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的一点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的一点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的一点心得体会

转自

在工程设计的各学科当中, 机械设计是发展最早, 且已经发展得日臻完善的学科。 机械这种东 西比较直观, 所有的东西都摆在面上, 好不好使一目了然, 当造成破坏和事故的时候, 也更容 易遭人诟病,使你无处遁形,也不好狡辩。

机械设计的范围很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你拆了电缆、卸掉管路以后, 基本上就算是机械结构。许多人认为:‘水、电、风、气'的家伙都是有专业的,人家是‘术 业有专攻', 但你要是搞机械的, 大家就可以认为你是‘万金油', 在总结一个现场故障的时 候,当别人都有理由逃遁以后, 剩下的那个倒霉家伙就是你, 即使就真的是人家的毛病, 只要 别人稍稍耍一点赖, 说他不明白, 他就可以安然脱逃, 领导是绝对不会允许你逃走的, 因为你 是机械专业的。所以,为避免尴尬,许多的东西都是你要学习的。

在机械专业混了不少年的事, 虽然机械行业看似庞杂, 好像没有什么头绪, 似乎不知从哪里下 手,但我习惯上总体将机械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运动结构', 另一类是‘静态结构'。 运动 结构可以从飞行装置算起, 从航天器, 到飞行器,再到各种运动的设备, 本质都是一样的东西。 静态结构包含各种桥梁、建筑结构、各种工业的仓体、支撑结构和各种梁体、底座、绗架、网 架等等。相对而言,机械设计的‘人才'也可以分成两类, 伙,另一类人才是善于设计‘静态结构'的。

除了人才以外, 还有一部分是混在机械设计领域里的家伙, 称懂机械, 实际是一知半解, 他们不需要理解具体的结构, 另一部分是学什么都不明白,基本上是抄了一辈子别人的图纸的笨家

伙,鄙人就属于这类人。

许多搞机械的、 自认为是有天赋的家伙自己就瞧不起稿‘静态结构'的其他人, 他们觉得设计 各种支撑梁、 连杆、绗架、底座,以至于是设计斜拉结构和悬索结构的人都是没有什么水平的 人,干这种活体现不了人生的价值,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当一个重载箱型梁破坏的时候, 能说 得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破坏的人实际上并不是很多,这正说明懂得设计这种东西的人其实不 多。

除此以外, 什么时候用绗架, 什么时候用箱型梁, 其各自的载荷特点和承载方式也是许多‘聪 明人'说不清楚的。 我国因为没有工程学的教育, 大家又都学的很窄, 纯理论的课堂教育。 于 是,很多的问题都说不清。

计算一个承载结构,不外乎是计算强度、刚度和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强度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你只要上过中专, 你就应该很明确地计算出一个断面的强度, 无论断面的结构有多复杂, 就是 花费的时间长短的问题。 假如你说不会算, 谁都帮不上你, 只有再回学校念书。 而刚度的计算 就比较复杂一些, 要考虑各种工况, 考虑最复杂的一种组合状态, 这就不是学校里能学到的东 西了,想学明白了,第一要有好的师父,师父就不明白,你学不明白。第二,就是你要肯学, 要下功夫。

比较复杂的问题是计算一个结构的稳定性, 它不仅要考虑工况, 许多外在的条件你必须要考虑 进去。比如:当你设计一个大型的料仓和附属结构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就特别多,例如,风 雪引起的荷载, 地震的不同振型引起的破坏效应等等东西。 就仓体的支撑形式而言, 条件许可 的时候,要尽可能采用较为‘柔和'的多柱支撑结构, 在地震过程中, 它的‘弹性'和‘柔软 性'都比较好,在承受以‘扭转'振型为主的地震破坏中,边上的柱子的联结节点可以‘拧 断',以吸收地震的冲击波。当地震过后,虽然有些支撑体破坏了,但整体结构是完整的,达 到这种水平,你就基本是‘人才'了。

一类是擅长设计‘运动结构'的家 这部分人里面有一部分是老板, 自 只要挣钱就好, 这类老板不好相处。

当不允许采用多柱支撑结构时, 支撑形式的的刚度就一定比较大, 柱子就不允许被拧断, 这时 的变形就被转移到仓体本身上去了,你必须选择一个变形 / 破坏点,通过它的破坏而保留结构 的完整性。 采用少柱结构时, 就必须要慎重使用型钢作为柱子, 有些时候, 方形或圆形就可能是你的唯一 选择。 重载箱形梁的破坏, 你要是细看或者说你看明白了, 你就知道: 真正由弯矩导致的破坏并不很 多。一般情况下, 主要是扭转载荷破坏了结构。 扭转载荷首先是破坏了箱形梁的纵横筋板之间 的焊缝, 导致形变的加大, 而形变的增加又进一步破坏了纵横结构,最后导致了翼板 (有时称 梁的‘上下盖板')与间隔结构的分离,失去了承载的理论位置,最终使整体结构分崩离析。

煤矿上使用的液压支架就是一种典型的重型承载支撑结构, 其顶梁、掩护梁、 连杆、底座的设 计都比较讲究。 什么地方要加强是非常重要的, 也有许多的学问。 在型式试验的时候, 虽然只 有 5000 次的循环,看似次数很少,但能撑过试验结束的的架型也并不很多,或多或少都有些 问题。尽管现在是有限元时代了, 但根本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特别是偏载试验, 从根本上讲 还是扭转载荷作用的问题许多人没有完全理解透,或者没计算好。

能设计结构巧妙而又经久耐用的钢梁其实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是很看一个人的功底 的,它和在学校的学习和后天的锻炼都有很大的关系, 别小看了它。 但像我这样的笨家伙就干 不了。

在结构设计的时候, 你需要特别重要的是: 除了正常计算弯曲载荷以外, 一定要搞清楚最大的 扭转载荷,这种载荷可能不一定是什么东西施加给梁体的, 也可能是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 假如你当时没有仔细考虑基础沉降的问题, 到时候,土建的家伙是救不了你的, 你哭都没人理 你。

如果是薄板结构, 你还必须计算剪切和冲切的问题, 你的钢梁是没问题, 但人和物件掉到底下 去了,你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筋板的联结也是特别重要的东西, 焊缝尽可能不放在受力大的位置上, 如果必须放在那里, 要 作额外的加强和支撑,通过增加局部的刚度, 减少此处的形变, 使变形发生在非焊接位置。 当 然,书上说了许多特别细致的东西,都特别重要,我不重复什么,以免引起卖弄的嫌疑。

有人会说: 你说了一大堆没有用的东西, 到底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家伙是不是行呢?这个我比较 在行,因为我不会干什么, 再不知谁会干?岂不是要饿死?其实, 衡量一个家伙只用一个标准 就够了,他自己设计的结构, 随便取一个截面, 他都能讲得清楚何处的应力是多大?哪个断面 在何种条件下可能破坏,这个截面破坏以后引起的后果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整体结构会崩 溃?在众人面前可以讲清这件事,他就合格了。假如是抄图,抄一辈子也还是抄。

假如我们把钢结构叫‘重型结构'的话, 同

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两码事。

铝结构就是‘轻结构', 它的设计与钢结构是完全不 因为某些需求,你必须设计铝结构。 铝结构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在二战时期, 当时是‘玩命时代', 你的飞机速度快, 灵活,载弹量 大,生存条件好,你就有了制空权,一旦有了这东西,就可以在人家头上扔炸弹,炸掉滚针轴 承厂,潜艇制造厂, Me109 的组装厂、重水厂,最后纳粹就玩完了。

在这场竞争中,美国佬胜出,直到制造出 B29 的时候,世界知道,大局已定了。

铝是一种柔软而耐氧化的物质,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 它不太适合做结构件使用, 首先是不宜焊 接,另外是比钢材的耐温性能差许多, 但对于某些领域又必须使用它, 于是人们开发了许多与 钢结构完全不同的设计方式来利用铝及其合金结构。

铝结构就是‘轻结构', 它的设计与钢结构是完全不

假如我们把钢结构叫‘重型结构'的话, 同

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两码事。有些时候,

由于铝的机械性能差,美国率先开发所谓的‘硬铝'用作航空材料,除少量必须用钢材的结构以外,当年的大型轰炸机的机身和机翼都是这东西,由于铝的延展性能好,做结构件时,要充分利用这种性能,使应力大的地方实行一体化的结构设计,避免使用铆接,连接的位置可以在‘中性线'上,大大地提高了铝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这一点和钢结构的设计完全不同。

这种设计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当代的高速列车就采用了大量的铝结构件,这些结构件是大型的铝型材,从车厢的断面上看,是由几块大型型材拼接而成的,受力区域都是连续结构,不会有焊接或铆接的设计结构。假如你原来是搞钢结构的人,后来转到设计铝结构,你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你必须要能独立拆解一个铝断面,用什么方式提高强度和刚度?用什么方式进行联结?同时要知道热挤机是否可以挤出你要的断面,有没有这么大的力能参数。

你觉得很难吗?其实也不难!像我这样的笨家伙都是自行拆解铝断面,设计刚度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把铝结构联结到一起的方式也不如钢结构多,早年一般是铆接,今天还在用,世界上铆制铝的铆接设备和铆钉并不很多,说白了吧!就美国佬和欧洲有。日本准备要造 100 吨级以上的大飞机了,为什么没有早动手,他不好意思说,我替小鬼子说了:日本没有合适的航空铆钉。我不算泄漏日本人的秘密吧!今天,铝结构可以焊接,当然,方法比较特殊,还有一种被称为‘摩擦搅拌焊'的工艺,做厚结构时也用得比较好。

