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18)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18)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18)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考点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

1.细胞中的元素

(1)元素的来源、分类和存在形式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

2.细胞中的化合物

正确区分鲜重、干重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3.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①细胞中水的存在形成和功能

②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

(2)细胞中的无机盐

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某种无机盐“A”是否

为幼苗生长所必需的?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指出对照组设置方法及作用。

提示实验思路如下:

说明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A)与实验后(有A)之间的自身对照,甲组使用完全培养液,乙组实验前缺A,此时乙组为实验组,甲组为空白对照组;与乙组实验前相比,乙组实验后加A能正常生长,则乙组实验后又为实验组。

教材VS

高考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2018·全国卷Ⅰ,3A)()

(2)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2018·全国卷Ⅱ,1C)()

(3)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2016·全国卷Ⅱ,4B)()

(4)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2016·全国卷Ⅲ,3D)()

(5)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2014·海南卷,5D)()

提示(1)×植物只能利用NO-3和NH+4离子,而不能直接利用N2。

(2)×血红蛋白中含有Fe2+。

(3)√(4)√

(5)×萌发种子含水量高,而休眠种子含水量低。

2.深挖教材

(中图版必修1 P12图示改编)下图A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B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的含量。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由图A可以看出,氧元素在细胞鲜重中所占比例最大,为什么不是最基本元素?

提示组成生物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而不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碳是最基本元素。

(2)若按细胞干重和细胞鲜重计,图B中的②分别是什么?

提示蛋白质、水。

巧借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考查推理判断能力

1.(2019·云南师大附中摸底考试)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某种元素的作用在其缺乏时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都不含有磷元素、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作用小

解析细胞中每一种元素的作用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替代,A错误;细胞中脂质有些含有磷元素、氮元素,如磷脂,B错误;主动运输机制可逆浓度吸收所需营养

物质,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C正确;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极少,但其作用不可缺少,如缺乏则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疾病,D错误。

答案 C

2.(2019·甘肃兰州西北师大附中联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右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含量,则同等质量的大豆和花生中,大豆中含有的④比花生多

B.若上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含量,则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属于①

C.若上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含量,则晒干的小麦种子胚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①

D.若上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四种基本元素含量,则地壳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②,由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解析若题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含量,则④表示N,同等质量的大豆和花生中,大豆含有的氮元素比花生多,A正确;若题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含量,则①表示蛋白质,而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B正确;若题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含量,则①表示蛋白质,晒干的小麦种子胚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正确;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指组成细胞的元素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没有细胞特有的元素,D错误。

答案 D

围绕细胞中的水、无机盐,考查生命观念

3.(2018·全国卷Ⅱ,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解析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呼吸强度降低,有机物消耗减慢,A正确、C错误;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

少,其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B正确;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风干前大,D正确。

答案 C

4.(2018·郑州一测)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

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全部来自种子中的糖类

解析种子晒干过程丢失的是自由水,细胞仍有活性,而烘干过程失去的是结合水,因此①能萌发,②不能萌发,A错误;③为种子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前者在细胞中以游离形式存在,后者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二者在细胞中的含量也不同,C正确;种子中除糖类外还有其他有机物,因此产生的CO2中的C也可能来自其他有机物,D错误。答案 C

衍射法归纳细胞中的水

考点二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糖类的检测

(1)原理 ①还原糖+班氏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②淀粉+碘液―→蓝色。

(2)检测步骤

2.脂肪的检测

(1)检测原理: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2)检测步骤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Ⅳ)染液 →橘黄色(红色)

方法二:

3.蛋白质的检测

(1)检测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检测步骤

提醒(1)鉴定非还原糖(如蔗糖)时:如果与班氏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2)脂肪鉴定现象观察

①若要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则使用显微镜。

②若要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则不必使用显微镜。

(3)蛋白质鉴定

①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

②若用蛋清液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1.下图是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1)如下图示的处理,2 min后试管内将呈现何种颜色?试加以分析说明。

(2)向某试管内无色液体中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表明试管内含有葡萄糖,对吗?

