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材料试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KV-WD-3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布日期:2012.10.15 实施日期:2012.10.30

ABV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Q/KV-WD-31 REV A

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品的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力学性能试验规程及硬度试

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钢制品的化学成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及硬度试验。

2.0引用标准

ASTM D1415 橡胶性能-国际硬度试验方法

ASTM D2240 橡胶性能-硬度计硬度试验方法

ASTM E10 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8 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92 金属材料的维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40 金属标准硬度换算表---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硬

度,努氏硬度和回跳硬度之间的关系

3.0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

3.1 取样

3.1.1 用于钢的化学成份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的取样必须在钢液和钢材具有代

表性的部位采取,试验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其熔炼、成品钢材的化学成份,

并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分析要求。

3.1.2 制取样品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应除去表面铁锈、脱碳层、渗

碳层、涂层、镀层金属或其它外来物质。

3.1.3 取样如有特殊要求,可协商采取之。

3.2 元素含量分析试验

3.2.1 碳、硫

3.2.1.1 试剂

氢氧化钾溶液:称取400克氢氧化钾溶于1000毫升水中,搅匀,冷却后使

用。

酸性水液:用刻度吸管吸取1毫升浓流酸加入1000毫升水中,滴加0.1%四

基橙溶液,呈红色。

淀粉吸收液:称取4克淀粉,溶于沸水,稀至5000毫升,加浓盐酸50毫升,

摇匀。

碘酸钾溶液:0.05N,称取1.78克碘酸钾,溶于水稀至1000毫升(此为滴定

母液)。

碘钾滴定液:分取28毫升0.05N碘酸溶液,稀至1000毫升,加1克碘化钾,

摇匀。

3.2.1.2 分析试验

3.2.1.2.1 试验前30分钟打开仪器开关,预热使之恒温于100℃,同时打开氧

气瓶及减压阀出口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0.12MPa,高速引燃炉体升降气缸,另

一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12MPa。

3.2.1.2.2 检查仪器装臵是否正常,燃烧标准样品,校验定碳定硫仪。

3.2.1.2.3 称取1克钢标样均匀地放臵在坩埚内加0.5克锡粒助溶,按下燃烧炉

启动开关即可自动供氧分析,分析过程分为准备、通氧、对零、吸收、回复五个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过程。

3.2.1.2.4 “回复”时水准瓶上部空间被解除压力,吸收器内的气体在液体差自然压力下,峰鸣器开始鸣叫,当吸收器液面上升到上部浮子后约7称,鸣叫停止,即可立即直接读取碳、硫元素的百分含量。

3.2.2 硅

3.2.2.1 试剂

硝酸:1:4

碳酸钾:25%

钼酸铵:9%

草酸:1.25%

硫酸亚铁铵:1.5%,每1000毫升溶液加5毫升硫酸。

3.2.2.2 分析试验

3.2.2.2.1 称取试样3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硝酸(1:4)10毫升,加热溶解。

3.2.2.2.2 待试样溶解后,立即加入钼酸铵、碳酸钾混合溶液10毫升,摇匀,再迅速加入草酸40毫升,硫酸亚铁铵40毫升,摇匀。

3.2.2.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80毫微米波长以空白液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用公式计

算出试样的含硅量,计算公式为:

A2%=V2*A1/V1*100

式中: A2---未知样品的百分含量

V2---未知样品测得的吸光度

A1---已知钢标样中硅的百分含量

V1---已知钢标样硅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

3.2.3 锰

3.2.3.1 试剂

定猛混合溶解液:2700毫升水中加入硝酸700毫升、硫酸80毫升、磷酸144毫升、硝酸银14.4克。

过硫酸铵:15%(使用不超过7天)

3.2.3.2 分析试验

3.2.3.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定锰混合酸液15毫升,加热溶解。

3.2.3.2.2 待试样溶解后继续煮沸驱除氧化氮,随后加入过硫酸铵溶液5毫升,待红色高锰酸出现后再加热煮沸15~20秒离火,加水40毫升,摇匀。

3.2.3.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530毫微米波长,以空白液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锰量:

A2%=V2*A1/ V1 *100

式中:A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

V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

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3.2.4 磷

3.2.

4.1 试剂

硝酸:2:5

高锰酸钾溶液:4%

钼酸铵溶液:20%

酒石酸钾钠溶液:20%

沸化钠溶液:2.4%

氟化钠一氯化亚锡溶液:取2.4%氟化钠溶液500毫升加入1克氯化亚锡(使用期不超过2天)。

3.2.

4.2 分析试验

3.2.

4.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硝酸(2:5)5毫升,加热溶解。

3.2.

4.2.2 待试样溶解后继续煮沸以驱除氧化氮,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6滴,再加热至有棕色二氧化锰沉淀出现,离火,迅速加入钼酸铵一酒石酸钾钠溶液10毫升,氟化纳一氯亚锡溶液40毫升,摇匀。

3.2.

4.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8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磷量。

A2%=V2*A1/ V1 *100

式中:A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

V1---已知钢标样中锰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

3.2.4 磷

3.2.

4.1 试剂

硝酸:2:5

高锰酸钾溶液:4%

钼酸铵溶液:20%

酒石酸钾钠溶液:20%

沸化钠溶液:2.4%

氟化钠一氯化亚锡溶液:取2.4%氟化钠溶液500毫升加入1克氯化亚锡(使用期不超过2天)

3.2.

4.2 分析试验

3.2.

4.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硝酸(2:5)5毫升,加热溶解。

3.2.

4.2.2 待试样溶解后继续煮沸以驱除氧化氮,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6滴,再加热至在加热至有棕色二氧化锰沉淀出现,离火,迅速加入钼酸铵一酒石酸钾钠溶液10毫升,氟化钠一氯亚锡溶液40毫升,摇匀。

3.2.