假如你做铝结构设计,能设计断面,会计算,再能拆了这个结构,分块做型材,再将其联结起来,你就会有饭吃,做这个的家伙比作钢结构挣钱多,这只是我悄悄告诉你的呀!你可别告诉其他人,否则,别人都学会了和你争饭碗。

随着人们对航空器‘更高、更大、更快、更远、寿命更长、事故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更强'的多‘更'要求,铝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了。无论是强度、刚度和温度适应性及稳定性能都不够了。这时,纤维热压增强材料就开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了。

这些纤维热压增强材料主要是做结构用的碳纤维结构材料和做蒙皮及结构翼板的凯夫拉夹层材料。

碳纤维的模量很大,用它制作的结构,在有很高的强度的同时可以有很大的刚性,这是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碳蜂窝结构是历史上最强的蜂窝结构。

凯夫拉夹层结构是由凯夫拉纤维和薄铝板的多层复合体,欧洲称‘凯夫拉三明治',由于它的模量略小,具有一定的弹力和变形能力,是作轻结构蒙皮的上等材料,有时是唯一的选择。

作碳纤维结构设计时,你主要是考虑用什么结构形式,它和加工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在断面很薄的时候,蜂窝结构是你的唯一选择。会蜂窝结构的设计,你可以有一碗不错的饭,就可以作真正的白领了。

纤维热压增强材料的联结就比较特殊了, 它与钢铁结构和铝结构的联结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这 种材料一般是采用粘-铆联结方式。 承载的联结体是环氧或类环氧胶,而铆钉只是辅助固定的 方式,无论是哪国的铆钉都不会有这样大的联结强度。

粘-铆结构有其致命的缺陷,腐蚀会沿着边界层渗透,当层间结构被破坏到一定的程度,这种 看似无敌的结构体就会瞬间崩溃,而在这之前是没有任何先兆的。

在设计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标注材料的表面处理和粘接方式, 以及搭接界面的封闭处理。 总体 技术要求要标明多长的周期要进行层间结构的探伤处理, 探伤显示的损坏结果到什么程度就要 报废,而不管它看起来是新还是旧。否则,发生事故的时候,要拿你是问! 碳纤维还被用来作为结构的增强材料,粘接在梁体的表面以提高强度,它属于专门的学科。

你需要学习的实际是两种东西,一种是碳纤维结构件,一种是碳-钛复合拉杆,学会这两种东 西,可以设计 F1 或者设计飞行器。

在工程设计的时候, 有时客户会提一两种特殊的结构给你, 这是你的附属结构, 一种是间隔消 音结构,结构体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内表面要粘贴某规格的沥青石棉毡, 结构之间要悬挂式 布置一定克重的玻璃纤维毡,这是依据声频特性计算出来的,有些时候这些东西你也必须会。

再有一种东西就是防弹结构, 防炮弹的东西不是咱设计的范畴, 那东西咱搞不了。 防枪弹的结 构主要是硬式和软式两种, 软式的也是一种凯夫拉夹层复合结构, 以前要自己设计, 现在可以 买得到。 说‘静态结构'和设计, 俺就知道这些了, 按中国成语说‘坐井观天', 俺就是那只井底的大 蛤蟆,也希望有一天爬到井台上来看看世界,但,很难啊!不过,上面说的这些东西,俺可以 替你做,即使是纤维材料,俺从压机替你做,做了设备再替你设计结构。

具体你要知道多少东西, 那就要看你自己了,客户要侬作什么, 侬没有自己的选择, 白相白相 以后就得干活,到底是钢结构、铝结构、还是复合结构,你的老板说了算,你说不会,他不给 你发薪水,俄着你! 设计的家伙, 有时看不起搞‘静态结构'设计的人, 在有些场合也是有一 设计的家伙, 有时看

不起搞‘静态结构'设计的人, 在有些场合也是有一 设计一个‘运动结构', 不仅要考虑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完整性, 还有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规定的任务,

这些任务有时是精密的动作,有时是一个变化着的力,有时二者兼备。 既然是为了完成一个运动的任务, 从总体上说, 各种运动机构都是类似的, 从宏观上看都是 样的东西。运动系统在运动过程中都包含有‘启动、加速、工作运转、减速、停止'等过程, 怎么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动作,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习惯上将‘运动系统'分成几大类: 第一类是‘大惯量系统', 其自身的启动惯性较大, 而 工作载荷并不很大, 例如,棒材轧机的定尺飞剪, 设计的关键问题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启动到 位,完成剪切动作,真正的剪切力并不很大。

你没辙吧!你和我毕竟不同,我只是一介混事之徒,谁拿我能怎么样?

说到搞‘运动结构' 定的道理的。 说到搞‘运动结构'

定道理的。

第二类是‘大载荷系统(或外加大惯性体),这类系统的自身惯性很小,而工作载荷很大。例如,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器,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在瞬间发出巨大的推动力,而这种大推力又是可以精密控制的,设计这种东西有难度,有时,你设计了也没有条件加以实现。

第三类是混合系统,自身的惯性比较大,工作载荷也特别大,有时载荷还有不确定性,例如,轧机、热带飞剪等冶金设备就是如此。

你无论是设计哪种系统,首先你要分清楚这东西的实质所在,才能选择用什么方式加以驱动。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驱动一个系统用到的原动机。

原动机主要有各种电动机、活塞式

内燃机、涡轮轴式燃气轮机、外燃式的斯特林机、驱动大型风

机和压缩机的蒸汽轮机等。无论如何,我们最多采用的是各种电动机。

各种电动机都有不同的启动特性和负载特性,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选择和控制。

设计棒材轧机的定尺飞剪时,主要考虑电机的启动特性,电机要适应频繁的连续启动,启动过程要准确。

设计轧机的时候,主电机主要考虑的是过载倍数是否合适,过载倍数不够,轧机的力能参数不够,光能转又有什么用?。

设计冷床的时候,假如你是采用启动 / 停止的方式,就要选择较大的电机,当采用气动离合器的方式时,电机相对就小些。这些都是根据计算得出的。

说到计算一个电机驱动的系统时,电机是否合适?曾经有许多的说法,很多书里说了不同的观点,有时把人说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以然,有些东西我参考,有些东西只是看看算了。

什么叫电机选择得合适?就是在工作载荷的条件下基本达到额定状态,留下一点富裕就够了,留多少富裕的功率,那要看你选择的是谁的电机,假如是德国的电机,你在90%的额定条件下

可以长期使用,如果是美国的电机,有时可以使到 100%。有些电机,你就要慎重,可以询问厂家,到底可以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给你的答复有时是 75%,有时还要低,但你也要遵循,谁让你想少花银子呢?电机到底在什么条件下会烧了,一堆人可能有许多的说法,无论谁说过什么,最终的答案都只是一种:那就是积累的热量。请你记住,只有发热超过散热并累计上升到规定的温度,同时持续一定的时间,最终烧毁绝缘的时候,电机就烧了。

在实际的设备设计中,有时,你按工作载荷计算的电机功率是不能满足启动要求的,因为过长的启动时间将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系统马上被‘顶掉'。但你若是按启动工况计算电机的功率,就会严重富裕,这将导致系统的效率下降,对整个的工厂是没什么好处的。这时,你就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平衡,平衡不了的时候,就要另加一个装置专门负责启动,这种东西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最简单的就是两个电机串在一起,用离合器联接,启动的时候,两个电机同时工作,正常工作的时候,断开一个,使用一个。

其实,你只需掌握几点关键的东西:启动期间的发热是否超限,如果启动的次数很少,首次启动是冷车启动,即使发热略有超过,也不会怎么样,但时间不能太长,长了,对电机的寿命有影响。电机在工作期间的过载问题必须仔细计算,力能参数满足需求的时候,主要是计算每一个循环的发热是否满足要求,应该使用什么方式进行散热,对于封闭式电机的计算要特别注意使用的环境。而对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比如湿热带的气候,要使用专门的湿热带电机,以前,有的公司出口设备到印尼去就有这类的问题。在系统减速阶段,你可能用到某些减速的方式,假如和电机的力能参数有关的话,也要仔细计算,力能参数合适以后,再算发热量,总之,你

什么都算过,并且都算对了,在工程中出的错误就少,否则,有些问题不是你轻易能处理的。 当然,你如果只是给别人跑腿的话,有问题时可以躺倒说不明白,但有时说不明白,就不行, 要看是谁说! 真正选择电机的时候,你会看到有同步机, 异步机, 异步机里还有众多的分类, 当然还有直流 机、各种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开关磁阻电机,许多我都用过,书里有明确的原理说明,厂家 有详细的曲线参数表,这些东西我不能侃, 一侃就要露怯, 在选电机之前要仔细地想好了, 你 要驱动的是什么系统,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以前,遇到一件事, 我们打过一个赌, 最后我赢了, 那是用一个小电机驱动一个惯性比较大的 系统,启动的时间很长,按原理说,超过规定的启动时间,电机就可能烧了。但那电机就是不 烧,一个书念得比我好的家伙怎么都不解这是为什么, 书里明明说了要烧的, 怎么不烧呢?见 鬼!假如你能猜到为什么,告诉我! 在使用电机不方便的场合下, 可能你被迫要使用其他的原动机, 例如,在输油中继站要使用柴 油机,这东西和电机的特性是完全不同的, 要考虑一大堆的东西, 比如液力耦合器及控制系统, 调速装置,齿轮变速箱,散热器和循环系统等,你别嫌麻烦,挣钱麻烦吗?应该是不麻烦的, 我说的是挣钱,不是从地上捡钱!

