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学案新版沪科版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学案新版沪科版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学案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电是什么

观察图14-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1

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毛皮摩擦过的梳子、塑料棒能够__吸引__轻小物体,物理学中就说塑料尺、梳子__带了电__,或者说带了电荷。

问题2:在两幅图中,梳子、塑料尺是通过摩擦的方式带电的,物理学中把用__摩擦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__摩擦起电__。

问题3:与小组交流一下,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__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用干燥的毛刷刷毛衣时,会在毛刷上吸附许多细微脏物(只要答案合理即可)__。

学点2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探究教材P59的实验,同时交流完成下面的问题:

图14-1-2

实验1:如图14-1-2(a)所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观察到两根玻璃棒相互__远离__,猜想同种电荷可能相互__排斥__。

实验2:如图(b)所示,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观察到两根橡胶棒相互__远离__,进一步验证了同种电荷相互__排斥__。

实验3:如图(c)所示,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能观察到它们相互__靠近__,说明异种电荷相互__吸引__。

问题1:摩擦起电现象中,物体带了电荷,不同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是否相同?经过大量研究验证,自然界中只存在__两种__电荷,一种与用__丝绸__摩擦过的__玻璃棒__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正电荷;另一种与用__毛皮__摩擦过的__橡胶棒__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负电荷。

问题2:由以上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排斥__,异种电荷互相__吸引__。

学点3 验电器

操作如图14-1-3所示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图14-1-3

问题1:由图(a)和(b)可知,验电器由__金属球__、__绝缘塞__、__金属杆__和金属箔组成,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__金属箔__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__同种电荷互相排斥__而张开。如图(b)和(c)所示,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__越大__。

问题2:由问题1可知,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__物体是否带电__,它的工作原理是__同种电荷互相排斥__。

学点4 摩擦起电的实质

结合教材P60第2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根据原子的核式模型可知,原子核带__正__电荷,核外电子带__负__电荷。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呈__中性__,即__不显电性__。若中性原子失去电子,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和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此时,原子显示出带__正电荷__;若中性原子跟另外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此原子就显示出带__负电荷__。例如,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某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负__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__正__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__。

学点5 静电感应和静电现象的应用

问题1:如图14-1-4所示,当带电体与未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__,会导致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__吸引__到带电体的附近,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则被__排斥__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图14-1-4

问题2:列举静电现象的应用及防护。

[答案] (1)静电现象的应用:除尘、喷涂、印花、静电复印、静电植绒等。

(2)静电现象的防护: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避免越积越多,形成火花放电。如用导线使设备接地,在建筑物的高处安装避雷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