4.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8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共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磷量。

A2%=V2*A1/ V1 *100

式中:A1---已知钢标样中磷的百分含量

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V1---已知钢标样中磷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

3.2.5 铬

3.2.5.1 试剂

高氯酸:

硝酸:(1:1)

定铬混酸:640毫升水中加入硫酸280毫升、磷酸80毫升。

定铬指示剂:取苯基代邻氨基苯甲酸0.2克、无水碳酸钠8克溶于100毫升水中。

硫酸亚铁铵:千分之八,硫酸亚铁铵24克、硫酸15毫升、水3000毫升。

3.2.5.2 分析试验

3.2.5.2.1 称取试样20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5毫升、硝酸(1:1)3毫升,加热溶解。

3.2.5.2.2 特试样全部溶解后继续蒸发至瓶内白烟消失,而瓶口还有少许高氯酸白烟,离火,稍冷,再加入定铬混酸20毫升,流水冷却后滴加三滴定铬指示剂,再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紫红色转为亮绿色即为终点,用公式计算其试样含铬量

铬%=V*K

式中: V---滴定耗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K---每1毫升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相当于铬的百分含量

3.2.6 钼

3.2.6.1 试剂

高氯酸

硝酸:(1:1)

硫氢酸铵:20%

硫酸一硫酸钛溶液:硫酸铵8克、二氧化钛1.3克、硫酸40毫升、三种试剂搅并一起15-20分名、冷,以水稀至500毫升。

盐酸一氯化亚锡溶液:取10克氯化亚锡溶于5毫升盐酸中,溶清后使用。

3.2.6.2 分析试验

3.2.6.2.1 称取试样50毫克于1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2毫升、硝酸(1:1)3毫升,加热溶解。

3.2.6.2.2 待试样全溶后,继续加热至冒高氯酸白烟出瓶口,离火,再加入硫酸一硫酸钛溶液5毫升,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一氯化亚锡溶液10毫升、硫氢酸铵溶液5毫升,摇匀。

3.2.6.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53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钼量

A2%=V2*A1/ V1 *100

式中: A1---已知钢标样中钼的百分含量

V1---已知钢标样中钼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

3.2.7 镍

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3.2.7.1 试剂

高氯酸

盐酸:(1:1)

柠檬酸氢二铵溶液:20%

碘溶液:0.1N,称碘12.7克,碘化钾25克,用少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氨性丁二肟溶液:0.1%,称取丁二肟1克溶于500毫升氨水中,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3.2.7.2 分析试验

3.2.7.2.1 称取试样10毫克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2毫升、硝酸(1:1)10滴加热溶解。

3.2.7.2.2 待试样全溶后,继续蒸发至冒高氯酸白烟出瓶口,离火,稍冷,加入混合试剂柠檬酸氢二铵溶液25毫升、碘溶液5毫升、水70毫升,边摇边加氨性丁二肟溶液25毫升。

3.2.7.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53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镍量

A2%=V2*A1/ V1 *100

式中: A1---已知钢标样中镍的百分含量

V1---已知钢标样中镍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

3.2.8 铜

3.2.8.1 试剂

高氯酸

柠檬酸氢二铵溶液:20%

氨水:1:1

双环已酮草酰二腙溶液(简称BCO)

3.2.8.2 分析试验

3.2.8.2.1 称取试样20毫克于1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高氯酸2毫升,加热溶解。

3.2.8.2.2 待试样全溶后,继续蒸发至冒高氯酸白烟出瓶口,离火,稍冷后加入柠檬酸氢二铵溶液10毫升、氨水(1:1)10毫升、BCO溶液30毫升,流水冷却45秒。

3.2.8.2.3 用1厘米比色皿于600毫微米波长,以水作比较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计算其试样的含铜量

A2%=V2*A1/ V1 *100

式中: A1---已知钢标样中铜的百分含量

V1---已知钢标样中铜的百分含量测得的吸光度

4.0硬度试验规程

4.1对试样的要求

4.1.1 试样的试验面应是光滑的平面,不应有氧化皮及外来污物,试验加工粗糙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度Ra应在0.8um以下。维氏硬度试验面粗糙度Ra在0.2um以下。

4.1.2 试样的支承面应平整,使试样稳固地放在试验台上,保证试验过程中不产生位移与挠曲,保证试验力垂直地作用在试验面上。

4.1.3 试样的厚度至少为压痕深度的10倍。

4.1.4 试样不得因受热或冷变形硬化而影响试验面原来的硬度。

5.0 硬度试验

5.1金属材料洛氏(HRC)硬度试验方法

5.1.1试验前,应使用与被试件硬度相近的二等标准洛氏硬度块对硬度计进行校对。

5.1.1.1选择合适的试验平台,保证试件在试验过程中不位移和变形。

5.1.1.2保持试件、压头、支承面清洁。

5.1.1.3试验时,必须保证负荷作用力与被试验面垂直。

5.1.1.4试验过程中,试验仪器不得受任何冲击和震动。

5.1.1.5施加初负荷时,表盘指针不得超过规定位臵,否则应卸去负荷在其它位臵上试验。

5.1.1.6将试件放在选择好的平台上,顺时针转动手轮,当压头与试件接近时,上升速度要缓慢平稳,表盘上的小指针从黑点移到红点,大指针转过三圈至零位±5HRC初负荷施加完毕。

5.1.1.7微调表面使大指针指向零位。

5.1.1.8推动加试验力手柄,保证主负荷在4-6秒内施加完毕,总试验力保持10秒左右,在2秒内平稳拉动试验手柄卸除主试验力,保持初负荷,从HRC标尺刻度上读出硬度值。

