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设计元素

中国风设计元素
中国风设计元素

因为喜欢所以专业

中国风设计元素

客厅漆上舒服的草绿色,特意保留天花板的白色,搭配窗框与柜体的留白,让空间更富层次感。而将电视与开放的柜体结合,将书依颜色排列,让书也能成为展示品。

而厨房从天到地的大片绿瓷砖,金色吊灯,与鸟语花香般的手绘拉门,让空间充满摩登中国风情。

中国风的展现,不只画作,透过拉门,再用门框打造表框效果,也是个不错的展示方法喔!

因为喜欢所以专业

因为喜欢所以专业

因为喜欢所以专业

因为喜欢所以专业

因为喜欢所以专业

本文出自于合肥飞墨设计:https://www.360docs.net/doc/178695026.html,/newsshow.php?cid=8&id=179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青年们,可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在生活上与物质追求上,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习惯。而图形创意的本身消费者就是集中在20-30岁的青年艺术爱好者。 在设计的初期,我想的是如何能赋予我的作品一个主题,一个可以和大学生产生共鸣的主题。最后在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下,我决定以大学四年了为中心结构,大一到大四这四个阶段,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最初大一的离开家乡,独自进入陌生的环境。懵懵懂懂的接受新鲜的事物,以及不同于原先生活方式的各种冲击,进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名大二的学长,大二的我开始放任自己,激情的享受时间自由支配的权利。大三的我比以前有年龄上成长了许多,但是由于时间的消磨和自由放纵的堕落,浑浑噩噩的我又进入了迷茫的阶段。很快就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才意识到时间不多了。然而四年的我们并没有将知识完整的填充自己,更多的是浪费时间。就像大梦初醒一般,开始疯狂的填充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来自身体最初的力量又被唤醒,重新的燃起了自己的斗志。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这就是我的设计关键词:分离、新鲜、激情、自由、爱情、迷茫、伤感、斗志。

创意图形的传统风格确定 在构图上,画面采用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几何图形在我国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它的的拼接方式多样化,比如对称和延续以及重复。在形状上多以,圆形和方形为结构,在结构的内部用不同的元素重复旋转。因为每天时间都在流失,节气每年都在轮回,用一个传统的符号元素代表一个点,点慢慢的重复形成线,线不断地旋转形成面。 创意图形的传统纹样设计 在传统纹样上,更多的选自古典的建筑纹样、民间的剪纸艺术、手工纺织艺术、青花陶瓷纹样等。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都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本身的生活元素为基础提取而来。在典型的纹样上,青铜器、彩陶纹、瓦当纹案、汉画砖、图方胜盘长、其他纹样。再此为基础提取自己觉得可以用的元素,再加以设计和创新。 创意图形的材料色彩设计 在颜色选取上,因为元素本身就有自己本身的颜色,所以八个图形的背景颜色就选取与本身元素所含的颜色。但必须都是鲜艳的颜色,也就是纯色。因为在从图形排版、装裱方式上要打破传统,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与观众更近距离接触。所以红黄蓝此三原色为主要背景颜色。 创意图形的规格与结构设计 创意图形的手法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更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方面的特征。 2.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兴趣,使其产生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忧患感 教学过程: 一、知识衔接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广东省新会县人,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长子。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同时他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二、导语 补充相关资料及展示图片 20XX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19日,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1300年历史。 在2008 年5 月12 日震后,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这座占地2.7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 年、1618 年、1657 年、1786 年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依然屹立不倒,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三、整体感知 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基本特征,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明确:一二点属于总体特征,三至五点属于结构特征,六到九点属于装饰特征。 四、重点探究 在称赞中国建筑的坚固性中有句俗语“地陷墙塌屋不倒”,而中国的建筑之所以会如此的坚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的稳固性。下面让我们结合具体问题来研究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1)中国房子是靠什么材料承重的?这种材料是怎样搭建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的? 明确:依靠木材承重。房身部分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副梁架之间用枋、檩连接。 (2)什么是斗拱?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斗拱是拱(弓形短木)和斗(斗形方木块)综合构成的单位。作用是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的可能的。而正因为在斗拱的设计中体现出中国的建筑工匠们在建筑力学和建筑美学方面的智慧,斗拱的设计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举折、举架是怎样构成的,它作用是什么? 明确: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举架。举折(宋)、举架(清)的作用是形成屋顶的坡度。 材料补充: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

