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导论

翻译学导论
翻译学导论

第一章翻译学的主要方面

小结:翻译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翻译以前是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或是比较文学、翻译工作坊和对比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这门新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詹姆斯.霍姆斯,他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中不但为该领域提供了一个名称,而且还规划了该学科的结构。翻译理论研究、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学是互相关联的,近年来都有发展,逐渐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1. 翻译实践历史悠久,翻译学却是一门新兴学科。

2.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割裂持续存在。

3. James S. Holmes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88年才为人所知)被认为是翻译学的“成立宣言”

4. 翻译可以指翻译研究领域、翻译产品(译本)或者翻译过程(产生译本的行为)

5. 俄裔美国结构主义学家Roman Jakobson在《论翻译的语言学方面》提出三种翻译类型: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语际翻译(interlingual),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6. 翻译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是最近50年的事,它被称为“翻译学translatology”多亏了James S. Holmes.

7. 对翻译的探讨,从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贺拉斯和公元4世纪的圣哲罗姆(《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就开始了,后者被翻译成拉丁文时所用的手法影响了其后的圣经翻译。

8. 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60年代,语法-翻译教学法统治了中学语言学习(死记硬背外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接法或交际法兴起,语言学习摒弃对翻译的摒弃,翻译局限于高层次大学语言课程和专业译员培训。

9. 翻译也是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

10. 霍姆斯的“描述性翻译理论”探讨三个方面:翻译产品(已有译作,探讨特定时期、某种语言/文本类型的翻译),翻译功能(哪些书籍何时何地被翻译,何种影响),翻译过程(挖掘译者大脑中发生的事情)

11. 翻译理论、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学还是会互相影响的。

12. 20世纪70年代,对比分析衰落,语言学导向的翻译科学在德国保持强劲势头,等值观念风光不再,文本类型和文本目的的翻译理论在德国兴起,Halliday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看成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交际行为,盛行于澳大利亚和英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见证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兴起。多元系统学者赫尔曼斯《文学的操纵:文学翻译研究》导致了“操纵派”的诞生。这种动态的、以文化研究为导向的方法在其后的十年大行其道,而语言学方法则较为沉寂。

第二章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小结:从西塞罗至20世纪的翻译理论大多围绕着翻译是该直译(“字对字”)还是意译(“意对意”)这一对矛盾进行,这是一个反复出现又毫无结果的争论,圣哲罗姆在用拉丁文翻译《圣经》时曾对这一对矛盾进行过着名的探讨。有关《圣经》及其他宗教文本翻译的争论一千余年来一直在翻译理论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早期的翻译理论家们大多在译着序言中为自己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辩护,他们常常很少关注(或者根本无法获得)前人相关的着述。德莱顿在17世纪末提出的三种翻译方法标志着更系统、更精确地研究翻译的开始,而施莱尔马赫对异质文本的尊重则对当代的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直译与意译之分开始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与公元4世纪晚期的圣哲罗姆,为数世纪以来乃至今日所有重要翻译的基石。

2. 西塞罗对直译是不屑一顾的,圣哲罗姆援引西塞罗的翻译方法为自己在《七十子希腊文本》之《旧约全书》的拉丁译文中所用的方法进行申辩。

3. 人们一般认为,圣哲罗姆最清晰地论述了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不过,在中国及阿拉伯等有着古老而丰富翻译传统的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争论。

4. 马丁.路得用中东部德语翻译的《新约》(1522)和《旧约》(1534),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对加强该方言的语言形式,使其成为标准德语大有裨益。多亏了马丁的德语翻译,自那以后,普通德国人的语言开始变得清晰而富有强烈的表现力。

5. 忠实,在贺拉斯看来,最初的含义就是“字对字”的翻译,直到17世纪末以后,这个词才真正用以指对原作者意义的忠实。

6. 17世纪的英国在翻译理论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德纳姆、考利(Cowley)和德莱顿(Dryden)的论述深思熟虑、理据充分。考利在《品达歌集》的前言里批驳“逐字忠实地转移成法语或意大利语散文”,提议用“拟作”(imitation)来描述他的极端自由的翻译方法。

7. 约翰.德莱顿的翻译三分法:逐字译(metaphrase),意译(paraphrase),拟作(imitation),他批评本. 琼生是“逐字译”的译家,像是“戴着脚镣在绳索上跳舞,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但他在翻译维吉尔的《伊尼德》时却改变自己主张,翻译手法介于直译和意译之间。

8. 艾蒂安.多雷在1540年的手稿《论如何出色地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提出了翻译的五条原则

9. 泰特勒的《论翻译的原则》是继德莱顿之后首次系统研究翻译的文章,与德莱顿以原作者为中心不同的是,泰特勒站在目的语读者的立场,将“好的翻译”做了界定(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感同身受)。

10. 17世纪的翻译关注焦点是“拟作”,18世纪焦点是译者为同时代读者重现原文精神的职责,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人们谈论的则是“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德国神学家兼翻译家F.施莱尔马赫写下了影响深远的《论不同的翻译方法》,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译者(商业文本译者、艺术文本译者),他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施莱尔马赫倾向于第一条道路,即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近,使用相对于顺化(naturalizing)的“异化”(alienating)。

11. 异化与顺化的对立在韦努蒂那里就成了“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的对立。

12. 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英国翻译理论,其研究重点是原文的地位及译文的形式问题,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弗兰西斯.纽曼与马修.阿诺德有关荷马作品翻译的争论。纽曼主张强调作品的异质性,阿诺德发表文章《论荷马作品的翻译》,倡导一种透明的翻译方法,阿诺德认为学者是唯一有资格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的人。这种精英主义直到今日在英国仍然十分普遍。

第三章对等和对等效应

小结:本章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由语言学引起的翻译中的重要问题。主要术语是意义和对等,这些术语雅各布森1959年已有讨论,再由奈达发扬光大,其论着系统地分析了意义并提出翻译应注重对等效应。尽管后来人们对此目标的可行性有所怀疑,奈达的伟大成就在于将翻译理论从停滞不前的“直译与意译”争论中摆脱出来,并将之带入一个新时代。他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概念把接受者放在程序的中心位置,对随后的理论家,尤其是德国的理论家,影响至巨。

1. 理论学家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开始尝试较为系统地分析翻译问题。新一轮辩论的中心是某些重要的语言学问题,最瞩目的当属有关意义和雅各布森在1959年已撰文论述的“对等(equivalence)”。

2. 雅各布森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中进一步探讨语际翻译中的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和对等问题(equivalence),认为代码单位之间通常不存在完全的对等。

3. 自从40年代开始,奈达一直致力《圣经》的翻译工作,理论主要体现在《翻译科学探索》和《翻译理论与实践》。

4. 奈达认为意义可以分为语言意义linguistic meaning,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情感emotive或内涵connotative意义。决定指称意义和情感意义的技巧,包括层级结构法hierarchical structuring(上下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区分词组特性)和语义结构分析(semantic structure analysis)。

5. 奈达的三阶段翻译体系A原语-分析-X-转移到Y-重构-B接受语,在奈达看来,核心句乃是“用来构成语言复杂表层结构的基本结构成分”,核心句是讯息被转移至接受语时的层次,而且尚未经过三个转换阶段---字面转移literal transfer、最低度转移minimal transfer和书面转移literary transfer---变成表层结构。

6. 形式对等要求译文贴近原文的结构;动态对等追求保持与原语讯息之间最自然的对等,目的语文本的语言不应表露出收到原语干扰,而原语文本场景的“异域性”亦应减至最低程度。

7. 奈达强调,如果要去的对等效应,意义的对应必须优先于文体上的对应,这是处理内容和形式冲突的总体原则。

8. 奈达所起的关键作用在于为翻译应摆脱词与词之间的严格对等指明了道路。

9. 纽马克摆脱了奈达以接受者为导向的原则,认为要取得对等效应简直就是“妄想”。

10. 纽马克提出用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注重原文语境,侧重原文)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类似于奈达的动态对等,侧重目的语)。

11. 两种翻译形式一旦存在冲突(如果语义翻译导致目的文本不规范或者无法确保目的语中的对等效应),那么,就得选择交际翻译。

12. 奈达倡导的翻译科学在德国的影响尤为深远,科勒的《翻译科学介绍》详尽地讨论了对等equivalence 和对应correspondence。对应属于对比语言学领域,用来比较两种语言系统和异同,对等则指切合个别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配对和语境的对等项目。掌握对应,体现外语能力,而掌握对等并且能够使用对等则体现翻译能力。

第四章翻译转换模式

小结: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了大量的研究,力图对原语与目的语转换中发生的语言变化(“转换”)进行详细分类。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经典分类揭示了许多翻译技巧,时至今日仍有影响。卡特福德在20世纪60年代将系统的语言学比较方法用于翻译,同样,维奈和达贝尔内的模式都是静态的语言学模式。分类边界的模糊以及转换的机械计算等问仍继续困扰着后来的研究生,比如范.勒文-兹瓦特,她的模式试图将原语-目的语之间的评估系统化,并将转化与更高层级的话语联系起来。另一种方法来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列维、波波维奇和米科对文体的翻译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少语言学方法已被应用于分析翻译。

