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案)-word文档资料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案)-word文档资料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案)-word文档资料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地理 通用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高一 2 课时
主干考点 主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地域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实施途径
近三年考情 分析预测
2019 年全国新课标 I 卷 37 题“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
2019 年江苏卷 23 题“立体农业系统”
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 III 36(4)题
2019 年全国新课标 I 卷 37 题 2019 年全国新课标 II 卷 8 题 预计在未来考试中本部分仍然是个重点内容,主要侧重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和影响,以及解决对策,出题形式选择题或是综合题均可,分值在 6-12 分。预计 可持续发展在未来考试中本部分仍然是个重点内容,很有可能在开放性试题中考 查某项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的问题,考生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分值 在 6-12 分。
考点精讲 1 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一知、识人讲类与解环境的关系
感谢总您体的来反说馈,!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人类作用于环境: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支持人类社会的进一步良性发展。 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过度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一方面火山喷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 一方面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些化学元素,或含有某些不适合人体的化学元 素。 2、人为原因: 首先,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导致资源短缺
第1页

和生态破坏;
其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再次,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破坏了生态平衡。 【例题 1】 【题干】 读下面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资源短缺
B. 全球变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 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C. 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 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答案】1、D 2、D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漫画
反映植被破
坏引起少尘危害,说明植物具有防风沙作用,植被破坏引起沙尘暴现象,故 D 正确。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
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
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气候干旱和半干旱区。环境保护不等于可
持续发展。故应该选 D。
考点精讲 2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分布 1、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资源 短缺
水资源短缺 土地资源短缺 能源短缺
水质污染、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的春旱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资源分布不均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第2页

2、环境问题的空间差异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不同空间
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
典型案例
滥伐、滥垦、滥牧, 区域性的 水土乡流村失、土地荒主漠要化表现为生态破坏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 水土流失
生态 破坏
城市 土地盐碱化
发展中国家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不合理的灌溉等
环境承受着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 烃化合物
华北平原次生盐渍化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气候恶化、沙漠扩大、 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过度捕猎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大气污染、水体污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
太湖水污染
染、土壤污染
使用化肥、农药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垃圾围城现象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建筑、娱乐、交通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 事件
城市噪声污染
第3页

发达国家 过分消耗资源
全球性的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例题 2 】 【题干】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
19~20 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19 年起,
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
工业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人口锐减 B. 产业升级 C. 资源耗竭 D. 生态恶化
2. 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 优化交通布局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旅游产业 D. 促进商业发展
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 甘肃玉门
B. 辽宁鞍山
【答案】 1. C; 2. B; 3. B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C. 四川成都
D. 湖北武汉
1.结合材料“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卢萨蒂亚地区 19—-20
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 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因此该地是由于矿
产资源枯竭最终导致该地区工业设施废弃或半废弃,故选择 C 选项
2.结合材料“2019 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
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环境,故选择 B 选项
3.甘肃玉门多石油資源,辽宁鞍山多铁矿资源,结合材料“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整治的措施有回
填矿坑等,成都和武汉没有矿区关闭形成的棕地,故选择 B。
【题干】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
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 年代淘米洗菜,60 年代洗衣灌溉,80 年代水质变坏,
90 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 我国每年耕地表土净流失量高达 262 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
2019 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
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 1991
第4页

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
材料三 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
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
起沙扬尘。
(1) 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
(3) 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_______风的下风向。
(4) 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和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于沙尘暴治理的是( )
①在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草②建设“三北”防护林③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禁止草原毁草开荒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5) 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 )
A. 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
B. 厄尔尼诺引起了气候异常
C. 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D. 鱼类减少使海洋空间增加,引起藻类过度生长
【答案】
(1) 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③资源衰竭
(2) ①生产 ②生活
(3) ①西北(季)
(4) D
(5) 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
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资源衰竭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方
面。
(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需
要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还会向环境中排放出废弃
物。
(3) 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因此冬春季节易受西北季风影响,此时该
第5页

地气候寒冷干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沙质物质丰富,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沙尘暴。 (4) 治理沙尘暴的措施包括在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草,建设“三北”防护林,禁止
山区毁林开荒,禁止草原毁草开荒等。故选 D。 (5) 赤潮是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造成藻类植物疯长,
大量吸收水中氧气,造成动物缺氧死亡的现象。故选 C 考点精讲 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时期
生产方式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崇拜自然 群 体 采 集 和 部分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 人对环境是一种恐惧和依赖关
狩猎
人类的影响并不严重

