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护板侧碰设计规范

汽车门护板侧碰设计规范
汽车门护板侧碰设计规范

汽车门护板侧碰设计规范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侧部碰撞区域解释

IIHS车门侧碰区域图(前视图)

车门碰撞区域为IIHS侧碰试验方式(侧视图)

门内护板展开图

侧安全气囊展开图

在座椅行程范围内,门内护板与座椅之间应有足够空间展开气囊,同时门内护板不能有尖锐的棱角以及容易造成安全气囊损坏的棱角、棱边。

侧安全气囊与门板接触区域定义如下:

到最前边缘300mm处是安全气囊展开后的最前边缘。

侧安全气囊展开后的最前位置是由座椅向前移动之后停留在那个位置来确定安全前囊模块的最前位置。

侧安全气囊展开后的最后位置由座椅向后移动之后提留在那个位置来确定安全气囊模块的最后位置。

上边沿定义由安全气囊展开后的囊垫向上加50mm。典型结构,上边沿区域超过腰线。

L是R点行程(座椅行程)下边沿为基准边沿,评估安全气囊的下边沿是由安全气囊类型决定,见下表:

安全气囊类型L值

盆骨-胸腔或胸腔型75

胸腔或胸腔-头部型-70

在侧安全气囊与门板接触区域的装饰板必须在安全气囊低温爆破试验中有足够的强度或支撑结构。(见内饰板SDS必要条件#AA-0013,PB-0004和详情#12994)间区域1和区域2附录资料。

侧气囊垫最佳空间

最小50mm

侧气囊展开时

显示典型的侧气囊垫体积

侧气囊垫空间

侧气囊展开时的理想间隙最小50mm 。这个间隙受到测试的动力学的影响。使用者的运动(ATD的动作),门的变形,B柱的变形,座椅及靠背的运动将导致与静态(车辆静止)测量的不同。门系统上侧气囊传感器点火时间(依赖与很多因素)和裂开决定侧气囊在这个间隙展开的时间。安全研发小组负责分析决定特殊项目小组需要的最小间隙。

门饰板扶手高度

最大200mm,

最小140mm

扶手应当低于SIDⅡsATD’s胸部下肋骨,(最大扶手高度是UMTRI5%假人H点加200mm*sin12°.)

扶手最底高度位于UMTRI5%假人H点上140mm,规定与上腹肋重叠25mm。

内饰板SDS :

前座椅IT-0110见数据#4-IT0110A

后座椅IT-0111见数据#31363扶手以下的门饰板表面

侧碰试验的目标门饰板表面是上图红线表示的垂直面。在侧碰实验中通过扶手可以改善通过上下腹肋的冲击力(禁止集中力量到单一的肋骨),ATD 的骨盆及腹肋冲击力同时明显增强测试性能。

详细资料见下表1、2、3及区域3和区域4.

图一、门饰板X-截面。

推荐的扶手高度过渡图形。扶手和本体之间的过渡在腹部碰撞区。在侧碰实验中这个截面可以承载残余碰撞力同时缓冲骨盆冲击力。

图二、门饰板X-截面。推荐的扶手下表面过渡图形。扶手和本体的过渡在骨盆碰撞区。在侧碰实验中这个截面允许骨盆在残余碰撞力之前受

低于扶手的目

标表面:

---低于垂直面门板本体扶手本体表皮和泡沫垫腹部碰撞区骨盆碰撞区

力。

图三、门饰板X-截面。

不推荐的图形,这个图形在侧碰中不能均匀受力,扶手下面的本体引起的点受力可能超过肋骨允许偏差的最大值或引起不期望的骨盆受力。门板扶手与使用者的间隙。扶手本体骨盆碰撞区