中国风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风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风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相融合,是对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 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 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作为背景,用现代简约主义手法,对中国传统元素和符号进行提炼和二次设计,把富有中国文化内涵和元素更加简练化、更加符号化,用现代简约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是中国风的价值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合理展现。 具有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形成了典型的中式艺术风格,其形式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精雕细琢、瑰丽奇巧,图案多龙、凤、龟、狮等,且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武术、太极等元素也经常使用在室内设计的软装饰中。 以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美感。 像窗棂、砖雕、门墩等这些传统住宅中的建筑构件经常被用来做局部装饰,使整体空间感觉更加丰富。 传统家具比如条案、靠背椅、罗汉床、两椅一几的使用,再加上 1 / 6

文房四宝的点缀,在色彩与样式均透射出中式的古朴与沉稳。 在色彩的运用上面,中式风格色彩搭配多从传统建筑中取色,以苏州园林和京城民宅的黑、白、灰色为基调,在黑、白、灰基础上配合皇家宅邸的红黄、蓝、绿、金银色等局部用色。 由于传统色彩较丰富,因此黑色、粉色、橙色、红色、黄色、绿色、白色、紫色、蓝色、灰色、棕色等各类色彩都可以在中式风格中合谐使用。 在家具色彩的选择上面,迎合中式家具线条简练流畅、内部设计精巧的特点,多选用以深色为主的色调,呈现出较浓的书卷气息。 传统中式设计,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中规中矩、四平八稳,中式语言的空间形态按传统的说法,对称等边和空间中轴线的中堂构成是颇有章法的。 通透的黄金分割法,场域的过渡衔接,回廊的曲径通幽,精巧的漏窗和门洞造型,同时考虑地气的藏风与聚气空间的取与舍、收与放、实与虚、内与外、阴与阳、开与合、明与暗、藏与露、光与影、冷与暖等,包括空间形态流动和动静流线走向控制,甚至是空间形态的大小尺度和体量都体现出中式语言运动基本走向。 室内设计呈现的中国风,并非纯粹中国元素符号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简约设计的理念、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含蓄、隽永、优雅,及其特有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不张扬、不直露,温文尔雅的审美观。 白石就有艺术创作宜简不宜繁,宜藏不宜露的概括。

《我的世界》中式(古)建筑入门教程 MC如何建中国风建筑

《我的世界》中式(古)建筑入门教程 MC如何建中国风建筑 撸中式首先要考虑屋顶。不少人就是在屋顶这一方面显得无力,遂未能有大进展。我先介绍几种MC里中式屋顶的撸法,再来谈中式屋顶的种类。 第一种是以横用楼梯模拟瓦为主,像这样,边线、脊线和中线使用半砖。这算是比较早期和常用的撸法,丽江的许多民居和木府的屋顶就是这样撸成的。不过这种屋顶一个是上下两格高度的楼梯之间不好衔接,二是在生存中耗材甚多。 第二种是以半砖模拟瓦为主,像这样。这个能够模拟现实中瓦当和滴水这两种构件,而且瓦的层次可以得到较好的体现,生存中耗材也较少,是我目前经常用的一种,不过在小建筑上较难施展。 ——————

其实屋顶的撸法完全不用局限于这两种。在一些规模较为宏大、比例大的建筑上,完全可以利用整个方块来进行发挥,例如koyan的弘治图书馆,屋顶就是用蓝色羊毛外加黑色玻璃砌成的,也没有多少违和感。半砖和楼梯也可以进行混用、活用,例如楼梯可以用在小建筑上弥补半砖的效果,半砖可以放在上下层楼梯之间作为缓冲,等等。更有心者可以在屋顶瓦面上做些雕刻,而且不同材料的瓦片也可以混搭,只要效果得当,例如lin的旧宫殿,屋顶就是由石半砖与地狱砖半砖合用,达到一种神奇的效果。 图为koyan的弘治图书馆,来自linscraft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我的世界专题

活用效果举例。 那么,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撸屋顶的步骤。 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屋顶结构。这其中有一些是古建筑名词,有一些是我自己造的,大家勉强看看,能理解便是。