2. 维奈和达贝尔内在《法英比较文体学》中的分类,这一经典模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卡特福德的语言学方法,包括对翻译转换这一术语的介绍;范.勒文-兹瓦特的非常详尽的模式,用于分析“微观层次”上一些细微的翻译转换的核心概念,以及评估这些转化对更为普遍的“宏观层次”的影响。

3. 维奈和达贝尔内所提出的两种普遍翻译策略是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oblique),这使话题又回到了“直译和意译”的区分。这两种策略包括七个程式,其中直接翻译占了三个:1.借词borrowing,原语词汇直接转换到目的语中,目的是填补目的语的语意空缺,或增加译文的地方色彩;2.仿造词语calque,原语的表达法或结构以直译方式转换(compliments of the Season---Compliments de la Saison);3.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在语系和文化相同的语言间最为常用。

4. 作家们通常认直译才是好的翻译,但维奈和达贝尔内认为,译者可以认定直译“不可接受”,如果它a.给出的意思不同;b.没有意义;c.结构上不成立;d.在目的语元语言经验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法;e.其对应的事物属于语言的不同层面

5. 间接翻译包括四个程式:4.词性转换transposition,一种词性移译为另一种词性而意思不发生改变(最常见:动词—名词,副词—动词);5.调节modulation,指改变原语的语义和视角,“当采用直译甚至转换的方法,可以译出语法正确的话语,但它在目的语中却被看作不恰当、不地道或糟糕时,可以用调节”,在内容上,调节分为:以抽象译具体、原因-结构、部分-整体、部分-另一部分、术语的反义翻译、正说反译-反说正译、主动为被动/反之亦然、空间译时间、对间歇和界限的重新处理(包括空间和时间)、意向的改变(包括固定隐语和新造隐语);

6.等值equivalence,不同语言以不同文体或结构方法描述相同情景的情况,尤其适用于翻译习语和谚语(译其意,而不是其形象)。此处的等值为狭义的用法,不可与同名常用理论混为一谈;

7.改编adaptation,这一方法涉及原语文化的某一情景在目的语文化中不存在时,改变文化的能指(板球—环法自行车赛)

6. 上述其中主要的翻译种类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词汇、句法结构、信息)运作,他们反映了该书的主要结构。

7. 维奈和达贝尔内列出了译者从原语文本译为目的语文本可遵循的五个步骤:确定翻译单位;细读原语文本,评估各个翻译单位的描述性内容、情感内容和知识内容;重构该咨询的元语言环境;评估文体效果;译出并修改目的语文本。

8. 关于翻译,卡特福德对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语言间基于系统的宏观观念)和文本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特定的一对原文-译文)作了重要的区分,后由科勒作了进一步发展(参见第三章)。

9. 科特福德有两种“转换”:层次转换level shift(可以是在一种语言中用语法表达在另一种语言用词汇表达)和范畴转换shift of category,分为四种:a.结构转换structural shifts,语法结构转换(I like jazz—me gusta el jazz);b.词类转换class shifts,从一种词类转换成另一种词类(a medical student—un edudiante en medecine);

c.单位转换(unit shifts)或级阶转换(rank shifts),这里的级阶指分为层次的语言单位,如句子、从句、词和词素;

d.内部体系转换(intra-system shifts),这一类转换发生在原语和目的语都大致属于相同的语系,但是“翻译牵涉到目的语系统中不对应术语的选择”(advice—des conseils复数)

10. 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福德的论断:翻译等值依存于交际特点如功能、关联、情景和文化,而不仅仅是依赖语言的形式标准。

11. 其他有关翻译转换的着作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这些着作介绍了文学翻译,即文本的“表达功能”或文体。列维的《翻译作为一个决定过程》(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将译者语言选择中“逐渐的语义转换”与博弈论(game theory)联系起来,因此,列维将真实的翻译工作看得“非常实际”。极小极大策略(minimax strategy)。在《翻译的性质: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中,米克集中讨论了“表达转换”,坚信,保留原语文本的表达特色或文体是译者的主要目标,也许是唯一的目标。

12. 范.勒文-兹瓦特提出比较模式the comparative model,包括原语文本和目的文本的详尽比较和对所有微观层次转换的分类,方法如下:首先将选择好的段落分为可理解的语篇单位,并称之为译素transemes,其次界定核心译素architranseme,即“原语译素中不变的核心意义”,可用作语际比较或“中间对照物tertium comparationis”,最后比较每一不同的译素和核心译素,并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倘若两个译素和核心译素具有同义关系,转换则绝不会发生,没有同义关系则表明翻译中有转换,转换有三类,调节modulation(一个译素和核心译素吻合,其他在语义上有差异)、更改modification(两种译素表现出语义/文体/句法/语用上的分离)和更换mutation(目的语文本增添、删减某些意义上的根本改变)。

13. 范.勒文-兹瓦特提出描述模式descriptive model,竭力将“话语层面”(小说世界的语言表达)、“故事层面”(文本的叙事,包括叙述视角)与三种语言的“元功能”(人际、概念、语篇)融合在一起。范.勒文-兹瓦特的模式比以语言为主的分析模式更进了一步,而以语言比较为主则是维奈和达贝尔内以及卡特福德的着作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功能翻译理论

小结: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德国兴起的功能派和交际派翻译理论,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态的语言现象,开始将其看作跨文化交际行为。赖斯的开创之功,在于将语言功能、文本类型、文体和翻译策略联系了起来。她的方法后来与维米尔影响巨大的目的论相结合,主张翻译策略由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功能所决定。目的论是霍尔兹-曼塔利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的一部分。霍尔兹-曼塔利把专业的商业翻译放入社会文化环境中去考察,使用了商业和管理方面的术语。翻译被看作是一个交际性的交易行为,牵扯到发起人、委托人、制造者、译文以及原文的使用者和接受者。在这一模式中,原文遭“罢黜dethroning”了,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意义的等值,而是是否达到翻译委托书中规定的译文所处情境的功能目标。诺德的模式是为训练译员而设计的,保留了功能语境,但其中的原文文本分析模式却更加详细。

1. 卡特琳娜.赖斯在上世界70年代的研究仍然是以对等equivalence这个概念为基础的,关注的并非单词和句子层面的交际和对等,而是文本层面的交际和对等。她借用布勒关于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这三种功能与其相对应的语言维度、文本类型或各自使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

2. 赖斯将每一种文本类型的特点归纳如下:单纯事实的交流,信息、知识、观点等,此类文本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创造性行文,作者使用了语言的美学特点,此类文本被称为表情性文本expressive text;引起行为反应,呼吁或说服文本读者/接受者按某一种方式行事,赖斯称之为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

3. 赖斯还罗列了一些言内和言外的指导标准instruktionen,来评估译文的充分性:言内标准intralinguistic criteria语义、词汇、语法和风格上的特点;言外标准extralinguistic criteria情景、主题、时间、地点、接受者、发出者以及情感暗示。

4. 霍尔兹-曼塔利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把翻译看作是由目的所驱动、以结果为中心的交际活动。

5. 语际翻译被描述为“从原语文本出发的一种翻译行为”、一个交际的过程,牵涉到一系列的角色和参与者:发起者、中介、原文本作者、目的语文本作者、目的语文本使用者、目的语文本接受者。

6. 翻译行为十分注重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功能性的交际文本。这就意味着目的语文本的形式和文体应该取决于形式和文体在目的语文化中是否“功能上合适”functionally suitable,而不单是复制源文本的各种特征,而什么是“功能上合适”,应该由译者定夺。

7. Skopos在20世纪70年代由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目的论理论中的基本“规则”(rules):1.译文translatum由其目的决定;2.译文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中传达信息,该信息与原文化和语言中传达的信息相关;3.译文传达的信息,不可以清晰地译回原文(不可回译性显示,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功能并非一定要等于原文化的功能);4.译文必须内部连贯;5.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6.上述五条规则按等级排列,目的规则统摄其他规则。

8. 规则4和5涉及通用目的“规则”,即如何评判翻译行为和信息传递成功与否:与文内连贯相关的连贯规则coherence rule(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来说必须是相关的,符合处境和知识水平),跟原文的文本间连贯则与忠实规则fidelity rule(译文和原文有连贯性,或者三方面的忠实:译者接受的原文的信息、译者对这一信息的阐释、为译文接受者编码的信息)相连。

9. 对原文地位的贬低(维米尔Vermeer称为罢黜dethroning)在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中都是常识。

10. 目的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该理论允许同一原文根据不同的译文的目的和译者接受的翻译委托,而译成不同的译文。

11. 译文的性质“主要由其目的或委托书决定”,而“充分性”超越等值,成为评判翻译行为的标准。在赖斯和维米尔的书中,充分性描述的是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翻译目的而形成的原文和译文的关系。12. 诺德区分了两种基本的翻译产品(及过程),即文献型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和工具型翻译instrumentary translation。前者充当原文化作者与原文接受者之间交流的文献,有文学翻译、逐字翻译、直译和异域情调翻译(原语特有词汇得到保留);对于后者,译文接受者阅读译文时,感觉该译文似乎是他们自己的语言写成的原文一样。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可能是相同的,比如电脑手册或者软件使用指南。