5.1.1.9每个试件上的试验点不少于四点(第一点不计数),相邻两点的中心距及任一压痕中心距试件边缘距离,一般不小于3mm。

5.1.1.10硬度值用符号HRC表示,字母后面数字表示硬度。

5.1.1.11试验报告中给出的洛氏硬度值应精确至0.5个洛氏硬度单位。

5.1.1.12试验报告中对每个试样一般应给出三个点的洛氏硬度值。

5.1.1.13应按附表对圆柱形试样上测量得洛氏硬度值进行修正,修正值均为正值。

5.2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HB)硬度试验方法

5.2.1 试验在室温下进行。

5.2.2 试验时根据材料按规定的试验力和硬度范围选择F/D 2

值,校验硬度示值。

5.2.3 试验时,保证试验力作用方向与试验面垂直,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压痕平均值径的2.5倍,两相邻压痕中心距离应不小于压痕平均直径的4倍。

5.2.4 在读数显微镜或其他测量装臵上测量压痕直径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

5.2.5 计算出压痕直径的算术平均值后从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E140-2007硬度表中直接查得。

5.3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HV)硬度试验方法

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5.3.1 试验在10~35℃温度下进行。

5.3.2 试验时根据材料的预期硬度选择试验力,并校验硬度计。

5.3.3 试样支撑面、压头表面及试台面应有清洁,试样稳固地放臵于试台上,保证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挠曲。

5.3.4 均匀平稳地施加试验力,不得有冲击、震动,试验力作用方向与试验面垂直。

5.3.5 试样上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或任一压痕中心7距试样的边缘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黑色金属,这个距离不小于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的2.5倍,对于有色金属不小于5倍。

5.3.6 试验后,试样背面不应出现可见变形痕迹,压出的压痕不应呈不规则形状,压痕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超过短对角线长度的2%。

5.3.7 测量压痕两对角线长度,取其算术平均值,其硬度从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E140-2007硬度表直接查得。

6.0力学性能试验规程

6.1 取样及制备

6.1.1 取样

6.1.1.1 铸钢件的试样必须用与铸钢件同炉冶炼的钢水单独烧注,且应在整个浇注过程中的中间进行,试样应与铸件同时热处理。

6.1.1.2 锻钢件的试样在用来制造锻钢件的产品上直接切取或相同材料同一批号的材料单独锻打成的坯料上切取,该坯料应与所代表的零件有相同的锻造工艺且锻造比不应超过被评定零件的总的锻造比,试样应与所代表的零件产品同时热处理。

6.1.1.3 试样在成份、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材上切取。

6.1.1.4 试样的切取,应防止因受热、加工硬化及变形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用烧割法切取试样时,从样坯切割线至试样边缘必须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不小于制品的厚度或最小不少于20mm)。

6.1.1.5 试样切取的位臵铸钢件按图1执行,锻钢件按图2或图3执行,钢材按图4执行。

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6.1.2 试样的制备

6.1.2.1 拉伸试验试样采用圆头带肩比例试样,其形状及尺寸见图5及表1。

表 1

6.1.2.2 拉伸试样标距内的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 1.6 。

2012.10.15发布 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6.1.2.3 冲击试样形状尺寸见图6,其表面粗糙度不低于

0.8 ,

V 型缺口部位需符合图表要求 。

6.1.2.4

6.2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6.2.1 拉伸试验

6.2.1.1 试验在室温下进行,PSL3级的拉伸试验应于PSL2级的要求相同。

6.2.1.2 拉伸试验机应经计量部门定期检定合格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6.2.1.3 试验前仔细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大小冲点或细划线在试样的平行长度部分标出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L 0(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用量具测量试样平行长度部分最小直径d 0,然后按公式计算得原始截面积S 0

S 0=1 /4πd 0

2 6.2.1.4 试样的夹持采用楔形装夹,夹头的夹持面应与试样的接触面尽可能对称均匀,以便试验机及夹持装臵保证试样在拉伸方向自由定位和轴向施力。

6.2.1.5 加载前应根据试样所能达到最大破坏载荷合理选择测量范围,加载速率的控制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目的而定。

6.2.1.6 性能指标的测定

6.2.1.6.1 抗拉强度σb :试样拉至断裂测力盘所显示的最大负荷即为该试样的断裂负荷,抗拉强度按公式计算 σb =F b / S 0得出。

式中:F b ---为拉断后的最大负荷

S 0---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

6.2.1.6.3 延伸率δ: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测量标距两点的距离L ,断后延伸率按公式计算:

δ=(L 1-L 0)/L 0*100%

2012.10.15发布 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ABV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Q/KV-WD-31 REV A 式中:L

1

---试样拉断后的标距

L

---试样原始标距

6.2.1.6.4 断面收缩率ψ:将拉断后的试样两断裂部分对接在一起,测量缩颈处

的最小横截面的直径,然后计算出拉断后缩颈处的最小横截面积S,断面收缩率

按公式计算。

ψ=(S

0-S

1

)/S

*100%

式中:S

---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

S

1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的最小横载面积

6.2.2 常温冲击试验

6.2.2.1 常温(室温)下的冲击试验要确保试验温度在10~35℃范围内。

6.2.2.2 试验前用精度不低于0.02㎜的经检定合格的量具测量试样缺口底部处的横截面尺寸。

6.2.2.3 根据试验材料牌号和热处理工艺,估计试样冲击吸收功的大小,选择试验机的打击能量,换上合适的摆锤,使试样折断的冲击吸收功在所用摆锤最大能量的10~90%的范围内。

6.2.2.4 进行空打试验,检查试验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方法是当摆锤自由下垂时,使被动指针紧靠主动指针并对准最大打击能量处。然后扬起摆锤空打,检查被动指针是否指零,其偏离不应超过最小分度的1/4)。

