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

第十章叙事性作品

语言的再现功能和表现功能,在文学活动中表现为叙事和抒情两种类型。

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叙事性作品,如小说、戏剧及一些记叙类的散文(文学传记、报告文学)。以抒情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叫它是抒情性作品,如诗。也有中间状态的,如叙事诗,诗剧(如中国古代戏曲)。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narratology)

传统的文学理论,如欧洲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中国刘知己的《史通、叙事》、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李渔的《闲情偶寄》、刘熙载的《艺概·文概》,对叙事性文学的研究偏重或集中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即注意“写什么”。

二十世纪从西方开始,叙事学空前发展,其特点是用共时语言学的方法或系统的方法寻找抽绎叙事性本文深层的“普遍语法”,注重叙述的方式等,即“怎样写”。(结构主义)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narration),最一般的意义。通俗地讲,即讲故事(the telling of a story)。文学的叙事有其特殊性,主要的是,文学所叙之事非“事实”或“实事”之“事”,乃虚构之事。叙事不等于记事。再则记事或可“草草了事”,即可粗略记述,史书之记事的目的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而文学之叙事要曲尽其妙(汉字“叙”字即有“次第”、“端绪”、讲述等义,说明叙事须分条析理、井然有序),引人入胜。金圣叹: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水浒》七十回中许多事迹,须者是作书人凭空造谎出来的。”“但写来便若真有其事而亲临其地者。”

因此,文学的叙事是用语言虚构的事件。

特征:

1、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的行为、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及其结果。

2、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语言虚构出的事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必须合

情合理,即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

3、文学叙事中如何编撰故事、如何叙述情节都显示着作家的匠心、意图、理想、态度和认识,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因而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叙述话语(discourse)

文(text)叙述(narration)

叙述动作(action, telling)

三、叙事的构成

事(narrative)故事(story)事件(event)

WHAT & HOW.

金圣叹、施克洛夫斯基、福斯特(故事story和情节plot)和托多洛夫(故事与话语)是二分法。热奈特是三分法(《叙事话语·叙事语式》)。

采取二分法即可。因为叙述动作即是叙述话语,叙述方式即在叙述过程中。

把叙事分为叙述和事件或故事是有重要意义的。即使对一件真实的事件(如案件),不同的目击者(如法庭证人)的叙述也可能有差异;那么,对于本属子虚乌有的一个故事,不同的叙述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趣味和效果。因而,对于后者,即文学叙事,叙述、“形式”不是事件和“内容”的被动的载体或外壳、甚至“产物”,而是“语言创造事实”、“语言产生意义”,叙述是本体、“形式”即“内容”,“怎样讲”比“讲什么”甚至更重要,或者确切地讲,叙述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本身就是意义。

第二节所叙之事(narrative)

一、故事(story)

(一) 事件(event)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结果构成,一个事件即是一个叙述单位。一个大的事件又有一系列小的事件构成。细节(detail)是最小叙述单位。事件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细节组成的统一的系统或序列。事件的总和即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鲍·托马合夫斯基:

在我们对一个作品中的故事进行简单的转述时,那种不可增或减的细节,叫

作在位细节;那种可以减掉而不破坏事件的因果一时间进程之完整性的细节,叫作自由细节。对于故事来说,只有在位细节才有意义;而在情节中,有时却是自由细节(插话)控制和决定着作品的构成。

从细节对故事情节进展所起作用分:使情境发生变化的细节,是动态细节,不使情境发生变化的细节,是静态细节。(《情节和情节分布》,亦可译为《故事与情节》)

无论事件和细节,即叙述单位,都不外乎两种作用:推动情节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也可把叙述单位以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分为:核心单位、辅助单位。前者,直接影响故事情节的可能和方向;后者只是故事情节进程中的次要环节。

在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中,这种分类不可拘泥。

动机,功能。

(二)情节(plot)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福斯特:

“我们曾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是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这就是小说中故事与情节的根本区别。”

鲍·托马舍夫斯基:

叙事作品中那些相互联系的事件之总和就是故事。

作品中事件的艺术建构分布叫作情节。

故事可取自非原作者杜撰的真实事件。情节则全然是艺术的结构。(参看《情节和情节分布》)

施克洛夫斯基认为,故事是构成情节(或叙述结构)的材料。

托多洛夫:

在《文学叙述的范畴》中,托多洛夫提出“历史”(histoire)和“陈述”(discours)的二分法,这对应于“故事”和“情节”的二分法。叙述是纵聚合关系在横组合关系上的投财。托多洛夫认为“故事”有多维性的时间,而“情节”的时间基本

上是线性的。在“故事”中可以同时发生的事件,在(本文的)“情节”中就必须按顺序出现:“复杂的图形投射在直线上”。自然的行动序列就这样被打破了,即使作者要尽可能完整地保持原状。但出于美学的原因,作者通常都竭力改变自然的序列。除了对时间的特殊处理之外,叙述的观点也将“情节”和“故事”区分开来。(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1988,第21页、第76页)

俄国形式主义者施克洛夫斯基区别故事和情节,实际上是讲素材(本事)须经过“陌生化”的变形才成为艺术作品。英国作家福斯特(E·M·Forstor)在《小说面面观》中把故事(story)和情节(plot)相区别,也是讲按时序发生的事件在小说里成为艺术情节,是强调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在托多洛夫那里,这两个概念变成了“故事”(histoire)和“话语”(discours),却是假定一个先于叙述而存在的基本故事,这就带上了超验的色彩。(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1986,第148页)

(三)人物(character,figure)

人物在叙事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究竟大小,人物与情节相比,究竟哪个最重要,是第一位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亚里斯多德《诗学》中说:“(在悲剧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黑格尔《美学》中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金圣叹强调“性格”、“人”,李渔强调“事”、“奇事”。罗兰·巴特:

“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里,人物概念是次要的,完全从属于行动概念。亚里斯多德说,可能有无‘性格’的故事,不可能有无故事的性格。……以前只是空有其名的人物——行动的主体,后来有了心理内容,变成了个体,一个‘人’,总之,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即使他什么事也不做。……结构分析从诞生的那天起最讨厌把人物当作心理本质,哪怕是为了分类。……格雷马斯建议不根据人物是什么,而根据人物做什么(行动者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来描述和划分人物,因为人物是三大语义轴的组成部分:交际、欲望(或追求)和考验。……人物作为三大语义轴的组成部分是成双成对安排的,所以无穷无尽的人物世界也服从于一种投射在整个叙事作品中的纵向聚合结构(主体/客体,施惠者/受惠者,辅助/反对)。既然行动者说明一种类别,那么行动者就可以根据信增、取代或缺失的法则调动不同的演员来担任。……我要再说一遍,是用人物参加一

个行动范围来说明人物的特征。”(《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张裕禾译,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大,1987)

古典叙事文学作品一般重情节,近现代叙事作品一般重人物。

这种分野也是因为人物自身的二重性所致。“事在人为”,叙事作品中的人物的行为构成事件,人是情节的动因,人物在全速作品中的一个意义是“做什么”,格雷玛斯称之为“行动者”(actant,actor?)(或译为“行动素”、“行动元”)。而人物又不是行为的主体,他不是一个消极的行为的发出者,他的行为有意图、有目的,也有自己的方式和手段,即他一般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怎样做”,而在这“做”中也显出自己“是什么”,这被格雷玛斯称为“角色”(role)。

人物的这两种特性其实都值得重视。

(四)场景(situation,scene)

引起人物的行动,显示人物的性格的性境,人物与环境组合而成的画面。

场景可详叙,也可概述。这二者的交替使用形成了叙事的节奏。

二、结构

叙述结构即是叙述对象或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故事——的存在形态。“戏剧、故事和小说的叙述性结构传统上称为‘情节’”(韦勒克《文学理论》第244页)。

以上我们从历时的角度讲,叙事本文的情节是线性的,前——后,前因——后因,是各种细节或母题(动机)、功能、事件、故事按因果律在时间轴上的排列组合。这叫横组合关系。但这个横向的轴背后还有一个潜在的关系,这里有一种非历时性的、共时的逻辑,这叫纵聚合关系。按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观点,前者是表层结构,后者称深层结构。结构主义热衷的就是寻找叙事中的“语法”,或“故事下面的故事”(“基本故事”)。这种“表”、“里”关系就是索绪尔“言语”与“语言”的关系。

(一)表层结构

托多洛夫说:“如果我们明白的人物就是一个专有名词,行为就是一个动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十日谈〉的语法》)他把叙事作品盾成一种放大的句子结构,或者说,把叙事作品简化为一个陈述句。他完全按语法分析的模式,把人物都看成名词,其属性都是形容词,所有行为都是动词。叙事的两个基本单位是命题(proposition)和序列(sequence),即句与段。命题是最小的叙述单位。序列由一连串命题构成,一个故事甚少有一个序列。

(二)深层结构

列维—施特劳斯把神话故事的线性结构打破,把各个事件按照相似性重新加以排列和组合,从中找到某种逻辑,以此破译神话中的潜在意义。不看其具体结论,单就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新视角——共时的角度。“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过去看到的更多的是这每枝花从含苞到怒放再到凋谢的过程,却没有多想同时开放的两枝花之间更多的联系,如是否是连理枝、并蒂花,是蜂蝶授粉还是风儿传情。同时开放,是否争奇斗艳;同时凋谢,是否物伤其类,同病相怜。等等,这些,有时在线性的、顺时的叙述中能显露一、二,如黛玉之死与宝玉成婚,尽管叙述成婚在先,叙述夭亡在后,但作家点明是同时发生,一方不亦乐乎,或浑然不觉;一方孤苦伶仃、悲愤绝望,两相对照,可愤者更可愤,可悲者更可悲,而且宝玉成婚一事又是黛玉之死一事的直接原因。但语言的线性结构更多地是限制了或者掩盖了这种潜在逻辑的体现,这促使或逼迫作家常常对所叙之事做时间的置换,也应该提醒我们注意非时间性的或共时的事理逻辑以及体现于叙事中的人类思维逻辑。

三、行动(action)

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1、布雷蒙认为,基本的序列表示了过程的三段论式的结构:“潜在可能性,转化为行动和产生结果”,也有可能是:“没有转化为行动,无结果”。(《叙述的逻辑》,见佛克马文论第75页)这是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

A3a达到目的

A2a采取行动

A、情况形成A3b 未达到目的

A2b未采取行动

2、行动组合形式。

(1)连接(结)法。一个行动的结果成为另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

A1A2A3B1B2B3

(2)镶嵌法。一个行动序列包含次一级的行动序列(或插入)。

A1A2A3

B1B2B3

(3)两面法。同一事件因角度不同而形成平行对应的两种逻辑、两个行动序列。

A1A2A3

B1B2B3

3、格雷马斯的三种叙事模式。

(1)契约型

(2)任务型

(3)离合型

4、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

普罗普把童话叙事中的行动抽象为三十一种功能。格雷马斯进一步发现各种行动或功能中存在的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

A -A(反A)

(非反A)-A A(非A)

A/-A(反A),是相反对应;A/A(非A),是矛盾对立。

5、根据行动对于人物的意义,可以将行动分为二类:

(1)改善

(2)恶化

第三节叙述

叙述是一种言语或话语,是对所叙述的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对艺术世界的营构和创造。叙述也可以视为一种动作或行为。在过程中显示着自己。这里边体现着作家独特的方式,也隐含着艺术普遍的规律。我们不能离开作家的艺术实践和经验去谈问题,也可以用语言学模式。借鉴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和成果。来研究叙事艺术。

一、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叙述作为一种言琼中或话语,其基本结构是一种历时性的线性结构,它是语词在时间轴上的依次先后排列。人不可能同时说出两个词,也不可能同时写出两句话。接受者(读者等)接受叙述的信息也是在时间轴上进行的。叙事中存在两

种时间:一是本文时间,叙述时间,阅读时间;一是故事时间,即假定故事中的事件所需要的时间。这两种时间可同步、重合,但更多的是不一致的。“故事时间是由情节所编选起来的一段完整的时间。但是‘叙述’时间要符合‘叙述性结构’(‘narrative structure’)的需要,它是阅读时间或‘经验’时间,它当然是由小说家控制的,小说家可以用几个句子就交代许多年的时间,但也可以为描写一个舞会或茶会用去长长的两章。”(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1984,P.245.个别名词的翻译有改动——引者)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矛盾关系就形成了叙事的速度、节奏。这体现于三个方面,即时序、时长、频率。