13. 诺德的《翻译中的文本分析》一书的主要目标,在于为翻译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于所有文本类型的翻译情境的原文分析模式。该模式以功能概念为基础,使得学生可以理解原文特色的功能,并选择适合于预期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第六章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方法

小结:本章所描述的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方法,乃是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把选词的细微层次与篇章的交际传意功能语言学模式,把选词的细微层次与篇章的交际传意功能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联系在一起。豪斯的语域分析模式乃是为比较原文和译文在情势变数、语类、功能和语言而设,且要辨认出所采用“隐性翻译”或“显性翻译”的两个翻译方法以及翻译的“谬误”。这种分析方法颇为混淆,而且偏重“科学”术语;不过,它却可让译者有系统地发现翻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贝克以及哈蒂姆和梅森的着作均为翻译和翻译分析带来一系列源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概念。贝克的分析对集中于篇章的主位结构和词语衔接结构方面尤为有效。哈蒂姆和梅森,同样在韩礼德的模式中钻研,但他们超越豪斯的语域分析,并开始顾及翻译时社会和权力关系的谈判和传意方式。

1. 90年代,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在翻译研究方面异军突起。

2. 韩礼德的话语分析模式,乃建基于他所命名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将之应用到语言作为语言交际功能的研究上。

3. 语类genre(如商业书函)乃受制于社会文化环境,并且支配着系统框架内的其他元素,第一元素:语域register,包括三个可变元素:场界field(写些什么),语旨tenor(谁向谁传意),语式mode(传意的形式)。

4. 语域的每一个变数与意思的子线相连,这些子线汇聚成整篇篇章的语篇语义(discourse semantics),也就是篇章的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和篇章功能textual三种元功能metafunctions,它们借着词汇语法,即选词和造句所建构或者体现出来的。篇章的场界与观念意义互为关联,通过及物性

transitivity得到体现;篇章的语篇与人际的意义互为关联,通过情态modality样式予以体现;篇章的语式和篇章意义联系在一起,透过主位thematic和信息结构以及衔接cohesion予以体现。

5. 贝克的《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把系统分析方法应用到主位结构和衔接上,并且结合到语用层次。

第七章系统论

小结:伊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将翻译研究从对转换的静态语言分析和一对一等值的执迷中摆脱出来,进而在目标文化历史的和文学的系统中,考察翻译文学的整体地位。图里注重为描述性翻译研究寻找方法论,他所提出的译文导向的理论框架,结合了对原文与译文的语言比较和对译文文化框架的思考,目的是发现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模式,从而“重构”翻译过程中的规范。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去发现可能的翻译法则,而这些法则或许能为将来的译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帮助。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的具体方式仍有待确定;与之相关的操控学派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引领了理论模式与个案研究之间的互动,其中包括兰伯特和范.戈普为描述翻译作品而提出的系统性“方案”。切斯特曼对规范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1. 我们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看到,语言学首先通过采纳目的理论skopos,然后通过吸收语域及语篇分析,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的静态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将语言与其社会文化功能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另一个静态规范性模式相对立的理论发展,就是多元系统论,该理论把翻译文学看作是在目的文化内更大的社会、文学、历史系统中运作的一个子系统。

2. 多元系统论由以色列学者伊塔玛.伊万-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借鉴了俄国20世纪20年代从事文学编史工作的形式主义者的观点。伊万-佐哈尔强调翻译文学是作为一个系统运作的,它表现在:1.目的语是如何选择要翻译的作品;2. 翻译规范、行为策略都是如何受其他相关系统的影响。

3. 伊万-佐哈尔以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个涵盖性的概念来强调所有系统之间的关系,多元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多种类、多层次的系统集合体(或系统)。在该集合体中,各系统相互作用,造成多元系统内整体上不停发生的动态演变过程。

4. 动态演变过程dynamic process of evolution对多元系统至关重要,因为这表明创新与保守系统之间的关系处于不断变动和竞争的状态。正是由于这种变动,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地位不稳定,可能占据主要地位也可能位于次要地位,如果是主要地位,“它就能积极参与塑造多元系统的中心”,翻译文学就很可能富有革命精神,并与文学史上发生的主要事件紧密相连。

5. 如果翻译文学处于次要位置,那么它就代表了多元系统中的一个边缘系统。

6. 伊万-佐哈尔认为翻译策略取决于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

7. 图里为系统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提出了下面这个三段式方法论:a.将文本置于目标文化系统内,分析它的意义或可接受性;b.比较原文与译文的转换,确认原文与译文片段“耦合对子”coupled pairs的关系,尝试对潜在的翻译概念进行概括和总结;c.为今后翻译的策略提供启示。

8. 图里对规范norms的定义:将某一社区所共享的普遍价值或观念---如对正确与错误,适当的与不适当的看法---转换为适当的且适用于特定情形的行为指南。

9. 图里认为,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规范在起作用。基本的起始规范initial norm是指译者的总体选择,可以是遵循原文,译文就会是充分的;也可以是遵循译文,译文将会是可接受的。转换---无论是强制的还是非强制的---都是不可避免的,都受规范制约,是“翻译的真正的普遍原则”。

10. 图里把其他较低层次上的规范称作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预备规范设计翻译政策translation policy(特定语言、文化里决定翻译文本选择的因素)和翻译的直接性directness of translating(是否存在中介语言)。

11. 描述性翻译研究旨在重建翻译过程中的规范。然而,图里强调规范是一个“分等级的概念graded notion”,因为“不可能企望一个译者的行为是完全有系统的”。

12. 图里希望通过描述性研究揭示翻译的规范,累积起来,能够形成翻译的可能性“法则laws”,并由此形成“翻译的普遍法则”,下面是一些初步的法则:a.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法则:翻译时对原文格式的破

坏,以及选择那些在目的语中更为普遍的语言选项;b. 干涉interference法则,将原文对译文的干涉看作是“一种默认default”。

13. 图里对翻译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a.放弃一对一的对应主张以及文学或语言上等值的可能性;b.将目标文化系统中的文学倾向应用到所有译文中;c.动摇了原始信息固定不变这一概念;d.将原文与译文在交叉的文化系统的符号网中进行聚合。

14. 切斯特曼提出了另一套规范,包括了图里的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a.译品规范或期待规范product or expectancy norms,是基于翻译作品的读者对该翻译作品的期待而确立的;b.过程规范或专业规范process or professional norms,对翻译过程本身进行调整,它从属于期待规范,切斯特曼提出了三种类型的专业规范:1.责任规范accountability norm,这是一种道德规范ethical;2.交际规范communication norm,这是一种社会social规范;3.关系规范relation norm,这是一种语言linguistic规范,关注的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认为适当的关系应该由译者“根据文本类型,委托人的愿望,原作者的本意,以及潜在的读者的可能需要”来判断。

第八章文化研究的多样性

小结:本章集中讨论了翻译研究中的种种文化研究问题。翻译的语言学理论被搁置于一边,讨论的重点是作为文化转移的翻译,以及翻译与文化研究中日益成长的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本章所探讨的内容有::作为重写的翻译,由勒菲弗尔所创立,源于系统理论,重写的翻译是研究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而这种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存在于赞助行为之中,存在于与文学翻译息息相关的文学和文学系统的诗学之中;:翻译和性别,讨论了西蒙所描述的加拿大女性主义的翻译计划,并使女性意识在翻译中得以认识;:翻译与后殖民主义,列举了斯皮瓦克、尼南贾纳和克罗宁的例子,从中比较了文本与译者之间的种种“错位”,而此种译者是在欧洲强权的前殖民地工作的或是用他们的语言工作的。尼南贾纳尤其强调翻译介绍殖民地人民活动中的各种权力关系,批评翻译研究中存在着西方哲学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最后,由德.坎坡斯和维埃拉所例证的巴西食人主义,则运用了吞噬殖民者的比喻来激发巴西本土传统。

1. 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超越对前面第三至六章所讨论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不屑一顾,认为只是从词语走向篇章而已他们超越语言的层面,注重翻译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以及“语境、历史和传统作用下的更大一些的问题”作为文本的翻译就走向了作为文化和政治的翻译,这被斯内尔-霍恩比在一篇论文里说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2. 勒菲弗尔尤其注重考虑“十分具体的因素”,因为这些具体的因素系统地支配着对文学文本的接受或拒绝,如权力、意识形态、机构组织以及操纵之类的问题,处于这种权力位置上的人,正是勒菲弗尔所说的重写文学、操纵大众消费的人,重写的动机可疑是意识形态性(顺从或反叛主流形态意识),也可以是诗学性的(顺应或反叛主流诗学)。

3. 翻译是一种最为显着而易辨别的重写,它也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因为翻译能够实际反映出一个作者的形象,反映出能够超越原语文化界限的那些作品的形象。

4. 在这种文学系统中,翻译的功用是由三种主要因素决定的:A.文学系统内的专业人员(批评家、评论家、教师、翻译家自己);B.文学系统外的赞助者(能够促进或阻碍文学的阅读、写作和重写的有影响力的人/机构,赞助者三大因素:意识形态因素、经济因素、地位因素);C.处于主流地位的诗学(文学方法、文学的作用的概念),文学方法包括整个文学体裁、符号、主题;文学的作用的概念,这是文学与它所处的社会制度的关系。

