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秋八年级上学期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4分)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4分)如图,在△ABC中有四条线段DE,BE,EF,FG,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的中线,则该线段是()

A.线段DE B.线段BE C.线段EF D.线段FG

3.(4分)下列物品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B.三角形房架

C.照相机的三脚架 D.放缩尺

4.(4分)边长为1、2、3、4、5、6的木棍各一根.随意组成三角形,共有()种取法.

A.20 B.15 C.10 D.7

5.(4分)在△ABC中,6∠A=3∠B=2∠C,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

6.(4分)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

A.45°B.60°C.75°D.85°

7.(4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4倍,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9°B.18°C.27°D.36°

8.(4分)如图所示,设M表示平行四边形,N表示矩形,P表示菱形,Q表示正方形,则下列四个图形中,能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9.(4分)如图为二环四边形,它的内角和∠A+∠B+∠C+∠D+∠A1+∠B1+∠C1+∠D1度数为()

A.360°B.540°C.720°D.900°

10.(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连接BD,BE平分∠ABD,BE⊥AD,∠EBC和∠D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若∠ADC=110°,则∠F的度数为()

A.115°B.110°C.105°D.100°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5分)

11.(5分)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2a﹣1,4.则a的取值范围是.

12.(5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叫做半高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ABC是半高三角形,且斜边AB=5,则它的周长等于.

13.(5分)如图,在△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若∠BOC=110°,则∠A=.

14.(5分)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其中∠BAC=度.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

15.(8分)已知: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求证:∠A+∠B+∠C=180°.

16.(8分)如图,BG∥EF,△ABC的顶点C在EF上,AD=BD,∠A=23°,∠BCE=44°,求∠ACB的度数.

17.(8分)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EAD=5°,∠B=50°,求∠C的度数.

18.(8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AC边于E,∠BAC=60°,∠ABE=25°.求∠DAC的度数.

19.(10分)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3,b=7,第三边是c.

(1)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2)若第三边c的长为偶数,则c的值为.

(3)若a<b<c,则c的取值范围是.

20.(10分)如图,已知△ABC中,AD⊥BC于点D,E为AB边上任意一点,EF⊥BC于点F,∠1=∠2.求证:DG∥AB.请把证明的过程填写完整.

证明:∵AD⊥BC,EF⊥BC(),

∴∠EFB=∠ADB=90°(垂直的定义)

∴EF∥()

∴∠1=()

又∵∠1=∠2(已知)

∴()

∴DG∥AB()

21.(12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4,b=6,设三角形的周长是x.(1)直接写出c及x的取值范围;

(2)若x是小于18的偶数

①求c的长;

②判断△ABC的形状.

22.(12分)如图,在△ABC中,∠ABC=40°,∠ACB=80°,AD是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

(1)求∠BAE的度数;

(2)求∠DAE的度数.

23.(14分)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且各内角也都相等,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正多边形,如图,就是一组正多边形,观察每个正多边形中∠α的变化情况,解答下列问题.

(1)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正多边形的边数3456 (18)

∠α的度数……

(2)根据规律,是否存在一个正n边形,使其中的∠α=20°?若存在,直接写出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根据规律,是否存在一个正n边形,使其中的∠α=21°?若存在,直接写出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0年秋八年级上学期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作判断.【解答】解: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有Rt△ABD、Rt△BDC、Rt△ABC,共有3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比较简单,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是关键,要做到不重不漏.

2.

【分析】根据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逐一判断即可得.

【解答】解: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知线段BE是△ABC的中线,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

【分析】当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能唯一确定下来,故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放缩尺是利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而A、B、C选项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关键是分析能否在同一

平面内组成三角形. 4.

【分析】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解答】解:从长为1、2、3、4、5、6的木棍中,任意取3根,则有20种取法, 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有7种: 2、3、4; 2、4、5; 2、5、6; 3、4、5; 3、5、6; 3、4、6; 4、5、6; 故选:D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正确利用三边关系:两条较短的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

【分析】设∠C=x ,则∠B=32x ,∠A=3

1

x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

【解答】解:∵在△ABC 中,6∠A=3∠B=2∠C , ∴设∠C=x ,则∠B=

32x ,∠A=3

1x , ∵∠A +∠B +∠C=180°,

即x +32x +31

x=180°,

解得x=90°,

∴∠A=30°,∠B=60°,∠C=90°. ∴△ABC 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CGF=∠DGB=45°,再利用∠α=∠D+∠DGB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图,

∵∠ACD=90°、∠F=45°,

∴∠CGF=∠DGB=45°,

则∠α=∠D+∠DGB=30°+45°=75°,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7.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较小的锐角是x度,则另一角是4x度.

则x+4x=90,

解得:x=18°.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锐角互余.

