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的教学设计

C.在水平路上推着自行车前进时人对自行车做了功;

D.行车吊着工件水平匀速运动时,吊绳的拉力对工件做了

功。

那么,高中物理中功的概念与初中有什么不同?

比较知道,主要是用“位移”代替了“距离”,用“发

生”代替了“通过”。

那么,高中对功的计算是否跟初中也有不同呢?这就

是我们要探究的主题二。

中讲“通过”的距离。

3.通过分析、讨论、归

纳,认识做功的两个必

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

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二:如何计算功的多少?

1.如果力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该如何计算功的

多少呢?

展示问题一: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移动的

位移为s,如图所示,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W=Fs

2.如果力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致,而是成某一夹

角,又该如何计算功的多少呢?

展示问题二:物体m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的作用下,

沿水平方向向前移动的位移为s,如图所示,求力F对物体

所做的功。

3.展示学生的推导结果,点评、总结,得出功的定义式。

W=Fscosα

即: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

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单位:F( N)、s

(m)、W(J)。

请看一个问题:

例2:在如图所示四种情况下,物体都是在大小相同的力F

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相同的位移s,且θ>α,则力F

对物体做的功()

(1)μ=0 (2)μ≠0(3)μ=0 (4)μ≠0

A. W1>W2;

B. W1=W4;

C. W1>W4;

D. W2>W3

在(4)中,摩擦力做的功怎么求?是正值还是负值?

可见,功有正、负之分,正功和负功又有何区别呢?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题,根据功的概念独立

推导功的计算公式。

在问题二中,由于

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成一夹角α,可

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把F

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

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

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

F2,如图所示:

据做功的两个要素可

知:分力F1对物体所做

功F1s,分力F2的方向跟

位移方向垂直,对物体

不做功。所以,力F所

做的功为:

W=W1+W2=W1

=F1s=Fs cosα。

2.体会:①功是标量、

过程量;②F一般为恒

力,可以是一个力也可

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但

要求这个合力也是恒

力,若是变力,公式就

不能直接应用;③S为力

F作用时物体所发生的

位移,不一定是力的方

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主题三。向上的位移;④要计算

功只要找F、S和α就可

以了,不必考虑物体是

做怎样的运动。

分析讨论,深化理解

三:正功和负功有何区别?

1.从数学的角度讲,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

围是0°≤α≤180°,在这个范围之内,cosα可能大于0,可能

等于0,也可能小于0,因而,功W也就可能大于0、等于

0、或小于0,这就出现了正功和负功。从物理的角度讲,

正功和负功有什么不同呢?

请看教材:(三种方向的力分别作用在物体上的图片)

2.教材上图7.2—4,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重力和支持力

对小球是否做功?

3.教材上图7.2—5,人用绳子拉小车前进时,图中绳子拉

力的方向跟速度成怎样的角度?拉力对车做什么功?

4.教材上图7.2—6,人逆着小车运动的方向用力拉小车,

拉力与小车速度方向成怎样的角度?拉力对小车做什么

功?

正功的意义是:力促进物体运动,是动力;

负功的意义是:力阻碍物体运动,是阻力。力对物体

做了负功,也可以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总之,功的正负表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效

果。

例如:在前面的陨石“砸了一个大坑”的现象中,陨

石“砸”地面的力对地面做了正功,地面对陨石的作用力

对陨石做了负功,也可以说成是陨石克服地面阻力做了正

功,正是地面对陨石的这个阻力,阻碍陨石的运动,才使

得陨石很快停止运动。

以后,我们还要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讨论正功和负功

的意义。

上面所求的都是单个的力对物体做的功,如果有多个

力对物体做功,这多个力做的总功又该怎样求呢?下面我

们来探究主题四。

1.认真阅读教材,思考

老师提出的问题。

①当α=π/2时,cosα=0,

W=0。力F和位移s的方

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表示该力对物体的运动

快慢没有影响;

②当α<π/2时,cosα>0,

W>0。这表示力F对物

体做正功,它将对物体

的运动起推动作用;

③当π/2<α≤π时,cosα

<0,W<0。这表示力F

对物体做负功,它将对

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

用;

发散思维,尝试应

四:如何计算合力的功?

1.展示问题三(拓展问题):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拉力

F1的作用下,水平向右移动位移为s,求各个力对物体做的

功各是多少?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是多少?物体

所受的合外力是多少?合外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1.思考问题,部分学生

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

2.比较各力做功的代数

和与合外力所做的功,

得出相应的结论:合外

力的功等于各分力的功

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归纳。

的代数和。

任务驱动,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以教材P110例题(见图7-7)为例,我们看一下,哪些力

做功?哪些力不做功?其中F1做的功为多少?

(先求合力后求功;先求各力的功后求功的代数和)。

学生思考①物体受到哪

些力的作用?②分析哪

些力对物体做功?做正

功还是负功?哪些力对

物体不做功?回答老师

提出的为什么。让学生

在问题解决中理解物理

知识,掌握物理原理,

这种任务驱动式课堂小

结,有利于促进知识内

化,提升学习品质。

板书设计

§7-1 功

一:怎样才算做了功?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有力F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s。(F和s具有同体性、同过程)

二:如何计算功的多少?

1.公式:W=FScosα,α是F、s正向间的夹角,且F一般为恒力。

2.单位:F(N),s(m),W(J)。

三:正功和负功有什么不同?

①当0≤α<π/2时,做正功,是动力

②当π/2<α≤π时,做负功,是阻力

③当α=π/2时,不做功,不影响运动快慢

四:如何计算合外力的功?

合外力的功等于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