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40页)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40页)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40页)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40页)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40页)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40页,教版,四年级,,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40页)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围绕“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开展探究活动。安排了“植物的一生”、“翩翩雌与雄”、“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4个活动。

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

根据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发现植物生长变化规律。

第2单元生生不息

教材以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繁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条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活动了解生物繁殖的方式。对于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探究方式以接受式探究为主。

第3单元位置与运动

通过观察、描述、游戏、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活动,引领学生发现:描

第1页共1页

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用到参照物、方位和距离3个因素;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用到参照物、位置、方向和快慢(速度)

第4单元力与运动

首先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力无处不在;然后通过试验、游戏、测量、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重力、摩檫力。

第5单元物质的变化

首先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可逆的变化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渗透化学变化的概念;最后,综合前面所学进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守恒的原理。

第6单元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回顾本学期整理资料的活动,归纳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激励学

生在后继的探究活动中继续应用这些方法整理信息。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四、各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

教学重点: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一生

第2页共2页

所经历的过程。

教学难点:发现植物生长变化规律。第2单元生生不息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繁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活动了解生物繁殖的方式。第3单元位置与运动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用到参照物、方位和距离3个因素。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用到参照物、位置、方向和快慢(速度)。第4单元力与运动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游戏、测量、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重力、摩檫力。

教学难点: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力无处不在。第5单元物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可逆的变化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渗透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综合前面所学进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守恒的原理。第6单元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重点:归纳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励学生在后继的探究活动中继续应用这些方法整理信息。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第3页共3页

六、教学进度安排(每周2课时)

周次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六周预定进度播撒希望的种子小苗快快长开花结果,花开花落为哪般无心插柳柳成荫翩翩雌与雄科技发展话克隆它在哪里谁在运动,谁运动得更快期中考试它是这样运动的无处不在的力,弹簧和橡皮筋苹果落地的秘密巧推棋子变来变去的盐失去光泽的铜镜燃烧的蜡烛我们怎样整理信息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1播撒希望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2.会利用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3.会正确播种,使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

第4页共4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科学知识

1.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2.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3.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种子萌发的视频资料、高大种子植物与其种子的对比图片、某种植物的果实;浸泡过的种子、放大镜、培养皿、镊子;黄豆和辣椒的种子。

学生准备:不同植物的种子、花盆、透明玻璃杯。课时分配

第1课时完成活动与活动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与活动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让我们一同撒播希望的种子。(板书课题)

二.活动:搜集并认识种子

1、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适当指出。2、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⑴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观看一个过程:一粒小小的种子逐渐长成参天的大树、结出香甜的果实。为什么种子如此奇妙?⑴观察大豆的种子。

?观察大豆种子之前,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解剖、观察方法。

?组织观察并填写记录表:让学生猜想种子内部的每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植物的哪一

部分。

?观察种子记录表:(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发现)

观察发现(图)

猜想将来它能长成植物

的哪一部分

经过观察发现它原来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第5页共5页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

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 1.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 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曾经有两种观点: “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讨论 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 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 4.我们怎样查找 5.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 6.交流小结 三.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湘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1 Where’s my new cap? 教学目标: 1、用Where’s my new cap?向他人询问自己的物品在哪里,以及对询问做出回 应。 2、掌握词汇:morning, afternoon 理解词汇:blouse, blade, block, blow, blanket, blue, balloon, black, bow, friendly 3、字母组合bl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Where’s my new cap?向他人询问自己的物品在哪里,以及对 询问做出回应。 2、教学难点: Where’s my cap?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A、B部分1课时 C、D、E、F部分1课时 Period 1 编写日期:执行日期: 一、教学目标 能听懂、会说本课会话; 能运用“Where’s my cap?”进行询问,并对此做出回应;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自我介绍,运用“Where’s my cap?”向他人致意。 难点:理解where’s的用法。 三、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师生问候。 T: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用中文或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I am Miss Huang.Nice to meet you . T: Today we’ll learn Unit 1 “Where’s my cap?” 板书课题及主题句。带读。 2.走到几个学生面前并与之打招呼,询问学生物品的位置。 T: Hello, I’m Miss Huang . Nice to meet you . Where’s … 放慢速度,强调口型,帮助学生理解并回答:My …is here. Ss: Hello, I’m … T: Nice to meet you! 4.听课文A部分录音,跟读。 Step 3 Practice 1. 游戏——A little actor 准备一个纸盒,装入写有Anne, Lingling, Peter, Mingming等人名的纸条。学生抽中谁,就扮演谁,进行角色表演。 2. 听课文B 部分录音,跟读。 3. 解释句子含义,学生熟悉今天所学句型。 Step 4 Consolidation 创设情境,自由会话。 评价。 homework:熟读课文。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新学期的话 教学目标 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神秘的月球。 教学过程 1、新学期的问候 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 3、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试卷内容略) 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