5. 翻译当中对文化研究的兴趣,不可避免地已将翻译研究从纯粹的语言学分析模式中分开,并把翻译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西蒙从一种性别研究的角度来看待翻译。

6.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翻译的地位和女人的地位之间是相似而平行的,翻译常常被认为是原文的衍生而显得底下,而女人则长期以来或受压迫于社会底层,或遭贬损于文学之中。这就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它试图“识别和批判那些将女人和翻译都放逐于社会和文学底层的纷乱的概念”。

7. 西蒙把性别和后殖民主义的种种问题摆在一起讨论,这就是斯皮瓦克做的。西蒙还强调,斯皮瓦克关注“第三世界”文学被翻译成英语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后果。斯皮瓦克也对西方女性主义者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反对她们希望把欧洲以外的女性写作都译成强权者的语言---英语,他认为这样的翻译常常表现为一种“带

翻译腔的语体translationese”。翻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交点,就是权力关系power relations的问题。尼南贾纳所关注的焦点是,英译的作品是如何被殖民主义强权者利用,以构建一种经重写的“东方”形象,并以之代表真实truth。翻译作为一种实践,造就了或在其中体现了殖民主义操纵之下的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8. 尼南贾纳呼吁译者采用介入式interventionist的方法,避免使用冲淡本土暗喻形式的明喻。

9. 食人主义:不是否定外来的影响或滋养,而是通过增加从本地获得的摄取来加以吸收和转化。强盛的巴西翻译研究界就用食人主义这个比喻来代表殖民化的历程:殖民者连同他们的语言被吞噬了,而其生命力却使吞噬者增强了自身的精力和体魄,不过,是以一种对本土人有益的形式出现的,一种纯洁化的、体魄增强了的新形势出现的。

10. 克罗宁不同意尼南贾纳和其他医学作家关于翻译与后殖民化的观点,因为他们只是简单地反对欧洲和新世界或欧洲和殖民地,而且他们忽视欧洲本身内部的殖民主义。克罗宁本人特别强调翻译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爱尔兰语与英语在语言和政治方面的斗争。

第九章翻译异质性:翻译的隐(显)性

小结:本章集中探讨了翻译策略及文学译者的地位问题,关键术语是韦努蒂的“隐形”。这一术语是指在英美文化中,出版策略和对消除了异质性痕迹的流畅译文的偏爱,使异质性隐形。韦努蒂讨论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他赞成“异化”这种策略,即要抵制在出版商和评论者中占主要地位的“带有暴力性的民族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对韦努蒂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贝尔曼也认为,需要一种允许读者在目标文化中体验异质性的翻译策略。我们还讨论了翻译过程中的其他参与者:常常用模糊的术语描述自己工作的译者、在全世界推动市场力量同时又被市场力量驱动的出版商、代表了一种对译文反应的评论者。

1.隐形invisibility是韦奴蒂使用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译者在当代英美文化中的状况和活动,隐形的形成

原因:A.译者本身倾向于译成“流畅”的英语,译出一篇地道而“可读”的译文,因此造成一种“透明的幻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B.目的语文化阅读翻译文本的典型方式:翻译文本---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小说还是非小说,读起来流畅,没有任何语言或风格上的独特之处,从而显得透明,看上去反映了外国作者的人格和意图或是外语文本的实质意义---也就是说,译文看上去根本不是译文,而是“原作”。只有这样,多数出版商、评论者和读者才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2. 自德莱顿之后,英语文化中的做法是隐藏翻译行为,使得“翻译很少被视作文学学术的一种形式”,甚至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3. 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追溯到施莱尔马赫及其1813年发表的《论翻译的方法》。韦努蒂认为归化主导了英美的翻译文化,韦努蒂对归化现象感到痛心。种族中心主义思想要求把译文的异质性成分减到最少,韦努蒂将之与施莱尔马赫所描述的“尽量让读者安居不动,使作者靠近读者。”的方法相提并论。

4. 另一方面,异化是施莱尔马赫喜欢的方法,尽量让作者安居不动,使读者靠近作者。异化策略也被韦努蒂成为抵抗resistancy,是一种不流畅或疏远的翻译风格,意在通过突显原文的异质性身份,并保护其不受译入文化的支配,显示译者的存在。

5. 韦努蒂在后来的一本书《翻译的丑闻》(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中,继续坚持应采用异化策略(他也将其成为少数化minoritizing)。

6. 尽管韦努蒂大力提倡异化翻译,他也知道这个策略的一些矛盾之处,即这是一个主观而且相对的术语,仍然涉及一定的归化,因为原文进入目的语文化后,要依赖目的语文化中的主导价值,才能显现译文对原文的异化。

7. 韦努蒂为异化的译文辩护:这些译文“和归化译文一样,对外语文本的解释同样是有偏爱的,但这些译文倾向把这种偏爱展示出来,而不是隐藏起来。”

8.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的意大利语译本的绪言中,把归化和异化看作是“探索性概念……旨在促进思考与研究”,而不是对立的二元:“两种策略有一种非本质的可变性,因此只有在产生译文及译文发挥影响的文化情境中,才能对其加以定义。”

9. 贝尔曼说,翻译行动恰当的伦理目标是原原本本地接受异质性。这种观点似乎对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产生了影响。不过,贝尔曼认为,译文中通常有一个“文本变形系统”,阻止异质性通过。他把对变形形式的分析称作“否定分析negative analytic”。

10. 贝尔曼主要关注的小说翻译:小说翻译的主要问题是尊重其无形的复逻辑shapeless polylogic,并避免武断的同质化,指出小说具有语言多样性和创造性,以及翻译减少变化的倾向。他指出了12种变形倾向deforming tendencies:1.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理性化的抽象性、用名词翻译动词、以及概括的倾向);2.澄清clarification/明晰化explicitation;3.扩展expansion(译文长于原文);4.高贵化ennoblement;5.质的弱化qualitative impoverishment;6.量的弱化quantitative impoverishment;7.节奏的破坏destruction of rhythms;

8.内在意指网络的破坏destruction of underlying networks of signification;9.语言结构的破坏destruction of linguistic patternings;10.方言网络的破坏destruction of vernacular networks or their exoticization;11.短语及习语的破坏destruction of expressions and idioms;12.语言叠加的抹杀effacement of the superimposition of languages,翻译消除原文中共存的不同语言的倾向,贝尔曼将此视为小说翻译中的“中心问题”。

11. 与否定分析的共相universals相抗衡的,是贝尔曼所说的肯定分析positive analytic,他将它称作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第二章讨论的直译手法不同。

12. 韦努蒂的“行动号召”要求译者采取“显性”和“异化”的策略,可能是为了回应一些当代译者,他们常用我们在第二章中讨论的那些古老而模糊的翻译术语为自己辩护。

13. 布朗采用了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的一些观点,包括分析作品怎样符合、挑战读者的美学“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怎样使这种“期待视野”落空。

14. 在韦努蒂看来,这种高度关注流畅度、却很少讨论译文的现象,是译者的作用被贬斥、直至“隐形”的最明显的标志。

15. 克里斯特的文章是少数深入讨论与翻译相关问题的文章之一,另一篇这样的文章于1990年面世,有卡罗尔.梅尔撰写,她从整体上对分析拉美文学评论,而且分析得更深入,指出北美的批评者减少了译文的异质性,她认为翻译批评大体来说还“不成熟”。

第十章翻译的哲学理论

小结:本章考察了一批理论家,他们的作品都带有哲学的性质。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一书中吸收了德国阐释学的传统,并对文学翻译进行了划时代意义的描述,为此当年还引起非专业人士对翻译的注意。他的“阐释步骤”考察了对意义的阐释问题;庞德的翻译和批评强调了语言在翻译中赋予文本以能量的方式;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则集中以诗意的方式讨论了如何通过“直”译来释放“纯”语言;最后德里达“解构”了翻译中某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其中就包括原语与目的语的对立,以及语言符号的稳定性等。这些均唤起了人们对语言学翻译理论基本原则的质疑,同时又为翻译研究中新秩序的建立带出了新的问题。

1. 本书至此已分别从文学、语言和文化等方面考察了翻译的理论问题,本章将视角转到翻译的现代哲学方法方面,以考察它们是如何探究翻译(通常是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

2. 阐释派运动的源头可追溯到德国浪漫主义者如施莱尔马赫和20世纪的海德格尔。其中斯坦纳的巨着《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对翻译的阐释学发展作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在该书中斯坦纳将阐释学方法hermeneutic approach界定如下:考察如何理解一篇口头或书面言语,并试图以一种普遍的意义模式来审查这一过程。

3. 斯坦纳对翻译的阐释学描述,或称“就意义的探究和对意义挪用性的转换”,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翻译并非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严谨的艺术”,“极其精确但缺乏系统”。阐释步骤hermeneutic motion构成了斯坦纳描述的核心,共有四个部分组成:1. 起始阶段的信任initiative trust:译者的首项行动便是“一项信念的投入”,这一信念和信任就在于认为原文中的某些东西是可以理解的,斯坦纳将此视作人类以象征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的集中体现;2.攻占aggression/插入penetration:这是一项兼具“进攻性、强索性与侵略性”的行径,根据“圣哲罗姆”的描述,译者将原文俘虏过来,然后满载而归;“插入”,曾经遭到女性主义者猛烈抨击,他们主要职责它的暴力色彩和男性中心的性意向;3.吸纳incorporation/具体化embodiment:原文意义,经译者在第二步提取后,随即被带入目的语,这种语言早已充满它自己的词汇和意义,接着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同化。彻底归化有两种---一是目的文本在目的语经典中完全取得地位,或