8.

【分析】根据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四个边都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应是N 的一部分,也是P 的一部分, ∵矩形形、正方形、菱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定义,熟练掌握这些多边形的定义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分析】AA 1之间添加两条边,可得B 1+∠C 1+∠D 1=∠EAD +∠AEA 1+∠EA 1B 1,再根据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

AA 1之间添加两条边,可得B 1+∠C 1+∠D 1=∠EAD +∠AEA 1+∠EA 1B 1

则∠A +∠B +∠C +∠D +∠A 1+∠B 1+∠C 1+∠D 1=∠EAB +∠B +∠C +∠D +∠DA 1E +∠E=720°; 故选:C .

【点评】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2)?180° (n ≥3)且n 为整数). 10.

【分析】依据四边形BCDE 的内角和,可得∠BCD +∠CBE=160°,再根据∠EBC 和∠D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可得∠BCF +∠CBF=2

1

×160°=80°,进而得出△BCF 中,∠F=180°﹣80°=100°.

【解答】解:∵BE ⊥AD , ∴∠BED=90°, 又∵∠ADC=110°,

∴四边形BCDE 中,∠BCD +∠CBE=360°﹣90°﹣110°=160°, 又∵∠EBC 和∠D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 ∴∠BCF +∠CBF=

2

1

×160°=80°, ∴△BCF 中,∠F=180°﹣80°=100°, 故选:D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内角和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四边形内角和为360°.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5分) 11.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a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a ﹣1,4, ∴4﹣3<2a ﹣1<4+3, 即1<a <4.

故答案为:1<a <4.

【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 12.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Rt △ABC 中,CD ⊥AB ,CD=

21AB=25;②Rt △ABC 中,AC=2

1

BC ,分别依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该三角形的周长为5+358或5+52.

【解答】解:如图所示,Rt △ABC 中,CD ⊥AB ,CD=

21AB=2

5,

设BC=a ,AC=b ,则

解得a +b=52,或a +b=﹣52(舍去), ∴△AB 长度周长为52+5;

如图所示,Rt △ABC 中,AC=

2

1

BC ,

设BC=a ,AC=b ,则

解得

∴△AB 长度周长为35+5;

综上所述,该三角形的周长为5+35或5+52. 故答案为:5+35或5+5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给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推算. 13.

【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OBC=21∠ABC ,∠OCB=2

1

∠ACB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OC +∠OBC +∠OCB=180°,则∠BOC=180°﹣2

1

(∠ABC +∠ACB ),由于∠

ABC +∠ACB=180°﹣∠A ,所以∠BOC=90°+21

∠A ,然后把∠BOC=110°代入计算可得到∠A

的度数.

【解答】解:∵BO 、CO 分别平分∠ABC 、∠ACB ,

∴∠OBC=

21∠ABC ,∠OCB=2

1

∠ACB , 而∠BOC +∠OBC +∠OCB=180°,

∴∠BOC=180°﹣(∠OBC +∠OCB )=180°﹣2

1

(∠ABC +∠ACB ), ∵∠A +∠ABC +∠ACB=180°, ∴∠ABC +∠ACB=180°﹣∠A , ∴∠BOC=180°﹣21(180°﹣∠A )=90°+2

1

∠A , 而∠BOC=110°,

∴90°+21

∠A=110°

∴∠A=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4.

【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BC=()5

18025ο

?-=108°,△ABC 是等腰三角形,

∴∠BAC=∠BCA=36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n 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 ﹣2).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 15.

【分析】过点A 作EF ∥BC ,利用EF ∥BC ,可得∠1=∠B ,∠2=∠C ,而∠1+∠2+∠BAC=180°,利用等量代换可证∠BAC +∠B +∠C=180°. 【解答】证明:过点A 作EF ∥BC , ∵EF ∥BC ,

∴∠1=∠B ,∠2=∠C , ∵∠1+∠2+∠BAC=180°,

∴∠BAC+∠B+∠C=180°,

即∠A+∠B+∠C=18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作辅助线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到一个平角上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BD=∠A,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BC=∠BCE,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

【解答】解:∵AD=BD,∠A=23°,

∴∠ABD=∠A=23°,

∵BG∥EF,∠BCE=44°,

∴∠DBC=∠BCE=44°,

∴∠ABC=44°+23°=67°,

∴∠ACB=180°﹣67°﹣23°=90°.

【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关键是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ABD=∠A.