这个点不能根据ATD

的腹肋排列,这个特征

只能在区域4门板本体扶手本体表皮和泡沫垫腹部碰撞区骨盆碰撞区

这个点不能根据ATD

的腹肋排列,门板表面

的这个特征将很难获

得均匀的骨盆受力。

SDS 内饰板要求扶手表面到使用者中心线为290±10mm 。

扶手向内的多数点的距离应取最大化,ATD 有以下好处:

*更大的距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使SAB 的展开与ATD 匹配。

*更大的距离可以吸收更多的人体碰撞能量。导致当ATD 与门饰板接触的时候减少△V 。

*更大的距离允许更大的SAB 和约束系统的设计选择。

门饰板x-截面图形。

插入式设计是首选的设计。在侧碰实验中这个设计提供了到假人肩部,上臂和骨盆的力的传递路径。考虑了有利的假人运动,这个设计为

气囊冲击力和通过假人肋骨的力提供了好的作用表面。

瀑布式扶手设计是插入式设计的变形,应该使用在车辆

腰线低于5%女性肩部时(H <360mm )

在侧碰实验中,这个设计考虑冲击力先接触骨盆,引起假人

的有力的运动,调整气囊的冲击力必须平衡假人的上下肋骨的位移。扶手和模型的间隙取最大值

300mm-到使用者的中心线。

设计1、插入式扶手推荐图形设计2、瀑布式扶手

变换图形

扶手架设计是不推荐的。

在侧碰实验中扶手架设计典型的将力首先作用在假人的腹肋,典型

结果是更高的腹肋伤害及VC值。因此其他系统的重要工程将会被

要求努力获得侧碰性能目标。

这个设计也会违反:“门内饰板表面低于扶手”。

门内饰板结构

IIHS侧碰区域详细资料

区域1、肩部碰撞区域

描述:肩部碰撞区域是上部区(门板装饰腰线以上),ATD的肩部可能造成潜在的接触。

边界尺寸和ATD区域

UMTRI5%H点所在Z平面360mm以上及UMTRI5%H点所在X平面-100mm以后的门内饰板区域。

这个区域是ATD肩部及上臂接触的区域。

侧碰试验侧碰性能目标(获得可接受的冲击级别)肩部位移<50mm。

力-位移目标曲线图

力-位移目标在调查研究中。

相关表面要求和SDS要求:

侧气囊展开

最佳侧气囊垫空间

IT-0121变形空间/垫

IT-0122侧肋位移—安全设计方针

IT-0038侧碰

AA-0013气囊系统完整性。

PB-0004锋利的边缘。

数据#12994

数据#6293

数据#37785

数据#10422

讨论,笔记及勘误表

插入式扶手设计有意规定主载荷路径传递到ATD的骨盆区域,次载荷传到肩部以减少在ATD的软肋的载荷。肩部的力必须被控制因为肩部位移大于60mm将降低IIHS torso级别。更多IIHS资料查阅级别标准。肩垫深度将由以下因素分析决定

*腰线硬度-腰线加强饰板及截面硬度。

腰线加强在门内饰板里侧,玻璃内侧(更宽)

腰线加强在门内饰板外侧,玻璃外侧(小的宽度)

门的材料和厚度(软质可以减少宽度)

*腰线侵入图形/频率-此处们的变形与ATD有关,门内部频率的顶点和与ATD交互作用的频率。

相对于ATD垂直或偏上(小的宽度)

相对于ATD偏低(更深)

高频/低频(低频小宽度)

*腰线相对于ATD的肩部的高度

低腰线-ATD肩部以下(大宽度)

高腰线-ATD肩部以上(小宽度)

进行这个分析整车侧碰FEA模式是做好的工具。评估和测试可能的设计得到优化方案需要所有需要的程序的一些细节分析。

在肩部区域。在门内饰板与使用者之间不应有不能压缩的物体,测试经验和CAE模型显示在肩部区域有不能压缩的物体的设计会有更高的肩部位移,肩部位移大于60mm依照IIHS torso规则结果是单一级别会降低。

