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一部分学案

1、课前预习:

(1)预习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学习目标:了解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掌握齐桓公得以称霸的原因,了解晋楚争霸、晋分三家,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尝试分析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争霸战争的不同点和社会作用,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文字的插图。(3)学习重点:齐桓公、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原因,战国七雄以及战国时发生的重要战役

(4)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课上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及课上预习,了解本课基础知识,并填写。

(1)

(2)“春秋”和“战国”是如何得名的?

(3)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情况(诸侯争霸的背景)?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5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分别是哪5个霸主?

(4)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够第一个称霸?

(5)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另一位霸主,他60多岁做国君后,_______,______,_______,使晋成为北方的强国,使他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6)使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7)阅读课文42页第三段,了解吴越争霸的史实。

(8)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___、___、___3个国家,它们和___、___、___、___,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役名称发生时期交战双方战役结果影响

城濮之战

邲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吹“_____”和“_____”,因此被称为纵横家。

(11)阅读课文40页第一段和42页最后一段,尝试回答:春秋、战国时候的战争有什么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12)阅读课文,找出与本课有关的成语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评

重难点解析课件展示齐桓公的具体做法,从而引导

学生分析出他成为第一个霸主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41页第2、4段,

概括齐桓公、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共同原

课件展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材

料,引导学生概括两个时期战争的不

同特点和产生的不同影响

课件展示《战国时期形势图》,引导学

生识记战国七雄的位置

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理解

本课的难点

文字和插图

第三部分练案

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楚庄王B.晋文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

2.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吴和越B.晋和楚C.秦和赵D.齐和魏

3.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要原因是()

A.晋文公有作为B.在城濮之战中取胜C.训练军队D.整顿内政,发展生产

4.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

A.赵、魏、韩B.魏、齐、赵

C.楚、齐、燕D.秦飞韩、楚

5.下列战役中,围魏救赵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6.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和最北的是()

A.秦和齐B.楚和燕

C.韩和齐D.秦和赵

7.下列人物中被称为纵横家的是()

①管仲②苏秦③孙膑④张仪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⑤D.④⑤

8.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楚国②晋国③齐国④吴国⑤燕国⑥韩国

A.①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D.④⑤

9.下列战役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①涿鹿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⑤城濮之战

A.①③④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④⑤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材料说的是哪个诸侯国称霸的事?

(2)这个诸侯国“霸诸侯”的背景是什么?

(3)这个诸侯国有哪些称霸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管仲是怎样“相桓公”的?

(5)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成果?

(6)桓公在称霸过程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7)桓公“霸诸侯”正式被周天子承认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1.战国时期,各诸侯连年交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2)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战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20课知识点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要点] 1.西晋的兴亡 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 “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 316年西晋灭亡(匈奴人所灭) 317年司马睿建东晋,定都建康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灭亡 2.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 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淝水之战(前秦----东晋) (1)时间:383年。 (2)结果:东晋大败前秦。 (3)意义: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4)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5)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4.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北方人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成就:(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2)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3)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4)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难点解析]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利用西晋内乱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来看,前秦的军队成份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它民族不满前秦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统治.秦军中的汉人更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分层精练

第8课百家争鸣 知识点一老子 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A)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2.小明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C)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 (2019四川资阳)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B)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知识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4.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荀子 5.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著名思想家是(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商鞅 6.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认识最准确的是(C)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7.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话||。此名句出自(B)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以上的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春秋后期||。 (2)他在教育体制变革方面有何贡献? ||,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知识点三百家争鸣 9.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0.战国时期||,下列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A)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知识点

第8课百家争鸣 1、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老子的思想: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发展,人们应顺应自然; (2)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3、老子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中。 4、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有《论语》。 5、孔子的思想: (1)核心思想是“仁”,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6、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了不同出身的学生。 7、材料研读——P39 ①“为政以德”,即孔子在政治上反对苛政,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以道德教化天下,有利于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让老百姓知道礼义廉耻,弘扬正气; ③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 8、墨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还主张选贤能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9、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10、战国时期儒家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11、材料研读——P41 富贵收买不了,贫困动摇不了,武力威胁不了。这样的人就称之为大丈夫。这段话体现不卑不亢,对待外界的影响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2、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 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②他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13、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战国末期的韩非,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4、问题思考——P41 因为各家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的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思想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2017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潘桥中心学校课改模式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二)掌握齐桓公争霸、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的史实; (三)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二、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故事讲述法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春秋争霸的原因、实质; (二)难点:争霸战争的影响。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依标据情,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东周是哪一年由谁建立的?(生答)对,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二)自主学习,探索目标; 自学指导1: 要求:快速浏览课本35—37页内容,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春秋起止时间,春秋争霸的原因、实质? ②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 ③什么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中有哪两次重要的争霸?