17.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E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AE,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C,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D是BC边上的高,∠EAD=5°,

∴∠AED=85°,

∵∠B=50°,

∴∠BAE=∠AED﹣∠B=85°﹣50°=35°,

∵AE是∠BAC的角平分线,

∴∠BAC=2∠BAE=70°,

∴∠C=180°﹣∠B﹣∠BAC=180°﹣50°﹣70°=6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主要利用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2∠ABE,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然后根据∠DAC=∠BAC﹣∠BAD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BE平分∠ABC,

∴∠ABC=2∠ABE=2×25°=50°,

∵AD是BC边上的高,

∴∠BAD=90°﹣∠ABC=90°﹣50°=40°,

∴∠DAC=∠BAC﹣∠BAD=60°﹣40°=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

【分析】(1)根据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解;

(2)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两边之差4,而<两边之和10,再根据c 为偶数解答即可.;

(3)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两边之差4,而<两边之和10,根据a<b <c即可得c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4<c<10,

(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4<c<10,

因为第三边c的长为偶数,

所以c取6或8;

(3)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4<c<10,

∵a<b<c,

∴7<c<10.,

故答案为:4<c<10;6或8;7<c<10.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第三边的条件.

20.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证明:∵AD⊥BC,EF⊥BC(已知),

∴∠EFB=∠ADB=90°(垂直的定义)

∴EF∥A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已知)

∴∠2=∠3(等量代换)

∴DG∥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已知;A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1.

【分析】(1)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而得出c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2)①根据偶数的定义,以及x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②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即可.

【解答】解:(1)因为a=4,b=6,

所以2<c<10.

故周长x的范围为12<x<20.

(2)①因为周长为小于18的偶数,

所以x=16或x=14.

当x为16时,c=6;

当x为14时,c=4.

②当c=6时,b=c,△ABC为等腰三角形;

当c=4时,a=c,△ABC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ABC是等腰三角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c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22.

【分析】(1)由∠ABC 、∠ACB 的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BAE 的度数;

(2)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出∠AEB 的度数,结合∠ADE=90°即可求出∠DAE 的度数.

【解答】解:(1)∵∠ABC=40°,∠ACB=80°, ∴∠BAC=180°﹣∠ABC ﹣∠ACB=60°. ∵AE 平分∠BAC , ∴∠BAE=

2

1

∠BAC=30°. (2)∵∠CAE=∠BAE=30°,∠ACB=80°, ∴∠AEB=∠CAE +∠ACB=110°, ∵AD 是BC 边上的高, ∴∠ADE=90°,

∴∠DAE=∠AEB ﹣∠ADE=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的度数;(2)牢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3.

【分析】(1)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2)根据表中的结果得出规律,根据规律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根据表中的结果得出规律,根据规律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解:(1)填表如下:

故答案为:60°,45°,36°,30°,10°;

(2)存在一个正n 边形,使其中的∠α=20°,

理由是:根据题意得:ο

???

??n 180=20°,

解得:n=9,

即当多边形是正九边形,能使其中的∠α=20°;

(3)不存在,理由如下:

假设存在正 n 边形使得∠α=21°,得 ο

ο???

??==∠n 18021α,

解得:74

8=n ,又 n 是正整数,

所以不存在正 n 边形使得∠α=21°.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求出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多边形的内角和=(n ﹣2)×180°.

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 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4、已知∠A :∠B :∠C=1:2:2,则△ABC 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 A .40o、 80o、 80o B .35o 、70o 、70o C .30o、 60o、 60o D .36o、 72o、 72o 5、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是79o,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形状 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7.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 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8.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 A 、B 、C 都可以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2、适合条件C B A ∠=∠=∠2 1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3.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 ③∠A=90°-∠B; ④∠A=∠B=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4.在△ABC 中,∠A=60°,∠C=2∠B ,则∠C=_____.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____ 16.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17.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8.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 若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10,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 20.在△ABC 中,已知∠A=3∠C=54°,则∠B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21.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9cm ,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 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23. 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 图1

直线与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数学《直线与圆》单元测试(2015-08-29)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ax =与y x a =+的图象正确的是……………….( ) 2. 过点(1,2)且与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 A.042=-+y x B. 052=-+y x C. 073=-+y x D. 053=-+y x 3. 若直线10x --=的倾斜角为α,则α的值是……………….( ) A . 6π B . 4π C .3π D .56π 4. 两直线330x y +-=与610x my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 A .4 B . C D 5. 圆221:(1)(2)1C x y -+-=,圆222:(2)(5)9C x y -+-=,则这两圆公切线的条数为…….( ) A.1 B.2 C.3 D.4 6. 经过点()1,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是……………….( ) A .4x y += B .2y x =+ C . 3y x =或4x y += D .3y x =或2y x =+ 7. 直线xsinα+ycosα+1=0与直线xcosα-ysinα+2=0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但不垂直 C 垂直 D 视α的取值而定 8. 若过点(3,1)总可以作两条直线和圆22 (2)()(0)x k y k k k -+-=>相切,则k 的取值 范围是.( ) .A (0,2) .B (1,2) .C (2,+∞) .D (0,1)∪(2,+∞) 9. 圆心为1,32C ??- ??? 的圆与直线:230l x y +-=交于P 、Q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满足0OP OQ ?=u u u v u u u v ,则圆C 的方程为……………….( ) A .2215()(3)22x y -+-= B .2215()(3)22 x y -++= C .22125()(3)24x y ++-= D .22125()(3)24 x y +++= 10. 已知圆22:1,O x y +=点()00,P x y 在直线20x y --=上,O 为坐标原点.若圆上存在点 Q 使得30OPQ ∠=o ,则0x 的取值范围为……………….( ) A .[]1,1- B .[]0,1 C .[]0,2 D .[]2,2-