这是一张庑殿顶建筑的结构图。什么是庑殿顶我们之后会说到,大家先看。 斗拱,就是建筑本体支撑屋顶的构件,也算是一种雕刻。昨天看到有人说日式建筑没斗拱,笑话!东亚建筑的屋顶就是要由斗拱来支撑的,这个缺而不可。 边线,我自己的叫法,就是屋顶的最外一格部分。 中线,瓦面中间起对称作用的部分。可撸可不撸。不过如果正瓦面是偶数,或者是用楼梯撸顶的话,就一定要用到中线。 脊线,功能同边线和中线,都是规范瓦面,明晰结构用的。一般分正脊、斜脊、垂脊等等。 上层瓦、下层瓦,我的叫法,这个主要是半砖屋顶用到的说法。 瓦当、滴水,这两个小部件也可以在半砖边线上得到较好的模拟。日后再解释。 吻兽,主要在脊线起装饰作用的部件。多用于正脊两端。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单元说明里指出:阅读这些作品,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在学习中,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品味这类文章的语言特点。 本课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文体划分,本单元又提出“自然科学小论文”这一新概念,所以应当指导学生认识此类文章与一般的说明文的区别。本文讲的是建筑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是个新领域,所以,本课的教学就要让学生对作品介绍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这种应用文体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对文章的写法做一些有益的探讨,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学情教法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说明文了,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这些术语已经了然于心,以他们的思维水平,对理清思路,归纳观点,品味语言等常规阅读要求也能通过自读解决。 事实上,学生对科普文章是不感兴趣的,何况是讲他们接触不多的传统建筑,所以教师势必要提供一些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文章太长,术语较多也是学生不喜欢文本,难以读懂文本的重要原因。所以课前应该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而以文体特征为纲要,以标题为切入点,探讨文章各部分与中国建筑的特征的关系,能够轻松地理清文章脉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正如古人所言的“文以载道”,“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而本文是体现二者结合的再好不过的范例。所以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明确本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以及写作的目的何在。通过探讨“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学习写作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基本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通过探讨“写作目的”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中国建筑的特征》优秀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特征,感受中国建筑之美。 2、熟悉优良建筑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现代、未来建筑中传统建筑风格的体现。 三、教具: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看大屏幕上的成语闯关题: 绿树红墙精雕细刻富丽堂皇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美轮美奂鳞次栉比金碧辉煌(解释勾心斗角=钩心斗角;金碧:指国画中金色、绿色、蓝色三种颜料。) 2、这些成语有什么共性? ——都与建筑有关。(勾心斗角:勾心:屋顶的四个檐角指向宫室的中心;斗角:四个檐角两两相对,像兵器要打斗。所以这个成语本义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3、这是通过成语看建筑,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图片,直观地欣赏一下建筑之美。——滕王阁、岳阳楼、天安门、故宫、脊吻、四合院、鸟巢、水立方、中国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曾主持参加过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大屏幕打出标题)本节课学习解决3个大问题和一个设计。 一、请找出每个特征的关键词语。 化用歌德的一句话“趁着你精力充沛的时候,杨晨办事迅速的好习惯”,那我们看谁找得又快有准。(注重过程,让学生自主思考发言) 2、有没有不太理解的?提出来(老师准备图片,帮助理解)

二、第14段——17段写了什么? 1、速度课文,找信息。——词汇和文法 2、和前文的特征有什么关系?——是一回事。只是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解释了特征。 3、同学们,我们了解学习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时代的建筑特征?——古代(板书) 4、那我们学习古代建筑的特征,目的是什么呢?——看20段第一句(齐读)得知:继承优良传统,是为了构建新建筑。为了更好的创新。 三、回到现实生活中,看看身边的建筑或回忆回忆你在外地看到的建筑,哪些地方体现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 1、三中建筑的特征:对称、颜色、励志亭 2、鸟巢、世博会中国馆 3、林则徐纪念馆 四、一个设计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建筑的美,那现在我们做一个设计:有消息透露,伊宁市准备建影剧院。现在向全班同学招标,请你拟定设计方案。 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这是的故事: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方案。三个要求:1、一看就是大剧院;2、一看就是中国的大剧院;3、一看就是在天安门广场的大剧院。它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展示图片并分析如何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 大家设计影剧院也有三个要求:1、一看就是影剧院;2、要有新疆地域风格;3、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讨论2分钟后发言,老师评价) 总结:不管时代怎样进步,建筑怎样融合现代元素,中国建筑都应有体现“中国”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 学术论文 题目: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学生姓名:闫婧 1 学号:10405400430 2 系部:工业设计 2 班级:工艺1004 4 指导老师:段晓菲 2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五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摘要: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传统的中国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现代设计;应用;现代化表现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art and design, as various foreign influx of new ideas and penetration, shaking our inherent values and aesthetics. To make our work more and more from the loss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ight to speak; Similarly, without abandoning the traditional tracing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echnology stagnation. So how would a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elements and modern design combined with reasonable, how to make the design mor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which is the Chinese design to the world, based on the world of the fundamental. Key Word: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Modern Design; appropriate;Modern performance 正文: 一、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概念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