改造自然 农 耕 和 灌 溉 森林、草原遭到破坏,生物多 人地关系趋于对立,地理环境
技术发展
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日益简单 趋于恶化
和脆弱
征服自然 工业、科技突 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
飞猛进
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内,大 地矛盾迅速激化
气温室效应和臭氧层被破坏等
谋求人 地和谐
高 技 术 工 业 人口激增,资源短缺,坏境污 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
的发展
染,生态破坏
相互协调的道路,提出可持续
发展的战略
从表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以往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人类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解决人与地理环境矛盾的必然之路。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 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例题 3】 【题干】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6页

1. 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2.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 崇拜 B. 依赖 C. 征服 D. 友好
【答案】1. B; 2. 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人地关系思想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时间: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忽视了人对环境的
能动性,夸大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地关系不协调;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
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
响。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伙伴论——时间:20 世纪 60 年代 。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
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图①为地理环境决定论;图②为人类中心论;图③为人地
伙伴论。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2.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图中①表示人类过度的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忽略了环
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为人类中心论,体现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题干】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
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
此完成下列问题。
3.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
A. 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 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 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 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
下漏斗区”
4.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
A. 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 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 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答案】3、D 4、C
第7页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3.莱州湾海水入侵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使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4.成功抗击“海水入侵”正是人地协调发展的体现。
第8页

考点精讲 4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三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
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 应。 2、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 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
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为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 与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地关系。 (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 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 等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能接受教育全球性目标与政策。 【例题 4 】 【题干】2019 年 7 月,浙江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安吉小鲵对 生存环境特别挑剔,主要栖息于一片海拔 1300 多米的高山沼泽地。完成下列各题。 1. 浙江省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 ) A. 环境的观念 B. 权利的观念 C. 公平的观念 D. 发展的观念 2.针对安吉小鲵的保护,最关键的是( ) A. 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 B. 禁止高强度捕猎 C. 保护原生态栖息环境 D. 迁至野生 动物园 【答案】1. A 2. 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浙江省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突 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环境的观念,A 正确。
第9页

2.安吉小鲵对生存环境特别挑剔,主要栖息于一片海拔 1300 多米的高山沼泽地,针对安吉小 鲵的保护,最关键的是保护原生栖息环境,ABD 错误,C 正确 【题干】读图“我国东北某造纸企业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甲部门最可能是(

A. 伐木场 B. 家具厂 C. 蔗糖厂 D. 秸秆基地
4.该造纸企业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能源
B. 原料
C. 市场
D. 技术
5. 该生产模式(

A. 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增加了能源供给 B. 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
C. 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减轻大气污染 D. 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刷产业发展
6.该生产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答案】3. D; 4. B; 5. B; 6. 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3.读图可知,甲部门为农田的产品,为清洁制浆提供原料(秸秆)。
4.读图可知,图中造纸企业是在当地丰富的秸秆基础上的,主导因素为原料
5.污水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但不是提供的能源,A 错。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有利于生
态保护,B 对;
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C 错;图中纸品为终端产品,没有延长纸品的
产业链,D 错
6.读图可知,图中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废物的資源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体现了可持续发
展的持续性原则。
第 10 页

考点精讲 5 可持续发展实践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 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在工业经济结构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 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降低或消除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实现了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实现了生态效益;清洁生产促进了技术改造和工 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模拟自然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 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 系,形成生态上和境界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污染治理
【例题 5】
【题干】循环经济是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蔗—牛—菇”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循环经济模式最适合发展的省区是( ) A. 河南省 B. 江苏省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2. 该循环经济的发展( )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1 页