(一)时序。

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指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的对照关系。

1、顺时序: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是一致的。叙述严格按照故事中的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时行;故事的逻辑顺序也和这种时间顺序是一致的,因为“前为因,后为果”。这种顺时序的叙述方法叫作顺叙。这被认为是最“自然”的一种方法,传统叙事文学多采取这种方法。

2、逆时序: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不协调。

(1)倒叙:贺拉斯说荷马:“他总是尽快地揭示结局,使听众及早听到故事的紧要关头。”(《诗艺》)

(2)插叙:在顺叙中插入若干此前的事件。

(3)此外有补叙、预叙等。

(二)时长。

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本文时长与故事时长的对比关系形成叙事的速度和节奏。表现为几种形式:

1、省略:对故事中某些事件不作叙述。本文时长为零,故事时长是任意的,因此叙述速度无限大。

2、休止:静态的描写造成故事发展的中断和延宕。故事时长为零,本文时长很大,叙述速度为零。

3、场景:戏剧式的对话和动作。本文时长与故事时长大致相等。

4、概述:概括叙述有一定时长的故事。本文时长小于故事时长。

(三)频率。

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叫频率。叙事频率分话语频率和事件频率,前者指一个事件的叙述次数,后者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出现的次数。话语次数与事件次数

之间的关系有四种:

1、发生一次叙述一次,即单指。如,“三月四日早上我起得很早。”

2、发生n次叙述n次,即反复。如,“星期一我跑步,星期二我跑步……。”

3、发生一次叙述n次,即重复。

4、发生n次叙述一次,即复指。如“他每天早上都打拳。”

二、作者(author)与伪作者(persona)

(一)作者:文学作品的实际创造者,比如叙事本文的实际叙述者。他的职业或事业是文学,其身份是现实社会当中一个真正的人。

(二)伪作者: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字句所了解和感受到的所谓“作者”,被称为“伪作者”,或“暗含的作者”(implied author),或作者的“第二自我”(the second self)。

(三)作者与伪作者的区别:

不能把执笔写作的那个作者本人的真正人格与读者从作品中获得的关于作者的印象简单地联系起来、或断定前者和后者有因果关系,甚至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因为,作家在写作时,常常带着一假面具(persona的本义是即mask,假面具,古希腊戏剧时演员带的假面具)并用伪装的语调说话。比如曹雪芹(真实的作者)在《红楼梦》里就宣称:“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要饫甘餍肥之日,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皆是歌功颂德”,“大旨谈情”,“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等语,一派回头浪子的样子——也许有的人就认为这就是作者,象“自传说”里的“情场忏悔”之论就是这样,这正是犯了将作者与伪作者等同起来的错误。元好问《论诗绝句》:“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简文帝:“立身之道,放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故荡。”刘勰:“言与志反,文岂是征?”……钱钟书说:“即所谓‘作者修词成章为句人’(persona poetica)与‘作者营生处世之为人’(persona poetica)未宜混为一谈。”“‘文如其人,老生常谈’,而亦谈何容易哉!虽然,观文章固未能灼见作者平生为人行事‘真’,却颇是征其可为、愿为何如人,与夫其自负及欲人视已为何如人。”(《管锥编》P.1387——1389)伪作者不仅与作者有区别,也与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者也不同。布什在其《小说修辞学》一书中根据叙述者的思想态度是否与伪作者一致,将叙述者分为“可靠的”和“不可靠的”两类。

区别伪作者的意义在于:

(1)文学作品一旦由作者完成,它就是离开了真正的作者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整体。

(2)提醒读者文学作品不是作者思想欲望赤裸裸直抒胸臆的自我暴露,而可能是“伪饰”,这里有作者的艺术技巧。(有道是“做人要直,作文要曲”。)(3)伪作者也许是作者理想人格的体现或人格的“升华”,即作品中的“暗含的作者”,作者的“第二自我”,可能是作为艺术家的作者本人的业已实现了更为完整的自我,是作者突破世俗社会中有限的自我、进入到自由、完美的艺术境界的大我。

比如读《红楼梦》,以上所引具有强烈的反讽(irony)之意,细心的读者、高级的读者,理想的读者会看到宝鉴的后面,荒唐之言下面的真味——尽管我们对真实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所知甚少(这属于另一方面的任务,如历史考据等),但我们分明谈出作者的形象(伪作者):非“痴人”,而是智者,大智大悲者,一个空前的伟大的哲人加诗人。

三、叙述方式

(一)谁在说与怎样说

叙述作品的所有故事当然是作者叙述的,这无可争议。作家在理论的意义上也应当通晓他所叙述的故事。或者说,作者拥有创造、支配、解释和评价所讲故事及故事涉及的人物的权利。但问题是,其一,作者常常不是采用一种讲法,比如,他可以以作者的身份讲一个只有他知道而你(读者、听者)不知道的故事,而且附带一些介绍、交代、议论以引导你了解他讲的故事,如古代行吟诗人和说书人;也可以借一个人,例如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叙述他要讲的故事;或者他只让人物自己行动、对话(“直接引用”)、象戏剧表演一样,而自己象个导演一样站在幕后。前一种叙述方法,作者是“以自己的名义叙述”,柏拉图称之为“纯叙述”。第三种“诗人竭力造成不是他本在说话”,而是故事中的人物自己在说话的假象,这被柏拉图称为“纯模仿”。第二种叙述法中讲故事的人就是作者虚拟的叙述人,这个叙述人对故事可以有他的看法和态度,这种态度和看法可以和作者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不一致时叙述人掩盖住了作者,作者真实的思想和用心就更隐蔽一些。其二,现代一些作家、理论家对作者失去信任,否认作者对故事及其人物的发言权,反对作者“出面”、“介入”作品,认为作品中作者的声音越小越好,叙述的痕迹越少越好,因此他们推崇一种“客观的”、“戏剧的”演绎法中“只让一个受到控制的‘观点’(point of view,视点)出现”(韦勒克文论P.252)。