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

薇 莂中国建筑之特征原文 羀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蝿。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螄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膄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蝿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衿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膅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薂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螂,互为因果者也。 衿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 薆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芄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薁,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罿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羇、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螁,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聿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莈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蒃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

大班美术:创意中国风

大班美术:创意中国风 活动目标: 1、发现并欣赏生活中含有中国元素物品的独特韵味,大胆选择自己喜爱的中国元素进行创意装饰。 2、能用居中、环绕、挂角等方式在平面或立体的废旧物品上绘画中国元素图案。 3、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创意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已初步了解、感知中国文化,在生活中寻找、收集过一些含有中国元素的物品。 2、物质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PPT:生活中一些印有中国元素的装饰物品图片;背景音乐;教师身穿印有脸谱的服装。 ②幼儿用材料:事先收集生活中单色的废旧物品,如:抽纸盒、一次性纸盘、碗、花盆、笔筒、废旧纸盒、纸拎袋等,布置“创意中国风”一角,陈列幼儿作品。工具:水彩笔、马克笔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说唱脸谱》,引起幼儿对脸谱的兴趣。 师: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歌?这两天我们也在画京剧脸谱。我这里也有些脸谱,它们是为了唱戏用的吗?

二、欣赏生活中印有中国元素的物品,引导幼儿探索图案呈现的不同位置带来的视觉效果。 1、欣赏脸谱图案T恤,引发幼儿感知物品上脸谱的不同位置。 师:这些衣服都是用脸谱做图案装饰的,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2、欣赏祥云花盆,引导幼儿关注装饰图案的特点。 师:这些花盆和花瓶都是用什么图案做的装饰?这三种装饰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汉字做装饰的家居用品,引导幼儿感受文字装饰的美感。 师:汉字是我们中国的特有的文字,这里有你认识的字吗?汉字也可以做一种创意装饰! 4、欣赏中国结、盘扣装饰物,拓展幼儿有关中国元素的经验。 师: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脸谱、祥云、汉字、中国结……这些中国所特有的事物作为图案装饰呢?那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事物或者图案也能让你想到中国呢? 三、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在单色物品上用中国元素进行装饰。 1、出示生活废旧物品,引起幼儿用中国元素装饰的兴趣。 师:你愿意来做小小设计师用中国人喜欢的图案来装饰我们的大五班吗?

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要点

一、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室内设计——中国风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风是我们应有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尽得模仿,不要让邯郸学步的历史典故在我们今天的设计道路上重演。我们不是不去吸取外来的文化,外来的文化我们是要去吸取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借鉴和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请记住了那不是让我们丢弃我们原有的风格。 设计是一种文化,它应该体现出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趋向,它是时代信息反馈的总和,同时他更应该反映出一种文化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底蕴的内涵,中国一个历史文明的古国,我们自己的风格就是一种文化。中国风吹向我们的是设计上的清新、审美上的清新、表达上的清新!它是集中国元素、理念创新、中国文化于一身的体现中国现时代特征的高水准设计风格。 什么是中国风格?在我们的理解,中国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而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有人认为,在现阶段建立不起中国风格。虽然我们承认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中国风格不容易,但是我们更认为现在已到了我们开始建立起中国风格的时候了。中国整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得到全球的注目,而在这个时候正是建立中国风格的大好时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但遗憾的是,现在在市场看到的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闪现,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究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并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连续报道和努力,呼吁跟多的人支持,并唤起更多的企业对工业设计的意识,集大家的智慧一起思索,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风格。从本质上讲,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

中国风字体设计

四个技巧,让字体设计刮起中国风 你知道设计中国风的字体有哪些规律和方法吗? 中国风?这个词我们一定不陌生,你是先想到泼墨山水画还是周杰伦?我猜大家先想到后者,我的印象里杰伦的一首《东风破》将“中国风”这个词唱进我们的生活里,之后的音乐、电影、广告、家装、服饰等等都会看到中国风的印记。 而字体设计里面的“中国风”自然不会缺席,除了现在流行的书法类型的表现形式,如何在一笔一画间刮起中国风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今天所讲的中国风其实是一种字体设计的表现风格,就像描述字体风格还有现代简约、复古怀旧、卡通可爱等等一样,本次的主题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设计中国风的字体有哪些规律和方法!