是永远保持陌生和边缘的地位;4.补偿compensation/复员restitution:补偿,或者实施互惠互让enactment of reciprocity,此乃“翻译行当和翻译品行的头等要事”。译者既是阐释者,又是读者,当他怀着特定的目的来理解文本时,便破坏了各种力量的均衡。只有当他试图恢复这种能量的平衡时,才算是忠实于他的文本,才能使他作出负责的反应。

4. 庞德一直很活跃,尽管其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他总是勇于实验,不断地审视语言的表达特质,以求通过简练的语言、节奏、声音和形式而非意义的手段来凸显语言的能量。

5. 本雅明1923年撰写了德语论文《译者的任务》,又佐恩译成英文,题目为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成为讨论文学翻译的经典哲学文献。

6. 本雅明论文的核心思想是译文的存在并非旨在向读者提供一种对“意义”的理解,或传递原作的信息内容。翻译独立存在,不过又与原作保持联系。翻译出于译作,源于译作“后期的生命afterlife”,同时又让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continued life”。

7. 解构主义拒绝承认词语中固有的先决意义,相反,它从方方面面来凸显或“解构”,以展示文本是如何消解自身的假设,并彰显其内在的矛盾面。解构主义的策源地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领军人物为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第十一章跨学科的翻译学

小结:学术界长期以来都倾向于视翻译为一项文字生成活动,不愿接受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许多翻译研究继续寄身于许多其他科学,斯内尔-霍恩比的“整合”方法旨在克服文学和语言学在翻译分析中的分歧,指出了翻译学正在发展的方向。自此,翻译学的跨学科特征受到了重视,最显着的标志就是几部设计多个学科领域的文集的出版,以及近来出现的一些个人的研究。这些新型的研究,如哈维的研究就由众多其他科学发轫,正在创造一些适合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这种真正的跨学科方法可让翻译学在大学里取得主导地位,但由于文化和语言学研究方法相互排斥,也还存在着分裂的倾向。本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中新型科技的发展,极有可能对今后的研究类型和形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现今新兴科技在翻译上的应用,还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

1. 威拉德.麦卡蒂发表了题为《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人文电脑科技humanities computing as interdiscipline》一文,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眼中的跨学科研究在学术领域的作用:当今世界虽然存有标准的规则,然而各学科彼此界限分明。要理解、资助或管理一个真正的跨学科,实非易事。事实上,跨学科只能在现存学科领域的缝隙中生存,并须应付一些、许多甚至所有的学科领域。在这个世界上,跨学科的存在是个谜,而这个谜则挑战我们重新审视知识结构和分类。

2. 斯内尔-霍恩比身兼教授和翻译家,她在专着《翻译学:综合法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中回顾了众多的语言学及文学的概念,并尝试把它们全部归到一个包罗万有的“综合法”之下,她借用了原型prototype这个概念对各种文本进行了分类。

3. 斯内尔-霍恩比试图将翻译的诸多领域结合到一起,消除施莱尔马赫1813年描述的商业翻译与艺术翻译之间的隔膜。

4. 斯内尔-霍恩比呼吁翻译学建立自己特有的“模式和惯例”,聚焦文本、环境和文化语境中的“关系网”,而不是像传统的语言学方法关注单个单词。

5. 翻译学辖下的各个研究领域相互竞争,旨在取得主导地位。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恐怕就是语言学学者与文化理论学者的分裂。

半导体材料导论结课复习题

半导体材料复习题 1、半导体材料有哪些特征? 答:半导体在其电的传导性方面,其电导率低于导体,而高于绝缘体。 (1)在室温下,它的电导率在103~10-9S/cm之间,S为西门子,电导单位,S=1/ρ(Ω. cm) ;一般金属为107~104S/cm,而绝缘体则<10-10,最低可达10-17。同时,同一种半导体材料,因其掺入的杂质量不同,可使其电导率在几个到十几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变化,也可因光照和射线辐照明显地改变其电导率;而金属的导电性受杂质的影响,一般只在百分之几十的范围内变化,不受光照的影响。 (2)当其纯度较高时,其电导率的温度系数为正值,即随着温度升高,它的电导率增大;而金属导体则相反,其电导率的温度系数为负值。 (3)有两种载流子参加导电。一种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电子,另一种则是带正电的载流子,称为空穴。而且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既可以形成以电子为主的导电,也可以形成以空穴为主的导电。在金属中是仅靠电子导电,而在电解质中,则靠正离子和负离子同时导电。 2、简述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答:对半导体材料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 根据其性能可分为高温半导体、磁性半导体、热电半导体; 根据其晶体结构可分为金刚石型、闪锌矿型、纤锌矿型、黄铜矿型半导体; 根据其结晶程度可分为晶体半导体、非晶半导体、微晶半导体, 但比较通用且覆盖面较全的则是按其化学组成的分类,依此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和固溶半导体三大类。 3、化合物半导体和固溶体半导体有哪些区别。 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构成的具有足够的含量的固体溶液,如果具有半导体性质,就称为固溶半导体,简称固溶体或混晶。固溶半导体又区别于化合物半导体,因后者是靠其价键按一定化学配比所构成的。固溶体则在其固溶度范围内,其组成元素的含量可连续变化,其半导体及有关性质也随之变化。 4、简述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关系。 答:s = nem 其中: n为载流子浓度,单位为个/cm3; e 为电子的电荷,单位为C(库仑),e对所有材料都是一样,e=1.6×10-19C 。 m为载流子的迁移率,它是在单位电场强度下载流子的运动速度,单位为cm2/V.s; 电导率s的单位为S/cm(S为西门子)。 5、简述霍尔效应。 答:将一块矩形样品在一个方向通过电流,在与电流的垂直方向加上磁场(H),那么在样品的第三个方向就可以出现电动势,称霍尔电动势,此效应称霍尔效应。 6、用能带理论阐述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机理。 答:按固体能带理论,物质的核外电子有不同的能量。根据核外电子能级的不同,把它们的能级划分为三种能带:导带、禁带和价带(满带)。 在禁带里,是不允许有电子存在的。禁带把导带和价带分开,对于导体,它的大量电子处于导带,能自由移动。在电场作用下,成为载流子。因此,导体载流子的浓度很大。 对绝缘体和半导体,它的电子大多数都处于价带,不能自由移动。但在热、光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可以使少量价带中的电子越过禁带,跃迁到导带上去成为载流子。 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主要是禁的宽度不同。半导体的禁带很窄,(一般低于3eV),绝缘体的禁带宽一些,电子的跃迁困难得多。因此,绝缘体的载流子的浓度很小。导电性能很弱。实际绝缘体里,导带里的电子

半导体器件导论_4

《半导体器件导论》 第4章载流子输运和过剩载流子现象 例4.1 计算给定电场强度下半导体的漂移电流密度。T=300K时,硅的掺杂浓度为N d=106cm,N a=0。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参见表4.1。若外加电场强度ε=35V cm ?,求漂移电流密度。 【解】 因为N d>N a,所以在室温下,半导体是n型的。若假设掺入杂质完全电离,则 n≈N d=1016cm?3 少数载流子空穴的浓度为 P=n i 2 n =(1.5×1010) 2 1016 =2.25×104cm?3 既然n?p,漂移电流密度 J drf=e(μn n+μp p)ε≈eμn nε 因此 J drf=(1.6×10?19)(1350)(1016)(35)=75.6A cm2 ? 【说明】 在半导体上施加较小的电场就能获得显著的漂移电流密度。这个结果意味着非常小的半导体器件就能产生mA量级的电流。 例4.2 确定硅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利用图4.2分别求出以下两种情况载流随机热速度增加子的迁移率。 (a) 确定(i)N d=1017cm?3,Τ=150℃及(ii)N d=1016cm?3,Τ=0℃时的电子迁移率。 (b) 确定(i)N a=1016cm?3,Τ=50℃及(ii)N a=1016cm?3,Τ=150℃时的空穴迁移率。【解】 由图4.2可知: (a)(i)当N d=1017cm?3,Τ=150℃时,电子迁移率μn≈500cm2V?s ?; (ii)当N d=1016cm?3,Τ=0℃时,电子迁移率μn≈1500cm2V?s ?。 (b)(i)当N a=1016cm?3,Τ=50℃时,空穴迁移率μp≈380cm2V?s ?; (i)当N a=1017cm?3,Τ=150℃时,空穴迁移率μp≈200cm2V?s ?。 【说明】 由本例可见,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例4.3 为了制备具有特定电流—电压特性的半导体电阻器,试确定硅在300K时的掺杂浓度。考虑一均匀受主掺杂的条形硅半导体,其几何结构如图4.5所示。若外加偏压为5V时,电流为2mA,且电流密度不大于J drf=100A cm2 ?。试确定满足条件的截面积、长度及掺杂浓度。 图4.6 硅中电子浓度和电导率与温度倒数的关系曲线(引自S ze[14]) 【解】 所需截面积为