6.2.2.5 试样的放臵应紧贴支座安放,使缺口的背面朝向摆锤打击方向,使之位于两支座对称面上,其偏差不应大于±0.5㎜。

6.2.2.6 试验时,首先将摆锤下落打断试样,并任其向前继续摆动,直到达到最高点并向回摆动时使用制动闸将摆锤刹住,使其停止在垂直稳定位臵,记下被动指针在示值度盘上所指的数值,

此值即为冲击吸收功A

K,用公式计算:ak=A

K

/ S

式中:A

K

---冲击吸收功

S

---试样缺口处断面面积

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钢材理化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材理化试验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发布日期:2010-03-10 实施日期:2010-03-10

钢材理化试验作业指导书 1、总则 理化试验是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首要环节,它对产品的内在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目的是监控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生产各个环节的内在质量必须达到有关标准,同时规范理化作业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钢杆、铁塔、变电构架及类似钢结构等原材料投放前的物理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辅助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方法。 3、定义 3.1金属拉伸试验有关定义 3.1.1屈服点(σs):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 能伸长的应力,如力度发生下降,应区分为上、下屈服点。 3.1.2上屈服点(σsu):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 3.1.3下屈服点(σsl):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屈服中的最小应力。 3.1.4抗拉强度(σb):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 3.1.5伸长率(σ5):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 3.1.6原始标距(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3.1.7断后标距(L1):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3.1.8应力: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之比值。 3.2五元素化验有关定义 3.2.1工作曲线:也称检验线,它是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若干不同含量的标 准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显色并测定其吸光度,然后吸光度所对应的浓度作图得到。 3.2.2吸光度A:即不同波长的光通过一定浓度的有色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 4、作业任务 4.1用6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金属材料试样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冷弯性能, 测试螺栓、螺帽的机械强度。 4.2用HCA-3B微机数显自动分析仪测定钢材中的Mn、P、Si的含量;用HIR—944D高 速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钢材中的C、S含量。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 承载板法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 1.2 仪器设备 1.2.1 杠杆压力仪:最大压力1500N 1-调平砝码;2-千分表3-立柱4-加压杆5-水平杠杆6-水平气泡7-加压球座8-底座气泡9-调平脚螺丝10-加载架 1.2.2 承载板:直径50 毫米,高80 毫米,如图19.1.2-2 所示。欠图 1.2.3 试筒:内径152 毫米、高170 毫米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 毫米;筒内垫块,直径151 毫米,高50 毫米;夯击 底板与击实仪相同。 1.2.4 量表:千分表两块。 1.2.5 秒表一只。 1.3 试样 按击实试验(T0131-93)方法制备试样,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 1.4 试验步骤 1.4.1 安装试样:将试件和试筒的底面放在杠杆压力仪的底盘上,将承载板放在试件中央(位置)并与杠杆压力仪的加压球座对正;将

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将表的测头安放在承载板的表架上。 1.4.2 预压:在杠杆仪的加载架上施加砝码,用预定的最大单位压力p 进行预压。含水量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 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预压进行1--2 次,每次预压1min。预压后调正承载板位置,并将千分表调到接近満量程的位置,准备试验。 1.4.3 测定回弹量:将预定最大单位压力分成4--6 份,作为每级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min 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min 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加载卸 载,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至最后一级荷载。为使试验曲线开始部分比较准确,第一、二级荷载可用每份的一半,试验的最大压力也可 略大于预定压力。 1.5 结果整理 1.5.1 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L: L=加载读数-卸载读数(19.1.5-1) 1.5.2 以单位压力p 为横坐标(向右),回弹变形L 为纵坐标(向下),绘制p--L 曲线 1.5.3 按下式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模量: E=πpD/4L(L-μ2) 式中:E--回弹模量,kPa; p--承载板

1、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总则 1、材料员、质检员负责按照《采购工作程序》对现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 2、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材料员工作。 3、需要进行理化试验的项目由理化责任工程师负责联系试验中心进行理化性能试验。 一、管子、管件及阀门的检验一般规定 保证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要有复验记录。 检查数量:应各抽检10%,且不得少于3份。 基本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弹簧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砂眼、针孔和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局部凹坑、碰撞;铸铁管应有制造厂标记;黄铜管无绿锈和严重脱锌,不锈钢管无划痕、锈斑。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光洁,合金钢及铸铁管的标记明显、清晰,黄铜管无脱锌,弹簧表面无锈蚀。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用小锤敲击,有放大镜、卡钳和测厚仪检查。 检查数量:应按类型各抽检5%,且不得少于1件。 二、钢管检验 保证项目 1、当运到现场的高压钢管钢号、炉罐号与证明书不符或无钢号、炉罐号时,必须进行校验检查,其检查数量、方法、项目、标准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有关规定: 1)合金钢管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它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应做标记。合金钢阀门的内件材质应进行抽查,每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同时到货,)抽查数量不得少于1个。 2)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材料,供货方应提供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结果的文件,其指标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作业指导书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准固结试验中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3. 引用文件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击实仪的击实筒和击锤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b、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c、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d、标准筛:孔径为20mm、40mm和5mm。 e、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颧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 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5.操作步骤进行: 5.1试样的制备: 5.1.1干法试样制备:

a .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kg (重型为50kg ),风干碾碎,过5mm (重型过20mm 或40mm )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b .湿法制备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 (重型为50kg ),碾碎,过5mm 筛(重型过20mm 或40mm ),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5.2击实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轻型击实试样为2~5kg ,分3层,每层25击;重型击实试样为4~10kg ,分5层,每层56击,若分3层,每层94击。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 b.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1g ,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 c.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取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 d.对不同含水率的试样依次击实。 6.计算结果: 6.1试样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i d ω01.01ρρ0 += 6.2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应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并应取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当关系曲线不能绘出峰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江阴市亚申石油管件有限公司 编号:QI/ZL-06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号/修改码:2/2 2015-1-1 发布2015-1-1 实施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号:QI/ZL-06 1 目的 为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原材料特指公司外购接头的圆钢、护丝帽等。 3 职责 3.1质量部负责公司所有原材料检验及客户提供的物料检验工作。 3.2质量部负责进货检验报表的填写和来料质保书审核工作。 4 进货检验依据 4.1 API SPEC 5DP 4.2 NS-1 4.4 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 5 检验内容及频次 5.1 圆钢棒料检验内容: 5.1.1检验质保书 (1)质保书的核对,核对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炉号、数量、重量、标签、执行标准、交货技术状态等内容是否符合技术协议要求。 (2)化学成分的核对和检验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份分析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化学元素应不少于下表规定: (3)晶粒度核对:奥氏体晶粒度检验应不小于6级。(南钢、兴澄)

