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诗歌

学写诗歌
学写诗歌

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2、能力目标:能写作现代诗。3、德育目标: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

教学难点:利用意象表情达意。

四、设备教具:多媒体教室,CAI课件。五、教法设计:注重启发,调动学生思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其中CAI课件背景音乐贯穿整节课,音量根据需要调节);通过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

五、学法指导:利用学生已有的诗歌知识、根据高中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指导学生通过感受、思考、归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零星认识上升为系统把握,由知识上升为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1、请卢祝优同学配乐朗诵自己的诗作《我》(见附录1)。课件播放:背景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展示图片百花盛开的春天、扬帆的小船、小鸟自由飞翔于森林、带露的蓓蕾……2、引导:这是卢祝优同学写于周记中的一首小诗,同学们听了以后是不是也想拿起笔来抒发自己激情呢?或许你会问:怎么样写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诗。3、课件播放:课题、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见“知识目标”)。

(二)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的特点:

1、运用意象表情达

(1)讲话:我们学习诗歌时,已经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意象就是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的结合。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才能避免平铺直叙,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2)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表现作用。①课件播放: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见附录2)引导归纳: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细节使意象鲜明突出。②课件播放: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见附录3)引导归纳:一组或一串意象表现丰富的感情。

(3)练习,启发学生掌握意象的特点及运用:①如果要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落泊的寂寞的状态、因为某原因放弃写作等,可以选择怎样的意象来表达呢?请将题中左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学生口答然后明确)课件播放:用线将左边的思想感情与右边的意象连接起来:②讨论然后分组抢答:表现大城市街道的喧嚣,可选用哪些意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红绿灯、嗽叭、车铃、霓虹灯、商店里狂吼的流行歌曲、斑马线上提心吊胆的人群……③练笔:选用一个意象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反映某种社会生活。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点评好中差作品三篇。

(4)小结:判断诗作有无诗意,关键看有无运用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意,这也是这所以称散文诗为“诗”的根本原因。同学们如果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叫帮“诗”了。

2、语言讲究韵律,增强诗歌的音乐性: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增强表达效果(1)启发:要将诗写得更好,还需要掌握其它一些技巧--讲究点韵律(包括节奏和押韵)和特殊的艺术手法。(2)引导学生注意诗歌韵律的一个方面:节奏。①播放课件:配乐朗诵徐志摩《沪杭车中》(见附录4)。引导学生欣赏:该诗一顿或两顿的居多,节奏显得急促,很好地表现乘车看到的景物快速多变的特点,表现诗人由此引起的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归纳:诗歌节奏要符合感情节奏。②播放课件: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见附录5)。思考:后两行为什么要分行?引导理解:合符上文第每行顿三次的停顿;还可提高抒情速度。归纳:节奏要符合内部停顿。(3)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的另一个方面:押韵。①提问:诗歌押韵有什么作用?明确:押韵有利于音韵美。②引导:诗歌的押韵除了起到音韵和谐的效果外,还

影响诗歌的内容。课件播放:朗诵李清照的《声声慢》、普希金的《致大海》。(见附录6)学生思考:各押什么韵:表达感情的效果如何:引导明确:前者押“”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现作者凄婉的感情。后者押“ang”韵,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归纳:押韵影响诗歌的内容。(4)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艺术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简略介绍呼告、排比、反复、对偶、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引导学生根据写作内容选用。

(三)总结课件播放:(本节内容归纳)(见附录7)

(四)作业:写一首现代诗,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反映社会生活。

(五)我

我是一个过路人,

拿一段最真最美的青春作为路费;

我是一艘刚起锚的船,

扬起心灵的风帆驶向人生的彼岸;

我是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鸟,

初次穿梭在名叫生活的森林;

我是一枝能耐寒的花骨朵,

正准备绽放在豆蔻梢头青春无价,

过路人无悔,心灵真诚,彼岸终将到达,

小鸟自信,森林终会更美,花朵坚强,定要怒放梢头!

