论还认为,企业内部经理人员对股东而言具有信息上的优势,意思是说,代理人获得的信息一般要比委托人多,而且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会逆向影响委托人更好地监控代理人是否能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若假定企业委托人和企业代理人都是理性的思维,那么他们将利用签订代理契约的过程, 将各自的财富最大化。因此,为了保证在契约程序上最大化各自的利益, 企业委托人与企业代理人都会产生契约成本。在委托人的方面看,在一个信息不完善的经济环境里,他能清楚的认识到,想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企业代理人与自己设定的目标完全一致是没有可能的,所以为了让自己目标与企业代理人的行为的偏离尽可能缩小,就必须花费一定的矫正成本。为了降低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企业委托人需要支付监督费用, 如经由外部审计的财务报表而发生的成本。还有另一方面, 企业代理人也会发生一定的守约成本。为了向企业委托人证实他们诚实、有效的履行了受托职责,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员需要设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就会相应地发生内部审计费用。企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让股东更好的了解企业内部经理人员的行为,以便股东对企业内部经理管理人员更加信任,能够帮助经理巩固其在公司中的位置,并维持他们现有的工资水平。在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因为企业委托人与企业代理人所需的利益不一致,双方的契约是不完全的,企业内部信息是不对称的,相应的代理成本就会产生。所以为了降低企业自身的代理成本,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企业代理人自我约束机制,综上所述被解释为内部审计产生的原因。企业内部审计既是一种监督成本,也是一种守约成本。由于内部审计是因为代理问题而产生,他的目的是在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就有理由推断,只要内部审计外部化这种新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对于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的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就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

其次,企业内部审计产生的外因——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公司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其中包括收集交易价格信息,企业为了达成交易会进行谈判和签约,并监督合约履行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按照科斯的观点来说,市场和公司是能够相互替代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管是市场还是公司,这些都是有成本的。

公司与市场的界限原则是: 由另一公司来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司内部完成一笔交易的成本,或者是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采用市场还是采用公司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当一笔交易的市场运行成本高于公司运行成本时,这笔交易会趋向采用公司,实现公司对市场的替代;相反地,可以实现市场对公司的替代。使公司形式的选择上,

实质上是交易费用的比较。通过交易费用理论,在公司外部存在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上,企业将由自己完成效率较低或成本较高的内部审计业务推向外部,寻求更好的服务,包括高效低成本、等效低成本或者等成本高效。在交易费用的角度来说,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之所以能够进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内部审计的市场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内部审计的资产专用性不断降低和符合成本收益原则。

2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和优缺点分析

2.1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

根据前一章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动因分析,其决定了在企业内部审计发展阶段实行外部化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内部审计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发展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我认为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下面几种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

2.1.1全部外部化

由于通用性资产的条件,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外部的企业审计咨询机构提供商很多,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不管不确定性程度和交易频率是高或低,都可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活动。

2.1.2企业合作内部审计

由于存在高度专用性或混合性资产并且交易偶发的情况,要单独依赖于市场本身可能并不理想,由于会产生与更换商业伙伴等相关的大量成本。因此选择合作内部审计的方式,把一些常规性的、经常性,或需要专业人员配合的、复杂性活动交由外部咨询机构实施,例如环保审计、程序审计、会计信息可靠性与完整性、基建项目审计、合规性审计、符合性测试等。然而涉及核心战略控制、关键定价策略与商业秘密等的活动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并且在企业审计程序方面,企业审计准备阶段性的风险避免、检查控制与项目评估。制定审计计划及选择审计对象等,都要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来决定;对于具体的审计程序可由外部咨询机构来负责。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企业外部咨询机构的选择不当而带来的专门性资产的损失成本,能够充分利用人力资本专用性优势。2.1.3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咨询/合作内部审计

当交易是经常性的,对于混合性资产的交易而言,因为资产达不到专用化程度,就算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设立进行,也不一定能使企业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然而选择外部咨询机构的介入,即使双方为得到混合性资产带来的利益,都愿意维持更好的合作关系,当出现利益争执时,双方也会按照其共同确定的能信赖的条款做出相应的调整,但这种合作内审的方式也不一定会带来规模经济。所以,一些企业就会选择在内部审计外部化出现边际效益递减之前,将合作内审模式逐步过渡到审计管理咨询模式,由此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以促进内部审计计划的改进和形成,并帮助企业管理层定义重要的审计风险等。