(4)非金属夹杂物核对; (5)酸浸低倍组织级别核对: (6)力学性能核对: (7)技术协议和图纸规定的其他要求。

5.1.2外径、外观、直度、总长的检验。 5.1.3护丝帽检验内容 (1)质保书核对:核对来料规格、扣型是否与采购规格、扣型一致; (2)数量核对:核对来料数量是否与采购数量一致; (3)外观检验:光滑、无气孔、无断扣; 6检验频次 6.1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标签、质保书炉号与标牌炉号逐张核对; 6.2化学成份分析:1次/炉; 6.3外径、外观、直度、总长10%抽检; 6.4护丝帽10%抽检。 7、进货检验的操作程序 7.1 货到后,营销部联系质量部按照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先对质保书及标牌逐一核对。 7.2 质量部负责尺寸检验,并填写《入厂检验记录》,对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用黄颜色×做出标识,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 7.3生产技术部按照《试样取样规范》的要求取样,试样加工完毕后,由质量部对试样进行检验,填写《试样验收单》,验收合格后,填写《试样委托外检单》交合格的外包方进行产品分析。 7.4产品分析的结果须符合5.1.1(2)的要求。

试验室资质评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3) 三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5) 四石灰的氧化镁含量试验作业指导 (6) 五水泥稳定土中水泥剂量测定试验作业指导书(EDTA滴定法) (10) 六粉煤灰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2) 七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3) 八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14)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2适用范围: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内(方孔筛)。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2试样制备 4.4.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

木碾捣碎。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4.2.2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3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25mm的筛,如存留在25mm筛孔的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则过筛料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4如试料中粒径大于25mm的颗粒含量过多,则将试料过40mm的筛备用(用丙法试验)。 4.2.5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4.2.6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5mm的各类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5. 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T 0804-1994的方法进行试验。 6. 试验结果整理: 6.1按下式计算稳定材料的干密度: Pd=P w/1+0.01w 式中P w—试样的含水量。 6.2制图: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含水量—干密度曲线。将试验各点采用二次曲线方法拟合曲线,曲线的峰值点对应的含水量及干密度即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检测项目名称;○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试验日期及时间○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5.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6.无机结合料类型及剂量;所用试验方法类别;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并附击实曲线;○7.执行标准;○8.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8. 试验注意事项: 8.1. 2011版中试验仪器和操作步骤与2000版有所不同,应注意区分,勿延用老标准。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材料试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KV-WD-3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布日期:2012.10.15 实施日期:2012.10.30

ABV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Q/KV-WD-31 REV A 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品的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力学性能试验规程及硬度试 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钢制品的化学成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及硬度试验。 2.0引用标准 ASTM D1415 橡胶性能-国际硬度试验方法 ASTM D2240 橡胶性能-硬度计硬度试验方法 ASTM E10 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8 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92 金属材料的维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40 金属标准硬度换算表---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硬 度,努氏硬度和回跳硬度之间的关系 3.0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 3.1 取样 3.1.1 用于钢的化学成份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的取样必须在钢液和钢材具有代 表性的部位采取,试验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其熔炼、成品钢材的化学成份, 并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分析要求。 3.1.2 制取样品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应除去表面铁锈、脱碳层、渗 碳层、涂层、镀层金属或其它外来物质。 3.1.3 取样如有特殊要求,可协商采取之。 3.2 元素含量分析试验 3.2.1 碳、硫 3.2.1.1 试剂 氢氧化钾溶液:称取400克氢氧化钾溶于1000毫升水中,搅匀,冷却后使 用。 酸性水液:用刻度吸管吸取1毫升浓流酸加入1000毫升水中,滴加0.1%四 基橙溶液,呈红色。 淀粉吸收液:称取4克淀粉,溶于沸水,稀至5000毫升,加浓盐酸50毫升, 摇匀。 碘酸钾溶液:0.05N,称取1.78克碘酸钾,溶于水稀至1000毫升(此为滴定 母液)。 碘钾滴定液:分取28毫升0.05N碘酸溶液,稀至1000毫升,加1克碘化钾, 摇匀。 3.2.1.2 分析试验 3.2.1.2.1 试验前30分钟打开仪器开关,预热使之恒温于100℃,同时打开氧 气瓶及减压阀出口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0.12MPa,高速引燃炉体升降气缸,另 一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12MPa。 3.2.1.2.2 检查仪器装臵是否正常,燃烧标准样品,校验定碳定硫仪。 3.2.1.2.3 称取1克钢标样均匀地放臵在坩埚内加0.5克锡粒助溶,按下燃烧炉 启动开关即可自动供氧分析,分析过程分为准备、通氧、对零、吸收、回复五个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要点

