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大学824统计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3年云南大学824统计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生态学考研试的题目

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体4分)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因子生活型谱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林德曼效率群落排序生态对策种间关联 二、填充(共15分,每空1分) 1、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 3、用能量流程图简述在最适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卡·米-2·天-1)。 四、计算题(15分) 用比例重叠法计算A、B两物种利用食物资源(以食物大小表示)的生态位重叠值 物种食物资源大小(mm) 1-10 11-20 21-30 A 11 2 0 B 5 2 1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生态型协同进化生态入侵演替群落排序 生态位食物链初级生产力负载量(carrying capacity) 同资源种团(GUILD)

二、问答题(70分) A 必答题(10分) 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B选答题(任选4题,每题15分) 1、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3、试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 5、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 vs 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ntherm 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 vs 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一、名词解释 生态位内禀增长能力生物地化循环生态入侵生活型顶极群落 生物多样性林德曼效率种群增长类型K选择 二、问答题 1、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 2、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 3、评述几种(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 4、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5、概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测定的常用方法。 6、请自选一个生态系统,说明其主要结构和功能。 xxxxx学校森林生态学试题(二)

2015年重点大学考研生态学考点整理(含试题及答案)

2015重点大学考研生态学核心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新版内蒙古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内蒙古大学生态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84)生态学专业课一 ④(882)生态学专业课二 参考书目: 《生态学》李博主编,2000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态学》(第2版)杨持主编,2008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生态学》孙濡泳等编,2002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 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第二遍是重点…你回头再从97年做起会发现答案是记不住的,还会错很多,甚至错的还不一样,以前对的现在错了,上次错的现在对了,正常……第二遍一份卷子大概要4,5天才能完成吧,比如第一天你做完了,第二天从第一篇文章开始从头看,不会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到自己的单词本子上,最好是专门记真题单

2021中央民族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那些年研究生考试的经验。 政治: 关于政治,宝贝们可以多参考下考高分的大神。我政治复习开始的晚(9月中旬),花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这里建议就是,政治复习跟着一个人就好,好好复习李凡《政治新时器》就是我参考的书籍。 政治如果不太想花太多时间复习,可以在暑假期间报一个考研政治集训营班,比如李凡辅导班啊就挺不错的,在暑假大概一个月时间集中复习,这样之后可以在政治上面少花点时间,然后剩下的几个月就可以专心复习英语和专业课了。 英语: ⑴如果你英语基础不好,处于担心过不了线的层次。建议你关注蛋核英语公众号的课程。原因①考研经验丰富②你能得到一些考研相关信息 ⑵单词语法是基础,长难句分析是重点。学习英语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急躁。单词要天天背,①推荐大家使用《一本单词》,背单词方法比较科学。大家背单词跟学政治也一样,只背一本单词书,不要这本背了一半又去背另外一本,刷题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专业课: 首先大致浏览一遍课本,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大标题小标题小小标题这样,第一遍可以不细看,但要有个印象,知道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分几章,每章又在说什么,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出来。 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地看课本,把这个知识框架逐步逐步地填满,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如果看书看不明白,就去问在校授课的专业课老师,老师会慈爱地给你详细解答。可以自己根据书本内容做笔记,做完笔记印象更深刻。 第三遍再返回去扫一下课本,可以结合真题去针对性地复习,真题的答案试着自己去总结,有个自己的答题思路是最好的。反反复复把课本多看几遍,做到尽可能的充分理解(不要觉得自己看过两三遍就能记得全部内容啦,指不定考试那天没睡醒或者天气太冷,脑袋短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就真的玩完了),看到考试前你都不记得你看过多少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发现(真的真的不骗你),一本书可以延伸出很多知识。 专业课复习时间,我也是从上半年开始的,每个人情况不同,自己安排好复

生态学考研题库

生态学考研题库 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森林生态学-论述题[8]汇总

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 (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5、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 (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3)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6、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