2.1.4补充/协力式委外

专用性资产交易一般采用纵向一体化形式,叫做企业统一治理。由于其设计、无需商议或完成企业间的协议,就可以做到适当的调整。然而正如没有万能的个体一样,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不可能是万能的。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有限。草率放弃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不明智的,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不放弃利用外部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企业就应该采用在一些特殊性或关键性审计项目中聘请外部咨询专家参与审计,这就是补充形式,或者是由企业的首席审计执行官占据主导地位的协力式委外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会比较健全,占据主导者地位,但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前者外部咨询专家的责任要大于后者。

2.2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缺点

内部审计外部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在最近20年里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够完善和成熟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识别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缺点对我们发展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2.1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点

第一,获得高水准的服务。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这一行业拥有大批税务服务、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等领域合理的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审计项目的情况选用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CPA)作为企业外部审计主体,其服务对象分布在各行各业,掌握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及自身经验的管理、经营过程和风险控制等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提出符合管理者需要的建议。

第二,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得到提高。

企业管理人员负责雇佣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报告和开展审计工作时很有可能只考虑怎样取悦于企业管理者而偏离其本身的责任。然而外部CPA会根据与企业签定的契约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与企业内部的其它部门没有内在的联系和利益冲突,由此可见,企业外部CPA就能够毫无顾忌地指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第三,符合了成本效益原则。

一方面,企业设立其自身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后,就会产生固定成本,然后不断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培训,这会增加企业的支出。另一方面,因为技术进步、业务范围拓宽、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质量和数量受到限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并不能提供令企业管理层满意的内部审计结果。把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部分或全部外部化后,全部或部分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成本就会变成可变成本,成本会降低。企业的内部审计服

务还能聘请CPA和其他专业人士执行能够用低成本获得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

第四,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好主业。

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就是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所以企业管理层应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组织的关键性业务,企业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放到核心业务上,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好,企业可以把次要业务交给相应的专业服务公司去做,以此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2.2.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缺点

最近几年,美国的一些公司的倒闭,这与内部审计缺失有很大关系,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内部审计外部化放弃了企业内部审计自身的资源优势。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了解公司的经营活动、管理政策、业务程序和人事状况,熟悉企业的风险控制、组织文化和业务过程方面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供符合管理层需求的战略咨询服务。然而企业外部的咨询机构只能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询问以确定服务的重点。企业会出于保密因素不会向他们提供完整的资料,这肯定会影响外部咨询机构对企业的判断和进一步的了解,就此会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忠诚度高。其作为企业的成员,将企业发展壮大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相关,并且他们企业组织的文化底蕴有强烈的趋同感,这会比外部审计人员更加投入地去实现企业组织的最终目标。

第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会降低公司的治理效果。

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具有内部监督与信息传递的功能。若在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中,把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那么高级管理层和浅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缺陷审计委员会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信息反馈来源,这势必会影响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不能完全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外部审计的功能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一贯性、公允性和合法性发表意见,广大投资者和股东的权益保障要依赖外部审计师的客观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当外部咨询机构的客户利益与自身利益相互牵制的时候,那么外部审计机构是否还可以保持公正、独立、客观,就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审计委员会和企业管理当局或许无法从咨询服务和为企业提供保证服务的同一事务所的审计人员那里得到企业内部控制方案的真实信息。

3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否能够执行,我们要从需求和市场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企业外部审计人员为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可行性

在市场结构上来说,为企业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是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商业顾问、理财公司等等。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中介初构是专门为公司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属于实践操作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带有深厚的会计、管理技能,而且还要结合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计算机来辅助实施,要求高,难度大。所以,即使能够提供内部审计外部化服务的机构有许多,然而真正能提供高效专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服务的却显得很少。

以上所说的能为公司提供内部审计外部化服务的机构中,由于其业务关联度高、专业能力强、成本低等优势,会计师事务所便成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最佳提供者。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执业理论和足够的实践操作经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体系。而且,国家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一系列成套的法律规范,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本身而言也自行构建了一套行业自律制度,这使内部审计工作具备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

由于我国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步伐加快。企业内部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内部经营过程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性的高低,并且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由于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也争相竞争。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也逐渐从单纯的会计、审计、评估、税务代理业务扩大至新的专业服务领域。企业内部审计将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新的盈利空间和业务领域,由此可见,对于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一项很好的双赢战略。

3.2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

3.2.1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增加企业价值

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有点分析后我们得出,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相关审计成本,企业对于内部审计人员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那么,公司需要进行一次性固定投入并支付对内审人员的培训费用以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日常运营费用等。然而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不需要这些支出的。因为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公司自给自足方式一定会高于内部审计外部化模式的成本。这种生产成本的差异受内部审计相关资产的专用性程度的影响,若资产的专用性很低,通用性很强,那么市场的规模就会很大,

