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殖规律概述

动物生殖规律概述
动物生殖规律概述

总结和描述动物生殖的规律和特点

一、动物的生殖过程都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

在不同的动物中,尽管生殖过程的复杂性变化很大,但都可分为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一个个体可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的或不同的部分,分成的部分可以发展成一个新个体。无性生殖过程中,只有一个亲本参与,而没有配子的形成。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个体先产生特化了的生殖细胞(配子),然后通过生殖细胞的融合形成合子,合子携带两个亲本的遗传信息并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按配子的大小、形状和性表现可将生殖分为3种类型:①同配生殖。配子的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没有性的区分。②异配生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理的异配生殖,参加结合的配子形态上并无区别,但交配型不同,只有不同交配型的配子才能结合。另一种是形态的异配生殖,参加结合的配子形状相同,但大小和性表现不同。③卵配生殖。相结合的雌雄配子高度特化,其大小、形态和性表现都明显不同,成为卵和精子。卵和精子经过受精,融合为受精卵。卵配生殖是分化显著的异配生殖。

有性生殖中基因组合的广泛变异能增加子代适应自然选择的能力。有性生殖能促进有利突变在种群中的传播,加速进化的进程。

无性生殖主要有分裂生殖和出芽生殖等,无性生殖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大量增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者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比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大多数动物都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只有极少数低等的动物能进行无性生殖。很多较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同时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而高等的脊椎动物一般只有有性生殖。从进化的观点看生物的生殖方式是由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过渡的。有的动物在生活史中具有世代交替,例如腔肠动物的水螅型以无性生殖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个体又以有性生殖产生水螅型个体。

二、动物的生殖系统复杂性与进化顺序基本一致

动物的生殖系统是从低等到高等逐步进化的,一般越高等的动物生殖系统越复杂。原生动物没有特定的生殖器官,较低等的动物比如腔肠动物的生殖系统比较简单,它们的精巢和卵巢是由外胚层或内胚层的间细胞分化成的临时性结构。中胚层的出现,使扁形动物及其更发达的动物产生了固定的、复杂的生殖系统,生殖系统一般由生殖腺、生殖导管和外生殖器组成。腔肠动物的生殖腺由外胚层产生,扁形动物的生殖腺由中胚层产生,自环节动物起生殖腺均由体腔上皮产生。扁形动物的生殖腺从扁形动物往后动物生殖系统的组成变化不大,但结构更加复杂,功能也更加健全。

但动物生殖系统的复杂性并不是完全与进化顺序相一致的。例如,同样属于扁形动物的多毛类和寡毛类、蛭类其生殖系统具有很大差异,多毛类雌雄异体,但没有固定的生殖腺;而寡毛类和蛭类多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却具有复杂和完备的生殖腺。进化上很高等的鸟类却大多数都不具交配器官,仅借泄殖腔的接合而授精。

三、动物受精和发育的方式多样化

动物的受精和发育可分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体外受精,体内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等多种方式。体内受精多发生在高等动物如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某些软体动物、昆虫以及某些鱼类和少数两栖类。体外受精是水生动物的普遍生殖方式,如某些鱼类和部分两栖类等。

多数动物是雌、雄异体的,雌、雄两性是分开的。有些动物是雌、雄同体的,同一个体既能产生卵子,也能产生精子。在雌雄同体的动物中,有些是自体受精的,即同一个体的精子和卵子融合,如绦虫;有些仍是异体受精,即两个不同个体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如蚯蚓。

四、动物为适应环境和扩大种群数量,可采取多种特殊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是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现象,孤雌生殖可以认为是对恶劣环境和扩大分布的有利适应。

少数昆虫(如瘿蚊)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虫期就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幼体生殖同时也都是孤雌生殖,所以也是有利于广泛分布和在不

利环境条件下保持种群生存的适应。

多胚生殖是一个卵产生两个或更多个胚胎的生殖方法。这种生殖方法常见于膜翅目的一些寄生性蜂类,多胚生殖可以看作是寄生繁殖性昆虫对寄生繁殖的一种适应。

五、高等动物具有复杂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

爬行类和鸟类可进行卵生, 能产下羊膜卵,受精卵将在有卵壳包被的环境下发育。哺乳动物可进行胎生和哺乳,使哺乳类能在多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仍能有效地繁育后代,继而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

鸟类具有的求偶,选择性对象,占据巢区和领地,筑巢,孵卵,育雏等复杂的繁殖行为。这些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减少了不良环境对胚胎和雏鸟发育的影响,有利于将最好的性状传给后代,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和生殖能力。

六、无脊椎动物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一般越低等的动物再生能力越强,例如腔肠动物的再生能力很强:将水螅切成小块,每块能独立地长成一个完整地个体。