生态学考研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生态学考研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中国科学院历年生态学考研试题 2011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考研生态学试题(甲) 一、简述下列每组两个概念并阐述其异同(每组6分,共60分) 1.生态型与生活型 2.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 3.生物量与生产力 4.表型适应与进化适应 5.种群与异质种群 6.r-对策者与k-对策者 7.生物富集作用与富营养化 8.优势种与建群种 9.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10.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二、问答题(7选6 .每题15分 .共90分) 1.光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和动物对光周期适应的生态类型? 2.生态系统由幼年期到成熟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变化特征? 并论述对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指导意义和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指导意义. 3.内禀增长率rm?(lnR0)/T 中R0 和 T的生态学意义. 根据该公式指出控制人口增长的途径. 4.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中四个层次的影响. 5.协同进化?简述竞争物种间,捕食者与猎物种群间,寄生与寄生物间,植物与食草动物间的协同进化. 6.外来入侵种?外来入侵种带来的可能生态后果? 从外来种自身遗传特性与侵入地的自然、生物环境角度,探讨外来种爆发的可能机制? 7.中国植被分的原则和主要系统单位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主要分类单位? 2011中科院植物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14个70分) 资源、生态阈限、种群、群落、生态入侵、光周期现象、竞争、三向地带性、成层现象、生物地化循环、演替系列、黄化现象 二、名词辨析(6个24分) 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生态型与生活型、生物量与现存量、表现性与基因型、

新版扬州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5)化学(无机、有机)或(644)高等数学(农) (830)生态学

参考书目: 635化学(无机、有机):《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董元彦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有机化学》(第二版)汪世新主编,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644高等数学(农):《高等数学》(第二版)蒋兴国、吴延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宗序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线性代数》(第二版)陈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830生态学:《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分值比较小,但是若较难的话则可能花费半小时时间,一开始做有可能打乱做题节奏。这是我最顺手的做题顺序,也有同学先写作文,再按顺序做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中科院植物所生态学考研真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协同进化 2.动态生命表 3.功能反应 4.初级生产力 5.基因流 6.生态效率 7.边缘效应 8.优势种 9.适应 10.内禀增长率 二、举例说明群落演替的过程特征、类型,并论述演替理论对退化群落恢复的指导意义 三、简述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 四、写出种群指数增长、逻辑斯蒂曲线增长模型和两个种群间的竞争作用、捕食作用、寄生作用模型,并说明其中的r、k、a五个参数的生物学意义。 五、试比较单项极群落学说与多项极群落学说的差异 六、给出次级生产过程模式框图,并试述次级生产量估算的几种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种群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2.竞争排斥原理 3.r,K对策者(r-strategist and K-strategist) 4.食物链 5边缘效应(edge effect) 6优势种(dominant) 7生态系统(ecosystem) 8生产力 二、简述题 1解释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并说明它可能的几种结局 2简述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 3简述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4试论系统模型建立的几个步骤 5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一、名词解释 1.层片(synusia) 2.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 3.物质周转率(turnover) 4.光周期现象 5.边缘效应(edge effect) 6.尺度推绎(scaling) 7.生态交错带(ecotone) 8.能量金字塔(pyramid of energy) 9.斑块(缀块,patch) 10.温室效应 二、比较下述概念在涵义上的区别 1.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 2.r-对策与K-对策 3.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 4.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5.优势种与建群种 三、简答题 1.从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两方面分别简述旱生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2.陆地表面枯枝落叶的分解经历那些过程?在分解过程中,分解速率和待分解物质的多样性将如何变化? 3.简述干扰在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中的意义 4.简述有关群落演替的单元顶级论和多元顶级论 四、论述题 1.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碳循环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2.分析如何应用生态学原理控制或减缓因生境破碎化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