生产成本的规模经济就会更加明显。若资产的专用性越强,市场的规模小,规模经济不怎么明显。

通过相互对比,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这种新的内部审计形式可以在新技术的开发运用、生产成本、人员的培训等方面降低公司的总体成本,所以我们认为用内部审计外部化代替公司自给自足的内部审计是符合内部审计产生的最初动因的,因此企业在降低契约成本方面角度考虑是有动力实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

3.2.2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舞弊

若企业能够把内部审计外部化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能够在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那么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就不会受到阻碍,企业内部审计的预防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起作用。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就会随时可能接受审计监督的约束,就会自觉地进行规范运作,构成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威胁价值。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我国公司高层管理者舞弊现象。

所以,无论是从企业内部需求可行性还是从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机构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可行性分析来看,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在实际和理论上都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4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展望

最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已经取得了长远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限制内部审计的功能发挥。由于国外内部审计外部化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完善,这无疑将会为解决我国内部审计现存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家审计的强力扶持下,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监督从而产生的。在20多年的进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严肃财经法纪、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力量。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在工作范围、人员素质、机构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4.1.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总经理或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之下建立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负责财务的总会计师主管执行的。这种结构方式显然不合理,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独立性。

4.1.2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偏小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主要存在财务导向阶段,偏重于企业财务收支的查错防弊,以及违纪违规和偷税漏税等财务审计的内容上。然而近几年来,即使有些企业内部审计的理念有了新发展,把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到经营效益审计,但是经营效益审计依然处于次要地位,在方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4.1.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在复合型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集增加企业价值、查错防弊以及兴利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些决定了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复合型的高素质要求,不但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审计知识、财务会计,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具备法律、管理、工程、金融、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会计审计专业出身,这样就会出现无法适应财务审计之外的其他审计工作的情况。

4.2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通过我们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缺点分析和其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国外内部审外部化的经验,剖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国中小企业实行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4.2.1提高内部审计服务的独立性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之所以在工作中无法保持独立性,主要因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身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它同被审对象有着经济利益上的联系。而且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能,必须主动同企业管理层协调好利益关系。于是内部审计师就不能受制于被审人员或独立于被审部门,这样的工作也一定会受到有关人员或被审部门的压力,如果从自身利益思考,审计师也许不情愿揭示所有发现的虚假报告和违约行为。然而,当企业外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企业提供内审的服务,他们的工作只对社会公众和企业合伙人负责。其中最重要的是被审对象与他们的报酬等利益因素没有任何牵连,这是他们真实完整的作出报告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还可以消除工作报告上的利益冲突: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对所在组织忠诚,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作出报告。然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外部审计人员要向合伙人汇报,发现和建议可直接送达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而且不必考虑其他因素,这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4.2.2解决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单一的问题

伴随着会计职业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咨询业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业务的发展,使得一大批各方面的专家如投资评估、工程技术、市场策划、计算机、税务、经营管理、人事代理等专业人员汇集于会计师事务所,使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知识结构扩大,就会远比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并且他们会在大量企业的审计中,获得更广泛的经验和知识,更能观察企业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人力资源配置。中小企业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人才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必再花费大笔的培训费用去培养自己的内部审计入员。当外部审计师在提供企业内部审计服务时,与外部审计一样要遵循职业标准,事务所也有一套自己的保证审计准则受到遵循的机制,这就保证了他们会用比较高的职业素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除此之外,外部会计师在上完全能胜任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这些拥有丰富知识、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外部审计专家提供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报告更会得到管理当局的重视。

4.2.3促使企业获得新经营技能与新审计技术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使企业有机会学习和接触到新技术。中小企业通过与外部审计人员的合作和接触,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学习会计师事务所运用的先进内部审计技术。

4.2.4促使内部审计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世界各大会计公司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发展与会计公司的发展是同步存在的,就像世界四大会计公司的外延已伸到跨国公司的每一个角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使企业在当地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等专家执行本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使企业能够获得及时的内部审计服务,避免了内部审计跟不上企业的经营部门发展的步伐。

4.2.5集中精力搞好主业

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所以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是组织的关键性业务,中小企业应该将其有限的资源放到核心业务上,用这种方法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将部分内部审计的工作交给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去做,然而自己可以专心于企业经营的发展和扩张,以此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结论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借助国外内部审计问题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上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社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诸多新思路。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代表企业自身会丧失内部审计职能,也不代表企业的管理者不用再操心内部审计的问题,然而与此相反的是,它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资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最终要走出一条“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的演化路径。所以,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要注意标杆跟进,做到能从中不断获取新的洞察力和学习能力,并努力将外部优势资源做到内部化,从而达到提升整个企业自身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 卓和平. 内部审计外包探讨 [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6.

