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风俗

镇江风俗
镇江风俗

夕阳西下,这一天的黄昏来的特别唯美,橙色中带着温暖,光线熨贴在身上勾出丝丝过往的回忆。记得有一首清平乐是这般描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一幅怎样暖意绵绵的画卷,不是那种坐在诗歌里看不见摸不着的闲云野鹤,而是跃然纸上的笑眉善目。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安平喜乐,是这般世俗的美好。这让往往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想起自己的故乡——镇江。

我的故乡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方化的重要发祥地,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亦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

单说传诵的名篇佳名就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多少名人墨客留下的佳句,造就了这一座底蕴深厚、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根据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闻名遐迩的风景就有,金山、焦山、北固山,其绮丽、雄秀、险峻真真是丰姿各异,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而南郊则有鹤林、竹林和招隐三寺,山岭环抱,林木幽深,又延伸入城,被誉为“城市山林”。

镇江不仅自然风景见长,而且文物同样也是古迹星罗棋布:享誉千古的金山江天禅寺,久负盛名的焦山碑林,别具风情的宋元古街,精巧独绝的过街石塔,隐于苍松翠柏中的昭明太子读书台,雕塑珍品六朝陵墓石刻,风景名胜西津古渡等,记下了这座古老城市在历史的漫长足迹,自然也是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享誉古今。

镇江同时也是一座爱情城市,四大爱情传说都发生在镇江:许仙和白娘子,丹阳的牛郎织女,丹徒上党槐荫村董永和七仙女,新区姚桥镇华山村梁祝的传说。更别说三国孙策、周瑜分别迎娶了镇江乔玄的女儿大乔、小乔;辛弃疾在镇江迎娶了范邦彦的女儿;可谓古往今来美人之都,名人之都了。

介绍了这么多应该说说令我最记忆深刻的镇江民风民俗,特别是大年除夕每一年回家,家家户户贴春联按我们中国的习俗传说便是—驱年。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而且每家必不可少的二道菜,炒安豆苗、水芹菜、代表着安安稳稳,还有路路通,取个好意头。饭后节目自然是小孩最为看重“讨压岁钱”,以广东人来说便是一年好利是了。就在这一晚的欢声笑语开始守岁,听着金山寺撞钟传来深厚绵长的钟声祈求来年一年的平安。

紧接着是一年最热闹的开头,年初一吃红走四方,拜新年......还有热闹的十五元宵佳节让人津津乐道极具地方特色便是——有娘家要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有着“十八或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每家每户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墙跟,中午肴食“十二红”,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网,午后看赛龙舟。想起自己小时候穿老虎鞋威武过街的快乐,正如那一首清平乐,只有那一派派的安平喜乐。

说到饮食习俗:镇江的早餐喜锅盖面,伴以肴肉、蟹黄汤包,接下来便是一天的早茶。说起这吃,便不得不提到在镇江家喻户晓,于全国恐怕也是鼎鼎有名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又称伙面,其做法并不复杂: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再用刀细切,与锅盖一起下锅煮熟,捞起放入调好佐料的碗里即可。锅盖面的特点是软硬恰当,面的柔韧性好,老少咸宜。然而正是这种并不复杂的煮面方法,被誉为是镇江人在饮食技艺上的一项创举。

关于锅盖面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有乾隆下江南的典故,张嫂子锅盖面店的故事,有夫妻合伙造伙面的传说……这里记叙了另一种说法:有一对姐弟,相依为命。弟弟有病,口

味不佳,姐姐天天下面给他吃,可弟弟总是说面条下硬了。于是,姐姐想办法擀细面条,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一个竹杠,人坐在上面压着面团跳,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将面团压得薄薄的,然后削成细细的面条。

姐姐将面条放进锅里,又想加点青蒜,手忙脚乱之际,将旁边汤罐上的小锅盖放进了大锅。没想到,这样的面条却让弟弟吃得又多又香。原来,用小锅盖四周透气,这样下出的面不容易烂,有筋道,味道更佳。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里出现了很多做锅盖面的伙面店。