提示(1)应为蓝色(班氏试剂的颜色,因未经水浴加热,只有将试管置于50~65 ℃温水中,经水浴加热后,方可呈现“砖红色沉淀”)。

(2)不对。只能证明含有“还原糖”,但不能具体证明是哪种还原糖。

2.下图为某种物质鉴定方案,请推测:

(1)图示的实验方案用于鉴定何类物质?其中“某试剂”是什么?A液、B液分别指什么?

提示蛋白质及多肽化合物;双缩脲试剂;A为0.1 g/mL NaOH溶液;B为0.01 g/mL CuSO4溶液。

(2)若溶液中果真有被检测的物质,则右侧试管“摇匀后”变成何种颜色?若在加入“某试剂”前,先向该试管内加入被测物质的“水解酶”,然后再继续图示操作,是否还可能呈现颜色反应?为什么?

提示紫色。是。若被检测物质为蛋白质,当加入蛋白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后其水解产物为“肽”类,因为蛋白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颜色反应(呈紫色)。

结合糖类、脂肪与蛋白质的检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2019·广州市普通高中综合测试)为研究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总糖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

(1)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大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实验。请完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a.将3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培养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b.取3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2)进一步定量测定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结果如图,对图中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实验测定的是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常用双缩脲试剂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通过颜色的深浅判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a步骤制备的是萌发不同天数的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制备液,则b步骤的3支试管中应分别加入等量的培养1、5、9天的大豆种子蛋白质制备液,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2)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时需要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需要消耗糖类提供能量和用于生成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糖类的含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减少,蛋白质的含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答案(1)①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一定范围内,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②b.分别编号1、2、3,依次分别加入等量(2 mL)培养1、5、9天的大豆种子蛋白质制备液

c.分别往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分别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2)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时需要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需要消耗糖类提供能量和用于生成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因此蛋白质含量上升而总糖含量下降

1.区分班氏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

2.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

(3)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3.实验中的三个注意点

(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2)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

(3)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易错易混]

易错点1生物体内含量很少的元素并非都是微量元素

点拨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却又不可缺少的元素。生物体内有一些含量很少,且对生物体而言不是必需的元素,这些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如铅、银、金等重金属离子。

易错点2种子晾晒和烘烤过程中丧失的水不同

点拨种子晾晒过程中,丧失的主要是自由水,此时细胞仍具有活力,种子烘烤过程中可导致结合水丧失,此时种子丧失活性。

易错点3班氏试剂本身并非无色

点拨班氏试剂实际上是新配制的Cu(OH)2,呈浅蓝色,不是无色,故非还原糖(蔗糖)+班氏试剂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

[深度纠错]

1.(2019·北京丰台模拟)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是人体内的大量元素,严重缺铁病人可能会出现乳酸中毒

B.能进行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观察不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真核细胞的细胞器中一定含有磷脂,但不一定含有核酸

D.溶酶体只存在于衰老的细胞中,其内含有大量水解酶

解析铁属于微量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的量减少,严重缺铁会导致乳酸中毒,A错误;能进行质壁分离的细胞为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观察不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正确;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有磷脂,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具有膜结构,含有磷脂,但不含有核酸,C错误;正常细胞和衰老细胞中均含有溶酶体,D错误。

答案 B

2.(2019·海南省考前压轴卷)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子在晒干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结合水,所以种子的代谢强度降低

B.植物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分别是淀粉和ATP

C.某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是C、H、O、N、P、S,则该有机物是核酸

D.磷脂、脂肪的组成元素和核苷酸的组成元素相同

解析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是自由水,A错误;植物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是淀粉,直接供能物质是ATP,B正确;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不含S元素,C错误;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但磷脂和核苷酸的组成元

素是C、H、O、N、P,D错误。答案 B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11)

[必备知识整合] 1.种子与“水” 2.种子与有机物及检测 3.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方式变化曲线分析 在种子吸水的第Ⅰ阶段,由于(吸胀)吸水,呼吸速率上升,胚根长出之前,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主要原因是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在种子吸水的第Ⅱ阶段,细胞产生CO2的量要比消耗O2的量大得多,说明此期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可产生有毒物质酒精)。 4.种子与植物激素