[2] 李华. 现代企业理论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分析 [J]. 财会研究, 2010:9.

[3] 余涛,赵栓文.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 [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1.

[4] 万寿义,崔晓钟. 内部审计价值变迁的结果: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J]. 财经问题研究, 2009:11.

[5] 刘建军,张海燕.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动因及策略选择 [J]. 财会通讯, 2009:34.

[6]劳伦斯.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M].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73:89-93.

[7]安德鲁·D·钱伯斯.内部审计[M](陈华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200-206.

[8]徐政旦,谢荣等主编.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1-129.

[9]文硕.世界审计史[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210-218.

[10]蒋燕辉.现代内部审计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99-102.

[1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125-130, 201-205.

[12]崔刚.以组织发展与战略管理为背景的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3):10-12.

[13]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 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01-208.

[1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原文及释义[S].

[15]王迎玲,袁撇.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职能[J].经济师,2005(2):23-25.

[16]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4(3):18-20.

[17]王光远.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5(2):19-21.

[18]王如燕.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计[N].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2,1:3.

[19]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20-125.

[20]阎红玉.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途径探微[J].财会月刊,2004,10:28-29.

[21]王爱东,邹维忠.增值性审计一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的主流[J].财会月刊,2003,2:30-32.

[22]王浇霞,孙冲,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J].审计研究,2004,2:21-23.

[23]张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2005,3:30-32.

[24]王光远.关于内部管理审计的外部化问题[J].财会月刊(会计),2002,4:18-20.

[25]张爱民.月内部审计外部化动因研究[N].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10,28:2

内控与内审关系

关 内控与内审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 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 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 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 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之间的系 1.评价对象相同。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对企业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只不过两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范围各 自有所侧重。这两种评价必然存在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往往也依 赖同样的证据,遵循类似的测试方法并使用同一基准日。 2.内部控制评价滋生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对于执行内部控 制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或其他中小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 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 展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对 外披露或报送。由此,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催生了内部控制审 计的产生。

区 3.内控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企业内控自评工作。 内部控制审计执行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的 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 工作。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既有本质的区别又 有相应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虽然可以利用企业内 部控制评价所形成的结论,但需对其本身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 担责任,该责任不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 作而减轻。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之间的别 1.范围不同。内部控制审计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内部 控制审计的范围,直接决定着审计的质量、成本和责任,决定着 审计的可行性。为了遏制内部控制的各种可能的缺陷滋生,为财 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促进被审计单位全面加 强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整个内部控制为审计范围。 但是,以整个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既不明确,也 不好把握,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审计的可行性会有问题。所以, 目前内部控制审计只能突出重点,重点解决内部控制弱化可能产 生输出虚假财务信息的问题,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当限于与财务 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杨瑞平,2010)。