教学反思:

诗言志,诗歌是用最精炼的语言传递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先大量阅读诗歌,亲近诗歌,然后在积累语言,让学生能够有所感悟,能用恰当的语言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体学e.e.cummings诗歌分析

Analysis on (E. ec) um! Mi, n, g-s' poem: r-p-o-p-h-e-s-s-a-g-r r-p-o-p-h-e-s-s-a-g-r r-p-o-p-h-e-s-s-a-g-r Who a ) s w (e loo)k Upnowgath PPEGORHRASS eringint( o- aThe:) l la eA ! p: s a to aThe):l eA !p: S a (r rIvInG gRrEaPsPhOs to rea(be)rran(com)gi(e)ngly ,grasshopper; A possible translation: A grasshopper who we look up now gathering a GRASSHOPPER into leaps: arriving grasshopper rearrangingly become a grasshopper

Introduction E. E. Cummings, born in 1894, was an American poet, painter, essayist, author, and playwright. His body of work encompasses approximately 2,900 poems, two autobiographical novels, four plays and several essays, as well as numerous drawings and paintings. He is remembered as a preeminent voice of 20th century poetry, 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He loved cubism and futurism in painting, while all the achievements he made in other areas can hardly be compared with what he did in poetry. In general, his poem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3 categories: Blues Poetry, which just like the Blues music, utilizes lyric, rhythm and rhyme, and shares some similar themes such as lost love; concrete poetry, in which typographical arrangement of the words is important in conveying the effect and elements of the poem; futurist, which believes that the constraints of syntax were inappropriate to modern life and that it did not truly represent the mind of the poet. Syntax would serve as a filter in which analogies had to be processed and so analogies would lose their characteristic "stupefaction". In his poetry, meter was rejected and the word was the top concern. In this way, he was able to create a now language free of syntax punctuation and full of free expression. Attached to his free and creative way of relating, I would like to give a brief stylistic analysis of his famous poem: "r-p-o-p-h-e-s-s-a-g-r". The examination will deal with phonological, graphological, lexical, syntactical, and semantic analyses respectively. Graphological Features 1)Punctuation E.E. Cummings had a constant love for punctuation, especially in a random way. Hyphens are used to link the randomly spelled letters,which creates an impression of coherence;brackets are used to limit the letters into a certain space, such as (e loo), in order to create an effect of closure which coperate with the phrase of "get into". Exclamatory marks are used to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诗句赏析 一、中考试题回顾 1.2012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②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2.2013年《天净沙·秋思》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3.2014年《己亥杂诗》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15年《望岳》《春望》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5.2016年《蒹葭》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诗歌运用的手段 1、词语:(1)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 (2)名词(意象)、数词和副词。 (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4)表颜色的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借代、互文等。 3、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烘托、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想象、联想)实结合等。 4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三、赏析难点突破 (一)河北中考古代诗词鉴赏篇目(26首) 1.《关雎》 2.《观沧海》 3.《饮酒》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次北固山下》 6.《使至塞上》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行路难》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1.《观刈麦》12.《钱塘湖春行》13.《雁门太守行》14.《赤壁》15.《泊秦淮》16.《夜雨寄北》17.《无题》18.《相见欢》19.《渔家傲》20.《浣溪沙》21.《登飞来峰》22.《江城子》23.《游山西村》24.《破阵子》25.《过零丁洋》26.《山坡羊》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教案