传说孰真孰假其实不必深究,也许正是传说的源远流长,增添了锅盖面的美丽,赋予它一个鲜活的色彩。

特别提到的是早餐蟹黄汤包镇江的“蟹黄汤包”名扬海内外,是有名的小吃名馔。

中晚餐则是以大米为主,传统家常名菜有:三鱼两头:刀鱼、鲥鱼、回鱼、清蒸狮子头、拆烩鲢子头,东乡的羊肉、扬中的三芽菜烧河蚌,还有芦篙苔肉丝,清蒸螃蟹,菊花脑蛋汤,韭菜螺蛳头等等,一定可以让你品尝到难道的美味佳肴。

说到风俗忌讳之事,便不得不说,喜事一定要有整条鲢子头——有头有尾、年年有余,丧事忌用鲢鱼——年年有丧.....。

每次我过年回家的时候,就仿佛回到祖母家的顽童,暂且忘却一切纷扰,那些奔波、打拼、劳碌径自睡去,眼前惟有安平喜乐的美好。在这个城市里看着太阳出出,享受微风吹吹,听着小雨轻落。去看看山趣,享受美味佳肴,读读诗,听雨,闻香。

想像着老来时一壶清茶,一把瓜子,几盅温酒,两碟小菜。回首看出世和入世之间,在一壶清茶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品出淡如微风,云清风淡,且道云在青天,水在瓶。

浙江概况导游词

浙江概况导游词 【篇一:杭州概况导游词】 杭州概况导游词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浙江省省会, 早就被民间誉为“人间天堂”。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钱塘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 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 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 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 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 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 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杭州市总人口大概在660万左右,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之一,更何 况每天还有成千上万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 由于杭州历史悠久,文化和物质遗产丰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 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 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词大家苏轼,曾先后任职杭州,写下 大量吟咏西湖山水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留传至今。 杭州能够发展到如今这样繁荣,最大的功臣就是吴越国的建立者——钱王镏,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 养生息的土地。吴越国时,杭州文化建设上以造像艺术的成就最为 突出,飞来峰造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 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宋 室南渡,全国的艺人云集杭州,大大促进了这里的繁荣。到了元代,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北省人民政府 本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全省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总目标,坚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不动摇,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松劲,遵循“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推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始终保持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总量跨越提升。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96万亿元,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翻一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达到2.9万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0万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7万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2015年达到54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

几乎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 (1)山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绣针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仅次广东省,全国第二。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海洋大省。自北向南依次有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共七个滨海地级市。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黄海与渤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是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山东海岸大都由地壳断裂上升或海积作用形成,黄河入海口处的岸线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冲击而成,此地多滩涂,成三角至岚山头,以曲折的岩岸位置,间杂沙质海滩岸线。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近海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2)山东的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黄河下游,太行山以东,黄海、渤海之滨,省会济南。辖济南、青岛等17地级市,章丘等31县级市和61县。面积1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9079。沿海有岛屿290多个。地形以平原丘为主,可分鲁西北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胶东低山丘陵、胶莱平原等四部分。 主要河流黄河、大运河,湖泊有微山湖、昭阳湖等。绝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矿产和海洋资源占优势。煤、石油、黄金等储量较大,石油以胜利油田为重要产地。海盐资源和沿海湖区鸟类资源极为丰富。 工业较发达,以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机械工业中济南机床、青岛铁路机车、家用电器、烟台钟表等产品驰名全国。食品中啤酒、花生油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优势。是我国农业发达省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水果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薯类、棉花等居全国前列。温带水果和浅海滩涂殖的对虾、贝类、海带均闻名于世。 山东别称齐鲁,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的故乡,又有山、泉、湖、海等众多旅游资源;曲阜、聊城、临淄等6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山、崂山、胶东半岛海滨等3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6处,并辟有黄河口、崂山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长岛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沂蒙山区有解放时期孟良崮战役遗址,枣庄市有台山庄抗日战争纪念馆。特产海鲜和温带果品,德州扒鸡、青岛啤酒、即墨老酒、潍坊风筝、淄博陶瓷等享誉全国,鲁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3)山东两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东省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