1.(2013·课标Ⅰ,29)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苏丹Ⅳ)橘黄(红) (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2.(2012·全国卷)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生物的 1/ 9

变异进化 五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纲要求基因重组及意义Ⅱ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原因基因突变的实例Ⅱ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Ⅱ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Ⅰ 染色体数目变异Ⅱ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杂交育种Ⅱ 诱变育种Ⅱ 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人类遗传病的监控和预防Ⅰ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基因工程原理Ⅱ 基因工程应用Ⅰ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Ⅰ 生物的进化进化理论的由来Ⅰ 说明

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教学过程:不可遗传的变异一、变异的种类注意:基因突变可育≠可遗传可遗传的变异:三种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核心:遗传物质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表现型(变化)= 基因型 + 环境条件(变化)基因突变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及时训练 3/ 9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 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培育出无籽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述无籽番茄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上述无籽番茄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二、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一)、基因突变 1、图解基因突变判断 1、基因内部结构变化∨ 2、基因数目变化 x 3、基因位置变化 x 4、显微镜可观察 x 5、产生新基因∨ 思考镰刀型贫血病的根本原因是――――――― 镰刀型贫血病的直接原因是――――――― 2、原因:

第五单元 第15讲 【高三一轮复习系列2021版步步高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001)

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纲要求]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实验过程 (2)结果及结论 结果结论 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和圆粒为显性性状F2中圆粒∶皱粒=3∶1 说明种子粒形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F2中黄色∶绿色=3∶1 说明种子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F2中出现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和两 说明不同性状之间进行了自由组合种新类型(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3)问题提出 ①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②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 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比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棋盘格式)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1)演绎推理图解 (2)实施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则假说成立。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如下: 表现型 项目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实际子粒数F1作母本31 27 26 26 F1作父本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 4.自由组合定律 (1)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

(2)细胞学基础 (3)研究对象: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适用范围 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杂交F 1――→自交F 2(选育符合要求个体)――→连续 自交 纯合子 (2)指导医学实践: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材拾遗 (1)F 2中出现与亲本不同的性状类型,称为重组类型,重组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3 8 。(P 9) (2)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其性状的数量比都是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3∶1)2。(P 10)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18)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考点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 1.细胞中的元素 (1)元素的来源、分类和存在形式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 2.细胞中的化合物

正确区分鲜重、干重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3.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①细胞中水的存在形成和功能 ②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 (2)细胞中的无机盐 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某种无机盐“A”是否

为幼苗生长所必需的?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指出对照组设置方法及作用。 提示实验思路如下: 说明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A)与实验后(有A)之间的自身对照,甲组使用完全培养液,乙组实验前缺A,此时乙组为实验组,甲组为空白对照组;与乙组实验前相比,乙组实验后加A能正常生长,则乙组实验后又为实验组。 教材VS 高考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2018·全国卷Ⅰ,3A)() (2)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2018·全国卷Ⅱ,1C)() (3)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2016·全国卷Ⅱ,4B)() (4)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2016·全国卷Ⅲ,3D)() (5)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2014·海南卷,5D)() 提示(1)×植物只能利用NO-3和NH+4离子,而不能直接利用N2。

(2)×血红蛋白中含有Fe2+。 (3)√(4)√ (5)×萌发种子含水量高,而休眠种子含水量低。 2.深挖教材 (中图版必修1 P12图示改编)下图A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B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的含量。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由图A可以看出,氧元素在细胞鲜重中所占比例最大,为什么不是最基本元素? 提示组成生物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而不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碳是最基本元素。 (2)若按细胞干重和细胞鲜重计,图B中的②分别是什么? 提示蛋白质、水。 巧借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考查推理判断能力 1.(2019·云南师大附中摸底考试)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某种元素的作用在其缺乏时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都不含有磷元素、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作用小 解析细胞中每一种元素的作用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替代,A错误;细胞中脂质有些含有磷元素、氮元素,如磷脂,B错误;主动运输机制可逆浓度吸收所需营养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有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一)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A组·全员必做题 1.(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 解析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A错误;沙丘、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C错误;不同群落中物种组成有差异,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D 正确。 答案 D 2.(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 C.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D.探究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 解析蚯蚓的活动能力弱,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A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鲫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使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 正确。 答案 B 3.(2016·安徽合肥质检)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解析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 答案 B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测试