第9课诗歌与小说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1、本节是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二单元第9课的内容。本节主要学习中国的诗歌在各个不同时代存在的不同形式,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也是本单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把本节知识列为理解并掌握的内容。中国的诗歌在各个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从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到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散曲,各有特点,具有渊源的历史。 2 、学好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体会诗歌来源于现实,同时反映现实的特点,培养学生从文学题材中看到历史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特色。 知识与能力:熟记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歌,了解它们各自的文学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知识赏析诗歌,并从诗歌中获取历史信息,认识诗歌是时代的窗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初步感受这一文学形式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以及它所展现的特有的东方文化魅力,建立对中国诗歌反映的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既体现的文化功能的认同感。 (三)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诗歌的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诗歌的史料价值 教学疑点:诗歌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二、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较少受到思维教条的束缚,而且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并获得情感体验。 2、但高二学生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情绪化、简单化和偏执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正确的评价方法并加强引导。 三、教材的解读 总论:诗歌的起源。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体裁。它的起源与人类生活有关。古人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时候,为了减轻疲劳或为协调彼此的动作,便依照劳动动作作出一种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因而形成一定的节奏,这种节奏就是诗歌韵律的起源。另外诗歌的产生也与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在没有产生文字的时候,原始歌谣只能口头创作和口耳相传,只在先秦典籍中记载了几首,现存数量较少。原始歌谣节奏简单明快,在语言上是二言体或四言体的作品,体裁上的最在特点是乐舞诗三者紧密结合,在内容上多反映原始难的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已初现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萌芽。 四、教学手段 本节采用探究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引导为主线。通过设置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点拨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应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手段,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从文体学角度论she中的诗歌成分

从文体学角度论she中的诗歌成分 摘要:歌词作为一种特殊文本,为人所熟知,但不为人所经常分析,本文利用作者的文体学知识,从修辞角度,音韵角度与前景化角度对“诺丁山”的主题曲she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关键词:歌词修辞角度音韵角度前景化角度 1 引言 1999年的电影”诺丁山”中的片头及片尾曲she,其歌词婉转含蓄而又深情款款, 能够给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本论文试图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对其歌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本文将从三个角度,修辞角度,音韵角度与前景化角度展开讨论。前半歌词如下: she may be the face I can’t forget 她,也许是一张我无法忘记的容颜 a trace of pleasure I regret是一屡我所为之叹息的惬意 may be my treasure or the price I have to pay 也许是我的瑰宝或者必定的付出 she may be the song that Summer sings 她,也许是夏日的绵绵短歌 may be the chill that autumn brings 也许是秋日的瑟瑟山风 may be a hundred different things 也许是百般变化的生活 within the measure of the day. 融入了平日 she may be the beauty or the beast她,也许是美女也许是野兽 may be the famine or the feast 也许是贫瘠也许是富足 may turn each day into heaven or a hell 也许会把每天变作天堂或地狱 she may be the mirror of my dream 她,也许是我梦幻的一扇明镜 a smile reflected in a stream 也许是朦胧中透出的莞尔一笑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常见题型。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分析考试说明 在诵读古诗词基础上,对古诗词有赏析能力,主要考查分析古诗词的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哲理、思想内容等,品味古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近三年试卷出现的试题 古诗赏析题: 2014年(4分):《春望》(1)“深”字的妙处。(2)对尾联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015年(4分,结合综合性学习考查)《行路难》(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妙处。(2)作者的感情。 2016年(4分)《望岳》(1)展开想象,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景象。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明确:“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分) 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2分 (1)诗人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意近即可得2分)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写细望泰山。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一、题型归纳 1.寻找意象题。 2.描绘画面题。 3.赏析字句题。 4.体会情感题。 5.表达技巧题。 二、解题方法与规范 1.寻找意象题 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 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典型考题 (寻找意象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分) 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春雨(小雨)、春草(小草) 2.描绘画面题 答题要点: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与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优美表达 典型考题 (描绘画面类) 请描绘出诗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展现的景象?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诗歌与小说 教案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诗言志歌咏言教案 学习目标 目标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诗歌的作用有哪些?《诗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什么是楚辞、汉赋?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请掌握诗歌的作用、《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成和特点。 目标二:唐朝诗歌繁荣。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是什么?时代的变迁如何影响了唐朝的诗风?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哪些? ——请掌握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时代的变迁对唐朝诗风的影响及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目标三:宋词和元散曲是我国古代丰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变迁对词、散曲的风格有何影响?宋词和元散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哪些? ——请掌握时代的变迁对词、散曲的风格的影响,宋词和元散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主干知识归结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歌的产生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在劳作或生活时,为了提高效率和减轻疲劳,或表达喜怒哀乐的心情,常常发出有节奏的呼声,最初的诗歌就诞生在这些劳动号子之中。后来诗歌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2.《诗经》 (1)地位:《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反映的历史信息:西周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他们掌握了知识文化,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当时的统治秩序。《小雅·鹿鸣》中记载了天子宴群臣的盛况,“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表现了宗族间相亲相爱的脉脉温情。当时的平民也往往通过歌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硕鼠》篇中,劳动人民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统治阶级的寄生虫本质,控诉自己身受的苦难:“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关雎》篇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则表现了对美满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3.楚辞 (1)含义: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国都城郢被秦攻陷后,屈原百感交集,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下《哀郢》:“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4.汉赋 (1)产生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2)含义:是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 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3)特点:此时的赋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如司马相如为汉武帝游猎之事作赋:“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干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讴歌