自学指导2: 要求:快速浏览课本37—38页内容,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战国起止时间,什么是战国七雄? ②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③复述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故事(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经过、结果) (三)合作交流,剖析目标; 1.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小组内合作交流探讨;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对全班进行展示、汇报,比比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四)当堂训练,达成目标; 1.说说与本课相关的成语; 2.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了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五)探讨反馈,深化目标。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衰微B诸侯权力增大C分封制崩溃D井田制瓦解2.分析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趋势。 教师小结: 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马陵孙膑谋。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年代。从政治历史的角度看,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变迁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从文史的角度看,则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那么,有秦国在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后,独占鳌头,摆出了咄咄逼人、无敌于天下的架势,是笑得最好的国家。但是不是笑到最后,请听下回分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状况:①采集狩猎②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③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 6.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7.地位: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③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①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②会人工取火 4:观念:有审美意识。社会组织:氏族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使用陶器、使用磨制工具、聚落生活(定居); 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神农氏)(熟读)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轩辕氏)(熟读)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②黄帝的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北魏的建立:(1)时间:(2)地点:(3)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2)作用: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2)服饰:(3)姓氏: (4)联姻:(5)汉制:(6)学礼法,尊孔子: 合作探究: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 精讲点拨: 1、民族融合与汉化不等同。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 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精讲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2、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和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魏 C.东魏 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新人教版1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以及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为此他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事实上,秦始皇有没有得偿所原呢?是,没有。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一)秦的暴政 教师: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但他的统治也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教师:思考:秦的暴政都有哪些表现? 学生:赋税沉重 学生:徭役繁重 学生:刑法残酷学生: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教师: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秦暴政的表现? 1.繁重的徭役 教师: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的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40 万人。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大家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话说,秦始皇时代,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范喜良在新婚之夜就被征发去修长城,由于承受不了沉重劳役的折磨,终于死在长城上。孟姜女在家里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饱含深情地为丈夫缝制好一件御寒的大衣,就历尽艰辛,跋涉千山万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十课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十课知识 一、孔子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 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呜 1、百家争呜: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 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 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 为“诸子百家”。 2、掌握各学派名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 1、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方面)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3、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三、御匈奴,筑长城(军事方面)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1、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2、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 2、《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周髀算经》(西汉),率先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约500年。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说课稿

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中国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宝贵的历史遗书和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平民有了学习的机会,学术思想得以勃兴,政治方面,各诸侯国相争,为争霸中原礼遇人才,经济方面,出现了繁荣景象,交通日益发达,有利于学术交流,社会方面,出现了一个言论自由,讲学之风盛行的景象,所有这些背景孕育出春秋战国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从而出现了思想上,文化上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 3.学习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在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中国历史,除了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外,我们还要学思想史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曾经有三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一是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为明朝时期。这三个时期对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春秋战国时期,了解思想的百家争鸣 二、新授 老子 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边阅读边标画有关于老子的相关知识。 2.阅读后:请你介绍一下老子 (1)生平 (2)思想主张 (3)著作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阅读后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孔子的生平。 2.再次快速阅览教材,思考:老子政治上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百家争鸣》 第一课时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但是,教材在这方面的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几乎只是在介绍各派学说的观点,而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地“争鸣”这一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争鸣”这一重要的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另外,关于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这方面的内容;进而体现整节课的深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同时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课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同学们还记得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吗?——(众答:儒家) 对,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儒家这一学派,还有其他派别吗?——(众答:有)对,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大家可以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哪两种局面?——(学生:乱,闹)那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到底在闹什么?诸子是谁?百家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在今天的新课《百家争鸣》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6页。 二、进入新课: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善于从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执教人:塘边中学刘仲毅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秦的统一及为巩固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试评秦始皇措施所起作用,学会初步分析问题。 (2)通过对秦始皇本人相关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培养辩正认识历史人物及事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关系,通过温故知新、创设情境展示图表等方法,达到调动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 (1)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具有进步意义。 (2)秦的统一及采取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3)认识到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暴君。 教学重准点:秦的统一及所采取的巩固措施,正确简评秦始皇历史功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诱导温故知新 1、战国七雄有哪些国家?其中秦国通过什么变法为实现统一进 一步创造条件? 2、预习课文: (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了什么制度? (2)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什么措施?产生什么影响?