动物繁殖学题库

动物繁殖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1隐睾;2副性腺 21生殖激素;2神经激素;3长反馈;4短反馈;5超短反馈;6外激素;7大神经内分泌系统;8小神经内分泌系统;9动物的化学通讯;10动物的物理通讯;11局部激素;12神经内分泌; 31性成熟;2体成熟;3行为系列;4精子发生;5精子发生周期;6果糖酵解;7外源性呼吸;8精子冷休克;9呼吸商;10精子成熟;11精子的趋流性; 41母畜初情期;2发情周期;3季节性发情;4排卵率;5产后发情;6安静排卵;7卵泡期;8黄体期;9自发性排卵;10发情鉴定;11初配适龄;12诱发性排卵; 51人工授精;2精子活率;3精子密度;4精子畸形率;5精液稀释;6变温保存;7液态保存;8冷冻精液;9精液平衡; 61受精;2精子获能;3透明带发应;4卵黄封闭作用;5妊娠识别;6妊娠的建立;7胎盘;8怀孕脉搏;9附植;10精子顶体反应;11卵裂;12子宫拴; 71分娩预兆;2产道;3胎向;4胎位;5胎势;6子宫复原;7产后期;8分娩;9牛胎衣不下;10破水;11努责;12产力;13恶露;14前置; 81发情控制;2同期发情;3诱发发情;4胚胎移植;5超数排卵;6诱发分娩;7核移植;8胚胎分割;9卵子培养;10排卵控制; 91繁殖力;2正常繁殖力;3情期受胎率;4不返情率;5配种指数;6产犊指数;7窝产仔数;8繁殖成活率;9第一情期受胎率;10繁殖率;11总受胎率;12总情期受胎率;13公羊效应; 二、填空题 11家畜的睾丸为()形; 2成年未孕母牛卵巢的形状为()形; 3公畜的交配器官是(); 4母畜的交配器官是();

5精子在()中最后成熟; 6原始卵泡位于卵巢的()部; 7对分子宫二角基部之间的纵隔有一纵沟,称(); 8胎儿的发育场所是(); 21各种家畜孕酮的含量,在卵泡期都低于(); 2前列腺素是()分泌的局部激素; 3催产素分泌的调节一般是()性的; 4调节松果腺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5PMSG是由马属动物子宫内膜的()组织所分泌; 6HCG主要来源于孕妇胎盘绒毛的(); 7在调节家畜繁殖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是(); 8在所有的家畜中,发情周期内雌激素的含量以()期最高; 9对生殖活动有间接调节作用的激素称(); 10控制LHRH分泌调节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中枢神经();11低等动物中的松果腺是(); 31雄性动物的性成熟一般比雌性动物(); 2精子的头部呈()形; 3精子的呼吸主要在()进行; 4精子的正常运动型式是(); 5精子的发生是在睾丸内的()中进行的; 6对精子起营养、支持作用的细胞称作()细胞; 7精子蛋白质的分解往往表示精子品质已(); 8精子的比重比精清略(); 9新采出的牛、羊精液偏()性; 10新采出的猪、马精液偏()性; 11早期幼畜的性腺对微量促性腺激素缺乏(); 12培育品种的性成熟比原始品种(); 13公畜的初配年龄主要决定于(); 14大家畜的性成熟时间比小家畜(); 15精子向附睾内运行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16精子最脆弱的部分是(); 17精清中的磷脂主要来源于();

家畜生殖系统教案

家畜生殖系统 ◆教学目标 1.分别掌握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各器管的位置、形态和构造。 2.比较马、牛、羊、猪等家畜的雄性和雌性各器管的形态和构造特点。 3.了解母牛(羊)、母马和母猪子宫形态结构异同点 4.理解精索、排卵窝、子宫阜、阴道穹隆等的概念 ◆教学内容 §1.雌性生殖系统 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门。 一、卵巢: 1、功能:①产生卵细胞。 ②分泌雌性激素。 2、位置:腹腔内,肾后方,盆腔入口处的两侧。 3、固定:①卵巢系膜:连于腰下,内有血管、神经。 ②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 4、形态:分腹缘(游离缘)和背缘(附着缘)。 背侧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卵巢的部位,称卵巢门。 比较:马的卵巢呈蚕豆形,腹侧有排卵窝,被覆生殖上皮,其余被覆浆膜。 牛、羊、猪、犬无排卵窝,除系膜缘外均被覆生殖上皮。 牛、羊、犬:椭圆形。猪、犬:完全位于卵巢囊中。 猪:豆瓣状(4个月前),桑椹状(4个月后),葡萄状(性成熟后)。 5、构造:实质器官。 ①被膜:生殖上皮+白膜 ②实质:卵泡+基质。 二、输卵管: 1、功能:①输送卵细胞。 ②受精场所及卵裂第一次的场所。 ③壶腹部分泌的腺体对早期胚胎发育有调节作用。 2、位置:卵巢和子宫角之间,位于输卵管系膜中。 3、固定:①输卵管系膜 ②卵巢囊(输卵管系膜与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形成的囊,包裹卵巢,向腹侧开口,保证卵细胞排出后顺利进入输卵管。) 4、构造: ①漏斗部:边缘称输卵管伞,中央为腹腔口(通腹膜腔)。 ②膨大部:即壶腹部,是精卵结合部,体外受精适宜的取卵处。 ③子宫部:即峡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角前端。