小学生关于爱的诗歌

小学生关于爱的诗歌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生关于爱的诗歌 1、《爱的诠释》 爱的内涵, 如大海般浩瀚, 又如水滴般渺小; 如糖果般甜蜜, 又如黄连般苦涩; 如团聚般欢乐, 又如分别般痛苦…… 不过-- 不管怎样, 爱之花都会在我们身边悄悄绽放。 它, 绽放在温柔的抚摸里; 绽放在默默的祈祷里; 绽放在亲切的问候里; 还战放在伸出的双手里…… 你发现了吗?

你会吗? 感恩 感恩, 是一枚果实, 只有爱之花绽放了, 它才会结出来。 感恩, 藏在母亲节 你对妈妈的一声问候里; 感恩, 藏在上学时 你对老师的一个微笑里; 感恩, 还藏在聚会时 你对同学的一个眼神里…… 它们像冬日里的一股暖流, 慢慢地流进他们的心田, 使他们被冰块覆盖的心重拾温暖。你发现了吗? 你会吗? 回报 回报,

就是一种感恩。 它像暴风雨后的一缕阳光, 能给人温暖和幸福。 回报, 可以是一张满分的试卷, 可以是一杯温热的茶, 可以是一份普通的小礼物, 更可以是三个令人幸福的字眼-- “我爱你”…… 它们可以给每一个爱你的人送去一颗心--一颗感恩的心。 你发现了吗? 你会吗? 2、《感恩》 感恩, 是一枚果实, 只有爱之花绽放了, 它才会结出来。 感恩, 藏在母亲节 你对妈妈的一声问候里; 感恩,

藏在上学时 你对老师的一个微笑里; 感恩, 还藏在聚会时 你对同学的一个眼神里…… 它们像冬日里的一股暖流, 慢慢地流进他们的心田, 使他们被冰块覆盖的心重拾温暖。你发现了吗? 你会吗? 母爱是一缕阳光 是光芒万丈的阳光。 照亮了我们的光辉, 哺育着我们的耀眼, 点亮了我们的未来。 母爱是一座房子 是金碧辉煌的房子。 收藏着世界的万物, 让我们享受无忧无虑, 献给我们舒适的生活。 母爱是一首歌曲 是极其动听的歌曲。

狄兰托马斯诗歌文体学分析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The Force that Through the Green Fuse Drives the Flower” 姓名:沙鑫 课程:文体概论