肩部区域与侧气囊点相和,表面必须考虑侧气囊展开间隙,侧气囊DV测试包括在座椅的多个位置的低温展开,聚乙烯或织物包装可以帮助限制或容忍裂缝,尤其注意的是模型的圆角,因为尖角可能潜在的导致裂缝。

区域2:胸部碰撞区域:

描述:胸部碰撞区域在扶手以上,潜在的,ATD的第三根肋骨可能接触到,

边界尺寸和ATD的区域

UMTRI5%H点所在Z平面200mm以上360mm以下。及UMTRI5%H点所在X平面-100mm以后的门内饰板区域。

这个区域是ATD第三根肋骨接触的区域。

侧碰试验侧碰性能目标(获得IIHS可接受的torso级别)平均胸部肋骨位移<35mm,没有单一的肋骨位移超过46mm。力-位移目标曲线图

力-位移目标在调查研究中。

相关表面要求和SDS要求:

侧气囊展开

最佳侧气囊垫空间

IT-0121变形空间/垫

IT-0122侧肋位移—安全设计方针

IT-0038侧碰

AA-0013气囊系统完整性。

PB-0004锋利的边缘。

数据#12994

数据#6293

数据#37785

数据#10422

讨论,笔记及勘误表

在胸部碰撞区域,在门内饰板与使用者之间不应有不能压缩的物体,测试经验和CAE模型显示在肩部区域有不能压缩的物体会有更高的肋骨位移。

胸部碰撞区域与侧气囊垫相和,这个区域是侧气囊垫的原发区域,表面必须考虑侧气囊展开间隙,侧气囊DV测试包括在座椅的多个位置的低温展开。(AA-0013和DVM#27462要求),内部D&R工程和SAB约束D&R工程应该进行同时体现在测试计划中。聚乙烯或织物包装可以帮助限制或容忍裂缝,尤其注意的是模型的圆角,因为尖角可能潜在的导致裂缝。

区域3:腰部碰撞区域:

描述:要不碰撞区域是扶手所在区域,潜在地,ATD的两个腹肋接触的区域。

边界尺寸和ATD的区域

UMTRI5%H点所在Z平面75mm以上200mm以下。及UMTRI5%H点所在X平面-100mm以后的门内饰板区域。

这个区域是ATD的两个腹肋骨接触的区域。

侧碰试验侧碰性能目标(获得IIHS可接受的torso级别)平均腹肋肋骨位移<40mm,没有单一的肋骨位移超过46mm。力-位移目标曲线图

力-位移目标如下所示,力-位移目标是用描述的程序测试在20mm是力为1.25KN。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及布置方法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

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比直线缓坡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