三、子宫: 1、功能;胎儿生长发育和娩出的器官。 2、位置:大部分位于腹腔内,直肠和膀胱之间。 3、固定: ①子宫阔韧带:悬吊于腰荐腹侧和骨盆腔两侧。 ②子宫圆韧带:位于①的前部,靠近子宫角处有一向外突出的浆膜褶,称为子宫圆韧带。 4、形态:(马牛羊猪犬)双角子宫,(兔)双子宫,(鼠)双子宫,但开口合并,(人)单子宫。 5、构造: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 比较: 马:子宫角呈木叉状,体与角等长,子宫颈阴道部明显。 牛羊:子宫角呈绵羊角状,有伪体,子宫体短,角体黏膜上有半求形的子宫阜(约100多个),子宫颈阴道部呈菊花瓣状。 猪:子宫角很长,呈肠袢状,子宫体短,子宫颈管螺旋状,有子宫颈枕,无子宫颈阴道部。 四、阴道: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 2、位置:骨盆腔内,直肠的腹侧。 3、结构特点:①阴道穹隆:(马)环形,(牛羊)上半环形,(猪)无。 ②阴瓣:经产的不明显,其后下方有尿道外口,(牛羊)不明显。 五、尿生殖前庭: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兼有排尿的功能。 2、特点:与阴道的分界以阴瓣为标志;阴瓣后方腹侧壁上有尿道外口;有前庭腺;(牛羊猪)有尿道下憩室。 六、阴门: 1、位置:肛门腹侧。 2、特点:①阴唇:左右阴唇形成阴门裂,背联合、腹联合(夹角内有阴蒂)。 ②阴瓣:(马)发达,(猪)细长,(马猪犬)有阴蒂窝。 §2.雄性生殖系统 组成:睾丸、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阴茎、阴囊、包皮。 一、睾丸: 1、位置:阴囊内,两股部之间,大腿内侧,(犬、猪)在股部后方,紧贴体壁。 2、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形态:椭圆形,(马)长轴与地面平行,(牛羊)长轴与地面垂直,(犬猪)长轴斜向后上方。 4、结构:分睾丸头、睾丸体、睾丸尾,分别与附睾头、体、尾相对应。背侧称附睾缘,腹侧称游离缘。 表面为固有鞘膜(浆膜),深层为白膜(致密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形成睾丸小隔,在中轴形成睾丸纵隔,实质被睾丸小隔分成若干个睾丸小叶,在纵隔处称睾丸网,每个睾丸小叶内有若干个曲精小管(精子产生地)和直精小管。

动物的繁殖 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5.动物的繁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小组观察用的放大镜、盘子;各种常见卵生动物的卵。 2.各种胎生小动物诞生时身体反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学习到了动物的哪些知识?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教师: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 胎生与胎生动物。 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 观察纯牛奶。说说哺乳对新生命成长的优势。 (3)交流。 (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 列表(小组活动)。动物名称,繁殖方式。 (2) 汇报交流。 (3) 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质疑与讨论 (1)教师质疑: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板书设计: 5.动物的繁殖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青蛙、鸡等动物产卵繁殖后代,属于();牛、羊、马等动物直接生小动物繁殖后代,属于()。 2.()是一种生物繁殖新技术,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可广泛用于()、()、()、()等领域。 二、判断 鸡不是卵生动物。() 三、连线

动物生殖规律概述

总结和描述动物生殖的规律和特点 一、动物的生殖过程都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 在不同的动物中,尽管生殖过程的复杂性变化很大,但都可分为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一个个体可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的或不同的部分,分成的部分可以发展成一个新个体。无性生殖过程中,只有一个亲本参与,而没有配子的形成。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个体先产生特化了的生殖细胞(配子),然后通过生殖细胞的融合形成合子,合子携带两个亲本的遗传信息并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按配子的大小、形状和性表现可将生殖分为3种类型:①同配生殖。配子的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没有性的区分。②异配生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理的异配生殖,参加结合的配子形态上并无区别,但交配型不同,只有不同交配型的配子才能结合。另一种是形态的异配生殖,参加结合的配子形状相同,但大小和性表现不同。③卵配生殖。相结合的雌雄配子高度特化,其大小、形态和性表现都明显不同,成为卵和精子。卵和精子经过受精,融合为受精卵。卵配生殖是分化显著的异配生殖。 有性生殖中基因组合的广泛变异能增加子代适应自然选择的能力。有性生殖能促进有利突变在种群中的传播,加速进化的进程。 无性生殖主要有分裂生殖和出芽生殖等,无性生殖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大量增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者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比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大多数动物都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只有极少数低等的动物能进行无性生殖。很多较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同时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而高等的脊椎动物一般只有有性生殖。从进化的观点看生物的生殖方式是由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过渡的。有的动物在生活史中具有世代交替,例如腔肠动物的水螅型以无性生殖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个体又以有性生殖产生水螅型个体。 二、动物的生殖系统复杂性与进化顺序基本一致

动物繁殖技术

牛和水牛人工授精发展及现况 摘要 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是指以人工的方法,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再将处理后的精液输入到雌性动物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以代替雌雄动物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 关键词:人工授精输精采精精液的稀释解冻精液受胎率 Situation and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n Cattle and Buffalo ABSTRACT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s breeding methods that use artificial methods to collect semen of males,and then put the semen,which have been examined and processed,intooestrous female genital to replace the natural union process of male and female animals.