钢筋原材试验 一钢筋原材取样 新进钢材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8,进行弯曲、拉伸试验检测。本工程设计采用钢筋直径10mm-32mm用HPB235、用HRB335两种。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和弯曲试验试样。实施现场见证取样。 从两根钢筋中截取2根拉伸试件,2根弯曲试件,其中每根钢筋为一拉伸、一弯曲试件。截取时从每根钢筋的端头,截除500-1000mm 钢筋后再取样。 对于试验温度一般要求在10℃-35℃之间,对于有严格要求的在23℃±5℃之间。 一原材拉伸试验: 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室内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1.仪器设备 ①万能材料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 ②连续式标距打点机 ③钢尺 2.试样准备 原始标距L o的标记:

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分为10mm或5mm的等间距标记。可以用标点机进行打点标距。 3.试验步骤 ①将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后,进行加荷。 ②屈服强度的测定: 试验机平稳加荷,控制速率在6~60MPa/s(可参照表中力值数据) 在显示盘数值第一次出现回落时的最大读数,将其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 O)得到下屈服强度。 ③继续平稳加载,直至试件破坏或钢筋出现颈缩现象,停止加载。 ④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件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件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件断后标距(测量区的范围应处于距离断裂处至少5d)。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

土的击实试验培训

土的击实试验培训 培训人志良 时间2017.05.30 1 依据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 目的和适用围 2.1本试验目的是求出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击实密度,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注:细粒土即粒 组划分图中细粒组含量≥50%的土,粗粒土为巨粒组含量≤15%且巨粒组与粗粒组之和>50%的土) 2.2 本试验的若干概念及规定: 2.2.1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只适用于粒径≤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40mm的土。 2.2.2击实试筒有尺寸有径10cm试筒、15.2cm试筒、大尺寸(尺寸由土的最大粒径确定)试筒, 一般试验室常见前两种。 a、径10cm试筒只适用于最大粒径≤20mm土; b、径15.2cm试筒适用于最大粒径≤40mm土; c、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40mm,并且≥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前提:土 仍然属于细粒土)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注:当≥40mm颗粒含量大 于5%且小于30%时,也可按6.4进行最大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 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 2677.2~2687.0kJ/m3围。 2.2.3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 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注:有振动台法和表面 震动压实仪法),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2.2.4击实试样制备方法分为干土法和湿土法。 干土法:将土样自然风干或晾晒至含水量很小(或绝干)的状态后,测其含水率量,按照预估最佳含水量,通过计算加不同量的水拌和闷土,制备5个或以上含水率以2% 左右递增的土样,其中至少有2个大于和2个小于最佳含水率。 湿土法:采集5个以上的高含水率土,按施工时能进行碾压的最高含水率,分别晾干至不同含水率(不必像干土法一样先风干再加水,而是直接分别风干至预定的不同含 水率),其中至少3个土样小于最高含水率,至少2个土样大于最高含水率。 湿土法适用于高含水率的土,干土法和湿土法土样均不得重复使用。 3 仪器设备 3.1 标准击实仪。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 注:根据规程T 0131-2007 击实试验中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的规定,上表中I-2方法中最大粒径应是20mm。 3.2 烘箱及干燥器。 3.3 天平:2000g,感量0.01g;15kg,感量0.1g 3.4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3.5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3.6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4 试样 4.1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室温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有限责任公司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编制日期:实施日期:

1.目的 制定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规定拉伸试验操作过程及控制方法,目的是作为该岗位试验员日常工作的操作指导和规范,要求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2.适用范围 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材料复验,焊接工艺评定,产品试板试验的操作。 3.职责 1.试验员负责试验的全过程,检测报告的编写。 2.监督员负责对检测人员试验过程的监督。 3.技术主管应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样品的要求 执行GB/T228.1-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规定。 4.1样品应在外观及尺寸合格的钢产品上取样。 4.2 样坯截取的部位、数量以及试样的纵轴方向按有关标准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之规定执行. 4.3由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中截取样坯时,必须严防因冷加工或热影响而改变金属性能。 4.4 从铸件、型材、原材及管材上截取板、条园状试样时, 应保留其原轧制面不予加工或损伤.试样尖锐棱边应至圆,圆弧半径不宜过大。 4.5不切削加工的单铸圆形试样表面上的夹砂、夹渣、毛刺、飞边等必须清除. 4.6 试样表面有显著横向刀痕或机械损伤, 有明显变形或淬火裂纹的不允许用于试验。 5.万能试验机的调试准备工作 5.1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的准备工作: 5.1.1 开机顺序:先开电脑,其次开试验机,再打开软件。 5.1.2 启动伺服泵:启动伺服泵。调整试验平台的位置,使之上升5~10mm。 5.1.3 输入试样信息:按将要实验试样对应软件表格输入试样相应信息,设置要求的试验数据。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2)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7.3.1试验目的:通过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确定该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7.3.2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3.3 仪器设备 标准击实仪 烘箱及干燥器 天平台秤感量 圆孔筛 拌和工具 金属盘 土铲 喷水设备 碾土器 盛土盘 量筒 推土器 铝盒 修土刀 平直尺等。 7.3.4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1、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拌和,闷料一夜备用。 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 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份(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一夜备用。 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7.3.5 试验步骤: 1、根据工程要求,按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按规定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时,每层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