亨利·詹姆斯及其弟子们提出两个概念,即telling(叙述,讲述)和showing(展示,呈现),来代替柏拉图的纯叙述和纯模仿。戴卫·罗奇说:“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还有“内心独白”)“纯粹的叙述是作者的概述”。(《小说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

(二)叙述者与叙述视点

叙述者(narrator)是作者虚拟或虚构的讲故事的人,说到底,他是作家的叙述语式(语气)、叙述语态(情态)以及叙述角度的人格化、拟人化;选择一定的叙述者,是作者的一种叙述技巧,其目的,或者是隐匿和“伪装”作者的思想立场,或者是企图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叙述视点(point of view)、叙述焦点(focus of narration)、叙述视角(angle of view, visual angle)是指明叙述者讲故事时所处的位置,是讲述和观察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的角度。叙述者(谁在说)与叙述视点(谁在看)本质上是一回事。

1、第三人称(the third person)叙述和第一人称(the first person)叙述

这是叙述人分类中传统的观点。所谓人称: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属于说话人的是第一人称,属于听话人的是第二人称,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是第三人称。(《辞海》,1980版)第三人叙述:叙述者讲的是有关别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与叙述者、读者无关,叙述者不是故事的参与者,而是一个旁观者。第一人物叙述:叙述者讲的是有关自己的故事,叙述者同时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一个参与者,局内人。

2、无限制的视点和有限制的视点

古代的或传统的叙事作品,作者一般充当着上帝的角色,开天辟地造人,指点江山,主宰命运,生杀予夺,褒贬之臧否,不一而足,对于故事中的一切,“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沃伦说:“这无疑是传统的和‘自然的’叙述模式。”他形容这种方式:“作者出现在他的作品的旁边,就象一个讲演者伴随着幻灯片或纪录片进行讲解一样。”(韦勒克文论,P.251)

现代一些人宣称“作者死了!”,正如“上帝死了!”人们怀疑作者那种上帝一样的绝对权威,厌恶这种叙述方法最容易出现的说教口气,他们希望读者自己判断故事中的意义而不需要叙述者或作者指点,他们认为叙述者或作者知识有限、视野有限,他绝不能包揽一切,说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换言之,即他只能说他知道的事情。因此,叙事作品的视点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3、戏剧化的叙述者和非戏剧化的叙述者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认为把视点按人称和全知程度划分不恰当,他说:“在叙述效果中,最重要的区别或许取决于叙述者本身是否戏剧化了,取决于叙述者的信仰和特征是否与作者共有。”他所谓戏剧化的叙述者是指他是“与其所讲述的人物同样生动的人物”,这种叙述者的意识往往与作者不同。戏剧化的叙述者的讲述即是表演,行动即是讲述。相反,非戏剧化的叙述者则仅仅是一个叙述者。

布斯也因此提出两类不同的叙述者:“当叙述者为作品的思想规范(亦即隐含的作者的思想规范)辩护或接近这一准则行动时,我把这样的叙述者称之为可信的,反之,我称之为不可信的”。

4、其他分类

(1)托多洛夫:

A、叙述者〉人物。叙述者比人物知道的多,更确切地说,叙述者能说出任何一个人物无从知晓的一切。

B、叙述者=人物。叙述者只限于说出人物所知晓的。

C、叙述者〈人物。叙述者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

(2)热奈特:

A、无焦点:或零度焦点,可外可内,无所不至,是一种自由叙述,古典叙事作品多属此类。

B、内焦点:a、固定式,一切都通过一个人物的眼睛和心灵。b、移动式,《包法利夫人》的焦点人物依次是:查理——艾玛——查理;司汤达作品中的焦点人物更是不变变换。c、多焦点,如书信体小说。

C、外焦点:客观呈现,如海明威的一些短篇小说,几乎完全是的对话和简洁的动作。

(3)克利安斯·布鲁斯与罗伯特·潘·沃伦:

(以上未注明的各派观点可参见热奈特的《叙事话语·叙事语式》,引自冯黎明

等编《当代西方文论批评主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4)鲍·托马舍夫斯基:

A、抽象叙述:作者无所不知,乃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B、具体叙述:第一人称,全部叙述都随叙述人的内心感受过程来进行。

C、混合叙述。(《情节和情节分布》)

(三)叙述者与叙述时态(tense)

1、“传说小说用的都是过去时,暗示叙述者了解整个故事并能做出全面判断。”(戴卫·洛齐《小说艺术》,作家社,1998)

2、现代小说(如意识流小说)则往往采用现在时,叙述者完全消失,由人物取代了他。(热奈特《叙事语式》)

(四)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

叙事作为一个完整的活动和过程,是作者、叙述人、人物和读者四者之间的对话,四者相互之间都构成一对矛盾关系,四者相互之间都构成一对矛盾关系,在认识、道德、审美诸方面或对立或同一,变化不一。因为它们相互关系的变化、距离的远近,影响着阅读的难易、左右着叙述的效果。(参考《小说修辞学》)

1、作者

这里的作者主要指作者的第二自我,隐含的作者。

(1)在作者闯入(the intrusive author)的叙事中,作者和叙述者的声音(voice)——态度、口吻——是一致的,甚至是一体,可叫作家叙述者。

(2)在第一人称或有限制的第三人物叙述中,作者和叙述者无论在身份上还是思想上都不能混同,有时二者距离甚远,这种叙述者即布斯所谓不可靠叙述者(the unreliable narrator)

2、叙述者

叙述者是作家的代言人,他可以是故事与人物的旁观者,也可以是见证人、知情者,还可以是事情的参与者——或主角,或配角,这几种情景造成叙述者声音有高低、与人物及故事的距离有大小。

(1)在独白(monologue )式的叙述中,只有一种声音,或众多人物的声音都统一于一种声音,叙述者的声音。也就是人物体现出来的意义与叙述者的思想一致。

(2)在对话(dialogue)式或所谓复调(poly phony ,n. polyphonic ,a. )式叙述(巴赫金观点)中叙述者的声音与人物(主人公)的声音不协调、