事业编考试公基之安徽省省情试题

安徽省情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 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A、发展 B、科学发展 C、加速崛起 D、全面转型 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A、转型发展 B、开放发展 C、创新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 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 B、加快新型城镇化 C、经济增长 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 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 B、环境友好 C、全面协调 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 A、翻两番 B、翻一番 C、翻三番 D、翻三番 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 工程。 A、五个一 B、861 C、5352 D、千百十 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 B、产业带 C、产业基地 D、产业链

9、按照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 B、综合协调 C、立体网络 D、以人文本 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A、滨湖大城市 B、全国性特大城市 C、区域性特大城市 D、现代化大都市 11、将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A、芜湖 B、安庆 C、滁州 D、宣城 12、加快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 A、环境建设 B、数字城市 C、服务能力 D、管理能力 13、积极开展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示范工程,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A、千百十 B、万村千乡 C、千村百镇 D、整村推进 14、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以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A、一山一湖 B、两湖一山 C、两山一湖 D、两湖两山 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千企培育行动”,大力推进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A、百企示范 B、百业示范 C、百强示范 D、百县带动 16、以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 A、合芜蚌 B、马芜铜 C、合铜池 D、安池铜 17、安徽省省树为。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预测》解读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预测》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二〇一三年一月

摘要 研究城镇居民消费对于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现状、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分析研究2006年至2011年间,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规律等,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简称ELES)”作为基本方法,结合当前江苏省经济发展现状、居民生活水平现状等分析城镇居民消费。从中得出,近年来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趋于稳定;在消费结构上,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收入对于消费的拉动不足。同时,建立回归模型,对今后几年江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消费结构与消费趋势作出预测。结果得出,江苏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继续上涨,恩格尔系数稳定地小幅下降,教育等项目的消费日趋增加。最后从政策、消费结构等方面对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边际消费倾向

ABSTRACT The study of urban residents’consumption for the study of a region's economic situ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1.Then we will use Expended Linear Expendure System as the basic method, anglicizing the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living standards in Jiangsu Province.As a resul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stabilized;O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the lower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lack of income for the consumer pulling.At the same time, create a regression model to make a forecast for the next few years, Jiangsu urban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 consumer spending,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trends. The results obtained, the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consumer spending continues to raise, the Engel coefficient steadily declined slightly, the increase of consumer education and other projects. Finally, results from the policy,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commend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nded Linear Expendure System;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 文综地理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 地理 第一卷 图1为我国西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可以分为I-VI区。读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是 A.I B.II C.III D.IV 2.图中某区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其主要成因是 A.海拔高 B.白昼短 C.纬度低 D.晴天多 3.如果在图示太阳能丰富地区建一批光伏电站,其开发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太阳能丰富 B.用地条件好 C.开发资金充足 D.国家政策的扶持 油橄榄,常绿乔木,喜光、喜温暖、不耐寒,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稍耐干旱,不耐湿。因其果实油——橄榄油的保健等功效被人们推崇,世界上不少国家纷纷引种,我国甘肃陇南的武都地区成为“中国油橄榄之乡”。据图2完成4-5题。 4.若武都引种油橄榄,树种可能自下列哪个国家?

A.英国 B.巴西 C.摩洛哥 D.印度 5.武都成为“中国油橄榄之乡”的有利区位条件包括 ①海拔低,气温高,热量充足②位于河谷坡面上,有利于排水 ③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④位于河谷地带,冬季冷气流影响小,较温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图3为天气武汉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所示信息表示的今明两日最接近下列节气中的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7.图示日期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北半球,向南移 8.下列有关今日气象及服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早晚凉爽,中午较热 B.气象条件较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C.紫外线不强,轻度防晒 D.气温日较差较大,注意预防感冒 近些年,有“千湖之省”的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近些年,武汉钢铁厂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2016年秋武汉钢铁公司和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正式合并,这是业内首个集团重组与上市公司合并同步推进的央企联合重组案例。图4为1999-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阅读以上材料回答9-11题。

安徽省情常识(完美打印版)