2017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2015-2016学年 九年级上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B 、三角形的外心是这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D 、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也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的交点、 2、过⊙内一点M 的最长弦长为10cm ,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 的长为( ) (A )3cm (B)6cm (C ) cm (D)9cm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BOC =110°,AD ∥OC ,则∠AOD =( ) A70° B 、60° C 、50° D 、40° 4、如图,弧AD 是以等边三角形ABC 一边AB 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 为弧AD 上任意一点,若AC =5,则四边形ACBP 周长的最大值是( ) A 、15 B 、20 C 、2515+ D 、5515+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点A 、B 、C 、D 为圆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O 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APB 的度数为y 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 与t 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6、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 =10,若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 的中点D ,则AC 的长等于( ) A 、35 B 、5 C 、25 D 、6 7.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母线长为5cm ,则它的侧面积为( ) A 、 60πcm 2 B 、 45πcm 2 C 、 30πcm 2 D15πcm 2

初二数学下学期第八章证明单元测试卷

初二数学下学期第八章证明单元测试卷 命题人:段振富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是命题(填真、假) 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 3、如图所示,∠1+ ∠2=180°,若∠3=50°,则∠4= 4、如图所示,△ABC中,∠ACD=115°,∠B=55°,则∠A= , ∠ACB= 5、在△ABC中,∠C=90°,若∠A=30°,则∠B= 6、在△ABC中,∠B—∠C=40°,则∠C= ,∠B= 7、在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或直角) 8、△ABC的三个外角度数比为3∶4∶5,则它的三个外角度数分别为 9、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I, 若∠A=60°,则∠BIC= 10、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DE与AC交于点F,AF∶FC=3∶7,则AE∶EB=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同旁内角互补 B、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内角 12、下列语句为命题的是() A 、你吃过午饭了吗?B、过点A作直线MN

C 、同角的余角相等 D 、红扑扑的脸蛋 13、命题“垂直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 A 、垂直 B 、两条直线 C 、同一条直线 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1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15、如图,一个任意的五角星,它的五个内角的度数和为( ) A 、90° B 、180° C 、360° D 、120° 16、如图,AB ∥EF , ∠C=90°,则α、β、γ的关系为( ) A 、β=α+γ B 、α+β+γ=180° C 、β+γ-α=90° D 、α+β-γ=90° 三、完型填空(每空2分,共8分) 17、已知如图,在△ABC 中,CH 是外角∠ACD 的平分 线,BH 是∠ABC 的平分线。 求证:∠A= 2∠H 证明: ∵∠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 ∴∠ACD=∠ABC+∠A ( ) ∠2是△BCD 的一个外角, ∠2=∠1+∠H ( ) ∵CH 是外角∠ACD 的平分线,BH 是∠ABC 的平分线 ∴∠1= 21∠ABC ,∠2= 2 1∠ACD ( ) ∴∠A =∠ACD-∠ABC= 2 (∠2 - ∠1) (等式的性质) 而 ∠H=∠2 - ∠1 (等式的性质) ∴∠A= 2∠H ( )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秋八年级上学期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4分)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4分)如图,在△ABC中有四条线段DE,BE,EF,FG,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的中线,则该线段是() A.线段DE B.线段BE C.线段EF D.线段FG 3.(4分)下列物品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B.三角形房架 C.照相机的三脚架 D.放缩尺 4.(4分)边长为1、2、3、4、5、6的木棍各一根.随意组成三角形,共有()种取法. A.20 B.15 C.10 D.7

5.(4分)在△ABC中,6∠A=3∠B=2∠C,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 6.(4分)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 A.45°B.60°C.75°D.85° 7.(4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4倍,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9°B.18°C.27°D.36° 8.(4分)如图所示,设M表示平行四边形,N表示矩形,P表示菱形,Q表示正方形,则下列四个图形中,能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9.(4分)如图为二环四边形,它的内角和∠A+∠B+∠C+∠D+∠A1+∠B1+∠C1+∠D1度数为() A.360°B.540°C.720°D.900° 10.(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连接BD,BE平分∠ABD,BE⊥AD,∠EBC和∠D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若∠ADC=110°,则∠F的度数为()