(3)秦的疆域分别到达哪些地方? 二、新知学习 秦始皇用十年时间攻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经过商鞅变法更加强大,秦赵长平之战是重要转折,秦王赢政 用十年时间攻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自称皇帝。 2.为加强封建统治,皇帝总揽军玫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为三公,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组织讨论“动脑筋”。(○1知人善任勇于担责○2为攻灭六国统一 天下起推动作用) 4.为显示皇帝高贵自称“朕”,命令为“诏”,臣民称之为“皇上、 陛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采取措施的原因:春秋战国以来,各国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差别很大,不利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1为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秦朝政权。○2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大量焚烧各种书籍,坑杀460多名儒生,对古代文化造成严重摧残。(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北筑长城:(1)原因:安定边疆抵御匈奴。 (2)将原赵、魏、燕等国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这就是“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3)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兴修灵渠,加强中原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8课知识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前言: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4、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3、体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 4、生产生活: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3、禹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十四课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案设计:左云霞政史系1103班学号:0014 一、教学课题: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课标要求 1、知道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掌握卫青、霍去病大战匈奴的史实及结果。 3、掌握昭君出塞的史实,加深对昭君出塞历史意义的认识。 4、理解汉代“和亲”政策。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其在我国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体会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中华民族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冒顿单于统一匈奴的作用及影响;比较分析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通过思考和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五、教学重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六、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七、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第10课,掌握了秦长城的修建;通过学习第12课和第13课,知道了汉初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较为活泼,思维活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表现力。 班风较为活跃,具有协作精神。 让学生提前准备关于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 八、教学用具 长城的图片,西汉和匈奴战争的地图,昭君出塞图 九、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展示长城的图片) 同学们,咱们在学习“秦王扫六合”的时候见过这张图片,大家说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万里长城)大家记不记得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这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名族的呢?(学生回答:匈奴)那么,匈奴是怎样崛起的呢?他们和汉朝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讲授新课: 一、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现在大家快速阅读课本第一框的内容,思考三个问题: 1 冒顿单于有什么贡献? 2 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3 他统一蒙古草原对匈奴的生活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由于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格治军,所以他在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 统一后的匈奴经济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冶铸业发展,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金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富有游牧民族的特色;三是受汉族影响学会了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咱们刚才了解了匈奴的基本情况,现在看看西汉对待日益强大的匈奴有什么政策?大家一起朗读78页的小字部分,找出西汉初期对匈奴的政策以及实施这种政策的原因,效果。 (学生回答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严重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学派 墨家 儒家代表人物 墨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方面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2)学生通过学习书法、绘画和雕塑方面的基本史实,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成就,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和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动手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通过鉴赏王羲之和钟繇的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概括提炼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与思想成就表》,提高综合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通过学习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历史,认识到两者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感受它们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的艺术形象。 (3)通过对科学家和成就的学习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家家祖冲之、贾思勰《齐民要术》、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科学家家祖冲之。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两块内容,即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科技成就主要讲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的成就。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科学技术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的时期,出现了各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开发,以及区域性政权的并立和竞争等客观上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因素,因而文化成就斐然。在科技领域,出现了刘徽、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书法家钟繇、胡昭、“书圣”王羲之和北魏的著名的书法作品《魏碑》,画家顾恺之,石窟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2020-2021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知识梳理与复习八 第二单元 第8课

2020-2021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复习八第二单元 第8课 知识要点一:老子 1.老子是时期楚国人,____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老子》又称《____》,该书是道家的经典。 2.下列不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 A.顺应自然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主张“无为而治”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包含了对立的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 D.苟子 知识要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4.春秋时期的孔子既是伟大的____家,又是伟大的____家。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他的思想后来被整理成《____》一书。 5.孔子创立了(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6.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兼爱”和“非攻” C.“仁”和“德治” D.“法治” 7.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韩非 8.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准则和道德规范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1)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孔子在国家治理方面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2)“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核心思想? (3)孔子这一政治主张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 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__。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02基础过关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下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 A.灌溉 B.播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过程设计

1.祖冲之生平。 祖冲之(429~500年),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家、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祖冲之的成就。 (1)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指出他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①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②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③他设计制造的水碓( dui)磨,能同时舂米、磨面。④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 1415926和3.1415927之间。⑤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声、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2)引导: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前面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和数学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和雕塑也很有特色。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1)提问: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书法和写字是一回事吗? 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末年。书法和写字不完全是一回事。 (2)提问:魏晋时期,书法字体有哪些变化?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过渡: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雉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开始流行,而且这一时期书法家辈出,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2.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50岁时所书。全篇运用篆、隶、章草的笔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表现,全文有二十个“之”字,都加以变化,无一雷同。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代书法家。代表作有《中秋帖》等,与父亲被世人称作“二王”。 引导:有关王羲之的故事,大家是否能讲一讲? 让学生体会祖冲之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备的崇高品质。 了解祖冲之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