内控与内审的关系

内控与内审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系列行动和过程,主要目的包括: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规的遵循性;资产的安全性:资源使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为经营和计划所确定的目的和目标完成情况。而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组织控制,它既对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进行评价,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和运行的经济达到组织的目标。其本身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经济实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否,与该实体是否存在具有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有着相当程度的因果关系。内部控制的存在与否,对内部审计方式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内部控制是为了推进经济实体的有效运营,而内部审计则在于协助管理层调查、评估内部控制制度,适时提供改进建议,以求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续实施。在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系统由经济实体经营管理部门指定并在实施执行中评价和改进,通过内部审计部门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由于内部审计是在有限的时间与合理的成本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审计主体对审计结论负有相应的责任。因此,审计工作必须讲究效率与结果,保证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 适当的组织目标和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走向规范的标志。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就等于没有实质意义的管理,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展开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属于开放式的模型。审计人员当开始一项审计项目时,必须首先评估组织面临的经营、管理、财务,风险,考虑组织目标是否适当和是否有相应的控制,这不仅体现在具体项目及与部门的相互沟通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宏观上审计目标的不断演变。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人员根据风险评估的思路开展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以组织目标为起点和核心,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建设性作用,完成由监督控制到风险基础,为组织做好服务。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评价和监督企业是否做到资产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及经济活动收支的合规性、合理性及合法性,对会计记录和报表分析提供资料真实性和公允性证明; 2、经济责任审计。是评价企业内部机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以确定其经营业绩、明确经济责任,这里包括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外部化讲解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含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组织体系。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业中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作为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主体部分,受到了当今企业更多的重视,并且不断强调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如果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适当的思考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怎样才能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促使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腐败、浪费和舞弊,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所以只有自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控制系统,才能够彻底的解决管理不当和舞弊等问题。在这一企业内部监督系统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内部企业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建立当今企业机制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我国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专门设置的一个内部审计机构所提供,但是随着审计的发展和经济管理,以及我国一些企业出于人员、成本、技术等诸多因素的思考,选择了向外部审计部门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所以就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走势。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企业组织进行的理性选择。然而,在当今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有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涉及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发展情况、范围、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的独立性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和一直关注内部审计事业的人们作出更多的支持和努力。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借助国外内部审计问题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上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社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诸多新思路。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 摘要:内部审计已成为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的基石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分析了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认为内部审计未来将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计公司治理结构地位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将内部审计推向前沿 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指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董事会聘任管理层,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制衡机制的组成。一些学者在论述公司治理结构时,也讲到两权分离、三足鼎立的制衡格局。如吴敬琏在1994年提出的观点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者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在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层执行官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关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在这个公司治理结构中,把制衡机制简单地归结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将审计作为制衡的重要因素。 随着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粉饰业绩案件,日本雪印食品公司的舞弊案件及中国上市公司中名目繁多的关联方交易、“掏空”等案件的相继曝光,围绕着“公司的社会责任”、“企业信用”以及“董事会的战略参与”等问题,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反思。安然事件后,管理层财务造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著名的信贷评级机构魏斯公司2002年上半年对美国七千家上市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多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有篡改其盈利报告之嫌。美国《首席财务官》(《CFO》)杂志于2002年8月1日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发现过去5年中,美国大公司中17%的CFO们受到来自上司的压力,被迫出具虚假财务报告,18%的财务经理在编制预计账目时,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试题及答案审批稿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试 题及答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在线考试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 A、“内部牵制”阶段? B、“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D、“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A、“内部牵制”阶段? B、“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D、“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A、“内部牵制”阶段? B、“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D、“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A、“内部牵制”阶段? B、“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C、“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D、“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制衡性原则? D、适应性原则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制衡性原则? D、适应性原则 A、《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B、《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C、《证券法》? D、《证券交易法》

A、《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B、《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C、《证券法》? D、《证券交易法》 A、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B、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C、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D、资产的安全 A、内部控制糅合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 B、内部控制对目标的实现仅仅提供的是有限保证? C、强调人与环境的重要性? D、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A、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B、报告的可靠性? C、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D、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 A、风险容忍度? B、风险偏好? C、风险评估? D、风险应对 A、《证券法》? B、《证券交易法》? C、《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2002年法案》? D、《反贪污贿赂法》 A、证券交易委员会? B、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C、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D、COSO委员会 A、《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C、《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D、《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A、全面性原则? B、制衡性原则? C、适应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内部审计外部化思考(DOC 6)

内部审计外部化思考(DOC 6)

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思考 所谓“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是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与外部会计师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合格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目前,国内有些观点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大大节约企业费用以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但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后非像前文所说的那样好,以下做一些分析。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是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就可以解决的,而应该从制度上解决 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虽然为大家所公认,然而在现实中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这样高风险的业务时,丧失独立性者时有发生,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由于“内部人”控制,聘请注册会计师不能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内部审计的

内部审计由独立董事领导,因为《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与监事不同,它具有较大的权力,而用有关法规给予,并在程序上保证独立行使职权的条件,同时独立董事的个人声誉与上市公司捆在一起,这种约束力理应比监事会更大,除上市公司外的其它企业可由监事会领导,以增强其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不能节约企业的费用 有些观点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管理咨询及其它服务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当企业购买外部资源的成本低于企业设置机构或人员所需要的成本时,企业就会倾向于从外部购买,这从表现上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这种观点恰恰忽视了内部审计的对象、内容、目标、技术及特点。内部审计与独立审计在内容、对象、目标、技术及特点方面是不同的,虽然有些具体的操作方法重迭或相同。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服务的针对性、经常性和及时性。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与自己的企业在一起;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最知道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内部审计由内部审计人员执行,能抓住重点,切准要害,因而针对性强;同时,内部审计工作本身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这种监督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之中的;也正是这一点,信息反馈及时,使企业对发现的问题能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修改,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更大的失误。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企业完全依靠外部控制,由于缺

