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练习试题

2013《文化生活》主观题练习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需要一

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理由。(10分)

2.材料一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吕氏春秋》有《十二纪》。其中规定,孟春之月,要祭祀山林川泽之神,所献祭品不得用雌性禽兽,当月还禁止伐树,不得毁坏鸟巢,不得杀害怀孕的动物和幼小动物,不得取禽类的卵。仲春之月,禁止破坏水源,也禁止焚烧山林。季春之月,禁止用弓箭、网罗、毒药等各种形式猎杀禽兽,也不许伐取桑树和柘树。此外,又有孟夏之月不许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仲夏之月不许烧炭,季夏之月禁止砍伐山林等规定。成书于先秦秦汉时期的《逸周书》的《周月》、《时训》、《月令》等篇,以及《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等,也有相近的内容。

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4分)

(2)试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材料一送礼要送“红段子”,所谓“红段子”是对“黑段子”、“黄段子”而言的,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手机等媒介上传播的一种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它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健康向上的内容,达到提高思想水平、宣扬社会美德、激发生活激情、启迪美好人生、催人奋进的效果。要让“红段子”更红,政府部门是责无旁贷的,但这又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包括企业和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该自觉肩负起倡导和引领的责任。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政府、媒体、公民角度谈谈如何让“红段子”更红。(16分)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今后10年,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广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10分)

5. (12分)材料一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度评价(%)

材料二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文化信息?(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0分)

6、在全球观众对选秀节目已经深感疲惫之时某省卫视成功推出《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音乐评论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2012年中国最热门事件。它花巨资从荷兰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但不是单纯模仿和复制欧美的节目模式而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这个节目发挥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观众追捧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启示。

7.(19分)材料一: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现阶段应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7分)

8.材料一 2011年8月12日,陈道明做客凤凰网《凤凰非常道》节目。他坦言,现在电视剧翻拍成风,翻拍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创作者无能,不能无穷无尽地编出好看的故事。回顾2010年,浙江版《西游记》、高希希版《三国》、李少红.版《红楼梦》、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先后被轮番“拍砖”(“拍砖”,网络用语,大意是反对、批判)。

材料二与以往多数名著改编剧都被“拍砖”相比,新版电视剧《茶馆》却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保留了老舍原著的“魂”。无论是剧中人物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还是北京人幽默、好面子、喜欢正话反说的性格特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材料反映了我国电视剧创作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

(2)结合材料,谈一谈我国电视剧应如何创新。(12分)

9.“十二五”规划呈现了众多亮点。亮点之一就是倡导包容性增长。

材料一: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兼容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的健康增长。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其中从全球视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长”应该允许多种文明共同繁荣进步,不能企图用一种文明铲除、取代另一种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冲突”。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10分)

2013《文化生活》主观题练习

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4分)

②文化塑造人生,中国精神可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并通过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2分)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

响、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国精神,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4分)

2.答:(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我国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2)材料二中所体现的思想是对材料一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我国古代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注重爱护自然,珍惜生命。但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在古代不可能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3.【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1)问设问明确,关键抓住三个主体,从“政府”、“媒体”、“公民”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第(2)问只要把“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转化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可。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政府、媒体、公民角度谈谈如何让“红段子”更红。

答案:(1)政府:①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坚决抵制“黄段子”、“黑段子”,保证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媒体: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

会主义文化。①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

②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杜绝“黄段子”、“黑段子”信息的传播。

公民:①提高辨别落后、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抵制“黄段子”、“黑段子”。4.【解析】本题考查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应该从文化的社会作用,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

政治和综合国力的关系以及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等方面来思考组织答案。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广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

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5)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1)材料一表明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所进步,但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好于农村,农村文化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0分)

①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该市通过建设“村落文化宫”,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活动,逐渐地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每年都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对“村落文化宫”加以扶持,经过多年努力,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村落文化宫”的建设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人际关系。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村落文化宫”建设有利地改善村里的社会风气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村落文化宫”建设能

够提升该市的竞争力。

6、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观众追捧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启示。

⑴文化企业应立足于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⑶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

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⑷坚持正确的方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

主义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7、(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现阶段应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①.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E.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

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8、(1)材料反映了我国电视剧创作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

①材料反映了我国电视剧创作的创新能力不足;

②一些电视剧的创作不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破坏了艺术的精髓。(2分)

(2)结合材料,谈一谈我国电视剧应如何创新。(12分)

①立足社会实践,从社会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特别是

对一些经典名著的再创作,既要保护和继承它们的精髓,确保其“原汁原味”,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立足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在电视剧创作方面的有益成果。

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12分)9、(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10分)

在全球化条件下,要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要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中的积极成分,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