KEYWORDS: artificial insemination;semendeposition;collectsemen;the dilution of semen;thawed semen;conception rates 1人工授精的发展历程 人工授精最初报道成功是在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L.Spallanzani进行狗的实验。1900年,俄国学者E.I.Ivanoff开始研究家畜的人工授精。他最初以马为研究对象,却是第一个成功的进行了牛和绵阳的人工授精。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操作程序,有实验阶段进入到了使用阶段。丹麦于1936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授精协会,并在牛的人工授精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美国Rutgers大学的E.J.Perry教授于1938年组织了美国的第一个人工授精合作会。20世纪40年代之后,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家畜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人工授精在奶牛业的发展最快,多数国家已普及了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日本等。由于冷冻精液普及率逐年提高,法国经过后裔测定,优良种公牛的遗传力的改进每年进展达20%。猪的人工授精近20年来在很多国家也受到了重视。如美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普及,普及率由1992年的5%~10%发展到1997年的30%~50%,目前美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率达到80%,由规模较大的专业供精公司供给和推广,一些大型种猪育种公司也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生产。2002年资料表明,全球1900万头猪中,99%是经稀释常温保存后授精出生的,这是此前15年的3倍。马和绵羊、山羊的人工授精在少数国家也得到了应用。 我国近30多年来的人工授精技术,从发展迅速、普及的范围和动物来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奶牛已普及冷冻精液的人工授精,在中国黑白花奶牛的育种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人工授精的技术环节 人工授精技术的基本程序包括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的稀释、分装保存、运输、冷冻精液的解冻与检查、输精等环节。

动物科学专业《家畜繁殖学》课程试卷A答案

动物繁殖学A答案 一名词解释(15) 1.FSH:促卵泡素,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和生精上皮的发育。 2.顶体反应: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于卵子相遇,顶体帽膨大,质膜与顶体外膜融合,形成许多泡状结构,然后泡状结构与精子头部分离,造成顶体膜局部破裂,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溶解卵丘、放射冠和透明带。 3.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由妊娠马属动物胎盘的尿囊绒毛膜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激素,具有FSH和LH的双重作用,可促进副黄体产生。 4.精子活力: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在整个视野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为0.7~0.8。 5.繁殖力: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是评定种用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标。 二填空(20) 1.发情周期按照四期分法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按照二期分法可分为(卵泡期)(黄体期)。 2.发育完全的胎膜包括(卵黄膜)(绒毛膜)(尿膜)(羊膜)。 3.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 4.精子的发生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的分裂增殖)(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精细胞)(精细胞的变形)。 5.卵泡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 三简答 1.睾丸的组织学结构 答:睾丸(testis)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的器官。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睾丸后缘称附睾缘,有附睾体附着;前缘为游离缘。上端有血管和神经出入,为睾丸头,有附睾头附着;下端为附睾尾,连于附睾体。睾丸表面光滑,大部分覆以浆膜,即固有鞘膜(tunica vaginalis propria),其深层为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白膜(tunica albuginea)。(马无睾丸网、禽类无睾丸小叶) 白膜从睾丸头端呈索状深入睾丸内,沿睾丸长轴向尾端延伸,形成睾丸纵隔(mediastinumtestis)。从睾丸纵隔分出许多睾丸小隔(septula testis),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睾丸小叶(lobuli testis)。每一小叶内含有2~3条盘曲的曲精细管。精子由曲精细管产生。曲精细管之间有间质细胞,能分泌雄性激素。 曲精细管相互汇合成直精细小管,并进入睾丸纵隔内,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rete testis)。由睾丸网发出睾丸输出小管(ductuli efferentes testis)。 白膜下的小动脉发出小支,深入实质沿睾丸小隔到纵隔,再返折入小叶。血管的这种分布特点可缓解动脉搏动时对曲精细管生成精子的影响。2.试述卵子的结构和发生过程 答:卵子呈球形,由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及卵黄等结构组成。 雌性动物在胚胎期,卵泡内的卵原细胞增殖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初情期后,初级卵母细胞发生第一次成熟分裂、生长发育为次级卵母细胞,在精子的刺激下,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并迅速与精子结合,形成合子。因此卵子发生过程包括胚胎期的卵原细胞增殖和生后期的卵母细胞生长和成熟等三个阶段。 1.卵原细胞的增殖动物在胚胎期性别分化后,雌性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便分化为卵原细胞,卵原细胞为二倍体细胞,含有典型的细胞成分。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成许多卵原细胞。 2.卵母细胞的生长卵原细胞经过最后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发育为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进一步发育,被卵泡细胞所包被而形成原始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开始生长发生于初情期前。在生长的同时,一些卵母细胞便发生退化。大多数动物在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初级卵母细胞发育到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双线期开始后不久,卵母细胞第一次成熟分裂被中断,进入静止期。静止期维持时间很长,一般到排卵前才结束。 3.卵母细胞的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开始于初情期,是由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发育为卵子的时期。随着卵泡发育成熟至排卵前,卵泡内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第一次成熟分裂,由核网期进入终变期,进一步发育进入中期和后期,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第一次成熟分裂后,初级卵母细胞变成了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仅为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即单倍体。第二次成熟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第二次成熟分裂维持时间很短,是在排卵后被精子刺激完成的。4 卵母细胞的成熟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或激活的情况下进行第哦次减数分裂,形成卵子和极体。 3.简述受精的过程 答: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精子穿越放射冠放射冠是包围在卵子透明带外面的卵丘细胞群,他们以胶样基质相粘连,基质主要由透明质酸多聚体组成。经顶体反应的精子所释放的透明质酸酶,可使基质溶解,使精子得以穿越放射冠接触透明带。 (2)精子穿越透明带穿越放射冠的精子即与透明带接触并附着其上,随后与透明带上的精子受体相结合。经过顶体反应的精子,通过释放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通道而穿越透明带并和卵黄膜接触。 (3)精子进入卵黄膜穿越透明带的精子才与卵子的质膜接触。卵黄膜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当精子与卵黄膜接触时,被微绒毛抱合,通过微绒毛的收缩将精子拉入卵内。 (4)原核形成精子进入卵细胞后,核开始破裂。精子发生膨胀、解除凝聚状态,形成球状的核,核内出现多个核仁。同时,形成核膜,核仁增大,并相互融和,最后形成一个比原精原细胞核大的雄原核。精子进入卵子细胞质后,卵子第二次减数分裂完成,排出第二极体。核染色体分散并向中央移动。在移行的过程 中,逐渐形成核膜,原核由最初的不规则最后变为球形,并出现核仁。 (5)配子配合两原核形成后,卵子中的微管、微丝也被激活,重新排列,使雌、雄原核相向往中心移动,彼