在输气的线路上, 假如气体的热值和灰份等质量合适又有处理站的

话, 机,这东西是高速机, 比较小。

可能场合特殊,那东西很安静,有在车上使用的,我没用过。 还可以侃一下被驱动的结构。 假如一个驱动力可以使系统启动的话, 统就可以开始运转,但运转的过程中还会发生许多的问题。

侃过驱动的方式以后,还可以侃一下被驱动的结构。

假如一个驱动力可以使系统启动的话, 系统就可以开始运转, 但运转的过程中还会发生许多的 问题。按我的习惯,我把这些问题归为四类,即:

控制位置精度的问题。

平衡问题。

振动问题。

润滑问题。

控制位置精度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与控制系统的选择、 被驱动件的惯量、 控制的 算法等一系列因素有关。

对于要求高速运动,而定位准确的物体,减少自身的惯量而提高其刚度是尤其重要的。有时, 你必须放弃钢铁、 铝合金等结构而转求采用复合材料。 不管对谁来说, 一个大而重的东西比轻 的东西就是难以控制。 在提高刚度的同时, 还应该提高结构的自振频率, 这对于提高位置控制 精度都有很大的帮助。 就控制系统来说, 不是你选择的系统精度越高就越好, 过高的精度有时没有必要, 它无故地增 加了制造的成本。有时,你提出的、超高的精度其实是实现不了的,比如,你要求热轧板带的 精度到‘缪'级就很难做到。 还有就是, 太高的精度引起的系统震荡也是很难处理的, 有时是 对生产过程的严重干扰,可以大大地降低生产效率。

提高一个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和算法还有很大的关系, 你的算法比较先进, 简单地解出轨迹和 正确地修正和差补,都是提高控制精度的有效手段。

作为机械设计者,在设计这类东西时, 你应该是先设计好你的所有机构, 做完所有的惯量计算, 找到最大的惯性力作用点和外载荷的附加点, 再和专业的自控公司的家伙谈控制, 看他们的伺 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的力能参数是不是可以,控制卡是不是有这么高的响应和适当的电流输出,

你就可以得出结论, 谁的东西是可以使用的, 谁是真正混事的家伙。 只有这样,你设计的东西, 你才知道最终是不是可以使用, 即使在使用中有问题, 也可以知道是在哪里出了问题?到底是 驱动跟不上?还是算法的问题,或是控制电路的问题。不知道这些,永远是糊涂的。 说到一个系统的平衡问题, 也有许多的讲究,例如大型的棒材轧机的冷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精轧机经过倍尺飞剪上到冷床的棒材的可能使用涡轮轴燃气轮 减速装置比较复杂,还要有一大堆的监控系统,但它的效率很高,装置 还有使用斯特林机的,

侃过驱动的方式以后,

1 2 3 4

规格随着生产的规格调整时刻在变化中,规格从为10 到为40都有,究竟在哪一点平衡冷床是有说道的,你要和轧钢工艺的家伙仔细探讨,找到最常生产的规格,还要考虑生产的连续时间,工作做细了,对设备的寿命、电耗都有利,毕竟国家的钱也是钱,和大家都有关系,但能考虑这些东西的家伙是非常少的,说不清为什么!平衡不好的话,不仅是设备寿命受影响,基础的寿命减低,还可能把床面甩下来,几百吨的家伙,甩飞是什么后果?你想过吗?非常可怕的!所以,当你接手设计这东西的时候,会有许多的人劝你这家伙的可怕后果,但东西设计好,摆在那里,大家能抄许多年,也是一件趣事。平衡问题与振动问题有时是一个问题,有时是两个问题,有时二者有关系,有时一点关系都没有。做好平衡在某些场合可以减少振动,有时就不能,甚至根本就不能。运动系统的振动有许多的原因,一些是由不平衡引起的,这些东西只要简单地加以平衡就可以解决。有些是由于外界的激振源的振动频率和系统接近而导致振动,附近的空压机、活塞式内燃机、有时甚至是某些液压泵组也可以引起振动,要先找到振动的激励源,做相应的处理,此类问题就可以解决。

比较难以处理的是扭转振动,特别是采用活塞式内燃机驱动的设备。这种振动一旦发生,很难消除,并严重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很严重的破坏事故,必须事先加以避免。你在做长轴系的设计的时候,要事先计算整个系统的扭振问题,只有计算完了这东西,才能开展结构设计,你要是说你不会,我估计你的领导不让,一定要扣你的工资,但别人说不会就有正当的理由,比如说正忙着搬家,或是孩子小。你没什么理由。即使是人家设计的系统‘扭振' 了,领导也会问你为什么?别人只是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因为人家可以说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东西,难道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东西吗?这时,你要处理不了,大家都跟你急,问你,你是干什么吃的,这点东西都对付不了?啊!劝你还是趁早准备好了,免得到时候着急!润滑问题是非常庞杂的东西,一个东西一个样,一点规律都没有,你那点所谓的‘经验'在什么时候都不管用,在一个大的设计院里,做不了设备设计的家伙,有时就被派去搞润滑系统,殊不知,润滑这东西也很复杂,像我这类特笨的家伙,在不着人‘待见'的时候,有时就配干点这类杂活。低速重栽的非精密的场合,许多人愿意用轴套,随便抓一个就用,人家能用,我也能用,但场合不同,材料和使用的方法还真是不同,有时就不能乱用。见过一个设备的轴套,使不了几天就坏了,换上还是坏,设计者说不知道怎么处理。看看环境才知道周围的温度特别高,打进去的干油熔化以后流出来结焦,根本就没有润滑作用,当然要烧轴套,换点高温润滑脂试试?那东西 250度都不变色,也不熔化,再打进去什么毛病都没有了,万事大吉。

处理上述的问题有三种方式,第一是选用高温润滑脂。第二是采用水冷轴承座。第三是每次运动都打定量的干油,当然这很浪费,但没办法。

还见过烧油膜轴承的,在负荷特重的工况下,油膜轴承的启动要特别小心,有时要考虑用静压先把油打进去,运转以后才可以停掉静压,否则就可能烧了轴承,油膜轴承很贵的,尤其是大型的。

滚动轴承也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是选型有问题,包括选型不对,负荷能力不足,润滑有时也有问题。滚动轴承一般采用脂润滑、油润滑、油气润滑。在高速的情况下,假如负荷允许的条件下,使用油气的润滑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帮助散热,也可以充分润滑轴承的滚动体。总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确定负荷、转速、冲击等问题,严格按要求润滑,任何‘拍脑门'和想当然的东西都是不可取的。

当人们走过‘坚船利炮'的强打时代,无论是什么设备都逐渐有了自动化的成分。哪怕今天它是全手动的,恐怕有一天也得加进自动化的装置。自动化系统的好坏有时是至关重要的,苏霍伊设计局和米高扬设计局的战机设计都是一流的,要论气动布局和动力性能都举世无双,但战

斗实力差在计算机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上。

美国的 B2 是飞翼式气动布局,单从气动布局上看根本就没有人工操纵的可能性,也就是说, 假如停掉其自动飞行舵面控制系统, 它马上就会从天上掉下来, 人工是根本操纵不了它的舵面 的。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很重要的。

当人们走过‘坚船利炮'的强打时代, 无论是什么设备都逐渐有了自动化的成分。 哪怕今天它 是全手动的, 恐怕有一天也得加进自动化的装置。 自动化系统的好坏有时是至关重要的, 苏霍 伊设计局和米高扬设计局的战机设计都是一流的, 要论气动布局和动力性能都举世无双, 但战 斗实力差在计算机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上。

美国的 B2 是飞翼式气动布局,单从气动布局上看根本就没有人工操纵的可能性,也就是说, 假如停掉其自动飞行舵面控制系统, 它马上就会从天上掉下来, 人工是根本操纵不了它的舵面 的。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很重要的。

一说到自动化控制系统, 大家都觉得神奇得不得了, 都觉得学自动化是个好差事, 搞自动化的 家伙也都很神气, 在工地上, 你要是发现谁穿得比较干净, 那家伙很可能就是自动化专业的家 伙。

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实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早年基本上就是继电器联锁系统。 继电器的线圈接 上一个开关,对线圈一通电,衔铁吸合,原来的常开触点闭合了,控制下面的回路通电。而原 来的常闭触点打开了, 控制其原来接通的电路断开, 实现逻辑控制。 你只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东 西牢牢地记住, 哪怕是到了计算机控制时代, 也不过就是在计算机里面有无数个受你控制的触 点在工作罢了, 想到这些东西, 你就不会慌了, 也不用害怕搞自动化的家伙, 无论他们多么趾 高气扬的。只要一层一层地找控制的问题,一个点一个点地找,无论是 PLC 控制,是微机控 制,还是网络控制,你什么都不用怕。你要看的就是信号的规范是否正确?传输的过程是否对? 信号的波形是否有歧变?谁干扰的?干扰源在哪里?系统的屏蔽是否有问题, 干扰信号从哪里 窜进来的?隔离是否有效?电源是否是独立的?一个一个的问题找下来以后, 自动化的家伙一 点脾气都没有, 我没遇上过一个系统没有任何的问题, 只是不工作,那只有一个可能性, 就是 20 万年前进入地心下面的文明前辈又上来了,在边上捣鬼,这种可能性不大,人家在地下待 得好好的,上来干吗?何况和我们的文明程度也不一样,人家看你可笑。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程的总体自动化控制水平是不由设计的家伙决定的, 人家不肯出银子, 自动化水平是上不去的, 控制水平,以体现人文关怀。 我国现在许多工厂广泛采用的网络结构是: 的上层,将管理计算机、服务器、操作员站、

式。这种网络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接线方便。 控制网络的设置:控制网络的设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现场控制层,采用 PLC 和Profibus 现

场总线进行控制;第二层为过程监控层,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带以太网通信模块的 PLC 组成工业以太网,监控系统采用组态软件。第三层为生产管理层。

确定总体的控制方式以后, 你要做的就是把全线的所有设备的控制模式用文字写出来, 有时要 写好几百页, 不写?不写所有的东西都动不了, 自动化的家伙没法介入, 其它专业的家伙也没 法和你配合,大家就只有都等着,到时候,看领导能不能饶了你?