材料作业指导书

一、材料的验收入库 公司对原材料设立编码,进行规范管理。入、出库均需依原材料编码进行;由于出库涉及成本归集与核算,故还需统计成衣编码。 a.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检查这三项是否与合同、采购申请单、送货单、发票相符,然后方可以送货单上签名或盖章;如有不符,需请示采购部主管后再决定是否办理入库手续。 必要时,需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验,如验布机、电子磅等。 b.质量的验收。凡是仓库能检验的由仓库负责检验,凡需要由技术部门或专门机构检验的应由技术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检验。经相应的检验合格证明后,才能点收入库,或送到现场使用。 验收入库后即需办理登帐、打印入库单、设立物料吊牌卡等手续,并将入库单第2联与发票、送货单、验布报告等一起送交财务部门。 供应商的送货单上需详细注明购货单位名称、购货日期、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单价、金额、送货单位名称、送货单位印章、送货人的签名等。 **布料入库的特殊注意事项: a、货物到达仓库后,由面、里料检验人员检验并出具验布报告。验布报告中需注明实际到达货物的数量、质量、损耗及短码情况。采购人员根据验布报告中注明的情况,并依据合同的约定,确定是否收货。 b、仓库人员按照送货单上的数量及合同单价开一张正常入库单,入库单中注明材料名称、编码、数量、单价、单位、金额。如有短码或损耗,则再开一张负数的入库单,冲减送货单与实际收到货物的数量差异,该单数量填负数,但单价、金额均为0。 负数入库单和正常入库单一样,皆需交采购部审查。对短码及损耗的情况,由采购部主管或生产部主管确定其应扣款的金额后,将所有单据转至财务部。 c、入库后需部份退回的材料: 退货金额=实际退货数量×合同约定的购货单价 d、入库后需全部退回的材料:

钢板试样检验操作规程

编号:ZL/-10A 页数:第1页共16页—————————————————————————————————————— 钢板试样加工检验操作规程 1、适应范围 本规程适应于钢板物理性能试样的加工、检验。 2、引用标准 GB/T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金属布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4160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 GB/T4338金属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8363铁素体钢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3 作业程序 调度作业程序 3.1.1 调度员根据质量网当班所传的钢板试样加工委托,依据相关标准下达试样加工卡。 3.1.2 所来样坯由计算机统一生成一一对应的流水号,禁止使用由“0”“6”“9”三个数字组成的编号。 3.1.3 调度员根据加工卡核对样坯外观、尺寸和标识 3. 2. 试样加工作业程序 3.2.1 锯床操作人员根据加工卡核对样坯外观、尺寸和标识,然后依据加工卡的下料要求合理选择下料位置和尺寸。 3.2.2 矩形截面拉伸试样 3.2.2.1 锯床下料尺寸要求 (1) b =40mm的矩形截面试样,下料尺寸为t×60×(400~420)(mm); 页数:第2页共16页—————————————————————————————————————— (2) b =30mm的矩形截面试样,下料尺寸为t×50×(280~380)(mm); =25mm的矩形截面试样,下料尺寸为t×45×(270~410)(mm); (3) b

(4) b 0=20mm 的矩形截面试样,下料尺寸为t ×40×(250~380)(mm); (5) b 0=12.5mm 的矩形截面试样,下料尺寸为t ×35×(210~230)(mm); 3.2.2.2 毛坯下料完毕,在半成品的端部打上加工卡左上角所示流水号的后三位,半成品试样转至下道工序(铣床)。 3.2.2.3 铣床按照要求对半成品试样进行精加工,具体加工尺寸如下: b 0=40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加工尺寸为t ×[50±(1~]×(400~420)(mm);b 0=30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加工尺寸为t ×[40±(1~]×(280~380)(mm);b 0=25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加工尺寸为t ×[35±(1~]×(270~410)(mm); b 0=20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加工尺寸为t ×[30±(1~]×(250~380)(mm);b 0=12.5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加工尺寸为t ×[25±(1~]×(210~230)(mm)铣床加工完毕转至下道工序(平行部分加工)。 3.2.2.4 铣床按照要求对精加工的半成品试样进行平行部分加工,具体尺寸如下: b 0=40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平行段尺寸为(40±×L c (≥225)(mm); b 0=30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平行段尺寸为(30±×L c (110~220)(mm); b 0=25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平行段尺寸为(25±×Lc(110~245)(mm); b 0=20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平行段尺寸为(20±×Lc(90~210)(mm); b 0=12.5mm 的矩形截面试样,平行段尺寸为±×70(mm); 3.2.2.5 成品试样加工完毕后,与加工卡进行核对,确认加工卡信息与试样所打标识一致后,统一送力学组待检。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 (圆孔筛)。 1.3试验方法类别。本试验方法分三类,各类击实方法的主要参数列于表T0804-1中。 表T0804-1试验方法类别 类别锤的 质量 (kg ) 锤击 面 直径 (cm) 落高 (c m) 试筒尺寸 锤 击 层 数 每层 锤 击次 数 平均 单位 击实 功 容许 最大 粒径 (mm ) 内 径 (c m) 高 (c m) 容积 (cm3 ) 甲 4.5 5.0 45 10 12.7 997 5 27 2.687 25 乙 4.5 5.0 45 15.2 12.0 2177 5 59 2.687 25 丙 4.5 5.0 45 15.2 12.0 2177 3 98 2.687 40 2 仪器设备

2.1击实筒:小型,内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 2.2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为4.5kg。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mm。 2.3天平:感量0.01g。 2.4台秤:称量15kg,感量5g。 2.5圆孔筛:孔径40mm、25mm或20mm以及5mm的筛各一个。 2.6量筒:50mL、100mL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2.7直刮刀:长200~250mm、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表面。 2.8刮土刀:长150~200mm、宽约20mm的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表面。 2.9工字型刮平尺:30mm×50mm×3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2.10拌和工具:约400mm×600mm×70mm,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2.11脱模器。 2.12测定含水量用的铝盒、烘箱等其它用具。 3 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

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39191 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准备 - 确定试验项目,根据试验项目要求,选择适当的夹具以及配套联接器。 - 检查全部电缆线、接插件的自身和连接有无异常(如:破损、松脱等),特别注意检查交流供电是否在220伏、正/负偏差在10%以内;气压供应是否正常。 - 检查实验室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是否符合应用试验及试验机的要求 2开机 - 接通计算机电源,观察WINDOWS系统是否正常。 - 接通主机架电源,观察自检是否正常,8、7、6…4、3、红点闪烁。 - 启动“Bluehill Lite”程序,观察主机/计算机通讯过程是否正常