1翻译导论

翻译导论 定义: 广义的说它包括的范围很广,甚至可以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信息转换。狭义上说,就是指如何将某一语言产物转换到另一语言中去的过程。严格的说,翻译还包括某一语言内不同变体之间的信息转化,如将屈原的诗译成现代诗,将曹植的《洛神赋》译成白话文,都属于翻译。所以美国加洲蒙特瑞国际研究学院教授叶子南说,翻译就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内进行交流的过程,或者是把原文中的意义在译文中表达出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万彪教授认为,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把一种语言(原语/source language)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译语/target language/目的语)传达出来的过程。武汉大学郭著章教授则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在另一种语言里再现或再造的过程。 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艺术,是技巧。说它是科学,是因为翻译和其他的学科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译者去潜心探讨,摸索掌握;说它是艺术,是因为翻译不象其他学科一样,某些原则,理论可以作为标准或者定律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应用,而是需要译者的创造性加工------任何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翻译,决不是简单的机械转换或一成不变的文字“对号入座”;说它是技巧,是因为翻译和其他的艺术一样,光凭空洞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它,运用它,即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 分类: 翻译的类别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按其所涉及的语言,可以分为本族语译成外语(from native language to foreign language),外语译成本族语(from foreign language to native language)两种,或者语言内翻译(inter-language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 translation);按照其工作方式,有口译(interpretation/包括连续翻译constant interpretation和同声翻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笔译(translation),以及机器翻译(machine / machine-aided /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三种;按照其翻译材料,有科技材料的翻译(scientific translation),文学作品的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政论作品的翻译(political translation)和其他应用文的翻译(pragmatic translation )等等;按照其具体的处理方式,又可以分为全译(complete translation),摘译(editing translation),编译(incomplete translation)等。 性质: 无论何种翻译,其目的都是要把别人的意思用译语就可能的准确无误的传达出来,而不是用译者自己的意思来代替别人的意思。翻译这一性质,决定了从事翻译的人只能充当“代言人”的角色,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随意篡改别人的意思。因此,翻译的成败得失,取决于翻译出来的意思是否和原文的意思保持一致,这也是评判翻译好坏优劣的根本标准。 翻译课的任务: 翻译课首先是一门实践课,其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为今后从事翻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系统的翻译实践,而不是靠传授翻译理论来完成的。 初学翻译的人,没有多少翻译实践,也就没有什么经验可谈。翻译课的开设,是让学生通过翻译实践来获的感性认识,从中领悟出一些道理,从而掌握翻译的基本规律。 翻译作为一门课程,历来都是当作一门技巧来进行教学的。同其他的任何一门技巧一样,

半导体概论

半導體概論 作業(一) 能帶形成原因 組員: 1.499L0005 黃炯睿 (WORD製作) 2.499L0009 林杰翰 (統整資料) 3.499L0010 吳旻葦 (WORD製作) 4.499L0012 劉榮軒 (統整資料) 5.499L0045 黃志傑 (蒐集資料)

何謂能帶 能階由下而上增加,越上面能階越高,為何材料能導電,當導電帶裡有電子時,材料就會導電,一般電子都是處在價電帶中的,而從價電帶到導電帶就有一個能量差,叫做能階。也就是說電子要從價電帶跳躍至導電帶是需要能量,所以當能隙越大時,電子越不容易跳躍至導電帶。因此,絕緣體就是因為能隙很大,電子跳不過去導電帶裡,所以無法導電,但半導體的能隙較小,電子比較容易跳躍進入導電帶,所以只要施嘉一些能量,就可以讓電子進入導電帶來讓材料從不導電很容易變成導電,而導体的導電帶能階底部和價電帶能階頂部重疊,所以電子一

直都在導電帶中,因此材料隨時都可以導電 那能帶是如何形成的呢?? 半導體概念與能帶(Semiconductor Concepts and Energy Bands)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光電科技研究所張淑貞碩士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在半導體晶格中,電子的能量跟金屬有明顯的不同。以矽為例子,由於矽原子之間以價電子方式鍵結,在相鄰的矽原子之間,彼此價電子互相作用之下,導致晶體中電子能量會分裂成兩個可以明顯區分的能帶,此即所謂的價電帶和導電帶,此兩個能帶的間隙即為能帶間隙,由於在能帶間隙中電子的存在是不被容許的,此代表著在晶體中禁止的電子能量。 而價電帶代表晶體中兩個互相鍵結原子的電子波函數,佔據這些波函數的電子我們稱他為價電子。在絕對零度時,所有的鍵結都被價電子佔據,所以在價電帶中所有的電子能階都會被這些電子填滿。當電子處於導電帶中的時候,電子可以在晶體中自由的移動,同時也會對電場做出回應,所以在周圍會有很多空的能階。而電子可以容易的從電場中得到能量,進而能躍遷到比較高的能階裡。因為只有在導電帶裡才有空的能態,所以想要將價電帶中的電子激發到導電帶中需要能量,此能量須大於等於能帶間隙。當電子獲得足夠能量可以克服能帶間隙時,電子就會躍遷到導電帶中,所以在導電帶中會產生一個自由的電子,則在導電帶中會遺失一個電子即為電洞。 在導電帶中的自由電子,可以在晶體中自由的移動,所以外加電場的時候,會產生導電的情形。由於帶負電的電荷從晶體電中性區域脫離出,即會造成在價電帶中生成一個帶正電荷的電洞。而從近代物理的原子中,我們可知能量被量子化,並且具有特定不連續值,例如鋰原子有兩個電子位於1s殼層和一個電子位於2s 殼層。此相同的概念我們可應用到數個原子中分子的電子能量,同理電子的能量是呈量子化的。因此將多到1023個緊密排列大小的鋰原子聚集在一起以形成金屬,會因為原子間的作用力生成電子能帶。而2s能階會分裂成1023個緊密排列的能階,此會有效的形成一個能帶,即命名為2s能帶。同理,其他較高的能階也會形成能帶,而這些能帶彼此會互相重疊而形成代表金屬能帶結構的連續能帶。由於鋰原子的2s能階為半填滿的,這是因為2s次殼層需要兩個電子才能填滿,所以這意謂著如果晶體中的2s能階也是半填滿的話,此金屬即具有半填滿能帶的特性。 參考資料:光電子學與光子學-原理與應用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将翻译专业与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硕士有机结合,坚持翻译理论与技巧教学与实践应用并重,培养面向全球一体化、适应中国国情与区域人才市场需要的“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翻译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 英语翻译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通识”中突出“专才”,打造真正适合社会的高级英语人才。本专业学生除受到基础语言技能训练外,系统地学习口译与笔译的技巧,掌握林业、工程机械、经贸等工程领域翻译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同时,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文学知识,提高汉语应用能力;广泛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获得作为职业译员的基本素养,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实现途径: (1)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2)英汉双语优良师资; (3)依托我院多年来积累的高水平实践、实习基地,多年来翻译口译大赛的承办及参赛经验以及系统完善的口笔译实训、实习经验, 保证学生翻译实践技能的培养。 (4)依托我校林业优势,借我校工程机械专业优秀师资之力,为培养“专才”铺路。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翻译专业本科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识知识:翻译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通识”中突出“专才”,打造真正适合社会的高级英语人才。学生除专业技能外,将进一步学习汉语文学知识,提高汉语应用能力;广泛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获得作为职业

翻译学导论

第一章翻译学的主要方面 小结:翻译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翻译以前是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或是比较文学、翻译工作坊和对比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这门新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詹姆斯.霍姆斯,他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中不但为该领域提供了一个名称,而且还规划了该学科的结构。翻译理论研究、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学是互相关联的,近年来都有发展,逐渐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1. 翻译实践历史悠久,翻译学却是一门新兴学科。 2.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割裂持续存在。 3. James S. Holmes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88年才为人所知)被认为是翻译学的“成立宣言” 4. 翻译可以指翻译研究领域、翻译产品(译本)或者翻译过程(产生译本的行为) 5. 俄裔美国结构主义学家Roman Jakobson在《论翻译的语言学方面》提出三种翻译类型: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语际翻译(interlingual),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6. 翻译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是最近50年的事,它被称为“翻译学translatology”多亏了James S. Holmes. 7. 对翻译的探讨,从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贺拉斯和公元4世纪的圣哲罗姆(《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就开始了,后者被翻译成拉丁文时所用的手法影响了其后的圣经翻译。 8. 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60年代,语法-翻译教学法统治了中学语言学习(死记硬背外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接法或交际法兴起,语言学习摒弃对翻译的摒弃,翻译局限于高层次大学语言课程和专业译员培训。 9. 翻译也是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 10. 霍姆斯的“描述性翻译理论”探讨三个方面:翻译产品(已有译作,探讨特定时期、某种语言/文本类型的翻译),翻译功能(哪些书籍何时何地被翻译,何种影响),翻译过程(挖掘译者大脑中发生的事情) 11. 翻译理论、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学还是会互相影响的。 12. 20世纪70年代,对比分析衰落,语言学导向的翻译科学在德国保持强劲势头,等值观念风光不再,文本类型和文本目的的翻译理论在德国兴起,Halliday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看成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交际行为,盛行于澳大利亚和英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见证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兴起。多元系统学者赫尔曼斯《文学的操纵:文学翻译研究》导致了“操纵派”的诞生。这种动态的、以文化研究为导向的方法在其后的十年大行其道,而语言学方法则较为沉寂。 第二章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小结:从西塞罗至20世纪的翻译理论大多围绕着翻译是该直译(“字对字”)还是意译(“意对意”)这一对矛盾进行,这是一个反复出现又毫无结果的争论,圣哲罗姆在用拉丁文翻译《圣经》时曾对这一对矛盾进行过着名的探讨。有关《圣经》及其他宗教文本翻译的争论一千余年来一直在翻译理论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早期的翻译理论家们大多在译着序言中为自己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辩护,他们常常很少关注(或者根本无法获得)前人相关的着述。德莱顿在17世纪末提出的三种翻译方法标志着更系统、更精确地研究翻译的开始,而施莱尔马赫对异质文本的尊重则对当代的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直译与意译之分开始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与公元4世纪晚期的圣哲罗姆,为数世纪以来乃至今日所有重要翻译的基石。 2. 西塞罗对直译是不屑一顾的,圣哲罗姆援引西塞罗的翻译方法为自己在《七十子希腊文本》之《旧约全书》的拉丁译文中所用的方法进行申辩。 3. 人们一般认为,圣哲罗姆最清晰地论述了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不过,在中国及阿拉伯等有着古老而丰富翻译传统的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争论。