内控与内审关系

内控与内审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之间的关系 1.评价对象相同。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都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只不过两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范围各自有所侧重。这两种评价必然存在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往往也依赖同样的证据,遵循类似的测试方法并使用同一基准日。 2.内部控制评价滋生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对于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或其他中小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对外披露或报送。由此,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催生了内部控制审计的产生。 3.内控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企业内控自评工作。内部控制审计执行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相应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虽然可以利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所形成的结论,但需对其本身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该责任不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之间的区别 1.范围不同。内部控制审计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直接决定着审计的质量、成本和责任,决定着审计的可行性。为了遏制内部控制的各种可能的缺陷滋生,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促进被审计单位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整个内部控制为审计范围。但是,以整个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既不明确,也不好把握,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审计的可行性会有问题。所以,目前内部控制审计只能突出重点,重点解决内部控制弱化可能产生输出虚假财务信息的问题,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应当限于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杨瑞平,2010)。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内部控制评价围绕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控制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是什么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是什么 据上海利臻权威专家了解,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项独立客观的评价与监督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验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和合法性来促使组织目标的实施与成功。 然而,外部审计主要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与企事业机构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实施的审计,和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 那么,这二者又有哪些区别呢?上海利臻会计师事务所接下来将为您举例说明。 一、审计的目标不相同: 外部审计的目标时常会受到法律与服务合同的制约,例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然而内部审计的目标是评价与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二、关注重点不相同: 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与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做出判断。然而内部审计最重要的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 三、业务范围不相同: 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审计、尽职调查等业务。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四、审计标准不相同: 内部审计的准则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如IPPF;外部审计的标准是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五、能力要求不相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以上就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所存在的区别了。但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文章内容有限,小编就不一一为您介绍了,上海利臻权威咨询专家将针对您提出的疑问,给予您最科学、最全面的解答!

财务人员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工作

财务人员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工作 【摘要】:2008年6月国家五部委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一规范的贯彻与实施将大大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风险防范以及相应的控制能力,这一规范的实施也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为了适应不断提高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不断延伸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展内部审计的服务,改变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力度与规范。 【关键词】:财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作用 引言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治理成为了世界贸易关注的热门话题,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市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介绍、内部审计与控制的相关内容的及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来阐述财务人员在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运行里需要做的工作。 一、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制度,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的活动,是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工作。因而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工作与职责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一)、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有一下几个方面: (1)、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管理业务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帮助企业人员管理公司的经营业务,掌握本企业的经济动向并及时向管理人员汇报,起到助手的作用。 (3)、严禁财务人员弄虚作假各种经济业务,严禁企业经营外资金循环。 (4)、做好每个经营项目的成本核算,严格审查每笔经营业务,每张相关票据。 (5)财务人员需及时准确的为企业管理层上报财务报表。 (二)、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核实企业资产。核实资企业产是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编制报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工作量也非常的大。主要以下内容包括: ①盘点企业库存现金和应收票据。 ②核实企业的银行存款,制作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③与企业购货人核算应收账款。 ④与企业供货人核算预付账款。 ⑤与企业其他债务人核算其他应收款。 ⑥盘查企业各项存货。

谈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

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先是由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的。他们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个中心,不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因此极力说服企业关注于自身的竞争优势,将内部审计交给外部咨询机构来完成。内部审计究竟能否外部化?笔者认为,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我们只有在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之后才能进行权衡和选择?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1、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会计系统实施审计来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活动,并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将审计结果报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的最高层决策机构。虽然内部审计机构代表所有者履行监督职能,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但是其实际工作和管理层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管理层以直接或间接方式的干预内部审计,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主动同管理层协调好关系。在这种利益牵制下,内部审计机构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甚至与管理者共谋欺骗所有者。而外部审计工作一般都由注册会计领导完成。他们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他们遵守公认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其工作只对社会公众和合伙人负责;因此能够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2、稳定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以公认的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标准,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进行审计。因此从审计程序的执行上来看能确保审计质量的稳定。此外,注册会计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其职业行为不仅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还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审计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企业财务行为的监督。3、为企业节约成本。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增加价值的需求,因此,内部审计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断扩充其职能,逐渐向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拓展。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业务的开展需要金融。会计、财务、人事、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共同完成。此时,企业将面临高额成本。而外部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降低企业成本:①节约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外部化可以避免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费用,为更新和扩充知识而发生的培训费用以及支付专业人员的高额薪金;②节约开发软件和新方法的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内部审计面临的新环境,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审计软件以及对新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会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开发费用。如果外部化,咨询机构的这些开发费用可以分摊在多个客户身上因而降低了使用企业的成本;③降低雇佣成本。外部咨询机构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在相同的价格下企业可以通过比较,选择更为优质的服务。4、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外部化能够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外部咨询机构由各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通过了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并且在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各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点是仅仅服务于某一企业的内部审计师所不能及的外部化还能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外部咨询机构在服务过程中也在进行着公共信息的传递,同时将一些企业的先进经验介绍给另外的企业外部化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其管理必须本主化,聘请当地的咨询机构或是熟悉该地区业务的外部审计人员可以帮助企业很快融入该地区文化,避免过长的适应期带来的额外开支。[!--empirenews.page--]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要认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首先应该认识内部审计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接受所有者的委托,并站在所有者的立场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的领导机构,它是董事会内部的一个分会,一般由非行政董事组成,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第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独立于具有操作和管理之外的控制层。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最高决策人员负责,对具有的操作和管理部门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以降低内部控