这些控制点的控制方式都写好以后,还要考虑诸如: PLC 双机热备的建立问题,从站的问题, 从站和PLC 的通讯问题等诸多东西。

PLC 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应用环境千差万别, 无论什么品牌的PLC 都难免会发生故障,为了保 证整个生产系统能正常的运行, 就要有一个备份系统, 一旦主系统发生故障, 备份系统立即投 用。

PLC 双机热备你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双机热备,(2)双机互备,(3)双机双工。 以上的问题考虑好了,你就可以准确知道哪台电机是直接走 MCC 柜的,哪个是通过从站走的, 直流模块和变频模块与主 PLC 之间是怎么通讯的。所有这些东西都定下来以后,就可以和电 气及自动化的家伙谈他们的系统了, 要和他们商讨电缆隧道和电缆沟的布置, 如何错开其它专 业的配管? 如何将电缆配到用电点 ? 有时还要和土建的家伙进行协调。 有时要和工艺的家伙

决定权在甲方的手里, 除非你是给西洋人干活, 他们有时要很高的自动化 在控制网络结构中, 以太网应用在工厂、 车间网络 控制器等进行联网,控制底层采用现场总线的形

协调操作室的位置是否可以看到要操作的工位?机旁操作台是否安全?问题很多呀! 有人还没 干什么就说头大了,其实我看你头并不大,真干点什么试试!那才真叫你头大呢! 这些东西都弄利索了, 领导可能还要组织专家审查一下, 专家大概看看, 问点不疼不痒的问题, 真有问题的时候和人家专家有什么关系呀?一点都没有! 专家会说:我当时不是说过要慎重吗! 慎重!慎重这种东西你们都不懂吗?真是白念书了! 你们这样傻,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德国 啊!呜呼!

你如果真的比较侥幸, 就是没什么大的问题, 在调试的时候也会有一大堆的意外事件, 人家水 专业的搅拌器可能烧了, 水泵的电机可能被自己水箱里的水淹了, 毛病很多的。领导会‘责成' 你处理各种事情的, 你说是人家专业的事情,领导会说: 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我们伟大国家和 你没关系? 所有,我劝你还是趁早把什么都弄明白了, 的!它不能很好地运转, 你说是别人的责任 哪?说不明白就是你的责任,反正它没转! 苏式的精细专业化分工可是害了中国不少年, 什么没我的?啊! 退可以守! 阿拉搞不明白这个东西, 它应该不是我的

问题。 领导哪里知道那 是谁的问题,领导就是领导,他只知道那一大堆的东西没转,当看你每天乱

跑处理各种问题, 领导会暗想: 这家伙设计的东西毛病是真多呀! 你看人家老王在屋里坐着, 从来没事, 老王也 说,是啊!老王背地里会笑着说:不明白就是好呀! 苏联不仅害了我们,也害了自己,最终倒了。

你作设备专业, 或者说你作设备设计, 尤其是成片的区域设备或全厂的设备设计时, 有些东西 你必须是很清楚的,这包括:

网络时代的控制方式,网络的分层布置,根据你使用的网络系统,可以大致选择网络设备。 网络和 PLC 、 PLC 之间、主 PLC 与从站之间、与各种模块之间的通讯方式。 各种传感器的使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类别和变换的问题。

某些特殊的场合下如何使用传感器的问题, 比如高温、 高冲击条件下, 这都不是人家自动化

5 电控的方式问题, 你应该有一大堆所谓的‘模式图', 每一种控制方式有固定的模式, 无论 是走MCC 的,还是走从站的,一旦有事,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别人又都袖手旁观或等着看你 笑话的时候,要能迅速而准确地判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出在网络的哪个节点上?直接短接什 么地方可以判断故障所在, 假如不是这样, 就让人家笑话你吧! 国家为什么老没发展好?有些 问题确实是深层次的东西。但你要想自保,有些东西就要学习,没什么办法。

当你把这些结构的问题,材料的问题,运动的问题,驱动的问题,惯性的问题,自动化控制的 问题都搞得很明白的时候, 你就基本上可以做机械设备的设计了。 在当今,混一碗饭吃是很难 的事情,生活是瞬息万变的东西,没有办法自己把握,想自己把握,就只能当老板剥削别人, 可以训斥别人为什么不明白?否则,就像我一样老老实实干活。

要说有什么经验,实在是说不上,只能说是混事的一点小体会,有些东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很浅显的东西,只是博你一笑,谁让我是笨家伙呢? 具备一定的混事能力以后, 就可以在市面上混事, 混事又有许多的讲究和方式, 有些东西还要 看你的运气,

无论你念过多少书,也无论你知道多少新奇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绝大多数人最终是要入世混事的,混不了 事又比较清高,就只能给别人做食客,也可以叫幕宾,古时可以食 ersonName w:st= ”on ” ProductID= ” 于孟尝” >于孟尝ersonName >君的门下,现今可以服务于大富商或政府机构,随便说点什么无关痛痒的话, 也有锦衣玉食。再清高了,可以归隐山林,日出日落相伴,再不问世间风云,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作不到, 人们喜欢世间的繁华和喧嚣,喜欢华屋大宅,更喜欢靓丽女子。

就像明朝诗人写的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样,人生中留给我们可以肆意拼搏的年 代和时间是不多的,尤免得到时候让领导训斥,设备是你的! 全线都是你 ? 是电气专业的责任?假如它是, 你说说, 毛病在 造成了一批家伙可进可退, 进可以攻, 分房子为 1

2

3

4 专业可以帮你解决的东西,你必须自己解决,没人可以帮你的。

其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你提长枪、短戟敢在战阵中冲杀,并最终幸存下来,

就是浪花淘尽的英雄。 机械行业是一个宽泛的领域,我想不出对工程师有什么限制,有什么是不能从事的?无论是石化、航空 天、海洋设备、金属行业、采矿及勘探,无不深深地打着机械的烙印,他们都是可以供机械工程师发挥才 能的地方,每次听别人说:那不是我的专业!我不会!我都要问人家:你给自己限定的专业是什么? 在机械行业做事,可以把事情分成两

类:第一类是做单体的产品,或者叫设备,搞这类东西要求有一定的 深度和适当的广度。第二类是做工程,或者叫线,作这类事情和搞产品需要的知识正好相反,它需要的是 比较宽的广度和适当的深度。 我们也许可以从做单体的产品开始侃,乱侃无妨。 假如我问你,设计、制造加湿器或激光设备,与设计一台钢包翻转台有什么不同吗?不知你如何回答,反 正我认为都差不多,只是有些东西复杂点,花的时间多些罢了。 作产品,你其实要把握的就是两点,第一就是这东西干吗用?第二就是怎么把这东西用好?掌握这两点你 以为容易吗?其实非常复杂,一个东西没弄好?为什么?我分析过无数的东西,就是上面这两点没弄明白, 南极雪地车的履带板其实要求的强度并不大,但环境温度特低,我们常规的电机到了印尼,使用的寿命下 降许多,因为那是湿热带气候。所以,充分了解使用条件和工艺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设 计出好的产品,在了解所有使用条件的情况下,你还是不知道怎么设计一个东西,那好像就不是我们今天 要讨论的事情了。 有客户请你设计 200 吨钢包翻转台时,你应该先看钢包的详细图纸,包括重心、总体重量、留钢的最大量 等问题,把那个要翻转的东西了解透,这是最关键的地方。设计的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是所谓‘翻过点' 的问题处理,这个东西处理好了,就一切 0K 了,从前有人把转炉都翻乱了,就是某点的计算有问题。在大