半导体导论翻译(精)

半导体导论翻译(精)

半导体导论 P124-125 CHAPTER 3 The Semiconductor in Equilibrium (d) T = 400 K, N d = 0, N a = 1014 cm-3 (e) T = 500 K, N d = 1014 cm-3, Na = 0 3.37 Repeat problem 3.36 for GaAs. 3.38 Assume that silicon, germanium, and gallium arsenide each have dopant concentrations of Nd = 1X1013 cm-3 and Na = 2.5 x 1014 cm-3 at T=300K.For each of the three materials(a) Is this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b) Calculate n0 and p0. 3.39 A sample of silicon at T =450K is doped with boron at a concentration 0f 1.5x1015cm-3and with arsenic at a concentration of 8 X 1014cm-3 .(a) Is the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 (b) Determine the electron and hole concentrations .(c) Calculate the total ionized impurity concentration. 3.40 The thermal equilibrium hole concentration in silicon at T = 300 K is p0=2x1015 cm-3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electron concentration .Is the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 3.41 In a sample of GaAs at T = 200 K, we hav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at n0 = 5 p0 and that Na = 0. Calculate n0, p0, and N d. 3.42 Consider a sample of silicon doped at N d = 1014 cm-3 and Na = 0 Calcu1ate the maj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at (a) T = 300 K, (b) T = 350 K,(C ) T = 400 K (d) T = 450 K, and (e) T = 500 K. 3.43 Consider a sample of silicon doped at N d = 0 and Na = 1014 cm-3 .Plot the maj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versus temperature over the range 200≤T≤500K. 3.44 The temperature of a sample of silicon is T = 300 K and the acceptor doping concentration is Na = 0. Plot the min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on a log-log plot) versus Nd over the range 1015≤N d≤1018 cm-3. 3.45 Repeat problem 3.44 for GaAs. 3.46 A particular semiconductor material is doped at N d = 2 x 1013 cm-3, Na = 0, and the intrinsic carrier concentration is ni = 2 x 1013cm-3. Assume complete ionization.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majority-and min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s. 3.47 (a) Silicon at T = 300 K is uniformly doped with arsenic atoms at a concentration of 2 x 1016cm-3and boron atoms at a concentration of 1 x1013 cm-3.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s of majority and

翻译导论试题

一、汉译英: 1.请根据语境翻译下列展板中加粗划线部分标题。(每个3分,其中语法正确并符合体例规范得2分,遣词1分,共30分。) 西南民族大学校史馆各展示板块体例 一、第一部分 1、前言 2、三个校区、基地沙盘 3、校训、校歌 4、56个民族大团结照片(中华全家福) 5、学校概况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university、校歌school anthem(1) 6、西南民族大学六十年大事记(2)The Major Event about 60years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二、雨露恩泽(3)bounties 领导视察 三、杏坛风雨(4)preeminently talented teachers 1、历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名录、现任校领导班子名录 2、初辟草莱(1950年——1965年筹建初创期)(5)Starting with the period(1950—1965) from turmoil of the Cultural 4、改革前行(1978年——1991年转折奋进期)(7)transitional periods 5、生机勃发(1992年——1999年加速提升期)(8)Accelerated promotion period 6、扶摇腾飞(2000年至今跨越发展期)(9)deepening development period 四、盛世弦歌(10)rebuilding the brilliance1、办学条件新突破2、教育教学新阶段 2. 请将下面一段中文论文摘要翻译成英语。(20分。注意体现英汉两种语言句子层面形合、意合的差异。) 新制独立学院模式属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非公立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部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近几年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事实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只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IT is not a

半导体器件导论_10

《半导体器件导论》 第10章双极型晶体管 例10.1 确定npn双极型晶体管基区的过剩少子电子浓度。Τ=300Κ时,硅双极型晶体管的各区均匀掺杂,掺杂浓度分别为N E=1018cm?3,N B=1016cm?3,B-E结正偏电压V BE=0.610V。假设中性基区宽度x B=1μm,少子扩散长度L B=10μm,试确定x=x B2?处的实际少子浓度[参见式(10.15a)]与理想情况的线性少子分布[参见式(10.15b)]之比。 【解】 由半导体物理知识,可得 n BO=n i2 N B =(1.5×10 10)2 1016 =2.25×104cm?3 对实际分布,有 δn B(x=x B 2)=2.25×104 sin h(1 10 ) ×{[exp(0.610 0.0259 )?1]sin h(1?0.5 10 )?sin h(0.5 10 )} 或 δn B(x=x B 2 )=1.9018×1014cm?3对线性近似,有 δn B(x=x B 2)=2.25×104 10?4 ×{[exp(0.610 0.0259 )?1](0.5×10?4)?(0.5×10?4)} 或 δn B(x=x B 2 )=1.9042×1014cm?3 取实际浓度与线性近似之比,可得 R=1.9018×1014 1.9042×1014 =0.9987 【说明】 当x B=1μm,L B=10μm时,我们可以看到,基区内实际的过剩少子浓度与线性近似的少子浓度非常接近。 例10.2 确定晶体管发射区的过剩少子浓度,并与基区过剩少子浓度进行比较。若硅双极型晶体管的参数与例10.1完全相同,试确定δp E(x′=0)δn B(x=0) ? 【解】 由式(10.20a),可得 δp E(0)=p EO[exp(eV BE kT )?1]

半导体导论翻译

半导体导论 P124-125 CHAPTER 3 The Semiconductor in Equilibrium (d) T = 400 K, N d = 0, N a = 1014 cm-3 (e) T = 500 K, N d = 1014 cm-3, Na = 0 3.37 Repeat problem 3.36 for GaAs. 3.38 Assume that silicon, germanium, and gallium arsenide each have dopant concentrations of Nd = 1X1013 cm-3 and Na = 2.5 x 1014 cm-3 at T=300K.For each of the three materials(a) Is this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b) Calculate n0 and p0. 3.39 A sample of silicon at T =450K is doped with boron at a concentration 0f 1.5x1015 cm-3and with arsenic at a concentration of 8 X 1014 cm-3 .(a) Is the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 (b) Determine the electron and hole concentrations .(c) Calculate the total ionized impurity concentration. 3.40 The thermal equilibrium hole concentration in silicon at T = 300 K is p0=2x1015cm-3.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electron concentration .Is the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 3.41 In a sample of GaAs at T = 200 K, we hav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at n0 = 5 p0 and that Na = 0. Calculate n0, p0, and N d. 3.42 Consider a sample of silicon doped at N d = 1014 cm-3 and Na = 0 Calcu1ate the maj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at (a) T = 300 K, (b) T = 350 K,(C ) T = 400 K (d) T = 450 K, and (e) T = 500 K. 3.43 Consider a sample of silicon doped at N d= 0 and Na = 1014cm-3 .Plot the maj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versus temperature over the range 200≤T≤500K. 3.44 The temperature of a sample of silicon is T = 300 K and the acceptor doping concentration is Na = 0. Plot the min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on a log-log plot) versus Nd over the range 1015≤N d≤1018 cm-3. 3.45 Repeat problem 3.44 for GaAs. 3.46 A particular semiconductor material is doped at N d = 2 x 1013 cm-3, Na = 0, and the intrinsic carrier concentration is ni = 2 x 1013 cm-3. Assume complete ionization.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majority-and min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s. 3.47 (a) Silicon at T = 300 K is uniformly doped with arsenic atoms at a concentration of 2 x 1016 cm-3 and boron atoms at a concentration of 1 x1013 cm-3.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s of majority and minority carriers. (b) Repeat part (a) if the impurity concentrations are 2 x1015 cm-3 phosphorus atoms and 3 x 1016 cm-3 boron atoms.