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 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 题 1、我长大了教学时间课时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 学 难 点 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 程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 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 (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 A、学生轻声识读乐谱。 B、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

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 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 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 (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 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小结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我长大了教学时间课时数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014六年级科学下册 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教案 湘教版

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实地考察或图片资料的分析和学习,大致了解污水处理技术。 2.通过实验制作,亲历污水处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正为保护水环境而不断努力,树立为保护环境而尽一份力的责任感。 科学知识 1.了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大致过程。 2.了解其他方面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 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从小憧憬着建设美好家园,争做一个个环保小卫士。 教学准备 污水处理厂流程图或联系参观污水处理厂事宜;制作简易滤水器的材料:去底塑料瓶,砂石、沙子、木炭、棕或海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直接提出研究的主题: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整个自然环境,也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严重的后果。治理水环境,减轻水污染是我们人类不可回避的共同话题,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是每个人的责任。今天,我们就先一起来了解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二.了解污水处理技术 1.学生读图,教师解说 污水处理大致分为这样几个过程: (1)格栅:去处大型漂浮物。 (2)沉砂池:沉淀砂石等粗颗粒物质。 (3)生物处理设施:用微生物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 (4)二次沉淀池:继续去处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5)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药物,使更细小的物质凝结沉淀。 (6)消毒池:投氯消毒,杀灭微生物。 (7)出水泵:将处理之后的水排放到自然水域。 三.水的净化实验

1.介绍实验步骤: (1)静置,沉淀 (2)加入明矾等混凝剂,继续静置,沉淀 (3)分离沉淀后的水和沉淀物 (4)用自制滤水器过滤。 2.分组实验:静置,沉淀,及时提醒学生在约3分钟的时候添加明矾。 3.在污水进行沉淀的时候,辅导学生制作滤水器。方法如下: (1)取一个塑料瓶洗净去底。 (2)将瓶子倒置,在瓶口处垫上适量海面或棕。 (3)在海面或棕上铺设2~3厘米厚的木炭层,轻轻压平。 (4)再在木炭层上铺设2~3厘米厚的沙子层,轻轻压平。 (5)最后再在沙层上面铺设2~3厘米砂石层,轻轻压平。 4.按步骤完成水的净化。 5.常识介绍: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并告知学生沉淀和过滤,一般只能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有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和有害的化学物质,还需要通过其它措施去除,才能使水变得更洁净。 第2课时 一.阅读引入: 1.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资料:污水处理等技术只是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项补救措施,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有些方面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比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来家庭生活以及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对水体的污染也随之加剧。因此,我们在进行污水治理的同时,还必须让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大家都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阅读教材第32页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二.做一个环保少年 1.完成我们的水质保护建议 先分组讨论:通过前面的调查研究,你认为地表水污染存在的最大问题使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本地的水质? 后一起拟定关于保护本地水质的建议? 鼓励学生将建议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宣传 2.搜集资料,制作资料卡,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工作并交流。 3.策划或参与环保活动 思考:用什么形式?在什么区域?怎样获得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全册