A. 推动了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B. 加大了能源消耗
C. 减轻了环境压力
D. 促进了粮食的生产和出口
【答案】1. D; 2. 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甘蔗是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糖类作物,四川、广西、广东是甘蔗的主要种植区。
该循环农业模式中有甘蔗,说明是上述地区中的某一地区
2.该循环经济包含了多种农业生产部门,不属于地域专业化生产和粮食生产、出口;该循环经
济模式中没有涉及能源消耗状况;该循环经济实现了資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
排放,减轻环境压力
【题干】3.读“我国南方某城市略图”(下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目前,该市经济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有 6000 余人待业。近期,加拿大某厂商准 备在该市工业开发区的 A 处投资建一大型造纸厂,厂商提供的优惠条件有:①提供所有设备; ②工人全部在该市招聘;③在周边高价收购作为造纸原料的稻草。 (1) 据图指出该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2) 加拿大是世界上生产纸浆、新闻纸最多的国家。分析该市吸引加拿大的企业到此办厂的 有利条件。 (3) 在 A 处建造纸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该市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案】 (1)交通、市场 (2)该地地价较低;廉价劳动力多;原料多且廉价;基础设施较完善;近国内市场等
第 12 页

(3)A 处不合理,应 A 处在该城市河流的上游,造纸厂水污染严重,易造成该市水源污染。 (4)生态农业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和技术等。图中有城 镇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需求;图中有公路和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的交通。 (2)“该市经济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有 6000 余人待业。”说明该地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地价也相对较低;“③在周边高价收购作为造纸原料的稻草”,说明该地可以提供多且廉价的 原料等。 (3)造纸厂是会产生水污染,A 处位于河流的上游,会影响市区的水环境,因此造纸厂建 在 A 处不合理。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该市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发展生态农业,从而可以获得经 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艺考过关评测 【题四干、】课大堂气小中结的二讲氧化碳、二氧化氦、氟氯烃、甲烷等气体一般不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但可能引发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环境造成危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五、课后练习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 )
A. 酸雨加剧 B. 光化学烟雾 C. 全球变暖 D. 臭氧层破坏
2.解决上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
①关闭所有高能耗工业 ②加强国际合作,推广清洁能源 ③停止使用各种化石燃
料 ④鼓励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1. C; 2. B;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全球变暖,C 正确。
2.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措施有加强囯际合作,推广清洁能源,植树造林,B 正确
可限制高能耗工业的发展,但不能关闭所有停止使用各种化石燃料不现实。
【题干】下图为我国某农牧交错带常年活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该地土地利用主要由
图中五种土地类型组成(不包含未利用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13 页

3. 1960-2019 年,该地( )
A. 建设用地比重略有上升 B. 草地面积逐年萎缩
C. 荒地比重较为稳定
D. 水体面积不断萎缩
4.该地耕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草原转化为耕地
B. 荒地转化为耕地
C. 新活动地域的开垦
D. 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
5.据图推测,1990 年以来该地可能( )
A. 冰川融化加快 B. 河流水量减少 C. 气候逐渐变干 D. 台风灾害增多
【答案】3. C; 4. C; 5. A;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3.1960-2019 年,该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很小,比重下降,草地面积逐年增加;荒地比重较为
稳定;水体面积不断增加。C 正确
4.从图中看草地、荒地、建设用地都有所增加,所以该地耕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新活动地域
的开垦而获得,C 正确不可能是草原转化为耕地,荒地转化为耕地,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ABD
都是错误的
5.1990 年以来该地水体増加,耕地面积不断塇加,土地利用的面积不断塇加,说明该地水源
增加,而该地位于农牧交错地带可以推测是冰川融化造成的。选择 A
【题干】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
20 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捕鱼业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虽经历几百年的捕捞,渔业
资源仍十分丰饶。然而,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鱼群消失,延续了数百年
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破产。下图为纽芬兰渔场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20 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历经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丰饶的主要原因是
第 14 页

①传统捕捞规模小
②因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特别丰富
③渔民捕鱼避开了产卵的季节④渔民进行人工养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纽芬兰渔场的衰落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 生物多样性增多
B. 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水体富营养化
C. 加拿大人口迁移规模扩大
D. 加速了加拿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答案】6.B 7.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6.由材料可知,纽芬兰游渔场主寒暖流交汇形成的,20 世纪中期之前和 20 世家 90 年代后
纽芬兰渔场的自然条件没有改变,20 世纪中期渔业资源富饶,而 20 世纪 90 年代后鱼群消
失,②错。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不需要渔民进行人工养鱼,④错。20 世纪中期之
前,纽芬兰渔场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题,捕捞的规模小,且人们注意遵循自然规律,避开
鱼产卵的季节,使鱼类可以不断更新和延续,①③正确。选择 B 正确。
7.渔场的衰落,首先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A 错。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不会导致
水体富营养化,B 错。渔场衰落导致很多劳动力失业,为寻找就业机会,会扩大人口迁移规
模,C 正确。渔场衰落不利于鱼产品的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和工业化,D 错。
【题干】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 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在 2019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下 图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第 15 页