管道的输送问题上,也常有人在最高点出事,砸烂了下游的管道,这其实都是一类问题,是理论力学的问 题。 有些重型设备的设计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一个 250 吨的钢包车,钢水、包体、车体、耐火材料等东西 加在一起的重量很大,但难度不在于车体设计,而在于如何启动及停止,并且要非常准确可靠。这就要用 到激光测量、数字变换及传输等东西,你把这些东西学好了,你的产品比别人的技术水平就是高,就可以 在行业里混住,光能作车体设计显然是不足够的。 假如有客户找你订加湿器出口用,一般会有 5-6 条技术上的要求,同时需要一个精确的报价,你需要做什 么呢?你需要一个和他要求非常相近的‘模式',要知道出口目的国的各项要求、认证条件、各种手续等。 把这个‘模式'放在桌面上说,超声振荡器用谁的?寿命多长?什么价钱?需要认证的器件(包括电源线、 插头、开关等等东西)用谁的?什么价钱?壳体的材质?添加剂的限制?阻燃等级标准?模具的寿命和价 格?控制板的价格?这些东西都详细地确定下来以后,价格就定下来了。你就可以决定作还是不作?像这 类出口的小电器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遵守进口国的各项法规和认证制度,产品是安全、可靠的, 同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有人会问,既然就这么点事,为什么做不好老出事?阿拉确实不知道为什么? 做单体设备,有些技术难度的东西主要分布在电子行业、石化领域、动力设备等东西,有些问题能解决, 有些问题是我们现阶段解决不了的,假如你搞这些东西就要注意,你领导让你设计一个大轴承,寿命和载 荷条件要达到SKF 或FAG 的水平,你就无论如何都作不到,还是趁早找别的干吧!这类事情包括:芯片基 础层要解决的问题,材料纯净度的问题, 解决的东西,环境也不允许。

而有些东西,无论是低功率的激光设备, 设计和生产这东西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的手上,你首先要敢上阵,打一仗下来再分

析自己的破绽在哪里?别人是怎么耍枪的?那个编码到底是怎 么解决的?假如你不上

阵,抱怨敌人太多, 关于设备的设计方法,

那都是基本的理论, 免得招人烦! 在中国,由于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的限制,

的结果都是走入别人仿制,先杀价,你跟进杀价,降低质量再杀价的循环怪圈,最终大家毁掉这个东西, 别人再去仿制另外的东西,留下你自艾自怜。关于这件事,我只有一句要说,人是不可能战胜老鼠的,永 远都不可能,猫,是世间最灵敏和技巧性的动物,猫都没办法的事情,我不会做。 有的时候,你就被迫走上系统集成,也就是做工程,或者叫做‘线'的道路。那也许不是你最初的选择。 做工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不是谁都能做,道理其实特别简单, 《全唐诗》就放在那,有几个能背地出/航 流体的高速流动的深度模拟的问题等东西,这不是我们这代人能

加工专机,哪怕是一般的通讯设备(如手机和相关产品)

,今天要

你不用惧怕这些东西,它都是你的业务范畴。就像把短戟交到你 难以预料打仗的后果,最终你就耍不了枪。 不外乎是以前说的强度、刚度和驱动及控制方式,不再细侃, 做产品是很难生存下来的,无论你有多深的技术都不行,最终

来的?作工程需要经验、博大而宽广的知识面,庞大的朋友和供货商的圈子,资金的支持等许多东西,即 使别人想仿制,一时也难。

说到做工程,一般我们是这样划分工程种类的:

1 重装备线,包括炼钢、连铸、轧钢、无缝管、各种精整、剪切线、大焊管等。

2 轻装备线,包括电子设备组装线、生化处理线、饮料线、包装线、印刷线、造粒、塑管线等。

3 冷装配线,包括各种发动机组装线,轻型车辆装配线等。大型的车辆装配线不是一般人玩的 东西,一般是发达国家先有,使一些年以后,人家上新线了,旧线重新喷漆、搭配以后作为合 资的资本金给较为落后的国家,其实也不是人家看不起你,是因为你用不上新的,大型的线, 因为你的生产能力太小。

4 热加工线,包括热模锻线、连续挤压线、铸造线、耐火材料线等。 你适合做什么?这主要和你的知识水平的宽窄、 基本功的扎实程度、人脉的活动能力、协作的 关系等因素有关,有人就做的范围较宽,有人就窄,无论是宽是窄,都不说明你水平高低,即 使你做的很窄,你把它做好,就是你的水平,但现实生活中你要注意一点,你作窄了,你的活 路就是比别人小,哪怕你很精,别人就是不用你的东西,你也没地方讲理去,久而久之,就只 能饿着,我见过倒闭的公司,不都是因为没有技术,到底缺什么?我不能乱说,个人的情况不 同,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做重装备线,比如说连铸线,方坯线谁都能做,不外乎是流数不同,拉速不同,上自动配水和 液压振动的厂家很少,除非是很有钱, 要就是侃价,能受得了,就能干。

有点技术的是板坯连铸和不锈钢连铸, 退缩了呢?因为那里面要考虑钢水温度、 的内裂、偏析、内夹杂、角裂、横裂等等东西

都在等着你,将你打得血本无归。 怎么有人就行呢?表面上说,是人家有技术,技术是什么东西?就是人家掌握了处理这种对象 的一种模式,人家会协调钢水的温度和成分,知道在什么温度下开浇,知道初始的拉速和振动 幅度及振频,有液压振动的还可以调整振型,同时知道冷却模型, 即使冷却有点问题,马上就 知道调整多少,你只有耐心地学习这些东西,都学明白了,知道每一个参数为什么是这样的? 你怎么改这些东西,当然你就行,即使暂时不明白,要花钱买技术,买个明白,我国人民最吝 惜的就是花钱买技术,大家认为,技术怎么会值钱?那应该是街上可以捡到的东西, 可事实不 是那样的。

当你掌握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模式以后, 在这个行业里就可以混几年,直到技术被扩散出去,很 多人都学会了,这种模式又成为街上的大白菜的时候,你就得选择新的项目了。

类似的情况在轧钢行业里也是一样的, 你有一种成功的轧制、冷却模式,当然你就行。但轧钢 和连铸的不同点是(以棒材为例),由于轧线布置的形式不同,会有一大堆的非标设备,另外, 定尺飞剪、冷床、精整线上的点算机等东西也有一定的设计难度。

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有一个细致的‘模式',所有的东西都仔细地考虑一遍,从炉子的加热能 力和进出料开始,一直到打包下台架,当所有的东西都有明确答案的时候, 一般是不会有什么 大的问题的。

我见过许多做工程,但对技术一无所知的家伙,也干得很好,很少有毛病,仔细看一下,一般 都有一个水平较高的参谋,ersonNamew:st= ” on ” ProductlD= ”孟尝” >孟尝ersonName 君 曾养过 3000门客,从这点看,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把‘模式'这个东西学明白了,你就可以在板带、线材、有色行业里乱混,别人也拿你没办法。 许多人以为我说的‘模式'就是轧钢工艺, 不太准确,搞工艺的家伙说不清上料辊道到底要多 少米才能刹车,因为他们完全不懂设备。

虽然‘模式'这东西非常重要,但有一点你还是要学的,就是你要能设计线上的主要非标设备, 比如飞剪和冷床,在关键的时候,你会这东西,看看效果!那就是不一样!

混事的时间长了,假如你再好学,什么液压 AGC 卷曲模型、层流冷却等等东西都逐渐可以学 得很明白。 虽然重装备线有量, 有较高的合同价值额, 但要赶上萧条的时候, 没人上这些重装备, 你也得 吃饭呀!有时可能你就要搞些轻装备的东西。

轻装备线和重装备线是完全的两个概念, 搞过重装备线的许多人看轻装备线时会笑出来, 许多设备是没有地脚螺栓的,特别是输送系统,因为有些东西是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的。 有些轻装备线

的另外一个特点是, 以一个主体设备为核心, 如饮料罐装线, 是以罐装机的生产 能力确定线的能力,其它的如传送系统、套标机、喷码机、码垛机等都很好选择,不用费力设 计非标产品, 一般也不会因为这些辅助系统而妨碍主机的产量, 这和重装备线不同。 在轧线上, 假如轧机完全没问题, 也不见得冷或者以后考虑有合金钢的品种。具体到你能不能干,主 需要一些技术水平,这就不是谁都能干了,为什么有人 成分、冷却模型等一堆的东西,你不会的话,连铸坯 因为

床区和精整区也行,这就是大家都会争着设计轧机,而不愿意做后面设备的原因。在轻装备线就没有这种问题,如高产的罐装机是引进的,随便做个配套就完了。

轻装备线有时因为产品的需要,要对使用场合进行净化处理,这有专业的标准,不是我要说的东西。我要说的是对于1万-到10万级这个范围,是可以随同设备一起给厂家作的,具体到是封闭车间还是封闭设备,要看具体的情况。

相对重装备线而言,作轻装备线的工厂设计要简单一些,对于设备基础、厂房基础、附属设施的考虑相对简单一些,对供电系统的要求也稍有放宽(芯片厂例外),但有时也琐碎一些,如管道、阀门的卫生级别,密封性问题,杀菌问题,材料的保证问题都要特别注意。像啤酒线上的辅助设施,如皇冠盖的问题,那东西的模具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大的难度,收小了,密封有问题,收紧了,可能损坏瓶口。还有,皇冠盖内的滴胶量控制和模压成型,这些在常人看都不会看的小东西,都是有很大技术难度的东西,别看这东西小,掌握这些东西,可能意味着你的生路更多。

两片式铝罐的拉伸,三片式铁罐的滚焊都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于铁罐的焊口处理也是一个很深的学问。