▌一、停车位指标 停车位的确定为停车场建筑面积进行估算提出一定依据,小型车每车位约30~40㎡。以上指标均包括--停靠位和车道以及墙、柱等建筑构件面积。 实际工程统计表明,地下停车库平均每车位约37~47㎡,室外停车场平均每车位约27~37㎡。 【案例】恒大停车位尺寸要求 中高端/中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400mm×5300mm。 高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700mm×5700mm(在人行出入口附近考虑5%数量的2700mm ×6000mm车位)。 ▌二、防火设计 1.防火分区 大型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往往规模较大,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范围内,避免向外蔓延,需将地下车库按一定面积划分为防火分区。 《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为4000㎡。 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 2.安全疏散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车库的安全疏散做了如下规定: (1)地下车库人员安全出口应和汽车疏散出口分开设置。这是因为不论平时还是在火灾情况下,都应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2)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目的是能够吸效地进行双向疏散。但若不加区别地多设出口,会增加车库的建筑面积及投资。因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出口。 a.同一时间车库人数不超过25人。 b.IV类汽车库,即停车数不超过50辆的汽车库。 c.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划分为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10-10-19 22:47 |提问者:dongyacong 最佳答案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 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 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 1/2(6%~7.5%),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在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4.汽车坡道做法设计 汽车坡道的做法在图集88J1-1(工程做法)和88J9-2(室外工程)中有很多种,从面层上区分有混凝土坡道、水泥金钢砂防滑坡道、铺台工砖坡道、花岗岩坡道、环氧防滑涂料坡道等几种。汽车坡道面层的主要做用是防滑,防滑做法不外乎三种情况:(1) 材质本身外麻面,利用材质的凹凸不平达到防滑效果,如麻矿场砖面层、毛面花岗石面层,环氧防滑涂料等面层,防滑效果一般;(2)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中 通过特殊处理或嵌入水泥砂浆、缸砖面层等防滑效果中等;(3)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施工中做出宽度和深度不同的凹槽,以此达到防滑效果,如凹线细石混凝土坡道,开凹槽花岗石坡道等防滑效果好。实践中这三种面层做法的防滑效果越好的,其舒适性越差,使用时做凹槽的坡道噪声很大,行车时的振动也很利害,不很舒服。前两种做法在雨雪天气,特别是冬天汽车坡道上有积雪时,行车有打滑现象,地下车 库的有安全隐患。目前很多汽车坡道在开口部位加阳光板罩棚等屋盖措施,可有效避免有雪残留在汽车坡道上,所以设计中如果汽车坡道开口部位有盖时,应采用前两种做法,最好是第一种做法;当开口无盖时,应采用由凹槽的第三种做法。如果开口无盖也采用前两种做法,需要车库值班人员及时清理积雪。 这种做法用于人行坡道还可以用于汽车坡道很不可取。噪声大,振动大不说,凸出的尖角很快就有很多被汽车压坏,减弱防滑效果。这样的做法在设计中不宜采用。正确的做法如上图2所示,横向做出凹槽。凹槽的间距不宜过密。实践中凹槽间距100~170mm,深度60~70mm为宜。

地下汽车库设计及防火规范修订稿

地下汽车库设计及防火 规范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地下汽车库设计 1常用数据 1.1车辆出入口数量及坡道宽度: ≤50辆,一个口,单车道4m。 50~100辆,一个口,双车道7m。 100~500辆,二个口,双车道7m,单车道4m,两出入口净距≥10m。 ﹥500辆,三个口,双车道7m,单车道5m,两出入口净距≥15m。 注:在《GB50067-97》和《JGJ100-98》规范中,有关车辆出入口的宽度和两出入口净距两点上有差异,在过去的设计及报建中有如下经验,供借 鉴: ①对特大型汽车库,出入口必须为三个以上,车道宽度为5.0m。 ②大、中、小型出入口数量按防火规范要求,车道宽度为4.0m,两出入口净距≥10m。 坡道坡度 ●直线坡道:小型车 15%,1:,轻型车%,1: ●曲线坡道:小型车 12%,1:,轻型车 10 %,1:10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 2000m2,设自动灭火系统4000 m2。 ●防烟分区 2000m2 ●复式汽车库减少35%:防火分区 1300m2,设自动灭火系统2600 m2。 注:复式汽车库——室内有车道、有人员停留的,同时采用机械设备传送,在一个建筑层里叠2~3层存放车辆的汽车库。 安全疏散 ●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距离不应超过45米,

●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不应超过60米。 地下汽车库的面积指标 ●停一辆小型车需要的建筑面积为 35~45 m2。 超过45 m2为设计不合格。 2层高的确定 2.1层高计算的基本内容 ●A停车库净高2200+ B通风道300+C电桥架100+(D喷淋200)+E梁高 +F地面找坡及排水沟100+(G地面覆土层厚度)+预留100富余量 2.2停车库净高 ●微型车、小型车 2.20m (深圳为2.30m) 轻型车 2.80m 2.3各类管线最小计算高度 ●通风管 300 管道高度为250,预留50的安装支架高度 ●电桥袈 100 ●喷淋 200 注:一般控制通风管+电桥袈共用400高度,同样需要避让,减少交叉。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的消防干管要求穿梁。 一般情况下,通风管与喷淋不叠加,但当主风管宽度≥1200时,其风管底部必需设有自动喷淋口。