动物繁殖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个) 1、红体 成熟卵泡破裂、排卵后,由于卵泡液排出,卵泡壁塌陷皱缩,从破裂的卵泡壁血管流出血液和淋巴液,聚积于卵泡腔内形成血凝块,称为红体。 2、黄体 卵泡内膜分生出血管,布满于发育中的黄体,卵泡内膜细胞也移入黄体细胞之间,由于吸取脂类而使颗粒细胞变成黄色,称为黄体。 3、睾丸下降 睾丸在胎儿期存在于腹腔内,在动物出生前或出生后,睾丸才由腹腔沿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内。 4、隐睾 动物出生或成年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进入阴囊,仍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内的现象。 5、卵泡发育波 雌性动物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群体卵泡发育到三级卵泡及少数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大小时,发生闭琐退化或排卵的现象。 6、皮质反应 卵子激活后,胞质内皮质颗粒向卵质膜下移动,并且与卵质膜融合,释放内容物的过程。 7、透明带反应 透明带在皮质酶作用下,糖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精子无法识别和穿过透明带的现象。 8、卵黄膜反应 精子进入卵黄膜时,精子质膜与卵黄膜融合,卵黄膜立即发生变化,表现为卵黄紧缩,卵黄膜增厚,并排出部分液体进入卵黄周隙。 9、顶体反应 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与卵子相遇,顶体结构的囊泡形成和顶体内酶的激活与释放的过程。

10、情期受胎率 即妊娠母畜头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率。 11、卵丘 随着卵泡液增多,卵泡腔扩大,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内形成卵丘。 12、精子获能 哺乳动物精子离开雄性生殖道时,还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某些变化,机能进一步成熟,才具备获得受精的能力。 13、适配年龄 根据品种、个体发育及繁殖能力等,确定适用于配种的公畜年龄。 14、胚胎附植 胎在子宫中定位后结束游离状态,开始同母体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个过程称为附植 15、胚胎分割 是指利用特制的玻璃针或显微刀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显微分割成2、4、8或更多等分,人工制造同卵双生或同卵多生的技术。 16、妊娠识别 在妊娠初期,孕体发出信号(类固醇激素或蛋白质)传递给母体作用于母体,母体随即产生反应,以识别孕体的存在。由此,母体和孕体建立密切联系,促进孕体进一步发育,这一生理过程叫妊娠识别。 17、同期发情 采用外源生殖激素等方法使一群母畜在同一时期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18、超数排卵 是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卵巢多个卵泡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的方法,称为超数排卵,简称“超排”。 19、繁殖力 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动物怎样繁殖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生殖。 2.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3.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 教学准备: 1.动物怎样繁殖专题学习网站。 2.有关动物繁殖课件。 3.识别动物卵生、胎生的图片。 4.关于卵生、胎生和其它繁殖方式的录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2.同学们真有爱心,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与动物有关(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孩子们,你们对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了解多少?(看来同学们对于动物的繁殖以经了解了不少!)4.对于动物的繁殖你还想了解哪些?、 5.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课本内容一起走进动物世界! 二、辨别雌雄 1.今天首先亮相的动物是谁呢?(出示图片“孔雀开屏”) 同学们对孔雀了解多少?是不是所有孔雀都会开屏?〔多媒体使用意图:通过播放孔雀开屏录像,让学感受动物的美。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动物雌雄之分,为下面教学过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2.是呀!只有雄性孔雀才会开屏,雌性孔雀不会开屏。孩子们世界上大多动物可以分为雌性和雄性。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如何分辨孔雀的雌雄了吗? 2.同学们有兴趣辨别其它动物的雌雄吗?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同学们真的非常了不起!能抓住雌雄性动物的特征进行辨别。是呀!像同学们发现的那样。(课件出示总结语: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一般在长相、毛色、大小上有所区别,雄性动物更漂亮,更威武。它们的“漂亮”主要能向雌性动物求偶获得更多成功。它们的“威武”更能显示战斗力,能保护雌性动物和小动物不被伤害。雌性动物色彩相对灰暗,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以减少被攻击的机会,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好它们的孩子。)〔多媒体使用意图:选取精美“动物夫妻”图片,让学在辨别的同时,能抓住雄性动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掌握辨别的技巧。〕 4.动物“夫妻”间也是有感情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小燕子的故事。 5.看完小燕子的悲惨故事后你有何感想?(同学们说的真好!每位同学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应该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地球)〔多媒体使用意图: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燕子夫妻的悲惨故事,让学生在深刻体会动物夫妻感情的同时,也对学生爱护动物方面形成教育。〕 三、教学胎生和卵生 1.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找到自己伴侣以后,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成双成对、恩恩爱爱。它们结婚之后,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