有矛盾。实则是叙述人(进而是作者)自身的矛盾之体现,一方面否定人物,一方面同情人物,思想感情很复杂。

3、人物

只要是一个塑造的形象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仿佛就获得了一个“人”的生命,具有了人的心理、精神和本质。他可能是作者所理想的、叙述者所赞美的,读者所向望的,也可能相反。他也可能是叙述者所否定的,而作者所肯定的,读者所认同的,也可能相反。他还可能是作者和叙述者都褒扬的,而读者却贬抑他,也可能相反。

4、读者(reader,accepter)

叙述是一种双向运动,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没有读者,没有读者反应,严格地讲,叙述就没有完成。因此,作者在创作叙事作品之时,或叙述人在讲故事之际,心目中已有个读者在,这就自然地注意给谁讲、谁会听的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叙述方式、调动各种叙述技巧,以适应读者,可以说,在本文或叙述中已经隐含了一个读者。这种作者还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那一些众口难调的读者们,而是一种“理想的读者”(the ideal reader),也可叫“隐含的读者”(implied reader)(或译“暗含的读者”、“潜在的读者”)。中国话本、拟话中的“看官”即此,最理想的读者是“知音”,是能了解和理解作者本心和真意的人。但现代意义上的读者应该是有主见的人,一个能动的主体,他有认同和不等同叙述者或作者的意见和观点的自由,他可以不顾叙述者或叙述者的态度和见解对故事和人物做出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他可能、可以对作品进行误读。当然,这种误读是有条件的,不能完全抛开作者的意图和本文的意义,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的理解和阐释。

关于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方法

关于叙事性散文的教学方法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2.理清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1)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因此,教学叙事性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感受人或事的形象。 语言文字指的是对表现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感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朗读。要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落实朗读训练,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出现在课堂上;提高朗读效率,使学生每次朗读都有一定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而为阅读欣赏作好铺垫。 (2)理清作者的思路。 ★意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路分类:纵向思路、横向思路。 ★理清作者的思路方法:从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入手。 有的可按时间来分,如《一定要争气》 有的可按故事发展的阶段来分,如《飞夺泸定桥》 有的可按事件的性质归类来分,如《李时珍》 有的按空间位置的转换来分,如《海滨小城》 有的可按总分关系来分,如《威尼斯的小艇》 ★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 一是借助审题、释题。结合课文,举例说明:《观潮》。 二是抓关键词。结合课文,举例说明:《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堂练习:【文字案例4】 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理清本文作者的思路。 (3)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小学生学习语言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怎样的? 低年级:应把识字和词句的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句要多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回答回答、复述等活动中,运用这些词句,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中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叙述和描写的。 高年级: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抒发情感的,从中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叙事性作品

第十章叙事性作品 语言的再现功能和表现功能,在文学活动中表现为叙事和抒情两种类型。 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叙事性作品,如小说、戏剧及一些记叙类的散文(文学传记、报告文学)。以抒情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叫它是抒情性作品,如诗。也有中间状态的,如叙事诗,诗剧(如中国古代戏曲)。 第一节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narratology) 传统的文学理论,如欧洲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中国刘知己的《史通、叙事》、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李渔的《闲情偶寄》、刘熙载的《艺概·文概》,对叙事性文学的研究偏重或集中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即注意“写什么”。 二十世纪从西方开始,叙事学空前发展,其特点是用共时语言学的方法或系统的方法寻找抽绎叙事性本文深层的“普遍语法”,注重叙述的方式等,即“怎样写”。(结构主义)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narration),最一般的意义。通俗地讲,即讲故事(the telling of a story)。文学的叙事有其特殊性,主要的是,文学所叙之事非“事实”或“实事”之“事”,乃虚构之事。叙事不等于记事。再则记事或可“草草了事”,即可粗略记述,史书之记事的目的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而文学之叙事要曲尽其妙(汉字“叙”字即有“次第”、“端绪”、讲述等义,说明叙事须分条析理、井然有序),引人入胜。金圣叹: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水浒》七十回中许多事迹,须者是作书人凭空造谎出来的。”“但写来便若真有其事而亲临其地者。” 因此,文学的叙事是用语言虚构的事件。 特征: 1、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的行为、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及其结果。 2、文学叙事中的事件是语言虚构出的事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但必须合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叙事性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解题指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叙事性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解题指导 【导语】 要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解题步骤】 1.要分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2.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3.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4.要搜寻标志性语言,筛选出有效信息。所谓标志性语言,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甸、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5.最后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信息,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信息。 解题技巧】

1.事件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涉及事件的叙述性文字进行概括。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陈述的对象是人还是物,然后思考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如果是人,可采用“谁+ 干什么”的句式,如果是物,可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 2.主旨概括类。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记叙文的主旨是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解题时可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筛选信息,也可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来获取信息。这类试题文体不同,概括的方法和语言表达习惯也不一样。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对人物的肖像、细节、心理、语言和行动等作具体分析,概括出中心。如果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可通过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出中心。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可根据所描写的景和物的特征以及作者赋予它们的意义概括中心。 3.思路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写文章的思维活动过程,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应从不同的体裁入手。以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从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入手把握线索,概括思路。以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根据文中交代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发展的关系,来理清文章的脉络 4.形象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对文章记叙的事件进行提炼,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_807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一、引言 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为载体,生动具体的写实为表现手法来叙述事情的功能,与其他写作文体不同的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比较抽象,侧重于反应客观世界的虚拟事物为题材内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叙事性文章,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效果,成为教学重点。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还能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的文学素养。 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构建多元模式的课堂 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工作现状,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作品的比例较大,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单一。老师因材施教根据文章的不同文体展开教学,树立正确文体意识,理解文本,明确教学方法和目标;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按照科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流程,通过渗透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

读鉴赏水平;构建多元模式的教学课堂来,营造情景和氛围,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提高感知,概括核心 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脉络,概括重点。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取叙事文章六个基本要素概括总结;或者通过填写文章六个基本要素内容来概括,同时注意语言表达与组织,对于文章主要情节要稍重点概括。 2.引导正确阅读能力,提升鉴赏和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文章通常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重点,通过对事情的描述和场景的刻画来烘托人物形象。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谨记叙事文章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通?^文章的细节来感悟理解人物的表现特点。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将相和》这篇叙事作品,通过细节描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方式。具体细节描写如:“有一天,