北林森林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大题)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大题) 一.结合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谈一谈荒化治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 1从气候特点讲,北京周边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致使地表水地下水短缺土壤结构不佳严重影响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在长期干旱条件下降水量的减少会导致地表径流量的减少,大风天气盛行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很容易导致土地沙漠化 2从地质地貌上讲,北京及周边地区沙漠化区域地层主要特征是二元化结构,即下伏结晶基底,上覆新生界盖层,其它地层极为零星,但华力西期晚期花岗岩比较发育,第三纪、第四纪含沙砾层分布广泛,北京周边地区内荒漠化成沙的物质来源主要为疏松基岩、轻质土壤风蚀和河湖沉积物。 荒化防治方法 1对荒漠化土地实行围封治理。采取工程围栏和生物围栏的方式,将荒漠化地块严格保护起来,明确规定生态草建设区不准放牧,禁止牲畜和人为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体养生息,加速植被的自然恢复。 2营造抗旱耐盐碱的灌木。针对疏林草原的特点,实行林草问作、乔灌混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草本植被的葫发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3松土补播。对植被盖度在15%~30%的荒漠化土地中的碱斑地块,实施翻松,补播适宜的多年生草种,增加草地盖度。 4种植适宜草种。对植被盖度15%以下的荒漠化草地,实施全面整地、机械播种、打井灌溉工程围栏封护等措施,建设人工草场。 5改良品种。对治理后植被盖度已达到80%以上,但经济价值较低的生态草地,实行全面或局部引种多年生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草种,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二、碳汇是目前的热点生态学问题,何为碳汇,请以碳汇的角度来谈一谈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循环中碳循环的异同。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中重要的碳汇和碳源,在这个系统中,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了碳素而成为碳汇,森林以及森林中微生物、动物、土壤等的呼吸、分解则释放碳素到大气中成为碳源。如果森林固定的碳大于释放的碳就成为碳汇,反之成为碳源。在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森林是一个大的碳汇,但随着森林破坏、退化的加剧以及一些干扰因素(如火灾)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就可能成为碳源,这将更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首先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有机质贮藏在体内(Gp),这是森林吸收碳素的过程。而后,通过植物自身的吸收作用要释放出一部分外,植物还会以枯枝落叶、根屑等形式把碳贮藏在土壤中,而土壤中的碳有一部分会被微生物和其他的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和呼吸释放到大气中(Rh)。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通量是森林生长过程中固定的碳和干扰过程中释放碳之间的差值。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NEP)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NEP=Gp-Ra-Rh,如果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按上面这个公式计算,一般森林生态系统的NEP为正,是个碳汇。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尤其是对热带森林的乱伐或把其变成为农业用地等行为就会使森林生态系统的NEP为负,从而成为碳源,这应该引起人类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森林变成碳源,从而缓和和扭转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我

10年生态学考研真题、复习资料、期末考试、经典总结

10年生态学考研真题、复习资料、期末考试、 经典总结 10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化感作用 2.中度干扰学说 3.营养级 4.次生演替 5.高斯原理 二.分析计算 1.下表是一植被野外调查表的一部分,调查面积为2500m2,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马尾松和南岭栲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和重要值,确定马尾松、木荷、栲树各为什么种群?分析群落的演替趋势。植物名称马尾松出杜英木荷青冈笔罗子南岭栲栲树其他16种之和1 高度 20 19 20 14 12 20 20 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大树出现样方数 16 14 17 10 8 25 16 94 胸高断面积(m2) 15000 120XX 10000 5184 4646 2400 1081 9674 0 20 17 325 120 300 200 1198 2 15 15 60 25 40 75 420 8 8 9 15 4 7 16 40 10 9 8 10 1 0 0 20 16 14 17 10 8 25 16 94 三.简答题

1.如何进行生物群落的调查?应遵循的原则。 2.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哪些?他们对生物的作用。 3.阐述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的关系,有何生态学意义? 4.关键种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有何意义? 5.全球变暖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判断 1.当群落演替到顶级后,群落中的生物多样性就会减少。 2.反馈是生态系统中某一组分在数量或者浓度上的变化引起相应成分的变化。 3.相对而应,常绿阔叶林的水源涵养作用最好,灌草丛次之,针叶林最差。 4.从Walter提出的均衡大陆中,可以看出,大陆东部多为荒漠,西部多为森林。 5.湿地生态系统以其丰富的物种和气候调节作用成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6.理论上,中国亚热带地区山地垂直带普的基带一定是常绿阔叶林。 2 7.热带雨林林地土壤的养分非常贫瘠。