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小题) 1.(2010·上海卷,9)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 .纤维素和尿素 B .脂肪酸和磷脂 C .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 D .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答案 C 解析 A 项纤维素的组成元素为C 、H 、O ,而尿素为C 、H 、O 、N ;B 项脂肪酸的元素组成为C 、H 、O ,而磷脂中还含有P 和N 元素;C 项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 、H 、O 、N 、P ;D 项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 、H 、O ,而血红蛋白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 、H 、O 、N 等。 2.(2011·常州模拟)下列有关P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浆中含有的HPO 2- 4与pH 稳定有关 B .P 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核酸、脂肪等 C .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含有P D .P 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 答案 B 解析 人体血浆中含有的HPO 2- 4是血液中缓冲物质的组成成分之一,与pH 稳定有关。脂肪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不含P 。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叶绿体等细胞器都含有生物膜结构,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其基本骨架,P 在维持各种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 3.关于硝化细菌和酵母菌、颤藻和水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 .硝化细菌无染色体,只能在DNA 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酵母菌既可在DNA 水平也可在染色体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变异 C .生活状态下,颤藻呈蓝绿色,水绵呈绿色 D .颤藻细胞内有色素,水绵中有带状叶绿体 答案 A 解析 ? ???硝化细菌、蓝藻――→属于 原核生物酵母菌、水绵――→属于 真核生物――→结构区别 ??? 原核:无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等但蓝藻含蓝藻素 故呈蓝绿色 真核:有线粒体、染色体;水绵含叶绿体 4.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有丝分裂讲义

三、有丝分裂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相对表面积决定:表面积/体积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速率就越低。 2、核质比一定。 二、细胞周期的理解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分段: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历时长,分裂期历时短。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例1】如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比较长,所以可以判断a和c是分裂间期,b和d是分裂期。其中ab和cd是属于一个细胞周期。虽然bc的时间之和等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长,但是由细胞周期的定义可知,bc并不是一个细胞周期。【答案】D 【例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可能不相同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为止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一个过程。温度越高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影响细胞分裂,影响细胞周期。温度过高可能会使酶失活,导致细胞死亡,一定的温度又是生化反应所必须的。要注意题目中绝对化的选项,如:“最”、“越…越…”等。【答案】B 【例3】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 ( ) A.细胞形成时 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C.染色体出现时 D.染色体消失时 【解析】细胞周期的概念中,起点是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即新一代细胞刚形成。【答案】A 二、细胞增殖 1、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三、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过程(高等植物细胞) (1)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讲义(必修1)(生物解析版)

[考纲明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单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P4—正文)(×) 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均属于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P6—思考与讨论)(×) 3.一棵松树无系统层次,一只草履虫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P6—思考与讨论)(√) 4.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认为人工制造了生命。(P6—拓展题)(×) 5.蓝藻(又名蓝细菌),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P9—图-13)(√) 6.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P9—正文)(×) 7.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但有一个链状DNA分子位于拟核。(P10—正文)(×) 8.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P10—正文)(×) 9.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11—资料分析)(×) 10.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P12—科学前沿)(√) 1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13—本章小结)(√)

(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答案 D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性地从环境中吸收物质,B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区的DNA分子是大型环状的,不与蛋白质结合,C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0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2.病毒□02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宿主□03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04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依赖□ 05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依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结构层次 01组织→□02器官→□03系统→个体→种群→□04群落→□05生态系统→生细胞→□ 物圈。 2.相互关系 06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 (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 07单细胞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功能。□

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讲义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两部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共100 分 第Ⅰ卷(本卷共 50 个小题) 一、选择题(1—40 每题1 分,41—45 每题2 分。共50 分) 1、(课标Ⅰ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课标Ⅱ卷)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3、(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4、(2014 重庆卷)获2013 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5、(2014 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 RNA 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6、(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4 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A组·全员必做题 1.下列各项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庞大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⑦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④⑤⑥D.③⑤⑦ 解析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要特别注意: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可遗传的变异只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并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产生了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另外要注意,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无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答案 D 2.(2016·泉州质检)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解析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B 项错。由于长舌蝠具有长舌而得到花蜜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筒花的各种性状