第一单元 圆 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三、选择。(7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 )。 (1)周长的一半 (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 (1)28.26 (2)19.625 (3)12.56 3.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分米。 ( ) (1)3.14 (2)4.14 (3)5.14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 (1)扩大6倍 (2)扩大36倍 (3)扩大12倍 5.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 ( ) (1)图(1)大 (2)图(2)大 (3)图(3)大 (4)同样大 6.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 ) (1)12.56 (2)6.28 (3)15.7

(完整word版)第八章幂的运算单元测试卷

第八章 幂的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 x 3=x 6 B 、x 3÷x 4=x 1 C 、(m 5)5=m 10 D 、x 2y 3=(xy)5 2、81×27可以记为( ) A 、93 B 、36 C 、37 D 、312 3、a 5可以等于( ) A 、(-a )2·(-a)3· B 、(-a)·(-a)4 C 、(-a 2)·a 3 D 、(-a 3)·(-a 2) 4、若a m =6,a n =10,则a m-n 值为( ) A 、-4 B 、4 C 、 5 3 D 、35 5、计算- b 2·(-b 3)2的结果是( ) A 、-b 8 B 、-b 11 C 、b 8 D 、b 11 6、连结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边中点,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选右下角的小正方形进行第二次操作,又可将这个小正方形分成四个更小的小正方形,……重复这样的操作,则2004次操作后右下角的小正方形面积是( ) A 、 20041 B 、(2 1)2004 C 、(41)2004 D 、1-(41)2004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 3+2x 3=3x 6 B 、(x 3)3=x 6 C 、x 3·x 9=x 27 D 、x ÷x 3=x -2 8、在等式a 2·a 3·( )=a 10中,括号内的代数式应当是( ) A 、a 4 B 、a 5 C 、a 6 D 、a 7

9、 (a 2)3÷(-a 2)2=( ) A 、- a 2 B 、a 2 C 、-a D 、a 10、0.000000108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1.08×10-9 B 、1.08×10-8 C 、1.08×10-7 D 、1.08×10-6 11、若n 是正整数,当a=-1时,-(-a 2n )2n+1等于( ) A 、1 B 、-1 C 、0 D 、1或-1 12、计算机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2进1”,如(1101)2 表示二进制数,将它转换成十进制形式是1×23+1×22+0×21+1×20=13,那么将二进制数(1111)2转换成十进制形式数是( ) A 、8 B 、15 C 、20 D 、30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7、( 2 1)-1= ,(-3)-3= , (π-3)0 ,(-21)100×2101= 。 8、0.0001=10( ),3.01×10-5= (写成小数)。 9、x 2·( )=x 6, x 2·x 3-x 6÷x= (m 2)3÷(m 3)2= 。 10、比较大小:233 322(填>、=、<) 。 11、32÷8n-1=2n ,则n= 12、如果x+4y-3=0,那么2x ·16y = 1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2,a ,a 3,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14、一种花粉的直径约为35微米,这种花粉的直径约为 米。 15、(-43)-2= ,8 1=( )-3。 16、[(a 4)3]2= a 6=( )3,-(2ab 2)3=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A B E (第3题) A B C D P 1 2第7题 A B C D 第10题 八年级第1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3,3 B 、3,3,6 C 、3,2,5 D 、3,2,6 2.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 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 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3.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高,延长BC 至E ,使CE =BC ,△ABC 的面积为S 1,△ACE 的面积为S 2,那么( ) A 、S 1>S 2 B 、S 1=S 2 C 、 S 1<S 2 D 、不能确定 4.四根木棒分别长5cm ,7cm ,10cm ,12 cm ,选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5.已知,如图,AB ∥CD ,∠A=70°,∠B=40°,则∠ACD=( ) A 、 55° B 、 70° C 、 40° D 、 110° 6.如图所示,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 等于( ) A 、90° B 、135° C 、270° D 、315° 7、点P 是△ABC 内一点,连结BP 并延长交AC 于D ,连结PC , 则图中∠1、∠2、∠A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2>∠1 B 、∠A >∠2>∠1 C 、∠2>∠1>∠A D 、∠1>∠2>∠A 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这个三角形的任何一个内角 B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C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 D .若三条线段a 、b 、c ,满足a +b >c ,则此三条线段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10、在△ABC 中, ∠ABC =90°,∠A =50°,BD ∥AC ,则∠CBD 等于( ) A 、 50° B 、 70° C 、 40° D 、60° 1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2.如图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如图,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ADE 是△ 和 △ 的内角,是△ 的外角. 14.如图7,在△ABC 中,AE 是中线,AD 是角平分线,AF 是高,则根据图形填空: ⑴BE= =21 ;⑵∠BAD= =2 1 ⑶∠AFB= =900 ; 15、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16. 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 根木条。 17. 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 ,且第三边的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 为 。 1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19.在下列条件中:①∠A+∠B=∠C ,②∠A ∶∠B ∶∠C=1∶2∶3,③∠A=90°-∠B ,④∠A=∠B=∠C 中,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第5题图 D C B A 第6题图 A B C D (D)E C A (C)E C B A (B)E C B A (A)E B A A B C D E 第13题图 ② ① ③ 2题 第14题图 B A C F E D