在轻装备线上的非标设备许多是象码垛机这样的东西,再大些的如自动存取库。可供发挥的地方也不太多。就象是布置一条轧线,许多东西都是选的,象自动存取库的架体是模块化的东西,计算好荷载拼起来就行,而轨道、升降车这些东西就完全是品牌的东西。只要你对行业熟悉,就完全得心应手,每天都可以喜滋滋的,比作重装备线的家伙轻松不少,至少比较安全,象厚板轧线上的‘雪橇'没控制好,一下就可能拍在走桥上,假如你只是摔折了腿,你得念‘阿弥陀佛',算是佛爷留你一命,这在饮料线上是看不见的。

做电子组装线也基本是一件美事,考虑非标的东西不多,即使你想‘非标'一下,一般的人也没那水平。但这个行业对电的知识要求的非常多,比如信号的干扰和隔离问题,贴装机动作的准确性问题,回流焊的温度准确与稳定问题(特别是无铅焊),焊后的检测问题,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一点一点学明白的,学习是一个耐心的过程,什么都别着急,着急也没有用,我原来遇见一个家伙,他说:这些东西都搞明白了,要多长的时间?我觉得,每样东西都学明白了,都要一年的时间,但细想一下,到你 30多岁的时候,在你要‘立'的年代里,知道好多的事情,能干好多的活,至少不挨饿,也是值的。其实,作轻装备线,事先有个技术准备,大约 15 天,无论干什么,你都应该是胜任的。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

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机械设计基础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心得体会 一、课程重点摘要 1掌握产品开发流程及了解3C认证过程。 2学习上位机的通信工作方式及通信的主从模式,了解云服务的应用和优点。3学习ERP系统的使用过程及了解新建料号的注意要点。 4交流座谈,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总结自己的不足点。 二、个人体验 产品开发流程:产品企划设计试作量试验证量产销售,3C认证过程:工厂认证申请CQC受理样品检测质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登记认证 申请书填写。在产品开发和3C认证时要有严谨性和规范性,才可以减少一些简单的失误,所以工作端正态度,细心查证,对产品开发认证至关重要。 上位机(主端)发送命令,下位机(从端)可接受响应,具有主从的工作模式,云服务因其低成本,专业可靠的优点成为将来通信发展的大趋势之一。通信是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比如现在的共享单车具有很强大的云服务通信能力,使用和维护起来都很方便。至于ERP系统,需要注意新建料号时摘要必须用繁体,步骤操作和名称填写要细心。

交流座谈认识到自己在建议的提出上缺乏深度和未对问题答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所以在提出问题之前要先进行可行性分析,还有要注意设计基准的规范性和产品的实用性,产品不是功能越多越好,就比产品添加通信功能和安全保护功能固然好,可也要考虑到用户实际价格接受能力。 交流接触器测试项目有动作电压、铁芯冲程、接点裕度和工频耐压等,验证项目有电气寿命、机械寿命和端子温升。在测试项目时,我们不能只为测试而测试,要明白之所以发生这个现象或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寻求解决办法。比如线圈烧毁时,我们要根据现象判断烧毁是不是电压规格不对、施加电压不正常、或者是操作电压太低,亦或是线圈层间短路,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有经过思考就会比只得出一个结果更有意义。 这周做了测试交流接触器吸合、释放电压,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的实验,还做了弹簧耐久度测试、漆包线是否破损、弹簧压力测试,并做了一些简单的硬度测试和金相检测实验。 漆包线有无针孔用化学方法检验,测试前先将将漆包线加酚酞和酒精用水混合成的溶液中再通电,之后如果漆包线附近变成淡红色,则说明存在针孔破损。产生这样的原因在于铜暴露在表面后,会发生电解反应生成H2和OH-,酚酞遇碱变红。实验过程并不是一次就成功,漆包线长度会影响电阻值,触头接触不良或者电源供应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无现象产生,所以测试时一定要多留心观察,因为无现象并不代表产品一定合格。

机械设计个人工作总结

机械设计个人工作总结 最近一段时间久要过年了,在公司放假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自己难得的休闲时刻,在这时我想起,自己工作已经有三年了,在这三年里,自己学到了多少呢。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多少,但是一直以来自己都在不断的成长中,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才不断的努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经从学校毕业三年,来启源工作也已经三年了,在启源工作的三年里既有收获的踏实和欢欣,也有因不足带来的遗憾和愧疚。 启源公司是一个以生产变压器装备为主的一个研发型企业,它是国内的变压器装备制造企业,是目前亚洲的电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部的工作是繁重和艰巨的,因为它肩负着公司所有设备的装配和现场安装调试任务。我在车间领导和师傅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这种紧张和严谨的工作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各项工作,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过去的三年,我参与了较多的产品装备和设备现场安装调试工作,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动机装设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了我作为机械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认真工作,坚持自学,提高了理论水平。具体总结如下: 一、XX年年的工作成绩(以时间为序)

我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XX年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程专业作为新员工。首先,参加公司的培训工作。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了解了自己在公司岗位工作的基本工作和任务。作为一名新员工,同时,我也积极地参加公司组织的其它培训,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和理念。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起初,感到一切都很茫然,我虽然是学机械专业的,。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很少,车间是我学习和实践的好地方。到车间后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太肤浅,工作起来非常困难,在工地我就向工人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对这些设备图纸看起来都是很忙然,只有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很肤浅,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就虚心向师傅请教,多问,多看图纸,立足于岗位工作,从基本做起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不问。在见习期间,由于我勤奋好学,加上师傅的指导有方,很快,就对公司的设备有了基本的了解。见习期,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师傅装配,到库房领零部件,同时,也是对零部件有一个认识,在装配中,知道它在整个设备中所起的作用。在装配工作中,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工作,攻丝,钻孔之类的。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也是做一个装配工作应有的基本功夫。所以,我对这些小的工作,做的也是特别仔细,做不好的话就要别人来返工,同时也是浪费别人的工作时间。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的机械制图能力不是很好,我结合

机械设计概论复习题

机械设计概论复习题 一、判断题: Y 1、当材料的循环次数超过其循环基数No时,材料进入无限寿命区。 N 2、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可用于分析该材料在不同循环特征系数下的应力极限。 Y 3、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可用于分析该材料所制零件在不同循环特征系数下应力极限。 N 4、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以加大螺栓直径。 Y 5、阶梯轴轴肩处采用圆角过渡可提高轴类零件的疲劳强度。 N 6、材料允许的循环次数越多,其对应疲劳极限应力越大。 Y 7、当转动的零件上受静载荷作用时,其上也可能产生变应力。Y 8、机械零件的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计算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机械零件在正常使用期限内发生失效。 Y 9、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Kσ及零件尺寸、应力集中、表面状态等因素有关。 二、选择题 1、寿命系数应用于AC。 A.稳定变应力疲劳强度计算 B.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疲劳强度计算 C.静应力疲劳强度计算 D.静强度计算 E.其它

2、表示材料受B载荷作用的疲劳极限。 A.静 B.对称循环 C.脉冲循环 D.其它 3、表示D之间关系曲线叫疲劳曲线。 A、应力和时间t B、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C、疲劳极限和应循环次数N D、疲劳极限和应力循环次数 4、表示B之间关系的曲线叫极限应力曲线 A、应力σ和时间t B、应力幅σa和平均应力 C、疲劳极限和应循环次数N D、疲劳极限和应力循环次数 5、为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6、机器寿命长,其B也长。 A、磨合阶段 B、稳定磨损阶段 C、磨合+稳定磨损阶段 7、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轴的应力时,公式中折合系数α是考虑D。 A、材料抗弯及抗扭的性能不同; B、强度理论的要求; C、轴的结构设计要求; D、弯曲应力和扭转切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同 8、四个结构及性能相同的零件甲、乙、丙、丁,若承受最大应力的值相等,而应力的应力比r分别为+1、0、-0.5、-1,则其中最易发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机械设计学习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下面是美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篇1 虽然每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设计或者实习,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课程设计能与此次相比,设计限定了时间长,而且是一人一个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要我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设计出有创意而功能齐全的产品,就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思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机械产品,只有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思路具有创造性。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我设计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来说吧,最初老师让我调研一些关于棉花打顶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使结构简单,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好等特点。我选择了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这一课题来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这是对我的四年知

识能力考查,也是对我应用这些知识能力的考查,我尽力使自己的设计减少错误,但我知道由于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肯定有一定的错误。 通过本次设计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棉花打顶机这单一方面的了解,让我熟悉了设计的各个方面的流程,学会了把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方法。从以前感觉学的许多科目没有实际意义,到现在觉得以前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给自己的设计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棉花打顶机是服务于农的工程行业,涉及了与专业结核性较强的课题,是一个综合农艺及农机的全面性课题,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培养了自己综合的、灵活的运用的发挥所学的知识。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胡斌老师给我的悉心指导,还有其他老师给我在设计方面给予的帮助。我觉得通过这次设计,让我了解了设计的整个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少的漏洞让我自己能够在以后加以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在大学四年中的知识,在我能够在以后的分工作中做的更好。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篇2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机械设计的一点心得体会