贵州大学822生态学 考研试题

贵州大学822生态学复习资料 愿考研的你能够坚持到最后!!!你一定会考上的!!! 精研真题,只研究真题,多看学校要求的参考书籍。 2010-2011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3分) 1.自疏现象:高密度种植下的生物,不仅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速度,而且还影 响到植物自身的存活。又叫-3/2自疏法则。 2.生境: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生存和 发展。举例,白鳍豚生活所在地长江,就是白鳍豚所在的生境。 3.生态演替:指的是,一个群落逐渐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 续变化的过程。按照时间分类,演替可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 快速演替。 4.竞争排斥原理:又叫高斯假说。高斯在实验中发现,生态习性和分类上越接近 的两个草履虫,它们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 5.十分之一定律:(n+1)营养级的同化量/n营养级的同化量约等于10%。又叫 做林德曼效率。 6.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生物 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 多样性。 7.他感作用:molish提出,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 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北美黑胡桃的根会分泌 氢化核桃酮。 8.营养级:食物链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的总和。例如,大部分的植物以及其他 自养生物(化能合成细菌)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共同成为第一营养 级。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生态因子分为______、______、地形、生物和______。 2.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而群落优势层中的优势 种,又常称为______。 3.研究______和______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生态学。 4.光的生态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学考研历年真题填空

2015年 1、根据Shelford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三个基点:(最低)(最适)(最高)。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3、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对能量的利用特征,生产力可分为(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4、生态系统的两种主要食物链有(捕食食物链)和(碎食食物链)。 5、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温度)(水)。 6、北半球森林植被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 7、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三大类型。 2016年 1、Raunkiaer陆地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2、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 3、从沿海向内陆依次出现的地带性生物群落类型有(森林)(草原)(荒漠)。 4、三向地带性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5、基础生态位比实际生态位(宽)。 6、季相最明显的森林群落是(落叶阔叶林)。 7、生物对昼夜交替周期性变化的适应形成的节律变化叫(昼夜节律)。 8、不同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适应,叫(趋同适应)。 9、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成为(盖度比)。 10、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主导因子)。 2018 1、土壤根据质地分为(黏质土)(壤土)和(沙质土)。 2、广义捕食包括(肉食)(植食)和(同类相食)。 3、Raunkiaer陆地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4、根据群落变化形式可将波动分为3种类型:(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偏途性波动)。 5、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 6、分解过程主要包括(碎裂)(异化)和(淋溶)。 2019 1、影响水体中绿藻、褐藻、红藻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 2、生物代谢速率随温度增加能够用()描述。温度每升高10℃,引起反应速率增 温度系数 -4倍 加大约是(2)。

生态学考研试题

最新下载(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学习资料下载站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体4分)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因子生活型谱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林德曼效率群落排序生态对策种间关联 二、填充(共15分,每空1分) 1、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 3、用能量流程图简述在最适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卡·米-2·天-1)。 四、计算题(15分) 用比例重叠法计算A、B两物种利用食物资源(以食物大小表示)的生态位重叠值? 物种食物资源大小(mm) 1-10 11-20 21-30 A 11 2 0 B 5 2 1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生态型协同进化生态入侵演替群落排序 生态位食物链初级生产力负载量(carrying capacity) 同资源种团(GUILD) 二、问答题(70分) A 必答题(10分) 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B选答题(任选4题,每题15分) 1、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3、试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 5、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 vs 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ntherm 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 vs 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一、名词解释 生态位内禀增长能力生物地化循环生态入侵生活型顶极群落 生物多样性林德曼效率种群增长类型K选择 二、问答题 1、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 2、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 3、评述几种(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 4、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考研试题