《动物解剖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 1.鼻旁窦: 2.矢状面: 3.消化: 4.门脉循环: 5.反射弧: 6.肺静脉: 7.呼吸: 8.肾乳头: 9.隐睾: 10.脉络丛: 二、填空 1. 家畜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2.每块骨都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骨膜, 骨质,骨髓,血管和神经五部分组成。 3. 腹壁肌由外向内分为四层,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和腹横机 4. 内脏各器官根据其基本结构分实质器官,管状器官两大类。 5.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 6. 请写出三种浅层淋巴结:腘淋巴结,颌下和颈浅。 7. 脑神经共12 对,其中作用于生命活动的是迷走神经。 8. 家禽食管在胸前口处膨大称为嗉囊。 9. 硬脊膜和椎管之间的较宽腔隙称为硬膜外腔,腰荐部该部位为常见的麻醉部位。 10. 脊髓白质被灰质柱分为左右对称的三对索,分别为:背侧索,和外测索 ,腹侧索。 11. 马的结肠分为四段三曲,其中三曲为、胸骨曲、盆曲和隔曲。 12. 神经原按功能分为:感觉,运动和联络三种。 13.脑干包括间脑、延脑、脑桥和中脑。 14. 禽类消化、泌尿、生殖三大系统末端的共同通道叫泄殖腔。 15. 进入肝的血管有营养性和功能性之分,其中肝动脉是其营养血管。 三、单项选择填空 1.前肢的后面称()。 A背侧B指侧C掌侧D跖侧 2.下面那块骨为单骨()。 A 枕骨B顶骨C鼻骨D额骨 3.位于前臂内侧的骨为()。 A尺骨 B 桡骨C胫骨D腓骨 4.下面那块肌肉收缩可以伸肩关节()。 A 三角肌 B 大圆肌C臂三头肌 D 臂二头肌 5.牛四个胃中,分布有消化腺具有真正消化功能的是()。 A 网胃 B 皱胃 C 瘤胃 D 瓣胃 6.下面那个为管状器官()。 A 肺 B 肝 C 胰 D 胃

动物繁殖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功能、结构特点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力争把我国人中控制在12亿以内,此项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人口控制不住,就会影响经济振兴,影响现代化,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更多、更安全的、使用方便的节育措施。为了寻找更多的有效措施来控制人类的生育,保证避孕药物或其他节育措施的有效和安全,必须首先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因此,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了解实验动物生殖和发育等特点,是十分重要。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繁殖周期特点 计划生育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狗、恒河猴等,各种动物的性周期、排卵时间及妊娠期都各不相同。如狗是季节性单发情,猫季节性多次发情,而鼠、豚鼠全年都有动情周期的循环,灵长类有月经周期,但只有一定季节才排卵(见下页表10-37)(二)常用实验动物排卵和性周期特点 哺乳动物的排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般动物是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排卵的,这类动物不交配也可正常排卵,此称为自发排卵或非刺激性排卵;而兔子、猫、雪貂(白鼬)、水貂等,只有经过交配的刺激才能进行排卵,此称为诱发排卵,也称刺激性排卵或反射性排卵。例如兔子的卵巢几乎连续不断地产生卵子,但成熟的卵泡只有经过雄兔交配后才能排卵。这是因为雌兔受到雄兔爬跨时,垂体受到兴奋而引起的刺激,这种刺激出现在交配后1小时,此时垂体释放排卵素(黄体生物素),在促排卵素的影响下大约在交配后10~12小时发生排卵。如果没有交配刺激,成熟的卵泡自行退化,经10~16小时逐渐被吸收,而新的卵泡又开始成熟。 雌性哺乳动物的性周期可分为三型 第一型包括狗、马、牛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的性周期。该型性周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前半期由雌激素所控制,雌激素的效果逐渐变强,至发情期达到最高程度。这个时期,卵巢内卵泡成熟,随后便引起排卵,随着排卵,雌激素的作用逐渐减弱,以后即转入以孕激素所控制的后半期。如果没有妊娠,黄体退化,则又转为由雌激素所控制的新的性周期。总之,在这一性周期中,雌激素作用的期间和孕激素作用的期间是相继出现的,在两期之间排卵。第一型是基本型。