2016年安徽省情 一、安徽概况 ㈠地理位置与面积 1.地理位置 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2.面积 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 1.人口 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 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 1.安徽建省沿革 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安徽省当时辖七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三州(和州、滁州、广德州)。乾隆25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衙门从江宁迁至安庆。 1949年4-5月,安徽江北、江南先后解放。以长江为界,分设皖北(驻合肥)、皖南(驻芜湖)行署区。1952年撤消皖北、皖南行署区,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2.省名与简称的由来 关于“安徽”省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一说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辖七府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再简称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简称为“安徽省”。

江苏省概况

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江苏省概况 1、行政区划 江苏现有13个省辖市,下辖105个县(市、区),其中24个县、26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975个乡镇,其中建制镇877个,村委会15644个。 图1:江苏省地图

2、土地面积与人口 1)面积 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1%,列第24位。其中平原面积7.06万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低山丘陵占14.3%。 2)人口与人口结构: 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根据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省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3828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277094人,增长5.75%,年平均增长率为0.5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那么江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为5.871%。截止2011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总量为7898.8万人,较2010年末增加29.46万人,增长0.37%,低于近几年的增幅,表明江苏省人口增速趋缓。主要原因是全省自然增长人口和流动人口增长均有所下降,从而使得总人口增量减少。 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767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之首。同时,江苏社会抚养比进一步降低到了31.39%,即一个劳动年龄人口仅需供养0.31个非劳动年龄人口,保持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下降趋势。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江苏省每平方公里增加了55人。对于这个地域面积小、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短缺的省份来讲,较高的人口密度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江苏省少儿人口规模和比重逐年降低、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逐年增加,人口年龄结构总体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正处于人口负担较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黄金时期。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 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江苏少儿人口规模减少439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增加20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917人上升为1081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39人上升为1614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372人上升为3867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881人下降为24176人。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9953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98203人,文盲率由6.31%下降为3.81%,下降2.50个百分点。

安徽公务员考试省情必备[1][1].doc

安徽省情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 54' —119° 37’与北纬29° 41' —34° 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2004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为 6461万人,居全国第8位。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 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 C,南北相差2° C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 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带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00 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2位和第3位;京沪、京九、亚欧大陆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安徽邮电通讯发达,是全国第三个实现所有市县通讯数字化的省份。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全省现有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共有生物资源109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0种,珍稀野生动物54种, 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8种和368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水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8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67种,煤、铁、铜、硫、磷、明矶、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50亿吨,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 万吨,

(完整版)山东省情省况汇总

第三篇:省情省况 第一章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

国情省情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BAT”,指(ACD )等领军企业。 A.阿里巴巴 C、百度 D、腾讯 新型城镇化提出”三个一亿”是指到2020年要实现(ABD )。 A、一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B、一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C、一亿人口在东部地区城镇化 D、一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指的是( ABDE )。 A、工业化 B、信息化 C、产业化 D、城镇化 E、农业现代化 城市发展需要依靠( A )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A、改革、科技和文化我国要以( )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B、城市群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 )方向转变。 A、智能、绿色、健康、安全“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 )战略。 D、军民融合发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 )。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 )的新型城镇化。 D、以人为核心“十三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C、全部摘帽 大力推行(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C、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三五”时期,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 )发展。 A、分享经济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 )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A、优进优出 2015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 )。 C、生理学或医学奖