圆六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及标准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4分)通过_________并且_________都在_________的线段叫做直径. 2.(4分)当π取3.14时,16π=_________,48π=_________. 3.(4分)圆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_________. 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_倍. 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M,它的周长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7.(2分)用一条长9.42分M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8.(4分)甲圆半径是2厘M,乙圆的半径是5厘M,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_________,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_________. 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M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M,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 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_________. 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_________. 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_________. 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_________.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2分)π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 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 A.1:1 B.157:2 C.π:4 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 A. πr+r B. πr+2r C. πr D.πr+2r 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M)(12分)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 九年级上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B.三角形的外心是这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D.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也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的交点. 2、过⊙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的长为()(A)3cm (B)6cm (C)cm (D)9cm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BOC=110°,AD∥OC,则∠AOD=() A70°B、60°C、50°D、40° 4、如图,弧AD是以等边三角形ABC一边AB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为弧AD上任意一点,若AC=5,则四边形ACBP周长的最大值是() A、15 B、20 C、 D、 (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5、如图,点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APB的度数为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与t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A B C D 6、如图,在Rt△ABC中,∠C=90°,AB=10,若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的中点D,则AC的长等于() A、B、5 C、D、6 7.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5cm,则它的侧面积为()

A. 60πcm2 B. 45πcm2 C. 30πcm2D15πcm2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小华同学设计了一个圆直径的测量器,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0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0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 A.12个单位B.10个单位C.4个单位D.15个单位9.如图,有一块边长为6 cm的正三角形ABC木块,点P是边CA延长线上的一点,在A、P之间拉一细绳,绳长AP为15 cm.握住点P,拉直细绳,把它紧紧缠绕在三角形ABC木块上(缠绕时木块不动),则点P运动的路线长为(精确到0.1厘米,π≈3.14)( ) A.28.3 cm B.28.2 cm C.56.5 cm D.56.6 cm 10、如图,Rt△ABC中,∠ACB=90°,∠CAB=30°,BC=2,O,H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到△的位置,则整 个旋转过程中线段OH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 A、B、 C、D、(第10题)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1.在半径为5厘米的圆内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弦,一条弦长为8厘米,另一条弦长为6厘米,则两弦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 12.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比是______. 13.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点P是△ABC内的一点,将△ABP绕点A逆 时针旋转后与△ACP′重合.如果AP=3,那么线段PP′的长是______.

第八章-分式单元测试卷提高卷

第八章《分式》章节测试卷 提高卷 (本卷满分 100分)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若分式 22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___;当x=________时,分式1x x +没有意义. 2.当x=________,2x -3与543x +的值互为倒数. 3.写出一个含有字母x 的分式(要求:不论x 取任何实数,该分式都有意义)_________. 4. 23m m x =-的根为1,则m=__________. 5.当m=________时,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3x m x +=--无解. 6.在分式12 111F f f =+中,f 1≠-f 2,则F=_________. 7.a 、b 为实数,且ab=1,设11a b P a b = +++,1111Q a b =+++,则P_________Q . 8.已知113x y -=,则代数式21422x xy y x xy y ----的值为_________. 9.某商店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价降低6.4%,使得利润率提高了8%,那么原来经销这种商品的利润率是_________. 10.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 b= a b -,如3※ =12※4=__________. 11.已知()()341212 x A B x x x x -=+----,则整式A -B=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2.在式子1a ,2xy π,2334a b c ,56x +,78 x y +,109x y +中,分式的个数是 ( ) A .2 B .3 C .4 D .5 13.如果把分式2 x x y +的x 和y 都扩大k 倍,那么分式的值应 ( ) A .扩大k 倍 B .不变 C .扩大k 2倍 D .缩小k 倍 14.如果方程8877x k x x --=--有增根,那么k 的值 ( )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新)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2.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5,则周长c 的范围是( ) A. 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半圆是弧 B.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 C.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D.直径是弦 2.如图所示,点 A B C D E O AB=CD BE=DE D=128 、、、、都是上的点, ,,,则B D的度数为( ) A.128° B.126° C.118° D.116° 3.如图,在圆O 中,AE 是直径,半径OC 垂直弦AB 于D ,连接BE ,若AB=27CD=1 ,,则BE 的长为( )A.5 B.6 C.7 D.8 4.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弦,30,6CD AB CDB CD ^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p B.3p C.2p D.p 5.如图,AP 为O 的切线,P 为切点,若20,A D=°C 、D 为圆周上两点,且60PDC D=°则OBC D等于() A.55° B.65° C.70° D.75°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 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与Y 轴交于点B ,点A (8,4)是圆外一点,直线AC 与圆O 相切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则点C 的坐标是() A.(22,22)- B.128(,)55- C.(23,2)- D.1612(,)55 - (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7.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4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8.边长为12cm 的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心距是cm.