那到底是么是中国风?我想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但你脑海里首先蹦出来的肯定是“传统”这个词,再来看看百科里怎么释义:“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在字体设计中大家不要去管什么全球流行趋势,你只要能够把中国元素合理的应用到字体中就万事大吉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中国元素千千万该怎么用到字体设计中?上图中我简单列举了一些中国代表性的传统物件,虽说形式多样,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特征:繁。 还记得我之前《字体性格知多少》一文中提到的一点吗?笔画越繁琐呈现出的字体性格就会更加古典传统!你看很多理论点都是有依据的,所以有些小伙伴们千万不要觉得理论无味无用,只顾着埋头设计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又有何道理!

上图中从上到下的字体笔画和细节都处理的越来越繁琐,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会越发有中国风的赶脚。如果”繁“是规律,那么具体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我总结了四点与大家分享。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代谱琦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文法”,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难点:掌握科普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借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请大家看这些成语,大家都认识它们的意思吗? PPT呈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飞阁流丹、钩心斗角、美轮美奂” 2、先明确需要注意个别成语的特殊用法 3、问题:这些成语都是在写什么。反映了建筑的一些的特点。中国的建筑可谓博 大精深,这刚才成语的积累中我们只见识了一鳞半爪,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看看他对于中国建筑特征的看法 二、初步感知 (一)、文体知识 自然科学小论文(板书) 1、概念:是科普作品的一种形式。 一般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普及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知识的一种文体。 2、特点: (1)“小”:与正规学士论文相比,篇幅更小,内容更浅,具有通俗性、普及性 在叙述内容上要求:深入浅出,以达到向大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目的 (2)“科学”:尽管篇幅较小、内容较浅,但在本质上仍要求具有科学性、严谨性 在叙述语言上要求:简洁、严密、明晰 (3)在表达方式上,以说明为主,兼用议论和叙述 2、作者介绍 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启超之子、林徽因之夫。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建筑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设计,是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3、课文结构分析 课题:《中国建筑的特征》 【明确】偏正结构(中国建筑)的特征 定语中心语

最炫中国风之中国元素服装设计

最炫中国风之中国元素服装设计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178695026.html,/ 张爱玲曾经说过“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暗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 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服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服装与西文服装结构体系相互交融,使得服装舞台上的东方情结闪烁不灭。中国画风的印花与刺绣,华丽的绸缎面料,中国特色图案,旗袍式结构等……无一不透露出中国情调。悠远的东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传统和国粹,她快速成为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时尚。 中国风的服装有一种沉静气质和浓厚底蕴,在奢华当道、热闹缤纷的伸展台上,它永远是一道让人流连的美丽风景。 何谓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其实是在今天的世界视野或融入世界视野中用到的中国传统。

元素一:织锦刺绣 中国江南特色的织锦刺绣被直接运用于各大品牌的服装面料上。最常见的是栩栩如生的刺绣花朵,或镂空或采用凹凸不平的刺绣方式,在面料的表面上展开花朵最妖娆的姿态,让面料充满了立体感。 元素二:泼墨手法

运用中国山水国画的泼墨手法在服装上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元素三:旗袍结构 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极品,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个人魅力。旗袍式披肩立领、侧衩、盘纽等经典元素也是极为常见。 元素四:民族图案

近年来时尚界大吹民族风,一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风元素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元素五:细密繁花

细密的繁花常常出现在中国典型的小家碧玉身上,显得俏丽可爱,又带着点羞赧。实话说,在采用细密繁花时会有些矛盾的,因为这种细密的繁花图案既能让女人变得很土气,也能让女人变得很娇媚。 元素六:青瓷花瓶 青花瓷作为中国元素的重要部分,代表着中国的委婉和韵味。以其独具的魅力,近几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以中国传统服装作为灵感来源,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当“中国风”走出国门时,也是中国服装走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元素、更多的品牌走出去,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不会永远被作为廉价品的代名词。