转自 在工程设计的各学科当中, 机械设计是发展最早, 且已经发展得日臻完善的学科。 机械这种东 西比较直观, 所有的东西都摆在面上, 好不好使一目了然, 当造成破坏和事故的时候, 也更容 易遭人诟病,使你无处遁形,也不好狡辩。 机械设计的范围很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你拆了电缆、卸掉管路以后, 基本上就算是机械结构。许多人认为:‘水、电、风、气'的家伙都是有专业的,人家是‘术 业有专攻', 但你要是搞机械的, 大家就可以认为你是‘万金油', 在总结一个现场故障的时 候,当别人都有理由逃遁以后, 剩下的那个倒霉家伙就是你, 即使就真的是人家的毛病, 只要 别人稍稍耍一点赖, 说他不明白, 他就可以安然脱逃, 领导是绝对不会允许你逃走的, 因为你 是机械专业的。所以,为避免尴尬,许多的东西都是你要学习的。 在机械专业混了不少年的事, 虽然机械行业看似庞杂, 好像没有什么头绪, 似乎不知从哪里下 手,但我习惯上总体将机械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运动结构', 另一类是‘静态结构'。 运动 结构可以从飞行装置算起, 从航天器, 到飞行器,再到各种运动的设备, 本质都是一样的东西。 静态结构包含各种桥梁、建筑结构、各种工业的仓体、支撑结构和各种梁体、底座、绗架、网 架等等。相对而言,机械设计的‘人才'也可以分成两类, 伙,另一类人才是善于设计‘静态结构'的。 除了人才以外, 还有一部分是混在机械设计领域里的家伙, 称懂机械, 实际是一知半解, 他们不需要理解具体的结构, 另一部分是学什么都不明白,基本上是抄了一辈子别人的图纸的笨家 伙,鄙人就属于这类人。 许多搞机械的、 自认为是有天赋的家伙自己就瞧不起稿‘静态结构'的其他人, 他们觉得设计 各种支撑梁、 连杆、绗架、底座,以至于是设计斜拉结构和悬索结构的人都是没有什么水平的 人,干这种活体现不了人生的价值,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当一个重载箱型梁破坏的时候, 能说 得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破坏的人实际上并不是很多,这正说明懂得设计这种东西的人其实不 多。 除此以外, 什么时候用绗架, 什么时候用箱型梁, 其各自的载荷特点和承载方式也是许多‘聪 明人'说不清楚的。 我国因为没有工程学的教育, 大家又都学的很窄, 纯理论的课堂教育。 于 是,很多的问题都说不清。 计算一个承载结构,不外乎是计算强度、刚度和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强度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你只要上过中专, 你就应该很明确地计算出一个断面的强度, 无论断面的结构有多复杂, 就是 花费的时间长短的问题。 假如你说不会算, 谁都帮不上你, 只有再回学校念书。 而刚度的计算 就比较复杂一些, 要考虑各种工况, 考虑最复杂的一种组合状态, 这就不是学校里能学到的东 西了,想学明白了,第一要有好的师父,师父就不明白,你学不明白。第二,就是你要肯学, 要下功夫。 比较复杂的问题是计算一个结构的稳定性, 它不仅要考虑工况, 许多外在的条件你必须要考虑 进去。比如:当你设计一个大型的料仓和附属结构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就特别多,例如,风 雪引起的荷载, 地震的不同振型引起的破坏效应等等东西。 就仓体的支撑形式而言, 条件许可 的时候,要尽可能采用较为‘柔和'的多柱支撑结构, 在地震过程中, 它的‘弹性'和‘柔软 性'都比较好,在承受以‘扭转'振型为主的地震破坏中,边上的柱子的联结节点可以‘拧 断',以吸收地震的冲击波。当地震过后,虽然有些支撑体破坏了,但整体结构是完整的,达 到这种水平,你就基本是‘人才'了。 一类是擅长设计‘运动结构'的家 这部分人里面有一部分是老板, 自 只要挣钱就好, 这类老板不好相处。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范文一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 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 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 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 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 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 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 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 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械设计实验心得 作为高频电子的老师,高频基础实验可以说算得上是让学生一次崭新的实验尝试。比如说:新奇,原则性强等等,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悉,喜欢,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算起来虽只让学生做了六次实验,仅仅只是初步接触,当却感觉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些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要做好高频电子实验,需要意识到如下几点: 1、充分的预习是必要的。以往做电子技能实训与考核实验台电工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一下步骤,原理一带而过。这样做实验时便会吃大亏。一般在实验前得花上一个小时去预习。这样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2、需要预先对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在碰到问题时会合理的去分析问题。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有血的教训的,由于某个学生对过程中一个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出现了重做的悲惨命运。 3、对一些实验注意事项要在意。这里可不是说我弄坏了什么东西,而是基于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水火无情,电

更无情。可能是由于我的原因吧,我每次让学生实验时,似乎对学生很不放心,可谓事必躬亲,再三叮嘱,这也有一个好处:试验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安生性也大大增加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总结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高频电子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的一些基本理论了。比方说lc谐振电路,频带的展宽等。让学生了解到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仪器便可以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中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想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考核台高频电子实验之所以会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被视为学校开放性实验室,与其在实验中和学生走在一起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这个实验室。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2): 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设计性实验,我开始时束手无策,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第一次,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老师了解一些有关的内容,但正是这样才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设计性实验让我们自主独立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资料搜集与处理、交流等活动,从中获得学

关于机械设计那些事要点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机械设计的努力目标是: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的机械,即做出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需要综合地考虑许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师?应该储备哪些知识?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小编特为您奉上一位资深机械设计师难得的经验与感悟。 机械设计所要了解的周边知识以及所要具备的观察视角 1、熟练翻阅机械设计手册 对于标准件以及常用件的一些技术特征要了熟于心。比如要清楚各类轴承,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丝杠传动,蜗轮蜗杆等的使用场合,使用方式,以及相关的技术特征。对于具体应用时的选型计算则可对照设计手册的图表和公式进行具体确定。 2、知道N家常用件供应商并熟练翻阅其产品样本 现在机械设计趋向于模块化,对于机械设备制造工厂的整体技术要求更侧重于对于一些配件和部件的组装应用。比如台湾HIWIN,日本THK,德国FAG,FESTO。对于此,要做到当你在设计某个零件或部件或要完成某个动作或功能的时候必须得知道目前是否有专业的厂商在生产或提供能实现某个部位的功能要求的成熟的零配件。 3、熟悉原材料情况 比如你要知道目前市场上有卖的冷轧或热轧铁板以及各类型材的规格尺寸,有经验的工程师往往都会知道你安排给采购的单子往往到最后是会变得面目全非的。因为在钢材市场,普遍存在变薄,变窄,变短这些情况,采购买回来的东西往往是和你坐办公室根据设计手册里选出来的相关数据存在比较大的折扣。 4、深度了解各类常用机床的结构原理和性能特点

个人学习机械设计心得总结

个人学习机械设计心得总结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我设计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来说吧,最 初老师让我调研一些关于棉花打顶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一 个方案出来,使结构简单,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好等特点。我选择 了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这一课题来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这是对我的四 年知识能力考查,也是对我应用这些知识能力的考查,我尽力使自 己的设计减少错误,但我知道由于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肯定有 一定的错误。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胡斌老师给我的悉心指导,还有其他老师给我在设计方面给予的帮助。我觉得通过这次设计,让我了解了设计的 整个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少的漏洞让我自己 能够在以后加以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在大学四年中 的知识,在我能够在以后的分工作中做的更好。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 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 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 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 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 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 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 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 认识。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

机械设计(1.1)--机械设计概述

第 0 章 机械设计概述

0-1 机械设计概述 一、机械定义一、机械定义(机构+ 机器) 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能实现能量转换或作有用功 机械的作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0-1机械设计概述 二、机械的组成 二、机械的组成原动机工作机 传动装置控制系统抽象:制造角度(机械设 计)零件:制造单元具体 :运动角度(机械原理)构件:运动单元零件—构件—机械(机构、机器)

三 、机械设备应满足的要求 4. 操作、维护方便; 5. 造型美观; 6. 运输方便 等。 3. 制造、运行费用低; 1. 使用要求--完成预定功能,生产率高 ;2. 安全可靠、寿命足够; 0-1机械设计概述 三、机械设备应满足的要求

四 、机械设计一般程序明确设计目的、要求拟定系统组成、方案选择确定原动机功率、零件运动动力参数、零件参数设计、系统总装图设计考虑结构、公差工艺要求, 绘装配图、零件工作图 调试测试控制功能 0-1机械设计概述 四、机械设计一般程序 设计任务分析 方案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设计控制系统设计调试仿真分析、修改设计、工程试 验 定型产品设计

0-1机械设计概述 五、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五、课程的内容、任务、特点 阐述机械设计的共性问题 研究通用机械设计的理论、方法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标准规范等。内容:工作特点、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参数选择、结构设计、整机应用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共性基础理论 联接件:螺纹联接、键联接、轴毂联接…… 传动件:齿轮、蜗杆、带、链…… 支撑件:轴、轴承(滚动、滑动)…… 其 他:联轴器、离合器、弹簧……