地下汽车库设计及防火规范

地下汽车库设计 1常用数据 1.1车辆出入口数量及坡道宽度: ≤50辆,一个口,单车道4m。 50~100辆,一个口,双车道7m。 100~500辆,二个口,双车道7m,单车道4m,两出入口净距≥10m。 ﹥500辆,三个口,双车道7m,单车道5m,两出入口净距≥15m。 注:在《GB50067-97》和《JGJ100-98》规范中,有关车辆出入口的宽度和两出入口净距两点上有差异,在过去的设计及报建中有如下经验,供借鉴: ①对特大型汽车库,出入口必须为三个以上,车道宽度为5.0m。 ②大、中、小型出入口数量按防火规范要求,车道宽度为4.0m,两出入口净距≥10m。 1.2 坡道坡度 ●直线坡道:小型车 15%,1:6.67,轻型车 13.3%,1:7.5 ●曲线坡道:小型车 12%,1:8.3 ,轻型车 10 %,1:10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1.3 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 2000m2,设自动灭火系统4000 m2。 ●防烟分区 2000m2 ●复式汽车库减少35%:防火分区 1300m2,设自动灭火系统2600 m2。 注:复式汽车库——室内有车道、有人员停留的,同时采用机械设备传送,在一个建筑层里叠2~3层存放车辆的汽车库。 1.4 安全疏散 ●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距离不应超过45米, ●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不应超过60米。

1.5 地下汽车库的面积指标 ●停一辆小型车需要的建筑面积为 35~45 m2。 超过45 m2为设计不合格。 2层高的确定 2.1层高计算的基本内容 ●A停车库净高2200+ B通风道300+C电桥架100+(D喷淋200)+E梁高 +F地面找坡及排水沟100+(G地面覆土层厚度)+预留100富余量 2.2停车库净高 ●微型车、小型车 2.20m (深圳为2.30m) 轻型车 2.80m 2.3各类管线最小计算高度 ●通风管 300 管道高度为250,预留50的安装支架高度 ●电桥袈 100 ●喷淋 200 注:一般控制通风管+电桥袈共用400高度,同样需要避让,减少交叉。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的消防干管要求穿梁。 一般情况下,通风管与喷淋不叠加,但当主风管宽度≥1200时,其风管底部必需设有 自动喷淋口。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完整

1 总则 1.0.1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使汽车库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库建筑设计。 1.0.3 汽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符合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 汽车库建筑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 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 1.0.5 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汽车库(Garage) 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2.0.2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turn radius of car)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2.0.3地下汽车库(Underground garage) 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0.4坡道式汽车库(Ramp garage) 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坡道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2.0.5敞开式汽车库(Open garage) 汽车库内停车楼层每层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25%的汽车库。 2.0.6缓坡段(Transition slope)

当坡道坡度大时,为了避免汽车在坡道两端擦地面设的缓和线段。 2.0.7弯道超高(Ramp turn supperelcvation) 为了平衡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所设置的弯道横向坡度而形成的高差称弯 道超高。 2.0.8机械式汽车库(Mechanical garage) 使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或运送且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2.0.9机械停车设备(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parking automobile) 机械式汽车库中运送和停放汽车设备的总称。 2.0.10运送器(Conveyer) 机械停车设备中承托和运送汽车的部件的总称,它包括托架、托板、台车等。 2.0.11停车位(Parking space) 汽车库中为停放汽车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汽车的部位,它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须的距离组成。 2.0.12两层式机械汽车库(Two storey mechanical garage) 停车位按两层设置的机械汽车库,有两层升降横移式,两层循环式和两层坑下式等。 2.0.13竖直循环式机械汽车库(Vertical circular garage) 停车位垂直布置且兼作运送器,作整体垂直循环运动的机械式汽车库。 3 库址和总平面 3.1 库址 3.1.1汽车库库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及防火等要求。 3.1.2特大、大、中型汽车库库址,应临近城市道路。 3.1.3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地段,公用汽车库库址距主要服务对象不宜超过500m。 3.1.4专用汽车库库址宜设在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 3.1.5地下汽车库库址宜结合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选择,并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3.1.6汽车库库址,应避开地质断层及可能产生滑坡等不良地质地带。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 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