江苏省情介绍

一、概况 江苏,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简称“苏”。省会城市为南京。 江苏傍江临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1%,全省常住人口7549.5万人。连绵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苏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国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江苏人文荟萃。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龚开、米芾、唐寅、边寿民、郑板桥、龚贤,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诗人柳亚子、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刘田依(刘田一)、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亚明、言恭达、汤永、宋文治、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刘继青、肖娴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更有“百戏之本”的称誉;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淮阴年画、淮阴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器、南通风筝、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工艺精品。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现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盐城、淮阴、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下辖52个县和县级市,54个市辖区。 江苏境内山明水秀,名胜众多。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省内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间天堂苏州。 江苏文化体育事业成就斐然。拥有20多种地方戏剧和15个地方曲种。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1个,文化馆115个,公共图书馆101个,档案馆170个。有历史、艺术和纪念性博物馆91个。其中,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被誉为“娃娃天使”;南京图书馆为中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居全国第三;设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全省基本上实现了省、市、县、乡广播电视联网和村村通有线电视。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775个,其中医院、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3333个,遍布全省各大中小城市及乡镇(村)。 江苏,一个朝气蓬勃的省份,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争取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省份。 二、历史沿革 1368年,改原江浙行省北部为京师(直隶省),直隶于中央,辖境为今苏皖沪;应天府(今南京)为中心。 1645年,改南京(南直隶省)为江南省,辖境不变,省会江宁府(由应天府改得,今南京)。 1667年,江南省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省,领江宁等8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苏沪两地,省会苏州府;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省,领安庆等7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安徽,省会寄治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 1760年,江苏省设江宁布政使司,领江宁、扬州、徐州、淮安4府,名义上属江苏省,但设立江宁巡抚。 1853年,太平军改江宁府为天京;1864年,改天京为江宁府。 1912年1月,改江宁府为南京府;4月,江苏省会由苏州迁至南京。 1927年6月,设南京特别市,江苏省省会仍寄治南京。11月,设上海特别市。 1949年5月,改南京特别市为南京市。 三、地理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6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4,居全国第24位。2004年末全省人口7432.5万人,占全国的5.7%。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列河南、山东、四川、广东之后),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32人,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四、气候 江苏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中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大于等于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全省各地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20.1~21.3%。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江苏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全省年蒸发量为900~1050毫米。全省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江苏灾害气象主要有干旱、雨涝、热带风暴(台风)、霜冻、冰雹等。 五、交通 江苏跨江滨海,交通十分便利,投资环境得天独厚。境内两条黄金水道长江和大运河十字交错,是著名的“舟楫之乡”。海岸线绵延954公里,沿海和沿江开放港口众多。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密度全国第一,长

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数据分析报 告2018版

引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字分析为大家展示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可支 配总收入,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可支配财产净收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 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 助机构和个人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江苏省可支配总收入指标分析 (3) 一、江苏省可支配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可支配总收入现状统计 (3) 三、江苏省可支配总收入占全国可支配总收入比重统计 (3) 四、江苏省可支配总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江苏省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可支配总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江苏省可支配总收入同全国可支配总收入(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江苏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指标分析 (7) 一、江苏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江苏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可支配工资性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江苏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江苏省可支配工资性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可支配工资性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9)

福建省省情省况

福建省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资料:福建省省情省况 1 福建省概况 福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北南最长为530千米,西东最宽为480千米。福建省现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土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位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依山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鼓浪屿,武夷山,泰宁,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2 历史沿革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汀5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宋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政督察区,共有67县。1949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1951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20多年间,行政区划又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体制。至2000年底,全省设9个省辖市,共有14个县级市、25个市辖区、46个县(含金门县)。 3 行政区划 福建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8个地级市,共包括28个市辖区,13个县级市,44个县(含金门县)。 副省级城市:厦门市 地级市: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莆田市、宁德市 4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北省省情压缩版(地理、人文)

湖北省省情压缩版(考试专用) 一、概况 湖北省简称鄂。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武汉。 二、自然地理 1.地理概况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东邻安徽,南界江西、,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六省)。占全国总面积的 1.94%。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 2.河流与湖泊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公里。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3.植物及动物资源 全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拔高低悬殊,树木垂直分布层次分明,优越的森林植被呈现出普遍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全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湖北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 4.矿产资源 5.气候特征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C,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五、风景名胜 1.自然保护区 湖北省229个自然保护区(小区)中,国家级的只有8个(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暨豚自然保护区、长江新螺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实现零的突破。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小区)27个,总面积36.46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3.4%。结束了湖北省林业系统无湿地保护区的历史。5个湿地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洪湖湿地恢复和重建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2.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十分丰富,享有“文物大省”之誉。 全省已查出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5000处,已公布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3127余处,其中省政府审定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