Abstract Dylan Thomas created numbers of brilliant and profound poems in his short but glorious life, after which analyzing articles are as many as the poems. People tend to analyze purposes, backgrounds and emotions of his poems because of the multi-depth, but stylistic analysis provides a new way to understand this genius and his works in which the way his poems composed in the sense of phonology, lexicology and semantics. Because of his obsession of the theme life and death, The Force that Through the Green Fuse Drives the Flower is a great example that shows his deep thoughts to find out what the essential force is to drive life and death. This article aims to give this poems a well inspection through stylistic analysis which is rarely done by others, hop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can be cognized to this magnificent poet. Keywords:Dylan Thomas; stylistic analysis; poem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 《观刈麦》白居易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请用生动的语言展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描绘的劳动场景,并体会这一劳动场景的作用。 农民在田间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体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月夜》刘方平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春回大地时诗人的喜悦之情。 赏析“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一:这两句运用的主要意象是虫声,又有“新透绿窗纱”补加,运用通感的手法,在声音美之上再饰以色彩美,更给人清新的感觉,于是便美不胜收了。 赏析二:句中“新”包含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有清新之感,又有欣悦之意。 赏析三:这两句写的月夜一角,诗人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

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商山早行》温庭筠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明月、行人足迹、板桥、秋霜,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渲染了凄清、寂寞的气氛,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赏析“槲叶满山路,枳花照驿墙” 诗中“落”“照”二字生动传神。“落”字有落叶归根之意,撩人思乡之情;“照”,“照亮”的意思,点染事物赋情于景。指数的白花照亮驿墙,衬托了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的早”的特点。 .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是对此加以赏析。 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

小学语文描写夏天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7、《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从《忽必烈汗》分析诗歌的文体特征

从《忽必烈汗》分析诗歌的文体特征 作者:于老师来源:日期:未知人气:133 标签: 《忽必烈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代表诗作之一。作者赛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 1834), 天资聪颖, 性格奇特, 健于言谈, 能诗, 善文, 精通哲理, 很小就已经出露锋芒, 青 年时代思想激进, 以后发生了剧变。在与华兹华斯结识后, 曾共同出过诗集《抒情诗歌集》(Lyrical Ballards), 并一起赴德国。柯勒律治有诗才, 而且是一个有见识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诗讲求词藻与节奏, 常以超自然的事物作为题材, 能在神秘的事物中显示出现实的力量。他的《老水手之歌》和《忽必烈汗》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柯勒律治诗歌创作数量不多, 但极富独创性, 所以他对浪漫主义文学做出了较大贡献。 1800 年, 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和柯勒律治一起发表题为《抒情诗歌集》(Lyrical Ballards) 的诗集, 标志着英国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the Romantic Period),自此至1834 年为英国文学史上诗歌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诗人重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诗歌中充满了幻想和想象, 他们重视精神和感情世界, 所以我们称这个时期的文学 为浪漫主义时期。柯勒律治与威廉·华兹华斯和罗伯特·骚赛(Robert Southey)一起被称为英国“湖畔诗人”。但他们三人并未共同创立诗歌派别, 也并非共同做诗, 但他们都长期居住在英国西北部湖区(the Lake District), 所以他们被称为“湖畔诗人”。 《忽必烈汗》是柯勒律治记述他的神奇梦境的一首诗全篇只有54 行。据其《前言》所述: 他从未去过蒙古大草原, 但颇爱阅读像《马可波罗游记》等描绘东方世界的游记。1797 年的一天, 他读了一本《珀切斯游记》, 其中有“忽必烈汗敕命在草原上营造一处豪华宫阙, 并开辟御园, 将方圆三十 里的沃野包括在内??”读着读着, 他沉入了梦乡, 在梦中做诗约二、三百行, 尽情地描述了他在蒙古草原的见闻。醒后, 柯勒律治立即伏案写作, 去追述梦中之诗篇。不料, 刚写下54 行, 却有人来他家中串门儿。待这位“不速之客”走后, 他再去写诗时, 灵感和梦中见闻早已全部消失, 真令他十 分遗憾。尽管如此, 这54行诗以《忽必烈汗》为篇名发表以后, 仍然在英国(后来又在法国、美国)风行一时, 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的人们向往东方文明的指路标牌。一时间, 沙龙中的青年们以会背诵《忽必烈汗》这首诗为荣。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充满想像, 有美的形式, 有感染力, 有永恒的价值, 等等。 诗歌的特点:( 一) 一般说来, 诗不传授知识, 不叙述真实的事件, 不描写真实的人物, 甚至讲故事的在我们常读的诗中也不算多。