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250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ec 【课程学时】16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动物繁殖学实验课是动物繁殖学的配套课程,是动物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该课程不仅能强化理论课的教学,还具有独自的教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证的工作态度和规范操作、分工协作的工作作风,以及爱科学、爱公物的素养。为后续课程如牛生产学、猪生产学、养禽学等实验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在实验过程中对家畜繁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验证、巩固、扩充和提高。 2、培养学生在进行繁殖实验时的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分析、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掌握基本繁殖力指标测量方法。 4、掌握繁殖实验技能和人工授精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5、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实践、探索进取、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6、培养科研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具有严格的科学学风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7、了解胚胎移植技术的操作过程; 【要求】 实验前应有目的地做好充分准备,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复习有关解剖、生理知识,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和问题。这是避免被动盲目操着、提高实验课质量的重要前提。 实验野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入室前穿好实验服,室内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节约实验用品,服从教师对实验动物以及实验的安排。实验器材每次专人负责,领取清点,归还复核,损坏登记。实验时要注意动脑思考,实验中自行更改或设计项目应征求同伴和教师意见。组内分工合作,认真有条理地操作,耐心细致地观察,及时准确地记录,原始记录交教师签字认可后方能结束实验。 实验结束后,各组清理好自已的场地,物品,归还实验用品。值班同学清理好公共用品和场地,报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每人转录、整理原始记录,及对写好实验报告上交。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是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可为后续课程如牛生产学、猪生产学、养禽学等实验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动物解剖学

绪论及运动系统 1.概念 矢状面:与动物体长轴平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额面:与身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平行)与矢状面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 横断面:与动物体长轴相垂直,与地面相垂直的切面,与器官长轴相垂直的切面也叫横断面。 关节:又称间接连接,是骨连接中较普遍的一种形式,形成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滑膜围成关节腔,内有滑液,可进行灵活的运动。 腹白线:位于腹腔侧壁上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向下延伸为宽阔的腱膜,两侧的腱膜在腹中线相互织成形成一白色纤维纵带,称白线。 骨盆:由两侧的髋骨和顶壁的荐骨及前四个尾椎与两侧的荐坐韧带形成的前宽后窄的圆锥型腔。 胸廓: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骨和肋软骨底壁的胸骨组成,胸廓部的肋较短,并于胸骨连接坚固性强但活动范围小,胸廓后部的肋长且弯曲,活动范围大。 门:位于实质性器官上有血管神经淋巴,出入的部位为门。 2.动物躯干和四肢骨骼及主要关节名称(见笔记) 3.关节的主要构造及椎骨的一般构造

关节:关节面及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有的关节尚有韧带,关节盘等辅助结构。 椎骨的一般形态:组成记住的各段椎骨由于机能不同,形态和构造虽有差异,但基本相似,均由椎体,椎弓和从椎弓发出的突起组成。 椎体:是椎骨的腹侧部分,呈短圆柱形,前有突出的椎头,后有稍凹的椎窝。相邻的椎体由椎间软骨相连接。椎弓:是椎体背侧的拱形骨板,椎弓和椎体间围成椎孔,所有椎孔在脊柱中相连而成椎管,主要容纳脊髓。椎弓基部的前后缘各有一对切迹,相邻椎孔的切迹合成椎间孔,是神经和血管出入椎管的通路。 突起:有三种,从椎弓的中央向背侧伸出的一个突起,称棘突,各段椎骨的棘突形态,长度和方向均不相同,它们主要和韧带附着。从椎弓基部向两侧伸出的一对突起,称为横突。从椎弓背侧的前后两缘各伸出一对关节突,与相邻椎弓的关节突形成关节。 4.骨的类型,基本构造,骨的表面形态,解剖学的方位 术语 骨的类型:长骨短骨不规则骨扁骨 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血管神经 骨的表面突起:骨面上截然高起的称为隆起,突出较小且有一定范围的称为结节,小的结节称为小结节,较高