1 Where 's my new cap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shirt ,coat,bed,cap; 2、能掌握课文大意; 3、能运用“Where' my new…”询问别人,并用“It' in…”“They are un der…”“ your…is on…”做出回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Where's my new…”询问别人,并用“It' in…” “They are un der…”“ your…is on…”做出回应。 难点:灵活地运用“ in、on、un der、”等词语表达物体的具体方位。 一、教学准备 两个动物指偶、教学挂图、教学磁带等。 二、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唱英语歌曲“ The more we' re together.” Step 2 Presentation 1、情景引如:一天早晨,猫妈妈和小白猫在家里,小白猫准备上学 了。 White cat:Good morning,Mum . Mum:Good morning,daughter. White cat :Wher's my new cap

Mum:It 's on the bed. White cat.Thank you,Mum.Where's my new pencils Mum:They are on the desk. 板书并教授对话 2、用动物指偶与若干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游戏——chain game 3、听课文A 部分录音,跟读。 4、戴上人物头饰表演对话 Step 3 Practice 游戏——Dubbing game 教师用动物指偶表演,或放一段无声动画片,学生用所学的问候语根据情景配音。评出最佳配音奖 游戏——Make friends 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用所学的问候语进行问候。看看谁在最短时间找到最多的朋友。 Step 4 Consolidation 1、创设情景,自由对话 情景1:老师的书、粉笔、本子、钢笔、铅笔等不见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 情景2:同桌之间表演对话。让学生们大胆发挥想象,创设其他情景进行对话练习。 师生共同表演 学生同桌互相表演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消化与吸收》教案设计

消化与吸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咀嚼馒头,使学生感受到牙齿的切割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3.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对自 身健康负有责任。 2、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 科学知识 1、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口腔有消化作用。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由: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 一、教学导入 1、提问: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 2、学生回答。 3、教师追问:这些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的呢? 4、过渡:让我们开始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吧。 二、活动咀嚼馒头

1、摆出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待注意事项(进食前要洗手,进食时不要混食),学生分组行动,组内 交流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 4、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 5、明确: (1)首先牙齿将馒头有切断,大块的馒头变为小块。 (2)唾液可以使干的食品变得湿润,便于食物的下咽。 (3)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 6、阅读指南车信箱: 明白:了解到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是唾液中淀粉酶在起作用,它将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让学生懂得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 7、提问: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如何进行的呢? 鼓励学生课后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继续学习。 三、活动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 1、过渡:咀嚼后的馒头哪里去了? 2、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学生掌握食品经过的消化道有: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告之学生肝脏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3、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找一找我们的消化器官在身体中的位置。 4、填好教材第25页的填充题。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植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 2.知道植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 二、活动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 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 能正确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湘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湘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Unit 1 Where’s my new cap? Periods: Contents Periods Part A、B、C. Exercise A、B One Period Part D、E、F. Exercise C、D One Period Language Function: Where’s …? Language structure: Where’s my blue shirt, Munny? Your blue shirt is in your drawer. Vocabulary: Understanding words: For my students: articles as “a duawer, a pair of new shoes, behind, a new shirt, an old dress, a new tie.” grammar should be grasp: where’s …, where are…. Sounds: Know the all-’s sound in the words. Chant of greetings. Period 1 Basic aims of this lesson: Can listen and say: Where ‘s my blue shirt? Finish the task the teacher given in the lessons. Can understand the conversation the text given. Can speak and say Part A and Part B. Can art with others with part C. Teaching di fficulties: Where’s …? Where are …? Teaching points: Where’s my blue shirt? Your blue shirt is in your drawer. Where are my brown shoes? Your brown shoes are in the cupboard. Teaching aids: Type-recorder, picture, computer Step 1 Warming up: Listen to songs: Good morning to you. How are you?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 Greeting with the students. ? Task 1: Teacher let the children introduce their dress. Speak: My cap is on my head./ My tie is in my hand./… ? Task 2: Guess: Where is it? (With the given picture on the text.)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Where is my blue shirt? / Where are my brown shoes? Cultivate their openness thinking. The more sentence they can speak, the higher points the teacher give the group. ? Task 3: M atching game on dress、shirt、 shoes、coat、cap. Step 3. Practice ? Listen to the tape. ? Retell the text A、B according to what they hear. ? Read after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湘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湘教 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 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 1.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 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曾经有两种观点: “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讨论 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 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 4.我们怎样查找 5.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 6.交流小结 三.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2课时 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 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 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人们靠什么去研究去认识呢(化石) 活动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方案范文.库.整.理^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这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很认真,而且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学习总结”为主题,编排了“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探索”、“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科学的历程”5个单元,一共有17课、39个活动。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的进化”——此单元包括“生命的历程”、“物竞天择”、“人类的起源”、“动物的驯化”4课。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驯化动物的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的查找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论。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包括“小河的哭诉”、“污染来自哪里”、“清洁剂的‘威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4课。此单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怎样防止污染等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宇宙探索”——此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近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4)“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此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习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此单元是全册教材、全套教材的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