9.如图,A 、B 、C 、D 是圆O 上的四个点, .AOB=58BDC=AB BC =若,则度.10.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 ABD=62C=122ADB ,,则的度数 是.11.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已知CD=6EB=1,,则O 的半径是. 12.如图,直线1(0)2 y x a a =- +>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O 与直线AB 相离,则a 的取值范围是.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3.如图,已知在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交小圆于点C 、D. (1)求证:AC=BD ; (2)若大圆的半径R=10,小圆的半径r=8,且圆心到直线AB 的距离为6,求AC 的长. 14.如图,已知OA OB OC 、、是O 的三条半径,点C 是 AC 的中点,M N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求证:. MC NC =

圆的基本性质测试卷二含详解

圆的基本性质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 C D . 102.(4 分)(2005?茂名)下列三个命题:①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103.(4分)(2006?湖州)如图,在⊙O 中,AB 是弦,OC ⊥AB ,垂足为 C ,若AB=16,OC=6,则⊙O 的半径OA 等于( ) 104.(4分)(2006?南京)如图,点A 、B 、C 在⊙O 上,AO ∥BC ,∠OBC=40 °,则∠ACB 的度数是( ) 105.(4分)如图,△ABC 为⊙O 的内接三角形,AB 是直径,∠A=20 °,则∠B 的度数是( ) . cm cm C cm D . cm 107.(4分)(2010?兰州)如图,现有一圆心角为90°,半径为8cm 的扇形纸片,用它恰好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