2011年机械设计员工作总结

2011年机械设计员工作总结 从1月初到现在,我已经在公司工作12个月了。这段时间我收获了很多,对于从一个管理员到一个技术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技术员,我现将我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及同事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作为一个初来公司,刚开始很担心不知如何与同事共处、如何做好工作。因为我负责的主打业务公司尚未上马,其间要接触一些我所不是很专业的工作。但是这两个月以来,在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下,经过部门领导和同事的悉心关怀和耐心指导,我很快的完成了两种工作的相互学习提高,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基本熟悉了部门的工作流程,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学习了不少的相关业务知识,很好地完成了公司交予的任务,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使我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在这里对两个月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下总结,可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2011年1月1日,我正式成为罗仕拿新员工,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新员工入职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了解了罗仕拿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产业结构和相关制度,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指导人员。通过几个学时的培训,我感受到公司对每个员工的关怀,感谢公司领导们 5月份,我参加了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我极积配合公司领导和开发工程师们开发改良产品。并多次提住有效的意见并采纳。刚到公司,部门主管JACKY多次指导并给我推荐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档,并指导我尽快地适应公司的工作,如何去与相关部门沟通处理问题。 从7月份开始,我开始接触三楼生产部的生产指导,JACKY安排同事于海生带我进入熟悉新工作,并适当给予支持指导。以后的时间里部门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给我安排了任务,让我从基本做起,并逐步深入地接触工作流程,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增加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 我主要负责生产线日常的跟进和数据上报、报表填写,设备的调试。由于我们的工作对生产非常看重,所以在JACKY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开动脑筋想尽方法,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最后生产部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并,我们的工作得到了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范文一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范文二 接触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一学期了,而这学期才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学习机械的乐趣以及枯燥,被那些机械器件、机件组合而成的机器所吸引,尤其是汽车、机器人、航天飞机等机械技术所震撼,感慨机械工作者的伟大,。然而这种激动就在接近本学期结束之时,终于实现了,我们迎来了第一堂机械课程设计。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脱离老师的管束,和同学们分组探讨自动送料冲床的结构设计,把学了一学期的机械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心中另是一番滋味! 在设计之前,指导老师把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与条件讲解清楚后,脑子里已经构思出机构的两部分,即送料机构和冲压机构,把每一部分分开设计,最后组合在一起不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概述

第二章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体力劳动工具。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械产品品种和门类日益增多,例如,各种各样的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工程机械、重型机械、轻工机械、纺织机械、食品包装机械、石油化工机械、产品加工机械、交通运输机械、海洋作业机械、钢铁成套设备、发电设备以及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等。在现代社会,人们运用各种类型的机械,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运用越来越多的机械,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类自身生活中使用机械的程度,是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机械工程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后形成系统的技术科学,从明代我国逐步引进了此技术,但是至今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不属于世界先进行列。主要问题是:1、缺乏技术价值观念。2、缺乏大量技术实践。3、教学与工厂实际脱离,把机械技术变成了读书,缺乏对机械技术的全面实践,培养的人不能动手,不会设计真实东西。 工业设计师应当是通才。从专业要求看,必须了解机械工艺、材料、成本等方面的内容,理解工程师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较顺利设计产品。 此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机械技术和设计方面的职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机械产品有实际经验,通过拆装实验,讨论,解决实际产品设计,从中了解设计过程。 照传统说法,一切机器都可分为三部分,动力源、传动和执行机构。一切机器的作用不外两点,一是利用能量来代替微弱的人力、畜力,另一则用机器的运动来代替人手的动作。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减轻劳动,可是它们发展的历史却很不一样。能源开发是近代的成就,应该说由水车开始,而且从历史眼光看其发展并不能说很快,一般是量变。用机器运动来代替手工动作则历史长得多,而且进步也比较大。只要比较一下上古制作陶器的陶车和近代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外科手术的机器人便清楚了。这可能是因为能源开发虽然艰巨,其目标却是单一的。用机器运动代替人工劳动,目的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形成很多复杂的行业。 到底机器的哪部分是用来产生代替人手的动作呢?事实上这和传统的原则性的说法略有不同。倘若机器要执行的动作非常简单,则动力源一传动一执行这划分还是对的。但近代机器常常极其复杂,对它要求的动作也非常精细而且复杂。这种精细复杂的运动,通常要从传动中获得。这就使机器的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的界限模糊了,同时也使传动成为更复杂的技术。表面上好像很简单的问题,做起来可能会很困难。在这里提及一个历史上的例子:当瓦特设计他的蒸汽机时,他需要一个直线运动来带动阀门。从表面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在今天用一个导轨便成了。但在那时的加工设备和润滑技术,还不能制出导轨,而须用连杆。但瓦特想不出这样一种连杆,便要求格拉斯哥大学的数学家们帮忙,但数学家们也想不出。后来事情传开了,竟发现全世界的数学家都解决不了这问题。瓦特只得用了一个近似的直线机构。这问题直到瓦特死后几十年,才由一位法国数学家解决了。这一事实说明了在机器上对传动机构要求之高和问题解决之难。只要机器还在使用,传动机构也必然要继续发展。 各种各样的机械是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及其他领域的重要装备。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机械产品不时提出新要求,除了优质、高效、低能耗、低廉价格之外,突出的课题是性能优越的、适应高精尖发展的机械功能。一般地说,机械设备均为实现某种工艺动作过程,或者实现生产过程与操作自动化。在新形势下,必须致力搞好创新设计,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抢占市场,满足客观需求。机械的创新设计的着重点是机构设计,也就是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机构系统设计的核心,是选择灵巧的工艺动作过程、满意地达到特定的机械功能要求。机构系统的开发、设计,机构的选用和它们的巧妙组合,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机械功能。机构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性能、效率、成本,因此愈来愈为人们重视。 不言而喻,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竞争必然愈来愈剧烈。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设计。产品设计如有闪失,则常常是属于根本性的问题,对产品生产、市场竞争的贻误,可能会造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 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 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 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 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 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 认识。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 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 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 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 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 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 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 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 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 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 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 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 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 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 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 保证。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机械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吧!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范文篇【1】 虽然每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设计或者实习,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课程设计能与此次相比,设计限定了时间长,而且是一人一个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要我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设计出有创意而功能齐全的产品,就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思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机械产品,只有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思路具有创造性。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我设计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来说吧,最初老师让我调研一些关于棉花打顶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使结构简单,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好等特点。我选择了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这一课题来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这是对我的四年知识能力考查,也是对我应用这些知识能力的考查,我尽力使自己的设计减少错误,但我知道由于许多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肯定有一定的错误。

通过本次设计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棉花打顶机这单一方面的了解,让我熟悉了设计的各个方面的流程,学会了把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方法。从以前感觉学的许多科目没有实际意义,到现在觉得以前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给自己的设计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棉花打顶机是服务于农的工程行业,涉及了与专业结核性较强的课题,是一个综合农艺及农机的全面性课题,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培养了自己综合的、灵活的运用的发挥所学的知识。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胡斌老师给我的悉心指导,还有其他老师给我在设计方面给予的帮助。我觉得通过这次设计,让我了解了设计的整个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少的漏洞让我自己能够在以后加以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在大学四年中的知识,在我能够在以后的分工作中做的更好。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范文篇【2】 虽然每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设计或者实习,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课程设计能与此次相比,设计限定了时间长,而且是一人一个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要我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

一个老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心得

一个老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心得 这是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老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心得,觉得将的很好,所以拿过来和大家分享。 也不做个文件浪费大家的机械币了,希望对大家有用,觉得好的给个回复吧!机械设计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 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我没见过多少能立即按图加工装配,在审图、工艺等过程发现大堆的问题很常见,包括所谓“资深”的高工,总工拿出的图纸,还是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的出来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绘图的规范性,看图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怎样判定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手抓一张自己设计的东西的图纸你是否能说出它的制造全过程。铸、锻、车、钳、铣、刨、磨,只是这样子,肯定是不行,在机械厂做过几年的谁不知道?必须细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过程。比如说铸造时候怎么分型,浇口冒口怎么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铸造缺陷产生,零件结构在热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怎么在零件结构上进行优化,切削加工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出来,总共用几把刀,转速,走刀量,甚至铁屑望哪里飞,各把刀使用的顺序,车工,铣工,磨工的操作动作全过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不是说搞设计的一定要会玩车床,铣床,会烧电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这些作业特点,在设计时加以充分考虑,作为搞机械设计的人这样才比摇车床烧电焊的强,才有安身立命之处。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就会规避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的质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还不够,一个有十年八年的工龄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细节方案(尽管整体的设计统筹他们做不了),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设计出就这样一个结果,岂不是斯文扫地耶?唯一的解决办法,多看书。别人总结出来的通常与生产相结合,俱是心血的结晶。带着问题学,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会说“只要保证同心度就行了”这样愚蠢的回答,关键是你已经指出保证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辈的错误。这个时候,没人再叫你小钱、小赵,连老板都叫你钱工、赵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胡子长出来了,尿布丢了,孩子叫妈了,呵呵成就感也来了。可是设计总是为了使用,好的设计必须具备一点点人性的,设计一套工艺装备,一试产,效率高质量好,老板来搞杯庆功酒。过了几天,发现人家弃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骂娘啊。用起来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细节又多,别个就是个操作工他要是考虑的那么多因素就不会还在那里做操作工了啊。设计不利于使用,就面临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设备,如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正常运转时“挺好的,“,可其中一个小键槽,一个轴承位,什么的地方坏了,整个就不能用,厂方只卖整件,要配件不卖,自己加强还真的没地方加了,换了几个厂去买,摆了一堆,用户只好敬而远之,立了个技改项目--可怜的技改。这样的事情只要是在机械行业转的久的都会有所见所闻。使用根本就离不开维修,好的设计更不能忽视维修性。在一条大型的的生产线上,关键的设备,总共一年也就维修那么两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设备大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