内部审计的特征和作用

内部审计的特征和作用 内部审计是由部门、单位内设的审计机构从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具有不同于外部审计的特征,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特征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服务的内向性 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的审计监督者,也是根据单位管理要求提供专门咨询服务者。服务的内向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内部审计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只向本单位领导负责。 (二)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都必须具有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独立地检查、评价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及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内设的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是本单位的职工,这就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遇到国家利益与部门、单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决策可能会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 (三)审计程序的相对简化性 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终结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大为简化。一是规划阶段中的许多工作,往往可以结合日常工作进行,从而使规划工作量得以减少,时间也大为缩短。审计项目计划通常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级部门和本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并报本部门、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二是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针对性比较强,许多资料和调查都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平时积累。三是内部审计机构提出审计报告后,通常由所在部门和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或作出审计决定。四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部门、单位负责人提出。 (四)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内部审计主要是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必然要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既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又可进行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既可进行防护性审计,又可进行建设性审计。一般应做到,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要求审查什么,内部审计人员就应审查什么。

如何推行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doc

如何推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内部审计外部化进行决策分析,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风险意识的增强,使得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企业对内部审计“内向性增值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企业的内审部门而言,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人才、技术、管理等软件条件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内审的要求,这种矛盾的日益激化直接威胁到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机构执行。上世纪90年代,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做法在西方国家就已屡见不鲜,这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综合业务能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堪忧 其次是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够高、独立性较差。调查显示,26%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财务经理领导,57%受总经理领导,17%受董事会领导。 第四,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内部审计人员

的专业素质配置看,内部审计人员中来自审计专业的只占7%,绝大多数来自会计专业,而其中熟悉计算机技术和法律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更少。公司中从会计、财务、管理部门转到内部审计部门的现象突出。 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来看,主要是会计继续教育及参加CPA 考试的形式。国家审计部门及内部审计师协会举办的各种专题性质的培训班没有得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响应。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途径 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展以及方式的转变;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从总体上提升竞争优势。因此,当前推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很有必要。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内部审计外部化进行决策分析,考虑是否开展外部化以及外部化的内容,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内部审计外部化有4种实现形式,即作为内部审计补充、审计管理咨询、合作内审、内审职能全部外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 1、概念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 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最新准则,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核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的目标 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3、内部审计的职能 监督(检查)、评价(或监督、评价、咨询) 关系:检查职能和评价职能是基础,是咨询职能的前提;咨询职能是升华,是对检查职能和评价职能的利用和发展。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职能的实施,获得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在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实现服务于企业的目标。 4、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 目标建议 5、内部审计的具体方法 审核、观察、询问、盘点、访谈、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6、内部审计的责任

找出差异,发现问题,并报告当局,提出改进建议。 内部审计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7、内部审计最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独立性 机构、人员、经费独立 没有独立性,审计目的就无法实现,审计结论就无法达到客观公正。 二、什么是内部控制 1、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内部控制的目标(合理保证) 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资产安全;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3、内部控制五要素 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 力资源政策、内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风险评估——目标设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 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记录控制、分析与报告控制、绩 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信息与沟通——内控各要素的相关的信息应及时被获取、加工整理,并 在企业内部传递, 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与评估活动。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管理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以合同形式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具备胜任能力的第三方来履行的经济活动。不难看出,内部审计外部化不是审计定义的改变,而是审计主体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变为外部专业机构和人员。内部审计外部化把本应由内部完成的工作通过合同形式转移给外部,其本质是劳动这一要素配置方式由企业内部向市场外部转化的过程,属于劳动分工范畴。当企业为改善内部审计质量所做工作的总成本超过聘用外部审计的成本时,企业必然会选择向外部组织购买内部审计服务这种方式。关于外部化的方式,主要阐述内审外包和合作内审的观点:内审外包是内部审计所有工作或部分项目由外部审计独立承担,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审计实施。合作内审,即企业将审计项目的某些程序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中介,内审人员始终参与并主导审计任务的执行,外部审计只是起辅助作用。 一、正确选择审计外部化的方式 审计的方式可以说是从“完全内审”→“部分内审(合作