- 确认主机/计算机系统均正常后,调用具体应用试验方法或编制新试验方法(如拉伸、剥离撕裂)。 3试验 - 正确安装试验所需的夹具和配套联接器,紧固必要的锁紧装置。 - 正确安装试样。 - 根据具体试验样品要求检查试验方法的各项参数,驱动横梁运行,使上、下夹具保持在适当位置。 - 正确设置上、下机械位移限位装置,特别是下限位装置的正确位置,确保上、下夹具不发生碰撞。 - 载荷、位移均应平衡至零点,如使用长行程引伸计,还需应变1归零。 - 启动试验并延续至试验全部完成,点击保存或完成来存储数据。 4关机 - 全部试验完成后,按照要求正确处理/输出各种数据。 - 退出具体应用试验方法 退出“Bluehill”;返回“Windows”界面。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1目的 为使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范围 凡本公司拉力试棒、冲击试样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抗拉试验 3.1.1试验步骤及标准 3.1.1.1 试样加工(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1.1.2检查试棒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具体操作如下:测量试样直径应在标距的中部和两端两个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值。 a)用快干墨水均匀涂在试棒上,用画笔刻画出标距,标距尺寸精确到0.5%。 3.1.1.2电液伺服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操作步骤 ●开机顺序: 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工控机→启动试验软件→液压源 ●拉伸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一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f)把试样夹持到近力传感器端的夹具上,远端不夹; g)试验力清零; h)通过小键盘调节横梁位置,把远力传感器端也夹好; i)位移清零; j)运行试验。软件自动切换到试验界面; k)观察试验过程; l)试验结束,在试验结果栏中,程序将自动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在其中。如您想清楚点 观看结果,可双击试验结果区,试验结果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观看结果数据,再 次双击,试验结果区大小复原。如您想分析曲线,双击曲线区,曲线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分析曲线,再次双击,曲线区大小复原。 m)如还有试样,如已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6-13步,如还未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5-13步; n)打印试验报告; o)做完试验,关闭软件。 ●压缩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钢材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材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进料检验人员提供钢材来料的检验依据,防止材料缺陷影响后工序的生产及品质。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进料的型钢、钢板、铸/锻造件的原材料检验. 三、检验计划: 表a-1 检验抽样表 四、五金原材料检验项目和方法 1、包装检验: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形状、尺寸、精度、防腐而定。针对非散装的材料应 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1)散装:即无包装、揩锭、块(不怕腐蚀、不贵重)、大型钢材(大型钢、厚钢板、钢轨)、生铁等。 (2)捆装:指尺寸较小、腐蚀对使用影响不大,如中小型钢、管钢、线材、薄板等。 2、标志检验:标志是区别材料的材质、规格的标志; 方法:首先应根据供方的送货单与我司的采购单进行核对,确认两者的型号规格是否相符;其次是检验材料的端面有无标识,其标识的规格型号与我司的所需是否 相符; 3、规格尺寸的检验-:规格尺寸指金属材料主要部位(长、宽、厚、直径等)的公称尺寸。 检验步骤: (1)首先需确认该材料的规格,当订购单上有注明规格时,依订购单规格进行检验,当订购单上仅有型号无规格注明时,则根据型号查寻机械手册等有效资料上对应的规格是多少;

(2)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量测时每个项目要对不同部位不少于三次的检测(如测量圆钢的直径,须在每根圆钢的两端以及中间部位作测量确认)。 4.硬度检验:检验前,先根据材料的型号查核相关的有效资料文件,确认硬度是多少,使用硬度计进行检测,取样的材料表面要求须符合相关硬度计的测量要求. 5、外形检验:主要是对材料外观形状、表面缺陷的检验 5.1外形检验的方法 (1)目视能检验的外观不良,采用目视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2)针对后工序精度要求较高,目视不易检测的外形要求,可借助合适的量具进行测量(如椭圆度及薄厚度可使用卡尺量测),需要使用工具的外形检验方法,在此不作详细说明,检验人员需要具备用一定的检验技能,了解该材料的有途,在有必要时针对目视不能检测的外形项目选择合适的检具进行检验。

马歇尔击实试件(终)解析

文件编号:ZY01-243-2008 作业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试验)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3)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 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5) 4.试验操作过程 (6) 5.原始记录表格 (15)

1.试验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表1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MDJ-I 西安公路研究所/ / 沥青混合料拌和机HB-20 北京兰航测控技术 研究所 室温~ 200℃ ±5℃表2 开展检测项目 开展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试验方法方法来源测量范 围 允许误差范围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T0702-2000 JTJ052-2000 / /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1马歇尔自动击实仪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2.1.1接通电源,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2.1.2设定击实次数

接通电源 设定击实次数 2.1.3将达到击实温度的混合料装入试模, 按击实次数双面击实规定次数 到达击实温度装模 2.1.4试验完毕后,填写原始记录, 清理仪器,保持整洁 2.2拌和机 拌和机 2.2.1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发亮,混合料拌和机开始加热 2.2.2设定拌和温度和时间

拌合温度拌合时间 电源指示灯 2.2.3待拌和机温度升至工作温度时,开启拌和器,向拌和锅内加入试样2.2.4降下拌和器至底部,开动电机 上升按钮 下降按钮开始按钮加入试样 2.2.5试样拌和均匀后,关闭电机,开启拌和器,从拌和锅中取出试样 2.2.6切断电源 2.2.7拌和试样结束后,一定要将拌和锅清理干净,以免生锈 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委托送样:接样员判断样品是否接收→如可接收,接收样品并填写委托单→样品编号→样品区→下放通知单至主管处→主管根据计划下发通知单给试验员→试验员从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检测(未进行完试验放入在检样品区)→试验检测完毕→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区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 4.试验操作过程 4.1 试验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