动物繁殖学名词解释

动物繁殖学:研究动物繁殖现象、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技术,调整和控制繁殖的过程,以充分发挥动物的繁殖潜力,提高繁殖力的学科。 Sertoli cell支持细胞或足细胞:是曲精细管上的体细胞。分泌抗缪勒氏管激素。 Leydig cell间质细胞:由睾丸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分泌睾丸激素。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分泌的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靶细胞,并对靶细胞有兴奋或抑制的生理作用的一类高蛋白物质 生殖激素:对生物生殖有直接作用的激素 睾丸下降(descent of testicle):胎儿期的睾丸位于腹腔内,大多数雄性家畜或动物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睾丸才由腹腔通过腹股沟管进入位于腹壁的阴囊内,这一过程叫睾丸下降。 初情期(puberty):公畜初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年龄,即为公畜初情期;母畜初次发情和排卵的时期。性成熟(sexual maturity):是继初情期之后,青年公畜的躯体和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具备正常生育能力的生理状态。指母畜初情期后的一段时间,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但其他组织器官仍在发育。通常公畜性成熟比母畜晚。性成熟是生殖成熟的标志。适配年龄(age that suitable for mating):是根据公畜自身发育状况和使用目的,人为确定的公畜适宜配种的年龄阶段。 性行为(sexual behavior):是指在初情期以后,公畜和母畜接触中,在激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刺激(嗅觉、听觉、视觉和触觉)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 性行为序列(sexual behavior chain):性唤醒→求偶→勃起→爬跨→插入→射精→下爬→不应 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从精原细胞分裂到形成精子的全过程称为精子发生,包括生精细胞分裂、增殖、演变和向管腔释放等过程,同时也存在着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精子的形成:生精细胞中的精原细胞经数次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再经减数分裂(meiosis)变为单倍体的精子细胞,精子细胞经变形过程形成精子,这一过程称为精子的形成。 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精子细胞的变形和精子的形成,称精子形成。 细胞组合(cellular association):精子发生过程中,在精细管任何一个断面上都存在着精子发生系列中不同类型的生精细胞,这些细胞群中的细胞类型是不断变化的、周期性的,通常把这些细胞群称为细胞组合。 精细管上皮周期:在精细管同一部位出现两次相同细胞组合期所经历的时间,叫做精细管上皮周期。 精细管上皮波:是指在精细管的纵长方向细胞组合排列状态所显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它反映的是精细管上皮的空间或距离的变化规律,与精细管上皮周期不同,是一个空间概念。 精子发生周期(spermatogenic cycle):在精细管上皮细胞出现的精子发生序列,即由A型精原细胞分裂开始,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所需的时间叫做精子发生周期。 血—睾屏障:血液和淋巴液不能直接进入精细管,使发育中的生精细胞免受血液化学变化的影响,是靠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和足细胞间的特殊连接来完成,这种结构称为血—睾屏障。 卵子发生(oogenesis):过程包括卵原细胞的增殖、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卵母细胞的成熟三部分。 增殖期: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卵原细胞的数量,这个时期称为有丝分裂期或增殖期。 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第一次减数分裂阶段,染色体发生变化,产生大量核质,形似球状,此时的细胞核称为生发泡。 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GVBD):发生在细胞核成熟阶段。 卵母细胞成熟:是指卵母细胞逐步获得恢复减数分裂的能力并为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做准备的过程,包括细胞核成熟和卵泡质成熟。卵泡发育(follicular development):是指卵泡由原始卵泡发育为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生理过程。 卵泡发生(育)波(follicular wave):雌性动物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群体卵泡发育到三级卵泡及少数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大小时, 发生闭锁退化或排卵的现象。 红体(corpus hemorrhagicum):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由于卵泡液被排空,导致卵泡腔内产生了负压,从而使部分血管发生破裂,血 液积聚于卵泡腔内形成凝块,破裂口呈火山口样,呈红色,称为红体。 黄体(corpus luteum):产生红体后颗粒层细胞增生变大,长满整个卵泡腔,并突出于卵泡表面,由于吸取类脂质而使颗粒细胞变成黄色,称为黄体。 发情周期(estrous cycle):母畜自第一次发情后,如果没有配种或配种后没有妊娠,则每间隔一定时间便开始下一次发情,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直到性机能停止活动的年龄为止。有四分法(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和二分法。产后发情(estrus after parturition):是指母畜分娩后出现的第一次发情。 乏情(anestrus):到达初情期的雌性动物不出现发情周期的现象,称为乏情。 安静发情(slient estrus):又称安静排卵,即母畜无发情症状,但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卵。孕后发情:母畜妊娠后仍出现发情表现。 慕雄狂(nymphomania):常见于牛和马的一种异常发情状态,患畜高度兴奋、食欲减退、消瘦、尾根举起、频频排尿,经常追逐和爬跨其他母牛,配种后不能受胎,伴有雄性第二特征,多与卵泡囊肿有关。 发情控制(control of estrus):应用外源生殖激素或药物以及管理措施人工控制母畜个体或群体发情并排卵的技术,称发情控制。

动物繁殖学第二章生殖激素总结

幻灯片1 第二章生殖激素 幻灯片2 本章内容 ●概述 ●脑部生殖激素 ●性腺激素 ●胎盘促性腺激素 ●其他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 ●生殖激素的测定 幻灯片3 第一节概述 ●激素的概念 ●激素的分类 ●生殖激素的种类 ●生殖激素的的合成、贮存及其作用 幻灯片4 一、激素的概念 ●激素 (hormone), Starling 1905年 ●定义:由有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机 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幻灯片5 二、激素的分类 ●来源 ●生理作用 ●产生部位 ●化学本质 幻灯片6 三、生殖激素种类 ●生殖激素:与动物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生殖激素通常由内分泌腺体(无管腺)产生的, 故又称为生殖内分泌激素。 ●次要生殖激素:与生殖活动无直接关系,但可影响机体的生长和发育及代谢机能而间接 影响生殖机能,如GH等。 幻灯片7 1.按化学性质分类 含氮激素:FSH、LH、hCG

类固醇激素:E、P、T 脂肪酸类激素:P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8 2.按来源分类 松果腺素:MLT 脑部激素下丘脑释放激素:GnRH 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 性腺激素:E、A、P 孕体激素:PMSG 组织激素:PG 外激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幻灯片13 4.调节

●正反馈与负反馈 ●长反馈或长回路反馈●短反馈或短回路反馈●超短反馈

下丘脑 释放激素 垂体前叶 FSH LH 卵巢 雌激素孕酮 子宫内膜 前列腺素 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体内激素相互调节机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动物的繁殖方式

7、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 【教学准备】 演示:动物的繁殖活动视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回顾:卵的构造。卵生动物。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 胎生与胎生动物。

自读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 (3)交流。 (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 列表(小组活动)。动物名称,繁殖方式。 (2) 汇报交流。 (3) 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阅读P39—40资料库。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拓展 (1)教师质疑:在所有动物中,繁殖后代的方式只有卵生和胎生这两种方式吗?(2)学生质疑。 (3)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动物奇特的繁殖方式 五、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活动 ﹙产卵孵化﹚卵生动物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动物繁殖 克隆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