内审)”→“完全外包(内审外包)”。完全内审谈不上外部化,合作内审和完全外包各有其适用条件。合作内审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少而无法完成内部审计任务;二是内部审计有足够的人员,但是缺少有胜任力的审计人员。例如,在信息系统审计等技术要求较高的领域。完全外包是在特殊情况下的选择。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选择何种外包方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外部化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内部审计机构的综合实力。如果公司规模较小,与其说花费资金去组建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还不如把内部审计业务全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实施,这不但减少了组建内审机构的成本,而且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Carey、Simnett、Tanewski(2000)的研究发现外包是家族企业内部审计中最常用的方式。对大型公司而言,如果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完全有能力完成相应的职能,就应依靠自己。如果企业的规模很大,内部审计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所有的审计项目,就可以把一些非核心项目交给外部审计来完成。选择部分项目全部外包不仅有利于提高审计的质量,而且可以使内部审计的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然而,如果大的企业全部实行外包,企业就可能面临外部审计人员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另外,外聘审计人员对企业情况的熟悉程度远不如内部审计人员,此情况基础上提出的审计建议就不能完全让企业利益人满意。因此,在选择外部化方式时,也要考虑审

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对审计进行的分类,其中内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3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明确指出,所谓“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就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本文拟就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探讨。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特点又互 为补充,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所谓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对审计进行的分类,其中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和评价行为,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主体是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社会审计是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都是我国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特征突出、自成体系、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 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活动,对国家权力部门或社会公众负责。 2、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外部审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外部审计大多则是受委托施行的。 4、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外部审计则集中在 企业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 5、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 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外部审计的方法则侧重报表审计程序。 6、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外部审 计的服务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相关利益方。 7、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 营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能向外界公开;国家审计 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则要向外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

浅谈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浅谈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 摘要: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的监督作用使其成为内部控制方式之一,同时又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形式,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更加强化和完善了内部控制。面对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监控机制,积极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作用

内部控制的产生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1986年4月,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性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当局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从此看出,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方式。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解释,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通过对各种业务活动及相应管理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确定组织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组织的行为目标是否达到。 一、对内部控制实施检查与评价的具体内容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向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当前必须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实施检查与评价的下列具体内容: 1.查明企业内部各种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特别是对会计资料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企业一切对内、对外的数据资料是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必须真实可靠,决无水分。 2.查明企业资产核算是否健全,并保证资产不受损失。对企业大宗原材料采购、机器设备添置、工程项目招标、重要投资活动等进行跟踪审计,促使有关人员在经营活动中按规范、效益原则办事,防止资产流失。 3.检查和评价会计、财务和其他控制职能是否健全和充分。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购买业务和流动负债、生产制造和销售成本、筹集资本和权益分配等方面都是检查与评价的具体内容。 4.查明企业内部控制等项规章制度是否认真执行。其中主要开展各项内部控制测试工作,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二、对内部控制实施检查与评价的程序 内部审计如何开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评价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产生了内部控制测试理论和实务。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测试,可以确定企业会计及经营管理信息可信赖的程度,从而明确开展审计活动的重点范围,即从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着手检查与评价。通常对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可按以下程序和步骤进行:

内部审计外部化

引言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含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内的审 计组织体系。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业中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作为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主体部分,受到了当今企业更多的重视,并且不断强调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如果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适当的思考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怎样才能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促使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腐败、浪费和舞弊,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所以只有自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控制系统,才能够彻底的解决管理不当和舞弊等问题。在这一企业内部监督系统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内部企业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建立当今企业机制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我国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专门设置的一个内部审计机构所提供,但是随着审计的发展和经济管理,以及我国一些企业出于人员、成本、技术等诸多因素的思考,选择了向外部审计部门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所以就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走势。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企业组织进行的理性选择。然而,在当今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有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涉及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发展情况、范围、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的独立性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和一直关注内部审计事业的人们作出更多的支持和努力。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借助国外内部审计问题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上引入“内部审计外部化”,国际社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重新定位的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实际问题, 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诸多新思路。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1内部审计外部化概述 1.1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 1.1.1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准则定义的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