(湘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unit8

湘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8 Spring is warm and nice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weather ,spring ,wummer ,autumn ,winter ; 2、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 3、能运用“Spring is warm and nice”“It’s cold in winter”等句型描述四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正确表述四季及不同天气。 2、难点:理解不同地方的四季有不同的天气状况。 三、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教学挂图,教学磁带等。 四、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唱英语歌“How is the weather” 3、诵读英语诗歌“Shine on the green grass”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T:“I don’t like hot days .How about you ?” S: I like warm days . 让学生们各抒已见,谈谈对天气的喜好。 2、听课文B部分录音,跟读。 3、出示教学挂图,板书“Spring is warm and nice”,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Step 3 practice 课文A部分 1、听课文,复述所听内容。 2、听录音,跟读。 3、分小组练读。 4、分角色表演。 Step 4 consolidation 1、出示不同季节的风景画若干,让学生们根据图片自由谈论。 2、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3、练习。 4、家庭作业:听磁带,背课文,记单词。 Period 2 一、教学目标 1、能更进一步掌握新单词。

六年级科学下册 灿烂星空教案 湘教版(1)

灿烂星空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知道并能辨认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2.能用阅读资料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四季的主要星座。 3.会读星空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认真读图与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科学知识 1.知道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2.知道春季的狮子星座、夏季的天蝎星座、秋季的猎户星座、冬季的飞马星座等主要星座。3.知道不同季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示方向不同。 教学准备: 大熊星座图、小熊星座图、夏季星空图(南天、北天)和春季的狮子星座、夏季的天蝎星座、秋季的猎户星座、冬季的飞马星座等主要星座图的图像资料、指南针等。 一.教学导入 1.灿烂变幻的星空给人无限的遐想,有多少故事流传。教师讲述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的故事。 2.讲述: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座。星座的名称是由亮星组成的图形,并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 二.认识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1.了解学生对北斗七星的认识 2.阅读教材 3.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 要求学生先画出北斗七星来,然后再根据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画出北极星。 4.阅读指南车信箱的一段科技史:明白我国古代观察星座的成就;北斗七星的斗柄四季的朝向不同,因此北极星可以给人们指示方向。 三.指导学生观察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1.学会观看星空图 教师示范并讲解使用星图寻找星座的方法:使用南天星图时,要面对南方,将星图上的地平线方向与实际地平线方向一致,将星空图举在头顶上来观看,这时星图上弧线顶端即是天顶位置,对照星图寻找天空中的星座;使用北天星图时,方法与使用南天星图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 1

2020年湘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我长大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 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教学难点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教学课时教学 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CAI, 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 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 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 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 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三、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 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

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 1、动一动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 3、演一演、唱一唱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二、引导掌握 1、听一听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 __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阅读思考: 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 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

1. 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曾经有两种观点: “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 讨论 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 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 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 4. 我们怎样查找? 5. 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 6. 交流小结 三.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2课时 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 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 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