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长舌蝠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 B 3.(2017·苏北四校联考)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 C.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 D.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而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交配后产生的三倍体草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发生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跟显隐性个体的数量没有必然关系,D错误。 答案 C 4.(2017·河南洛阳统考)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解析题图中从Q点开始A的基因频率增加,说明环境变化后A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A正确。曲线交点处A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B正确。自然选择会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图中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说明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越来越高,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低,D错误。 答案 D 5.(2016·湖南株洲检测)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

2015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基因工程及应用精品试题(含2014试题)

2015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基因工程及应用精品试题(含2014试 题) 1.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利用菜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部分杂质 B. 在切碎的菜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 C. 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用单层滤纸过滤获取析出物 D. 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人二苯胺试剂后震荡。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 1.DNA在NaCl溶液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不同而不同,当NaCl溶液浓度为0.14 mol/L时溶解度最低,可以析出DNA,而杂质依然在溶液中,所以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部分杂质;滤液中含有DNA,所以滤液不能丢弃;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用玻璃棒反复搅拌,DNA就吸附在玻璃棒上;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人二苯胺试剂后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广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下列有关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进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来证明生物膜之间的协调配合 B.可利用血红蛋白的颜色来监测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情况 C.可用成熟的红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D.可用成熟的红细胞来提取DNA [解析] 2. 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没有DNA,不能合成蛋白质;血红蛋白有颜色,所以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易分辨,可用于监测;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膜性细胞器,所以可用成熟的红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3.(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B试管细胞全能性最高 B.D试管中培育出的个体都是纯合子 C.A→B的过程需要光照 D.A→D过程培养基保持不变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考能提升(一)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含答案)

考能提升(一)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核心综合归纳 1.细胞内有机分子的元素组成、单体构成与合成场所 种类元素组成构成单体合成场所 多糖仅含C、H、O 葡萄糖内质网、高尔基体(纤维素) 脂质脂肪和固醇:C、H、O 磷脂:C、H、O、N、P 其中脂肪由甘油、脂 肪酸构成 内质网 蛋白质C、H、O、N等氨基酸核糖体 核酸C、H、O、N、P DNA:脱氧核苷酸 RNA:核糖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 物质消化(水解)产物氧化分解产物 淀粉葡萄糖CO2+H2O 脂肪甘油+脂肪酸CO2+H2O 蛋白质氨基酸CO2+H2O+尿素 DNA酶氨基酸CO2+H2O+尿素 3. 物质试剂预期实验结果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先加A液,摇匀,再加B液,摇匀) 紫色反应 脂肪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橘黄色或红色还原糖斐林试剂(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淀粉碘液蓝色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 CO2 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细胞中的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均不具备特异性,但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却具特异性,归纳如下: 常见的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的物质 (1)酶的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载体的专一性: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过程中,不同物质需要的载体不同。 (3)激素的专一性:激素的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存在特异性的受体。 (4)RNA的专一性:由于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间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所以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5)DNA分子的特异性:每种特定的DNA都有其独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6)抗原的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7)抗体的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8)受体的特异性:细胞膜上激素、神经递质等的受体(糖蛋白)一般具有特异性。 二、阅卷案例促规范 阅卷案例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真题再现 (2018·江苏卷,26)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丙 (1)甲的名称为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①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③中心体④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4 Word版含答案