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 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比直线缓坡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doc

1 总则 1.0.1 为使地下建筑照明设计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视觉功效、保证技术先进、使用安全、维护方便,特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下商场、旅馆、医院和停车场的照明设计。 1.0.3 地下商场、旅馆、医院和停车场的照明设计除遵守本标准外,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人防工程应执行人防工程的现行规定。 2 名词、术语 2.0.1 过渡照明为减少建筑物内部与外界过大的亮度差而设置的使亮度可逐次变化的照明。 2.0.2 散射照度全阴天时室外水平面的照度。 2.0.3 年平均散射照度日出后半小时到日落前半小时,每小时测得的散射照度的年平均值。 3 照度标准 3.1 一般规定 3.1.1 地下建筑照明照度值按以下系列分级:0.5、1、2、3、5、10、15、20、30、50、75、100、150、200、300 和500Lx。 3.1.2 照度标准值是指工作、活动或生活场所参考平面上的平均照度值。 3.1.3 照度标准值为维护照度值,维护系数应符合表 3.1.3 的规定。 注:①对特别清洁的房间如手术室可取 0.80; ②本表适用于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当采用卤钨灯、白炽灯时,维护系数可提高 0.05。 3.1.4 各类建筑物的不同活动或作业类别,照度标准值规定高、中、低三个值。一般情况下取中值,可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情况、所处地区等因素,从中选出适当的照度值。 3.2 照度标准 3.2.1 地下商场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 3.2.1 的规定。 指附建地下室过道。 4 照明质量 4.1 照度均匀度 4.1.1 工作房间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按最低照度和平均照度之比确定,其数值不宜小于0.7。 4.1.2 直接连通的相邻房间的平均照度之差不宜超过5∶1。 4.2 反射比与照度比 4.2.1 长时间连续工作、生活或活动场所,其反射比宜按表 4.2.1 选取。 4.3 眩光限制 4.3.1 直接眩光质量等级可按眩光程度分为三级,其眩光程度和应用场所宜符合表 4.3.2 室内一般照明的直接眩光应根据灯具亮度限制曲线进行限制.限制方法应符合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及布置方法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就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与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

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 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与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就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就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与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就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就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就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就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就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方案和布置方法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 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 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 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

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 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 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 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寸,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勺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勺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 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

汽车库汽修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汽车库、汽修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章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 1.0.1车库的防火分类应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车库的防火分类表3.0.1 注:甲、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1.0.2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三级。各级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表1.0.2的规定。 1.0.3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和Ⅰ、Ⅱ、Ⅲ类的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Ⅳ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各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1.0.2

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的外露部位应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表相应构件的规定。 第二章采暖通风和排烟 第一节采暖和通风 2.1.1车库内严禁明火采暖。 2.1.2下列汽车库或修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集中采暖: 2.1.2.1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 2.1.2.2Ⅰ、Ⅱ、Ⅲ 类汽车库; 2.1.2.3Ⅰ、Ⅱ 类修车库。 2.1.3Ⅳ类汽车库、Ⅲ、Ⅳ 类修车库,当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墙采暖,但其炉门、节风门、除灰门严禁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 汽车库采暖的火墙不应贴邻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布置。 2.1.4喷漆间、电瓶间均应设置独立的排气系统,乙炔站的通风系统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乙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2.1.5设有通风系统的汽车库,其通风系统宜独立设置。 2.1.6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不应穿过防火墙、防火隔墙,当必须穿过时。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2.5条的要求外,还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 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70℃。 风管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穿过防火墙的风管,其位于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保温材料不应为不燃烧材料。 第二节排烟 2.2.1面积超过2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地下自行车库相关规范