湘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全册

四 年 级 下 册 英 语 教 案 执教者:李旬

Unit 1 Where’s my new cap? 教学目标: 1、用Where’s my new cap?向他人询问自己的物品在哪里,以及对询问做出回 应。 2、掌握词汇:morning, afternoon 理解词汇:blouse, blade, block, blow, blanket, blue, balloon, black, bow, friendly 3、字母组合bl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Where’s my new cap?向他人询问自己的物品在哪里,以及对 询问做出回应。 2、教学难点: Where’s my cap?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A、B部分1课时 C、D、E、F部分1课时 Period 1 编写日期:执行日期: 一、教学目标 能听懂、会说本课会话; 能运用“Where’s my cap?”进行询问,并对此做出回应;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自我介绍,运用“Where’s my cap?”向他人致意。 难点:理解where’s的用法。 三、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师生问候。 T: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用中文或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I am Miss Huang.Nice to meet you . T: Today we’ll learn Unit 1 “Where’s my cap?” 板书课题及主题句。带读。 2.走到几个学生面前并与之打招呼,询问学生物品的位置。 T: Hello, I’m Miss Huang . Nice to meet you . Where’s … 放慢速度,强调口型,帮助学生理解并回答:My …is here. Ss: Hello, I’m … T: Nice to meet you! 4.听课文A部分录音,跟读。 Step 3 Practice 1. 游戏——A little actor 准备一个纸盒,装入写有Anne, Lingling, Peter, Mingming等人名的纸条。学生抽中谁,就扮演谁,进行角色表演。 2. 听课文B 部分录音,跟读。 3. 解释句子含义,学生熟悉今天所学句型。 Step 4 Consolidation 创设情境,自由会话。 评价。 homework:熟读课文。

湘少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Unit 1 Where is my new cap?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⒈能听懂、会说新单词及词组 a drawer, a pair of new shoes, behind , an old dress, a new tie, brown ; ⒉能理解并复述本课课文; ⒊能运用句型“Where is / are my ……” “It is / They are ……”询问物体的位置,并回答。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四会单词。 难点:正确使用方位介词。 三、教学准备 抽屉一个,T恤、衬衣、大衣各一件,新领带一条,皮带一根,棕色皮鞋一双,新鸭色帽一顶(颜色包括red, white, orange, dark, light purple, violet, grey, yellow, green),单词卡片,教学挂图,教学磁带等。 四、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⒈师生问候。 ⒉听英语歌曲“ Colour song ”。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⒈出示装有T恤、连衣裙、衬衣、大衣、皮带、帽子的抽屉。 T: Here is a drawer、What’s in it? Guess please、 S: A shirt、 T: Yes, there is a shirt、What colour is it? S: It’s white、 T: Yes, it’s a white shirt、 T: Any more? S: A dress、 …… ⒉出示新领带。 T: What’s this? 帮助学生回答:“It’s a tie、”。 T(指着上面的标价):It’s a new tie、(板书并教学单词tie ) 出示帽子与领带做不比较,板书并教学单词new与old 。 a new tie an old cap T (将领带放进抽屉):Where is my new tie? S: Your new tie is in the drawer、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一棵“顽强”的小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教学准备 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三、活动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四、活动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教学难点: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 二、活动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 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三、指南车信箱池塘里的微生物 1、学生阅读。 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版湘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Unit 1 It’s on your head !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shirt ,coat, bed, cap; 2、能掌握课文大意; 3、能运用“Where’s my new …”询问别人,并用“It’s in …” “They are under …” “your …is 4、能用on …”做出回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Where’s my new …”询问别人,并用“It’s in …” “They are under …” “your …is on …”做出回应。 难点:灵活地运用“in、on、under、”等词语表达物体的具体方位。 一、教学准备 两个动物指偶、教学挂图、教学磁带等。 二、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唱英语歌曲“The more we’re together.” Step 2 Presentation w W w .x K b 1.c o M 1、情景引如:一天早晨,猫妈妈和小白猫在家里,小白猫准备上学了。 White cat: Good morning, Mum . Mum: Good morning, daughter. White cat :Where’s my new cap? Mum: It’s on the bed. White cat. Thank you, Mum. Where’s my new pencils? Mum: They are on the desk. 板书并教授对话 2、用动物指偶与若干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游戏——chain game 3、听课文A部分录音,跟读。 4、戴上人物头饰表演对话 Step 3 Practice 游戏——Dubbing game 教师用动物指偶表演,或放一段无声动画片,学生用所学的问候语根据情景配音。评出最佳配音奖 游戏——Make frien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