游戏中的中国风元素

电子游戏中的东西方特色艺术与文化元素 电子游戏虽说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而创造的一种新型媒介形式,是这整个信息化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在为自身利益吸引力增强力度的同时却又巧妙地融合进了各种艺术元素,让其成为不同于单纯的文本或单向性的动画而是一个与玩家互动的形式大型虚拟艺术品。 艺术设计的原始目的应该是让人获得美感,从而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意识形态。东西方文化有着地域性、人文性的本质差别,这也决定了精神领域的不同,决定了各自设计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的不同。这里我想就专门就电子游戏中的中国风和一些西方艺术元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场景设计 中国风游戏中的场景大多是还原了中国古朴优美的自然风景,而不同游戏场景的风格和色调也往往是游戏背景与故事渊源等等的暗示。例如在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系列中的游戏场景,但凡是主角出场的场景,必定是充满着极强的暗示意味。在仙剑第一部作品里,主角李逍遥出生在一个小渔村,在游戏的场景里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四处都是木制小屋,树木掩映,村民热情,色调以绿色和棕色为主,给人以沉稳但又不乏清新的感觉,正如主角风流顽皮却又正气凌然。这样朴实的场景设定就给人物定义了一个第一印象,即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民。但这就正好为他命运的不平凡的一步步揭示打下了铺垫,场景设计的作用可见一斑。再又如第四部作品里的云天河出生在一个深山野林,3D技术的运用在这一作品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险峻的山峰,缭绕的云雾,缠绕的树藤,营造出一个静谧的山间野景,也象征着云天河身世的离奇和其与世隔绝的状态。 当然场景设计也受到了技术的影响,十年前所展现在电脑上的画面拼贴效果和现在的三维效果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贯穿在其中的中国风元素是不变的,即是景与人的呼应,景与剧情的呼应,景与玩家的呼应。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一个意境,如水墨画一般,写境不写实,不如油画般细腻,却又多了一番韵味,吸引玩家陶醉其中。之前有一部名为《蜀山》的网游,它对游戏场景的设计干脆就直接运用了水墨效果,玩家所能看到的景物都是使用的水墨效果渲染,如纯洁旷远的雪地,如葱翠明媚的山谷,整个游戏世界就是一副巨大的水墨画,这样就很好的引入了仙侠元素,为该游戏的风格做出了明确定位,再基于一定的文化基础,这种悠远景色的代入感顿时增强。 再观西方出品的传统游戏,就会发现他们对场景的设计与中国风完全不同。其场景多是展现教堂文化,充满着西式的古典建筑,庄严典雅,带着神秘与魔幻的气息。中国风更多的则是一种悠远和空灵,更像是道教文化的体现,又或者是带有历史的厚重感,深深带着五千年文化的烙印。 装备设计 1 服装 服装是一个人性格的外在表现,中国风游戏中的服装风格秉承一贯的古典,适宜原则。同样用《仙剑奇侠传》作例,第一部作品中李逍遥的服装是典型的侠客装扮,米色长袍,白色披风,略带点随意,似行走天涯的剑客。赵灵儿则是白色素衣,蓝色肚兜,恰当地表现出少女应有的青春。而林月如则是紧身装扮,打手行头,正如其俏皮泼辣的性格。中国风的服装内部种类多,但都是基于历史,基于文化,大多是绸料麻布料,花纹以纯色,云纹为主,长袖大袍,当然也有个别为突出活泼个性的短袖短裤装扮,或碎布边缘的酒鬼或渔民样式。但这些形式都存在着共同点。侠客的装扮清新自然,简洁朴素,书生则是儒雅端正,老百姓一般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摘要 近些年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因其成为一种传播民族灿烂文化的使者,吸引了全球众多设计师的目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很多国外的设计公司已经把今后几年的设计方向定位在中国元素上,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审视传统文化,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其“意”,传其“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国的人文精神、社会道德和时代潮流,结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寻求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让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方面中的表现与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字:现代设计,传统文化,设计元素 1 序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在设计风格上回归传统。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中的回归,不是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是升华为对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中国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 1.1元素的寓意 所谓元素,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凝结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元素”。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统的道德观念、宗教文化、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模式等。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比如自然风格元素,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动物风格元素,熊猫等;建筑风格元素,紫禁城、长城、敦煌、苏州园林等;文化风格元素,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

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 流,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中国的造型艺术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观。它有别于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趣味,多不重“写实”重“传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绘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确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近年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标志设计,备受设计 师们青睐。 申奥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识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 合的艺术魅力。 1、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 “符号化”的表现特质,可以说是标志的最原始形式。同时,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标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2010年世博会会徽,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交相辉映。黑龙江电视台的台标用行书写就的“龙”字,狂舞欢腾的龙身极具阳刚之美,也彰示了龙的传人从 “或跃在渊”到“飞龙在天”的奕奕神彩。可以说汉字作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与标志以造型及 内涵取胜是一脉相承的。 2、篆刻在设计中的运用 篆刻是中国所独有的一个艺术门类。其朱文、封泥等不同的外在形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