地下自行车库相关规范 相关规范如下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4.4.5非机动车库应符合下列要求:1净高不得低于 2.00m; 2每辆停放面积宜为1.50~1.80m2 3 300辆以上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出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 4应设置推行斜坡,斜坡宽度不应小于0.30m,坡度不宜大于1:5,坡长不宜超过6m;当坡长超过6m时,应设休息平台。 【条文】4.4.5参照及引用我国和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以及2003 【现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中停车场部分有关自行车设计数据。措施2009年版中4.5.2 1.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 2.自行车停放宜分段设置,每段长度15-20m,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小于3m; 3.当车位数量在300辆以上时,其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出入口净宽不宜小于2.0m;8. 4.2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供自行车推行使用的坡道,宜辅以供人行走的踏步,供人行走的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8m,踏步段的宽度单向不宜小于0.5m,双向不宜小于1.0m,供自行车推行坡道宽度由设计确定,坡度不宜超过1:4,坡道宽度不宜小于0.4m(推一辆自 行车的宽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6.2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至于屋面可以参考室外工程道路的做法,选择其一即可

自行车库与汽车库不同,没有专门的规范或者条文明确自行车库的通风排烟方式。在现阶段,对于自行车库通风按换气次数2~4次/小时设计无需争议,但是究竟设不设防排烟设施存在两种做法,设计和不设计均有。究竟哪种更合理,是争论的焦点。《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6.1.3条规定,“丙、丁、戊类物品库宜采用密闭防烟措施。”该条的条文说明中对密闭防烟进行了解释,并提到“对于库房这类工程,进入的人员较少,又不长时间停留,”参照该条规范,很多同仁认为自行车库可不设防排烟设施。但是,究竟怎么界定人员少,停留时间短暂呢?于是,在无法给出确定答案的前提下,为了稳妥保险期间,另一部分同仁选择给自行车库设置防排烟设施。然而,问题接踵而至。对自行车库设防排烟设施,排烟量该如何计算?下面以一个700m2的自行车库为例,说明排烟量选择的矛盾之处: 方法一: 按负担防烟分区个数及面积计算排烟量: 假设将该自行车库划分为2个排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为350m2,则排烟量为: L=350x120=42000(m3/h)。这个排烟量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庞大的数字,如果想降低排烟量,可以划分多个排烟分区

地下汽车库设计规范

汽车库建筑规模按汽车类型和停车数量分为四类: 注:1、本表摘自《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2、适用于坡道式和升降式汽车库,不适用于其他机械式汽车库。 地下汽车库宜与城市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建设,并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大中型地下汽车库的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特大型地下汽车库,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员专用出入口。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0M,出入口的坡道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4M。 住区内坡道式地下、半地下车库地面出入口位置与基地外部道路连接顺畅,与基地内车型、人行路网无交叉干扰。宜按照车辆管理“右行左出”的原则确定出入口位置,尽量减少交叉。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线,在距出入口2M处作视点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见图: 汽车库地面出入口的宽度,小型和微型车直线单行不宜小于3.5M,直线双行不宜小于7.0M,曲线单行不宜小于5.0M,曲线双行不宜小于10.0M。 应在坡道出入口的地面端设与坡道同宽的截流水沟和耐轮压的金属沟盖及闭合的挡水槛。如果坡道开敞段没设雨罩,则应在破搭配的开敞段末端和坡道末端分别设截流水沟。 贴邻上不建筑时,出入口上方应设防坠物挑檐。 注:1、本表摘自《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2、宽度不包括道牙及其他分隔带宽度。 坡道的最小净高度:小型车2.20M,轻型车2.80M,中型车3.40M 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的起端和终端均应设缓坡段。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曲线的半径应不小于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