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 第七讲叙事性作品(上) 主要内容旨在分析叙事性作品的特点.旨在分析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叙事性作品是"叙事"这一叙述活动的产物.性作品是"叙事"这一叙述活动的产物.分析叙事性作品就是对这种叙述活动全过程的分析.具体从三个层次: 过程的分析.具体从三个层次: 分析叙事性作品的三个层次A,叙述内容(story),叙述活动与社叙述内容(story),叙述活动与社), 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是从叙事话语的内容中分析外部世界的事物进入文学话语后的形态特征.语后的形态特征.B,叙述话语(text),对叙述文本形式特叙述话语(text) (text), 征进行分析C, 叙述动作(narrative),叙事作为活叙述动作(narrative) (narrative), 动的特征进行分析传统的西方叙事理论亚里斯多德《诗学》虚构/真实, 亚里斯多德《诗学》:虚构/真实,情节贺拉斯《诗艺》贺拉斯《诗艺》:人物类型布瓦洛:理性节制情感, 布瓦洛:理性节制情感,类型化人物狄德罗: 狄德罗: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黑格尔: 黑格尔:性格是现代艺术的中心恩格斯: 恩格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传统的中国叙事理论特点:作品的社会内容,以人物,情节, 特点: 作品的社会内容, 以人物, 情节, 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环境三要素为中心.毛宗岗评点《三国》毛宗岗评点《三国》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张竹坡评点《金瓶梅》金圣叹的《水浒传》西厢记》金圣叹的《水浒传》,《西厢记》评点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当代"叙事学" 当代"叙事学"理论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法国结构主义思潮.主义思潮.特征: 特征: 立足于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化理论; 注重文本及其结构,注重叙事作品的共性.注重文本及其结构, 注重叙事作品的共性第一节叙事的界定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是什么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是什么? 汉语的本义就是过去的事" 英语中的"故事" "过去的事".英语中的"故事"(story)一词有一词有历史" 史话"之义, "历史"或"史话"之义,故事的这种过去时态性质表明它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性质表明它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通过神话,史诗,英雄传奇, 通过神话,史诗,英雄传奇,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等种种故事形式,人们记忆并传播着一定社会事等种种故事形式, 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涵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涵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 ①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情感意义的意义价值的价值事件过程的意义过程的价值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②叙事的方式是话语的虚构.叙事的方式是话语的虚构.人物存在于叙事世界内,而不是之外.人物存在于叙事世界内,而不是之外.符合生活逻辑感情逻辑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构成: 叙事的构成: 1,叙述内容:即讲述故事,包括事件,人,叙述内容:即讲述故事,包括事件, 场景; 物,场景; 2,叙述话语:既呈现故事的陈述语句; ,叙述话语:既呈现故事的陈述语句; 3,叙述行动:即叙述本身,叙述人怎么说, ,叙述行动:即叙述本身,叙述人怎么说, 谁在说,以什么方式说等.谁在说,以什么方式说等.倒叙插叙顺叙按照历史先后逻辑,情感逻辑按照历史先后逻辑, 武松打虎故事的精彩与其说是武松做了什么,不如说是叙事人讲了什么.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 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 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

叙事性散文阅读知识讲解

散文阅读练习 NO.1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叙事性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练习NO.1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读中学写——叙事性作品倒叙、插叙的妙用

读中学写——叙事性作品倒叙、插叙的妙用 (教学过程) 一、以顺序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平时遇到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开头会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然后介绍事情的经过,最后告诉我们事情的结果,或者表达对事情或人物的感受和看法。同学们,这样的写作方法叫什么呢?说得对,这样的写作方法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事情,也叫做顺序。 二、课文为例,了解插叙的用法、作用与注意点 1、过渡:其实,叙述事情的方法还有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同学们介绍叙事作品中倒叙、插叙的妙用。 2、课文实例,了解插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棵神奇的柳树。文章以平常而又神奇的的第一感受起笔,而后又描写了青海高原柳树的独特形象,接着作者又通过猜测与想象,演绎了这棵柳树在风雪雷电中顽强生存的强大生命力。 提问:但是,我们在文章第八自然段发现一个有趣内容,作者这一自然段中用一定的笔墨插入描写了家乡的灞河柳树,同学们知道这种写作方法是什么吗? 回答:是的,这种写作方法叫插叙。 3、插叙的定义和作用 提问:那么什么是插叙呢? 回答:插叙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的叙述方式。 提问:那么,在文章中运用插叙有什么好处呢? 回答:我们还是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来谈谈。在这一段话中,作者插入描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名冠古今,告诉我们家乡柳树让作者自豪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是描写了灞河柳树易存活、生长快的特点,和青海高原柳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指出了二者在“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上的差距,进一步突出了青海高原柳树的生命力顽强。 提问:那么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这篇课文中的插叙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回答:是的,这里插叙的作用就是用灞河柳树对青海高原柳树起衬托的作用,有助于刻画青海高原柳树的形象,使高原柳树的形象更生动完整,突出了生命力顽强的这个品质。 4、运用插叙的注意点 引入提问:当然,插叙的作用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平时阅读、作文的时候多加揣摩,善于运用。那么在运用插叙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回答:老师告诉同学们,运用插叙的时候要符合文章的需要,很自然贴切地插在关键处。插叙的内容应该与主要情节或中心思想有关。另外插叙的部分要有过渡,内容要适当不宜过长。最后要注意插叙完要回到原来的叙事线索上,自然衔接。 二课文为例,了解倒叙的用法、作用与种类 过渡:讲完了插叙,那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介绍一种叙述方法,叫做倒叙。

记叙性散文阅读练习

初三记叙性散文阅读训练 (一)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2007年佛山中考)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接着,我的饭量迅速减少,不久,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一直到了县城。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想哭。 树林里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拿出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过了会儿,父亲变戏法似的从沙子里扒出一个花生来。这是农民收割遗留下的。父亲说这么大的沙滩,再翻找一遍至少能装满一个麻袋。父亲剥开花生,露出粉白的仁,递给我。我放进嘴里,轻轻一嚼,由于沙子的烘烤,竞格外的香甜。 我们拣了截树枝,不停地在沙土里翻拣着,果真找到了不少花生,品尝了一顿天然的美味。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面越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了。”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竞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我默然无语。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比如落榜后该怎么走,比如理想的院校未录取该怎么办。我有了思路,心中渐渐踏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防护堤没了,花坛和草坪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一股沟汊,两股沟汊……蜿蜒着,交汇起来。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吧” 我使劲地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我被第一志愿录取了,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1.请概括小说中“父亲”的主要性格特征。(2分) 12.小说描述了“我”陪父亲到乡下转转的两件事,从中“我”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第一件事的启示:

