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判断题答案)

2017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全面深

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判断题答

案)

判断题

1、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保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对)

2、我国的户籍制度从1958年开始实行后就形成乡镇户籍和城市户籍。(错)

3、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错)

4、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的要求,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配置文化职能。(错)

5、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对)

6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有助于促进收支科目全面规范、有章可循。(对)

7、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我们知道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错)

8、机构改革要求推进大部门制,建设整体型政府,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对)

9、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农村人口从传统公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一次过程。(对)

10、财政的新定位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悖的。(错)

41、我们只有提升开放层次,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解决在发展中的市场的不足。(对)

4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对)

43、农村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和不平等的城乡发展机制没有关系。(错)

4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

45、我们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就要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广泛性(错)

46、我国的建设用地市场呈现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对)

47、在地方层面,山东最先有了法治山东”的提法(错)

48、中国法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对)

4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的根源。(错)

50、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对)

51、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对)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错)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重合性(对)

3、公有制经济的最重要、最本质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配置有限的自然资

源和物质利益,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生产的效益。(对)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5、计划经济是完全按照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主体、以经济运行的自然需要和存

在进行分散产权所有(错)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完成期限是2020年(对)

7、年GDP增长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或穷富的基本标准(错)

8、市场经济中人的属性是依附于国家行政职位的工具人(错)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

10、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民事责任(错)

11、完全市场是不存在的,主要是垄断竞争市场条件(对)

12、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错)

13、上海自贸区的全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错)

14、建设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市场社会(错)

15、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错)

16、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府是改革的主体(错)

17、国有企业属于社会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错)

18、着重保护合法收入,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错)

19、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对)

20、贫穷是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对)

&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错)

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

8、财政的新定位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悖的(错)

9、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10、(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1、贫穷是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对)

12、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

13、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农村人口从传统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一次过程(对)

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完成期限是2020年(对)

15、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的要求,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

配置文化职(错)

16、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民事责任(错)

17、计划经济是完全按照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主体,以经济运行的自然需要和存在进行分散产权所有(错)

18、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贯穿全面改革的主线(对)

19、改革开放既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又是我们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对)

20、坚持系统治理最重要的是要优化治理格局(对)

2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对)

22、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错)

2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24、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就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

25、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推进体制创新。(对)

26、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对)

27、我国的户籍制度从1958年开始实行后就形成乡镇户籍和城市户籍。(错)

28、我们过去强调改革,并已经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错)

29、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对)

30、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错)

31、如果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那就必须主观判断改革过程中的

得与失(错)

41、农村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和不平等的城乡发展机制没有关系。(不正确)

42、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效需要不足是经济危机的根源。(错误

43、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保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正确)

44、自主经营、自由选择、自由流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正确)

45、包容性体制总体优越于排斥性体制。(正确)

46、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47、根据行政体制改革中职能配置中的要求,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配置文化职能。(错误)。

48、常态性社会矛盾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冲突性。(错误)

49、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正确)

50、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确)

51、城镇化的内涵是农村人口从传统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一次过程。(正确)

52、我国的户籍制度是1958年开始实行后就形成乡镇户籍和城市户籍。(错误)

5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正确)

54、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错误)

55、只有深化改革,真正打通城乡,才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正确)

56、恶化的城乡差距所带来的是社会风险。(正确)

5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平衡发展的最大的制度障碍。(正确)

58、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正确)

59、我国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已经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错误)

60、如果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那就必须主观判断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错误)

61、财政的新定位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相悖的。(错误)

6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负债沉重,但并未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错误)

6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正确)

64、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正确)

65、我们过去强调改革,并已经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错)

66、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正确)

67、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五大类。(错误)

68、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

69、传统观点上的中国社会的三大构成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确)

70、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形成的,在市场价格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正确)

71、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正确)

72、我们要重视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确)

73、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补施纲要》,其中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正确)

74、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错误)

75、房产税是降房价,调贫富的有效手段。(错误)

76、保持廉洁只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正确)

77、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有助于促进收支科目全面规范、有章可循

(正确)1、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答案:错

2、我国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已经站在同一平台

上竞争。

答案:错

3、农村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和不平等的城乡发展

机制没有关系。

答案:错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

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

答案:对

5、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形成的,在市场

价格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

答案:对

6、恶化的城乡差距所带来的是社会风险。

答案:对

7、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我们需要加大投入。

答案:对

8、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负债沉重,但并未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错

9、我国的建设用地市场呈现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

答案:对

10、常态性社会矛盾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冲突性。

答案:错

11、机构改革要求推进大部门制,建设整体型政府,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对

12、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答

案: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