配餐作业(十四)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A组·全员必做题 1.(2017·贵州七校联考)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 ) A.细胞中有胰岛素的mRNA B.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C.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基因 D.RNA聚合酶结合到DNA上 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中都含有胰岛素基因,但只有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才能表达,转录成胰岛素的mRNA和翻译成胰岛素,因此,细胞中有胰岛素的mRNA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 答案 A 2.(2017·湖北八校联考一)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凋亡速率比吞噬细胞快 B.成年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肌细胞中只有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D.原始海洋中,真核细胞的出现标志着生物进化的开始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基因选择性表达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细胞凋亡速率与它们的功能有关,吞噬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细菌等,其凋亡速率比红细胞快,A错误;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正确;肌细胞中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但是其他的基因有些也处于活动状态,如与呼吸酶合成有关的基因,C错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D错误。 答案 B 3.(2017·河北三市联考)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过程中核DNA不变,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衰老的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下降,细胞代谢减慢 D.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但细胞形态不变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但由于不同细胞中所表达的基因种类有差异,故不同细胞中RNA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B正确;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与细胞衰老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如溶酶体中的水解酶,C错误;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D错误。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练习14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十四 酶1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 )1.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 )2.如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 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率加快 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 C.若E3的催化速率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 D.若E1的催化速率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 ( )3.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 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 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 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 )4.如图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 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 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 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 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 )5.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 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 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 )6.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 )7.下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左下方移动 B.a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 )8.(多选)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必需的能量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内外都能发挥作用 C.酶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 D.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破坏了 ( )9.(多选)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 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 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 10.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二.非选择题: 解读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中________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在纵轴上将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2)乙图中160 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 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则曲线上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曲线bd不再增加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 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建议试题分析 一、由点到面,将知识结构化 题一: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题二: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________,以其作为模板,在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______,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____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一、由点到面,将知识结构化 二、形成理性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为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_。 二、形成理性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三、形成并运用生命的基本观点 题三: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讲义(含解析)(必修1)

第1讲 走近细胞 [考纲明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单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P 4—正文)(×) 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均属于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P 6—思考与讨论)(×) 3.一棵松树无系统层次,一只草履虫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P 6—思考与讨论)(√) 4.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认为人工制造了生命。(P 6—拓展题)(×) 5.蓝藻(又名蓝细菌),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P 9—图-13)(√) 6.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P 9—正文)(×) 7.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但有一个链状DNA 分子位于拟核。(P 10—正文)(×) 8.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P 10—正文)(×) 9.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 11—资料分析)(×) 10.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P 12—科学前沿)(√) 1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 13—本章小结)(√) (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 分子 D .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答案 D 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 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性地从环境中吸收物质,B 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区的DNA 分子是大型环状的,不与蛋白质结合,C 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D 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 0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 02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宿主□03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依赖□ 04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依赖□ 05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结构层次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8-有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八) 胚胎工程及伦理问题 A组·全员必做题 1.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子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解析理解精子、卵子的发生及体内受精过程的知识是解题关键。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细胞膜,原核结合。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首先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当精子接触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多个精子进入透明带。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此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完成。 答案 A 2.下图是牛囊胚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透明带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的 B.囊胚腔是一个充满液体的腔 C.内细胞团将来分化成内胚层 D.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解析理解胚胎发育的知识是解题关键。在囊胚阶段出现了内细胞团,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答案 C 3.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解析受精过程中,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即发生顶体反应;当精子穿越透明带触及卵黄膜时,透明带立即封闭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进而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形成后,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子,开始第一次卵裂。 答案 D 4.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是核移植技术,b是体外受精技术,c是胚胎分

最新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231生物的变异汇总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231生物 的变异

第三单元生物变异、进化、育种 最新考纲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和预防Ⅰ 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7.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Ⅰ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9.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Ⅰ 实验: 1.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探究实验 2.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考纲解读 1.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意义 2.基因重组在杂交育种和基因治疗上的应用 3.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的特征及判定 4.单倍体的概念、特征及在育种上的价值 5.三种可遗传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及流程设计 6.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7.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遗传图谱分析 8.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贡献和局限性 9.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等概念的判定及相关计算10.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形成原因的实验探究11.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或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探究 12.常见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及监测、预防措施 第1讲生物的变异 知识点一基因突变

知识点二 基因重组 知识点三 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类型?????○26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该片段上的基因也随之丢失 ○27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该片段上的基因与正常染色体部分片段基因相同 ○28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移接 ○29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 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30 数目或○31 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想一想:如何确认生物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知识点四 染色体数目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