7-9年级古诗词赏析

7--9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卷 九年级(上册)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 1、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评析]:描绘了萧瑟肃杀的边塞秋景,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而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豪放苍凉。 1、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并答题。 ①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雁云、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②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 2、选出对《渔家傲》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第9课诗歌小说

第9课诗歌与小说 哈尔滨市第八十八中学于忠伟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节,高二·一班,月日第节,高二·二班 2008年月日第节,高二·三班,月日第节,高二·四班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成特点;了解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著名诗人和作品;了解宋词与元散曲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名家名篇;让学生知道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其流变原因。 过程与方法:结合《硕鼠》、《关雎》等研究《诗经》的特点;结合宋词、元散曲名篇的内容和背景研究宋元文人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经》中对美的憧憬和追求,认识屈原的爱国主义:感悟唐诗反映的唐朝历史的兴衰与沧桑;体会宋元文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愫;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教学难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以及通过明清小说认识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课时:本节教材用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9课诗歌与小说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 2.楚辞:屈原,楚国方言,特点 3.“风骚”——源头 4.汉赋:产生背景,带韵的散文,特点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 1.唐诗:背景;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2.宋词:豪放派:苏辛;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3.元曲:含义 三、明清小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引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明清小说则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创作视野,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犀利批判。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我们先来看《诗经》,请同学们阅读本目教材的前两个自然段,了解一下关于《诗经》的基本情况,然后我们来通过提问来检验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板书:1.《诗经》 《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诗经》共包括305篇诗歌。 板书:1.《诗经》:305篇 这305篇诗歌从出现的年代来看,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 板书: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什么?赋、比、兴指的是什么? 板书: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诗歌的来源分成三个部分。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其中风的部分最具意义及历史影响,请看教材是如何评价的?风的内容丰富,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有的颂扬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请看教材P37《赋、比、兴》的文字阅读框。 同学们学过《诗经》中的哪些篇目? 教材的小字部分摘录了《诗经》中的《硕鼠》、《关雎》中的一些诗句,请同学们阅读欣赏。

小学描写春的诗句

[标签:标题] 篇一:小学阶段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小学阶段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国破山河内,城春草本深。——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二、小学段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 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游曲 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韩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欣赏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下古诗词欣赏含答案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重点词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答案:(3分)C(不应批判。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认识方面的时代局限性,但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一种形式。)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高考题整理

第9课诗歌与小说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2011年题组(备注:无) 2010年题组 1.(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B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2.(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 C.陆游D.辛弃疾 【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2009年题组 1.(2009·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解析】D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2.(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 2008年题组

文体学 英语诗歌的用词特点及分析

1. use waste words and uncommon words Some english words used by the ancients has already been eliminated by the times become waste words (archaic or less common words) in daily life and prose, But very common in poetry。That may be the antique words can trigger the emotions of poets. Perhaps it may looks elegant by using these ancient words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readers. Mainly poetry focus more on the subaudition of words, the era of change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spoken text. Examples: nouns Swine ----- pig swain ----- farmer Spouse ------ wife pronouns thou -----you Thy -----your mine ------my adjectives lowly ----humble mute ----- silent fond ----- foolish verbs quit ------live wax ------- grow quoth -------said adverbs hapty ------perhaps oft ------ often full -------very Example: It is an ancient mariner, And he stoppeth one of three. "By thy long gray bread and glittering eye," Now wherefore stopp'st thou me? … He holds him with his skinny hand, "There was a ship," quoth he. 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by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