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如何感受人物形象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这一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启迪学生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极好载体。它或哀转缠绵、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它刻画的各色鲜活的人物牵动着读者的神经,让人爱恨交加;它或独特、或震撼的环境常常能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叙事性作品主要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这些饱含情感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支撑了作品。因此,在阅读中只有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感悟,才能走进人物心灵,感悟作品赋予人物的丰富思想内涵,以此读懂作品,对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意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想让学生读懂叙事性文学作品、会读此类文章,得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感悟却存在诸多问题,究竟应怎样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从而走进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意蕴的世界呢?笔者就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策略。 一 问题:粗略化 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常被贴以“伟大高尚”的标签,或被冠以“对什么的爱”等笼而统之。而对伟大高尚的感受、对爱意丰盈的感悟,却是苍白而空泛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阅读“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即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但这仅是初始阶段,而在阅读实践中,如止步于此,又怎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厚重?如经典之作《“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王熙凤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精明干练”都是题中之意,但如不细细咀嚼其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衫一裙、一举一动,就不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亦不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精髓。 实施策略:关注细节  深刻感悟 “听其言,观其行。”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在小学阶段的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因此,阅读时应将目光聚焦于对人物描写的细节。 形象的外在表现――肖像。俗语有云,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虽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但“沉甸甸的父爱”却熠熠生辉;《一面》中,鲁迅先生虽然“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抖擞的精神却激励人心;《闰土》中“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让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均源于这精妙的外貌描写。 形象的准确传递――语言。俗语有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泄露”其心灵的秘密。《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彩色的翅膀》中小高无比自信的言语:“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坚定地表达出了小高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坚定志向。真实的心声流露让人物形象愈加鲜活。 形象的具体外显――动作。俗语有云,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伸出两个指头”、一次又一次失望、焦急、生气地“摇头”,将一个行将就木都还吝啬至极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景阳冈》中,一连串浓墨泼写的打虎动作,使武松成为了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英雄典型。

对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指导

对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指导 发表时间:2016-05-19T15:49:31.2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40期作者:江洁 [导读] 深入来讲,是通过把握文章当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来明晰文章中蕴含的深意。这里主要通过四点来指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江洁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266100 摘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决定了一定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今天着重对叙事性散文的定义、常用表达方式以及表现手法进行阐述。深入来讲,是通过把握文章当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来明晰文章中蕴含的深意。这里主要通过四点来指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其次总结出基本的六种线索设置,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抓住作者写人叙事的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立意。 关键词:叙事性散文人物线索立意 众所周知,阅读在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占据了无比重要的地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弱。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接触到的文学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和少量的戏剧。我们今天就散文当中的一类——叙事性散文的阅读对学生加以指导和点拨。 叙事性散文是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了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了饱满的感情。 它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其中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而叙事性散文当中的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抒情就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 在叙事性散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等。这是叙事性散文的基本常识。那我们如何才能读懂叙事性散文,抓住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明晰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呢? 首先,因为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抽象的,如“勤奋”、“深沉”、“幽默”等这样的词都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但是怎么算勤奋、与谁相比勤奋、勤奋到什么程度,却不好理解;与之相反,人物的言谈举止、相貌穿戴却形象可感,所以,叙事性作品当中一般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肖像语言的描写来表现和刻画人物。 同学们对于这样的题目一定不会陌生: 1.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性格特征。 2.请简要分析××的性格特点。 3.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4.文中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试简要分析。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我们首先要通过对人物具体的形象概述来抓住人物的外在特征(人物的外貌、衣着、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进而去把握人物的内在特征(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思想变化、命运变迁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形象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1.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小说精心设置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3.通过典型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分析人物形象。 4.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不同人物在相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通过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做到“言之有据”。 总之,阅读叙事性散文,要善于从有形的人物作为中、细节描写中、环境表现中概括出其抽象的性格特点,并分析其性格特点。做到这一点,就像是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其次,要抓住作者写人叙事的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如果说人物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线索就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缀玉联珠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叙事类散文的线索设置通常是这样的: 1.以实物为线索。如萧乾的《枣核》一文,用“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内容可分为“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等几部分。 2.以人物为线索。即按照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线索。如《最后一课》中就是以小弗郎士的见闻为线索。又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 3.以事件为线索。有些文章的事件本身就是线索,如《社戏》一文就是以“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这一事件发展为线索的。 4.以时间为线索。如《登上地球之巅》。 最后,无论鉴赏哪种类型的散文,都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之妙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叙事性散文更是如此,它表面看通篇是在写人叙事,而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往往集中表现在某些句子里,即“文眼”里。我们阅读时只有找到这个“文眼”,才能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和要义。“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确定了文章的线索,找到了全篇的文眼,一篇文章的全部已了然于胸,再做任何习题又怎会无往而不胜呢?

艺考叙事性散文的范文

艺考叙事性散文的范文 常用叙事散文写作格式 1.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地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地倒叙,如《.火刑> 、《.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地,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地,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2.领悟式。 本式地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地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地道理。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 本式地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怅然而归地途中,细细想来,今天确实有所得,从同学的.行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难地道理,这是买不到的.生活教科书啊这一式往往可以别开生面地立出新意,开人眼界。 使用这一式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意外之事地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决而不行地程度,不然放弃本来要做地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办完再回到去办甲事上,从甲事未办成地失中寻得,应感情细腻而真实,自然合理! 4.悬念式,也叫溯因式. 本式地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试>!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才气过人,而复试为什么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是设置悬念,造成疑问!于是苏林教授决定去探个究竟。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陈伊玲的.精神.这是探因的.过程.原因找到了,原来她为救灾,不顾自己明天就将考试的.处境,宁肯失去个人地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疑问排除了,陈伊玲的.品质也突出了。 使用本式的.首要问题是开篇的.悬念,一是悬念设置要自然,结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悬念要能带动全篇.