历年考研真题(大题) 1、结合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谈一谈荒化治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 1从气候特点讲,北京周边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致使地表水地下水短缺土壤结构不佳严重影响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在长期干旱条件下降水量的减少会导致地表径流量的减少,大风天气盛行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很容易导致土地沙漠化 2从地质地貌上讲,北京及周边地区沙漠化区域地层主要特征是二元化结构,即下伏结晶基底,上覆新生界盖层,其它地层极为零星,但华力西期晚期花岗岩比较发育,第三纪、第四纪含沙砾层分布广泛,北京周边地区内荒漠化成沙的物质来源主要为疏松基岩、轻质土壤风蚀和河湖沉积物。 荒化防治方法 1对荒漠化土地实行围封治理。采取工程围栏和生物围栏的方式,将荒漠化地块严格保护起来,明确规定生态草建设区不准放牧,禁止牲畜和人为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体养生息,加速植被的自然恢复。 2营造抗旱耐盐碱的灌木。针对疏林草原的特点,实行林草问作、乔灌混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草本植被的葫发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3松土补播。对植被盖度在15%~30%的荒漠化土地中的碱斑地块,实施翻松,补播适宜的多年生草种,增加草地盖度。 4种植适宜草种。对植被盖度15%以下的荒漠化草地,实施全面整地、机械播种、打井灌溉、工程围栏封护等措施,建设人工草场。 5改良品种。对治理后植被盖度已达到80%以上,但经济价值较低的生态草地,实行全面或局部引种多年生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草种,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2、碳汇是目前的热点生态学问题,何为碳汇,请以碳汇的角度来谈一谈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循环中碳循环的异同。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中重要的碳汇和碳源,在这个系统中,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了碳素而成为碳汇,森林以及森林中微生物、动物、土壤等的呼吸、分解则释放碳素到大气中成为碳源。如果森林固定的碳大于释放的碳就成为碳汇,反之成为碳源。在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森林是一个大的碳汇,但随着森林破坏、退化的加剧以及一些干扰因素(如火灾)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就可能成为碳源,这将更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首先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有机质贮藏在体内(Gp),这是森林吸收碳素的过程。而后,通过植物自身的吸收作用要释放出一部分碳素(Ra)。另

新版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8)普通生态学 ④(820)普通生物学 参考书目:

《基础生态学》(第3版),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四版),孙儒泳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植物生物学(第四版),周云龙,刘全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和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

新版贵州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贵州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59)普通生物学一 (822)生态学

参考书目: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吴相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生态学》(第二版). 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英语文章,了解下英语阅读的背景知识。作文从晚些开始就可以,多背范文,自己总结一些好的句子、模板,力争和别人不一样。作文部分还是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我身边有同学就是客观题做的特别好,但是大小作文分数特别低,导致总分比较低。 英语前期单词一定要抓紧,所以说我觉得听听网课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如果时间紧的话,但是单词必须过关,根据你的记忆曲线滚动复习,可以作为每天零碎时间用,吃饭走路啥的,把时间利用起来。阅读从始至终不能丢,尤其到了后期,英语这个东西如果一放下,就很难拾起来,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花了,所以你可以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但是要每天不间断学习。 其次是阅读,我觉得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的很好。他的真题解析部分会教一

中科院841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 科目:(841)生态学 生态学乙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1.协同进化 2.动态生命表 3.功能反应 4.初级生产力 5.基因流 6.生态效率 7.边缘效应 8.优势种 9.适应 10.内禀增长率 二、举例说明群落演替的过程特征、类型,并论述演替理论对退化群落恢复的指导意义 三、简述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 四、写出种群指数增长、逻辑斯蒂曲线增长模型和两个种群间的竞争作用、捕食作用、寄生作用模型,并说明其中的r、k、、、a五个参数的生物学意义。 五、试比较单项极群落学说与多项极群落学说的差异 六、给出次级生产过程模式框图,并试述次级生产量估算的几种方法 2006年 一、名词解释

1.种群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2.竞争排斥原理 3.r,K对策者(r-strategist and K-strategist) 4.食物链 5边缘效应(edge effect) 6优势种(dominant) 7生态系统(ecosystem) 8生产力 二、简述题 1解释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并说明它可能的几种结局 2简述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 3简述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4试论系统模型建立的几个步骤 5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生态学甲 2007年 一、名词解释并区分以下6组概念(每组8分,共48分) 1.表型适应与进化适应 2.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 3.生境与生态位 4.捕食食物链与腐尸食物链 5.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 二、问答题(从以下6题中任选5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简述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并分别说明植物是如何适应水体和沙漠两种不同生境的。 2、简述种群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模型中的假说、参数r,k的生物学意义及r,k对策者的主要特征。 3、简述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并论述群落演替理论对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指导意义。 4、何谓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简述分解作用的三个过程及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 5.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阐述保护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