(1) 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2) 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3)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________ ,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 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②易发沙尘暴、沿河地带易 产生水土 流失 (2)①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②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①甘草种植 ②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③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 的发展 ④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①风能 ②太阳能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从图中可以得出图示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地表植被覆盖少,风力大,岩石容易被风化侵 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易发沙尘暴,靠近河流就易产生水土流失 (2)库布齐沙漠靠东,我国降水从东向西减少,所以库布齐沙漠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且图 中显示,库布齐沙漠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从材料三中可知,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甘草种植,甘草种植可以保护土 壤,土壤又可以生长牧草,牧草多了可以发展特色旅游。甘草种植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 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联系当地自然条件分析,这个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强,适合发展太阳能,这个地区靠近冬季 风源地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为风能
第 16 页

三、课程小结 四、高考感 模谢拟您演练
的反馈!
【题干】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 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 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 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2.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第 17 页

3.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 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 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C; 2. B; 3. 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读图可知中原经济区北部(长治、晋城等所在山西省)为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 土流失,故 C 正确。 2.材料指出…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屐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 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因此现代物流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故 B 正确。现代物流业 不能提升所有产业的经济竟争力,A 错误。不能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C 错误。能提升 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D 错误。 3.“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妻费用,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因此②错误。企业自营物流会提高运输成本,因此④错。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正确。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正确。故 C 正确。
第 18 页

【题干】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一个地区 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的 绝对值。下图为湟水位置示意图及湟水流域 2019—2019 年人均生态赤字图。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4.湟水流域人均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 ) A. 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B. 人均林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 C. 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D. 人均水域生态赤字先减小后扩大 5. 据图推断,湟水流域各项人均生态赤字变化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 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退化造成的 B. 人均林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过度樵采、过度农垦造成的 C. 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过度放牧及草原病虫鼠害造成的 D. 人均水域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湖、降水增加造成的 【答案】4. C; 5. 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4.读材料可知,当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即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为负值时,才出 现生态赤字;其负值的绝对值越大,生态赤字就越大。故读图可知,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 趋势,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人均林地未岀现生态赤字。通过图示还可以看出,由于 水域的变化幅度较小,不容易判断其绝对值变化趋势是增大还是减小,但由图来看其呈现为 较直的线,所以肯定不会是先减小后扩大的趋势(人均水域生态赤字实际呈扩大趋势)。 5.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消晝结构的改变消麦粮食量减少),减少了对耕地的
第 19 页

依赖性,耕地生态足迹减小,其次是由于高新农业技术的应用,单产量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
使耕地生态赤字減小;生态退耕、“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导致林地生态足迹有所
增加;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们传统习惯,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后增加了对畜
牧产品
的消费,其次是过度放牧加上病虫害、鼠害的影响,导致草地退化,沙地面积增多,草地的生产
力降低;人均水域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水生生态多样性减少,水域减少,生态赤字的扩大。
【题干】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A.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尼罗河下游出现土壤盐碱化
B. 台风引起海啸
C.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 渤海湾出现“赤潮”
【答案】B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尼罗河下游出现土壤盐碱化,是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问
题; 台风引起海啸,是自然灾害,不是环境问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人类长期破坏
植被造成的环境问题;渤海湾出现“赤潮”,是人类排放含磷有机物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而
出现的环境问题。选 B 正确
【题干】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马拉开波湖位于南美洲北部的马拉开波盆地,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除北部委内瑞拉
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 500 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 28℃,年
降水量 1500 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该湖区内石油资源丰富,有着“石油湖”
之称,北部通过狭窄海峡与委内瑞拉湾相通。20 世纪中期,人们为了使得大型油轮能够顺
利通行,不断对海峡拓宽与加深,周边地区的炼油业也迅猛发展起来。
第 20 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