智慧树知到《半导体技术导论》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半导体技术导论》章节测试题 【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半导体技术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现代电子器件大多是基于半导体材料制备的? 对 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p型硅掺杂IV族元素,n型硅掺杂III族元素。 对 错 答案: 错 2、半导体中电流由电子电流和空穴电流构成。 对 错 答案: 对 3、以能带隙种类区分,硅属于直接能带隙半导体。 对 错 答案: 对 4、以下哪种结构不是固体常见的微观结构类型?

单晶体 多晶体 非晶体 结晶体 答案: 结晶体 5、从能级角度上看,导体就是禁带宽度很小的半导体。 对 错 答案: 错 6、半导体的电导率一般要大于绝缘体的电导率。 对 错 答案: 对 7、在半导体中的空穴流动就是电子流动。 对 错 答案: 错 8、通常来说,晶格常数较大的半导体禁带宽度也较大。 对 错 答案: 错 9、温度为300K的半导体费米能级被电子占据的几率为()?

1/4 1/2 1 答案: 1/2 10、通常对于同种半导体材料,掺杂浓度越高,载子迁移率越低。 对 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通常情况下,pn结p区和n区的半导体材料不相同。 对 错 答案:错 2、pn结加反偏压时,总电流为0。 对 错 答案:错 3、平衡状态下pn结的能带图中,p区和n区的费米能级是分开的。 对 错

4、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欧姆接触,此时金属的功函数应当大于半导体的功函数。 对 错 答案:错 5、欧姆接触也称为整流接触。 对 错 答案:错 6、通常,超晶格结构是基于异质结设计的。 对 错 答案:对 7、n型增强型MOSFET的基底是n型半导体。 对 错 答案:错 8、MOSFET的饱和漏极电流大小是由漏极电压决定的。 对 错

翻译学导论 作业

翻译学导论英语作业 第一部分英译汉 Communication is seen to involve an information source encoding a message (a sender) which is transmitted via a channel to a decoder(a receiver),where it is interpreted and has an effect. Efficient, error-free transmission is assumed to be the primary goal, especially in engineering contexts. Attempts to apply this model more generally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neg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context, the return of information to the sender (feedback), and the active role played by human receivers in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交际被视作一种信息传输的过程,信息源将信息编码(由信息发出者)通过信道传递给解码者(信息接受者),使解码者理解并产生效果。高效、无误地传递信息是基本目标,特别是在工程领域中。而有人泛泛地运用这个原则受到了批评,因为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诸如,语、信息接受者给信息发出者的信息反应(反馈),接收人在理解意思时起到的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英译汉 “书画同源”之心理学观 The physiology point-view of the homology i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综言之,历来文人、学童经常有学习书和画的兴趣和志向,通常师长们的要求多是先规定学习书法以为研习图画的基本功夫。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书法的过程中,规定学生要先从楷书入手,作为基本的功夫。 In sum, literati and pupil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and ambitious in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most cases, teachers require them to learn calligraphy ahead of painting. According to this learning method, if you learn calligraphy, you have to learn Regular Script first as basic training.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楷书其实是一种最不轻松,最不易掌握的书体,因此书写不易,不宜于作为入门书本。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Regular Script is the most difficult font to learn,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beginners. 我们过去的实验早已初步证明此结论。这个结论告诉书法教学专家们:书法教学不应以楷书为“正确的书法”,以及习书的首要对象; This conclusion have been improved by our past experiments preliminarily, which let calligraphy teaching experts know that Regular Script studying is not correct Calligraphy and isn't the primary object. 而应考虑文字演进的先后及书体之历史发展次序,方是正途。这是推翻历来传统看法的新理念。另外,以学习书法作为习画的基本功夫,从科学观点来看,是错误的。

翻译学导论

1. 霍姆斯的翻译学结构图 霍姆斯的翻译学可以分为“纯理论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 (1)按照霍姆斯的解释,“纯理论翻译学”的目标是描述翻译现象(描述性翻译理论),建立一些普遍的原则,用以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翻译理论)。“纯理论翻译学”下面的“翻译理论”分支又可再分为普遍理论和专门理论。霍姆斯这里的“普遍理论”是指那些致力于描述和解释各种类型的翻译,并加以概括,适合所有翻译的研究。“专门理论”研究包括:翻译媒介研究、翻译语对研究、翻译层次研究、文本类型翻译研究、翻译时期研究、具体翻译问题研究。尽管霍姆斯做出了上述区分,他同时也指出,上述“专门”翻译理论的各个方面可以同时适用。霍姆斯的“纯理论翻译学”的另一个分支是“描述性翻译研究”。描述性翻译研究重点探讨的是翻译产品、翻译功能和翻译过程。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成果可以融入“翻译理论”这个分支,建立一种翻译的普遍理论,或者更为可能的是,按图所划分的“专门翻译”理论。 (2)霍姆斯的“应用翻译学”包括三个方面:译员培训、翻译辅助工具、翻译批评。 2. 产品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探讨已经存在的翻译作品。它可以对单个的原语文本--目的语文本配对进行描述或分析,也可以对同一个原语文本的一个或多个目的语文本展开比较分析。这些小规模的研究可以累积成为更大规模的翻译研究,探讨某一特定时期、某种语言或是某种文本类型的翻译。大规模的研究可以是历时性的(顺着时间的发展),也可以是共时性的(某一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功能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指的是“在接受语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描述[翻译的]功能:这是对背景而不是对文本的一个研究”。可以探讨的问题包括哪些书籍在何时何地被翻译,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领域,霍姆斯称之为“社会翻译研究”,今天更多地称之为“文化导向的翻译研究”。 过程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和翻译的心理学有关,它主要致力于挖掘译者大脑中所发生的事情。虽然后来有些研究者在朗声思维(译者在翻译时将他们的翻译过程叙述出来,研究者对译者的叙述进行录音)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这一领域至今仍然缺乏系统的分析。 3. 语内翻译指在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是在同一语言内部进行的翻译。语际翻译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来解释一种语言的语符,是发生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符际翻译指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语言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学或音乐来表达,是不同符号之间进行的翻译。 4. 奈达的三阶段翻译体系 奈达把翻译过程分为三步进行。(1)分析:对原文的表层结构即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转移:译者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转换成译语;(3)重构: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最后使之完全符合译者的要求。因此,翻译并不意味着从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而是经过一个分析,转移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在重构的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信息产生共同的语义结构,并达到概念等值,其结果使译文的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原文的读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趋于一致。 5. 形式对等强调要注意讯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其中要关注的是接受语中的讯息应与原语中的不同成分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形式对等要求译文贴近原文的结构,这对翻译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影响极大。

英语专业学科导论

英语专业学科导论 跨过高考门槛,我面对着选择大学与专业的抉择。综合各方面信息,我最终选择了广东商学院的英语(国际商务管理)专业。一开始我对大学的教育以及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并不了解,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高考成绩以及家人的意见选择了这个专业,现经过对英语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对学校英语的教学有了大致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我自己的本科四年英语学习有了大致的目标与规划。 对大学本科教育的认识及英语专业的认识 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为成人与成才,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培养与学术技能培训,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大学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外,还要使学生形成高尚人格,健全的体魄,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方可做到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对大学本科的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去探索自己所选择的英语(国际商务管理)方向,就更有利于我对它的理解。高等教育阶段英语专业学习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首先是要对学科进行定位。既然选择了英语专业,那么这个专业学习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这些概念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专业注重的是语言学习方面,如语音语法学,词汇学、文体修辞学、写作翻译、专业英语等,这些语言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利用好四年的本科生涯去把他们了解透,学习好,才能有利于自己成为这方面的人才。此外,专业技能与商务知识技能的 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重专业技能知识及商务技能学习而轻文化素质培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的正确定位。学习不能只注重于专业学术,我们的目标是成人与成才,学好英语专业知识以及商务技能也只能说是成才,要想也做到成人,就需要了解外国的文化及礼仪等,因此,文化方面的知识,如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西方思想文明史、西方礼仪文化等知识我们也需要理解。试问一个对西方文化全然不懂的人即使英语专业技能学得再好,又怎能把它很好地应用于实践?这样对一个规划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显得更为困难。因此,我们要注重技能学习与文化底蕴综合发展。虽则说学科与学术基础是一个复合型人才的必备,但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外语工具性和对商务知识的偏向性,如何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精英是最重要的。 英语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培养方案 学习商务英语专业,除了一定的技能,还要较强的人才竞争力。随着英语学习的普遍发展,虽然我们在较好的本科学校学习,但仍需面对较大的竞争,因而我们不能松懈,要积极培养与锻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核心竞争力总的来说由四种素质和四种能力形成。其一为道德素质:就是要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品行与正确的思想。其二为心理素质: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成为成功的英语专业人才必会面临许多挑战,因而面对人生境遇,我们需要较强的体验力,面对挑战与诱惑,我们需要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与失败,我们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自负,不气馁。在现代社会,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锻炼好自身的心理素质,应成为我们重点发展的部分,若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卡,那么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核心竞争力也不能奏效。其三是专业素质:首先为语言层面,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在这四年中锻炼好听、说、读、写、译专业技能,扎实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接着为文化层面,了解中外相关知识。最后为商务知识层面,要对经贸运作程序有一定了解。其四为文化素质:要培养自己的兴趣与求知欲,提高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