108.(4分)(2005?茂名)如图,梯形ABCD内接于⊙O,AB∥CD,AB为直径,DO平分∠ADC,则∠DAO的度数是() 110.(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πa2πa2C πa2 D. πa2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11.(5分)(2006?常德)在半径为10cm的⊙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6cm,则弦AB的长是_________ cm. 112.(5分)(2009?金华)如图,⊙O是正△ABC的外接圆,点D是弧AC上一点,则∠BDC的度数是_________度. 113.(5分)(2006?南昌)若圆锥的母线长为3cm,底面半径为2cm,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_________cm2. 114.(5分)(2006?益阳)如图,△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O为圆心.OD⊥AB,垂足为D,OE⊥AC,垂足为E,若DE=3,则BC=_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1.方程2x-=0,3x+y=0,2x+xy=1,3x+y-2x=0,x2-x+1=0中,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如果3x m+n+5y m-n-2=0是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那么() A. B. C. D. 3.下列各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是() A. 由3+x=5,得x=5+3 B. 由7x=,得x=49 C. 由y=0,得y=2 D. 由3=x-2,得x=2+3 4.如果x=y,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x+a=y+a B. x-a=y-a C. ax=ay D. = 5.已知甲、乙两种商品的进价和为100元,为了促销而打折销售,若甲商品打八折, 乙商品打六折,则可赚50元,若甲商品打六折,乙商品打八折,则可赚30元,甲、乙两种商品的定价分别为() A. 50元、150元 B. 50元、100元 C. 100元、50元 D. 150元、50元 6.把方程x=1变形为x=2,其依据是() A. 分数的基本性质 B. 等式的性质1 C. 等式的性质2 D. 解方程中的移项 7.用“加减法”将方程组中的x消去后得到的方程是() A. 3y=2 B. 7y=8 C. -7y=2 D. -7y=8 8.已知2x-3y=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正确的是() A. y=x-1 B. x= C. y= D. y=--x 9.在一次野炊活动中,小明所在的班级有x人,分成y组,若每组7人,则余下3人; 若每组8人,则缺5人,求全班人数的正确的方程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0.关于x、y方程(k2-1)x2+(k+1)x+2ky=k+3,当k= ______ 时,它为一元一次方程, 当k= ______ 时,它为二元一次方程. 11.若(2x-y)2与|x+2y-5|互为相反数,则(x-y)2005= ______ . 1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 . 1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等于5,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差为1,设 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则用方程组表示上述语言为______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八(上)学习过程评价题 内容:第11章三角形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30分). 1.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把这个五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 A.5 B.4 C.3 D.2 2.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4cm B.2cm,4cm,6cm C.4cm,6cm,8cm D.5cm,6cm,12cm 3.下列图形中一定能说明∠1>∠2的是( ). 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 ). A.三角形内 B.三角形外 C.三角形的某边上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5.某人到瓷砖商店去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 A.正三角形 B.矩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6.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A、B、C都可以 7.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且这两个角之差为40°,那么这两个角分别为( ). A.70°和110° B.80°和120° C.40°和140° D.100°和140° 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9.(n+1)边形的内角和比n边形的内角和大( ). A.180° B.360° C.n·180° D.n·360° 10.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1+∠2=2∠A B.∠1+∠2=∠A C.∠A=2(∠1+∠2) D. 1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11.木工师傅做完房门后,为防止变形,会在门上钉上一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根据 是 . 第10题图 第14题图 1 2 A B C D E 第11题图 1 2 1 2 2 1 1 2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若O 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 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0, A . 14 B . 6 C . 14 或6 D. 7 或3 2. 如图24—A —1 , O 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A . 4 B . 6 C . 7 I 3. 已知点O ABC的外心,若/ A=80 A . 40 4. 如图 A . 20° B . 80 24—A — 2, B . C. 160° △ ABC内接于O 最小距离为 OM的长为 4则此圆的半径为( 3,则弦AB 的长是 D . 8 ,则/ BOC的度数为( D. 120° 若/ A=40 °,则/ OBC的度数为( O 图24—A — 4 图24—A — 3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 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点靠在圆周上, A . 12个单位 B . 10个单位 6. 如图 A . 80° 7. 如图 PB于点 A . 5 24—A —4, AB为O O的直径,点 B. 50° C. 40 ° 24—A —5, P 为O O 外一点, 5 .如图24—A —3, 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O点钉在一起, 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D . 15个单位 ,则/ A等于() 并使它们保持 ) PA 、 C、D,若PA=5,则△ PCD的周长为( B . 7 C . 8 D . 10 C . 1个单位 C 在O O 上,若/ B=60 ° D . 30° PB分别切O O于A、B, ) CD切O O于点E,分别交PA、 &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 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4m,母线长为3m,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 A . 6m2 C . 12m22 D . 12二 m 9.如图24—A —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点P,且 CD=13 , 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A. 16 n B . 36 n 10 .已知在△ ABC中, 10 A . 3 11.如图 C、D E、 C. 52 n AB=AC=13 , 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 D. 81 n BC=10,那么△ 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12 B . 5 24—A —7,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 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 F、C、G 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 C. 2 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 n cm后才停下来, A . D 点 B . E 点 C . F 点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 .如图24—A —8,在O O中,弦AB等于O 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 .G点 O的半径,0C丄AB交O O于点C,则 8段路 )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A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能确定圆的是( ) A.以已知点O 为圆心 B.以点O 为圆心,2cm 长为半径 C.以2cm 长为半径 D.经过已知点A ,且半径为2cm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B.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 C.直径是弦,并且是圆内最长的弦 D.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3﹒已知⊙O 的半径是5,点A 到圆心O 的距离是7,则点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 在⊙O 上 B.点A 在⊙O 内 C.点A 在⊙O 外 D.点A 与圆心O 重合 4. 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 若∠CAE =65°,∠E =70°,且AD ⊥BC ,则∠BAC 的度数 为( ) A.60° B.75° C.85° D.90° 5﹒在⊙O 中,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为AB 长度的一半, 则弦AB 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 ) A.30° B. 45° C. 60° D. 90° 6﹒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 =60°,⊙O 的半径为4,则AC 的长等于( ) D.8 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圆 B.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 C.同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D.同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 8﹒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圆的半径OB =10,水面宽AB 是16,则截面水深CD 是( ) 第6题图

A.3 B.4 C.5 D.6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9﹒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则⊙O的周长为() A.5πcm B.6πcm C.9πcm D.8πcm 10.如图,AB,CD是⊙O的直径,AE=BD,若∠AOE=32°,则∠COE的度数是() A.32° B.60° C.68° D.64° 11.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DCB=20°,则∠DBA的度数为() A.50° B.20° C.60° D.70° 12.P是⊙O外一点,P A、PB分别交⊙O于C、D两点,已知AB、 CD所对的圆心角分别为90°、50°,则∠P的度数为() A.45° B.40° C.25° D.20° 13.若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在这个三角形的一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4.在Rt△ABC中,∠C=90°,∠A=30°,AC= 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B.2 D.4 15.如图,⊙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的内部,∠BAC=90°,OA=2,BC=6, 则⊙O的半径为() 16.下列几种形状的瓷砖中,只用一种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第12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