叙事性作品 教学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 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述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上必然也有不同之处,这节课着重谈谈小学课本里叙事性作品的教学特点。 什么是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述和描写人物和事件为主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人物、环境、情节是叙事性作品的三个要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作品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写人、记事的以外,一些写景、状物的散文都归到叙事性作品这一类中,因此,叙事性作品占的比重很大,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龙头”。 例如: 写人——《黄继光》、《月光曲》 叙事——《惊弓之鸟》、《可贵的沉默》 写景——《燕子》、《美丽的小兴安岭》 状物——《翠鸟》、《荷花》 《语文课程标准》对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要求: 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和事件,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一,观其貌。 所谓的“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 第二,寻其味。 所谓的“寻其味”就是让学生潜心会文,自然涵咏于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这是一个学生与文本反复耦合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和发挥自己那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咀嚼玩味,反复吟咏文本的语言,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 第三,悟其道。 所谓的“悟其道”就是学生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的深层次的契合,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它是一种瞬间的顿悟,学生在这一瞬之间不仅体味、把捉到了文本微妙至深的情趣和意蕴,而且也实现了对文本“最高灵境”即对“道”的把握。这个“道”从人文性的层面来看,是指文章所有传达的一种生命意义,这种生命意义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工具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是指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语感经验变得丰富,言语智慧变得灵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顾名思义,就是写人记事,以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为目的。叙事性散文比较灵活,不要求像小说一样具有那么严密的故事逻辑,可有叙可有议,可以有比较大的时空跨越性与内在描述空间,当然所描写的人物也可以只是性格片段的展现。 首先,在选材上最好取自于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所选取的素材一定要是触动自己的真实感情的,不是那些随风而逝的过眼云烟,而是自己情感沉积层中久久不能磨灭的那些人和事。生活中无一人,无一事,无一物,不可入文字,事不论大小。我们不能乞求每个人都有生死离别的生活阅历,毕竟我们的年龄决定了我们触摸沧桑的可能性,在这里考官想看到的是考生的真性情。考生要尽量地做到所选事件的典型,要做到小中见大,小而精彩。高尔基说:“采取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的典型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 其次,在散文叙事语言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朴素,不卖弄、不堆砌,要形象、具体,即如鲁迅谈“白描”时所说,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就要求我们遣词用句的凝练,删除一切多余的东西、一切可以不说的东西,只保留非说不可的东西。散文的文字运用要直接、简单,但要保留文字传达后巨大的情感空间和人生感叹。朴素而又流露着真情实感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这永远是真理。 再次,还要注意细节的刻画。这里所说的细节主要指人物的神态刻画、动作的刻画、周围环境的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描摹等。比如这样一段文字:远远的看见前面一个蹒跚的身影摇摇晃晃的趱行着,走近了,方看清原来是母亲。母亲佝偻着身子,本来就瘦小的身躯缩成了一团。身上、脸上缀满了泥巴,也不知在路上摔了几跤。刚才被汗水打湿的头发现在让雨水冲洗的有些凌乱,一绺绺地搅和在一起,发梢上滴落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这样的细节描写,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心底情感潜流的外在体现。它在文中已经不仅仅充当叙事的角色,而在传达某种情感的张力。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意思是文学中创作的人物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长时间的观察和洞悉。总之,要写好一篇散文离不开对生活原生态的细致观察。 一般的叙事散文考试题型: (1)人物类:《伴侣》、《出租汽车司机》; (2)环境地点类:《那个多雨的夏天》、《候车室》; (3)物件类:《窗》、《老井》; (4)学校题材类:《同桌》、《我的老师》; (5)事件类:《广告风波》、《冤家路宽》; (6)特殊题型:《不敢看你的眼睛》、《高处不胜寒》,诸如此类。 常用叙事散文写作格式 1.倒叙式。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

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如何感受人物形象.doc

2011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 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 向往、同情等感受” 。在这一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叙事性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启迪学生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极好载体。它或哀转缠绵、或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 它刻画的各色鲜活的人物牵动着读者的神经,让人爱恨交加 ; 它或独特、或震撼的环境常常能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叙事性作品主要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这些饱含情感的生动鲜明 的人物形象支撑了作品。因此,在阅读中只有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感悟,才能走进 人物心灵,感悟作品赋予人物的丰富思想内涵,以此读懂作品,对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意图有 更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想让学生读懂叙事性文学作品、会读此类文章,得将人物形象的丰 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人物形象的具体 感悟却存在诸多问题,究竟应怎样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从而走进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意蕴的 世界呢?笔者就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策略。 一 问题:粗略化 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常被贴以“伟大高尚”的标签,或被冠以“对什 么的爱” 等笼而统之。而对伟大高尚的感受、对爱意丰盈的感悟,却是苍白而空泛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阅读“观文入情” “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观” “瞻”表示的 是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即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 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但这仅是初始阶段,而在阅读实践中,如止步于 此,又怎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厚重?如经典之作《“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王熙凤 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精明干练”都是题中之意,但如不细细咀嚼其一言 一语、一颦一笑、一衫一裙、一举一动,就不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 亦不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精髓。 实施策略:关注细节  深刻感悟 “听其言,观其行。”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在小学阶段的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和盘托出。因此,阅读时应将目光聚焦于对人物描写的细节。 形象的外在表现――肖像。俗语有云,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 出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虽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但“沉甸甸的父爱”却熠熠生辉 ; 《一面》中,鲁迅先生虽然“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但抖擞的精神却激励人心 ; 《闰土》中“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 外貌,让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均 源于这精妙的外貌描写。 形象的准确传递――语言。俗语有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泄露”其心灵的秘 密。《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 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彩色的翅膀》中小高无比自信的言语:“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坚定地表达出了小高热爱海岛、扎 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坚定志向。真实的心声流露让人物形象愈加鲜活。 形象的具体外显――动作。俗语有云,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伸出两个指头”、一次又一次失望、焦急、生气地“摇 头”,将一个行将就木都还吝啬至极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景阳冈》中,一连串浓墨泼 写的打虎动作,使武松成为了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英雄典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